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小三與戰神們

    說到關羽之死,無不令人惋惜。關羽之死其實和張飛之死一樣,其實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最後卻都是那樣的結局,只能感慨一句,造化弄人。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認命關羽為前將軍。七月,關羽不顧來自東吳的威脅,率軍攻打樊城的曹仁。並派人深入曹魏的佔領地區策反,擾亂敵人後方。曹操派大將於禁助戰,關羽借漢水淹曹魏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之銳。

    司馬懿等建議聯合孫權,要孫權從關羽背後襲擊。曹操採用此策。孫權派呂蒙等做好了準備,並在十月出軍,而且將要進攻的戰略告訴曹操。但曹操的謀臣董昭卻認為,應當把東吳的打算洩漏出去,這樣可以讓關羽早日退兵,而且也可以讓關羽和東吳相鬥,曹魏作收魚人之利。曹操命人寫成文字,用箭射到關羽營中。但關羽看到了之後,猶豫不決,又耽誤了時間。

    關羽的手下守南郡的太守糜芳,將軍士人平常皆受關羽的輕視感到不滿,孫權派人來誘降,二人便投降了孫權。吳軍以蜀軍將士的家屬為人質,出兵配合曹軍,前後淹擊蜀軍,蜀軍潰敗。 關羽僅帶著少量的隨從向蜀軍控制的上庸撤退,他們日夜兼程,連續數日未休息,十分疲累。在接近蜀境關羽竟被吳軍的一個小將馬忠生擒。關羽被擒後,堅決不降,被東吳斬殺,死時約五十六歲。

    關羽怎麼死的,記載就是如此,但後人總是喜歡對此加以分析,甚至有的說關羽之死其實就是一個陰謀,因為只有關羽死了,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麼?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

    後來總算明白,其實劉備看明白了,諸葛亮看明白了,關羽也看明白了,就連曹操和孫權也都看明白了。關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關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以,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其實關羽的死,並不是偶然,而是一場蓄意的謀殺!

    後來離開了曹操,按理說關羽就應該避免再提這個漢壽亭侯,以免刺激大哥劉備。因為在劉備眼裡,這就是曹操封的。可是,關羽依然高調自稱漢壽亭侯,大旗上繡著漢壽亭侯關。在他看來這是榮譽,可是大哥眼裡這是曹操給的糖塊。華容道關羽私放曹操後,其實劉備心中就有點涼了,看來這個老弟有點靠不住啊。

    關羽之死皆大歡喜: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去世,於是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
  • 2 # 小豬追劇gg

    過於高傲。看不起對手,孤軍深入曹地;看不起屬下,致使糜芳等人叛變;看不起盟友,曾羞辱孫權虎女焉能嫁犬子,致使孫權懷恨在心最終痛下殺手

  • 3 # 左史右經

    其實關羽是不用死的,本來在荊州策應劉備的漢中之戰。按說勝利後,本應該堅守荊州。可是他卻將戰略升級。貿然開啟了襄樊之戰,這才有的丟失荊州被殺的事情。

    曹操聽聞劉備得到益州之後,不顧一切,馬上率軍殺到漢中,劉備立刻跑到漢中去堵。此時,關羽軍團的任務是策應劉備,在中部牽制曹軍,以減輕在西北劉備受到的軍事壓力。漢中劉備打贏了。按說任務已經完成。

    可能關羽覺得太順利了,嚇得曹操曾想遷都。在這種情況下,關羽戰略任務升級,由策應變為主戰場。這已經不是關羽的能力所能勝任的。因此把駐守荊州的剩餘兵馬全部拉出去了,所以荊州城空虛。然後後院起火,陸遜呂蒙偷襲成功。

    關羽敗走麥城之後,孫權派使者到麥城勸關羽投降。關羽提出叫吳軍退兵十里,然後在南門相見。呂蒙果然退兵十里,關羽及其長子關平趁機偷偷地出北門向西逃去,被吳將潘璋部司馬忠擒獲,被縛見孫權,孫權招降關羽,關羽寧死不屈,與其子關平在臨沮一起為潘璋所殺。

    其實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不是不可以。只是蜀軍剛經歷了,漢中之戰,兵疲馬乏,需要好好休整。可是關羽在沒有得到任何支援和準備下,貿然發動了襄樊之戰,最後因糧草不繼,久攻不下,才導致荊州兵敗最後被吳將所殺。

  • 4 # 賽半仙

    關羽的死,讓人感到很遺憾。歷史名將,以這種方式退場,真的令人痛惜。關羽作為名將,沒有得到一個名將應該有的死法。

    可是如果對關羽之死事件深挖,不得不承認,這個結果是關羽宿命必然的結果。被後世稱為義薄雲天武聖人的關羽是有明顯性格缺點的,也是這些缺點導致關羽沒能善終。

    而且是以自己認為非常屈辱的方式被俘而死。

    驕傲的關羽

    關羽的性格十分驕傲。每個人都有看重的東西,側重點不一樣。關羽不太看重錢財和女色,那麼他所側重的點就在聲望上,用現在的話來說甚至有些精神潔癖。

    而且關羽很奇怪,他對士兵還不錯,卻對士大夫,或者說其他人,卻通常不放在眼裡,更別說尊老愛幼了。

    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這是關羽聽說黃忠被封為後將軍之後的畫面,關羽聽說黃忠被破格提拔,跟自己同列五虎上將,很氣憤,以至於不肯接受劉備的敕封。這也說明關羽驕傲的性格,以及精神潔癖。

    關羽內心很牴觸,以及接受不了黃忠跟自己平起平坐,他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褻瀆。

    自負的關羽

    我們可以看到,關羽時常視自己的對手長期發出如“土雞瓦狗、插標賣首”這樣的評價。這種價值觀是不可取的,應該尊重我們的對手,就算對方實力上不如自己。

    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尊重同僚是一種本分,尊重對手是一種風度,尊重使者是一種常識,尊重所有人是一種修養。

    關羽貌似一點也沒做到。

    關羽不但不尊重對手,還反其道而行之,喜歡專挑有一定名望的對手單挑,這也說明了關羽是個非常自負的人。

    關羽的死呂蒙有直接關係,呂蒙評價關羽還算客觀:

    “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

    首先是對關羽的肯定,然後說出關羽的缺點,這個缺點在亂世之中是會致命的。

    總結

    關羽的這些性格特點,形成了關羽鮮明的人物特點,在三國時期找不出第二人。但也正是這些特點導致關羽的隕落,不得善終。

    讓後人對關羽之死嘆息的同時,也禁不住思考,如果關羽能夠再謙虛一點,平常心一些是不是可以活得更久,可是那還是關羽嗎?

    所以關羽之死跟他的性格特點有直接的關係,雖然他的能力可以很好的駕馭這些缺點,但驕傲和自負的性格,我們也並不提倡。

  • 5 # 糊塗小葫蘆

    其實關羽戎馬一生,跟著劉備白手起家,最終如此慘死,多少有些可悲。

    對於關羽其實大家都知道他英勇無敵,溫酒斬華雄,斬顏良珠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大小軍功無數。為劉備算是拋棄了一切。可是最終呢?

    當初遇到劉備,劉備打著皇家的旗號一通忽悠,關羽本著效忠漢室的理念跟了劉備,沒想到劉備也不過是個冒牌貨,所謂的光復漢室也都是幌子而已。關羽內心其實一直都只認正統的皇帝,在爵位上就能看出。

    但是關羽就是這麼忠義,掛金封印,帶著劉備老婆過五關斬六將,棄曹操而去,這真的換做誰也做不出來的事。但是關羽做到了,也正因為這一點,關羽才被後人拜做忠義的化身。

    但是關羽居功自傲,自持清高的性格最終導致了他慘死的下場,這也是他剛強性格的另一面必然的結果。

    總的來說,一代武聖,忠肝義膽。

  • 6 # 劃過天空的拖鞋

    關羽之死,表面上看可以總結為幾點。

    1、驕傲自大,多次挑釁東吳,為國招禍所致。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2、輕怠下屬,下屬叛變所致。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自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3、戰線太長,孤軍深入曹魏,貪功心切,情報不通暢。

    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

    以上是《三國志》中關於關羽兵敗的原因。而實際上關羽之死劉備集團與孫權集團的戰略方針有關。劉備奪取巴蜀,命關羽鎮守荊州,初步實現隆中對的戰略意圖,意在兩路遙相呼應,劉備軍主力部隊都在漢中整頓,此時關羽在荊州造勢為漢中分擔壓力即可,但此時劉備集團剛剛獲得益州,坐擁荊州,益州,勢力空前強大,而關羽在荊州難免求功心切,在荊州空虛的情況下孤軍深入曹魏,此時劉備諸葛亮也被益州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意識到關羽正在走向滅亡之路。

    孫權集團方面,此時全國十三個州,魏國獨佔九州,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孫權和劉備唯有聯合起來才能和曹操抗衡。公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水淹七軍,斬龐德,生擒于禁,威震華夏,讓原本一家獨大的曹魏集團出現了危機,此時如果孫權揮軍北上,與關羽遙相呼應,正是削弱曹魏的大好時機,甚至問鼎中原指日可待。然而孫權卻動了奪回荊州的念頭,隨後呂蒙白衣渡江,襲擊關羽,導致關羽前功盡棄,兵敗殞命。孫權雖奪得荊州,但與蜀漢卻結下不解之仇,隨後兩國交戰,互損國力,導致此後再也沒有問鼎中原的機會。孫權奪得荊州實在是以一己私仇而置大局於不顧,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孫權會有如此行為呢,答案就在於孫權只想守江東基業,成為一方諸侯,荊州為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奪回荊州可確保江東無憂,穩固江東基業,相對於問鼎中原,雄居吳越,做一方諸侯才是他的夢想。因此,我們說關羽兵敗被殺的根本原因與劉備軍團貪功心切,盲目自大密切相關,同時也與孫權集團沒有進取之心,只想稱霸江東有關。作為武將,戰死沙場也許才是最好的歸宿,相比關羽之死,張飛的死才更讓人唏噓不已。

  • 7 # 大妮談古今

    提起關羽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都有很高的評價,如忠肝義膽,武藝高強,善於謀略。為報答曹操斬顏良誅文丑。尋找結義大哥過五關斬六將。但關羽剛愎自用,好大喜功,自負過高。如孫權想與關羽結秦晉之好,但被說成虎女豈能嫁犬子,也徹底斷了聯吳抗魏的最基本方針,自負過高,如大意失荊州,最後導致死於麥城。雖然關羽在大事上並不成熟,但他的義薄雲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一部分。

  • 8 # 鉗工雕歷史

    從史料記載上來看,關羽對劉備忠心不二,作為忠義的化身不為過。同樣,眾所周知,關羽因為自視過高,輕視別人而導致了他身死人手。對於關羽之死,我的看法是:人人都有缺點,但別讓你的缺點致命。

    一、關羽的忠義和能力

    劉備被曹操打敗後,關羽落到曹操手裡。曹操雖然對關羽禮遇有加,但關羽想的卻是趕緊報完曹操的恩情,馬上回到劉備身邊。很快,關羽就替曹操斬了顏良,曹操也被他感動了,給了很多禮物送他走,關羽都沒要,直接投奔劉備去了。

    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三國志》

    從這裡看,關羽確實忠義無雙,不僅於此,關羽武力超群,毅力過人。後來關羽攻打曹仁、于禁,打的他們七軍皆沒,于禁投降,龐德被斬。再加上刮骨療傷時的談笑自若,留著長鬚的關羽可以說是真漢子,是許多人崇拜的物件。

    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三國志》

    二、關羽的狹隘將自己逼上死路

    從之前的描述來看,關羽幾乎就快接近完美了。可關羽卻自視極高,心胸狹隘,最終將自己逼上了絕路。我們看看,關羽是如何順著孫權下的套,一步步走向絕路的:

    1)求聯姻。孫權派人給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提親。此時的孫劉,檯面上還是聯盟的關係。結果關羽瞧不上孫權,還把來說媒的人連同孫權一起辱罵了一頓。這就給了孫權撕破臉的由頭。

    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三國志》

    2)策反後援。關羽負責前方打仗,後方由糜芳和士仁供應糧草,這兩人名氣不大,自然也入不了關羽的眼。打仗的時候,這兩人輸送糧食不是很及時,關羽卻揚言“等我打完回去一定要治你們的罪。”兩人嚇得慌里慌張,孫權一唆使,他們便叛變了,關羽也就斷了糧。

    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三國志》

    3)背後偷襲。關羽在打曹仁的時候,曹操又派了徐晃增援曹仁。斷了糧草的關羽脫不開手,孫權便趁機把關羽的老婆孩子給虜走了。關羽的部隊被擊垮了,最終被孫權派人給斬首了。

    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

    三、總結

    關羽的形象高大威猛,忠義無雙,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視別人如草芥,連蜀國的馬超、黃忠等人也不放眼裡。而孫權正是利用了這一缺點,將關羽擊垮。

    關羽的死讓人嘆息,沒有人能做到完美,都會有缺點,但不要讓自己的缺點成為致命的把柄!

    {吉橙加鹽 味道更甜}

  • 9 # 廣西的四爺

    關羽《三國志》裡面的名將,是非常有勇猛善戰的一個人,和劉備是結拜兄弟,關羽是非常重義氣的人。從他的這個“過五關斬六將”,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關羽桃園三結義;分別是劉備、關羽、張飛等三個人,結為兄弟!並且還一起對天盟誓: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多麼豪言壯語的話啊,所以關羽特別的重情重義。

    在關羽被曹操活到的時候,曹操並沒有急於殺掉關羽。因為“曹操識眼會英雄!”知道關羽是一個非常勇猛善戰的人,殺了實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曹操就想盡一切辦法來誘惑關羽,把自己的赤兔馬都送給了關羽。你說曹操是有多大的野心,想得到關羽這個人的。

    後來關羽知道他大哥劉備的訊息,要回去他大哥的身邊,這時候曹操是有十萬個捨不得讓關羽走或者離開的。但是,又出於之前對關羽所說過的承諾!曹操的手下各種武將,都想殺掉關羽,但礙於曹操的面子,又不敢下手。現在機會來了,所以才有了後面的“過五關斬六將”這個成語典故。從這裡來看,關羽的的確確是一個很重情重義的人。

    還有一次關羽在戰場上被箭射中左,回來一看,原來箭上還有毒,已經深入骨髓了。但是,關羽一點也不覺得疼的感覺,請來名醫華佗,為他治病療傷。華佗看了關羽的傷口已經毒入感染,必須得“刮骨療傷”才能治癒好。關羽二話不說就直接讓華佗治病療傷吧,以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刮骨療傷”那得有多難熬多麼的痛苦。但是,關羽一句話也沒有喊出聲音來,誰看到關羽在這種情況下,都能忍得住,真不愧是一個英雄氣概的男人。

    雖然最後關羽敗走麥城,被孫吳人埋伏所殺害,但是,關於的忠義化身永遠的流傳於後世。後來關羽的忠義被人稱為:“關公”、甚至還有“關帝廟”!被現在的人膜拜、尊敬他的一生“忠義”、“講義氣”所感動!

  • 10 # 靜寅軒主人

    歷史上,關羽是一個有勇有謀的猛將,斬顏良,禽于禁,無不顯其威猛。個人覺得,同時代的魏,吳將領相比,關羽應該是最強的將領之一。

    他的弱點:過分虛榮,而且瞧不起其他將領,馬超來降時,他問諸葛亮馬超的才能誰能比,諸葛說,馬超雖然雄烈過人,但只能於翼德並爭驅,而未及髯之美逸絕倫也。關羽聽後,非常高興,立即到處把諸葛的這封信給別人看。後來,劉備評五虎將時,將黃忠列為後將軍。關羽聽說後,非常不服氣,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也。孫權派人來說媒,要關羽將他的女兒許配給孫權的兒子,這是非常有利於吳蜀聯盟的,可是關羽居然把媒人罵走,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這麼不給孫權面子,被孫權殺害也在情理之中。可見關羽雖然有很強的軍事才幹,但是個性太強。用陳壽的話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各以短取敗。

  • 11 # 抱影無眠夜歸人

    關雲長之死,其實與他自己有很大的關係。

    他的死也宣佈了諸葛亮的隆中對策略徹底地失敗。隆中對的中心思想是,佔據益州和荊州,安撫西南少數民族,聯合孫權抵抗曹操。一旦曹操一邊出現內亂無暇顧及天下之爭時,蜀漢就可以從益州和荊州出兵,謀奪天下。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關雲長其實不是因為“大意”而失去的荊州,荊州之失的原因如下:

    第一:關雲長情商不夠

    孫權希望與關雲長聯姻,關雲長辱罵使者,不許婚。辱罵使者,這位使者回去肯定是添油加醋地破壞孫劉聯盟。南郡太守糜竺與公安守將士仁平時受關雲長輕慢,在軍需供應上,這兩人由犯錯。關雲長又有“還當治之”的威脅的話。

    關雲長的低情商,催化了糜竺與士仁的反叛,後院起火直接造成了荊州之失。

    第二:荊州無大將鎮守

    荊州是個重要的戰略要地,關雲長攻襄樊,就該派一上將守荊州。錯誤的人員安排,給了東吳有可乘之機,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如果說襄樊之戰是關羽主動發動的,他就該負主要責任。如果是諸葛亮安排的襄樊之戰,諸葛亮就要負主要責任。

    第三:荊州戰略位置

    荊州的地理位置地處魏蜀吳三國邊界,在魏和吳的眼中,都屬於必爭之地。

    關雲長之死的後遺症

    劉備舉國起哀兵為關雲長報仇,還沒出徵張飛也被部下殺害,劉備猇亭兵敗,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荊州之失已經註定了蜀漢興復漢室的目標成為泡影。

    關雲長的忠義表現在他對劉玄德的不離不棄,失荊州雖然是大錯,卻被後世選擇性地忽略掉了。

  • 12 # 用九龍

    關羽作為忠義的化身,後人尊為武聖,建廟祭祀,塑像供拜,

    關羽之死,不能全以《三國演義》作為參考,因為《三國演義》是本小說,不是史書,小說裡的關羽是作者經過加工演義,有些情節是作者虛構想象的,

    從史書上了解,關公之死先要從關羽丟失荊州說起,關羽丟失荊州是由於吳國孫權背信棄義,和關羽部下糜芳、傅士仁等小人叛變投敵,互相勾結,狼狽為奸造成的。

    關羽雖然用人不當,可是關羽對人對事信守忠義,是非分明,城意待人,難免終為小人所害,於忠義增光!於武聖何損!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

    歷史上禪宗祖師達摩被小人下毒而死,西方的哲學史蘇格拉底被判服毒而亡,耶穌被綁在十字架燒死,他們的死並不影響他們成為哲學家,宗教家的光輝形象,

    史書《蜀記》上講: 公初出軍圍樊,夢豬齧其足,語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還江表!”

    史書上講關羽死前出兵圍攀,關羽晚上睡覺時夢到豬咬腳,白天對子平講:“我今年時運不好,回不去江表那裡去了”

    關羽非常人,預感他要死了,才這樣講,

    套用現代說來講,關羽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為後世楷模,崇拜敬仰,

  • 13 # 號牛

    關羽之死,諸葛亮的戰略錯誤是主因。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大勝曹操。曹操倉惶退回許昌,留曹仁守荊州。

    當時,劉備佔據長江南部的部分江夏郡,孫權佔據部分的南郡,曹操仍佔據著長江以北的南陽郡,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後面統稱南部四郡),還有部分的江夏郡和部分的南郡。

    曹操戰敗,在南部四郡已經失去控制實力。只要切斷南部四郡和江北的通道南郡,南部四郡就會如囊中之物。

    按理,應該孫權去攻打曹操佔據的部分南郡,劉備去攻打曹操佔據的部分江夏郡。

    於是,孫權派周瑜攻打南郡,結果戰事失利,周瑜中了毒箭。周瑜在兩軍陣前詐死,誘騙曹仁趁夜劫營,曹仁出城後在半路中了周瑜的伏兵包圍,好不容易突出包圍,帶領敗兵逃向江北的南陽郡。

    周瑜打敗了曹仁,來到南郡城下,劉備已渾水摸魚佔據了南郡。

    周瑜無奈,帶兵去攻打南部四郡。才發現被諸葛亮趁火打劫,在自己和曹仁廝殺時,劉備派關羽、張飛、趙雲等,用在南郡城得到的兵符,已經同時拿下南部四郡。

    這樣,除了江北南陽郡,孫權在赤壁之戰前已經佔據的部分南郡,荊州全部被劉備所得。

    孫權很委屈,而江東的將士都很憤怒。赤壁之戰,孫權才是主力,結果勝利的果實,都被劉備收穫。

    於是,孫權派諸葛瑾去找劉備、諸葛亮協商。劉備自知理虧,再加上如果這時孫權惱怒,發兵攻打荊州,此時劉備的實力根本守不住荊州。

    於是,劉備採納諸葛亮計謀。用“取涼還荊”的藉口搪塞推託。這就為以後,關羽大意失荊州埋下了禍根。

    劉備佔據蜀地以後,孫權又派魯肅去討要荊州。劉備推三阻四,要麼用哭對付。

    孫權於是往三個郡派官員上任宣示主權及決心,又被關羽盡數驅逐。

    孫權盛怒之下派呂蒙武力奪取,呂蒙用士兵喬扮客商,騙過關羽的烽火臺,偷襲荊州。關羽戰敗,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被擒,身首異處。

    劉備大怒,親自領兵攻打東吳,卻被陸遜火燒連營,死在白帝城。

    最後,諸葛亮和孫權達成“湘水議和”,除了呂蒙偷襲荊州已佔地區,另將長沙、桂陽兩郡割讓給了孫權請求停戰,雙方這才罷兵休戰。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俗話說,小勝憑智,大勝憑德。如果當時就把荊州六郡,讓給孫權兩郡,又怎麼會鬧成這樣?

  • 14 # 四川達州人

    將軍難免陣上亡。

    關羽既然是軍人,死於戰爭,是他的歸宿。

    從具體角度上說,實際就是蜀漢集團整體實力不足,並沒有北伐的實力。

    荊州方面軍整體也就四萬多人,北攻襄陽樊城就用去三萬多,剩餘三個郡守備力量薄弱,被江東輕易襲擊。

    從個人角度看,關羽恃才傲物,體恤士卒而輕士大夫,這與關羽出身下層有關。但最終結果是,士兵們一鬨而散,荊州都督王累等官員卻死戰不降。實在是笑話也。

    關羽個人性格也不怎麼好。孫權求婚,不過是對整個劉備集團對江東政策的試探,縱然不同意,也沒有道理侮辱盟友的主君。

    後期,面對招降納叛局面,軍糧不足,關羽嚴厲要求糜芳提供,最終逼得糜芳這樣的老劉備派系成員投降江東,顯然是不智的。

    最後,整體後勤保障不力,逼迫關羽派軍隊到孫權地盤的湘關運走糧食,此行實際等同於搶劫,給予了孫權出兵的藉口。

    所以,關羽之死,大多還是自己的責任。

  • 15 # 歲月悠悠73399941

    怎樣看待關羽的死,關羽的死,有多種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孫、劉二家的聯盟基礎不牢固。孫、劉二家因曹操勢大,任何一家都是獨立難支,形勢所逼,不得不走聯合抗曹的路,聯盟一建立,雙方就是防範多於誠意,赤壁之戰劉備兵不血刃,取得荊州四郡。當時孫權很不樂意,派魯肅前去交涉,達成協義就是暫借,現在民間還傳著一句歇後語,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從借荊州開始,這件事就成了,孫劉二家不可調和的茅盾。荊州一戰不是會打不會打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打的問題,在這一點,關羽沒有足夠的防範意識。

    關羽自已熟讀春秋頗為自負,平時對士兵關愛有加,卻瞧不起士大夫,對外,與東吳魯肅甚至孫權的關係不很和諧。對內上下級關係也不太好,關羽在前方打,後方簡雍、糜芳投敵。向劉封

    孟達求救,二人未發一兵一卒,

    從上面的資料看,如果關羽有一定的防範意識,或者人際關係處理的好一點,也不會敗的如此之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崇拜金錢文化,有人崇拜道德文化,哪個是先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