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卒勝大帥

    第一,為了蜀漢名聲考慮。蜀漢集團在建立之初,一直把自己當成是漢室王朝的正統。在蜀漢發展的前期,這個名聲的確帶來不少便利,使世人覺得只有蜀漢才能真正讓天下統一;但到了蜀漢後期,這個名聲自然就成了一個拖累。因為蜀漢長期偏安一方,不少人就會認為,蜀漢是不是有自立的念頭呢?諸葛亮之所以堅持北伐,就是為了讓世人看到蜀漢的決心,他們與篡漢的曹魏,永遠勢同水火,並且竭力消滅曹魏,興復漢室。第二,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曹魏佔據著中原的大部分地域,在魏蜀吳三大勢力中實力最為強勁;東吳有長江天塹作為屏障,加之東吳地域經濟發展良好,實力次之;而失去荊州的蜀漢,無疑是魏蜀吳三大勢力中最弱的一方。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諸葛亮堅持北伐有兩個好處:其一是為了能夠把握住戰爭的主動性,再好的防守策略,也是被動的,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在戰爭中佔據優勢。再說,蜀漢若不北伐,曹魏就會找機會前來討伐,與其等著捱打,還不如主動出擊;其二是為了暗示東吳參與其中,吳蜀之間雖有恩怨,但向來有聯盟的基礎在,他們只有形成聯盟,才能抵抗實力強大的曹魏,不然就會被曹魏一個個吞併。諸葛亮北伐,彷彿是在提醒東吳:你們也是時候該對曹魏用兵了,咱們兩面夾擊,消滅曹魏,指日可待。第三,為了緩和蜀漢內部之間的矛盾。蜀漢集團內部有兩個派系,一個是益州派系,一個是跟隨劉備而來的荊州派系,這兩個派系一直以來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矛盾。隨著夷陵之戰的大敗,很多荊州派系的人才戰死沙場,使荊州派系一度人才凋零。所以諸葛亮擔心自己死後,益州派系會一家獨大,甚至有可能危及到後主劉禪的地位。而諸葛亮一旦北伐,那麼益州派系和荊州派系當然就會站在統一戰線上,一致對外,從而壓下兩派之間的矛盾。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可以利用北伐的機會發掘和提拔更多優秀的人才,從而培養出新生力量,以便在未來繼續與益州派系抗衡。姜維不就是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發掘的人才嗎?而且後來還成為了他的接班人

  • 2 # 天香引

    自三國鼎立以來,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而在夷陵之戰後,蜀漢元氣大傷。本就弱小的國勢更加雪上加霜,這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開頭說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按正常的邏輯講,實力弱小,就應該保境安民,不主動向大國挑釁。但蜀漢卻反其道而行之,從建立至滅亡四十餘年間,可以說是“生命不息,攻魏不止”。一次次穿越千山萬水,悲壯地向北進攻,又一次次失敗,最終無力再戰,被司馬氏控制著的魏國一朝滅亡。

    諸葛亮之所以不顧與曹魏的國力差距,屢次北伐,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蜀漢的立國方針就是消滅曹魏,復興漢朝。劉備出道江湖以來,一直舉著“復興漢室”的政治旗幟,態度極為堅決。如果蜀漢建國後,和曹魏稱兄道弟,或者乾脆稱藩稱臣,那麼蜀漢就在天下人面前自動喪失了道義上的高度,蜀漢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進而影響內部穩定。

    二、基於第一條,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所以北伐曹魏的歷史任務自然就落到了諸葛亮的肩上,諸葛亮北伐,不過是繼承了劉備的遺志而已。

    三、諸葛亮雖然當上了蜀相,但他在政治上並不是益州土著派系。諸葛亮在官場雖然屬於武官系統,但他在當丞相之前,一直沒有獨立建立軍功的機會。在亂世中混江湖,要讓弟兄們心服口服,沒有軍功,是絕難服人的。

    如果諸葛亮按兵不動,那麼諸葛亮就很難在益州官場樹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從蜀漢政權的角度,還是從諸葛亮自身利益的角度,北伐曹魏都是諸葛亮沒有選擇的。

    四、蜀漢的存在對魏國來說是重大的戰略威脅,如果蜀漢不主動出擊,以攻為守,那麼魏國就會大舉進攻蜀漢。正如《後出師表》所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從這個角度來說,蜀漢北伐也是無奈之舉。

    五、北伐曹魏符合諸葛亮本人的政治理想,諸葛亮早年就在《隆中對》提出了分兵兩路北伐曹魏的戰略構想。只可惜關羽大意失荊州,從荊襄北伐成為泡影,諸葛亮只能走艱難的山路。但諸葛亮滅魏的決心從來沒有變過。

  • 3 # 寰宇新史野

    關於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和動機,根據史料記載,以及近歷史學專家的論斷可以將其概括為三點。

    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7]。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第二: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對於蜀漢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性,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第三: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蜀漢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在蜀漢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在蜀漢的基本國策是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

    由於蜀漢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皆亡),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漢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漢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諸葛亮六次北伐

    諸葛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歷經7年。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發兵隴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後失。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1]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漢軍糧盡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1]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只得二郡。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無功而返。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漢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區域性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數次北伐卻戰果寥寥,諸葛亮卻只能堅持,不止是因為自己匡扶漢室的願望,還因劉備的期望,這份期望一直伴隨他到最後一次北伐,最後病逝五丈原軍中,終年54歲。

    諸葛北伐雖無法北定中原,卻保衛了蜀漢政權的穩固。

  • 4 # 佐星娛樂

    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總覽蜀漢軍政大權,先後對曹魏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就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六出祁山”。以致蜀漢國力逐漸枯竭,最後一敗塗地。

    其實北伐之前,諸葛亮明知打不贏,但為何還堅持要打?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對三國國力進行了詳細的對比(三國真實實力對比,原來蜀漢最垃圾,羅貫中騙得我們好慘),簡單來說,蜀國和魏國的國力大約是一比九的關係。國力差距如此懸殊,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其實他北伐實屬無奈之舉,北伐之戰打的不是軍事戰爭,而是打政治戰。

    下面從外交和內政兩個方面具體分析:

    外交困境

    劉備死前剛跟孫吳打了一場夷陵之戰,最終大敗而歸,孫劉聯盟破裂。

    而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於公元221年“強行”稱帝,為什麼說強行呢,因為當時漢獻帝還沒死,劉備稱帝是不符合“正統”的。畢竟劉備征戰多年一直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所以,強行稱帝使得劉備集團淪為一個地方性政權。

    而名義上漢獻帝“禪讓”,曹魏接過帝位之後,佔據了一定程度的“正統”。當時很多漢朝遺老還跑到曹魏的朝廷裡當官,頻繁給蜀漢地區發來“勸降信”。

    尤其劉備死後,蜀國與漢朝“正統”更不沾邊了,諸葛亮面對如此複雜的國際情況,不得不硬著頭皮發動北伐戰爭。藉助討伐“漢賊”曹魏,來樹立蜀漢的正統性。

  • 5 # 壹零壹肆

    這就要先弄清一個大問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關於這一點,《出師表》是作了交代的。北伐的目的就是《出師表》所說的十六個字: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是諸葛亮的理想。諸葛亮不同於一般謀士、謀臣之處,就在於他有理想。他的這個理想,也一直沒有忘記。

    同時諸葛亮清楚北伐不可能成功。也許,第一次北伐時,還是比較樂觀的,但後來頭腦就清醒了。實際上,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做規劃時,諸葛亮就說得很清楚,北定中原,復興漢室,一要天下有變,二要兩路出兵。現在,天下無變而荊州已失,豈是可以北伐滅魏的時候?

    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什麼還要鍥而不捨地進行北伐呢?

    實際上諸葛亮的北伐,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內必先攘外”。因為無論是轉移注意力,還是加強凝聚力,戰爭都是最好的手段。一個國家,如果處於戰爭狀態,管理和治理起來就順手得多。要整治或者鎮壓反對派,也便當得多。

    第二,曹魏和孫吳雖然尚無直接威脅,但蜀漢在三國當中畢竟是最弱小的。在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越是弱小,就越要圖強。如果不主動進攻,那就只有坐以待斃。更何況在進攻的過程中,也未必沒有可乘之機。

    第三,諸葛亮畢竟是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並沒有變。對於一個有理想的人來說,只要有機會,就會為理想的實現而努力。

    所以,諸葛亮的北伐是“以攻為守”。一方面,透過戰爭來儲存自己;另一方面,透過戰爭來尋求機會。

  • 6 # 3D地理視覺

    當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收復南蠻各族,儲備足夠的兵甲物資後,便開始準備北伐中原。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蜀軍有五次北伐,可是沒有一次能成功,反而大耗人力物力。如果把這些資源投放到內政上,等到蜀國實力更強大一些再出擊,結果是否會更好?其實,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原因可歸納為三點。

    1.減緩北方恢復速度

    據《晉書》記載,公元263年,蜀國有108萬人,魏國有443萬人;公元280年,吳國有256萬人。當然,以上只是三國郡縣編戶的資料,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世家門閥的佃戶、部曲等沒有統計,這些不是重點。只是為了說明,北方人口多遠南方,而且這時在三國末期,經過北人南逃之後的資料。如果是在三國初期,北方人口更是遠大於南方,畢竟那時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一直在北方。

    經過東漢末年的中原混戰,許多北人南逃,這讓益州、荊州、揚州紛紛得益。江東的張昭,就是從北方來的;劉璋是外來人,之所以能坐穩益州,靠的就是荊州流民組建的東州兵。諸葛亮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一旦恢復起來,吞併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魔獸爭霸,蜀國有1個礦,吳國有2個礦,可是魏國有5個礦,魏國一旦暴兵,蜀國就完蛋了,所以用北伐減緩北方的經濟恢復速度,是很有必要的。

    2.消耗北方國力

    在《三國志》上可以看到,蜀軍每一次北上,總能引起中原的動亂。諸葛亮僅僅憑著一州之地,帶著數萬人馬北伐,為什麼就造成中原慌亂?其實,這與魏國的兵制有很大關係。東漢末年,各路諸侯逐鹿中原,經常發生士兵逃跑的現象,曹操想出了一個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有仗打就出去,沒仗打就在家種田,這便是屯兵制。

    老婆和孩子都留在屯所裡,一旦丈夫在戰場上戰死,老婆就會改嫁給其他士兵。這種屯兵制不僅讓曹操有了穩定的兵源,也讓魏國的人口逐漸穩定,可是有一個大缺陷,那就是出兵的成本非常高。比如漢中之戰,曹操就是從很遠的地方調到漢中,這自然引起士兵的不滿。雖然諸葛亮北伐的道路不好走,但是魏國調兵也要很大的成本,這無疑消耗了魏國國力。

    3.壓制內部矛盾

    蜀國內部原本有三大勢力,隨著劉備、關羽、張飛的去世,只剩下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系,以李嚴為首的益州系。劉備之所以征討東吳,為關羽報仇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平衡內部矛盾。在劉備的設想中,用荊州人來管理益州,用益州人來管理荊州,這個結果對兩個勢力都有利,可是東征失敗了,蜀國只剩下益州一塊地方。

  • 7 # 文史之路ing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他一生的寫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的承諾,“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這是他對北伐的批評。可是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北伐呢?

    士為知己者死。“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知遇之恩,豈能不報?是劉備讓自己免於“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與諸侯”,是劉備讓自己有一方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是劉備讓自己站在權利的頂峰挑戰時代的命運,這就是中國計程車。北伐,是對劉備知遇之恩的報答,是為了興復漢室,恢復中原。

    理想必須實現。亮躬耕隆畝,自比管仲樂毅,管仲幫助齊桓公實現春秋霸業,樂毅連下齊城七十座,那諸葛亮呢?流芳千古不是那麼簡單的。滅曹魏,驅東吳,匡扶天下,興復漢室。這就是他的理想。曹操司馬懿不是吃素的,曹魏的人才又是多如牛毛,而蜀漢呢?諸葛亮要是不北伐,也許以後也就沒人能北伐了。為理想哪怕肝腦塗地,為理想哪怕死而後已,為理想哪怕逆天而為。嘗試嘗試再嘗試,努力努力再努力。

    小國更要圖強。蜀漢偏安一隅,雖是天府之國,可國土面積實在狹小,蜀漢巔峰時期最多有15萬大軍,而夷陵之戰蜀國軍隊遭到重創,常備軍隊十一二萬。而吳國有52.3萬戶,230萬人口,兵力23萬;魏國呢?有103萬戶,443.28萬人,總兵力約50萬。不圖強,只能滅亡;不圖強有何面目再見先帝。如若安於現狀,曹魏繼續修養生息,恢復實力;那時候可真就要大局已定了。劉禪又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他還真叫阿斗。諸葛亮一去,先前所做的一切可就要付諸東流了。

    安內必先攘外。戰爭雖然慘劇,但是它還是有一定意義上的好處。在轉移民眾注意力,加強回家凝聚力,戰爭都是最好的手段。一個國家,如果處於戰爭狀態,管理和治理起來就會順手的多。要整治鎮壓反動派,也方便的多。蜀國派系交雜,三股政治勢力共同組成。外來的劉璋、劉備集團,以及本地的土著集團,新的欺負老的,勢力底層矛盾積聚。國內的矛盾怎麼解決?戰爭。戰爭在這裡有一箭雙鵰的作用,成功了,恢復中原;失敗了,又一次轉移了國內矛盾,暫時緩解了三股勢力的相互鬥爭。以諸葛的智慧合理的利用這一點,也是情理之中。無論北伐是成是敗,都是讓蜀漢穩定下去的有利途徑。

    說了這麼多,諸葛亮為什麼北伐的真正原因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做這件事時所反應出來的智慧理想堅持,是千古年來諸葛在我們心中不斷提高的重要原因,有這麼一個為理想為國家奉獻一切的人,中國歷史才更具魅力。

  • 8 # 大河橋下流

    想知道諸葛亮為什麼堅持北伐,這要從魏、蜀兩國的綜合實力說起,當時魏國的人口約四百四十多萬人,軍隊數量在四十萬人以上,土地面積也數倍於蜀國,文臣武將眾多,人才濟濟。

    再來看看蜀國,人口不足百萬,甲士僅十萬人而已,偏居益州一地,雖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在易守的同時也不利於自身出川進取,能獨擋一面的人才稀缺,而蜀漢政權內部又矛盾重重。

    內憂外患,讓諸葛亮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如果暫時相安無事,各自發展,時間將把雙方的差距更加全面拉大。

    守,將坐以待斃,攻,雖無多少勝算,但傾全國之力放手一搏,也許會有意外收穫。

    再者,諸葛亮看重的將領如趙雲、魏延、王平、馬岱等人年齡上也偏大了,年輕的軍官又難堪大任,此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以攻代守,儘自己最大努力苦撐危局。

    雖然諸葛亮最終病逝五丈原,倒在了北伐的路上,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卻是很值得後人學習。

  • 9 # 程式設計師小助手

    默哀

    願以杜甫的《蜀相》,為諸葛丞相敬上: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結語

    明知不可而為之,才真的是悲壯。

    為這個角色平添許多悲情,令人扼腕。

    哀哉!

  • 10 # 小鄉說歷史

    1、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出處:《出師表》—蜀漢-諸葛亮

    釋義: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惟恐託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損於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瀘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甲已經充足,我應當勉勵統率三軍,北定中原,以便竭盡我拙劣的能力。掃除奸邪、興復漢室、返還舊都。

    2、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

    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性,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3、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蜀國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在蜀國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

    在蜀國的基本國策是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

    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皆亡),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

    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北伐背景

    223年,蜀漢皇帝劉備在彝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打敗,令國力大減。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後,丞相諸葛亮受託孤重任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恢復。同年諸葛亮派出陳震、鄧芝出使東吳,曉以利害說服孫權。吳、蜀兩國重新締結聯盟。

    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戰亂,收服南蠻各族之心,儲備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資。226年諸葛亮率領大軍進駐漢中,開始操練三軍,準備等待時機,北伐曹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這麼強大為什麼不統治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