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討伐黃巾時,幽州太守劉焉曾昭告百姓個郡自行募兵,為何後面公孫瓚就大敗幽州太守劉虞呢?而且劉備奪西川時,西川之主正是劉焉之子劉璋!
50
回覆列表
  • 1 # 穿越再現彼岸

    《三國演義》不同於真實的歷史,演義中第一回這樣描寫劉焉:

    幽州太守劉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後也。當 時聞得賊兵將至,召校尉鄒靖計議。靖曰:“賊兵眾,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軍應敵。”劉 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

    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劉備)。(《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幽州太守這一職務劉焉擔任這一演義說法明顯和歷史真相是不相符的。(劉焉形象圖,歷史中沒有擔任幽州刺史,但是擔任過臨近的冀州刺史)

    劉焉、劉虞擔任幽州刺史辨析。

    劉焉是漢室宗親,西漢魯恭王劉餘是他的祖先,劉餘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五子。歷任洛陽縣令、冀州刺史、南陽郡太守、宗正、太常、益州牧,他根本沒有做過幽州刺史。而劉虞則是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王劉強的後代,兩度擔任幽州刺史,歷任曹吏、郡吏、幽州刺史、甘陵國相、宗正、幽州刺史。

    184年,黃巾軍起義之時,劉虞已經被免官,黃巾軍起義後再度起用為甘陵國相。188年,東漢政府鑑於劉虞在幽州刺史任職上威望比較高,於是讓他再度出任幽州刺史。

    《三國演義》中,劉備籍貫在涿縣,涿縣在西漢時期屬於冀州刺史部;東漢時期,涿縣屬於幽州刺史部;三國時期,涿縣屬於幽州,因此黃巾軍起義之時幽州太守的檄文才能夠發到涿縣。

    《三國演義》中幽州刺史劉焉釋出檄文的時間應該是184年,而劉虞再度出任幽州刺史的時間是188年,兩個人之間有時間差,東漢的官位也是時常有調動的,符合常規。(劉虞形象圖,拒絕了皇帝位置,拒絕了錄尚書事,不懂軍事卻被公孫瓚所殺)

    劉焉之子劉璋為何擔任益州牧?

    188年,劉焉看到漢靈帝時期的東漢賣官鬻爵,王室衰微,隨時可能發生變亂,於是想尋找一處遠離中央政府的地方做一把手,一切自己說了算,避開禍亂。於是他建議漢靈帝:

    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三國志》)

    他還接著提出要到交州擔任牧,交州遠在南方,足可以避禍了。此時漢靈帝的侍中董扶同他說,益州之地有天子之氣,於是他又申請去益州擔任長官。其實董扶是四川綿竹人,他也有私心,他想劉焉去益州,可保一方。漢靈帝封劉焉為益州牧、監軍使者,前去益州逮捕原來的益州地方長官郗儉,整頓益州廢弛的吏治。

    沒想到得到是,郗儉已經被黃巾軍起義首領馬相殺死,馬相佔領三郡之地之後居然稱帝了。不久黃巾軍馬相就被益州從事賈龍(後被劉焉處死)組織軍隊消滅,然後接納他到綿竹任職。

    188-191年間,劉焉整合軍隊,完全控制了益州之地。他佔據益州之後也心心念唸的想獨自稱帝,按照天子的車駕標準給自己量身定做了車駕。這事讓荊州牧劉表知道了,於是彈劾劉焉圖謀不軌,不過這事也不了了之。

    按照東漢對地方長官的規定,劉焉的子女都留在了都城洛陽。劉焉詐稱有病,請朝廷派遣自己的兒子來益州照顧照顧,於是東漢中央政府派他的幼子劉璋去益州探望。趁此機會,他就把幼子劉璋留在了益州。

    194年,劉焉的長子劉範、次子劉誕聯合徵西將軍馬騰謀反,策劃進攻長安。但陰謀敗露,他的兩個兒子被殺。與此同時,劉焉益州治所綿竹發了大水,他的官邸被焚燒,只得將治所遷往成都,同年去世。

    東漢末年中央政府非常腐敗,劉璋的兩個哥哥謀反被殺,父親擅自用天子儀仗,居然還批准了劉璋擔任益州牧,看來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啊!(劉璋形象圖,他的父親夠有遠見,他卻懦弱,最後引狼入室被劉備所制)

    綜合以上分析,劉璋在《三國演義》的中後期擔任益州牧是沒有啥問題的,和真實的歷史相符。

    忠心耿耿的劉虞緣何被殺?

    劉虞是以三公的身份於188年擔任幽州牧,威望特別高,對待北方少數民族採取的是懷柔政策。公孫瓚奉命征討烏桓時隸屬於劉虞管轄,而公孫瓚主張對少數民族強硬,注重發展自己的部隊。從政治理念上來講,兩個人屬於政見不和,這是兩個人矛盾的爆發點。

    191年,冀州刺史韓馥和渤海太守袁紹和山東各個地方的割據勢力協商,鑑於董卓挾持年少的漢獻帝,於是紛紛請劉虞繼任皇帝,因劉虞是劉秀的直系後代。劉虞拒絕了即位為皇帝,袁紹等人不死心,請他擔任錄尚書事,給山東的割據勢力封官加爵,也被拒絕。

    同年,漢獻帝想東歸,擺脫董卓的控制,於是派劉虞的兒子劉和給劉虞,請他出兵協助。劉虞的兒子在經過袁術的地盤時被袁術扣留,然後袁術再派人請劉虞出兵。公孫瓚對袁術早就看透了,進言劉虞不要派遣軍隊援救漢獻帝,劉虞不聽勸告,堅持派兵。公孫瓚於是暗中告訴袁術扣留劉虞派遣的兵馬,袁術果然將劉虞的幾千人馬留下,為自己所用。公孫瓚和劉虞的矛盾日益加深了。

    公孫瓚為了搶奪地盤,增加軍事實力,屢次派軍進攻袁紹,但都被袁紹擊敗。劉虞強令公孫瓚不要進攻袁紹,公孫瓚置若罔聞。劉虞於是上書漢獻帝,要求撤免公孫瓚的職務,兩個人的矛盾激化,雙方都厲兵秣馬,防備對方的進攻。(公孫瓚形象圖,被袁紹攻滅,劉虞的兒子劉和投降了袁紹)

    193年,劉虞組織了10萬人馬進攻公孫瓚,本來公孫瓚打算逃跑,他發現劉虞根本不太懂的作戰,嚴令士兵在進攻中不要損毀百姓的住宅,兵力很少的公孫瓚居然抵抗住了劉虞的進攻。公孫瓚聚合軍隊發動突襲,居然擊敗劉虞並且俘虜了他。公孫瓚俘虜劉虞之後並沒有馬上殺了他,而是利用他獲得北方四個州的權力,並且脅迫東漢中央政府派遣官員殺了劉虞。

    公孫瓚是幽州太守劉虞的下屬,負責軍事,政見不和導致兩個人矛盾發生。公孫瓚為了地盤窮兵黷武導致矛盾爆發,劉虞進攻失敗後被公孫瓚圍攻被俘殺,這也符合歷史事實。

    《三國演義》雖然是演義小說,但很多和歷史事實是相符合的,因此導致很多人認為《三國演義》就是真實的歷史,現實中有部分劉氏家譜都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描述劉氏譜系改寫族譜,可以想見《三國演義》的影響力有多大!

  • 2 # 心向青山

    《三國演義》中,劉焉在黃巾之亂時任幽州太守,但其實歷史上的劉焉曾任冀州太守,並沒有做過幽州太守,任幽州太守的是劉虞。

    《三國志》中記載: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漢魯恭王之後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後以師祝公喪去官。居陽城山,積學教授,舉賢良方正, 闢司徒府,歷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不過幽州也好,冀州也罷,都在今日的河北地區。黃巾起義的時候,劉虞剛被免職,不久被任命為甘陵國相(今河北清河),也在冀州。

    不過,這都是黃巾起義剛開始之時二人的任職,隨著局勢的發展,兩人的官職也不斷變化。

    1、劉焉,在漢末至三國的歷史程序中,其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因為他提出了“廢史立牧”的主張。

    這一年是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三國志》中記載劉焉向朝廷建言:

    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

    也就是由宗室或重臣擔任地方州牧,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更容易控制地方,有效進剿黃巾殘部。

    所以,州牧不同與刺史,是真正的地方軍政長官。從此,群雄割據之勢漸成。

    劉焉最初自告奮勇要做的是交州牧,交州就是現在的兩廣和越南,劉焉本意是想避禍,後來又聽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便改向朝廷請求為益州牧。

    益州,偏居西南,可以說是既能避禍,又有機會問鼎天下之地。

    劉焉於194年去世,所以劉備後來奪西川(即益州)之時,西川之主便是劉焉之子劉璋。

    2、劉虞在劉焉提出“廢使立牧”之後的同一年,即188年,被任命為幽州牧。所以,之後便有公孫瓚大敗幽州太守劉虞之事。

    公元193年,劉虞兵敗公孫瓚後,被殺。

    事實上,東漢末年以宗室任州牧的還有兩人,即荊州牧劉表,揚州牧劉繇,加上益州牧劉焉、幽州牧劉虞,共四大州牧,漢朝宗室在群雄割據之初還是相當有實力的。

    只不過,這四人均沒有興復漢室之能,劉繇夾在袁術和孫策之間,並無多大建樹,最終於197年病逝。

    劉表,則在208年曹操攻破荊州之前病逝。

  • 3 # 經霜紅葉Cbq

    這個問題《三國演義》語焉不詳,其第一回內說“且說張角一軍,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劉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後也……”第五十九回又說“卻說益州劉璋,字季玉,即劉焉之子,漢魯恭王之後。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因居於此。後焉官至益州牧,興平元年患病疽而死,州大吏趙韙等,共保璋為益州牧……”這樣,後面的內容就顯得非常突兀,而且前後因果有點不搭。這應該說是小說的一個漏洞。

    其實,要搞清此事的來龍去脈和傳承關係,必須參照《三國志》的相關記載。《三國志•蜀書》裡的《劉二牧傳》原文是:“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漢魯恭王之後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事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後以師祝公喪去官。居陽城山,積學教授,舉賢良方正,闢司徒府,歷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議言:’刺史、太守、,貨賄為官,割剝百姓,以至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焉內求交趾牧,欲避世難。議未即行,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聞扶言,意更在益州。會益州刺史郤儉賦斂煩擾,謠言遠聞,而幷州殺刺史張壹,涼州殺刺史耿鄙,焉謀得施。出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封陽城侯,當收儉治罪。扶亦求為蜀郡西部屬國都尉,及太倉令巴西趙韙去官,俱隨焉。

    ……時焉子……璋為奉車都尉……獻帝使璋曉諭焉,焉留璋不遣……興平元年(焉)癰疽發背而卒。州大吏趙韙等貪璋溫仁,共上璋為益州刺史。詔書因以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以韙為徵東中郎將,帥眾擊劉表。”

    這樣,在劉備佔蜀之前,蜀地及劉焉、劉璋父子的情況及劉焉由冀而益的傳承脈絡就清楚多了。

  • 4 # 安定郡小書生

    劉焉、劉虞都是漢室宗親,東漢末年一方州牧。劉焉是西漢景帝劉啟之子魯恭王劉餘之後,出生江夏郡竟陵縣;劉虞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出生東海郡郯縣。

    《三國演義》是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改編而成的,與真實的歷史事件還是有許多區別的。歷史上真實的劉焉從未出任過幽州刺史,相反劉虞曾經出任幽州刺史,並且幽州作為東漢十三州之一,最高長官是刺史而不是太守。

    劉焉早年因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職,後來被推舉為賢良方正,被司徒府徵辟,歷任雒陽縣令、冀州刺史、南陽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劉虞最初被舉孝廉,從擔任曹吏,到獲升為郡吏,後因累積政績遷為幽州刺史、甘陵國相、宗正等官。

    州牧是劉焉向漢靈帝建議設定的,此前州的最高長官是刺史。因為東漢末年,朝綱混亂、王室衰微,劉焉就建議漢靈帝挑選清廉的朝中要員、宗室出任地方州郡長官,並自請充任交州牧,意欲藉此躲避世亂。

    就在劉焉還沒有前往交州上任時,聽侍中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正好此時益州刺史郤儉在益州大肆斂財,劉焉就改向朝廷請求為益州牧。漢靈帝於是以劉焉為監軍使者、益州牧、封陽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儉,整飭吏治。不久,郄儉被黃巾軍所殺,劉焉被益州士族迎接進入益州,地位穩固後,劉焉又派張魯盤踞漢中,張魯截斷交通,斬殺漢使,從此益州與中央道路不通,因而處於半獨立的狀態。直到興平元年(194年),劉焉因背瘡迸發而逝世,其子劉璋繼領益州牧。

    劉虞在出任幽州刺史期間,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少數民族中威望崇高,使邊境相安無事,後來因公事被免官。後來,前中山國相張純、前太山太守張舉與烏桓大人連盟,發動叛亂,部隊達到十餘萬,朝廷因為劉虞在北方的威信很高,再次任命他為幽州牧。劉虞到任後,很快就平定叛亂,被漢靈帝拜為太尉、封容丘侯。由於與公孫瓚意見不合而產生矛盾,初平四年(193年)因而進兵攻擊公孫瓚,兵敗為其所執,慘遭殺害。

  • 5 # 市井半隱

    劉焉不是幽州牧,而是益州牧。此前,劉焉看到東漢政權即將崩潰,為安身立命,他主動放棄朝中的九卿之一的職務,申請到益州擔任牧守。此後,經過多年經營,將益州變成自己的割據地。他死後,其子劉璋接班,戓為新的益州控制者。劉虞是幽州牧。

  • 6 # 四川達州人

    很簡單,劉氏宗親面對的局面不同。

    總體來說,劉氏宗親能力普遍不足。而劉焉劉表劉繇三位宗親面對的是南方,三個州刺史州牧的敵人都是勢力不強的本地豪門,他們的選擇也不相同。

    劉焉先安撫本地,隔離中央,再用東州派替換本地世家,所以劉焉最成功,基本控制局面還順利傳遞兒子,開州政世襲之例。

    劉表直接與蒯蔡合流,雖安穩一時,卻在死後被出賣,兒子無奈投降曹操。

    劉繇比較慘,江東世家勢力強大,對外交往渠道眾多,自身能力差,所以被突然崛起的毛頭小子孫策逼死。

    劉岱最早參與中原混戰,也死得最早。

    而劉虞的局面比較倒黴了,北面西面是胡族,南面是袁紹,本州之內還有武力超群的豪門公孫瓚,因此被虐得很慘。

  • 7 # 芳華正好

    因為一部三國演義,讓人覺得一個地方大員始終就是一個地方的!其實這種情況是從漢靈帝時黃巾之亂後,朝廷才失去對地方的控制,也在漢獻帝時代才地方武裝聽宣不聽調[捂臉][捂臉]

  • 8 # 伊耆角木

    這個必須要說明,《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在很多歷史問題上有漏洞,甚至可以說是缺乏常識的。關於劉焉、劉虞、劉璋的情況,還是要更正一下《三國演義》中的錯誤。

    首先,“幽州太守”,這四個字就有問題。秦朝郡縣制,將天下分為郡、縣兩級,郡的長官稱郡守,漢代則改稱太守。漢朝又在郡上設州,將天下分為十三個州。西漢設州之初,州只是監察區,每州設刺史,為監察官員。到了東漢成為正式的行政區,刺史也就成了州一級的地方長官。東漢還一度將州刺史改稱州牧,之後屢有更迭,到了東漢末年,州牧、州刺史都有,但如果該州長官是州牧則權力更大(之後說到劉焉會具體說)。幽州是天下十三州之一,所以幽州的長官只能是幽州牧或者幽州刺史,不可能是幽州太守。就像現在,你能說山西市長、河北市長嗎?這不是笑話嗎?

    一、劉焉

    然後說劉焉,《三國演義》第一回說“幽州太守劉焉,江夏竟陵人士,漢魯恭王之後也”,除了“幽州太守”四個字外,其他的倒都對。劉焉確實是江夏郡竟陵縣人,祖先為西漢魯恭王劉餘(漢景帝之子)。劉焉因為有漢室宗親身份(並且不像劉備那樣家道中落),所以很早踏上仕途,從天子近臣的中郎,一路高升,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所以,劉焉沒有在幽州做過官,更不存在“幽州太守”,只是做過冀州刺史和南陽太守。《三國演義》第一回說幽州太守劉焉張榜招募人討伐黃巾軍,那肯定是錯的離譜了。

    那劉焉在冀州和南陽郡做官的,怎麼兒子劉璋跑益州去了呢?其實劉焉自己就去了,而且他還搞出一個大事情“廢史立牧”。那是在漢靈帝中平五年,當時在朝中任太常(九卿之一,負責宗廟禮儀)的劉焉向漢靈帝提出建議,說當時各州郡刺史、太守多行貪腐,民不聊生。應該將清廉的宗室成員或朝廷重臣派往各州擔任“州牧”(權力凌駕於刺史之上,擁有獨立的軍政大權)以安定人心。劉焉的建議被漢靈帝採納,結果,各州的州牧紛紛自立,東漢進入軍閥割據的局面。

    劉焉提出廢史立牧的建議,是為自己考量的。因為他看天下大亂,恐在朝中難保平安,所以為自己求交州牧(交州地處現在兩廣一帶,沒被黃巾軍戰火波及),希望在那邊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結果,侍中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而時任益州刺史郤儉在益州貪墨無度,劉焉動心,於是改求益州牧。漢靈帝准許,命其為監軍使者、益州牧,封陽城侯,到益州捉捕郤儉。結果人還沒到,郤儉已經被黃巾軍殺死,黃巾軍又給益州從事賈龍打跑了。就這樣,劉焉白撿了個便宜,被賈龍迎入益州坐穩了州牧。從此,劉焉在益州發展勢力,隔絕益州與朝廷的聯絡,安撫蜀中本土勢力,吸引因戰亂逃往益州的軍民,成為一方諸侯。

    二、劉璋

    劉璋是劉焉幼子,本在朝廷任奉車都尉,劉焉在益州坐穩後,稱病,希望朝廷讓劉璋到益州探望,藉機留下。後來其在長安為官的長子劉範、次子劉誕聯合西涼馬騰欲殺把持朝政的李傕,事情敗露被殺。隨劉焉入益州的第三子劉瑁早逝(其寡妻吳氏後嫁劉備為皇后),所以劉焉死後,劉璋繼承了其益州牧地位。

    三、劉虞

    最後就說劉虞了。劉虞也是漢室宗親,並且和皇室關係更近。他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正宗的東漢皇親,比劉備、劉焉、劉表這些要追訴到西漢的宗室地位更高)。黃巾之亂爆發的中平元年,劉虞倒是正好擔任幽州刺史。所以《三國演義》第一回發榜徵兵的應該是他才對。劉虞後來調離幽州任甘陵國相,再入朝擔任宗正(九卿之一,管理宗室和外戚事務)。

    中平五年朝廷接受劉焉建議廢史立牧後,因為劉虞長期在幽州任職,威望高名聲好,被任命為幽州牧,負責平定幽州境內的匪患,劉虞不負所望,將幽州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漢靈帝為此加拜其三公之首的太尉(不過當時三公已經沒有太多實際權力了,更多是榮譽官職)。由於劉虞威望甚高,又有清廉之名,成為各方拉攏的物件,董卓把持朝政後,還拜其為大司馬,封襄賁侯,後來晉升太傅,召其入朝,但是因為戰亂不斷,道路阻隔,任命送不到。

    劉虞仁義,但在亂世中,仁義之人往往不能長久。他和公孫瓚的矛盾來自於二人一個愛民,一個重兵。當時駐紮在北平的奮武將軍、薊侯公孫瓚攻打烏桓,因為北平在幽州境內,公孫瓚需要受劉虞節制。公孫瓚出兵,多有擾民,因此與劉虞發生矛盾,成為後來劉虞敗亡的隱患。

    因為劉虞的漢室宗親身份和地方上的威望,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等以董卓挾持天子,希望立劉虞為帝,或者退一步領尚書事(主持政務),都被劉虞拒絕。而其他諸侯也是各懷鬼胎,漢獻帝派劉虞的兒子侍中劉和向劉虞求救兵,被割據淮南的袁術扣押,另派他人邀請劉虞說要一起出兵解救獻帝。公孫瓚看出袁術有詐,結果劉虞不聽,派兵到淮南,公孫瓚看劉虞無藥可救,轉而和袁術聯合,勸他不要放走劉和,並且吞掉劉虞派去的軍隊。事後劉虞知道,惱恨公孫瓚吃裡扒外。

    由於當時公孫瓚和袁紹一直互相攻殺,公孫瓚敗多勝少還不斷進攻,劉虞的兒子劉和又從袁術處逃出後被袁紹扣留。劉虞一方面惱恨公孫瓚窮兵黷武害苦百姓,一方面可能也擔心自己兒子安危,禁止出兵。公孫瓚惱怒,開始搶掠,二人矛盾徹底激化,還互相上奏朝廷指責對方。最終,劉虞組織十萬兵馬攻打公孫瓚,雖然人多勢眾但一來剛剛招募戰鬥力不足,而來還愛惜百姓房屋不願意燒城,最後被公孫瓚的精銳擊潰。劉虞被擒,公孫瓚挾持劉虞自任前將軍,封易侯,假節督幽、並、青、冀四州。利用完之後誣稱劉虞與袁紹合謀意圖稱帝,將其殺害。

  • 9 # 讀史觀察局

    首先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很精髓,看來是一位高手。但是這句話也有錯誤之處。

    劉焉的正史

    劉焉是西漢魯恭王的後裔,在西漢末皇權勢力旁落,眾多地方形成了群雄割據,獨佔一方。皇室宗親皆為自己取得一安身之所紛紛佔領地盤,當然劉焉也不例外。當時劉焉看上了益州,所以就向當時的朝廷求封。後來原益州牧被黃巾軍所斬殺,所以入主益州,後因病死其子劉璋世襲益州牧。劉焉一生只做過陽城侯,益州牧(牧,也是劉焉生前的一大成就)。

    劉虞的正史

    劉虞也是皇室宗親,是東海恭王劉強之後。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在幽州任上,功勳顯著。由於幽州地理位置複雜,各民族聚居,尤其是民風彪悍的遊牧民族,劉虞以仁政當先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於與公孫瓚意見不合而產生矛盾,因而進兵攻擊公孫瓚,兵敗為其所執,慘遭殺害。劉虞一生做過很多官,曹吏,郡吏,幽州刺史(僅僅是幽州刺史而不是幽州太守)

    在《三國演義》中出現的這個官職跳動,我認為是作者的不嚴謹導致的,兩人都是皇室宗親有點弄串了,而《三國演義》主題是三國天下,官職問題影響不大。

  • 10 # 民國年間那些事

    劉焉和劉虞都是東漢末三國時期的封疆大吏,劉焉曾任益州牡,劉虞曾任幽州牧,下面分別簡單介紹一下。

    黃巾起義形勢圖

    《三國演義》開篇即這樣寫道:“幽州太守劉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後也。”當時黃巾軍起,地處北方的幽州太守劉焉張榜招募義兵,引出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這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原文。

    羅貫中所說的這個劉焉的確是江夏竟陵人,也是漢魯恭王的後代,但就是沒有當過幽州太守。黃巾起義時的幽州牧是劉虞,東海郯人(今山東郯城縣),也是東漢皇室之後。劉虞在北方為官多年,施行仁政,生活簡樸,威望極高。後來劉虞與軍閥公孫瓚發生 矛盾,被公孫瓚所殺。羅貫中在小說開篇就說劉焉招兵,這是他將劉焉和劉虞搞混了,當時發榜招募義士的應該是幽州牧劉虞。劉備家在涿郡,就在今天的北京附近,正是幽州的管轄範圍。

    而劉焉曾在中央政府和地方做官,黃巾起義期間,他向朝廷提出了一個建議,讓宗室和大臣到各地擔任州牧,即今天的大戰略區一把手,以鞏固政權。朝廷批准了他的建議,他也自己要求到益州擔任了益州牧,統治今四川、雲南一帶。劉焉這個建議造成東漢末年軍閥割據,中央政府形同虛設,這是當時朝廷萬萬沒有料到的事情。

    劉焉後來背上生瘡而死,小兒子劉璋繼位益州牡。劉璋為人柔弱,後來政權被劉備奪取,其本人被安置到今湖北公安一帶養老。

    這就是歷史上劉焉、劉虞和劉璋等人的真實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裡沒錢,買衣服買不了名牌,只穿大眾服飾丟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