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先秦士風

    長平是贏不了,長平打的是國力,秦國從秦王個人決策,到秦國朝野上下一心,最後到白起這個不世出的名將,從戰略到戰術,都是沒得一點失誤,長平換誰上最後都會打成消耗戰;不如抽調部分邊軍,換個方向去圍秦國都咸陽,說不準有一絲生機也未可知

  • 2 # 隴右李氏

    長平已經打成誰吃不下誰的消耗戰,趙國換誰進攻都是完敗,堅持下去也是血留幹。我曾經覺得用雲中邊軍繞陝北直下關中可以扭轉,後來看到秦王啟用河東16以上居民運糧,意識到關中沒有動員所以並不空虛,只是河東空虛,所以繞道最多是解圍,還是平手,還是早晚為了上黨被拴住。要贏就得從政治上還有希望,遊說各國表明趙國抗秦決心,以及抗秦的意義是為了大家,只有組成聯軍,才可能贏下戰爭。

  • 3 # 鬥天鬥地鬥自己

    方案一:既然是國戰,賭一把大的。二十萬長城軍團不回師,攜帶口糧,從北方繞過函谷關,一路燒殺搶掠,直逼咸陽。廉頗,樂毅帶領40萬關內軍團死死牽制住80萬秦軍。伺機奪取函谷關。

    結局:

    1.長城軍團拿下咸陽,秦王逃跑到函谷關。兩邊夾擊,秦國士卒缺糧而崩潰大勝 滅國。

    2.長城軍團沒有拿下咸陽,秦國召回軍團護駕。長城軍團與對手在函谷關外決戰,勝利結局同上。失敗也要給關中軍團拿下函谷關。這樣平手。

    3.最慘的結局。長城軍團全軍覆沒。但襲擊了咸陽附近,殺光他們女性,秦國至少50年無法恢復 。趙國獲得上黨地區。趙還是佔優。

    方案二,放棄上黨,帶走全部的人。在平原地區用4個5萬騎兵騷擾上黨秦國軍。秦國之所以贏,跟函谷關易守難攻分不開,幾十萬人拿不下幾千人的函谷關。如果秦國提前介入平原戰爭,面對趙國騎兵打法,會吃二十年的虧。這時候,他要麼撤回去,要麼在平原地區決戰,這就成了長平之戰的倒過來的翻版了。要知道秦國基本上沒贏過趙國,除了長平之戰。結局還是較好。

    方案三、慢慢追擊。

    白起是先撤兵,再反包圍決戰的。趙括使用騎兵,撒開偵查,慢慢追擊,就是不進包圍圈。這時候就要考慮兩邊的指揮能力了。如果白起撐不住了,白起敗。趙括撐不住了,趙括敗。

    但趙括敗的希望更大。因為趙國更缺糧。

    這就是我的上,中,下三個方案。

  • 4 # 御劍前行

    長平之戰就算雙方換將,趙括指揮秦軍,白起指揮趙軍,結局也是秦國贏,但或許不會出現坑殺四十萬趙軍的事件,趙括將一舉成名。

    長平之戰拼的是秦趙兩國的國力,持久消耗戰趙國根本拖不了,這也是後來趙括一賭國運四十五大軍傾巢而出主動進攻的原因,趙國只能進攻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是秦國將軍是白起,不是一般將領。

  • 5 # 葉飄刀

    贏不了的。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的國戰,秦國更是徵發了國內15歲以上男子出征,趙國估計也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拼的就是國力。

    廉頗在長平,為什麼會被換下來,不是因為他在軍事指揮上犯了什麼錯誤,而是他消耗戰和防禦戰的打法,已經使得趙國吃不消了。趙國經不起消耗,所以趙王需要的是速戰速決,只有速勝,才能使得趙國擺脫被拖死的局面。趙括只是其作戰思想符合了趙王的思路而已。

    在當時的情況下,趙國的策略無外乎上中下三策:

    2.中策,繼續維持廉頗防線的策略,繼續打消耗戰,秦軍有優勢,實際消耗也更多,在最後分佈撤回趙國,放棄長平,反正長平也是別人送的,這樣可以保全主力。

    3.也就是大決戰,類似趙括的速戰之法,這個方法,至少以名將廉頗的眼光,在不知道對面是白起的情況下(白起換帥是保密)的,就已經認為無法取得速勝,否則廉頗也不會被換掉。所以在那種情況下,除非出現戰場上極為偶然的因素,比如意外冷箭射死白起一類的,不覺得趙國有翻盤的希望。

  • 6 # 奕天讀歷史

    趙括長平之戰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讓白起指揮秦軍順利實施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最後被分割包圍。趙軍糧道斷絕,士兵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在苦苦堅持了四十六日之後,只能親率精銳士兵突圍,戰死陣前,趙軍全部投降。趙軍四十五萬精銳被全殲,而秦軍也損失了三十萬大軍,秦軍其實也只是慘勝。

    仔細翻看了《史記》和《戰國策》中關於長平之戰的相關記錄之後,並沒有發現白起親臨戰場一線作戰的記錄,更多的是運籌帷幄。

    同樣的,趙軍想要在長平之戰中取勝,趙括作為主帥,責任是把控全域性,坐鎮指揮,而不是親率大軍衝鋒陷陣,逞匹夫之勇。趙括不死,趙軍就有跟秦軍繼續作戰計程車氣,即使區域性失敗,也不至於完敗,大不了繼續學廉頗堅守。

    趙括要做的就是蒐集好情報,跟秦軍打心理戰。秦軍遠征,相比趙軍,更加急於速戰速決。雖然趙括也接受了趙王的命令,要快速取勝,但是關鍵時刻更要穩住趙軍,以擾亂秦軍軍心為主。

    廉頗作為統帥時,曾經丟失了幾個趙軍據點。趙括代替廉頗,除了已有的二十五萬趙軍,又帶來了二十萬趙軍。趙括完全可以在不打亂廉頗防禦部署的同時,用新增援的趙軍去奪取趙軍防禦陣線附近被秦軍佔領的據點。同時,部署伏兵圍殲增援的秦軍,用小勝打擊秦軍士氣,同時鼓舞趙軍計程車氣。

    趙括同樣可以部署更大的圍點打援戰略,甚至是包圍與反包圍。秦軍引誘趙軍,趙括可以故意放出誘餌,讓部下的得力將領打著自己的旗號,率十萬趙軍追擊佯敗的秦軍,故意深入秦軍防線。當秦軍伏兵兩萬五千人出現時,留下十五萬趙軍防禦己方的壁壘,保證糧道的暢通,而趙括親率趙軍二十萬主力收割作為伏兵的秦軍。共計三十萬趙軍內外夾擊,圍毆兩萬五千秦軍,如果還拿不下,那趙國可以直接認輸了。

    白起派去截斷趙軍壁壘的另外五千騎兵,這時候應該也會聞風而逃了。如果不逃,等趙括的三十萬大軍裡應外合,殲滅了秦軍繞後的數萬伏兵之後,回身奔往壁壘,那就是趙軍四十五萬對五千,五千騎兵根本就不夠填牙縫的。

    這時候如果白起發現被反包圍了,派秦軍主力出戰,那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了。趙括要的就是一次決戰。這時候,秦趙兩軍的兵力,應該是趙軍佔優。秦王在沒有獲知白起圍困趙軍主力之前,也沒有決心“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的援軍增援白起。

    趙括年輕氣盛,歷史上被包圍四十六日,士氣都在,還擊殺了秦軍三十萬。那麼這時候,應該會拼盡四十五萬趙軍,跟秦軍決一死戰。白起恐怕就沒有這個決心了,當他發現秦軍的部署沒有成功之後,應該就知道了趙括的厲害,會主動撤軍了。畢竟只要秦趙真正開戰,並且趙國佔了上風,那麼齊、魏、楚、韓等國過也都會有所動作。秦國這時,如果不能快速取勝,那麼秦國後方被打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

    長平之戰雖然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戰役,但是《史記》等史料都記錄不詳,讓人存疑。特別是兩萬五的伏兵,就可以切斷三十餘萬趙軍主力的退路;五千騎兵就可以打援,讓人不能相信。

    現在假設趙括取勝,還不如還原一下,四十五萬趙軍和增援之後的六十萬秦軍,當時在長平地區是怎麼部署、作戰的,還原了歷史的真相,應該更有意義。

  • 7 # 劍掃六合

    長平之戰不是小打小鬧,是舉國之戰。拼的是一個國家的底子。趙國胡服騎射,國力大增,但變法時間不久,變法並不徹底。無法與老牌秦國拼。不管是誰指揮趙國軍隊,只要想拿下上黨,就必須去面對天下最強的軍隊,去面對白起。對於趙國只要不勝,就輸了,對於秦軍,只要不敗,就穩贏。

    我覺得最好的方略就是放棄上黨地區,把戰區從山地牽引到平原地帶,或者說是認輸退兵。這樣就能最大限度保留國家有生力量。

    留下大批的軍隊,要比攻城掠地更重要。

  • 8 # 大明快舔

    真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這場戰爭大機率是秦國贏,除了所謂的秦國國力要比趙國強,白起要比趙括強之外,還有很重要一點,秦國是正義之兵,趙國不是,趙國得上黨是不義之舉,不正之師,師出無名,大機率是會輸得。

    如何能打贏呢?

    同為戰國4大名將的廉頗已經被貶,說明趙國內政已經被收賣;

    首先趙括需要知道這一點;

    孫子說:先讓自己處於不可戰勝,然後再待敵之可勝再與之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先讓趙國變的不可戰勝,那麼在已經有45W大軍在前線,家裡的農田沒有耕種時,這個是一定會敗的,就算秦趙一直僵持,也是趙國先敗。

    不與秦國硬碰硬,放棄上黨,讓秦國有撤兵的理由;然後休養生息,當剩餘五國都在觀望,這對於趙國來說,即使打敗了秦國,也會非常危險,首先趙國沒有像秦國的函谷關,打敗秦國,趙國也奄奄一息,非常容易被其他國家覬覦。

    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合其他國家一起抗秦,始終讓趙國處於不敗之地,而後求勝吧。

  • 9 # 楊朱學派

    如果我是趙括,被趙王派遣代替廉頗指揮長平之戰。我會如此:

    先遣散眾將,只留下廉頗。然後向廉頗行大禮,求破敵之策。

    廉頗分析局勢,以及破敵之策:

    長平之戰開戰前,廉頗已經制訂好了破秦之策。

    趙軍的戰鬥力強於秦軍。60萬秦軍與45趙軍戰鬥力相當。如何才能圍殲60萬秦軍?必須利用地形。

    從開戰至今,已將近兩年。秦軍取得兩次戰鬥勝利,我軍被攻破兩道防線。是廉頗釋放的煙幕彈。

    我質疑道:前鋒主將和多位校尉戰死。我軍損失慘重。怎可能是煙幕彈?

    廉頗迴應道:連自己人都騙不過的計謀,又豈能瞞過敵人?

    廉頗又接著說:我已更換新的前將軍,數月後,前將軍及數名校尉,數千將士,還會戰死。秦軍再破我軍防線之日,便是合圍秦軍之時。

    我不由感嘆,大將軍真是老謀深算。便任命大將軍廉頗為副統帥,其實一切軍事行動,聽廉頗指揮。

    經過四個月鏖戰,秦軍再次突破趙軍一道防線,斬首八千。當晚,廉頗下令,合圍秦軍。同時,廉頗向趙國求援,要求李牧的長城兵團派遣戰車1000,騎兵50000。阻擋來自秦國的援軍。

    廉頗利用地形優勢,以40餘萬趙軍,將王屹的60萬秦軍包圍。

    秦王聞後大驚失色,急忙令白起籌集20萬秦軍馳援。這20萬秦軍中,只有五萬精壯,其餘十幾萬是未成年人。

    但白起的20萬援軍被李牧軍阻擋。李牧利用地形優勢堅守陣。白起無法攻破李牧陣地。

    被廉頗包圍的60萬秦軍組織了數次突圍,都無法成功。半個月後,幾十萬秦軍主力被活活餓死。

    消滅王屹的60萬秦軍後,廉頗親帥30萬趙軍支援李牧。廉頗與李牧合擊秦國援軍,殺白起,斬首十萬,俘虜十萬。

    然後,我趙括率20萬大軍直取函谷關。秦國已經沒有任何兵力。我把函谷關交給廉頗防守。自己率兵直搗咸陽,生擒秦王。秦亡。

    滅秦者,我趙括也。

  • 10 # 評論未透過

    戰爭比的是國力,簡單的說古代戰爭比的就是兵力和後勤。

    長平之戰換了趙括說白了是換守為攻,戰地指揮官無權決定戰爭,背後都是國君朝廷的命令,古代戰爭兵力1比1的情況下進攻是很被動的,孫子兵法雲10倍攻5倍圍,趙國兵力本就不如秦國還主動進攻本身就是無可奈何之策!

    此時唯一能做的是請韓國魏國楚國進攻巴蜀等要地,牽制秦國兵力。趙國分奇兵3支 各1萬人左右,繞開秦軍視野從韓楚魏與秦國邊境攻入秦國境內,製造邊境衝突 引三國介入攻秦 主戰場上散步三國合謀攻秦的訊息,使之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主戰場穩穩撤退拉長秦軍補給線並襲擾堅壁清野,戰略目標是步步為營 遲滯消耗秦軍使之不能有效佔領,待秦軍分兵救急 可集中兵力正面戰場突襲,以消滅有生力量為主使秦軍首尾不能相顧。一戰斬首秦軍10萬以上 才能保趙國5年內太平。

  • 11 # 歷史風暴

    如果我是趙括,肯定打不過白起,不要以為那個趙括敗給白起真是他無能。趙括再無能也有能力指揮數十萬趙軍,並且還能在被圍困的時候指揮趙軍突圍,很了不起了。

    可能趙括的指揮能力不高,但是他管理能力絕對吊打99.9%的人。我承認這99.9的人裡面就包括我!

    所以,和白起比,趙括差一點,和我比,趙括要超過我10條街!

    我不建議在長平之戰直接取代掉趙括,我希望趙括能作為我的副手存在。因為,他的管理能力足以彌補我的不足!

    好了,有了趙括,最起碼現在遇到秦軍可以做到敗而不亂!

    趙王已經不能容忍兩軍在陣前對峙,仗還是要打的。這個時候一定要向趙王申請將李牧調過來。

    很多人覺得那個時候還沒有李牧。其實是錯誤的,李牧當時在防備匈奴。而且從時間上看應該是剛調過去,所以當時的李牧顯然還是一個被埋沒的將星,有能力,可惜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他有待我去提前把他挖出來!

    不僅李牧要來,他的北方軍團也要來一部分。據估計,李牧的北方軍團大約有17萬,去掉駐守不能調離的人馬7萬,可以帶過來10萬,其中包括大批騎兵,這就夠了。

    左有趙括整頓軍隊,右有李牧指揮排程,中間有我開上帝視角洞悉秦軍虛實,後有55萬趙軍隨時待命,這場仗,贏定了。

  • 12 # wpzhcc

    趙國到這個時候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因為國庫已經空了,無糧之兵如無源之水,如果敵人統帥愚鈍,出奇制勝尚有生機,比如袁曹官渡之戰。無奈對面是白起,換誰去都一樣。但是如果是廉頗初上任時還是有辦法的。趙孝成王沒有料想到秦國會把戰爭升級對耗,這時候應該準備撤退、減兵、堅壁清野之策。

    首先,一方面廉頗堅守,另一方面擇太行山隘口修築要塞構築第二防線,逐漸將一線部隊回撤,放棄上黨等難守之地,回撤部隊解甲歸田減少前線消耗,憑藉太行山險要留精兵駐守,十萬足矣。以十萬耗秦60萬,延長秦軍補給線,縮短自己補給線。拖垮秦軍。

    其次發揮騎兵優勢,小規模襲擾秦軍後方,循彭越之法,同時重賄韓魏,許割城池,找信陵君走裙帶關係,獲取最起碼是糧草支援(但不要指望,成功率不到4成)

    然後出使匈奴,爭取匈奴南下襲擾秦國西北。出使秦國表願意奉上馮亭人頭,歸還上黨,送太子為人質(或歸還秦國人質,比如異人)。請求秦國撤軍。

    重賄範睢,排擠武安君。

    這樣,趙國至少可以不敗,等待白起死,昭襄王死或者範白失和,一旦有變有可能翻盤

  • 13 # 不知離愁

    沒可能的!趙括不過是趙王的替罪羊!他帶著決死的命令替換廉頗在兵力,糧食,國內條件,被動的戰場環境等太多弱勢和敗勢決死一戰,廉頗的防守戰術被否定後這場戰爭的命運已經決定了,沒希望了!不過是秦國死多少人獲勝的問題了。

  • 14 # 詩人歌者

    我如果是趙括,就效法廉頗老將的戰術,堅守不出以逸待勞,可以派兵襲擾秦兵,使其疲憊睏乏。即使要是進攻也是敵退我止,決不貪功涉險,曾經的司馬懿就是用堅守不出以逸待勞,勝了武侯諸葛亮,靜是自保的最佳上策,動就會被對手發現破綻,長平之戰誰能堅守不出以逸待勞,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 15 # 成道先修心

    如果我是趙括,花天酒地,美女一大批在軍營跳氧,在蘆葫谷設下重兵,準備火攻,平時小打小敗,以驕白起,留下廉頗,反正武力我打不過白起,火藥石由能找到更好,有一日我先潛行至谷頂指揮,離開前營前留下三萬將土,二小時後讓留守軍隊開啟營們攻擊白區,白區大勝而追,廉陂帶兵一路逃至設點,白起進入藥谷,大火從天而降,白滅,我大勝,統一六國,吾為王

  • 16 # 豐月破春

    如果我是趙括,我會與趙奢手下一整套班子,聽取意見,做到如臂使指。然後把廉頗留在前線與秦軍互懟,向趙王申請防匈奴的軍隊準備繞到秦國上方進攻,並向魏韓楚求助,從南面進攻。

  • 17 # 李虎79079

    先後撤一段距離,撤退時讓幾百人化妝成百姓隱藏在附近,隔幾天再撤,撤個幾次,撤退時實行堅壁清野,把附近能吃的東西通通銷燬。一是讓白起輕敵,二是拉長敵人的補給線。潛伏人員破壞敵方道路橋樑,增加敵方補給難度,白起的短處就是糧草。收集附近得瘟疫的家畜,和正常的家畜一起圈養,看著家畜快不行的時候,留下病畜,再次後撤,並再水井投毒,半年後再行決戰,收集全國的大型犬類組建軍犬部隊,收集全國牛類準備火牛陣。

    戰鬥開始與起風的夜間,先用火牛衝陣,然後箭陣攻擊,射光所有箭只,軍犬出擊,然後騎兵進攻,步兵跟進,所有人一個不剩全部參加攻擊,從中間進攻,撕個口子出來,讓後分割殲滅。

  • 18 # 洞庭一葦1188

    學習李先念的中原突圍。

    先派得力干將擺出大陣勢,佯裝向東突圍,回趙國。主力暗中佈置在西邊,待白起將注意力集中到東邊時,主力一舉突破秦軍包圍,並切斷秦軍糧草供應路線,就食於敵,然後迂迴向東,反包圍斷糧的秦軍。

    請趙王另派援軍從邯鄲西進,自己從西向東前進,東西對進,與留在包圍圈裡的趙軍裡應外合,學習粟裕的孟良崮戰役,一舉全殲白起秦軍。

  • 19 # 李飛丶0450713

    既然出擊是最慘的,那只有防守了,稍微改變一下策略,每個營壘都死守,讓秦軍攻下一處都付出代價。等傷亡到一定程度,讓他覺得繼續消耗下去會讓自己國家受到威脅,他才會撤兵。

    這也是用後世的眼光看而已,沒有操作空間。趙括說的比你好聽,廉頗的戰法比你穩重。軍隊傷亡慘重趙王要殺你的時候你怎麼說?說這些人拼死比被坑殺強?

  • 20 # 娜一笑的風情

    其實根本不用換廉頗,廉頗已經拖住幾十萬秦軍,把趙國後發之20萬大軍直擊秦國腹地,開闢第二戰場,這樣跟廉頗槓著的秦軍就會鬆動,廉頗同時出擊,這樣,就算無法戰勝秦國,也不會如此慘敗!可惜20多歲的趙孝成王沒有這種魄力和追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田間地頭拍攝農民勞動,為什麼有些農民不願意讓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