回覆列表
  • 1 # 彬州三笑

    先不說其他方面的原因,單從好色這一點來說,朱元璋在大業未成時,獨愛馬大腳,且能聽從馬氏的建議,這樣的人不成功,上天都不答應。

    反觀洪秀全在起義不久就已經有嬪妃36人了,後來更是攻佔了一鄉一村就會娶幾個美女,充盈自己的後宮,到最後,據統計,洪秀全居然有老婆80多個。洪秀全從41歲進南京,到1864年6月52歲時自殺,11年中從未邁出過京城一步。此時正值壯年的他,網羅天下美女,過上了醉生夢死的日子。

    據《江南春夢庵隨筆》記載,洪秀全後宮佳麗眾多,王后娘娘下面還有愛娘、嬉娘、妙娘、姣女等16個級別,總共208人,24位王妃,還有奼女、元女7個級別,有960人,另外還有王宮內的女工是1200人,簡單的加起來,天王的後宮居然有2300多個人 。

  • 2 # 似水流年50039409

    洪秀全與朱元璋都不一路人,老洪創業初期團結一心,大業初就不思進取擴張領土貪玩享樂後期就是構心鬥角耗子動刀窩裡橫,短命王朝不亡天也難容,老朱打天下雷勵風行知人善用立國後為民謀利鐵腕治國反貪以心為民發展農業軍事,逐漸從元未戰亂荒涼發展成強大繁榮大明帝國,為後世之君立根基大業二百多年……

  • 3 # 鄭火炎焱燚

    兩者都是底層人民,朱元璋是乞丐和尚,洪秀全是落魄秀才。這麼一看洪秀全的條件是要好的多。

    但是首先兩者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朱元璋所處的環境是元末,漢人在那時是三等公民,應該說朱元璋受的苦要遠遠超過洪秀全。全國大環境都是有反對元朝恢復大宋的民族情節。而元朝在那時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全國各地起義勢力盤根錯節,對朱元璋威脅最大的是各路起義勢力,朱元璋在攻佔金陵後沒有放鬆的環境啊!

    而洪秀全雖說是清末,但是那時清朝還是有實力的,洪秀全雖說攻佔金陵,但是支援洪秀全的民意還是不夠的。拜上帝教得不到士族人士的支援。

    最後兩人的志向和性格不一樣,朱元璋的目標就是要推翻元朝解放像他一樣的勞苦大眾,懲戒貪汙腐化。而洪秀全只不過是一時不得志,而剛好有這麼一個平臺讓他得到了釋放。所以在下金陵無力北伐後洪秀全迫不及待的想要補償自己。

    所以總的來說朱元璋能夠抵擋金陵誘惑,是受到當時的大環境和自己堅定的意志力和目標來決定的。這些洪秀全都不具備。

  • 4 # 甜瓜20875

    題目意義重大!

    彼此所處的環境不同,認知理解感受不同,素質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人品,智慧方法不同,棋局的深度不同,朱元璋看六步棋,洪秀全也只能看四步棋,王朝的時間點不同這一點很重要,感覺……

  • 5 # 博聞經略

    第一,朱元璋比洪秀全看事情通透,朱元璋從參加起義開始就十分明白,如果不推翻現在的朝代,自己就沒有活路。所以,他心裡有一個很堅定的信念,就是當皇帝,只有當上皇帝他才可以活下去!而洪秀全心中可能就是想過好日子,他認為只要自己能過上好日子就不用折騰了。因此,在攻下了南京之後,他心裡想的是,皇帝你在你的北京,我在我的南京,互不干擾就好,反正目前你也不一定打得過我。因此,他就開始了自己奢侈的生活。

    第二,朱元璋注重人才,隊伍中,文武官員都很多,而洪秀全大都是武將。統治天下只靠武力是行不通的。而洪秀全享受的時候,他手下的那幾個王開始攀比,洪秀全也沒有管他們,當然可能也不知道咋管,畢竟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他自己也在南京安於現狀,在南京城的宮殿裡,他選了3000個女人伺候他,也不管朝政。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太平天國出現了內訌,進而導致軍力大損,再也沒有剛開始的活力了。

    總的來說,洪秀全沒有朱元璋有能力,目光短淺,更沒有朱元璋識別人才的慧眼,所以說他和朱元璋不是一個檔次。

  • 6 # 使用者6633513569255

    大拙:洪秀全,教書匠,掉進榮華坑,忘本。品德,胸襟,不如朱元璋。失元璋,推翻,腐敗元朝。心有天下百姓。有大目標,胸襟,不會為,眼前富貴,而影響大局。

  • 7 # 阿布ssp

    對比一下朱元璋與洪秀全很像,但為何一個是千古一帝,一個是亂臣賊子。朱元璋推翻蒙元,洪秀全要推翻滿清。都得推翻異族統治。二個人都是定都南京,但最終結局為何是朱元璋成功了,而洪秀全失敗了。

    二人第最大共同點都是以宗教起家,以此而起兵造反。朱元璋是明教,但最終朱元璋拋棄了宗教。朱元璋對宗教更多的是利用。成功以後就棄如敝履。而且原先的教徒趕盡殺絕。對於任何以宗教形式的行為都嚴厲打壓。洪秀全是“拜上帝會“。以此成為宗教領袖。最後卻成為最大邪教。他自己也被束縛住了。成為他洪秀全個人最大的制肘。二人也同時面臨內部的最大挑戰。朱元璋有個明教上司叫韓林兒,朱元璋採取暗殺手段讓其葬身魚腹。而後朱元璋再無牽掛,成就偉業。洪秀全則是下東王楊秀清下屬造反,叛亂雖然平定了,但元氣達大傷,太平軍分裂。埋下失敗的的隱患。

    兩個人有著太多的相似。但結局截然不同。朱元璋成功了,洪秀全卻失敗了。原因在何處?

    其實他們二人從品質能力,才能,客觀條件上都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第一,洪秀全受過系統的的教育,家境還算可以。雖然三次童生不中,起碼說洪秀全家境不錯,衣食無憂。有一點是肯定的生活有保障。起點高於朱元璋。朱元璋是來自最貧苦的階層。當過和尚,流浪四方沿街乞討。這開闊了朱元璋的視野。開闊眼界。再就是時代也有所不同,朱元璋是元末,當時已經是干戈四起了。而洪秀全所處的滿清時代。滿清骨架還在遠遠沒到衰亡的時候。而且民智已開。國家融入“國際社會”。時代的不同是二人最大的不同。

    在朱元璋流浪天下的時候,不僅僅是開闊視野,更是看清了人情冷暖,沿街乞討讓他看的富人的為富不仁,窮人的哀鴻遍野。更多是看到了惡盜的殘暴不忍。生活的艱辛養成了朱元璋堅毅的性格,但在朱元璋的內心深處已經變得鐵石心腸,他知道在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只能靠自己,他變得堅毅,殘忍,好殺,而外表寬厚,仁慈,大度。為達目的不擇手成為朱元璋的人生信條。朱元璋從為了活下去而參加義軍。到要推翻蒙元統治。野心隨著他實力而逐漸膨脹。野心和才能鑄就了朱元璋的成功。而洪秀全恰恰相反,他和黃巢差不多,想進入體制內而不得。就此而由愛生恨,而這種恨比朱元璋更深刻,更殘忍,一定要摧毀他而後快,為此寧可同歸於盡而在所不惜。

    第二,朱元璋於洪秀全的個人能力也不同,一個字都不認識的朱元璋似乎是天生的大軍事家,指揮打仗戰必勝。攻必取。連毛主席都說,皇帝當中除李世民與朱元璋之外,無出其右。而具有最基本教育水平的洪秀全根本沒有指揮過一場戰鬥,更沒有去傳教,去身體力行,更多的是一個精神領袖。朱元璋即便當了皇帝以後,也保持著“農民”本色,極為自律。而洪秀全自始至終是個享樂主義者。在永安登基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納妃。由於水平不行,才沒有招募太監。洪秀全為人猜忌,無能,氣量狹小,雖然始終掌控最高權力,但對太平天國而言無尺寸之功。而在爭取士大夫階層和民心這個問題上,朱元璋做到了,而洪秀全卻始終沒有。這是洪秀全沒有得天下的最關鍵的原因。

    由於朱元璋和洪秀全起事的動機不同,以至於個人能力,環境,和性格的差異註定了朱元璋的必然成功和洪秀全的必然失敗,洪秀全不思進取,享樂至上。對於人才吸納和招攬。朱元璋也遠遠高於洪秀全,所以才能抵禦住秦淮河的誘惑。一個出身於最底層的人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奉行的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更是他能力體現。而洪秀全到了南京十五年就沒有出來一步,也就是說,進入南京的洪秀全就是失敗的開始。

  • 8 #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這是因為:

    1,洪秀全並不是社會最底層,好歹也是個窮秀才,不如要過飯的朱元璋對民間疾苦更有感觸,更珍惜大業不易。

    2,稱王問題上,就可以看得出洪是個好大喜功之人,而朱元璋更為謹慎,是個務實不務虛的做事之人。洪才造反就敢稱天王,朱是“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高下立見。

    3,朱比洪更有領導實力。朱元璋玩權術,玩的是大智慧,而洪秀全玩權術,只能說是小聰明。洪秀全大玩權術,玩出了一個天京變亂,成了天國走下坡路的標誌,而朱元璋玩權術對底下人鳥盡弓藏之時,天下幾人敢不伏誅。到底是從一堆義軍和元朝中間周旋混出來的人精,淘汰賽裡的勝出者,朱元璋更懂得怎麼知人用人殺人,而洪秀全,卻連東王這些人都鎮不住,都快把自己混成了吉祥物。

    4,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雖一時橫掃半壁江山,但所到之處毀廟破寺毀史書典籍等激進行為以及天國上層的腐化墮落等,已經讓自己越來越不得人心。而朱元璋,知道團結天下人心,也知道整肅吏治,帝國從上到下基本能做到政清人和,不像太平天國,從上爛到下,洪秀全自己這個天王就上樑不正。

    5,國家政權,搞政教合一這一套在中國歷史上幾乎很難行得通,而且,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是外來事物,在中國水土不服。朱元璋有沒有靠宗教起家我不知道,但是,大明定國以後絕對不是宗教國家。

    你說,拜上帝教那一套,騙騙底下人也就差不多了,可是洪秀全呢,騙著騙著,連自己都信了,在天京即將破城、奄奄一息之時,還唸叨著昇天,面對援盡糧絕的臣民,還幻想著召喚天兵,還指望著底下人吃草喝露水呢。

    總之,朱元璋造反,把自己鑄就成了一代雄主,而洪秀全,把天國弄成了一個曇花一現的暴發戶,論治國理政,還不如東王當家。

  • 9 # 碼字的蝸牛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總是驚人相似

    朱元璋:出身布衣,起於白蓮教,攻下金陵據為根基,征討各部義軍,而後驅逐韃虜,復華夏衣冠。

    洪秀全:出身貧寒,創上帝教,金田建綱,佔據金陵以為根基,裂土封國,與清廷混戰於江南。

    兩者好像都差不多,但兩者都不一樣,洪秀全無法與朱元璋比。

    朱元璋早期事事親為,作戰勇猛,機智靈活,且賞罰分明,從不獨享戰利品。而後濠州城諸將爭權奪利,朱元璋外走憑一己之力拉起隊伍,最主要此時的義軍相互爭權奪利,貪圖享樂之時,朱元璋卻接受了儒臣李善長之言,百納賢者。

    當謀士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之時,是各路義軍稱王道孤豐盛之時,朱元璋作為一個底層人物,竟然能聽得進,而且還當郭子儀孤身趕來回合之時,他還將名義上的統帥交給郭子儀。

    當朱元璋接納儒家子弟之時,其實也是他與白蓮教決裂開始。還沒攻佔金陵之前,朱元璋就整合了軍隊,將軍中婦女歸家,嚴禁軍隊擄掠,攻下金陵後,仿秦王李世民建立幕府,將軍政分開。對外依舊是白蓮教的紅巾軍,對內卻是完全摒棄宗教。為此打下了征討天下的基礎。

    反觀洪秀全,無非只是上帝教的一個精神領袖。

    三次考秀才均未得,悲憤憂傷,大病一場,寫下創世書《原道救世歌》。此時的洪秀全更像是元末的韓山童(紅巾軍首領,白蓮教分支宗主)。甚至是洪秀全根本就不像韓山童,而是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

    因為早期在廣西的傳教與洪秀全一點毛關係都沒有。

    當洪秀全大病初癒之時寫下書後,正好他的發小馮雲山來看望他,兩人一拍即合。可在廣州時期,人們雖然貧苦,但還有飯吃,因此傳教一年多都沒有人信。

    兩人機緣巧合選擇到廣西傳教,可是到了廣西三個月後,貧寒飢苦、風餐露宿使得洪秀全選擇了放棄,返回廣東繼續參加科舉考試。

    是馮雲山!咬牙堅持,行討一路走到桂東紫荊山區,用了三年時間,白天做私塾老師,夜晚或閒時傳教,深入貧困之家中問寒問暖,看病給藥,給予貧窮之人各種幫助。然後建立起互助會,讓紫荊山區的貧困礦工、佃農、柴夫、燒碳者相互抱團取暖。

    而這三年時間,洪秀全在做什麼?

    還在家裡備考秀才。若不是馮雲山家人惱怒了,跟洪秀全說,三年,自家子嗣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若不是洪秀全他謀財害命又怎麼可能這樣。逼著洪秀全再次踏上廣西的土地去找人,要麼就報官抓他。

    與馮雲山會合之後的洪秀全在廣西做了什麼?

    除了在馮雲山的配合之下,建立起了各種規章制度及儀式之外,就是帶著馮雲山去打砸當地各種神廟,本來馮雲山在紫荊山區剛打好的民眾基礎,就面臨著各種宗族、宗教的敵對。加速了上帝教起義的步伐。

    馮雲山沒被抓之前,廣西的天地會、白蓮教與上帝教的關係還行,如羅大綱、石達開等人。當有一天洪秀全帶著馮雲山去打砸桂東有名的“甘王廟”後一切都變了。

    馮雲山被惱羞成怒的宗教、宗族派系抓進監獄後,洪秀全跑回上帝教總部,一卷起財貨,對著那些目不識丁、單純可愛的教徒們說——“唔回廣東,穩洋大人救命”(我回廣東找洋教會救命)——就這樣跑路了。

    這哪裡能跟朱元璋比,跟後來的康有為有得一比才是真的,捲鋪蓋走人的動作一樣優美、瀟灑,跟別人說的臺詞估計都一樣的。

    蹲監獄半年的馮雲山,是誰救的?一群窮得叮噹響的教眾們,每天少吃一頓飯,省下的一個個銅板救出來的。

    洪秀全有擔當嗎?能與朱元璋可比嗎?馮雲山與朱元璋反而更像。當馮雲山出獄後,洪秀全大臉部紅心不跳又返回了上帝教總部,跟著大夥說他在廣東怎麼營救馮雲山的事蹟。

    馮雲山還在之時,整個上帝會規章嚴明,教內雖然等級分明,但教眾們互助友愛。金田起義之時,各路起義軍,如天地會的羅大綱,廣東的洪兵起義等等紛紛策應。可當永安改制之後,太平天國裡的除了羅大綱和石達開堅持在太平軍中之外,其他的均懊惱洪秀全說的“加入上帝教,必須改信仰”,紛紛出走。

    馮雲山一死,出了廣西的洪秀全也就徹底放飛自我,每攻下一城一寨,就納妃娶妻。

    上帝教是馮雲山奠定的,而所有的戰鬥都是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羅大綱等人參與的。我們的洪哥,就坐在後面摟著美女,穿著綢緞,叫喊著“信我者,得永生”……

  • 10 # 縹緲峰下一粒沙

    雖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就算不論結果,洪秀全也根本不配和朱元璋相提並論,性格、志向、才能都完全不同。

    洪秀全為什麼反清?

    不是因為認識到清朝的腐朽落後,更不是真想把滿清趕出關外,而是愛而不得。屢次考科舉,屢次不中,他就覺得科舉好黑暗,再有才華也難以出頭。

    但是,雖然清朝科舉的確有問題,可從他後來寫的那些詩詞來看,沒考中很正常,考中了才是不公。

    太平天國裡是有真英雄的,比如馮雲山、蕭朝貴、石達開等人,他們也許是真有大志向,想要打出一個人人平等、安居樂業的天國,但洪秀全及很多將領不是。

    他們覺得受到了壓迫,並不管其根源,只是想要從被壓迫者翻身成為壓迫者,所以當太平軍打下南京,做為天王的洪秀全覺得一生偉業已經完成,甚至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滿足了。

    在內心深處,洪秀全並不認為自己真能趕走滿清,就這樣裂土而治也挺好的。於是他就淪陷了,開始專心致致的享受人生,金陵於他而言真是天堂。

    就連手下爭權奪利,他都不怎麼管了。太平天國的立國基礎是拜上帝會,政教統一,他不但是世俗中的王,還是信徒們的精神領袖,他的地位穩如泰山。

    因此才能放任東王楊秀清掌了大權。不是他不愛權力,而是他覺得很穩。瑣事儘可交給別人去辦,他只需要盡情享受就行。

    (請神場景)

    朱元璋為什麼反元?

    一開始是為了換口飯吃,慢慢的積攢了雄心壯志。

    元朝氣數已盡,誰都看得出來必然有新的朝代取而代之。所以各路起義軍從沒想過和元朝共存,肯定要分出個生死存亡。

    別說元朝了,就是同為起義軍的各路兵馬,那也得分出個高低。

    大環境之下,朱元璋自然沒有那麼鼠目寸光,更不會滿足於佔塊地方當個土皇帝,他想的是建立新的朝代,讓更多窮苦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初衷如此,一直沒變。對當官的狠,對百姓們慈。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此後並沒有消磨在溫柔鄉,而是一鼓作氣提兵攻打元朝都城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之後也沒有停歇,轉戰南北,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天下。

    (窮到當和尚的朱元璋)

    總之,最本質的原因在於,洪秀全沒那麼大志向,也沒那麼大氣概,他的反清,更多是一種對於清朝的報復,當他達到中舉也不能達到的高度時,他認為可以告慰祖先了。

    至於朱元璋,先是在貧困線上掙扎,再往上走一點,他開始了思考。為什麼百姓生活艱難?為什麼元朝殘暴不仁?為什麼戰亂不休?他能走到哪一步?當這些問題有了答案,也就確立了自己的目標,當然不會止步於金陵。

  • 11 # 老蟲

    洪秀全和朱元璋不一樣,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不一樣。朱元璋所處的是一個,人人反對元朝統治的環境;而洪秀全所處的是,一個人們勉強還能活得下去的清朝。不同的環境,你所能吸納的人才就不一樣,追隨者也不一樣,所以結局也不一樣。

    1、朱元璋的生存環境

    朱元璋處在元朝末年,人們不堪於元朝的殘暴統治,農民起義四起。

    朱元璋逐漸成為了最大的一支,由於人們久在亂世,就想著重新建立一個國度,朱元璋也是想沒有貪官的理想社會。就在民心所向之下,朱元璋也有了前進的動力。各路能人志士也紛紛投奔朱元璋,為了心中的理想社會貢獻力量。

    當人有了目標,還有一大群賢能的人的輔佐。只要這個人沒有大問題,能聽得進去周圍人的話,一般都不會太差。朱元璋又是人中的佼佼者,文韜武略都算是上乘。周圍又有賢臣,肯定可以抵擋住誘惑。因為他心中的大業還沒有完成,他自覺的還沒有資格享受。

    2、洪秀全的處境

    洪秀全發展的在清政府管轄相對寬鬆的廣西,他所創立的教會也只是為了吸納教眾,為他以後起事做準備。

    當時的清朝雖然剛剛經歷過鴉片戰爭,但是鴉片戰爭不是全面戰爭,對清朝在國際上的聲譽有一定的影響。但對平民百姓而言,影響真的不大。所以大部分百姓只要活得下去,還是心向清王朝的。

    再說,太平天國是流寇式的作戰,說白了就是搶,也不管當地民眾的死活。由於清朝官兵戰鬥力低下,調動軍隊時間太長,所以太平天國一開始十分順利。

    由於太平天國沒有什麼正經的目標綱領,再加上人員成分太複雜,定都南京以後,矛盾就開始顯現。經過南京的混亂之後,太平天國迅速衰敗,之後都是苦苦維持,無力擴張。

    洪秀全一看北上奪權無望,就想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享受一下奢侈的日子。人心不在,部隊自然就會跨,所以太平天國滅亡就不足為奇。

  • 12 # 泗陽成三

    和個人格局以及眼光。文韜武略關係很大。而且那個時候太平天國內訌不斷而朱元璋則是穩定的。洪秀全一到南京就沒有出過天王府。他拿什麼和朱元璋比呢?

  • 13 # 過去即歷史

    其實這不是說,洪秀全比朱元璋出身還好,就理所應當比朱元璋幹得好;歷史上比朱元璋出身好的起義人物多的是,可結果是隻有朱元璋混成功了。

    朱元璋和洪秀全雖然都生活在王朝末期,但是兩個人的出發點和想法都不一樣。

    朱元璋沒有參加過元朝的科舉考試,一次沒有,直接的想法是推翻元朝,這是朱元璋的遠大目標;

    而洪秀全時的清廷已經腐敗不堪,可是,洪秀全一直想在不推翻清朝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榮華富貴,看到沒,不是志在天下,而是自己的榮華富貴。

    當時最先是想透過科舉考試做官,來獲取。可一連數次都名落孫山。氣憤不已,就想著走個捷徑,恰好遇到了西方的宗教,這樣粑西方的宗教一搗鼓,拜上帝教就出現了。透過忽悠貧苦百姓,來為自己流血犧牲獲得榮華富貴。透過做官獲得不到榮華富貴,卻透過造反獲得了。看洪秀全佔了清朝的半壁江上,定都南京後的做派,顯然,是心滿意足了,不再想著推翻清朝統治。反而是搞窩裡鬥,斗的還非常狠,典型的封建軍閥作派。要知道那個時代全世界已經進入近代,而洪秀全依然是古代小農經濟的思維。

    朱元璋起義志在天下,洪秀全起義卻是隻是為了自己。

    朱元璋打天下,靠的是真刀真槍,體恤士兵,一刀一刀拼出來的,一兵一卒攢出來的。而洪秀全是靠西方宗教把人忽悠來的(這難道就是精神勝利法)。根本不能同日而語。看他們開國後的做派,就知道他們起兵那會怎麼想的。

    朱元璋統一天下,他是真的有天分,洪秀全就是普通人一個,沒有過高天分,如果志在天下,就是想建立新的封建王朝,那一定會只在推翻清廷,會竭力維護起義隊伍內部的團結,而不是你殺我,我殺你的內鬥。

    朱元璋開國後,做了皇帝,也不追求個人享樂,基本保持平民本色,時時刻刻把百姓放在心頭,從不敢透支民力,百姓心中是十分認可這個朱皇帝的,這也就說明了朱元璋殺貪官那麼狠,屠殺功臣那麼絕情,可底層百姓都不跟他們亂的原因。洪秀全開國後,不說了,過。

  • 14 #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農民起義軍領袖造反造出成果的不少,但是造出成績後還能保持初心的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有點成績之後就飄了,例如黃巢,李自成,洪秀全等,劉邦攻入咸陽後一度找不到北了,辛虧劉邦是個聽勸的,被張良等人勸住了,不然等待劉邦的就是項羽的屠刀了,朱元璋真的保持艱苦作風一直到死,十分少見。

    而且論創業,大明天下是朱元璋親自打下來的,而太平天國的成績主要是東王楊秀清打下的,得來的容易,也就不珍惜。

  • 15 # wawacao

    洪秀全造反只是想當官,朱元璋造反是想當皇帝。洪秀全就像民進黨口號很偉大實際做的是狗屁倒灶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

  • 16 # 笑掉大黃牙

    最根本的原因是朱元璋有一個很好的賢內助,馬皇后。而且朱元璋是典型的怕老婆。所以朱元璋稱帝后,不敢沉溺美色。而太平天國洪秀全,到南京後就沉溺於美色而不可自拔。這是典型的,窮書生,沒女朋友,一單暴富後,就會有一種報復性心裡,想要徹底放縱。這是原因其一。原因其二,朱元璋甚至自己的江山並不是自己一個人打下來的,而是有很多賢人良將幫助他一起打下來的。這些人隨時有可能推翻他的。所以江山沒坐穩,後代的事情沒立穩,朱元璋不敢放縱。而洪秀全則以為是自己功勞,後面的幾個良將出走和反叛,也都說明了這個問題。朱元璋比起洪秀全更加居安思危,想的更遠更深。這和朱元璋從小的經歷,和自己接觸的人有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元璋接觸的人,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一等一的人。特別是朱元璋身邊的軍事劉伯溫。一定程度上也拉高了朱元璋好幾個檔次。而洪秀全則沒有這種機遇。種種因素導致了太平天國走向失敗無可避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有哪些暢銷書和名著改編的高分電影(非愛情類),謝謝高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