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光微曉

    每個孩子各不相同,需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特點來交流。

    1、嬰兒階段。我家老大屬於乖巧但是懶動手的孩子,從小到大,只要我說,他都乖乖地聽著,後來有一段時間,我脾氣不好,他都會提醒我不要總生氣,儘量別生氣。但是老二就是從小好動,什麼事喜歡自己來,個性的很,你要喂她吃飯,哪怕是她自己喜歡吃的,都給你把喂得那口吐出來,平時也願意服從,但是作的時候,根本不聽你說什麼,所以只能保證她安全就好。其他交流等慢慢大些再說。

    2、幼兒園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沒有爆發什麼的,還是屬於比較好溝通的。老大幼兒園期間都是我上下班時順便接送。我喜歡和他聊天,或者講故事,順便把交流的情況完成。就是這樣,至於身份定位,既是媽媽,又能當朋友吧。

    3、小學階段。叛逆期來了,說什麼,都要考慮考慮。動不動還氣得跳腳。沒辦法,只能強壓怒火,學著慢慢溝通。如同扯家常一樣,還不能說誰誰誰(兒子的同學)。順著毛摸的時候,往往效果會更好。比如賞識教育。反而你越是不急不躁的時候,小傢伙的狀態反而更好。

  • 2 # 文具實驗室

    看得出來,你小孩已經不止一次向你們提出想要個智慧手機的願望。給你留的紙條:砸手錶和拿你的錢。是因為願望沒有得到滿足之下,不得已而為之!

    既然能留下紙條並且坦白自己所犯的錯誤,說明他的這種願望已經達到頂峰了,當然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而心生愧疚。

    所以個人覺得:

    首先,家長在這事發生之前對於小孩的要求有敷衍之嫌,並沒有認真處理,應該先道歉。(溝通的前提條件就是平等,相互尊重)

    其次,孩子這次所犯的錯誤,應該受到教訓和懲罰。當然從紙條來看,再加上你的誠意,他應該很容易接受。

    純理論分析,無實踐經驗,不妥之處,還望海涵。

  • 3 # 安羽心理

    父母永遠都跳脫不了孩子,也無法逃開教育孩子的責任,而所有這一切都與溝通有關,父母應該怎麼跟孩子溝通,這也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那究竟如何與孩子溝通,安羽給出如下的建議。

    首先,找到共同點是溝通的前提。

    說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跟孩子說理不僅需要有耐心,還應結合他們的心理特徵,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慢慢拓展到其他的方面。如果你家孩子對某個歌手的歌非常感興趣,那麼父母平時就可以從歌這個話題說起,然後再擴充套件到孩子身邊的人和事,如老師、同學、小夥伴等,慢慢接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因為父母如果只是簡單地說教和訓斥孩子,孩子會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他們當然跟父母也不會有什麼共同語言。所以當父母和孩子們溝通交流的時候,一定要從內心真正重視孩子的想法,瞭解他在想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等等。

    其次,父母也要自我成長。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父母的自我成長尤為重要。因為孩子在不斷地成長,但父母仍然停留在原地,就會產生矛盾。孩子已經不斷的長大,父母卻仍然用多年前的方式教育孩子,自然是會有衝突的。

    父母需要了解各年齡段的孩子有什麼樣的特點,學習,觀察和借鑑,看看怎麼才能用適合孩子發展特點的方式來教養孩子。父母也要多進行自我覺察,看看自己是否在要求孩子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比如我們要求孩子要穩,自己卻也常常情緒失控,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如此孩子又怎麼能從父母這裡學習到穩重呢。

    第三,用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是父母瞭解孩子的第一步。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夠明白自己內心的感受。如果父母在跟孩子溝通時,多聽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意見或問題,實際上就是對他們的尊重。

    第四,肯定孩子的長處。

    父母對孩子適當的批評重要,但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成長更重要。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過錯予以指導。常常不分輕重的數落和責怪孩子,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或者叛逆,這對他將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孩子辯解時,要給他申辯的機會,不要輕易的打斷他,這樣他才會心服口服,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和大人一樣,孩子也會在情緒好時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生氣時則容易偏激。父母選擇在孩子情緒較好時對其進行教育,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我們都不是天生父母,也都是從孩子走過來的,教育孩子也都是頭一遭,學習和成長尤為重要。學習要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孩子,用心去了解他的需要;成長需要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而不是抱著老舊的教鞭留在原地。

  • 4 # 謙謙媽媽愛生活

    女兒現在5歲9個月。前段時間,她告訴我,學前班有個男孩喜歡她,就這件事,我們的對話如下,

    女兒說,有人喜歡她。

    我說,你怎麼知道?是那個人當你的面說的?女兒說,不是,是別人告訴我的。我說,他喜歡你什麼?女兒說,喜歡我長得白。我說,那好吧,你也喜歡他嗎?女兒說,不知道。然後是一段長時間的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她突然問我,媽媽,如果有一個長得像爸爸這麼醜的人喜歡我,我該怎麼辦啊?我一聽這話,怎麼就覺得就那麼不對味呢?居然嫌棄我老公醜。

    我看著她,嚥了一下口水,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因為我也覺得我老公蠻醜的。後來想想不對,醜又如何?我還不是嫁給了他。我想,這是個教育女兒的好時機。立馬回過神,問女兒,你覺得你爸爸如何?除了醜。

    女兒說,爸爸很照顧女生,會煮飯給媽媽吃。我說,還有呢?女兒想不出。我說你爸爸努力工作掙來的錢是不是都給我們買東西了?她說,是呀。我們班上有個同學他爸爸就不愛她,愛弟弟。

    我又說,你爸爸是不是也經常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買好吃的了?她說是的。不像我們樓上的那個叔叔還和老人吵架呢。

    我說,對啊。你爸爸愛女兒愛老婆,又孝順老人,努力工作,這樣的男人很不錯吧。她說,是的,我也很愛我爸爸。我說,你以後就照著你爸爸這樣的來找喜歡的人,怎麼樣?她說,可以呀,不過,我要找個帥一點的。。。。。。

  • 5 # 林高龍

    很多家長認為溝通就是跟孩子多說,其實不然,親子溝通需要技巧,用對了方法,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以下幾個技巧可以借鑑:

    會換位思考。家長多將心比心,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事情,這樣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才能創造更好的交流氛圍。

    要微笑傾聽。當孩子願意和家長交流時,家長切忌擺出一幅無所謂的樣子。無論孩子說的是什麼內容,都要耐心微笑傾聽,這樣能夠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父母的尊重,得到了關心,以後才會更願意與家長多交流。語氣要溫柔。家長不要老是拿出高高在上的姿態,更不要動不動用責備的語氣和孩子說話,應該多使用建議的姿態,溫柔的語氣,這樣才能讓孩子更願意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用關心眼神。和孩子說話時,家長不用面無表情,更不要一臉焦急,要多用關心的眼神看著孩子,這樣能夠讓孩子覺得受到家長的尊重和重視,往往更願意傾聽父母的語言。 多使用短句。和孩子說話時,家長不能只為了自己說的痛快,一直嘮叨不止。其實,過多的語言對溝通並不利,溝通時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孩子不懂,多強調幾遍就好。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表達。 內容要具體。說話儘量要“就事論事”,說的內容儘量具體,不要漫無邊際,不然的話,孩子不一定有興趣交流。

    相信透過堅持不懈地透過以上幾種方式,就能創造更好的親子交流。加油吧!

  • 6 # 先正己後教人

    1,首先得尊重孩子,重視孩子的興趣問題,參與進去,其實可以從看動畫片開始,陪著孩子看,和孩子討論人物,我就是一直陪著,那天孩子說起原來看的動畫片,她一說我全知道,就特別興奮,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喜歡的東西也一直再改變,我基本也是隨著她,她看什麼書,我也看,這樣,和孩子就有話題可談。距離就拉近了。

    2,孩子進入青春期,引導孩子的戀愛觀,不要把早戀看的太嚴重。有的事情,你越牴觸,孩子就越叛逆,越去做,我一直對孩子說,我不反對談戀愛,有自己喜歡的,就完大膽的去追求,但知道一點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環境的變化,他可能以後不一定喜歡你了,你得坦然接受,還有就是不能影響學習,他不喜歡你了,你學習也搞砸了,他以後連認識你都不一定了,還有,以後你也不一定一直喜歡他。在什麼年齡階段做最適合的事情,由於我不反對,她就什麼都告訴我,有些小問題還讓我給她出主意,感覺很不錯。

    3,要求孩子怎樣怎樣,必須自己能做到才好,要不,孩子不服氣,你溝通就難多了,時時檢查下自己,做到身體力行!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才能建立起來。

  • 7 # 雲遊雷哥

    我認為與孩子溝通要分年齡段,在孩子幼稚期應該就要給養成一種良好的道德修養與生活好習慣,在孩子的叛逆期要與孩子以朋友的方式去溝通,不能用嚴厲的思維去對待,這樣適得其反

  • 8 # 彤麟媽育兒日常記錄

    家長想要跟孩子有效的溝通,就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

    ①家長跟孩子說,孩子愛聽並且願意聽

    ②家長愛聽並且願意聽,孩子才愛說並且願意說。

    意思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孩子要願意聽,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家長想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想了解孩子,要學會傾聽,孩子才會願意跟你分享他的內心想法。

    想要滿足這兩個條件,家長就要這樣做:

    一: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對話,不要訓話。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勢,對孩子發號施令、訓斥、或是憑自己一時的喜怒哀樂來批評或是誇獎孩子,以顯示自己作為家長的威嚴。家長這樣做,孩子也許暫時會被你的威嚴嚇住,變得聽話了,但是時間久了,這種方法對孩子就不管用了。孩子也會變得更不願意聽你說教了。

    作為家長我們與其用命令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不愛聽,那麼我們不如就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談一談,聊一聊。孩子和我們是平等的,同時孩子也有說話的權利,發表意見的權利。我們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說話,表達的機會。二:批評孩子時要用對方法,選對地方。

    孩子難免會犯錯,但是孩子犯錯以後家長的處理方法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批評孩子首先不要再有外人在場的地方,孩子也有自尊心和羞恥心。如果被當眾批評,他們的心理防線很可能就會被擊潰。還有,批評孩子時不要“新賬舊賬一起算”這種激烈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傷害,家長的批評越過火,孩子就越反感,這樣的教育方式,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還會讓孩子產生抵抗情緒。

    三: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

    在我們國家90%以上的父母總願意那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作比較。殊不知這樣多害的心理傷害有多大,這種比較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時間久了,孩子會感覺,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什麼都做不好,漸漸地失去了自信心,最後,會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做好任何一件事。這種心理傷害是非常可怕的。家長要多注意。、

    四:永遠不要諷刺嘲笑孩子

    “就你那破鑼嗓子,還相當歌星”

    “你就不是那塊料,再學也白搭”

    你要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住,你是不是聾了?”

    這些話,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孩子天性敏感,來自於最親近,最信賴的人的諷刺和嘲笑,無疑就是一把隱形的尖刀,會深深地刺傷孩子的心。

    五,父母要學會傾聽,給孩子表達的機會,應道孩子多表達。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該只做一個擔有養育教育責任的一個長輩,更應該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想要跟孩子有效的溝通,傾聽和傾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無論家長白天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一點時間,聽聽孩子今天有哪些開心,不開心的事,也可以向孩子說一說你的心事,想法。這樣既可以瞭解孩子也可以讓孩子瞭解你,訴說和傾聽對親子關係的增進是非常重要的。

  • 9 # 北京謝澤光律師

    與孩子有效溝通,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立規矩。讓孩子知道哪些禁止做,如果做要受到懲罰,就是給孩子立規矩。讓小孩兒慢慢明白這些是不可以做的。

    第二,做好做對。有些行為是可以做,但是要怎麼做,雖然不禁止,但是要做好做對,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他慢慢就會形成良好的行為規範。

    第三,鼓勵做。那就是一些好的行為,比如學習讀書,動手能力的培養,這個需要積極引導、鼓勵、幫助。還要教給他一些相應的方法。

    因為孩子小心智、思想還不成熟,所以在與孩子交流時要注意平心靜氣,避免發火,發火生氣是不解決任何問題的,而且可能造成相反的影響。所以在於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耐心、反覆,和顏悅色,建立與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能聽進去、願意聽。在溝透過程中逐步樹立小孩兒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的方法。

  • 10 # 浮塵微草

    父母如何與子女溝通?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然而現實中,仍然有不少家庭父母與子女之間矛盾重重,要麼三天兩頭吵架不斷,之後的平靜就是吵架之後冷戰。好不容易一方屈服(多數是父母)和解,隔不了兩天,又是一場因小事而爆發的大吵,接著就是再冷戰,再和解……如此週而復始,迴圈往復。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就是源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障礙。試想,父母對孩子的提醒、勸告、囑託、建議,本身都沒有錯,都是為孩子好;但為什麼孩子不能接受呢?難道是孩子是非不分,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不明白父母是為了自己好?都不是,你不要把孩子想得太不懂事兒,什麼也不明白。其實,他們比誰都明白,大道理比我們懂得也透徹,接受不了的就是我們大人溝通的方式,比如說教的語氣,斥責的口吻,苛責的要求,居高臨下的態度,不容反駁的強硬,動輒罵人甚而出手的脾氣……

    一位教育家說:“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可見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那麼,父母與子女怎麼有效溝通呢?

    最為關鍵是一點就是父母對孩子說話的口吻和語氣。因為父母此時面對的是孩子的問題和錯誤,脾氣不好和寬容度不夠的父母,最容易訓斥孩子。有不少父母形成了教訓孩子的習慣,旁人一聽就能感受話語的刺耳,而自己卻始終不知。也有的父母明明知道自己心中已燃燒起一腔怒火,而且努力剋制,但話一出口,內心的擔憂就促快了說話的速度,增高了說話 的音高,最終還是變成了情緒的宣洩。所以,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父母需要多讀書,特別是家庭教育方面的書,提高教育理念,掌握相關知識,學會教育方法,從而加強自己作為父母的修為。只有理念正確,心態平知,才能真正改變和孩子溝通時的口吻和語氣,讓孩子聽得順耳,心裡感受舒服,自然就會接受父母的勸說、建議。

    其次,學會傾聽,允許孩子反對,提出不同的意見,同時接納孩子的情緒。父母往往是在看到孩子的錯誤行為後帶著改變、糾正孩子行為的目的去和孩子溝通的。但這是從大人的角度觀察到的結果,得出的結論;也許在孩子看來,並不覺得自己有錯誤,或者孩子並未認識到自己有錯。所以在孩子專心做事之時,你忽然去勸止、批評,孩子必然會做出反感的反應,和你辯解,和你講道理,甚而頂嘴,發脾氣。這時,如果父母覺得自己的長輩尊嚴受到了挑戰,從而對孩子大發雷霆,罵罵咧咧,甚而動手,必然就衝突到吵架。所以,這時父母一定要足夠冷靜,理智地接納孩子的辯解和情緒,並認真地聽聽孩子的呼聲,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也許會改變自己的初衷。或者,即便堅持,也有了緩衝的餘地,不會立即要求孩子非得立刻執行自己的決定,停止原來“錯誤”的行為。退一步講,即便父母對孩子的提醒是絕對正確的,就因孩子當時一時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言行而雙方怒對起來,結果造成幾天的冷戰——這樣的效果好呢?還是父母冷靜地化解一場戰爭,讓孩子好好想想,再尋機溝通,讓孩子最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效果好呢?

    其三,就是談話時機的選擇,溝通途徑的改變。特別是一些尖銳的問題,一些涉及孩子顏面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尋找有利的時機,尊重孩子,儘量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或者,對於難以當面開口的問題,比如青春期的性、早戀等等一些教育,是不是考慮換一種方式——透過傳統的信的交流,現代的QQ、微信等等進行心靈的交流,不僅易於進行溝通,而且能避免與孩子面對面的的衝突與矛盾,豈不更好嗎?

    其實,父母與孩子如何溝通絕大多數父母都懂,我想,關鍵的關鍵在於為人父母的二行——修行與踐行,不是嗎?

  • 11 # 若水清溪

    我認為一定要和孩子平等溝通,更要和孩子相互尊重。平等溝通相互尊重是一個前提,但是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絕對不可以沒有底線,作為家長,我們必須得樹立起自己的底線,告訴孩子,底線不可以逾越。

    平等溝通,相互尊重是前提,劃定底線不可缺失。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講一下為什麼平等溝通,相互尊重是前提。

    一、平等溝通、相互尊重是前提

    1.什麼是平等溝通

    平等溝通是指基於一定的環境或場合下,人與人之間人格或精神上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進行親切、友好交流的一種溝通方式。家長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樣,而不是居高臨下,不怒自威讓孩子不敢言語。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首先要以平等的姿態來對待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把自己也當成一個孩子,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孩子的世界。

    2.如何平等溝通

    首先態度要積極,這是是實現平等溝通的首要因素。一要主動,拋開身份和地位差異,主動與對方進行交心;二要親切,態度溫和、親切、友善,像朋友一般進行交流;三要有愛,一定要記住多鼓勵,少批評,交流時不輕易打斷對方說話或批評對方,批評時宜採取合理的、易於對方接受的方式方法。

    其次,語言要恰當,這是是實現平等溝通的基本要素。一要語氣親和,以聊天的方式與對方進行對話;二要態度積極,以主動的姿態積極傾聽和反饋;三要控制情緒,以平和的心態與對方進行交心,不發火。看看孩子得表現,比如說你可以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開心嗎,發生了什麼事?有哪些事情是讓你難以忘記的。如果孩子遇到了問題,可以告訴他沒關係,我們愛你。

    再次環境要良好,這是是實現平等溝通的必然保障,營造民主、輕鬆、和諧的溝通範圍會讓人放鬆心理戒備,更有助於良好溝通效果的實現。

    3.平等溝通對孩子有什麼幫助?

    平等溝通會讓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陽光,孩子不會因為做錯事怕父母吵而撒謊,不會因為做錯事而畏手畏腳等等。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和鼓勵,會讓孩子時刻充滿安全感和自豪感,試問,孩子如果從心裡把你當朋友,她還會撒謊嗎?還會懼怕你的威嚴嗎?同時,平等溝通更能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讓他們瞭解是非知道善惡,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退縮不害怕。

    二、劃定底線的不可缺失性

    1.劃定底線的重要性

    當然,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家庭,都應該制定自家的規定,特別是有關孩子的行為規範,讓孩子行有所依,事有準則,建議給孩子劃定底線,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教育路上,跟孩子談條件,不如給孩子劃定底線。要讓孩子有明確的是非觀與底線,給孩子建立規矩,然後在不觸及底線的情況下,讓孩子獨立探索這個世界。

    2.給孩子塑造完整的價值觀念

    柏拉圖曾說:初期教育應是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現一個人天生的愛好。被譽為“南開校父”的嚴修,在教育子孫後代的問題上,就是採用的劃底線的方法。在嚴家,孩子們被要求不準剩飯,每天要恭敬問候家人,及時幫助有困難的鄰人。教育孩子,讓孩子成才之前,首先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學會做人。教會他分辨善惡,教給他踏實做人之道,幫孩子塑造完整的價值觀念,剩下的路讓孩子自己去走。不求孩子跑在最前面,但求孩子別從底線上掉下來。

    3.觸及底線問題不可退縮

    要做到向孩子明確底線在哪裡,並要求孩子不要碰觸,否則,孩子將會受到家長的懲罰。家長也要堅持原則,不要向孩子妥協,這樣的做法既能養成孩子良好的規則意識,也有助於孩子良好品行的發展。

    教育孩子如養花,需要精心澆水、施肥。愛是孩子成長的沃土,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但成長的過程只能由孩子自己完成。

    總之,孩子有著最原始的本能的敏銳和敏感,你對她付出什麼,她就會回報你什麼。條件,不論是獎勵或懲罰,只能解一時之急,而理解、耐心、愛和信賴,才能給孩子靈魂上的養分。尤其是女孩子,有著比男孩子更敏感細膩的心思,更需要家長小心翼翼的呵護,愛孩子,就試著做孩子的朋友,父母的尊重或許勝過千言萬語的道理!

  • 12 # 蜜棗爸育兒
    如何與孩子正確的溝通?

    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時候被罵比被打還疼,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

    語言是情緒的表現形式

    你的話可以讓孩子感覺溫暖,同時也可以帶給孩子傷害。

    很多孩子的成就和父母的鼓勵是離不開的,父母的鼓勵會傳遞給孩子很多正能量。

    生活中經常收到父母的正能量,孩子就會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潛能,變得越來越優秀。

    所以怎麼和孩子好好說話就變的非常有必要的。

    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最關鍵的是要帶著善意和溫暖有2個重點

    重點1: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如果你當下心情不是那麼好,情緒不是那麼穩定說明當下不是一個適合溝通的時機。你說出來的話很可能是衝動的,傷人的。當你煩躁的時候很容易把負面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那麼你要先去平復自己的心情然後回過頭再去進行溝通。

    重點2和孩子說話的方式要是和善的尊重的,當你用高八度聲音命令孩子的時候,你們的關係是疏遠的,如果你能換成和善的語言要求孩子的時候你們關係是親近的,更加容易達成一個交流的結果。

  • 13 # 海巖的小生活
    亦師亦友!

    一:該立的規矩一定要立。學習是學習,玩是好!該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習,學完了,到了玩的時候就盡情嗨!

    二:要讓孩子覺得你既是家長,又是可以相信的朋友!願意分享所見所想!拿你當朋友,而不是敵視狀態!

    最後祝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關係和睦友好!

  • 14 # 月亮姐姐Nancy

    我認為和孩子溝通要做到“俯下身子、認真傾聽、積極迴應”這三點。

    一、俯下身子

    和孩子溝通,不能給孩子居高臨下的感覺,特別年齡越小的孩子,成人就越要俯下身子或蹲下和他們說話,視線要和他們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不讓孩子仰頭和你說話,讓他們感受到平等的溝通交流方式。

    二、認真傾聽

    不論孩子說的是否清楚或是否對錯,做為成人都要認真地傾聽,不要心不在焉,認真傾聽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成人能夠認真傾聽,孩子也會感興趣地繼續表達,在這種和諧、溫馨的溝通中,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會得到很好地發展。

    三、積極迴應

    成人不但要做孩子心靈和行為的傾聽者,更要做他們的支持者和引導者,與孩子溝通,要積極迴應,正確引導,耐心交流,讓孩子們能感受到成人的關心和重視,不要孩子說了十句話,成人卻一句也不迴應。

    四、相互理解

    在溝通上,小孩子的問題會相對小一些,特別是大一些的孩子,到了叛逆期的孩子,他們會和家長、教師保持一定的距離,有些話能和朋友、同學說,卻不和成人說,這個時候,家長要理解,不要過多地去幹涉孩子的生活或內心世界,特別是在溝通的時候,話不投機,言辭激烈的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一絲益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愛和成人說話。

    有孩子的家長,要多瞭解不同時期孩子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數,溝通要有藝術,交流要有深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地把成人當成自己的朋友,無話不說。

  • 15 # 言勸

    1.關愛孩子——家長與孩子靠用心呵護去拉近與他們的距離,與孩子有了無間的距離才能做有效的溝通。好好關心孩子,愛護孩子,幫助孩子,教育孩子是我們家長的義務。

    2.放下架子——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常會犯下一個錯誤,就是居高臨下、發號施令。做父母的必須放下“一家之長”的架子,和孩子“平起平坐”,才能說話有“感召力”。

    3.蹲下身子——與孩子交流溝通蹲下身子,才顯得有誠意,有親切感。再說了孩子矮小的個子,也需要您與他面對面的講話,更需要你用眉目傳“情”。

    4.面帶微笑——我們有的家長經常會板著臉訓斥孩子,讓孩子無法接受,甚至會產生牴觸情緒。慧智的父母就會常常對孩子面帶微笑,與孩子交流溝通在歡笑聲中。

    5.小聲小語——對孩子大聲吼叫,這也是家長的習慣。人們常說“有理不在聲高”,和孩子講道理要和風細雨,小聲細語,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6.“我們”開頭——大人與小孩子溝通,最好用“我們”開頭,才顯得親和與尊重,才會“言”之有效。比如說“我們不哭”、“我們乖”、“我們不欺服小孩子”等等。

    7.認真傾聽——善於傾聽孩子講話,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開始,不要動不動就打斷孩子說話,中間插話,甚至不許孩子說話,這樣只會讓孩子反感。

    8.賞識稱讚——在與孩子溝通時,多欣賞多讚賞,多用“你真棒”、“你真乖”、“你會的”、“你更行”等口頭語,批評教育孩子也更要在表揚聲中進行,才讓孩子口服心服。

    9.多多陪伴——陪伴孩子是最好的教育,現在有不少父母因工作“忙”,而忽視了陪伴孩子。其實家長在陪伴孩子中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人生。

    10肢體語言——與孩子溝通還不能忽視用肢體語言,有時候摸摸孩子的頭,抱一抱,親一下,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慰、最大的鼓勵,勝過您對他的千言萬語。

  • 16 # 菲菲成成一家子

    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看到旁邊的兩個寶貝,心裡感慨萬千,我覺得作為父母來講,無論是孩子在犯錯的時候,還是做的好的一面的時候,我們都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站在他的年齡段就考慮,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考慮的東西很簡單、很單純,大人對孩子多一些時間,多一些耐心,試著堅持一段時間,多給孩子一些問候,多給孩子一些鼓勵,關心下他們在學校裡每一天,發生的最有趣的一件事兒,是什麼?適當的給孩子一些小禮物,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祝所有人家庭幸福。

  • 17 # 梅海竹林

    與孩子溝通建立在尊重理解.平等信任的基礎上。家長要以身作則,敞開心扉推心置腹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成為孩子最值得信賴的知心朋友!

  • 18 # 我是小危危

    我覺得第一點就是,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不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與孩子交流,應該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話受到尊重,他才能放下害怕去與你交流。所以,溝通 從尊重開始。

  • 19 # 少林功夫延正

    和孩子溝通必須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父母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推心置腹的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和孩子談談心裡話。

  • 20 # 甦醒459

    溝通先從傾聽開始。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好的家庭教育家長都善於和孩子溝通。溝通是家長了解孩子的基本方式,溝通是雙向的活動不是單向的傳遞,因此好的有效果的溝通還要講究技巧。而溝通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技巧是會傾聽。而傾聽不是一般的聽普通的聽,是需要蹲下身來以平等的身份聽孩子的訴說。傾聽時要認真仔細耐心,不能輕易打斷孩子的話。傾聽時不僅要聽明白孩子說的話所表達的意思,還要能聽出沒有說出來的話,也就是聽出孩子的話外音和話裡有話的意思。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的位置才能理解和體會孩子的內心體驗。不善於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孩子的境況你永遠體會不到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你的溝通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好的溝通先從傾聽開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離開你以後,你一個人是怎麼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