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奧德修斯蛇夫座聖鬥士

    其實是笑傲江湖的武學理念高於神鵰俠侶,尤其是獨孤九劍和辟邪劍法兩套絕世劍法,代表了招式系的最高境界,其它的金庸小說幾乎都是以內力為系統,唯一的例外正是笑傲江湖。

  • 2 # 兮陌花易冷

    我認為,發現《笑傲江湖》的武學理念高於《神鵰俠侶》

    接下來從幾個細節來分析。

    ①在《笑傲江湖》的開頭,青城派大舉進攻福威鏢局時,餘滄海曾以摧心掌殺死了林平之心愛的白馬。那匹白馬橫臥在地,身上卻也沒半點傷痕,其實心臟已經被震成了幾瓣。

    在《射鵰英雄傳》中,肉掌斃馬是五絕才能達到的功力。比如黃藥師曾殺華箏的馬來展示功力,他一掌掌打在馬鞍上。最初一瞬之間,那馬並無異狀,但漸漸垂下頭來,四腿彎曲,縮成一團,癱在地上,竟自死了。桃花島上,歐陽鋒也曾掌斃黃馬。黃蓉還原桃花島慘案時說:掌斃黃馬、手摺秤桿,當世有這功力的寥寥無幾。可見青城派餘滄海便達到了五絕的功力,與黃老邪、歐陽鋒不相上下。

    ②《神鵰俠侶》中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功夫天下無雙,但他無法在木頭上刻字,邱處機曾說:憑一燈大師這般出神入化的指上功夫,就算是在木材之上,也未必能刻出字來。也就是說,即使是在最軟的木材之上,一燈也未必能刻出字來。然而《笑傲江湖》中方證和解風卻能以指力在少林寺大殿的木柱子上輕鬆刻字,每一行字跡都深入柱內,木質新露。能做大殿柱子的木頭,必然堅硬無比。方證大師的功夫在《笑傲江湖》中自是一流,但解風卻只出場一回,在一流高手中排不上號,但他的功力強於精通一陽指的一燈。可見《笑傲江湖》中的武學水平要高於《射鵰英雄傳》及《神鵰俠侶》的水平,隨便一個二流高手就能和五絕齊平了。

    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郭靖還在拘泥於降龍十八掌的固定招式,一招“亢龍有悔”打出來,令狐沖早已瞧出破綻,一劍制敵。吸星大法吸人內力,敵消我漲,實為bug。雖然有反噬的弊端,但已被易筋經化解,令狐沖就是個小段譽,此掛一開無人能敵。易筋經更不必說,達摩祖師傳下的無上密法,少林寺的鎮寺之寶,全部金庸小說出場人物中,練成易筋經的只有三人。單以劍法境界而言,令狐沖在楊過之上。楊過還停留在重劍境界,而令狐沖已經達到了木劍境界。楊過跟著大雕學會了重劍劍法,玄鐵重劍堅硬沉重,無堅不摧,所以楊過以重劍硬碰硬,劈壞金輪法王好幾個輪子。但是他後來換了普通的劍,卻仍是硬碰硬的打法,實在是不知變通,沒有達到不滯於物的境界。

    我們透過主角和原著細節的描寫,不難發現《笑傲江湖》的武學理念高於《神鵰俠侶》!

  • 3 # Na蘭容若

    首先我們說《神鵰俠侶》裡面主人翁是楊過、小龍女,這部電視劇裡前期武學造詣最高的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後期結尾時楊過悟出黯然銷魂掌,歷史背景是南宋。

    我們再來說《笑傲江湖》,那是已經出現了武當派,並且書中八十多年前魔教大舉突襲武當,搶走了當年張三丰手寫的太極拳經。武當派,根據《倚天屠龍記》,是張三丰在元朝初年創立的教派,元末時張三丰還在。由此,《笑傲江湖》的歷史定位肯定在明朝前期。

  • 4 # 張小凡說

    各位英雄請了,在下張小凡。本人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神鵰俠侶》裡面的人物所用的武功絕學 絕對,一定,高於《笑傲江湖》。《笑傲》和《神鵰》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那些說《笑傲江湖》武學高於《神鵰俠侶》的人,只能說你們根本就沒有認真看過原著,或者說對金庸小說了解太少。

    首先第一點,金庸小說都有一個特點,越是武功高強的人越是不用武器,有時候武器之前一個身份的象徵而已。《天龍八部》是金庸小說中武學最厲害的,像掃地僧,無崖子,天山童姥,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這些都是厲害的人,根本就不用武器。在《神鵰》中雖然有一部分人用武器,但高手之間用武器和不用武器區別不是很大,主要比的還是內力和武學修為。像郭靖,周伯通,還有五絕,王重陽用的是《先天功》黃藥師的笛子只是一個身份象徵,人家真正靠的是《彈指神通》,洪七公在第一次華山論劍靠的也是《降龍十八掌》根本就沒有用《打狗棒法》,歐陽鋒也是用《蛤蟆功》,至於郭靖和周伯通也沒有武器,楊過用了玄鐵劍,但是打敗金輪法王靠的還是《黯然銷魂掌》。在看《笑傲江湖》,五嶽派,武當派,青城派不管什麼派別都離不開劍,包括魔教,就連東方不敗都用繡花針來做武器。

    而且在《笑傲江湖》裡,會點穴就已經算上乘武功了。會使用“劍氣”那就非常牛逼了。令狐沖雖學了《獨孤九劍》,但絲毫沒有內力,這就可以在《笑傲》裡做一流高手,如果放在《神鵰》裡分分鐘就可以被金輪法王給秒殺。要知道在《神鵰》了,這些高手隨便打一掌出去就是排上倒海,而在《笑傲》裡,一直強調的是某某劍法如何精妙如何了得。要知道劍法是屬於“外功”很容易速成的,風清揚一晚上就可以把令狐沖劍法提高不止一個檔次,第二天就可以單挑田伯光,而內力則是需要一點一點日積月累慢慢積累的。所以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然後再說《笑傲》裡面的武功。華山派最厲害的《紫霞秘籍》,就這種破武功,被勞德諾偷去了,當時左冷禪就說一本小小的《紫霞秘籍》也值得你去偷?說明什麼??滿臉的不屑,任我行的《吸心大法》是《北冥神功》裡演化來的,屬於殘篇。令狐沖《獨孤九劍》是獨孤求敗三十來歲所用的,講究剛猛凌厲,先發制人。而楊過用的玄鐵劍法是獨孤求敗四十歲開始用的,如果沒有深厚內力根本就使不動更別提跟人動手了。《辟邪劍法》是《葵花寶典》的殘篇,在《笑傲》裡 也就《獨孤九劍》和《葵花寶典》比較厲害而已,可以跟《九陰真經》一個級別。但總體來說根本比不上《神鵰》。《神鵰》裡面上乘武功數不勝數,隨便說一些都很多,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舉例了。

  • 5 # 孫少俠品金庸

    《神鵰俠侶》的武學理念和《笑傲江湖》的武學理念其實是一樣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兩者都有劍魔獨孤求敗的武功。劍魔的武學修為不用多說,那是無招勝有招的至高境界。

    如果沒有獨孤求敗的話,那麼《神鵰俠侶》的武學理念是沒有《笑傲江湖》高的,這一點有許多證據可以證明。

    首先,《神鵰俠侶》裡的末尾,五絕隱隱然悟出了“後發制人”的理念,但是也只是萌芽狀態,根本還沒有機會去系統的實踐和總結這套武學理論。

    直到張三丰橫空出世,開創了太極拳,成為武俠史上一條重要的風水嶺。

    不是五絕修為不行,而是他們那個時代的侷限性,都注重先發制人,先下手為強,這無可厚非。

    其次,《笑傲江湖》裡已經有武當派的太極劍法了。

    沖虛雖然被令狐沖所敗,但是不代表這套理論不行。令狐沖當時也是冒著巨大風險才換來這來之不易的勝利的。

    而任我行的劍法和掌法,都強調以拙勝巧,非常高明。

    可惜任我行在西湖牢底被關押了整整十二年之久,和外面的社會嚴重脫節了,不然他的修為還會更高,也不至於在少林寺三戰的時候,被左冷禪鑽了空子,造成一種惡劣影響,老讓人覺得他們差不多。

    其實任我行是要高出左冷禪不少的。

    第三,風清揚和令狐沖自不必多說,東方不敗非提不可。

    東方教主本身內力和武功估計和向問天都有很大差距,但是憑藉《葵花寶典》,五個向問天也打不過東方不敗。

    這是《葵花寶典》包括辟邪劍法的武學理念所決定的。

    那就是“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他達到了“快”的極致。

    所以,《神鵰俠侶》要感謝劍魔獨孤求敗的存在,讓二者可以打平。

  • 6 # 歲月殺豬不留情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宣告一下,首先這兩部影視作品的人物是不可能碰在一起,也就無法準確的判斷誰的武學理念更強。但是具體能不能比較呢,其實也可以,那就要在這中間找到一個標準。

    首先,在《射鵰英雄傳》中,肉掌斃馬是五絕才能達到的功力。例如,黃藥師曾殺華箏的馬來展示功力;在桃花島上,歐陽鋒也曾掌斃黃馬,黃蓉在回憶時曾說,掌斃黃馬、手摺秤桿,當世有這功力的寥寥無幾。

    而在《笑傲江湖》的開篇,青城派大舉進攻福威鏢局時,餘滄海曾以摧心掌殺死了林平之心愛的白馬。可見青城派餘滄海便已經達到了五絕的功力。但餘滄海打不過嶽不群,嶽不群又打不過令狐沖,令狐沖打不過東方不敗,還有左冷禪,任我行,風清揚,方證大師,沖虛道長等絕頂高手。

    其次,再說楊過,他苦練十六年習得的重劍是獨孤求敗,初期所使用的,而令狐沖學會的獨孤九劍也是獨孤求敗所創,因此單憑劍法境界而言,令狐沖就已在楊過之上。楊過還停留在重劍境界,而令狐沖已經達到了木劍境界。

    綜上所述,《笑傲江湖》當中的武學宗旨,要比《神鵰俠侶》更勝一籌。

  • 7 # 流北風

    金庸小說裡面的武功是根據歷史朝代來的,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神鵰俠侶是宋朝背景而笑傲江湖是明朝背景所以,神鵰俠侶的武學理念是高於笑傲江湖的

  • 8 # 菲菲放映廳

    大家好我是倉鼠,我覺得兩部作品各自的武學理念都很好 ,作品的人物設定形象,故事背景,劇情的發展都圍繞著武學理念的各有長處,畢竟兩個作者的想表達的內容有所不同

    《笑傲江湖》是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描寫的是化外的武林天地,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具有幻想性的特徵,運用了大量的隱喻,有豐富的隱喻意義和哲學意蘊,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正如金庸所言:“武俠小說本身是娛樂性的東西,但我希望它多少有一點人生哲理或個人的思想, 透過小說可以表現一些自己對社會的看法。”人生所求應該用正當手段獲取

  • 9 # 陽光影話

    說到這兩部裡武功的制高點不得不說一下開創傳世劍法的獨孤求敗和研發《葵花寶典》的刺繡大師前朝太監。

    獨孤求敗:看看這個名字就能夠想象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了。獨孤求敗的傳世劍法,劍法分四層境界,利劍、重劍、木劍和無劍。劍法又分九式,可以破盡天下武功兵器,故名獨孤九劍。楊過僅僅達到重劍境界就已經天下無敵,令狐沖學了一些獨孤九劍的皮毛就能在江湖上罕逢敵手。從神鵰和笑傲中的片斷描寫可以想象這位大俠的絕代丰姿。

    前朝太監:在《笑傲江湖》中,嶽不群,林平之練的《辟邪劍法》是殘缺版《葵花寶典》的殘缺版,練成之後行動快如閃電。東方不敗練的也不是完整版《葵花寶典》,練成之後幾乎天下無敵,在任我行,令狐沖等四人圍攻下還遊刃有餘,動作簡直快如鬼魅。看看僅僅學了12年小部分殘本《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的武功就不難想象這位公公的武功之高,一小部分,那也就是頂多只有三分之一那麼多,東方不敗就有如此厲害,獨戰四大高手而大佔贏面,而這位武功至少比東方不敗厲害3倍的公公大人武功之高你能夠想象嗎?東方不敗使用的是一根繡花針,而這位公公呢?恐怕也是達到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境地了吧。從笑傲江湖中的片斷描述看來同樣僅僅學了一部分武功的令狐沖鬥不過僅僅學了一小部分武功的東方不敗,我想獨孤前輩可能遇見這位太監公公也不會感慨難求一敗了!

  • 10 # 燈閱泰山

    神鵰俠侶的武學理念並沒有超過笑傲江湖,金庸每一本書都有一套武學體系,但這些體

    系從根本上都是一樣的,並沒有高低上下,只有俠客行是個例外,俠客島的武功近乎於修仙。

    神鵰俠侶的主角是楊過,楊過先學的是古墓派的武功,按部就班地練內功,練習天羅地網式等手法,練習美女拳法,玉女素心劍法等等,所謂的武學理念就是內功加招式,這在任何一部金庸小說中都是一樣的。

    郭靖之所以那麼強,是因為修煉了九陰真經,內功強盛,降龍十八掌的要旨又是運勁發力,相輔相成之下便無堅不摧。楊過開始時學習過很多絕學,學到很多,卻始終不能算是一流高手,後來受傷殘廢,專注於學習獨孤九劍。海潮中練劍,獨創黯然銷魂掌,因為內力絕倫,劍法又是大巧不工、大拙勝巧的獨孤劍法,所以才成為新五絕。

    兩人的路子都是一樣的,內功強,招式古樸,最大限度發揮出力量,就是絕頂高手。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因為受傷,內力全無,但憑神妙無比的獨孤九劍,依然在書中縱橫。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劍法雖然神妙非凡,與真正的絕頂高手對戰時,依然力不從心。

    他能瞬間刺傷嵩山派那麼多高手,是因為對方大意,並且那些人不能算是絕頂高手。陪同向問天闖西湖下的地牢時,也是事先跟梅莊四友說好,不能動用內力,如果可以用內力,令狐沖絕打不過他們。

    後來與真正的絕頂高手,書中的大BOSS東方不敗交手時,儘管能夠看出東方不敗的破綻,但速度跟不上,始終處於下風。如果那時的令狐沖內功能夠達到風清揚的水平,不至於那麼狼狽。

    所以看似笑傲江湖中的武學突出一個“巧”字,實際上還是凸顯了內功的重要性。令狐沖在全書中始終不是最頂級的高手,只有修煉了易筋經後的他才有可能成長為超級高手。

    神鵰俠侶中的獨孤九劍大巧不工,大道至簡。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是化繁為簡,看似有無窮無盡的招數,歸到一起也只有九劍而已,所以兩者的武學理念是完全相通的。

  • 11 # 靜夜品讀君

    《神鵰俠侶》的武學理念是高於《笑傲江湖》的。

    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武學朝代:金庸一系列小說中,年代越近,武學越弱,而《神鵰俠侶》的朝代處於宋朝末年,《笑傲江湖》的朝代則是明朝時期,從這個朝代比較,《神鵰俠侶》的武學是比高於《笑傲江湖》的。

    2.武學來源:《神鵰俠侶》中的眾多武學,是在囊括很多古籍,在古籍的基礎上領悟出來的,起點比較高,發展上限也高,比如《九陰真經》,是黃裳在觀看道藏等一些列道門書籍後,融合總結,所創造出來的武學,起點高,後續所要達到的上限也不是一般武學能達到的。

    3.武學思想:《神鵰俠侶》中的武學,多數來源於道教思想或佛教思想,具有濃濃的道教,佛教文化底蘊,想要練成這樣的神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不然看,都看不懂。比如《九陰真經》,需要熟悉道教文化,可能才能看懂,學會。而《笑傲江湖》中的武學,是來源於技巧上的創造,沒有思想做支撐。

    4.武學基礎:《神鵰俠侶》中的武學,內功為主,武技為輔,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練會,施展出來,需要有一定的內功,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沒有內功,只是花拳繡腿;而《笑傲江湖》中的武學,已經分為兩派,一派注重內功,不注重武技,以功力壓人;而另一派,注重技巧,覺得技巧可以突破功力的障礙,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華山派的氣宗與劍宗之爭。

    5.武學心境:《神鵰俠侶》中的武學,要練會,需要心境的配合,不然可能走火入魔或施展不出來,比如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是楊過在極度思念小龍女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需要黯然悲傷的心境,才能施展出來,在他和金輪法王對戰時,由於剛和小龍女重逢,沒有了相應的心境,施展不出來,要不是最後因為死亡的威脅,讓他感受到即將和小龍女死別,剛好達到施展的心境,可能已經死於金輪法王之下;而《笑傲江湖》的武學,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只要學會了,就是學會了,就只是一種技巧,不需要什麼心境。

    6.武學高度:《神鵰俠侶》中的武學,一開始基礎可能只是一種技巧,算是武技,但是當達到一定高度後,不僅僅是限於一種武技,而是接近一種武道文化的高度,作為一種文化流傳;而《笑傲江湖》中的武學,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技巧的應用,沒有達到武道的高度。

    7.武學創新:《神鵰俠侶》中的武學,武林人士學習後,並不只是墨守成規,沒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在學成後,化為己用,甚至以此為基礎,創造出自己的武學,如楊過的黯然銷魂掌;而《笑傲江湖》中的武林中人,更多的是,傳下來後,是什麼樣,就什麼樣,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推陳出新,也就失去了武學的創新,沒有再進一步的可能。

    以上可以看出,《神鵰俠侶》的武學理念是高於《笑傲江湖》的,《神鵰俠侶》更多的是接近武道,而《笑傲江湖》則僅僅是武技。

  • 12 # 風小侯

    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體系並不單純是打打殺殺,而更多的是融合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哲學精粹。典型的比如《降龍十八掌》取自《易經》,《九陰真經》取自《道德經》,洪七公傳給黃蓉的《逍遙遊》取自《莊子》,同樣《北冥神功》也取自《莊子》。

    所以讀金庸的武俠小說,在享受刀光劍影、快意恩仇的江湖的同時,也能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學理念有進步,有變革,如《射鵰英雄傳》中他讓郭靖死記硬背《九陰真經》,到了《倚天屠龍記》卻故意不讓張無忌學全《乾坤大挪移》第七層的那十九句心法。這其實就是從力求全面到月滿則虧的一種觀念演變。

    然而,無論怎麼變,金庸武俠有一種武學理念始終一脈相承,這就是“無招勝有招”,推崇打破桎梏,不依常法,隨機應變。

    這一思想在多部作品中都有直接的體現,尤其是《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三部作品中更是有直接的體現。

    《神鵰俠侶》:無劍勝有劍

    《神鵰俠侶》是金庸首次提出這一理念,借獨孤求敗之口,讓楊過成為這一武學理念的見證者。

    楊過開啟獨孤求敗的劍冢,其實也是打開了金庸設定的一扇新的武學大門:

    原來那劍黑黝黝的毫無異狀,卻是沉重之極,三尺多長的一把劍,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戰陣上最沉重的金刀大就尤重數倍。楊過提起時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於是再俯身拿起,這次有了防備,拿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當一回事。見那劍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更圓圓的似是個半球,心想:“此劍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靈便?何況劍尖劍鋒都不開口,也算得奇了。”看劍下的石刻時,見兩行小字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楊過喃喃念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間劍術,不論哪一門哪一派的變化如何不同,總以輕靈迅疾為尚,這柄重劍不知怎生使法,想懷昔賢,不禁神馳久之。過了良久,才放下重劍,去取第三柄劍,這一次又上了個當。他只道這劍定然猶重前劍,因此提劍時力運左臂。哪知拿在手裡卻輕飄飄的渾似無物,凝神一看,原來是柄木劍,年深日久,劍身劍柄均已腐朽,但見劍下的石刻道:“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這算是這一武學思想的雛形,由草木竹石皆可為劍,到無劍勝有劍的武學境界從此貫穿金書始終,直接啟發了楊過,並開創了後世的倚天格局。

    《倚天屠龍記》:用意不用力

    《倚天屠龍記》裡,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思想體現。雖然不是獨孤求敗傳襲下來的,但由此可知,高手之間,對武學的至高領悟都是相通的。

    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劍的時候,現場教學,第一遍使得很慢,第二遍與第一遍的招式卻完全不一樣,除了悟性極高的張無忌明白張三丰的用意以外,現場眾多高手都沒有看得明白。

    張三丰一路劍法使完,竟無一人喝彩,各人竟皆詫異:“這等慢吞吞、軟綿綿的劍法,如何能用來對敵過招?”轉念又想:“料來張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數,好讓他瞧得明白。”只聽張三丰問道:“孩兒,你看清楚了沒有?”張無忌道:“看清楚了。”張三丰道:“都記得了沒有?”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小半。”張三丰道:“好,那也難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罷。”張元忌低頭默想。過了一會,張三丰問道:“現下怎樣了?”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大半。”周顛失聲叫道:“糟糕!越來越忘記得多了。張真人,你這路劍法是很深奧,看一遍怎能記得?請你再使一遍給我們教主瞧瞧罷。”張三丰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劍出招,演將起來。眾人只看了數招,心下大奇,原來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沒一招相同。周顛叫道:“糟糕,糟糕!這可更加叫人胡塗啦。”張三丰畫劍成圈,問道:“孩兒,怎樣啦?”張無忌道:“還有三招沒忘記。”張三丰點點頭,放劍歸座。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半晌,又緩緩踱了半個圈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張三丰道:“不壞,不壞!忘得真快,你這就請八臂神劍指教罷!”說著將手中木劍遞了給他。張無忌躬身接過,轉身向方東白道:“方前輩請。”周顛抓耳搔頭,滿心擔憂。

    其實張三丰的意思是讓張無忌不要拘泥於招式本身,而是領悟劍意,劍意到了,所使出來的招式,就是太極劍。

    可以說,金庸在這一段的武功描寫中,完全把武學與哲學結合起來,其實仔細想想,何止武功,世間萬物,不都是如此嗎?

    《笑傲江湖》:無招勝有招

    這一思想,在《笑傲江湖》中又有所升級。等於是把隨機應變和無劍完美結合,形成了大成的“無招”。

    “無招勝有招”標誌著金庸武學境界的最高層次,縱觀金書,沒有能超過這個高度的。

    風清揚道:“活學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說‘各招渾成,敵人便無法可破’,這句話還只說對了一小半。不是‘渾成’,而是根本無招。你的劍招使得再渾成,只要有跡可尋,敵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並無招式,敵人如何來破你的招式?”令狐沖一顆心怦怦亂跳,手心發熱,喃喃的道:“根本無招,如何可破?根本無招,如何可破?”斗然之間,眼前出現了一個生平從所未見、連做夢也想不到的新天地。風清揚道:“要切肉,總得有肉可切;要斬柴,總得有柴可斬;敵人要破你劍招,你須得有劍招給人家來破才成。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就算是劍術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並無招式,‘破招’二字,便談不上了。只是不曾學過武功之人,雖無招式,卻會給人輕而易舉的打倒。真正上乘的劍術,則是能制人而決不能為人所制。”

    獨孤九劍不單講究出招無招,也講究破招無招。所以到達這個境界,基本已經是隨心所欲的境地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

    《神鵰俠侶》的武學理念是否高於《笑傲江湖》?

    其實這二者是一脈相承的關係,《神鵰俠侶》是發軔,而《笑傲江湖》是集大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歲留學生拒絕集中隔離,你是否支援低年齡留學生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