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車護寶
-
2 # 車品e家
這個問題把我的記憶拉回了駕校練車場,想到了教練每次復讀機一樣的喊出“點在哪?找點!找點!”,就瞪大眼睛,打起十二分精神去看發動機蓋上的折線!當時很多人估計跟我一樣覺得這兩條線就是為了讓我們練車時好找準點吧!其實這個作用只是我們駕校開發出來的,汽車廠家當時可沒有考慮到我們廣大中國學車人員的學車需求!
所有汽車的發動機蓋上都會有這種看似即普通又簡單的線,有的凸起來有的凹下去,為什麼非要有折線?
我們先看看發動機蓋的作用
發動機蓋是車身上最醒目的部件,是司機需要經常察看的部件之一。發動機蓋的基本要求是隔熱隔音、自身質量輕、剛性強。
發動機蓋在結構上一般由外板和內板組成,中間夾以隔熱材料,外板是表面覆蓋件,主要起到美觀作用,內板(一般是0.8mm鋼板)起到增強剛性的作用,基本上都是骨架形式,也有一些廠家會有其他的幾何形狀。
中間層採用橡膠發泡棉和鋁箔材料製造而成,在降低發動機噪音的同時隔離由於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有效保護髮動機蓋表面上的漆面,防止老化。
不要以為汽車發動機蓋上的折線是現代汽車才有,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爺車身上我們就能看到它的影子。
隨著汽車外觀設計一直在改變,折線也發生了改變,比如有左右對稱的兩條折線、四條折線、多條折線,甚至還有U型折線。堅持這樣的設計是有原因的!
功能一,增加發動機蓋的剛度
兩條線條是發動機蓋上的加強筋,用來增加發動機蓋的強度。在一個比較大面積鐵板件上按壓,如果沒有這樣的加強筋,按壓就會造成應力的集中,造成在受力點下陷,就容易變形。但有了加強筋,按壓就不會那麼容易下陷,也不容易變形。所以如果車輛發生正面撞擊,發動機蓋上的線條,會增加其剛度,保持發動機蓋面板整體折彎後的力度分配均勻,有效減緩發動機蓋的變形程度。
功能二,讓車身更具美感
透過發動機蓋的這兩條線條設計,這樣的設計讓汽車看起來不那麼單調,會顯得更有立體感,更有肌肉感,在視覺上會讓整個車身更具美感。如果汽車沒了這種剛毅線條的設計,運動感也會有所弱化,就像SUV車型,這兩條線就賦予了車型更多運動感,彰顯SUV車型的風格。無論是哪種車型,雖然線條的形狀會因為車型不同而有所區別,但都不會有違和感。
功能三,有效降低風阻
提到風阻就會想到汽車上導流板,沒錯,導流板就是為了空氣導流而生的。但是汽車雖然安裝了導流板,但車身在設計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了風阻的影響。發動機蓋上這兩條折線,也起到降低風阻的作用。在空氣中高速運動的物體,氣流在運動物體周邊產生的空氣阻力和擾流會直接影響其運動軌跡與速度,發動機蓋上的折線就會形成一道通風線讓汽車有更好的導流,同時還可以增加汽車的下壓力提高行駛穩定性。
功能四,輔助駕駛員視線
駕駛人在駕駛汽車過程中,前方視線和自然光的反射對駕駛人正確判斷路面和前方狀況至關重要,如果發動機蓋的外形是一整個光滑的弧面,陽光直射在發動機蓋表面上就容易造成反光影響駕駛員的視線。現在 在發動機蓋加上這兩條折線後,透過發動機蓋的外形可有效調整反射光線方向和形式,從而降低光線對駕駛員的影響,提高了行車安全。
-
3 # 老十三說車
發動機艙有兩條線,是幹什麼用的?
汽車的車頭設計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如奧迪的六邊形的設計,寶馬的雙腎型造型,比亞迪的龍顏設計,吉利的漣漪紋等等。都會給人留下眼前一亮的感覺。也會增加在路上的辨識度。除了這些設計之外他們引擎蓋設計的也各不相同。不過他們的共同之處都是引擎蓋上都有兩條線。
這兩條線是幹什麼用的呢?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讓車子更加美觀寶來經典上的引擎蓋兩條線,比較平滑。而法拉利引擎蓋上的線,則更加的豐富。可以看出來引擎蓋上的兩條線可以營造出不同的美感。很多車型這兩條線通常會配合上車,大燈和車前臉的設計。讓整個車頭看起來更加的渾然天成。
降低風阻,導流作用不僅是車子引擎蓋上的兩條線,包括車頂和車側面的線。在設計時都會透過風洞來測試車子的流線性。車子的風阻越低,那麼高速行駛時就會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同樣的重量和同樣的發動機,不同的風阻係數下,他們所帶來的動力表現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引擎蓋上的這兩條線也起到了降低風阻的作用。
參考線在剛開始開車的時候,總是找不到自己的車輪在哪裡。車上引擎蓋上的兩條線就能起到很好的參照作用。時間長了就會根據車上引擎蓋上這兩條線判斷出車輪的大體位置,開起車來更加的有信心。
散射陽光如果車輛的引擎蓋光滑了,像一面鏡子。在開車時候,陽光就會反射到駕駛室來影響駕駛員的視線。從而會影響駕駛安全性。而如果把引擎蓋造成凹凸不平的形狀,可以很好的防止陽光的反射,起到散射陽光的作用。
最初是為了增加引擎蓋強度引擎蓋上的兩條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加引擎蓋的剛度。一張普通的紙很容易進行彎折。但是如果將紙折出兩條線來之後,你會發現紙的縱向橫向強度就會提升。引擎蓋上的兩條線也是為了提升車輛引擎蓋的剛度。如果車的引擎蓋沒有這兩條線來提升高度的話,用手按壓引擎蓋就有可能按壓出凹陷,在發生撞擊的時候,引擎蓋也更容易彎折。
總結最初引擎蓋上的兩條線是為了提升它的剛度,到後來慢慢的發展成了美觀感受。車上引擎蓋上了兩條線和車大燈車頭的設計融為一體,形成別具特色的家族化設計。
-
4 # 天和Auto
引擎蓋的「隆起」是為導流內容概述:風阻與油耗的關係,引擎蓋的裝飾線的兩大功能。
「風阻」是汽車行駛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這裡所謂的“風”並不是指汽車靜止或運動狀態下,因為氣流形成的自然風力;而是指行駛中汽車撞擊空氣產生的相互作用力(摩擦力)。
空氣在重力的作用下會無死角的環繞在地表,坐在屋子裡拿著摺扇扇風也是因為空氣的存在。而長時間的使用摺扇一定會感覺很累,因為每一次揮舞的動作要克服風阻;那麼高速行駛中的汽車自然也不例外,按照Fw=1/16·A·Cw·V^2的公式計算,得出的結論為空氣阻力和速度與平方成正比。
知識點:車速每增加1倍,汽車的行駛阻力就會增加3倍。行駛阻力損耗的是發動機輸出的功率,比如沒有風阻時某汽車以20kw功率即可達到目標車速,但是假如風阻並以高速行駛則需要30kw。提升發動機功率的方式為拉昇轉速,即使是恆定扭矩的電機或大範圍輸出最大扭矩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也不例外,所以降低風阻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降低風阻的方式首先是減少撞風面,這是汽車設計越來越低矮的原因。其次合理的導流讓汽車撞擊後形成的氣流,按照固定的流向為汽車增加下壓力,兩側的氣流則要均衡環繞與保證車輛的行駛姿態的穩定——有沒有觀察過這樣一個細節:引擎蓋與車頭兩側翼子板銜接的位置,或者翼子板本身不是低於引擎蓋主體,就一定會高於引擎蓋主體呢?
引擎蓋的凸起線並不是單純為了裝飾,環繞導流才是重點。大部分車輛的引擎蓋在兩側⅓對稱位置總會有隆起,一般由四條或兩條裝飾線組成。從凸起到兩側低矮位置可以將氣流側面導向A柱側側窗,高速駕駛時開啟車窗會感覺到巨大的風噪,原因正是因為開窗後氣流進入了車內形成紊流。而在不開啟車窗時就能讓氣流環抱著車身,這種行駛姿態會非常穩定;而且有些車輛的腰線設計也是非常科學的,氣流壓住腰線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下壓力(提升車輪抓地力)。
兩側隆起中間低矮的引擎蓋,這種設計同樣是為了導流;不過氣流的方向主要會總前檔到車頭再到車尾形成下壓力,後驅或四驅汽車配合後擾流板可以進一步提升壓力。至於兩側同樣是不用擔心的,因為此類車輛的保險槓、車身腔體內部都會設計出符合空氣動力學的結構,穩定性只會比第一類車輛更高。
加強作用·防撞引擎蓋的隆起既要考慮到空氣動力學,同時也要做到透過隆起內部的結構進行引擎蓋整體強度的加強。說白了就是在輕微撞擊時不會出現變形,這種設計能降低車輛的維修成本,同時也能保證在發動機高溫烘烤下引擎蓋的薄鋼板不會膨脹變形。
這就是汽車引擎蓋上總會有幾條線的原因,老舊車輛圓潤的車頭往往不採用這種高成本設計,但隨著節油減排的需求以及車輛效能的提升,這種曾經只有豪華汽車使用的設計逐漸成為行業標準。
-
5 # 非專業車評
車子機器蓋上的兩條線、實際上就等同於兩條加強筋,沒有這兩條加強筋、那麼機器蓋子就會柔軟無比,很可能車速稍微快一些機器蓋子就會變形、撕裂,所以如今車子的機器蓋子上都會有至少兩條線、因為如今車子的進氣蓋子上大部分位置都非常柔軟,如此設定也是為了安全、防止與行人碰撞時對行人頭部造成嚴重損傷。
汽車上有兩個被刻意軟化的位置,其一是保險槓、其二就是機器蓋子,過去車子的保險槓都是金屬製、堅硬無比,正面撞到行人的腿、可以輕鬆撞斷(甚至造成粉碎性骨折);如上圖所示、當車輛撞道行人後,第一個接觸點就是行人的腿部、之後第二個接觸點就是行人的頭與機器蓋子的接觸,所以機器蓋子只有足夠柔軟、才能減少行人頭部損傷(這與保險槓換成塑膠一個道理、都是為了保護行人);所以機器蓋子被做的非常柔軟、柔軟到沒這兩條加強筋都難以固定的程度!
如上圖所示、這就是機器蓋子上的頭部碰撞測試點,這些個點、就是最有可能與頭部接觸的位置;所以這些點分佈的位置都很柔軟(實際上按照顏色的不同、如下圖,碰撞機率也是不同的),透過兩幅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可能與行人頭部接觸的點幾乎覆蓋了整個機器蓋子,那麼是不是機器蓋子整體都得軟?實際上的確是這個理念,不信各位可以按按自己車子的機器蓋子、是非常柔軟的,可是這樣就帶來一個實際的問題,過於柔軟的確對行人的頭部提供了保護、但卻很容易導致機器蓋子發生變形也難以被固定!
所以就在機器蓋子上弄了兩條加強筋,從上圖也能看出兩條加強筋走過的軌跡、恰好避開了絕大多數的碰撞點,即便有覆蓋碰撞點、但也僅僅是經過了低機率的幾個碰撞點,因為有了這兩條加強筋、所以軟塌塌的機器蓋子才不至於變形,正因為有了這兩條加強筋、機器蓋子的鉸鏈才有固定的位置,如下圖所示、這鉸鏈的位置恰好佈置在兩條加強筋的末端,因為只有這個位置強度足夠大更適合佈置鉸鏈,如果佈置在其它的柔軟位置、很可能車速一快,機器蓋子就如紙糊的一般被強度更大的鉸鏈給撕開了!
所以這就是機器蓋子上兩條線的意義,說白了就是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提高機器蓋子整體強度的一種方式;看到很多朋友提到駕校把這個叫參考線?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咱們國內駕校的看點、看線、記位置,只是一種速成的應試手段,但國外駕校並不採用這種方式、而機器蓋子上的兩條線又是國外汽車品牌率先發明出來的,所以基本可以看出機器蓋子上的兩條線與駕校學車沒有任何關係,這兩條線僅僅是在機器蓋子大面積柔軟的條件下、起到一個增加強度的作用!
-
6 # 愛車大家說
幾乎所有的車,發動機艙蓋上都有線條,最低兩條起步,有的車甚至有好多條。這些線條的作用其實沒那麼神秘,基本上就兩個用途:塑形和加強。
塑形都說在繪畫和攝影中曲線是靈魂,很多東西有了曲線後整體效果就出來了,沒有曲線的話就會顯得平淡無奇。
汽車也是如此,比如上面這輛車,以現在的審美來看車頭簡直醜到家了,整個發動機蓋平淡無奇,第一眼只能看到各個板塊間的接縫。
而加上線條後車頭看起來就更加豐滿,有立體感和層次感。
而且很多車型家族式的前臉設計都和引擎蓋線條相呼應。比如雷克薩斯的大嘴中網,往上可以沿著引擎蓋線條一直延伸到擋風玻璃處,看起來更大氣。
還有這個寶馬,引擎蓋線條和標誌性的進氣格柵相呼應。這都是造型上的最佳化設計,讓車變得更漂亮。就像男的有肌肉、女的有翹臀一樣,更有魅力。
加強這裡所說的加強並不是單純去增加發動機蓋的強度,因為發動機蓋本身並不承擔什麼應力,能蓋住機艙就行。而且從安全方面來說發動機蓋不能太硬。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1、行人保護
汽車撞到行人後人的上半身在慣性作用下會摔向發動機蓋,發動機蓋太硬的話會給人體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傷。
2、車內乘員保護
我們如果留意的話會發現很多發生嚴重追尾事故的車其發動機蓋都會彎曲,其實這也是一種保護。發動機蓋內有潰縮引導設計,在發生碰撞時可以讓發動機蓋按預先設計的形狀發生摺疊,這樣可以避免發動機蓋插入駕駛艙威脅乘員安全。
3、減重,輕量化
電影頭文字D裡拓海與京一飆車把86給幹到爆缸,豆腐爹把發動機換了以後又配了個黑色的發動機蓋。當時有很多人覺得納悶兒:為什麼弄了個黑不溜秋的發動機蓋呢?其實這是個碳纖維的發動機蓋,減重用的。不光是賽車,所有車在設計上都是這樣的思路:在不影響效能和成本的前提下儘量降低重量。
所以說為了安全和減重,發動機蓋不能也沒必要做得那麼堅硬,畢竟不是推土機。一般汽車發動機蓋都是雙層結構,內層是骨架和潰縮引導設計(圖中紅圈處的設計,撞擊時發動機蓋會從這裡彎曲),外層是鋼板蒙皮。
受制於重量和安全的限制,蒙皮鋼板都很薄,而發動機蓋表面積又很大,如果直接把整塊鋼板敷上去的話中間難免會由於重力作用而發生彎曲。而在鋼板上衝壓出線條後線條處的彎折能起到加強的作用,使發動機蓋不至於是軟趴趴的。
這就是發動機蓋線條的設計初衷,你明白了嗎?
-
7 # 星斗小民008
您好,引擎蓋上的這兩條線叫作“導流線”,它是根據汽車的空氣動力學擬設計出來的,具有穩定駕駛、降低共振強化車身、視線參考、美觀、提高視覺安全係數等作用。
一、具有穩定駕駛功能在汽車發展歷史過程中,為了不斷提高駕駛的穩定性,很多功能部件都是在實踐過程中才慢慢完善起來的,發動機艙蓋上的導流線也是這個道理。
汽車在高速行駛時,風阻會隨著速度的提高變得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車友說跑高速的時候車身有點發飄的原因。導流線的誕生,大大的降低了高速行駛車身發飄的問題。因為這兩條導流線是根據特定款式車型的風洞模擬得出來的最佳設計,在高速行駛時,最大限度降低空氣阻力,從而讓汽車行駛起來阻力更小、車身更穩定。
二、降低共振,強化車身如果我們捏住一張白紙的一邊是不能水平的提起來的,但是如果你將白紙摺疊成“W”的形狀後情況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引擎蓋增加導流線的另一個原因。不但如此,我們駕駛的汽車其他很多部位都對車身進行了衝壓塑型,這樣就會大大提高車身剛性,不但有效提高抗壓效能也能夠有效降低行駛的時候產生的“共振”。
三、作為視線參考標誌物學車的時候,大家應該都記得科目一的“S”型路面轉彎,如何速透過?有些駕校教練會說一個很簡單又實用的方法,就是看發動機艙的引擎蓋上的導流線,從駕駛位看過去右邊的導流線蓋住道路前方邊線就代表右前輪距離路邊線還有10CM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比較標準的距離了。所以前機艙的兩條線也可以用作駕駛員“視線參考”的標誌物。當然了,這只是新手司機朋友用的,老司機們開車憑的是“直覺”,這是透過長期駕駛才能練就的本領。
四、提高整車可觀賞性汽車作為一件大型消費品,除了配置、動力等效能因素,也必須要兼具可觀賞性這樣才能提高整車的銷量。作為消費者,我當初買車的時候,一是看效能、二是看空間、三是看顏值。而線條設計得豐富合理的車型,其外觀顏值普遍比較高,同樣道理,發動機艙蓋上的兩條線佈局得當、設計合理也是對整車顏值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的。這也是某些高顏值車型銷量火爆的原因之一。
五、提高視覺安全行小時候我們都玩過拿小鏡子在太陽光下照射的遊戲,其實就是光線折射的原理。如果發動機艙蓋設計的過於平坦,在太陽光線的照射之下,它的反射也會更刺眼,不利於對面車輛的安全透過,而透過在發動機艙蓋上增加摺疊線條的設計,可以大大的降低光線折射面積和角度,從而提高駕駛的安全係數。
總的來說,發動機艙的這兩條線在實際用車過程,它其實在無形之中起到了保障行車安全的作用。希望回到對你有幫助!
-
8 # 奮鬥的蔥蔥
都問的是什麼問題啊。這種問題也要問,怎麼會和考試扯上關係。那你去看看有的車子引擎蓋子上純平純彎曲,那該怎麼認為呢。
-
9 # 志與文
關於發動機蓋上的兩條線是幹什麼用的?
首先呢,先來介紹一下發動機蓋上的這兩條線,這兩條線看似簡單的線實則用處非常大,名為板件加強筋。
其次呢,再來介紹一下它的具體作用:
-
10 # 八爪爪小章魚
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在駕校學車時,教練一般會在汽車機艙蓋上的兩條線前端放上參考物,在我們直行,轉彎,側方停車,入庫的時候都會在一旁大聲喊叫"點…找準點位"。這時我們會把視線對準參考物,就像打靶一樣與路面標記瞄成三點一線來判斷車身位置。看似簡單的兩條機艙線設計其實有很大的存在價值,幾乎每輛車都有,接下來講解它的用途。
汽車引擎蓋上的兩條線作用:這兩條線實際上是板件加強筋,用來增強鋼板強度,在比較大面積鐵板上按壓如果沒有這兩條加強筋,按壓就會造成應力集中,在受力點下陷,但如果有了加強筋按壓就不會那麼容易變形了,所以簡單說是用來增加抗變形程度。
引擎蓋是由橡膠發泡棉和鋁箔材料製造而成,一方面降低了發動機噪音,另一方面隔離由於發動機運轉時產生的熱量有效保護蓋面上的烤漆,防止老化。
還能起到輔助駕駛員視線,在車輛行駛中,前方實現和自然光的反射對駕駛員判斷前方路面情況至關重要,透過引擎蓋的外形可有效調整反射光線,從而降低光線對駕駛員的影響。
它的美觀性也是不可否認的,硬朗的線條能給將車頭塑造出更為立體的肌肉感。
回覆列表
說起這兩條線,相信大家就會像回憶自己考駕照的那些事。當然,這兩條線絕對不是讓你回憶考駕照的日子,它是有特殊用途的!那具體有什麼用?
還記得駕校學車的時候,教練把這兩條線稱為“參考線”嗎?每次直行、直角轉彎、側方位停車,我們可愛的教練都會大聲鬼叫“找準點、找準點”。這時我們就會刻意的去瞄一下發動機蓋上的線條,在與路面的標記做三點一線,判斷車身的位置。
所以,最初可以認為它是輔助車輛參考駕駛,防止偏離駕駛車道的。有的老司機可能就表示不服了,我的愛車裡肯本看不見機艙蓋,那這兩條線有何用?
透過對車輛設計和製造工藝等資料的查閱,才發現這個機蓋線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簡單。
第一:安全和輕量化
這怎麼又與安全扯上關係了?考慮到車輛與行人發生碰撞後,行人頭部與車身的撞擊點,很大機率是落在機艙蓋上。故此,機艙蓋就要有一定的緩衝性,較薄弱的鋼板安全性會更高。這樣既保證了行人的最大安全性,也兼顧了車身輕量化的設計。但是又必須要保證長期的使用不易變形,機蓋線的出現也可以說是,為了給發動機蓋做塑型,增加強度。
第三:氣流設計
從另一個層面來講,車輛在高速移動中周圍會產生氣流,車身的形狀和體積,將影響著氣流帶給車輛行駛阻力的大與小。這兩條機蓋線自大燈內側向A柱延伸,形成“箭頭”的形狀,可以將氣流導向車身兩側,避開前擋風玻璃,降低空氣對車身的阻力,這樣也有利於車身的穩定性。
第三:雞肋的美觀設計和光學
從美觀的角度來說,確實不敢恭維了。但是,有總比沒有好。因為確實看著有點感覺,最少看著不難受吧。這兩條線把車頭修飾得更有立體感,原本看著光禿禿的前臉也更加的有肌肉感了。在烈日下,這兩條線可以減少反光面,增強了駕駛員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