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高山流水
-
2 # 常棣tandy
1、中原與江淮漢人的南遷時期及分佈
關於晉代永嘉之亂造成的民族遷徙,譚其驤先生早就做過深入研究。他在《晉永嘉喪亂後之民族遷徙》 那篇名文中指出,此次移民“接受移民只限於江域(指長江流域)諸州”,“極少能有越荊揚諸州而至於此(按指寧、交、廣)諸州合”以今日之省區而論,則當時的司、豫流民,基本上移居在今河南省東南一隅、安徽省大部、江蘇省西部一小部分,江西省北部一小部分。
這些地區都與後來的客家基本住地無關。當時縱使有極小部分人遠徙至今福建、廣東境內,由於人數太少,也只能被當地土著同化掉,故這次移民與客家的形成沒有直接關係。分析各種史料,我們認為,與客家民系形成直接相關的漢人南遷只能追溯到唐中葉,所以這裡討論的中原與江淮漢人的南遷從唐中葉算起。
關於漢人南遷的遷入地,也必須加以明確的界定。畲族歷史上的聚居地與客家基本住地都在贛閩粵交界區域,所以這裡所謂漢人南遷的遷人地,專指贛閩粵交界區域。其中又可分為三個片區,即贛南:主要指唐代的虔州、宋為虔州(南宋改稱贛州)和南安軍,元為贛州路和南安路;閩西南:主要指唐宋兩代的汀州,元為汀州路,有時也涉及漳州、漳州路;粵東北:此區的情況較複雜,為了論述方便,本書僅指唐代潮州、循州,宋代為梅州、循州及惠州北部;元代為梅州、循州和惠州路北部。
我們知道,唐自天寶十四年之後陷入長達 8 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其後落鎮割據,邊患不已,長期的戰亂和苛政,造成生靈塗炭。其中尤以唐末的黃巢大起義,對以西京長安、東都洛陽為中心的關中和中原地區破壞最為慘重, 一度形成了“大道俱成棘子林”、“百萬人家無一戶”的慘象;淮汴一帶也因軍事形勢重要而多次成為激烈爭奪的戰場,備受摧殘,大量人死於兵燹和疾疫,倖存者又大量成為浮逃戶和地主莊田的依附人戶而脫離了官府版籍,因而國家編戶急劇下降。
江南則成為一般百姓逃亡的首選之地,所以中國的經濟重心加速向南移動,人口的分佈也因之呈現東、南地區比重提高的趨勢。對此,時人關於安史之亂以後直至唐末人民罹亂逃亡的大量詩文很能說明問題,這裡略引幾則以見其概。
先看詩人的吟詠。杜甫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故國莽丘墟,鄰里各分散。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李白詩曰:“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崔峒詩曰:“聞君作尉向江潭,吳越風煙到自諳。……緣溪花木偏宜遠,避地衣冠盡向南。”韋莊《秦婦吟》則以極動情的筆觸,表達了當時廣大人民對於江南的嚮往:“適聞有客金陵至,見說江南風景異。自從大寇犯中原,戎馬不曾生四鄙。”“奈何四海盡滔滔,湛然一鏡平如砥。避難徒為闕下人,懷安卻羨江南鬼 。”透過這些詩句,約略可以看出當時人民逃遷江南的大勢,並借知難民已有到達浙江南部者。
如果說詩人的描述尚嫌籠統,那麼,當時一些士大夫的議論就具體多了。如於邵說:“洎天寶末幽寇叛亂,今三十七年,頃屬中原失守,族類逃難,不南馳吳越,則北走沙朔,或轉死溝壑”;顧況說“天寶末,安祿山反,天子去蜀,多土奔吳為人海”;《舊唐書》卷 148 《全德輿傳》載:“兩京蹂於胡騎,士君子多以家渡江東。”此次北方人民的南遷,較遠的已經遷到江西了,如搏陵崔氏崔眾甫、崔祐甫與兄、姐等“舉家南遷,內外相從,百有餘口”,分別居於江西豐城、吉州等地。
以上反映的主要是北方黃河流域一帶人民的南遷情況。江淮人民渡長江南逃的也很多,《舊唐書·地理志》就記載了淮河流域的“襄、鄧百姓”離家“盡投江、湘”的情況,茶聖陸羽也於至德初(756)隨著移民潮從家鄉竟陵(今湖北天門附近,在漢水之北)渡江定居於湖州(今浙江吳興一帶)。詩人戴叔倫也因淮汴一帶的戰亂而親族相率南遷至鄱陽湖畔,“淹留三十年,分種越人田。”
隨著戰火的蔓延,甚至也有原居江西的人繼續南遷福建的情況,如有一位上饒人楊宣,就因避亂同族人遷到了福建浦城縣。
唐亡之後,中原五代更替,形勢仍然動盪不安;周邊十國崛起,生產生活的環境繼續優於中原。
我們透過歷史文獻和民間文獻中的戶口資料、客屬譜牒資料、州縣增置資料,對客家先民在唐宋時期向贛閩粵交界區域移民的情況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得出了大體一致的結果,那就是:自唐中葉以迄宋末,在贛閩粵交界的廣袤山區,有過五次大量接受外來移民的階段,按時間順序分別是唐中後期(主要在安史之亂後)、唐末五代宋初、兩宋承平時期、兩宋之際、宋元之際。其中唐中後期主要是移民至贛南,宋元之際主要是移民至粵東,三個片區共同的移民高潮應是唐末五代宋初、兩宋之際、北宋及南宋的承平時期。
2、南遷的路線
唐代江南西道北接淮南道,宋代江南西路北鄰淮南西路。所以唐宋時期江淮地區人民移殖贛南的一般遷徙路線,應是自淮南各地先達於長江,渡江後由江州向洪州,由洪州赴吉州,再由吉州至虔州。這條路線一般可取水路;溯贛江而南,直抵虔州贛縣。
兩宋之際隆祐太后率百官士庶避金兵幸虔州,走的就是這條路線。沒有船的話,順著贛江兩岸河谷道路,迤邐南遷也可抵達贛南。我們在不少客籍族譜中見到的先民遷徙資料,記載著自北往南遷徙,先後途經江州、洪州、豐城、吉水、太和而達贛南贛縣、于都、南康、大庾、安遠等地者,就屬於這種情形。
有些客家先民是由關中、中原東遷至江淮,再從江淮遷徙入贛南的。其由關中、中原遷徙至江淮的路線,一般情形當如韋莊《秦婦吟》所描寫的,先出潼關,過新安,至洛陽。自洛陽下黃河東至鞏縣、河陰,轉入汴河,經汴州(今河南開封)、陳留、雍丘(今河南杞縣)、宋州(今河南商丘)、埇橋(今安徽宿縣),直達淮河北岸重鎮泗州(今安徽臨淮關附近);由此轉人淮河,順流直下揚州。
也可以不必東入揚州,由埇橋即折而南下,陸行至和州(今安徽和縣),渡江至宣州(今安徽宣城),再由宣州西至江州南下,或由宣州南至饒州(今江西鄱陽)南下。
上述由江淮至贛南,或由關中、中原東遷江淮後再至贛南的遷徙路線,是客家先民南遷至贛南的 一般情形、抵達贛南之後,再由贛南往閩西南遷徙,大多取武夷山南段的低平隘口東進。
在武夷山的南段,作為贛閩之間交通往來的隘口,在武平與會昌之間有火星棟,在長汀與瑞金之間有桃源棟,在寧化與石城之間有站蛉隘。站嶺隘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通道,不少客家先民經由此道進入寧化,再由寧化分遷各地,但此道並非武夷南段溝通閩贛的惟一隘口,只是諸多隘門之一而已。
至於武夷山北段的隘口,經常被人使用成為交通要道者,自北而南有浦城縣的楓嶺關;武夷山市的分水關,光澤縣的杉關,建寧縣的甘家隘。自東漢至南朝、贛閩兩地的人員往來,大多取道北段的這些隘口,唐宋以降客家先民的遷徙較少使用,但也並非完全沒有,我們在客籍族譜中所見那些先從江西到閩北各縣,再從閩北遷人閩西成為客家人的姓族,大抵是從上述諸隘口越武夷山入閩的。
1、百越種族
客家民系既然是南遷漢人與贛閩粵邊區的上著居民及先期遷人這一區域的其他蠻獠長期融合的結果,那麼合乎邏輯的結論必然是:客家先民包含多種成分,南遷漢人是客家先民之一,贛閩粵邊區的土著和先期入居此地的蠻獠也是客家先民之一。
根據考古學界的研究,閩粵贛交界區域,特別是其中的粵東、閩南、閩西南地區,存在一種“浮濱型別文化”,這種考古文化以長頸大口尊、釉陶器和直內無闌石戈、凹刃石錛組合為特徵,已知的分佈地有粵東的潮陽、普寧、揭西、揭陽、潮安、豐順、饒平、大埔、蕉嶺等地,閩南的漳浦、南靖、平和、永春、南安等地。據推斷,這種考古文化的年代上限不早於殷商晚期,下限不遲於戰國前期;這種文化既有別於福建的黃士芲文化,又不同於江西的吳城文化,它具有鮮明的越族文化特徵,是居住在此地的閩越、南越等土著民族先民所創造的。
從文獻記載來看,春秋時期,這一帶仍是百越的一支“七閩”的世居之地,戰國時為越人所居,號曰閩越。《周禮·夏官·職方氏》日:“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駱、五戎、六狄之人民”。
《疏》雲:“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可見七閩本指古閩族的七個部落,後來轉義為七閩部落的分佈地。據歷代學者的考證,其範圍應至少包括今福建全部及粵東地區。
其中福建是七閩分佈地沒有疑問,就宋代八個州軍來說,宋人歐陽忞《奧地廣記》記載得很清楚,建州、泉州、南劍州、汀州、漳州都是“春秋為七閩地,戰國為越人所居”,福州“春秋為七閩地,戰國越王無疆為楚所滅”,但“子孫分散,或居閩地”,仍然是越人居閩地,實即閩越之地;邵武軍、興化軍則歷代地理分別與建州或泉州同。
關鍵是粵東,對此,《輿地廣記》也作了肯定的回答,如卷 35“廣南東路”雲:“潮州,春秋為七閩地,戰國為越人所居。”“梅州,春秋為七閩所居,戰國屬越。”情況與福建八州軍完全相同。所以閩南、閩西南、粵東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七閩、閩越是沒有問題的。
換言之,閩粵贛交界區域在漢代仍是百越民族中閩越、南越兩支越人活動的地域。魏晉六朝時期,閩粵贛交界區域開始有部分漢人進入,如義昭縣就是在流人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這 一時期遷入此一區域的漢人畢竟十分有限,基本上還是越人的天地,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唐初,隋唐之際潮、循二州的居民被稱為俚人,唐初這一帶起兵造反的人民被稱為“越人”、“駱越”,都是明證。
唐宋以降,漢人進入此一區域漸多,武陵蠻的遷徙也已到達此地,但越人在福建和粵東仍佔有較大的比重。正因為唐代福建還有大量屬於閩越族的土著居民,所以時人在詩文中習慣稱福建為“百越”或“百越地”。
如柳宗元滴官柳州時,作《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詩,懷念同被貶謫分處在漳、汀、封、連四州的永貞革新同事,有句雲:“共來百越文身地”、唐文宗時包何作《送泉州李使君之任》,有句雲:“雲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在他們看來,漳、泉、汀都是百越地,住著有文身習俗的百越人。
結合前述“閩州,越地”的記載,則唐代全福建都分佈著有文身習俗的越人,都可以稱為百越地。這種看法雖然有失全面,但用來說明唐代福建閩越土著之多是沒有問題的。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們論述隋唐以前閩粵贛交界區域計程車著居民是七閩、閩越、南越、駱越等百越民族,那是就其主體而言,實際上當時這一區域的土著除了越族還有更原始的種類,例如被稱為山都、木客者便是。
山都分佈的範圍很廣,贛中、贛南、閩西南、閩南、粵東、粵北都有、略與前提到的閩粵贛交界區域重合。人們所知其活動的時間,則起自漢晉,至唐宋時期仍常常有所聞見。其特點是身材矮小,膚黑,多毛,裸身被髮,住深山中,巢居,好食山澗中魚、蝦、蟹類等小動物,怕人。其形體和生活特徵與武陵蠻、莫徭顯然不同,分屬兩個不同種族。
木客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遠較山都為高,他們會伐木,懂得與漢人交易,有喪葬之禮,還會飲酒吟詩。木客為漢人所認知見於記載的時代很早,但至明代廣西還有木客,明人鄺露曰:“木客形如小兒,予在恭城見之。行坐衣服不異於人,出市作器,工過於人。好為近體詩,無塵俗煙火氣。自言秦時造阿房官,採木流寓於此。”為秦始皇採木流寓云云,只可當作神話看待,然而木客漢化程度高到令漢人難以分辨的地步,卻是可信的。
總的說來,唐宋時期常常見於記載的山都、木客,自元明以降就越來越少見了。部分原因是漢人對山都一類“鬼物”採取了仇殺、殲滅的方針 ,造成山都死亡率高,有的則逃到更僻遠的深山中,不為人知;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與其他族群接觸、交流,被同化了。
一部分漢化成為客家,另一部分與南遷的武陵蠻同化成為畲族。前述莫徭“婚姻通木客”一事,就是南遷武陵蠻與木客融合最後互相同化的有力例證。漳州平和縣三平山毛楂楂的大魅為高僧楊義中收服,成為供他驅使的侍者,則是山都一類“鬼物”被同化的典型。
2、武陵蠻
先期遷入贛閩粵邊區的蠻獠種族,既是客家先民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畲族先民。歷史上,畬族與客家長期錯居雜處。
贛閩粵交界區域既是客家的基本住地,更是畲族的基本住地。它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舞臺,畲族與客家在這一舞臺上互相接觸、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形成了一種互動共生的關係。因此,本節將要探討的蠻獠種族,實際上就是畲族主要先民武陵蠻。
武陵蠻的老祖宗是盤瓠。在畲族口傳民族史詩《高皇歌》中,對盤瓠的事蹟和繁衍子孫的情況有詳細生動的記載,大略說盤瓠是畲族始祖,它是上古高辛氏老婦耳中的三寸金蟲變成的,狗頭人身,魁梧威猛,高辛帝取名為盤瓠。盤瓠以咬殺入侵番王之功,得娶高辛帝三公主為妻,不願在朝為官,自願入山耕山為活,與公主生下三男一女,三男分別姓盤、藍、雷,女婿姓鍾云云 。
關於盤瓠子孫(實即具有槃瓠崇拜的種族)的名稱,較早的文獻一般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乃以其居住武陵地區或五溪地區而得名(漢武陵郡範圍很廣,五溪地區包括在其中,武陵蠻與五溪蠻實異名而同義,本書為了行文方便,一般以武陵蠻稱之),但據《梁書·張績傳》,最遲不晚於南朝梁代,湘中南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約當今湖南中部的長沙、婁底、邵陽和南部的郴州、永州等地、市境)又有了稱為“莫徭”的蠻夷種類,其特徵是“雜有夷蛋”,其他文化特徵則與武陵、巴陵、澧陽等處蠻夷相同,即以盤瓠為始祖,有盤瓠信仰或盤瓠圖騰崇拜;居住深山,過著山林耕獵生活,不負擔官府的徭賦,有特殊的服飾和婚姻習俗等。
按漢晉六朝時期習慣以地域稱呼蠻族,故有武陵蠻、長沙蠻、廬江蠻或荊州蠻、雍州蠻、豫州蠻等之別。按照現代民族概念,以本質文化特徵區分民族,則前引諸書所述各種族,包括莫徭在內,大體還是同一民族,我們仍以武陵蠻稱之,武陵蠻的分佈也隨著時序推移而不斷擴充套件。
據《後漢書》所載,漢代以前,武陵蠻主要分佈在秦黔中郡、漢武陵郡一帶,其範圍大致相當於沅水流域。但至晉代,據《搜神記),盤瓠子孫已遍佈“梁、漢、巴、蜀、武陵、盧江”諸郡了。
按梁漢約當今陝南、川北一帶,其巴郡屬梁州,在今重慶市合川、梁平、巴縣、銅梓等地;蜀郡屬益州,在今成都市周圍;武陵郡屬荊州,約當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地區和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轄境;盧江郡屬揚州,約當今安徽省六安地區、安慶市轄境。巴、蜀、武陵、盧江四郡的境域並不相連,有的還相距較遠。
南朝劉宋時期,據《宋書·地理志》所載,武陵蠻的分佈已擴充套件到荊、雍二州。南朝之雍州大致相當於今湖北省的襄樊市、十堰市、河南省的南陽市轄境;荊州大致相當於今湖北省的宜昌市、荊沙市、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湖南省的大庸市、重慶的萬縣市轄境。
但文中提到的五溪,則屬郢州西部,大致相當於今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貴州省的銅仁市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桂林市的部分轄境。這個範圍,比秦代的黔中郡、漢代的武陵郡往北往南往西都擴充套件了一些,但大致仍不出洞庭湖以西江水、沅水流域的範圍。
及至隋代,據《隋書·地理志》所載,武陵蠻已經遍佈江漢沅湘諸水域,最南的熙平郡(約當今廣東清遠市的連縣、連南、陽山、乳源諸縣地)且已南逾五嶺,伸展到珠江水系北江的洭水流域了。
與往代相比,洞庭湖以東偏北的漢水流域、洞庭湖南面的湘水流域,都是武陵蠻新的重要分佈區域,而珠江水系北江的洭水流域成為武陵蠻的新居地,在武陵蠻民族遷徙的歷史上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武陵蠻南進的先聲,預示著武陵蠻向兩粵和其他地區大規模遷徙行動的開始。
南朝和隋代,莫徭的足跡主要見於五溪和湘水流域,最遠到達珠江水系北緣的洭水流域;及至唐宋,莫徭廣泛分佈於衡州、連州、韶州、潮州、建寧、漳州等地,從中不難看出武陵蠻向南又折而向東遷徙的態勢。
其遷徙的路線可能不止一條,根據前述史蹟推尋,有一條路線大概由五溪入洞庭湖,溯湘江而南,先後進至衡州、連州等地,再沿湟水、武溪等河流南下粵中,經由粵東而進至閩南、閩西北。另有一條路線,則可能由湘人贛,再由贛入閩。這一路線的產生,可能與唐中葉的安史之亂及唐末的江淮軍民移民入閩相關。
總之,古代早有畲瑤同源的觀點,但各家對於畲族的稱呼,有稱畲民的,有稱畲家的,有稱徭民的,有稱畲徭的,有稱莫徭的,有稱畲客的,有稱山哈的,有稱畲蠻的,有稱蠻徭的,也有泛稱峒蠻、蠻獠、山蠻的,林林總總,有一個共同點是:似乎都認為備與客是決然分開、彼此對立的。
殊不知,這兩個族群長期相處,文化上互相涵化,血緣上互相通婚混化,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的狀況。“畲客”一詞,耐人尋味,其中可能就包含著兩個族群親密關係的資訊。
(正文完)
-
3 # 跳跳1608
1.客家人不是少數民族,它是漢族的一個分支,也就是漢族的一個民系。
漢族有八大民系(分支),一般以地域命名。比如:東北民系,分佈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語言是東北官話。
中原民系,分佈在河南、山東西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 ,語言為中原官話。
2.而客家民系例外,它不是以地域命名的。客家人大概8000萬,分佈在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湖南(約5000萬)、港澳臺(約500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約1500萬)等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3.客家人之所以稱為“客家”,意思就是旅居他鄉的客人,那麼客家人的故鄉在哪裡呢?
客家人的故鄉在中原以洛陽為中心的洛河流域,因為古代災荒戰亂政府獎懲等原因,經歷過一千多年間的五次大遷徙,才散佈在世界各地。
a,秦始皇時期南征百越,駐軍兩廣地區,秦亡後秦軍仍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b,第一次大遷徙是兩晉時的衣冠南遷,到達今天的梅州,梅州也被稱為“世界客都”。
c,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亂,躲避戰亂遷徙到贛南閩西廣東。
d,第三次是北宋靖康之亂和元軍入侵,客家人南遷到惠州。
e,第四次清軍入住中原,客家人抗清失敗,遷廣西湖南四川,有的隨鄭成功去了臺灣,康熙年間湖廣填四川,又有大量客家人進入四川。
f,第五次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廣東發生土客衝突動亂,客家人被迫往海南,去往馬來半島。
雖然南宋時期客家人已形成了穩定族群,但清朝之前客家人還一直遊離在社會的邊緣,為了保護自己,客家人做成像碉堡一樣的圍屋。客家人明白生存的不易,所以客家人勤勤懇懇吃苦耐勞,逐漸定居下來。
客家文化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徵,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客家人的勤勉造就了客家人的財富和聲名,客家人名人比較多,像孫中山、李光耀、張國榮等。
-
4 # 帝秦盛唐憶天水
中原的漢人啊!
從秦漢起,中原地區漢人一波又一波南下進入長江以南地區,基本聚族而居,大約唐宋時期形成。
有意思的是:生活在土樓或圍樓裡客家人固守古老漢族傳統和語言,樓外的土著居民漢化程度更快更高!這類似西南地區安順屯堡人,本是明初征討西南地區江淮軍戶,長期生活在軍營裡,與外部世界聯絡較少!進入二十世紀,屯堡人保留明代文化衣食住行,可以說是明代文化的活化石!可外部世界,更現代化了!
-
5 # 雷語資訊
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同根同源骨肉同胞,兄弟姐妹都是自己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應該同心同德。廣府人跟客家人就象分開多年的兄弟,大家千萬不要做親者痛 仇者快的事情。廣府是秦始皇派下南征百越五十萬秦軍(多數楚人,佔比多的也有河北省趙人,我看他們祠堂有河北省祖籍,父系),還有部分閩南語人跟客家人宋朝南下融入;客家人是金人入侵,宋朝徽欽二帝,時候南下為客,客家人還有一部分是南宋滅亡,海路抵抗南下一部分成為閩南語人、陸地抵抗南下一部分融成為客家,還有小部分經過韶關南雄珠璣巷融入廣府;然後漢人各自分開,去了哪個地區就成了說那種話的漢人,就象三個失散多年的漢家兄弟。。。廣東三大語系真真實實的南下路線。///////////////////廣東省州府,瓊州府現為一省,潮州府能分成4個地級市,而自古以來都地理位置重要的雷州府卻只成了小縣? 中國真真切切的有歷史教科書、史書記載,河洛話閩南語漢人古代南下遷移路線圖:1,古代洛水流域、河洛地區漢人,東晉五胡亂華古代洛陽南下的人------2,河南固始光州地區晚唐安史之亂,南下福建莆田-----3,宋末、跟蒙古族打仗-南下活下來宋朝官民後裔在廣東湛江市雷州半島閩南語地區------------4,還有一部分跟鄭成功抵抗清女真族、福建莆田、泉州市漳州市閩南語地區,南下廣東湛江市閩南語雷州話區後裔。-------------5,清朝移民政策,古代莆田地少人多-移莆田填雷州半島(大概潮汕人,海陸豐汕尾人也是這些後裔)----------------------------我們村父系吳王夫差後裔,我母系商朝比干九牧林後裔(我父親是姓陳的人養大)。我姨夫村,民族英雄文天祥後裔(雷州市客路鎮山舊橋村);我同學家,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謝家,東晉謝安侄子後裔。古代跟蒙古人打仗,宋末福建莆田下來廣東湛江市的。我看汕尾那邊遠古!遠古可能也是跟我們一起莆田下來廣東那邊移去的?小時讀歷史聽老師好象講過?。學姥=河洛,古代洛河流域洛陽市居民。古代跟外族打仗 一直下來的漢人。全國河洛話閩南語人都是兄弟姐妹!因為近代史上千年被外族三番兩次入侵,導致我們這些多災多難的漢人,所以我們性格比較能忍。低調。經受痛苦與憂傷越多的我們,越是能忍耐-窮卻益堅不墮青雲之志!----------所有河洛話閩南語人都是一家人。廣東少數民族差不多沒有,廣東很少少數民族的。都是跟蒙古人女真人打仗,下來的漢人,然後下來的漢人趕少數民族過去廣西省跟海南省----------------------------------------------------湛江市閩南語區雷州半島雷州話、海話、黎話(炎黃子孫,黎民百姓),祖籍都是福建莆田,我們村老人常年回去莆田清明節掃墓祭祖。崖山海戰活下來南宋軍民後裔,抵抗蒙古軍下來的漢人後裔。閩南語分支雷州話跟臺灣話完全一模一樣,閩南人是最正宗的漢人,古代洛陽漢人、唐朝洛陽漢人,活動於古代洛水-洛河流域。經常被稱為河洛人(學佬人)。----------------閩南人是最正宗的漢人,古代洛陽漢人,活動於洛河流域。經常被稱為河洛人----------<<過吳江有感>> -吳偉業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 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閩南語區臺灣省、福建省的廈門、泉州、漳州3市莆田市、福清市、,廣東的汕頭、潮州、 揭陽、汕尾4市和雷州半島、雷州、霞山、麻章、徐聞、電白、遂溪、海南省的漢族地區,溫州閩南地區等。此外,浙江、廣西、江 西、江蘇等省區,也分佈有講閩南方言的分散縣、鎮、村,香港、澳門還有近200萬人使用 閩南方言。在中國境內操閩南方言(包括它的分支)者總共約有5000多萬人,佔漢族人口的 4.6%左右。 語言專家們都肯定,閩南系方言是現存最古老的漢語方言之一,它融合了華夏古漢語、古吳 語、古楚語、上古中原漢語等各種成分 2004《新財富》華商100富人排行榜中,臺灣籍(包括祖籍福建)佔24人,財產290.3億美 元;潮汕籍19人,財產230.3億美元;閩南籍14人,財產149.6億美元;海南籍1人,財產 15.0億美元。整個泛閩南地區入榜57人,財產682.5億美元,分別佔總人數57%,總財產 52.4%。 宋朝明朝被邊境的番人蒙古族女真族,親眼目睹宋明漢人衰亡,本打算一輩子過著流浪的生活。 但是到了後來,成為元清子民。漢人悲嘆自己,沒有氣節堅持初衷,而侍奉番邦番人女真人胡人所感慨。 而古洛陽河洛話最正宗的漢人閩南人-身為漢族的後代,必定同感吳偉業的心情。明朝被邊 境的女真族滅了之後,漢族承受了極大的痛苦。燦爛的文化跟文物全都被破壞,深感遺憾。 漢人被胡人入侵,而且被滅。經歷了痛苦還有恥辱的歲月,身為漢人的悔恨。 番邦番人胡人女真人蒙古人控制了中國建立了政權在了中央跟中原中心地區,之後。將居住在中原的 人古洛陽河洛話的閩南語漢族全部都趕下來了福建閩南地區去了。。。。。。而被趕下去福 建閩南地區的漢族人,個個都成了現在在中國大地包括東南亞歐美日韓(馬化騰,黃光裕, 李嘉誠,阿里巴巴最大股東孫正義,珠江新城蘇萌雷州白沙,茂德公陳宇雷州龍門,天地壹號陳生雷州隧溪官湖村,劉鑾雄, 林百欣,蔡志明,萬科姚振華,朱孟依,郭鶴年,林紹良,黃惠祥、黃惠忠,施至成,東林子良、紐西蘭許立華雷州半島還有很多低調隱形富豪)地 區都呼風喚雨的富商。 當你們進去古洛陽洛水流域的閩南語漢人區,的任何一個角落,漢族的傳統文化,都找不到 蒙古人女真人胡人的痕跡。有的只是漢人的傳統文化,宋朝,明朝的漢人傳統文化的陶瓷和 書籍。而且村村都保持做傳統文化,家家戶戶牆壁上面牆壁都是道家佛家所有的壁畫。 身為古洛陽洛水流域地區的漢人,對宋朝跟明朝有著深深地懷念。 ---------------------------------------------------- 公元前355年,楚滅越之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雷州半島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 歷史: 雷州話古時被稱為“東語”或“客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的《海康縣誌》,在“民俗志·言語”一節中記載:“有東語,亦名客語,與漳潮大類,三縣九所鄉落通談此。”[2] 雷州話脫胎自古代閩南語。南宋末年,元兵攻陷臨安,益王趙昰在陸秀夫、張世傑等大臣輔佐下在福建稱帝。後來因元兵攻打福建,南宋朝廷逃到廣東。陳若水、陳八宣、陳汝楫等人,在興化府(今福建省莆田市)組織了民兵30多萬人隨行保駕。南宋在崖山之戰中滅亡後,陳若水、陳汝楫等人率莆田籍民兵逃亡到雷州半島,定居於此。隨時間推移,逐漸產生具有自己特色的雷州話。
-
6 # 那就是以前我註冊的
客家人,的祖先,從那裡來,當然是,太行山腳下的,河南省的;沁陽府,懷慶府,沁陽市,衛輝府,衛輝市,新鄉市,都是河南省遷移到南方各個地區去的
-
7 # 嘛去
客家人在當代都是基本上聚集在廣東、福建一帶,客家人常常自詡是古代中原人士南下的後代,對於這個說法並不能成立,但也不是能完全否認的,因為古代確實是有中原人南下的歷史,但是南下於嶺南的中原人應該是少之又少。
其實客家人的血統大多數還是南方少數民族和南方漢族的融合,就從長相來說客家人明顯和現在北方地區和江浙皖地區的人區別較大,而和南方地區尤其兩廣一帶的人很相似。所以光是靠一些站不住腳的歷史來說客家人的祖先是誰,這是很不合理的一種的方法,還是得看長相血統來的正確,然客家人的祖先也是非常明顯了。
在客家人自己的認知來說,當然是認為是南下的中原人士是自己的祖先,但是能夠南下到嶺南地區的中原人士非常非常的稀少,所以客家人的祖先大致還是南方少數民族和南方漢人融合血統的祖先。
-
8 # 澹奕
原本的中原人士,歷經五次大規模遷移,在南方多地逐漸形成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
這是廣東梅州客家博物館之中,對於客家源頭的相關介紹。
客家人屬於漢人分支,大多分佈於南方,這個“客”字其實也說明了他們都並非本土居民,客家人的祖先大多來自北方,因戰亂遷移到南方,成為了“客”家人。
如今世界範圍內,客家人的後裔大約有一億之數,千百年來各領域的名人輩出,客家也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獨在異鄉為異客,“客”在漢語之中,指的就是外來人,歷史上南方的人口長期都少於北方,之後隨著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南方得以開發,最終才完成了反超。
上溯千年,南方很多居民的先祖都來自於北方,客家人自然也不會例外。
晉朝八王之亂元氣大傷,北方諸族紛紛南下侵擾,最終導致了慘烈的五胡亂華,原本興旺的中原之地,被戎狄破壞得赤地千里,大量民眾被迫成為奴僕。
而在永嘉之亂以後,北方由於頻繁的戰亂,不堪被戎狄胡人奴役的民眾,還有大量的門閥士族都開始南遷,史稱“衣冠南渡”。
眾多中原人大舉向南方遷徙,最前沿達到了廣東梅州一帶。
東晉義熙九年,晉朝在原本安置流民的流民營基礎上設定了義招縣,東晉設立了專門的僑州僑郡縣,用於安置規模龐大的中原移民。
南朝時代,齊國書州郡志: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元帝大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民上有司,為給客制度。
衣冠南渡以後,原本的晉朝皇族為了安定,與諸多的門閥士族聯合,而當時從北方遷移到南方的很多弱勢民眾為了生存,往往依附於大族名門。
魏晉時代,原本是將那些依附於地主門下作為佃農的流民稱作是“佃客”,而東晉之後,為了方便管理,晉元帝時代正式將北方來到南方的移民稱作“客”。
一方面,這是用來形容他們外來人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時的背景下,這些外來移民無法自己做主,而要依附於大他人的境況。
在南北朝到後來的隋唐時期,數百年裡,南方也算是安定了許久,而且因為北方移民帶去了充足的勞動力與先進技術,原本人跡罕至的南方開始得到有效開發。
唐朝安史之亂以後,藩鎮混戰不斷,晚唐時期天下硝煙不絕災厄連連,苦不堪言的中原民眾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南方。
李白詩云: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如今的江西南部、福建西部與廣東北部的連線之地,成為了中原民眾南遷的樂土,由此開始了中原漢人在歷史上的第二次大規模南遷。
此後,靖康之變北宋被滅,以及百餘年以後的元朝滅宋,使得中原被侵佔,漢人繼續向南進行大規模的遷徙,此時,來自中原的漢人,已幾乎遍佈整個華南地區。
唐宋時代的客家人,已基本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民系,也有了既定的稱謂。
廣東、福建與江西三省的交界之處,山巒疊嶂林地眾多,常年氣候溼熱交通不便,土壤的酸性比較大,耕地不僅少,而且比較貧瘠,良田稀缺。
說實話,粵贛閩三省交界之地,其實並不適合農耕族群定居,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交通不便的地方,倒是成為了一片世外桃源,日子辛苦,倒也還過得去。
明清時期,由於戰亂的影響,湖廣之地與四川出現了人口劇減的情況,為了填補當地的勞動力空白,明清時由朝廷官衙主導,進行了大規模的“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
也因為這場持續上百年的移民運動,使得客家人大規模向西遷移,四川與湖南等地也出現了大量的客家人後裔。
從歷史來看,客家人就是北方河洛平原一帶的漢人南遷形成的族群,不過他們南遷之後“客以為家”,也難免寄人籬下,由此也受到了很多地域影響。
在漢人南遷之前,南方是越人的生活之地,粵贛閩交界處還生活著畲族等其他族群,外來的客家人既然南遷,自然要入鄉隨俗以求生存,所以在文化風俗方面,出現了很大變化。
客家人文化很多方面,都與北方漢人存在巨大的差異,反倒是與畲族有諸多類似。
比如:
一,語言方面
客家人說的是客家話,這種漢語方言與北方的所有方言都完全不同,別說北方人很難聽懂,就算是南方其他地方人,也很難聽得懂客家話。
並且,客家話與畲語之間,存在著諸多相互交織的情況,畲語跟客家話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但兩者語言卻出現了融合。
客家話之中,稱呼母親為“娓”,伯母為“伯娓”等,這些在古漢語之中完全沒有,倒是在侗、畲等族群語言之中非常普遍。
二,飲食風俗
在客家人聚居之地,盛行著非常著名的擂茶,而客家人的擂茶與畲人的擂茶几乎完全一樣。
此外,客家美食裡還有很著名的“釀菜”,而這種美食也最早來自於苗、瑤等族群,在中原漢人的風俗當中並沒有過。
除此之外,北方的中原漢人飲食,並沒有過鼠肉,但在江西與福建等地的客家人中,鼠肉是非常常見的,甚至有些地方還作為待客的上等美食。
三,風俗打扮
唐宋時代開始,客家人的妝容打扮就與中原地區的居民,存在著極其明顯的差異,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同,倒是與畲人很像。
客家的女子,喜歡在頭上戴方帕,另外梳成的髮髻,在中原甚至江南地區都是見不到的,同樣也是隻有畲人等南方原住族群裡很常見。
由於粵贛閩三地交界處大多都是山區,出於勞作辛苦等方面的需要,客家的女子在古代也是不纏足的,這也與明清時期的北方完全不一樣。
除此之外,客家人還有北方從來沒有過的“二次葬”風俗等等,這些都是當年北方的移民抵達定居到了南方之後,受到當地人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上千年的“異鄉為客”,加上南方多山多水的地理環境,客家的風俗文化不僅與其他漢人圈子有巨大區別,就算是在客家人內部,也是五花八門紛繁複雜。
打個比方來說,客家話可不止一種而已,學會一個地方的客家話,未必能跟另外一個地方的客家人進行順暢的交流,就更別說其他習俗方面的差異了。
古代為了生存,南遷的客家人總是抱團生存,所以直到今天,仍舊非常強調宗族關係。
在客家人的眼裡,忘記自己的祖先,或者不懂得自己族群的語言,是忘祖的表現,就算是嫁過來的外女,也必須學會客家話才可以。
外鄉人若是見過客家人的祭祀,通常都會被那盛大的場面所震撼,即便上千年歲月過去,客家人仍舊保持著嚴格祭祀的傳統,這也是宗族文化的反應。
從晚清時期開始,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大量的客家人開始走出國門,前往南洋、北美乃至世界上的各個地方去尋求生存的機會。
而今,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與地區,都能夠見到客家人的身影。
福建與廣東是著名的僑鄉,世界上大多數的華人華僑都來自於這兩個地區,而海外的華人之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客家人。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也是客家人,蘇利南將客家話作為法定的語言,近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導者洪秀全等人全都是客家人的後代。
-
9 # keisuku2
客家人是最典型的南方山區土著,廣東人類學調查和醫學檢驗,客家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土著,客家話與畲語同,客家話的旁支與壯語相通,畲瑤和壯侗兩系都有大量的成份在客家人中,廣東三民系的漢成份以潮汕最高,次廣府,客家人排最後,客家人無論膚色髮色都偏暗,偏黃,偏黑,客家人世居閩西贛南粵東粵北等邊區,有遊耕習俗,一些人進入越南被命名為艾族和山由族,以區別於以華僑為主的漢人。所以客家人和越南人相似就不足為奇,因為都有大量的南方百越成份。客家人講土廣東話。
-
10 # 星星不是月亮
客家人的祖先應是中原漢人!而古時候的中原大致在黃河中流沿線一帶,更準確地來說,是在今天的河南!
下面給出具體的分析過程。
首先,什麼是客家人?客家人
客家人是漢族的重要支系,關於客家人的形成過程,世人多有爭論,結論千差萬別。有人說客家先民的主體是南渡的河洛衣冠,有人說客家人的祖先基本是平民百姓。有人說客家先民的主體是南方的土著越人,有人說客家人的主體是東遷的畲族。有人說客家人在唐宋之際形成,有人說在宋元時期形成,也有人說在明清時期才形成。客家人地處贛閩粵三省交界的山區,介於贛語、閩語、粵語三大方言人群之間,地處東南中心的客家人形成問題關乎整個東南地區的歷史,因此有必要繼續深入研究。
客家人
其次,客家人形成的脈絡分析。羅香林在早期客家研究經典著作《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提出五期移民說,第一期是西晉永嘉喪亂之後,第二期是唐代黃巢戰亂之後,第三期是北宋靖康之難到宋元之際。第四期是清康熙初葉到乾隆、嘉慶之際,第五期是清同治六年到1930年代。他認為五代時北方漢族與外族混合,而南方漢族分化為江浙、湘贛、南海、閩海四系,湘贛系即客家,他說:“客家這系統的形成,大體已晚於五代至宋初。五次南遷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出,河南的洛陽、開封、以及信陽的光州(今天的光山縣)、山西省長治縣為主要源頭進行了遷徙。遷徙足跡遍佈了半個中國。客家人的形成可以說是中原漢人的一部血淚史!
五次南遷示意圖
再次,生物學給出的定量分析依據。復旦大學的生物學者對福建長汀的148個客家男子做了遺傳分析。發現客家人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與中原漢族最近,又偏向於苗瑤語族群中的畲族,不同於其他南方漢族偏向於侗臺語族群。混合分析發現,客家人資料結構中漢族結構佔80.2%,類畲族結構13%,類侗族結構6.8%。各族M7個體Y—STR單倍型的網路結構分析發現,客家人中類苗瑤結構有兩個來源,其一來自湖北,其一來自廣東。因此客家人的主要成分應是中原漢人,畲族是對客家人影響最大的外來因素,與客家話中的苗瑤語特徵相印證。這說明客家人的主體來源是北方漢族,也融合了一些畲族成分,但是越人的成分較少。
綜合上述的生物學方面的基因學判斷和客家人的形成脈絡,可以得出客家人是由中原漢人南遷而成的,客家人幾次人口的激增和北方中原故土的幾次大的戰亂有關,戰爭促使了一部分中原漢人向下南遷,幾次大的遷徙,形成了現在的漢族的一支重要的分支-客家體系。
-
11 # 佐敦ak
無可否認現在網上申訴自己的歷史出身,最多是客家人,當然現在科技資訊發達,關鍵是傳播能力,反正全世界還沒有誰能穿越古代看看自己祖先是啥樣子的,於是乎傳說般的神話鋪天蓋地在網上出現,久而久之則成為預設的歷史依據。
-
12 # 情感生活巴烈冬
我記得族譜顯示,好像在安徽,廬江郡。我們是梅州客家,我姓何,我們何氏的對聯是,東海家聲遠,廬江世澤長,這句對聯代表著我們的出處。
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詆譭我們客家人是少數民族還是啥,我們都不怕,因為我們有族譜可依,是跟客家先輩記載的一樣,因為躲避戰亂跟仇殺之類,所以不得不一直逃難,直到來到梅州,我們鎮上的大姓還有溫,鄒,龍,劉,黃,鍾,先到跟後到的時間有的幾十年,有的幾百年。反正我記得我爺爺說,好像我們是宋代開始過來的。
之所以我們被稱為 客家。不是因為我們是少數民族,而是因為我們,是從別的地方來到了這個地方生存。而之所以有客家佔地主的說話,雖然是貶義,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客家人以前人少,先輩們想人丁興旺,保留血脈,就一個個都生很多,在我爺爺那一輩,八兄妹,我爸那一輩五兄妹,夭折了一個,反正單單同太公的統計一下不低於兩百人。所以人多地少,為了生存,有一部分人就出去闖世界,比如我爺爺的幾個姐姐,兩個去了南洋,一個去了臺灣,還有一個哥哥不知所蹤。
-
13 # 斑馬程式設計
客家是漢族民系之一,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其祖先是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客家民系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區已有兩千多年居住歷史的重要群體,是廣東、福建和江西等省份本地主要族群。客家人的南遷,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代,當然這個說法不一定很準確,比較靠譜的有記載的從西晉到晚請大約經過五次大規模遷徙最終才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
-
14 # 天泉軒
南宋末年,大批為躲避戰亂的宋人從長江水系進入贛江流域,逐步南遷,形成了江西的繁榮昌盛景象,在南移過程中,最終到達了贛州,汀州,嘉應山區,吸收了本地土人的一些詞彙,慢慢形成了客語,也就是後來說的客家話,有些地方也叫涯(俺的變音)話,之後幾百年又繼續遷徙至全球各地,這就是客家先民的一段歷史,本人祖先也是從江西遷來的。現在江西至廣東在建設運河,衷心希望運河能給江西老表帶來再次繁榮!
-
15 # 白齊光
中國廣東、福建、江西、臺灣等省有個漢族民系叫客家人,客家人經歷過歷朝歷代的遷徙而發展至今 。客家歷經魏、晉、南北朝、唐、宋等朝代不斷遷徙,逐漸遍佈南方。客家人以“客”為名,自稱“河洛郎”,歷史上名人輩出。客家人的祖先來自哪裡?客家人世代相傳,他們的故鄉是河洛地區,現代DNA研究也證實了客家人來自古代中原地區。古代洛陽位於天下之中,扼守著古代中國的四個重要政治區域——關中、河東、關東、江淮。這些地區要麼容易產生強勢的軍事政權,要麼經濟富庶,種種因素導致洛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洛陽長期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本身人口眾多,又頻頻遇到戰亂,百姓只好遷徙避禍。唐宋以前,全國的交通路網就是圍繞長安-洛陽這條軸線佈局的。北方地區的百姓想南遷,洛陽承載了重要交通樞紐的作用。人口眾多、交通便利、戰爭頻繁,讓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百姓多次大規模南遷,形成了客家人。關於客家人首次南遷的時間,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東漢初年,一種認為是西晉後期。東漢和西晉的都城是洛陽,客家先民是從今天的漢魏洛陽故城遺址所在的地方首次出發南遷的。南北朝以後,中原人幾次大規模南遷。“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這是李白所寫的《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中的一句,當時正逢“安史之亂”,不少人從洛陽南下避禍。到北宋,“靖康之變”發生後,又有一大批人從中原南遷。當時南遷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從洛陽南下直至豫章,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後來進一步向南到粵北地區;另一條是取道江淮之後,進入長江三角洲,後來延展到浙江、福建山區。就像猶太人、吉普賽人一樣,歷史上長期的流動和遷徙並沒有打散客家人的凝聚力,反而使客家人形成了獨特的群體意識,宗族觀念就是客家文化裡十分重要的一項。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其歷史上面臨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客家人是從北方遷徙的,目的地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已經被人佔據,他們只好選擇山區等地生產、居住,同時還要面對原住民、山賊的襲擾,只有團結一心才能生存發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福建土樓就是客家人所建,土樓內有充足的空間安置人員、糧草,對外則可以完全封閉成碉堡,方便抵禦外部攻擊。一千多年前,客家祖先從漢魏洛陽城出發南遷。現在在洛陽市偃師虎頭山建立了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紀念碑建在寓意1700年曆程的17級臺階的兩層方壇上,碑體總高13.6米,由粉紅色花崗岩雕刻而成。該碑以代表著“萬姓歸宗”、“宗地”的中國古代禮器“琮”和以家的象徵“門”為主要元素,結合晉代的龍紋、連理牡丹、祥雲瑞獸等圖案設計而成。頂部圓形碑體刻有“客”字和祥雲紋樣,其上是取自故宮華表“望君歸”造型的瑞獸,瑞獸面朝客家先民當年離開故土的東南方向,喻意祖根地父老鄉親盼望離鄉的遊子迴歸故鄉。
-
16 # 斬夜騎士
客家人的歷史沿革
客家人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區居住有兩千多年曆史的一個重要群體,是廣東本地的主要族群(廣府、客家、潮汕、粵西高涼、四邑、海陸豐、粵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廣東的幾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嶺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諸族而最終形成的。客家民系並不比廣東其他民系形成的時間晚。因為客家語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後吸收了一些土著語言,但其主體仍是中古雅韻。客家人也並不比其他族群晚來於廣東,在廣東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諸族的客家先民。
客家人有五次大遷移。
第一次大遷徙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因中原發生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深深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羌、氐、羯等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攻戰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覆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他們由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陽,沿漢水入長江向東遷往湖北、安徽、江蘇一帶;向南則由九江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其前鋒已抵達今梅州的大埔,並於東晉義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定了義招縣。
第二次大遷徙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轉戰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遷漢民分佈的地域。戰亂所及,惟有贛南、閩西南和粵東北“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九江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粵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根據客家族譜記載,這時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者也不少。這次南遷,延續到唐以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
第三次大遷徙公元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北宋都城開封被金兵攻佔。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金人入主中原後,強佔民田,推行奴隸制。處於黃河流域的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在後來,蒙古滅金,入主中原。由於蒙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
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僅鬆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參軍,“男執幹,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一帶。因為這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稱為“客家人”。
第四次大遷徙客家第四次遷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清兵進至福建和廣東時,客家節義之士,出面號召群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有隨鄭成功到臺灣的;有向粵北、粵中、粵西搬遷的;有的到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殖所獲,不足供應,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於是,由中原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遷徙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轉戰南方十餘年。天京陷落後,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鬥。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劃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去謀生。
客家人向海外遷徙:自南宋末年以來,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遷的同時,又陸續透過海路和陸路向海外遷徙。海路由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衝等港口出發,乘船冒險到達南洋各地。陸路透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緬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復明”、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早期領導的各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自駕帆船,或被擄掠、誘騙、招僱為“契約華工”到南洋等地從事苦役。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國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現在客家後裔已遍佈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所謂“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
17 # 文史魚水
老家河南。
河南可以說是客家人,乃至全華人的老家。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我們華人自稱炎黃子孫,黃帝就誕生在河南新鄭,並長期在這裡繁衍生息,從這裡,中華文明慢慢地茁壯成長。
中國百家姓中有70%出自河南。三皇五帝,夏商周,均曾都於河南。
到了五胡亂華時,胡人兇惡,殺人吃人,西晉淪亡,逃遁南方。曾經富甲天下,無比繁華的中原地區,漢民族人口銳減,僥倖餘生的漢人,紛紛南渡,逃亡江浙、兩廣、贛閩等地區。
咱毛主席的祖先毛寶,就是在那個時期,從河南原陽縣遷往江蘇,並最終成為東晉王朝的名將,舉師北伐,屢立戰功,後因朝廷昏庸,軍破身死。
中原地區的漢人,帶去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紡織、冶煉、陶瓷等先進的技術文化,因為他們是從外地遷徙而來的,所以就被當地人稱為客家人。
客家人其實就是漢民族的一個分支。至今,客家人還保留著濃郁古中原地區的文化習俗。
在以後的改朝換代中,比如北宋變南宋,明朝變南明,都曾經出現大規模的中原地區的漢人,遷往南方的現象,他們也被當地人稱為客家人。
如今的客家人,遍佈世界,治學經商,枝繁葉茂。
但大樹千枝萬葉,離不了根。
老家河南,永遠是你們心靈的故鄉。
-
18 # 客家愉哥
看看客家人祠堂門口的堂號,就知道客家人大部分是從那裡來的。每一個堂號都是為了紀念自己是從那裡來的,全國只有客家人才會認真的尊祖敬宗!南陽堂,盧江堂,穎川堂,隴西堂,江夏堂,三省堂,豫章堂,彭城堂,三槐堂,百忍堂,……
-
19 # 英雄拒絕黃昏
對客家人的研究,最該感謝的就是羅香林。
羅香林,1906年出生於廣東興寧縣,1926年考取清華大學經濟系,後轉至歷史系,師從王國維、朱希祖、馮友蘭、錢玄同等大師。
(圖為羅香林)
1930年畢業,即轉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師從陳寅恪、顧頡剛二導師。1932年曾至南方考察客家文化和社會組織。1932年10月,任中山大學校長室秘書兼廣東通志館纂修。1933年在中山大學歷史系講授“方誌研究”。1934年9月,在中央大學歷史系講“中國民族史”,兼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稽核事宜。
1936年,返粵任廣州市中山圖書館館長。後定居香港,執教於香港大學。1978年逝世。
羅香林出版的《客家源流考》,詳細的介紹了客家人的祖先是來自那裡。他是至今為止最為權威的研究客家文化的專家學者。
客家人在歷史上有過五次大規模的遷徒。從下圖(圖2)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客家人是中原四處散花的。
第一次大規模的遷徒,是西晉永嘉之亂。也就是說這一次戰亂之後,開始有了流離失所的客家人。
第二次大規模的遷徒,是唐末黃巢起義!為了逃避戰亂,客家人開始離開中原。
第三次大規模遷徙,是兩宋交按,即宋末元初。
第四大規模的遷徒,是明末清初。
第五大規模的遷徒,是清末太平天國運後。
其實,客家人還有第六次的遷徒。那就是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客家人由從國內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
現在客家後裔已經遍佈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種說法是:
“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據不完全統計,客家人的人口已經遠遠超過了1億。
由於長期的遷徙,客家人養成了特別頑強的毅力,他們不怕吃苦受累,而且也非常節儉、勤奮好學,特別善於和人相處、懂得謙讓。
圖2已標註的很明朗了,客家人是從中原河南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也就是說客家人的祖先就是中原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黃河流域一帶。
客家人聚居地主要分佈在惠州、梅州、深圳、河源、贛州、汀州、韶關、東莞及東南亞 等地。
-
20 # 有緣人黃生
本人廣州出生,祖籍大埔,父母都是客家人,從小到大受客家濡染教育,感覺男主外想盡辦法有承擔,女主內任勞任怨有責任這種分工明確已成風氣,N年前回鄉父母都要節衣縮食大箱小箱送給鄉親們,家家戶戶的老人家奉上大紅包,客家人熱情有禮,且文化底蘊不菲,樂觀通情達理,乾淨衛生,自家食物好好味,空氣清新,好山好水造就了地傑人靈!
回覆列表
客家人的祖先在哪裡?從客家人的祖先族譜和現在繁衍生息看來,客家人的族系構成是多元的,任何單一說都會陷入唯心主義的死衚衕。我在這裡舉些具體而又熟悉的例子出來。一、比如龍川縣的客家人,他們大多數都是趙佗當年軍隊的後代,準確點說,就是這些北方秦國人和南方當地人結合養育出的後代。二、歷朝歷代朝廷御任官人和駐軍與南方人結合的後代,這與前項有些相似。三、商賈流轉後代。四、北方和中原戰亂與災難迫使民眾南遷的後代。五、本地少數民族保留下來的種族。總之,客家祖先來源是多元的,就好像現在改革開放,各省甚至是外國人到廣東創業定居這樣,以後這些人的後代也是像客家人一樣了。所以,我在這裡敢請研究客家文化的專家學者,在研究這個客家祖先課題時,不要拘泥於單一說,要尊重史實和客觀,做到正本清源,還客家祖先宗脈之根。謹此拋磚引玉。 劉/高山流水/2020.11..25/河源新豐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