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調侃歷史

    是的。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健身運動,起源於中國的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入到歐洲,可以說中國是足球的發源地。

    據目前所考察到的蹴鞠最早在1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那時候不叫蹴鞠叫石球,在距今十萬年前的丁村文化遺址發現。

    石球最早是作為狩獵存在的,原始社會後期演化出了用腳踢的鏤空陶球,傳說是黃帝發明的。

    最早出現書中是在《戰國策》裡,那個時候叫蹋鞠,是齊國臨淄的一種娛樂活動。

    到了兩漢時期開始用於軍事訓練,班固把古代足球列為兵家技巧類。

  • 2 # 公元前

    蹴鞠,在現代漢語就是“踢球”的意思,其中“蹴(cu)”就是踢的意思,“鞠(ju)”就是球的意思。 據記載,蹴鞠是三皇五帝中的黃帝為了訓練士兵而發明的。

    據記載,當時所用的“足球”的材質非常的特別,材質來源於被黃帝擊敗的蚩尤的身體的器官,一部分記載是用蚩尤的腦袋,也有一部分記載是用蚩尤的胃囊填充一些乾草然後當球踢,總而言之,踢球就是為了羞辱蚩尤,然後就是為了鍛鍊身體,是身體強壯。

    根據史料記載,劉太在公年輕的時,經常和“屠販少年”“蹴鞠”;據《西京雜記》記載:劉邦稱帝后,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特意把老人的“諸故人”遷移到“新豐”,讓他們“鬥雞、蹴鞠”。

    因為劉邦的大力推行,蹴鞠就成了當時民間自娛自樂的體育運動,並且大當時還建立了健全的比賽規則。漢朝宮廷還設立了專門的球場,四周還有圍牆和看臺,和今天的足球場非常的相似。

    當時,蹴鞠比賽就已經被分為兩隊,雙方球員各有十二名參加比現在多了一人,以踢進對方球門的球數的多者為勝,後來這個比賽規則一直延續至今。

    到了宋代,對蹴鞠運動的熱度是有增無減,比如:水滸傳裡面的奸臣高俅、“浪子丞相”的李邦彥,兩人的球風一個是硬朗雄奇,另一個是腳法細膩,可謂是宋代的“C羅”和“梅西”。

    並且宋代還為蹴鞠建立了俱樂部,甚至還有了全國性的聯賽——山嶽正賽,各地的球隊都有資格參加。

    明代開始,“蹴鞠”多流行在達官顯貴之中,“蹴鞠”運動也開始變了味。朱元璋得知很多官吏為了參與“蹴鞠”運動,荒廢了政務,勃然大怒,他下令,任何官吏、兵士等等政府人員不能參加“蹴鞠”運動,違反禁令者肯能要被殺頭,也就是“鞠圓者卸腳”,這也導致了蹴鞠運動的逐漸衰落。

    綜上所述,蹴鞠到了宋代以前與現代的足球非常的相似,所以,2004年初國際足球聯合會公開承認足球最早的形式就是出現在中國。

    因此,說“中國蹴鞠就是現代足球的起源”,或者“中國是足球的發源地”並不為過。

  • 3 # 魯風遺韻

    蹴鞠真的很像現在我們踢的足球,它有很長的歷史,現在足球是不是由蹴鞠演化並發展的?目前來說,很難有直接相關的證據。足球是世界第一大運動,在歐洲美洲流行最廣。歐洲人認為足球是源於中世紀希臘人和羅馬人的一種遊戲。但是近些年,華人提出了中國是足球的故鄉,現在足球就是起源於中國的蹴鞠。這種說法的主要觀點是中國在戰國時期就發明了蹴鞠,然後由阿拉伯人再傳到歐洲,逐漸發展成了現代的足球。

    單比較蹴鞠和現在足球的外形,確實有幾分相似。並且蹴鞠作為一項傳統體育專案在2006年就入選了國家第一批非遺名錄。

    如果單從漢字的本義去理解蹴鞠,蹴鞠就是一種用腳踢的皮球。蹴,字面意思就是用腳去踢,鞠,就是一種用動物毛皮縫製而成的球。蹴鞠和現在足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蹴鞠裡邊填充著碎步或其他柔軟的填充物。足球是充氣的,不知道在中世紀,希臘的球場上,用的是哪種球。

    中國的蹴鞠有這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最初,在齊國古都臨淄的上流社會中就開始流行,後來逐漸也在民間傳開了。估計最早舉辦蹴鞠賽事的就是齊國,後來才擴充套件到其他諸侯國和民間。齊國古都,就是現在山東淄博。這樣來說,淄博是足球發源地,好像有一定的道理。正因為典籍記載和出土文物支撐,早在2005年,國際足聯主席在國際足聯成立百年紀念日時,正式宣佈中國淄博臨淄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國是足球故鄉,算是得到了國際認同。

    蹴鞠在當下是一種很小眾很小眾的遊戲,估計多數人都沒看過蹴鞠比賽,甚至現在的蹴鞠就是一種表演娛樂節目。

    但是,在古代,蹴鞠卻是一種很火的運動,這種運動的興盛和中國曆代統治階層的推廣有關。在漢代,蹴鞠與軍事訓練、強身健體相關聯,在軍隊和宮廷中廣為流傳。當時漢武帝的寵臣董賢,專門養著一批球技高超的鞠客,這些鞠客有點類似現在的“球星”,董賢就是蹴鞠俱樂部的主席。唐宋時代,蹴鞠成為一種全民性運動,流行程度不亞於現在的足球,施耐庵在小說《水滸傳》中就描寫了一個踢球高手,因為經常陪著皇帝宋徽宗踢球,後來當了太尉,這個人就是高俅。元代之後,蹴鞠走向衰落,到了清代會踢球的估計剩不下幾個啦。後來,足球傳入中國,蹴鞠就只剩下了一個名稱,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 4 # 永城錳哥

    蹴鞠就是現代足球的雛形,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漢族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流傳至今約有兩千三百年的歷史。

  • 5 # 跪射俑

    "蹴",就是足蹴之,而"鞠",以韋為之,中實以物,蹴蹋為戲樂也。

    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黃帝的大名我們肯定都是耳熟能詳。黃帝,是中國原始部落的一位重要的首領,性姬,號軒轅。他的事蹟大都來自中國的神話傳說。相傳,那時候,黃帝原先居住在西北方向,後來同南方的蚩尤部落在逐鹿進行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在當時一場慘烈,而且曠日持久,對兩方的實力都造成了很大的折損。

    最終,黃帝率領他的部落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了發洩心中的憤恨,黃帝命人將蚩尤的胃取出,並將裡面填滿了毛髮,做成了一個球來讓士兵們踢。除了這個帶有一些血腥感的歷史傳說之外,在現代的一些考古發現當中,也有一些關於足球的發現。考古工作者在一些地區的高崖峭壁上發現了距今3400年的巖畫,這其中就有畫有一些人在玩球的畫面。

    戰國時期,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蘇秦,在六國之間遊走,說服他們共同對抗秦國,掛六國相印,逼得秦國不敢東出。

    根據史書記載,他在當時談論到齊國的情況之時,稱臨淄(齊國的都城)物產十分富饒,在臨淄的百姓們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來娛樂生活。蘇秦的描述,能夠讓我們看到當時臨淄的居民生活的富足,但是從中我們也能看到在戰國時期的足球已經有了發展,出現在了但是民眾的生活當中。

    如果這個例子還不夠生動的話,我們還可以瞭解一下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父親,劉湍。

    在和西楚霸王項羽經歷了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之後,項羽無言再見江東父老,與愛妾虞姬訣別,烏江自刎。自此,奪得天下,奪得皇帝的寶座當上了皇帝的劉邦,將父親接到了皇宮當中,尊稱為太上皇,安置在未央宮當中,安享晚年。

    但誰料,自從將父親接入宮中之後,劉湍就一直悶悶不樂,整日裡無精打采,享受著美食佳餚,成群僕人的簇擁也沒有讓他的心情好轉。這劉邦就納了悶了,怎麼就好吃好喝的供養這還如此不高興,就叫身邊的人去打聽清楚情況。

    經過一番瞭解,原來是因為劉湍從小就是在市井當中長大的,在就習慣了在家鄉當中,同市井當中的屠夫少年鬥雞、蹴鞠的生活。現在被接入到皇宮當中,生活條件雖然上去了,但是卻沒有了原來生活裡的樂子,怎麼能開心的起來。

    劉邦一聽,自己都已經當了皇帝了,普天之下的第一人,天下江山都已經是自己的了,怎麼能連自己父親的這點願望都滿足不了呢,那作為一個兒子,皇帝豈不是太失敗了嗎?於是大筆一揮,下令在皇宮當中,仿照老家的樣子,在宮中建起了許多房子,並將其稱為新豐。此外,還叫來了當年同父親一同居住在一起的左鄰右舍,都將他們遷到了長安居住。這樣就能整日陪父親鬥雞,蹴鞠了。劉湍的生活自此以後好不快活。

    雖然這是在記載的西漢時期的事情,但是從戰國到西漢的建立,中間間隔不過15年的時間,所以劉邦的父親其實是生活在戰國時期的人,從劉邦父親的身上,我們能夠再一次看到,在戰國時期蹴鞠在當時的流行發展。

    到了漢代時期,隨著戰亂的結束,統治逐漸穩定,人們的生活一步一步的趨向正軌,生活逐漸的穩定,使得人們在吃飽喝足之餘,對娛樂活動也有了新的追求,所以在這一時期,蹴鞠越來越普遍起來。無論是城市還是相對偏遠的農村,都有進行蹴鞠活動的身影。除此之外,除了將此項活動當作一項娛樂活動之外,軍隊將此看做一種用於訓練的手段,士兵們透過蹴鞠,來增強自己的體魄,提高自身的身體訓練水平。

    到了唐宋時期,隨著時間的演變,蹴鞠不斷的得到了發展,這時候的蹴鞠,逐漸的走向了它的黃金時期。

    在唐代之前,人們進行的蹴鞠比賽主要是在專門的球場——"鞠城",或者"鞠域"當中進行的,這時候的球場主要是在鞠城的城垣下面挖洞進球,或者是在球場的兩邊分別挖洞,一邊分別有6個。

    而用來進行足球賽事的球使用也不是後來的充氣形式的球,而是用毛髮填充的實心球。但是,到了唐朝之後,關於蹴鞠的這些都發生了改變。

    首先,蹴鞠的製作工藝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蹴鞠運動當中使用的球的製作得到了改善。在唐代,球的外部用的是皮革進行縫製,並經過了水火工序進行加工,在球的裡面,用動物的膀胱作為球膽,吹足了氣之後,就能夠使用。用這種方式製作出來的球,已經很接近今天現代意義上的足球了。而且,這比英國發明出來吹氣的足球足足早了三四百年的時間。這樣製作出來的足球,其滾動的速度遠遠要快於原來用毛髮填充的實心球,這就增加的比賽的刺激性,給比賽帶來了更強烈的競爭樂趣。

    除此之外,在球場之上,代替原來的挖洞,將球踢進洞中的做法。出現了"掛網",在球場之上,直立兩根竹竿,然後在竹竿之間掛起一張網,依靠柱子兩邊拉開。不過不同現代的球網,是閉合的,形成一個網囊。唐代的網球是在竹竿之間的上方,單單的一張網。但是相比於前代,在唐朝,人們在對蹴鞠就有了"網"的意識,也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了。

    在比賽形式上,也有了新的花樣。圍繞著蹴鞠,出現了許多新的形式。

    "打鞠",比賽誰的顛球的次數更多;"白打",比賽之時,兩個人對踢,不需要球門;"躍鞠",可以多人參與,拼搶的球賽。這時候,鞠的輕便以及蹴鞠的流行火爆,使得女子也加入到了這場運動專案當中去。唐朝京兆府的小吏,在長安城當中,偶然看見了一名女子竟能接住軍中少年踢漏的球,穿著木屐還一腳把球踢了數十丈。足見這女子球技至高,引來眾人圍觀。

    在這樣的氛圍當中,蹴鞠的大眾化也更加明顯,不但得到了許多達官貴人的喜愛,更是進入到了尋常百姓家中。在關於那時候的民俗記載當中,清明節前後,人們最喜愛的就是玩蹴鞠和鞦韆。往往在寒食節之時,在郊外帶上親朋好友或者約上三五好友,蹴鞠玩樂。

    到了宋代,鞠的製作工藝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雖然還經過水火工藝,當時縫製皮球的皮子,由唐朝的8塊增加到了12塊,同時在形狀上更加規整,更加接近一個正圓形。

    在當時的手工作坊當中,已經能夠製作出四十種不同品種的鞠,每種品種的鞠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製作足球工藝的提高,促進了踢球技術的發展。

    同時,鞠的製作技藝取得的進步,也能夠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當時社會對於鞠的需求的增加,說明當時蹴鞠的流行。宋代的皇帝和官僚們,有的喜歡自己下場,親自踢球。有的則喜歡自己坐在看臺之上,看別人踢球。蘇漢臣所繪的《宋太祖蹴鞠圖》,就呈現了太祖、太宗等六人在一起踢球的畫面。

    還有宋朝鼎鼎有名的宋徽宗,也是一個球迷。經常在宮中舉辦球賽,自己觀看欣賞。除此之外,北宋宣和時期的宰相李邦彥也是一名足球愛好者,他自稱"賞盡天下花,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因此還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浪子宰相"。

    除了將蹴鞠作為娛樂,還出現了一些專門依靠踢球技藝來謀生的藝人。並且,還逐漸發展出了許多的足球社團,比如圓社、齊雲社等。

    這些球會還同許多現代足球俱樂部一樣,制定出了許多的規定。比如,不可輕師,不可欠禮,不可失信,不可賭博。飲酒之後不踢,球皮破不踢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足球作戰戰略,對於足球的技藝也作出了規定。商人們還從中看出來商業商機,做起了"足球周邊買賣"。

    在當時的汴京城,出現了不少"蹴球茶館",和"角樓店"。還有許多專門製作鞠的手工作坊。到了宋代,民間足球組織的出現,更加使這一運動專案趨向社會化。它從軍隊、宮廷的那些專業的隊伍,轉向民間性的大眾專案。

    到了元代,市民的蹴鞠活動依然興盛,還大量的出現在看文學作品當中,在園曲中,就能看到許多對於市井當中蹴鞠活動的描寫。但是這時候的範圍其實已經大大地縮小了。

    不同前代的"全民參與",這時候僅僅以婦女踢球作為一種欣賞表演,被稱之為"蹴鞠技"。元朝的人們相對而言,更喜歡的是觀看蹴鞠比賽的表演,主要目的在於欣賞和娛樂。經歷明代至清,蹴鞠活動已經主要變成了婦女兒童的遊戲活動,雖然這時候還有一種被稱作"冰上蹴鞠"的運動,是喜愛溜冰的滿族人將將蹴鞠與溜冰相結合而產生,作為禁軍訓練的一種專案。

    但是這只是幾千年蹴鞠流行的一波歷史餘溫。蹴鞠逐漸衰落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曾經輝煌一時的蹴鞠運動,逐漸消失在歷史當中。直到近代,西方國家才再一次將這項運動發揚起來,將它推向了世界,帶到了更多人的視野當中去,從新受到了追捧。

  • 6 # 孤膽騎俠

    蹴鞠(拼音:cù jū),亦稱“蹋鞠”,翻譯為現代漢語就是“踢球”,其中蹴是“踢”的意思,鞠是“球”。

    蹴鞠是現代足球最早的形式,但現代足球並不是由蹴鞠所演化而來,國際足球協會在2004年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山東。蹴鞠始於戰國時代,在唐朝開始盛行。

    歷史

    蹴鞠是一種以腳擊球的運動,相傳最早是中國的黃帝為了訓練士兵而發明,文字記載可以上溯至戰國時代,大部分學者認為蹴鞠起源於戰國的齊國(現今山東臨淄),本為軍訓之用,進而演變為遊戲。漢代名將衛青、霍去病率軍駐守邊疆時,曾閒時蹴鞠。蹴鞠運動也見於北韓、日本和越南等東亞國家。

    中國最早記錄蹴鞠的古籍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戰國策》。 《戰國策·齊策》記載:二千三百多年前的山東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蹴鞠運動之所以能在齊國流行,其主要原因為,時戰國時代兼併劇烈,城市居民也要應徵從軍,從事蹴鞠運動有增強體質以適應軍事需要的性質,自然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在另一部古籍《史記·蘇秦列傳》中,也同樣印證了當時齊國的“蹴鞠熱”:臨淄城有七萬戶,人民富庶殷實,其民無不以“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為樂……

    漢代,仍保留軍事訓練的用途,但由於漢高祖劉邦的推行,蹴鞠已經發展成為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並且有比較健全的比賽規則。漢朝皇室中的蹴鞠規模很大,設有專門的球場,四周還有圍牆和看臺,球則是實心的。漢成帝本人亦雅好蹴踘。在當時比較正規的蹴鞠比賽分為兩隊,雙方各有十二名隊員參加,以踢進球門的球數的多少來決定勝負。西漢劉向在《別錄》中記載:“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西漢時已經有了專業的書籍《蹴鞠二十五篇》。

    而在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曾有與倭(日本)人以蹴鞠對戰的記載。東漢李尤《鞠城銘》述:“圓鞠方牆,仿像陰陽。法月衡對,二六相當。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是非。”後來蹴鞠也和佛教一起傳到了日本,今日韓語和戰前的日語中仍可見稱足球為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國蹴鞠的影響。

    唐代時馬球興起,練兵習武多采用馬球,而蹴鞠則向著娛樂方向發展。此時,還發明瞭以氣球作球膽,並設球門進行比賽。大大促進了運動技術的發展和提高,當時蹴鞠的形制有很大的改變,技術也有很大的提高,更接近於現代的足球。就是把唐以前的用毛髮填充的實心球改成了充氣足球。人們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球殼,並且在球殼裡放一個動物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球,這使得足球的各種效能都表現出來。球門用兩根竹竿支起一個網,分成兩門兩隊比賽。另外還有一種踢法是兩隊隔網比賽,中間的網上有一個球門,以射門進球數決定勝負。有宮庭的數百人一起參加的大型活動,也有家庭式的幾個人的小比賽。

    宋代時兩門兩隊的對抗性踢法開始消失,盛行以表現個人技巧的踢法,謂之“白打”。踢球者圍繞成一圈,以除手以外身體任何部位觸球,表演各種動作而不使球落地。既有單人表演,亦有二三人乃至十餘人的共同表演。也形成了專業的蹴鞠藝人團體,名為齊雲社(圓社),並出版各種專業書籍。蹴鞠在民間已成為最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還有全國性的比賽山嶽正賽。宋代的帝王將相也多是蹴鞠競賽的愛好者。《水滸傳》裡所描寫的太尉高俅,便是憑一腳好球藝而發跡,說明了當時人們喜愛蹴鞠的程度。

    宋代時,中國古代足球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在唐代興起了女子足球運動,這與蹴鞠發展為講求個人技藝的表演性遊戲有直接關係。由於表演性取代了激烈對抗的競賽性,蹴鞠運動在明代以後逐漸走向衰落。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蹴鞠也開始流行於蒙古人之間,尤其是門閥貴戚,習風更盛。

    明代之後,蹴鞠仍流行於貴族與官吏間,其中許多貴族與官吏過度沉迷於蹴鞠,而荒廢了自己應盡的職務、不理政事;以及當時青樓的娼妓知道男人愛玩蹴球,便開始以玩蹴球的方式招攬客人,使得蹴鞠逐漸趨於下流低俗。明太祖因此下令官吏、武士等禁止蹴鞠,“鞠圓者卸腳”,但坊間娼妓以蹴球招客的歪風仍舊存在。

    清兵入關、建立清朝後,滿人以明朝為鑑,為防止貴族與官吏也因此荒廢政事而全面禁止了蹴鞠,蹴鞠就此沒落,愛好溜冰的滿族人曾將其與滑冰結合起來,出現了“冰上蹴鞠”的運動形式。

    現代發展與影響

    現今日本的傳統活動中仍保有蹴鞠(日語:蹴鞠/けまり ‧ しゅうきく )的活動。

    現今中國部分地區的小學將蹴鞠列為正式課程。

    足球與蹴鞠

    國際足球協會(FIFA)在2004年初公開確認足球最早的形式出現於中國,亞洲足聯秘書長維拉潘頒發了起源紀念杯和證書。 蹴鞠也是圓的。

  • 7 # 伴我久有多久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

    蹴鞠出現的歷史比西方的足球要早的很多,兩者有著相同的性質,可以說蹴鞠就是現代足球的鼻祖。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們中華民族一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

  • 8 # 韓爽

    中國古代足球叫蹴鞠,據史料記載能夠證明中國蹴鞠真正起源的時間已無從考證,據劉向《別錄》記載“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源於戰國之時。”《太平清話》也說“蹴鞠始於軒後”。不過這些都是根據傳說而記載下來的,不能作為史料佐證。從現有資料看,可以肯定的是,戰國時期蹴鞠就已經作為一種娛樂活動在齊、楚一帶流行。據《史記·蘇秦列傳》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踢鞠者。”這表明齊國市民中已有不少人愛好蹴鞠活動。蹴鞠活動發展到兩漢時期已初具規模,由於漢朝國力空前強盛,文化藝術昌明發達,體育也開始全面振興,在皇室的提倡下,蹴鞠、投壺、棋類、田獵等活動開始盛行,民間蹴鞠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呈現出“康莊馳逐,窮巷踢鞠”的盛況。到唐朝,此時已處於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疆域遼闊,國勢強盛,經濟文化在當時世界上處於最先進的國家之列,高度發展的封建經濟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此時蹴鞠運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制球技術得到突破性進展,其球體用充氣球體,而且制定了比較完善的比賽規則,其對抗性的比賽規則增強了蹴鞠活動的娛樂性和競技性。宋朝以後,體育活動的發展受到了理學思想的影響,使社會風尚趨於文弱,因此在體育領域像蹴鞠這樣的競技性強的體育活動逐漸消失了。

    西方足球運動始於古希臘和古羅馬。古希臘人在中世紀以前玩一種叫h a r p a s t u n的足球遊戲,雙方比賽的目的就是把球帶過對方的底線。公元前4世紀,足球運動因古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發動戰爭而傳入中東,再傳入羅馬,發展成一種把球帶到對方一端為勝的競賽性遊戲。接著,這種遊戲又因戰爭傳到法國,1066年傳入英國。1857年,英國成立了第一個足球俱樂部———謝菲爾德足球俱樂部,在其影響下奧地利、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也紛紛效仿。1863年10月26日,英格蘭11個足球俱樂部成立了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格蘭足球協會,它的成立標誌著世界足球運動進入了新階段,人們把這一天稱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1872年,英格蘭足球協會開始舉辦優勝者盃賽,現代足球運動開始在英國廣泛流行。1888年,世界上第一個足球聯賽在蘇格蘭舉行。1893年,南美洲首次開展足球聯賽。1894年,足球進入巴西。由於各國球隊相互間比賽、交流不斷增加,迫切需要有一個國際性的足球機構來協調並組織活動,由法國、瑞士、瑞典、比利時、西班牙、丹麥、荷蘭等國家發起,“國際足球聯合會”於1904年5月21日在巴黎成立了,簡稱國際足聯(F I F A)。從此,世界各國足球協會不斷成立,會員國由原來的7個發展到2002年的204個,現代足球開始進入到一個鼎盛輝煌的時代。

    很多人包括國際足聯都說,足球就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蹴鞠,最早的元代就可能已經傳入歐洲了,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元代的西征,明代鄭和下西洋都是非常有可能把中國的蹴鞠傳入歐洲的,最多的一個說法,就是亞歷山大帶到了中東,再傳入古希臘,古羅馬,英國等。

    因此,說蹴鞠就是如今的足球的鼻祖也不為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伊戰力懸殊,但伊朗有沒有可能成為“帝國墳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