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喔喔愛原創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如果過了數學敏感期就很難培養數學感覺了。好多學生在初中或高中覺得總也學不好數學,或許就是數學敏感期未能培養好數學感覺。小可愛現在是5週歲,應該處於數學敏感期的尾巴了。前段時間,小可愛也面臨如何攻克算數加減法的難題。

    小可愛今年夏天正式升入大班,也就正式開始了學前班的培訓教學。幼兒園的算數加減法採用的是先背過2-10的數字分成,後做加減計算的方式,5週歲的小朋友記憶力超群,小可愛兩天背過數字分成後,大喔、小喔深感欣慰,也便繼續任由小可愛玩鬧。一段時間後,老師微信小喔,說小可愛不會算數加減法或者說算數加減法做的很慢。小喔很奇怪,這2-10的數字分成,小可愛背得那是相當熟練,怎麼可能不會算數加減法呢?小喔找小可愛了解情況,發現小可愛把數字分成當成順口溜背過了,但單獨拿出一個數字就得從頭捋,所以算數很慢。小可愛是個性很強的孩子,特別有自己的主見。他聽課的時候,有個毛病,自帶甄選功能,感興趣的就認真聽,積極搶答;不感興趣的就閉耳不聞。由於開始快,小可愛自己放鬆了,忽然間發現自己不如有的小朋友,自尊心作祟,算數加減法成了小可愛上課遮蔽的內容。小喔首先給小可愛分析,算數加減法的重要性,日常生活必須要用的,是逃避不了的。小喔發現此時小可愛的學習算數的最大問題是小可愛學算術加減法的積極性很低,甚至強烈表示不愛學這個。為了提高小可愛學習算數加減法的積極性,小喔和小可愛發明了撲克牌背分成法,在遊戲中背分成。遊戲是這樣的,挑出2-10的撲克牌,然後小喔和小可愛各抽一張,誰的牌大,誰出題,只出單個的數字分成。小可愛的積極性馬上就調動起來了。經過兩天的努力,小可愛能較快的進行計算1-10的加減法了,但有個問題是口算的速度可以了,筆算的速度卻不快。大喔、小喔發現小可愛做筆算題時,愛磨蹭、玩東西、東張西望。針對這種情況,大喔、小喔又想了一個新辦法:和小可愛互相出題做。一人一個算數本,給對方出題量相同的算數題,看誰做的又快又好,做完後互相批卷子,這樣反覆出題加強計算。為了提高趣味性,大喔、小喔做題的時候不時錯幾道,讓小可愛盡情享受作為批題老師的樂趣。很快,小可愛的算數計算速度和正確率在全班名列前茅。趁熱打鐵,小喔建議小可愛試一下10-20的加減法,小可愛試了一下,十幾分鍾就掌握了。現在不時要求,出幾道10-20的數學題做一下。

    幼兒的學習都是越有興趣越愛學,越愛學越有興趣學,作為家長或老師,最重要的教育手段就是提高幼兒學習的趣味性。

  • 2 # 果果愛分享

    生活處處皆學問,對於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如此。例如穿衣服,冬天衣服一般穿的比較多,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各穿了幾件衣服,誰穿的衣服多誰穿的衣服少?吃飯時可以讓孩子按人數擺碗筷放板凳。家裡人數有變化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今天少了幾個人,誰不在家?去超市購物時可以讓孩子一起討論商品的價格,區別同種物品的價格。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孩子準備個存錢罐讓他擁有自己的硬幣零花錢,每天給一定的額度,讓他每週彙總一下自己收到的錢和花出去的錢,關係到自己利益的時候,他總是能數的很清楚的。

  • 3 # 來唄媽媽育兒

    數學不僅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和工具,而且是普通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所以在兒童入學前進行數學啟蒙教育無疑將有利於他們順利地在小學學習數學,為日後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並提高數學學習的水平。

    幼兒識數的重要影響因素--家庭教育

    經常有幼兒園家長說:“我的孩子能說會唱,就是數學不行,加減法怎麼教也不會。”想要孩子學好數學,就要對孩子多加引導,讓孩子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幼兒的生活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三者並進,而尤以家庭教育為主軸和中心。因為幼兒在家庭中和父母的接觸,交往最早、最親、最多,家庭相對於幼兒園來說是一個更為寬鬆、開放、自由的環境,這種環境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它不僅能觸發幼兒自我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而且有利於幼兒個性的良好發展。可以說,幼兒數學啟蒙,家庭是一個最最佳化的環境,家長們千萬不可輕視和放棄這個教育的良好時機。

    如何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早期的數學啟蒙?

    塗色學數字

    對於 3~6歲的兒童,在塗色的過程中,透過對微小面積的塗色,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鍛鍊他們的精細動作;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激發他們的藝術天賦。看看他們平時的塗鴉作品吧,你要相信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數學藝術家。

    簡單說來,塗色對兒童,至少具有以下7大好處:

    ☑ 提升孩子對顏色的認知

    ☑ 提升孩子做事的專注力

    ☑ 有助培養孩子想象力

    ☑ 作為藝術啟蒙,培養孩子色彩搭配的能力,提高審美水平

    ☑ 使孩子透過塗色遊戲,增加對日常事物的觀察

    ☑ 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 與孩子一起塗色,增進親子關係

    塗色學數學技巧及方法

    有序塗色

    沿著一個方向有序地描邊及塗色,這能大大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沿著圖中數字的箭頭開始塗色,指導孩子從紅圈中開始塗色,不同的數字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不同顏色來塗色。

    例如圖中右邊7個數字“7”可以指導孩子用7種顏色填塗,更有利於孩子對不同顏色的認知。

    電子素材模板:

    塗色數數

    塗色怎麼跟數數結合?除了有序塗色這麼規矩的方法,還能與數東西結合。

    例如上圖,孩子在規矩地塗完數字3之後,可以讓孩子相應數右邊的3只小兔子,讓孩子知道他剛剛填塗的,就是代表3個分開的物體。從而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的量化。

    電子素材模板:

    塗色學英文

    對於大班的孩子,他們對數學的認知水平已經有了很好的認知,這個時候,想要更好地進行幼小銜接的學前教育,家長可以試試給孩子玩這種塗色學英文的方法。

    不僅能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保持“數感”,還能學習英文,一舉兩得!

    電子素材模板:

    三者結合版塗色數學啟蒙方法

    這個三者結合版的塗色模板簡直就是家長必備的素材!

    素材中有不同的圖案和線條,能提高孩子對不同形狀的認知和運用。利用卡通形象和物體表示數量,形成數的概念。

    數字下還對應有數字的英文單詞,一步步指引孩子從淺到深地啟蒙學習!

    塗色不是洪水猛獸,找對方法,懂得適度,這將是很好的藝術教育。趁孩子小的時候,要多和他一起看、一起玩、一起嘗試,共同經歷,共同成長,享受愉快的親子時光。

    電子素材領取方式:

  • 4 # 山魂

    在生活中千疑墨畫中形數的概念,在2一3歲時,吃飯時,讓他知道幾個人在吃飯,有幾個菜,幾個筷子和碗,幾個桌子,椅子。穿衣服時,讓他認衣服有幾個釦子,幾個兜,吃並干時練數塊數,數家裡有幾個開關,幾個門,門上有幾個摺頁,這形慢慢就在腦子裡形成數的概念,再數數,加,減數等,不要抽象,要具體。從物中認知。

  • 5 # 大悅悅麻

    數感好的孩子,數學就好!家長首先要培養孩子的數感。

    數感(Number Sense),指的是人對數字的應用能力,用數學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它不是你靠死記硬背“九九乘法表”就可以獲得的,而是透過在實際情況下使用數學、理解數學所獲。

    其實生活中數字無處不在,家長們要充分利用各種生活中的物與事,啟發孩子對數字的興趣。

    當小朋友接觸到一項新事物時就特別喜歡實踐,反而會纏著家長出題目。每次出門,坐公交車,都可以跟孩子一起數上車多少人,下車幾人,過幾個紅燈等。

    即使不坐車,平時走路的時候,家長也跟孩子數數,數車牌。

    在生活中,日曆、家長年齡、時鐘都含有數字,只要巧妙引導,就能讓孩子既理解生活中的數字,又能培養數感,還能增進親子關係,真是一舉三得。

    擲骰子是個非常不錯的訓練小孩口算的方式。透過骰子,家長可以讓孩子學習加減法,計算一下3個骰子之和,再擲一次後,可以比較兩者的大小,計算兩者之差。這也是個不錯的教學方法哦!

    總之,好的數感,得益於家長的正確引導,透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讓小朋友理解數學之美,其效果要遠遠好於送孩子去外面上各種公文數學、奧數培訓班。

  • 6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你好,我是翼翔老師,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文章很長,今天,簡要說說:

    在生活中引導數學的學習,在於一個字“用”

    其實,父母在生活中可以和孩子玩的數學很多,列舉幾個於下:

    1、幼兒數數,讓孩子數一數家裡的人,物品的數量,練習按數量來分配東西。

    2、加減法:可以指著幾個物品讓孩子練習簡單的加減概念

    比如說:盤子裡現在有幾個蘋果?(答:8個)

    (1)、 爸爸拿走了3個,盤子裡還剩幾個?(真的拿走)

    (2)、我們吃掉2個,還剩幾個?(真的吃掉,多有樂趣呀,活生生的數學哈)

    (3)、媽媽再買了一袋蘋果,一共5個,現在我們有多少個蘋果?

    3、撲克牌遊戲:我非常喜歡和孩子用撲克牌來玩數學遊戲,可以玩各種各樣的,比如簡單的點數相加,也可以玩24點,因為有競賽功能,樂趣非常。

    4、生活中認識人民幣:平時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試著讓孩子算一下價錢,然後給孩子一定的錢,判斷夠不夠,還剩多少?人民幣就學得很好了

    5、時間:認識時鐘,最好的時候是學了乘法,這樣就可以一次學完時鐘。長針真到7就是5*7=35分,在一年級時,很難講清楚這個。

    6、重量,長度,面積,體積等等,都是可以在生活中體會的。

    7、最後再介紹一個,最適合在生活中玩的,只要是閒暇間隙都可以玩的,就是口算比賽,隨便說一個簡單的算式,就可以獲得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賽了。比如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都是可以的。

    我是翼翔老師,一個熱愛分享數學學習方法的老師,一個熱愛孩子的爸爸!

  • 7 # 二胖200806

    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樂趣,可以以數學遊戲的形式,一定要大人很孩子一起遊戲!平時基礎的列式計算要規範,九九表要滾瓜爛熟的讓孩子牢記。總之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於大人的陪養,抓基礎,規範,要慢慢來,孩子基礎學好了,自然會有興趣學的!

  • 8 # 唐老師數學課堂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數學學得好,首先是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那怎樣才能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呢?

    當時我很好奇,這款遊戲是如何打動我身邊眾多學生的。後來,我再進一步進行了解。發現大部分的同學的回答都接近於一個解釋:此遊戲每局由100個人參加,最後取勝的只有一組隊員,只要能在100個人中脫穎而出,就很開心。

    這就是學生眼中的成就感。

    當然成就感不一定來自於萬里挑一的優秀,很多地方都可以去挖掘我們的成就感。每解出一道數學難題,每次考試都有一些小進步,每次家長的一些小鼓勵......

    其次,學習過程、成長道路有一個優秀的引導者與陪伴者。

    前些天有個飯局,其中有一個今年剛參加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期間一直在吐槽他的老闆。原因是在公司崗位上被安排非專業的工作,工作內容繁瑣而雜亂。明確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的專業技能無法得到施展及提高。再者,在公司有專案的時候,專案小組的配合工作也無法到位,都是各做各的,缺少溝通,而作為一個社會新人也沒有能力去組織大家。為此而煩惱不已,而對工作毫無熱情可言。

    其實,在學習生涯中,學生也會碰到一樣的情況。老師與家長就像是老闆,老師和家長如果不能給到合適的引導,也將給學習興趣帶來巨大的打擊,不僅無心學習,還會與老師之間產生隔閡,學起來也就索然無味了。同學就像是同事,同學之間無溝通,不互幫互助,也會慢慢地對學習失去熱情。

    所以,在學習生涯中,老師是否合拍,同學之間關係是否和諧存在很大的影響。

    最後,學習方法是關鍵。

    如果你很努力去做一件事,但是長時間沒有成果。我們很容易選擇放棄,很難去發現自己是不是用錯了方法,完美地詮釋了“當局者迷”。

    學習也如此,一旦陷入自己的思維,很難再去打破。如果學生的學習方法跑偏了,就很容易引起“學習很努力,但就是成績上不去”的怪圈。

    說到底,還是離不開有一個優秀的引導者,在學習過程中給到正確的指引,學會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會有學習的成就感。

    以上三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希望所有人能夠給孩子這樣的一個環境,如此良性迴圈下去,學習成績提高那是自然而然的。

  • 9 # 初中英語誦讀

    先上一個我寫的書的小廣,按慣例哦。

    從多年的英語教學和做班主任的經歷中,發現孩子主要有兩類:偏文輕理和反之。不幸的是公子就是上一種,所以研究怎麼讓孩子學好數學也是我近幾年研究的問題之一,因為我的公子。

    我諮詢了我身邊很多的數學老師,他們一致的回答是,計算。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核心的核心,而這正是現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通病,花架子太多了,但是基礎的數學計算能力卻培養不夠,以至於學生進入中學後還得再訓練。所以家長一定要想多種辦法讓孩子天天練計算,越熟越好。

    第二個要點是:積累本。有的學校叫做錯題本。我要求我們家Jason天天聽講和做作業的時候,認真做積累,這種積累不是交給老師的形式上的東西,而是自己用的,是真正給自己的東西,典型題,出過錯的題,自己的感悟,一條一條,按照日期或者序號,記在筆記本上,在孩子睡前或者醒後,重點看一下,不,要背一下。筆記記了,也要背。

  • 10 # 祥子918

    孩子的教育不是靠理解學會的,而是靠死記硬背。

    但學習加減法,你可以嘗試快樂地學習法。

    比如拿一些吃的東西,你幾個,她幾個,你給她幾個,就是加法,她吃掉幾個就是減法。旁邊應該列上算式,讓她看。

    還有你可以用繩子穿一些東西(例如瓶蓋)。比如4+2,你可以告訴她,把繩子上穿的東西先拔過來4個,再拔2個,然後總共多少,數一下。10以內的加減法,你就總共穿十個,加減法都可以算的,你告訴她加法怎麼做,減法怎麼做。

  • 11 # 王惠文陪你聊育兒

    學好數學靠什麼?原來我們一直做錯了

    今天我們來講的是學好數學靠什麼,這個話題其實也可以分兩個年齡段來說,對於已經入學的帶孩子來說的話,可能靠的是學習方法,還有就是它勤勤懇懇的學習態度。但是反過頭來,我們也經常會看到有些學生他一直都很勤奮,學習方法也相對的來說並不錯,但是學習確實總不能不見明顯的效果,或者說孩子怎麼也沒有學出興趣來。

    各個學科當中,尤其是數學方面,這種情況更為常見。因為語文、作文、英文這樣的進步會比較明顯,只要你多聽、多記、多練習、寫,就應該能夠熟能生巧,提高成績。但是數學就比較難,一旦基礎沒有打牢的話,靠機械的重複練習就會沒有效果。這也說明了數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科,它相當的靈活,對孩子的學習素質要求就更高,尤其需要孩子要有一個活躍的、拓展的思維意識,那麼看到了大孩子們的表現,我們就應該意識到,對於零到七歲的嬰幼兒來說,我們現在需要怎麼樣去做才能為孩子日後學好數學呢打好基礎,那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我們要培養出孩子對數學的敏感度。

    當一個孩子對這個數學非常的敏感的時候,他在這個方面的思維才會是比較拓展型的,打得開,也才能夠去理解抽象的數學邏輯。那這個敏感度當然是從最基礎的興趣愛好來培養。在蒙式的學習裡,培養嬰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愛好,就是首先要讓孩子喜歡數字,其次是理解數量,理解數與量的對應,再其次就是喜歡運算,就是在零到七歲孩子的一個基本功課。

    當孩子一旦感覺到數學裡面可以有更多的樂趣的時候,他對數學的敏感。而思維的活躍,對數學方面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就會進一步地表現出來,那麼在數學學習上呢就會輕鬆的有所進展。說到這裡,可能也有人就說了,其實小孩子零到七歲的小孩子應該是在玩中長大的,不應該有數學啊、語文啊這些概念的出現,這些東西應該是上小學才開始去學吧。

    現在有這種觀念的人還是很多的,那原因首先是這樣的,家長還是沒有搞清楚,零到七歲孩子的學習不是技能的學習,而是素質的發展,是思維習慣的啟蒙。其次有一個固有的觀念,認為學習是很辛苦的,甚至是不快樂的。其實這個想法呢還是比較武斷的,因為我們不能這樣子去說。說如果我們孩子不去學習文字、數字,那麼他的童年就肯定是快樂無比的,快樂和學習不是一對矛盾,而更常見的是使我們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因為開動了腦筋、活躍了思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充實的快樂,經常會讓我們大人呢覺得誒學習是讓人進步的動力之外,也是讓人快樂的一個動力。所以說我們就要在零到七歲這樣的一個關鍵的時期內,在孩子邏輯思維發展的敏感期內,抓住各種機會讓孩子去多接觸、多練習、多發展,讓學習成為孩子的日常好夥伴。

    早教是利用遊戲來進行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的,這其實是真正的玩中學,學中玩的含義。例如呢我們讓孩子來做測量遊戲,在遊戲中感知數與量的對應,我們用尺子來測量桌子的有多長,也可以用鉛筆來測量桌子有多長,或者我們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互相測量自己的身高,這對小孩子來說這樣的日常生活遊戲都是非常的有樂趣的,同時這樣的遊戲當中也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數學內容和學習數學的機會。只要我們家長心裡面始終裝著這樣的一個概念,數學的學習是充滿了日常生活當中的,那麼就會把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的充滿了數學樂趣。比如說排個隊,可以告訴孩子次序分水果給家裡人,可以告訴孩子數量的分。鯉魚組合幾點幾分呢?是時間,還有空間的大小,甚至是玩一個撲克牌,這些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的機會,也是非常有樂趣的一件事情。那麼我們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對數學的敏感度,自然而然呢就會得到了培養。

    所以我們說幼兒學習數學靠的是什麼呢?

    第一個就是我們從小逐漸培養起來的孩子對於數學的敏感度。

    第二就是我們家長的意識,我們家長要有一個數學教育無處不在的這樣的一個意識。如果有這兩點做保障的話,那麼我們的孩子在日後的數學學習當中肯定是輕鬆、省力,並且是充滿樂趣的。還有數學的學習還需要注意的一個點,就是對於我們幼兒的數學教。

    啟蒙我們需要了解到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要教什麼,第二個是不要教什麼教什麼呢?教遊戲,教具體的數量的合成、數字的對應交、歸納交、分類交啊圖形的配對。另外我們還可以教孩子們用感官去觸控對圖形的觸控,用圖形來做遊戲,我們可以用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具體的量去對應數學當中那個抽象的數。那麼不教什麼呢?我們不加在黑板上寫的一,然後對寶寶說,這個是一,我們也不會去教一些有誤導性的兒歌,比如說一像鉛筆,二像鴨子。靠這樣的兒歌,我們的孩子是學不會數學的,因為我們孩子不是透過形狀來記憶這個數字的

    所以我在這裡再次提倡我們蒙氏的觸覺版,我們之前說過了,觸覺版就是摸一摸就會寫的,實際上這個是一個內化的過程,而不是讓孩子強行去記住數字的形狀。那麼一像鉛筆,二像鴨子這樣的一個早教化的過程呢,實際上是非常限制孩子的思維的。

    如果說我們只是一個小木棒的話,那麼一個圓點是一嗎,一個小方塊兒是一嗎?還有一堆沙子是一嗎?實際上一的概念是非常的大的,所以我們不能透過一個簡單的教法就把孩子侷限起來了。在這一點上面,我們一定要注意避免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維,不要把不利於他抽象和具體事物相聯絡的一些東西給到。孩子還有另外一個大的孩子都很喜歡拼搭積木,這是我們孩子邏輯思維發展發育的一個表現。那麼各種積木的拼搭,實際上就是一個組合和分解的練習,這個練習就非常有利於孩子的數學思維的發育。比如說福祿貝爾這個教具裡面也非常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在他的這個教具當中,組合與分解這個主題佔了相當的比重。所以說對於嬰幼兒教育來說,孩子們的思維擴充套件是相當受到教育家們的關注的,這也是我們數學教育當中,我們家長非常需要重視的一個點。

  • 12 # 關注雜事鋪子

    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的練習可以增加心算速度。當遇到不會算的題先略過。最後全部做完以後,把算錯的,不會算的題整理出來,然後用瓜子或者糖果代替,一個一個數。多數幾次就明白了。

    當然,幾十幾百的加減法肯定不能這樣算了,就教孩子用豎式計算,這樣,幾十幾百的數字又變成了個位數相加,然後繼續用數糖果的方式,不管多大的數字,個位+個位,十位+十位,百位+百位,都是十以內的加減法。這樣運算就會特別簡單。

    不能一味的做練習,小孩子本來就對糖果感興趣,對感興趣的東西也會格外上心。

  • 13 # 心湖鑑影

    數學屬於邏輯分析非常強的學科,培養孩子的數理思維和能力我覺得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或注意:

    1.孩子從小就要不斷培養他對各種人、事、物的歸類系統化整理思維和技能,也就是培養對事物的秩序感,可以從打理家務等的身邊人、事、物開始。

    2.在生活、工作、玩樂環境中,要善於發現蘊藏數學知識的各類人、事、物,尤其孩子小時候,對各種算數變換的練習要經常實踐,如買菜等購物,如用圍棋、石子、種子等“排兵佈陣”,一群孩子的佇列變換等等,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場景是培養孩子構建數學模型的基礎有效途徑,算數是數學大廈的基礎!

    3.經常透過解構、結構、畫圖、講解等方式培養因果分析思維,因為數學就是研究事物運變的量的因果關係,這就需要把事物間一些質的因果關係先搞清楚,從簡單的因果分析逐步隨孩子認知能力發展向複雜的拓展開來。

    4.學習數學等理科知識,會大量使用左腦分析思維,長期下來,人會感覺非常疲累,所以,應當將音樂、繪畫、舞蹈、運動等活躍右腦的課程內容與數學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比如學習時播放高質量輕柔美妙的純音樂對提高學習效率非常有益!

    5.專注力、發散思維、記憶力、表達能力等的培養很關鍵!

  • 14 # 書棋人生

    首先是教孩子數數。從一數到一百,然後到一千,也可以數大數,從一千到兩千,或者從一萬到兩萬。這個是最基礎的練習。還可以倒著數。

    接下來就是加減法的練習。可以用圍棋子做教具。孩子算的不對也沒關係,可以數一下,獲得感性經驗。這個練習也要多做,讓孩子明白,加減法不是抽象的,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是有生活來源的。可以買二斤雞蛋,讓孩子數數多少個。過兩天再數數多少個,算算吃了多少個雞蛋。等等。

    加減法熟練以後,還可以繼續練習乘除法。不過呢,這事交給學校的老師吧。

  • 15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不知道題主的孩子現在多大了,所以不是很好判斷這個問題。

    我只能按照一般情況來談談我的建議。

    如果孩子比較小,那麼我建議這個階段儘可能的結合生活實踐把“數字”的意義理解了,注重“數量”的認識!然後再去完成加減法(不限位數)的運算基本方法掌握。

    這裡特別提醒一下,整個小學階段都不行停下計算題(口算)的練習!建議每天都能計時做一些。而題目的難度最好不要太簡單,注意搭配,不用等課內的進度,孩子只要能夠熟練掌握了就繼續往下進行。

    這裡建議等到孩子計算能量有所提高之後可以跟孩子一起研究一下“巧算”並且做一些針對的練習。網上有很多資料,如果嫌麻煩可以買針對性的書籍,比如學而思的計算秘籍就很不錯。

    計算屬於貫穿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之中,重要性極高!一定要認真對待。 特別提醒的是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書寫計算過程的習慣!跳步出結果一律算錯!這個習慣越往後你就知道越重要了。

    數學學習急不得,一定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只有理解透了現在的在考慮下一步的學習!不要貪快!

  • 16 # 小小思維家

    1.在生活中培養數學思維

    數學啟蒙的第一步,就是在生活中學,讓孩子明白數字的含義。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媽媽就可以有意識的教孩子數數,比如指著孩子的玩具,給孩子數數有幾個,和孩子之間進行互動,讓孩子拿兩個蘋果給你。這種方式,可能會讓孩子數到10的過程變慢,但是意義卻很大。

    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透過遊戲來進行數學啟蒙。兒童的大腦思維程序和情緒有關,和創造性、記憶等的發展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作用。如果提供給兒童大腦活動的資訊是豐富而愉悅的,那這種學習就是積極的、高效的。

    遊戲是滿足兒童多通道活動的代表。科學設計的數學遊戲是給予兒童相應知識、能力和經驗的最佳方式。

    說到遊戲,不得不提起很多高質量的數學繪本中也有不少遊戲,只要參與到書中的數學遊戲當中,每個孩子都可以透過努力成為數學達人。

    2.數學繪本利於數學思維培養

    好的數學遊戲書應該避免線性的、結構式的題目設計(研究證明,這些方式嚴重抑制兒童大腦學習能力),應該按照數學知識的不同維度巧妙設計,穿插編排,使看似毫無規律的遊戲最大限度滿足兒童好奇心,從而集中兒童注意力,激發其數學潛能。現在數學啟蒙的繪本多種多樣,有些孩子可以和家長邊玩邊學,也能增加親子感情。

    3.動畫片也是數學啟蒙的一種方式,但是選擇什麼樣的動畫,家長要注意甄別。

  • 17 # 老唐槓桿數學

    首先跟學習能力和智商是沒有太大關係的(不然你也不會初中成績還能很好),只能是學習習慣、態度和方法出現了問題。就說數學,高中和初中完全就是兩個概念,初中時學習的都是不成體系的具體化的知識,上了高中知識點開始變得抽象並且系統化,難度更大且互有關聯,需要你去理解性學習和對題型進行歸納總結。而且高一是整個高中的知識基礎,沒有學好的話直接關係到後面所有內容,導致根本學不懂。如果還用以前那種比較低效的學習方法或者覺得自己牛掰可以先玩一玩,那你麻煩就大了

    這裡針對學習數學給出幾點建議:

    1.動手。不管平時還是考試,請手中有筆有草稿紙。

    2.動腦。先思考,實在思考不出來,就看答案,如果看不懂答案,請一定找人問,一定要問懂。

    3.對於一道“懂”了的題目,應在三天後,“獨立自主”的完整做一次,看是否能完全正確無誤的解答,如果不能,應再次弄懂,擱三天後再“獨立自主”做一次。(什麼叫“獨立自主”,比如你做一道題目,做到一半卡住了,你看了答案後恍然大悟,這就不叫“獨立自主”做出來,請高度注意,這時候你並沒有“懂”,千萬不要把題一丟,認為自己會了。)

    4.標註難題(“難”是相對於你自己的水平),建立難題庫,每天從難題庫裡隨意抽出一兩道做,當難題庫中難題很多時,你又能每天堅持做幾道,提分效果極佳(親測有效)!

    5.題海“戰略”。相對於題海戰術,題海戰略也需要大量做題,但做每道題應注意發現他的價值,多想想這道題考察的是什麼知識,裡面有哪些其他類似題目共通的思路,又有哪些區別於其它題目的特殊的地方,這道題的結論是否可以推廣,是否有一般的結論等等。

    6.“講題”。同學之間可以多給對方講題,能講給對方聽懂,基本就是真懂了。更重要的是,你會發現,講題的過程能開啟你的思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親測有效)!

    7.擁有強大的內心。敢迎難而上,不怕難題,沉心靜氣,敢於勝利!(這點最重要,這是一個人學習品質問題,不要小瞧!)

       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是兩個概念,所學知識由“具體”轉變為“抽象”,更加考驗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的方法。 如果你從心態上就沒有準備好,根本沒有意識到初高中的差距,成績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如果有些小同學已經感覺到學習出現了問題,成績開始下滑,不要著急,重新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及時止損,謹防出現“低分慣性” 。

  • 18 # 峽谷2019

    教孩子數數,不是件很件很輕鬆的事情,本身寶寶對數字就沒有什麼概念,讓他學會數數(數學)可是難上加難,那現實中該怎麼做呢?又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樣教孩子學數學?

    方法/步驟

    1/6 分步閱讀

    首先就是調動孩子對數字的興趣,讓孩子的玩耍喝吃飯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接觸數字,包括寶寶經常吃的小零食(記得有一種數字餅乾),在孩子的身邊多設定“數字”的“薰陶”。

    2/6

    為了強化孩子對數字的人是和理解,家長們不妨給孩子多玩一下撲克牌遊戲,先把撲克牌裡面的J、Q、K、A以及大小王拿掉,剩下的就是純數字了,和寶寶玩不同的數字識別和加減遊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3/6

    對於大一點的寶寶,家長們還可以採用一家人集體玩關於數字的遊戲進行數字只是的強化:比如認識紙幣、利用紙幣玩賣買遊戲、或者是在逛超市的時候利用商品的價格標籤來強化數字概念。

    4/6

    家長還可以準備孩子的諸多玩具,來和寶寶講解一下加減法的運算規則和方法,先從簡單的1+1開始,把一個玩具放在另外一個的旁邊,再幫助孩子數一下總共玩具的個數。

    5/6

    此外還要記得,家長們還要把簡單枯燥的數字加減法“演變成”孩子們喜歡的東西:比如香蕉的個數、自己小板凳的個數、橡皮鴨子的個數以及自己玩具熊的個數,讓抽象的東西具體化。

    6/6

    家長們還要李泳豪外出遊玩的機會,來強化寶寶的數字概念,路邊的電線杆、自家的車牌號、動物園裡面的長頸鹿個數,都可以幫助寶寶強化數字概念,家長們在教學期間一定要耐心、細心。

  • 19 # 記攝人間

    讓孩子正確的學習數學家長要從小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多教孩子做一些數字趣味遊戲,讓孩子對數字敏感,為今後學習數學打下興趣基礎,在實踐中總結如下方法:

    1、多做一些數學練習題,有助於養成數學思維

    2、多背一些數學公式,以便於熟練應用到解題中

    3、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要被動學習

    4、對於一些數學題上的知識運用上要時常進行方法總結歸納

    5、要有創新意識,實現一題多解

    6、要積極主動的探究數學題的根本思路

    7、做好數學筆記,對於一些不太熟悉的知識要記下來

    8、進行數學錯題記錄,常常練習做錯的題,避免錯誤再次發生

    9、課前及時預習知識

    10、課後及時複習課堂學習的重點內容

    11、對於一種解題方法行不通時,要及時切換數學解題思路,要在學習數學上靈活應變

    12、在上課時要注意老師所強調的重要數字知識內容

    13、和同學常常進行交流,互換彼此的數學解題方法

    14、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我們要拓展自身的解題思路

    15、為了增強我們的記憶,可以採取知識結構圖的方法進行知識記錄

    16、我們要計劃好每天學習數學的時間,為學習數學提供時間上保證

    17、遇到不會的數學難題,可以從一些基礎知識點出發對它在進行深入研究

    18、在聽課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向同學或老師請教,解決疑惑

    19、及時完成老師的留下的課堂作業,這是對所學知識上的有效鞏固

    20、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難易程度的課後習題,不要妄想一口吃個胖子,要慢慢來。

    總之,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慢慢讓孩子在學習中產生樂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最簡單的學習方法!

  • 20 # 90後張小錄

    個人覺得讓孩子學好數學,首先要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學任何東西,興趣都是最重要的。還有就是要耐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間盤突出和腰間盤膨出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