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飛機餐、火車餐為什麼普遍都很難吃?
13
回覆列表
  • 1 # 完美理財

    哈哈,為什麼航空餐這麼難吃,難道這也是一種“中國特色”嗎?丁丁貸來解答吧。

    高空飛行,味覺變差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在飛行中,人味覺的變化是讓乘客覺得航空餐食難以下嚥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機艙內乾燥的空氣影響到乘客鼻腔內的嗅覺細胞,而人體的嗅覺細胞更喜歡在溼潤的環境下工作,因此在乾燥的環境中,人的嗅覺會變得遲鈍,對於氣味的感知度下降。參與這次高空味覺試驗的德國科學家同時認為,人對於味道的感知80%來自於氣味。

    如果再加上時差等原因造成的生物鐘紊亂,味覺下降比例更大,這就進一步解釋了為什麼航空餐食令人索然無味。

    中外差異,口味迥異

    接下來的問題是:中國的航空餐為什麼比國外航空公司難吃?

    時間回溯到1980年5月2日,這是我國航空公司首次從中國出發的跨國航線上開始提供航空餐食。在製作工藝和流程方面,中國航空餐食學習了當時最先進的歐美經驗,並且引進了全套的美式廚房。

    然而,中西方不同的餐飲習慣造成了從西方引進的航食製作工藝與我國中餐菜品“不協調”。

    比如西餐中,冷盤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進行二次加熱的只是部分主菜,而烤箱加熱對於三明治、漢堡包等西式餐點的口感影響並不會太大。

    中餐則完全不同,大部分的主食和菜品都需要熱食,回爐後的中餐菜品色香味流失掉一大部分,烤箱這樣的加熱方式顯然並不適應中式菜餚的烹調。

    急凍降溫,原料有限

    讓我們瞭解一下一份航空餐的誕生過程吧。

    為了保障食品安全衛生,航空餐食採用冷鏈加工工藝,全程保持溫度在18攝氏度以下。

    所有加工完成的冷餐和熱餐都被迅速放進零下20攝氏度的特製冰櫃急凍降溫,而麵包等餐點則被擺放在桌面上自然降溫。

    經過冷卻降溫的餐食,需要根據當天的航班安排,被分別裝入不同的餐車運送到航班上。運輸全程都需要冷藏進行,任何在室溫下放置半小時以上的餐食都只能被廢棄。

    當飛機進入平穩飛行後,空乘們開始準備餐食。為了防止影響通訊訊號,飛機上一般使用電加熱的方式,也就是烤箱加熱。

    被烤箱二次加熱的食物,口感自然會變差。

    另一方面,由於用餐環境的特殊性,航空餐食在原材料的選擇上也極其挑剔。

    考慮到飛行途中可能會遇到顛簸,為避免乘客卡到喉嚨,航空餐食的雞肉不能帶有骨頭,魚肉不能帶刺,小顆粒的花生、豆子等食品也會被迴避。

  • 2 # 西貝西西貝

    在某網站曾經有一個帖子被築起了高樓,題目就叫做“航空餐讓你食慾全無”。與此相對,微博也曾經有一個被網友追捧的熱門話題:吐槽航空餐。

    雞肉飯、牛肉飯是國內飛機餐不變的選單

    奇怪的是,並非所有的航空餐食都這麼惹人厭倦。

    航班搜尋引擎Skyscanner曾經在2011年出臺了航空餐食調查得分最高的前10大航空公司排名,“中東土豪”阿聯酋航空與阿提哈德航空分別奪得了第一名和第八名,此外亞洲地區也有新加坡航空、泰國航空等入選。

    作為吸引客人的利器,很多航空公司在餐食上動起了腦筋。大韓航空提供的拌飯一向讓旅客津津樂道,國泰與港龍航空的哈根達斯冰激凌也是旅客最喜愛的餐食之一。最近日本新聞報道,日本航空公司於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2月8日期間在部分航線提供肯德基快餐作為航空餐。

    反觀中國呢?

    “牛肉麵還是雞肉飯”經常乘坐中國國航的旅客也許對這句話並不陌生。飛行過程中,聞著機艙裡飄蕩著濃濃的飛機餐的味道,很多人立刻覺得食慾全無。

    為什麼航空餐這麼難吃難道這也是一種“中國特色”嗎

    高空飛行,味覺變差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在飛行中,人味覺的變化是讓乘客覺得航空餐食難以下嚥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機艙內乾燥的空氣影響到乘客鼻腔內的嗅覺細胞,而人體的嗅覺細胞更喜歡在溼潤的環境下工作,因此在乾燥的環境中,人的嗅覺會變得遲鈍,對於氣味的感知度下降。參與這次高空味覺試驗的德國科學家同時認為,人對於味道的感知80%來自於氣味。

    如果再加上時差等原因造成的生物鐘紊亂,味覺下降比例更大,這就進一步解釋了為什麼航空餐食令人索然無味。

    中外差異,口味迥異

    接下來的問題是:中國的航空餐為什麼比國外航空公司難吃?

    時間回溯到1980年5月2日,這是我國航空公司首次從中國出發的跨國航線上開始提供航空餐食。在製作工藝和流程方面,中國航空餐食學習了當時最先進的歐美經驗,並且引進了全套的美式廚房。

    西餐的烹飪方式更適合製作飛機餐

    然而,中西方不同的餐飲習慣造成了從西方引進的航食製作工藝與我國中餐菜品“不協調”。

    比如西餐中,冷盤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進行二次加熱的只是部分主菜,而烤箱加熱對於三明治、漢堡包等西式餐點的口感影響並不會太大。

    中餐則完全不同,大部分的主食和菜品都需要熱食,回爐後的中餐菜品色香味流失掉一大部分,烤箱這樣的加熱方式顯然並不適應中式菜餚的烹調。

    急凍降溫,原料有限

    讓我們瞭解一下一份航空餐的誕生過程吧。為了保障食品安全衛生,航空餐食採用冷鏈加工工藝,全程保持溫度在18攝氏度以下。

    所有加工完成的冷餐和熱餐都被迅速放進零下20攝氏度的特製冰櫃急凍降溫,而麵包等餐點則被擺放在桌面上自然降溫。

    經過冷卻降溫的餐食,需要根據當天的航班安排,被分別裝入不同的餐車運送到航班上。運輸全程都需要冷藏進行,任何在室溫下放置半小時以上的餐食都只能被廢棄。

    當飛機進入平穩飛行後,空乘們開始準備餐食。為了防止影響通訊訊號,飛機上一般使用電加熱的方式,也就是烤箱加熱。

    被烤箱二次加熱的食物,口感自然會變差。

    另一方面,由於用餐環境的特殊性,航空餐食在原材料的選擇上也極其挑剔。

    考慮到飛行途中可能會遇到顛簸,為避免乘客卡到喉嚨,航空餐食的雞肉不能帶有骨頭,魚肉不能帶刺,小顆粒的花生、豆子等食品也會被迴避。

    經濟不振,壓縮成本

    如果旅客經常搭乘不同的航空公司航班出行,會發覺一個有趣的問題:並非所有航班上的配餐都是難以下嚥的。有一些航空餐可以稱得上好吃,甚至令人回味。

    這背後的奧秘是:配餐價格標準不一樣,口感自然不一樣。

    一些比較重視服務的國際航空公司在航空配餐方面投入比較多,通常選擇價格比較高的原材料,製作完成的航空餐食自然就好吃。

    遺憾的是,由於近幾年全球經濟不振,航空行業利潤率不斷下降,航空公司不得不想方設法開源節流。

    目前各大航空公司的餐食成本不等,但是一般經濟艙的標準在30~50元人民幣之間。

    門檻較高,寡頭壟斷

    目前,國內的航空餐食企業主要有三種:航空公司旗下的配餐公司,機場旗下的配餐公司以及不依託機場或航空公司而獨立存在的配餐公司。

    我國包括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在內的四大航空集團,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的航空公司都擁有自己的配餐公司。此外,我國各大主要機場也都有自己的配餐企業。

    比如,北京的航空配餐市場主要有三家企業,國航集團旗下的北京航食佔據了大約75%的市場份額,海航集團旗下的北京新華空港航空食品公司擁有大約15%的市場份額,另外的市場則由首都機場集團與新加坡機場公司的合資企業空港配餐佔據。

    “任何要上飛機的東西都是需要得到相關部門認證的,而毫無航空領域從業經驗的企業想要取得認證,非常困難。”

  • 3 # 偉大的綿羊卷

    氣壓是個大問題

    飛機在還沒有起飛的時候,機艙內的溼度就降到了12%左右。起飛後,乾燥的空氣和氣壓變化兩者加起來,降低了我們味蕾的敏感度。事實上,根據2010年由德國漢莎航空公司(Lufthansa)的研究,在高海拔地區,我們對鹹味和甜味的感知敏感度下降了大約30%。如果你在海平面氣壓條件下吃航空食品,你可能會為廚師手藝的大幅提升感到驚訝。

    不過,高海拔對味蕾的影響只是飛機餐難吃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影響因素是這樣一個事實——“味道”其實味覺和嗅覺的組合。

    “當你把東西放進嘴裡時,它散發出的氣體會透過鼻咽部往上傳導到鼻部的嗅覺受體。”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部教授洛磯山味覺和嗅覺中心聯席主任湯姆•芬格(Tom Finger)博士表示。

    海拔升高、壓強加大除了降低了味蕾的敏感度,還導致粘膜腫脹,堵住了這條通路(還記得你上次鼻子堵住時喝碗雞湯都喝不好嗎?)。機艙裡的高氣壓也降低了氣味分子的活躍度,也就是它們揮發出來再進入你鼻子的能力。

    太過乾燥也很糟糕

    此外,空氣乾燥也不利於我們聞味。通常情況下,氣味分子透過鼻腔的粘膜被輸送到鼻子的嗅覺受體。當鼻腔內很乾燥時,大腦檢測氣味訊號的效率就會降低。芬格解釋說:“當你失去這些嗅覺元件後,食物裡很多組成味道的部分也一起失掉了。”

    意外嗎?噪音也會有影響!

    有趣的是,2011年科研期刊《食品質量與偏好》(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了飛機餐難吃的另一個原因:飛機引擎不停作響的轟鳴聲。

    在這項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迪•伍茲(Andy Woods)和他的同事進行的實驗中,48名實驗參與者頭戴耳機吃甜的或者鹹的休閒食品,耳機裡要麼播放白噪音,要麼不播放聲音。之後,參與者被要求對食品的味道等其他特性做出評價。

    相比在有噪音的環境中,食物在安靜時吃起來會更甜、更鹹。但是,白噪聲會增加人們對酥脆的感知度。伍茲等人斷定,噪聲會分散進食者對食物的味道、酥鬆度等特性的注意力。

    那麼,有沒有辦法來解決所有這些問題,使食物在飛行中吃起來好吃呢?很遺憾,現在還真沒有。儘管有的航空公司正在努力開發適口性高的空乘食品,比如專門在1萬米高空泡的袋泡茶。

    現在能做的就是,上飛機前知道飛機餐會很難吃,或者乾脆像別人那樣,自己帶東西上飛機去吃。但不管你喜歡怎麼吃東西、不管這個東西有多好吃,有很大的可能是,它們在飛機上不會那麼好吃。

  • 4 # 櫻桃燦的小榴蓮

    二次加熱影響口感

    航空餐一般都是在起飛之前準備好,在飛行期間二次加熱後發放給乘客。飛機上場地與裝置有限,做不到像正常餐廳一樣現炒現吃。因為需要二次加熱,航空餐中蔬菜多是便於加熱和儲存的根莖類植物,比如土豆、胡蘿蔔,綠葉植物加熱後就很難保證品質。為了滿足大多數乘客的飲食需求,航空餐中的肉類一般是雞肉和牛肉。航班人數較多,每次在烤箱中加熱上百份食物,導致食物受熱不均勻,味道也不能保證。

    高空氣壓影響味覺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當飛機起飛後,氣壓的變化使大約三分之一的味蕾變得麻木。當飛機達到35000英尺(大約1.1萬米)的巡航高度時,機艙會保持很低的溼度水平,這種設計是為了降低機身腐蝕的風險。不久,鼻子就沒感覺了,味蕾也不知所蹤,嘴巴則乾的像嚼棉花,自然是“吃嘛嘛不香”。

    傳統中餐不適合做成航空餐

    搭乘飛機的乘客來自五湖四海,口味也大相徑庭。北愛鹹、南愛甜,就連豆腐腦都有鹹甜之爭,航空餐也就能難做到符合每個人的口味。另外,新華空港航空食品公司副總經理趙小江告訴記者,“為了滿足中國乘客的需求,航空餐樣式已經做了很多改良。但航空餐脫胎於西餐,並不適合需要煎炒烹炸的傳統中餐。比如很多人喜歡吃的麵條,在航空餐中就會變得又乾又硬,因為有湯汁不適宜運送,面太軟就不能二次加熱。”

    航空公司為壓縮成本

    有過出國經歷的人都會感覺到,外國航空公司提供的航空餐餐要比國內的好吃。首先,國際航班的機票通常比國內航班的機票貴一些,打折力度小一些,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不必贅言;其次,國內的航空油價受壟斷企業控制,飛行成本本身就比較高。航空公司為了壓縮成本,只能把錢省在航空餐上。當然,外國的一些廉價航空公司也會採取這種做法,一些超低價的航班甚至連礦泉水都不提供。

    如何保障航空餐食品安全?

    航空運輸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天上的食品”同樣有著“高高在上”的衛生標準。記者在探訪新華空港航空食品公司時看到,從原料進場、加工到運送上飛機,工作人員都需要嚴格按照步驟來生產操作。食物在各個環節間的傳遞由專人用電梯來完成,食物擺放區和工作區也會分開隔離。負責質控的工作人員會不間斷去車間巡視,並對食品進行抽樣檢測。

    在進入食品加工區之前,所有工作人員首先要進入消毒池清潔鞋面,接著進行“全副武裝”——穿戴好白色的工作服、一次性發套、口罩和鞋套,洗手消毒,再進入風淋房除去衣服上的毛髮,最後還要用粘毛滾除塵。如果離開工作車間,工作人員就必須重複以上動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每一個崗位都會配有一個計時器,工作人員必須每一小時洗一次手。

    每天早上,定點農場會將新鮮的水果、蔬菜、肉類等原料送至航食加工公司,精選、過磅、檢驗後,用氯性消毒劑清洗、消毒,刷幹後分類存放。

    冷廚房主要製作水果、沙拉、三明治等配餐,因食材不經其他加工直接入口,所以衛生要求最高。當車間溫度高於15℃時,每批食品的擺盤時間不得超過45分鐘;車間溫度低於15℃時,每批食品的擺盤時間不得超過90分鐘。特別的是,工作人員還會給水果們測“體溫”,防止其變質。配製好的成本餐食將被送入0℃-5℃的冷藏室存放。

    熱食在烹製的過程中,鍋內的中心溫度升至71 ℃時,需保持15秒以上。為保證熱食不滋生細菌,烹製好的熱食需要“速冷”,必須在2小時內強制降溫至20℃,4小時內降至5℃,這是航空餐與普通食品處理過程中最大的不同。“速冷”的餐食同樣將被送入0℃-5℃的冷藏室待用。因為食品都是按照訂單製作,所以不會出現大量庫存。

    擺放好的成本從進入冷藏室到打包裝車,再到進入乘客的口中,不得超過24小時。通常情況下,上午製作的成品下午就能夠送上飛機,下午製作的成品則是第二天上午送上飛機。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出現同一機場的大面積延誤,準備好的航食沒辦法轉移,這些超過24小時的食物就不得不銷燬處理。細心的乘客可能會發現,週一至週日的餐盒上會用不同顏色的保質期封籤,也是防止打包的過程中出現紕漏。保質期標示即便出現一點小失誤,都可能成為令航空公司百口莫辯的大麻煩。

  • 5 # 茶隼

    用科學的方法去解釋航空公司的飛機餐不好吃的話,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人在高空的味覺會下降20%左右,吃什麼都感覺不香。

    二 機艙狹小,根本無法活動,長途飛行時,即便到了飯點,也不會感覺太餓。

    三 飛機餐的製作也都受到限制,只能是半成品,起飛後由空姐在機上加熱後提供給乘客。如圖所示,你覺得在這麼小的廚房裡,同時為一兩百人能做出多可口的飯菜呢?只要是熱騰騰的飯菜就不錯了。

    四 機內舷窗很小,飛行發動機的聲音很吵,坐飛機時整個人的心情都不好,吃啥能香呀?

    另外,一些廉價航空公司就乾脆不免費提供航空餐,把機票錢再降低些,好吸引乘客。看看某廉價航空公司的選單——你吃著這麼貴的飛機餐,你能感覺好吃嗎?其他的航空公司雖然免費提供航空餐,可是這些免費餐食也都包含在機票裡了,只會比這個更貴!

    給大家提供幾張經濟艙航空餐的照片,雞米飯、豬肉飯……說白了就是各種蓋澆飯加塊餅乾、麵包之類小點心,再來個水果和水而已!

    再看看頭等艙的航空餐:精美的餐具,熱騰騰的毛巾,主菜是豬肉,主食是米飯,水果有西瓜、火龍果和哈密瓜,新鮮的蔬菜沙拉,再加上熱乎乎的甜、鹹兩種口味的麵包,還有黃油,一邊的空姐還時不時的為你倒著熱水和飲料。這種餐食對與像我這種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很不錯了,可是對與有錢人而言,恐怕也未必有人說這頓飯好吃!那我會說這頓飯好吃嗎?答案是——不會!原因很簡單,本來我訂得是500多元的經濟艙,結果誤機了,只得改乘其他航班,所有的經濟艙機票都賣完了,只剩頭等艙了,心一狠花了2800元買下來,才吃上這頓飛機餐!在飛機上我一直都在盤算下個月怎麼吃土生活呢!你說我能說這頓飛機餐好吃嗎?

    其實,對與普通老百姓而言:選擇飛機出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安全、快速的到達目的地!航空餐的好壞根本不是主要問題,一張機票的價格要是去擼串的話,夠去好幾回了!因此,我認為航空公司首先是要自身挖潛,想辦法把機票錢降下來,多推出些特價機票,不要讓老百姓在飛機上總想著機票錢那麼貴,飯菜自然就好吃了唄!

    上面提供的幾份飛機餐,如果你像這位“少爺”一樣,是花了五元錢買的機票,我相信任何一份航空餐,都會讓你覺得美味無比的!你說呢?

  • 6 # 0616蝦米

    我覺得飛機餐應該都是打發時間的配置吧……所以要求不要過高就會不覺得難吃,畢竟條件有限,溫度和舒適度都不好掌握,飛機上睡覺看劇聊天才是正事吧……哈哈哈

  • 7 # 求圖55

    那是因為你不餓!

    飯菜好吃不好吃並不取決於飯菜本身,而取決於吃飯菜的人餓不餓,“肚飢好下飯”嘛!

  • 8 # 武漢壹周

    飛機餐哪家強?資深愛好者來說道說道!

    有一項調查顯示,飛機餐的質量甚至已經超越舒適度,成為很大一部分旅客選擇航空公司的最重要因素!這部分旅客一定是吃貨群體。  

    但是不得不說,吃貨認真起來,連自己都怕!  

    澳大利亞就有這樣一個奇葩吃貨,他乘坐飛機環遊世界,並不是為了看風景,而是為了吃遍全球的飛機餐!  

    現居都柏林的男子尼克·勞卡斯(Nik Loukas),在過去4年裡,他一共環遊了世界17次,吃遍了全球65家航空公司的403架航班,多是頭等艙或商務艙。並建立了一個網站inflightfeed.com,專門評測飛機餐,就是要幫助人們選到好吃的飛機餐!

    所以那麼多航空公司,以商務艙的標準為例,哪一家的飛機餐值得一試呢?就讓這位資深飛機餐愛好者告訴你!  

    阿聯酋航空:業內評價最高  

    “乘坐阿聯酋航空,等待你的將會是足足有7道菜的豪華飛機餐!這裡絕對可以與我嘗試過的頂級豪華餐廳媲美,享受美食是阿聯酋旅遊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加坡航空:堪比高階餐廳  

    “新加坡航空總是以奢華示人,還可以沿途根據旅客需求定製美食。烤菲力牛扒配蔥頭龍蒿汁、烤南瓜和四季豆是我最愛的選擇之一,真的可以和高階餐廳媲美了。”

    愛琴海航空:家一樣的味道  

    “我要了鱸魚片,鱸魚和羊乳酪很好的搭配在了一起,很難想象這是一頓飛機餐,我甚至吃出了澳大利亞東海岸家鄉的味道。飯後甜點的乳酪塔也非常美味。”

    阿曼航空:提供應季美食  

    “阿曼航空會按季節提供最適宜食材,都盛放在定製的大尺寸瓷器中,頭等艙和商務艙的乘客可以盡情享用魚子醬、法國香檳和飯後點心。相較於機票的費用,這些飛機餐物超所值。”

    漢莎航空&長榮航空:最佳兒童餐  

    “漢莎航空有專門的明星主廚為孩子設計兒童餐,營養與美味並重。而長榮航空有Hello Kitty貓咪的形象主題餐,有哪個小孩,特別是女孩子,能夠拒絕呢?另外,別追問我是怎麼點的兒童餐,說來話長。”

    土耳其航空:最多廚師烹飪  

    “土航以充滿民族特色的精美飛機餐名聞天下,最近聘請了大約400位廚師跟機負責飛機餐……”

    日本航空:最賞心悅目的套餐  

    “這些商務艙的餐食真是賞心悅目啊,請問盒子可以帶走嗎?”

    樂桃航空&飛馬航空:最佳廉航餐  

    “樂桃航空的壽司與和牛沙拉,好吃得不可思議。而在飛馬航空的飛機上,我吃到了堪比商務艙的牛排。雖然得付錢,但物超所值!這兩家航空公司徹底改變了我對廉價航空的餐飲印象。”

    香港快運航空:經典中國口味  

    “想象一下,一頓飛機餐吃了六個菜,該有多爽!這次,我從香港飛往昆明,坐的是香港快運航空。雖然是一家廉價航空,但選單上的六個菜看起來都非常誘人,於是我全都給點了。每道菜才40到60港幣,真是划算!”

    波羅的海航空:最有創意的飛機餐  

    “作為拉脫維亞的航空公司,波羅的海航空的思想也很超前,配有空中訂餐系統,連經濟艙乘客也能使用。在經濟艙也能吃到頭等艙、商務艙那些美味。這是一個尊重使用者意見的航空公司,服務也很不錯,連經濟艙都能自由搭配餐食。”

    俄羅斯洲際航空:應有盡有的空中大餐  

    “短短2.5個小時的飛行,我吃到了一頓令人驚訝的大餐!分別是惠靈頓牛肉餅、鴨肉餡帕齊尼尼,披薩煎餅。還有塞入三文魚片和乳酪醬的帕克哩粉,吃得真滿足。”

    法國航空:最佳升級餐  

    就像艙位升級那樣,如果願意多花點錢,法航可以把普通的飛機餐升級成名廚設計的餐點。在從新加坡飛往巴黎的航班上,我只是多花了28歐元,就享受到了著名餐廳Lenotre與法航合作的飛機餐,一次貨真價實的高檔餐飲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法航是全球唯一一家在長途航線上對所有艙位提供香檳的航空公司 ,乘客也都可以從所提供的六種葡萄酒中選出一小瓶供自己飲用。

    澳洲航空:最佳機上美酒  

    “澳洲出產著一些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而澳洲航空擁有一流的品酒師和調酒師。所以不難想象,在澳航的飛機上能夠喝到多麼棒的美酒。而且你還能透過航空公司的官網購買,把它們直接帶回家。”

  • 9 # 到底該用什麼名

    這是日航商務艙的日式套餐以及兒童餐,一般都是有西餐和日式套餐讓旅客選擇,我選擇了日式,女兒選了兒童餐

  • 10 # 牛頓的盜版無限手套

    其實說白了就是有錢人能坐的起飛機,他們對飲食的要求也高一些,而像我這樣的窮人坐不起飛機,同樣對飲食的要求也要低很多。。。

  • 11 # 夜空中最槑的月

    主要還是沒有用心!稍微花點成本花點心思,也能吃的下,問題是現在為了節約成本,看看飛機上經濟艙都給配的什麼鬼東西嘛!

  • 12 # M愛生活愛飛機M

    你好,民航醬油君為您解答。

    確實常常聽到有人說航空餐食難吃,據一項隨機統計,大概20名旅客中,有1人會覺得(航空餐食)好吃、7人覺得可以將就,剩下的就沒什麼好評了。根據我個人的經歷來看,遠端寬體飛機餐食相對好一點,短程窄體客機要稍微差一點,無論是分量、外觀、種類還是口味。

    為了讓一份食品帶上飛機,其實還是很難的。

    安全是航空配餐首要考慮因素,它屬於特殊食品,一般在帶上飛機的前一天或者數小時之前在食品車間製作完成。選料很嚴格(比如不準帶有骨有刺的食物,否則卡住喉嚨是要備降的)、高衛生要求(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口罩、不準化妝戴飾物等)、高技術含量(餐食做熟後短時間要降到微生物繁殖的危險溫度帶以外)。

    做好的航空餐食為了保鮮、有營養,經管處於冷藏狀態超過規定時間也要報廢,如熱食不超過48小時,水果等不超過24小時,麵包類不超過72小時。在此基礎上還針對不同人群適當考慮到清真餐、素餐、兒童餐、低糖低脂餐等,還要儘量做的好看。最後送到乘客手裡之前還只能是透過烤箱將部分冷藏食物二次加熱。

    沒錯,一切都是為了安全,航空食品在反覆折騰後還能吃已經很難得了,現有的製作工藝、儲存手段還不足以讓航空食物口味跟家裡現做的食物一樣。

    此外,長時間呆在高空的機艙裡,生理上跟平時會稍微有點不同,味蕾敏感度下降也會讓人感覺東西不好吃。平心而論,飛機上的食物還是不難吃的。

  • 13 # 大洋網

    說到飛機餐,大部分人都是吐槽不好吃。但實際上是真的難吃還是另有原因呢?

    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高空中,我們味覺會變得“遲鈍”。因為飛機在爬升過程中,機艙內的氣壓和溼度會下降。當飛行高度超過1000米的時候,溼度會低12%,這已經比沙漠還要乾燥了。人類對味道的感知,80%來源於嗅覺,在如此乾燥的環境中,我們對於氣味的感知就會失靈,因此我們會聞不到食物本來應有的味道,食物對我們來說也是淡然無味的。德國漢莎航空曾委託弗勞恩霍夫建築物理研究所做了一項研究,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乾燥和低壓同時作用下,會使味蕾對甜味和鹹味的敏感度下降30%左右,對酸、苦和辣的感覺基本不受影響。所以大夥口徑一致地稱讚川航的餐食味美,尤其是飛機上那碗酸辣可口的擔擔麵。所以其實飛機餐難吃也不能全怪飛機餐本身。

    當然,客觀上來講,飛機餐還需要考慮飛機上的條件、食品安全、所有乘客的口味等因素,也很難做到日常菜餚那般可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下是老闆的親戚很難管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