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達達令觀史
-
2 # 南方鵬
有“智囊″之稱的晁錯對漢朝有大功,卻由於性格缺陷,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正是司馬遷蘇軾及晁父評說的,多所變亂,忠以謀國,無以存身,是一個悲劇。晁錯在史記漢書中都與袁盎列在同一傳記中,其實,他更接近的人應該是賈誼,二人的才學都驚豔,二人的建議,都對漢初政局和後世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二人都是堅定的削藩撤藩者,不同的是,賈誼遇到文帝,柔順治國,做事不激進,徐徐削地。晁錯比賈誼運氣要好,遇到言聽計從的君主,使他的建議得以施行,君主的採納,卻成了他身敗名裂的主因,這可能也是二人不能同傳的原因吧,一人有善終,一人有始無終。
削藩激起叛亂,應該是預料中事,因晁錯之前就曾說過,削之則反,不削也會反。說明有預期的,但卻沒有準備,沒有做好應對叛變的處置各策,叛亂髮生,又自以為是,不識人心深微,勸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大後方,這是小孩子才敢提的建議,把皇帝置於險境,讓他上前線與叛軍交戰,而激起這場叛亂的晁錯,卻想置身事外。不管是不是真的這麼想,外人看來就是這樣的。景帝也不例外,心中極不爽,卻沒有理由可以駁斥。在這時,小人袁盎就乘間進讒,認為斬殺晁錯可以讓吳楚等國師出無名,亂事自平,景帝私恨公恨一齊爆發,腰斬晁錯,當時晁錯的朝服還未脫下就被腰斬棄市。
雖說袁盎進讒是一個原因,而對晁錯處以腰斬,折射出景帝心中實是對他痛恨至極。這也是晁錯謀事不周、輕舉妄動的後果。正如其父自殺前對他說,你這麼做,劉氏是平安了,我們可就大禍臨頭了。果不其然,後來鄧公進言為晁錯說公道話,景帝雖然表示後悔,卻沒有進一步行動比如平反追封等,可見還是耿耿於懷。
-
3 # 閏土看歷史
晁錯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他主持的削藩使得西漢中央集權得以加強,避免了再次陷入春秋時期諸侯強大,天子闇弱的亂世局面。並且他的改革措施涉及到西漢社會多個方面,為後來漢朝的鼎盛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但就是這麼一個忠君愛國的忠臣,最後卻被腰斬於東市,讓後世的人們不禁扼腕嘆息。晁錯是個怎麼樣的人呢?他的悲劇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晁錯其人。晁錯的史料在《史記》和《漢書》中都有記載。他是漢初潁川人,最早的時候是一個研究法家學說的學者,崇尚嚴刑峻法,主張變法改革使國家強大。因為才學過人,能言善辯而被朝廷任用。《史記》中說他的性格是:“嚴峻刻薄不近人情。”
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許多古代經典被焚燬,經歷數十年的時代變遷,到漢文帝的時候,朝廷已經找不到精通《尚書》的學者了。只聽說濟南地方有一個叫伏生的,曾擔任過秦朝的博士,他精通《尚書》。但已經有九十多歲,老的無法進京傳授《尚書》。於是他命令太常派人去像伏生學習《尚書》。派遣的人正是晁錯,他到伏生家學習了一段時間,在伏生的指點下掌握了《尚書》的經義,回到了長安。晁錯多次引用《尚書》的內容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文帝覺得他很不錯,就 下詔任命他為太子舍人,也就是太子的老師。 晁錯憑著他的辯才,為太子所寵幸,被尊稱為智囊。
晁錯向太子劉啟傳授法家駕馭臣子和百姓的帝王之術,很受太子的信賴和尊敬。同時他多次像漢文帝上疏提出了許多的改革建議。這些建議包括了國計民生,軍事作戰以及法律條文變更等多個方面。最重要的要求文帝限制諸侯王勢力,因為當年漢高祖劉邦登基之後,就把全國封給他的這些子孫。但是經過這麼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各封國的勢力已經是越來越有威脅中央的這種勢頭了。晁錯就看出了這樣的情況,屢屢上書漢文帝,建議縮小各封國的面積。 但是漢文帝不忍心削蕃,把諸侯王強大的隱患留給了自己的兒子。
劉啟即位之後,晁錯得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他主持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變法,修改的律法多達三十多種。由於晁錯的改革觸犯了許多人的利益,加上自己刻薄無情的性格,在朝廷中得罪了許多人。特別是袁盎,他相當討厭晁錯,晁錯也十分憎恨他。二人矛盾很深。
二,削藩與七國之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晁錯展開了一系列針對各個諸侯王的打擊行動。當中震撼最強的就是削減封國的土地。當晁錯向皇帝上書《削藩策》時,許多大臣反對。景帝也擔心削蕃一旦實施,諸侯王們會造反,但晁錯卻說:“如今諸侯王的封國早已經獨立於中央之外,陛下削蕃他們要反;不削蕃他們也要反。既然遲早要反,又何必懼怕呢?”景帝很贊同老師的話,於是同意削藩。
景帝三年,楚王劉戊到京師朝見,晁錯下令逮捕楚王,以劉戊曾在薄太后喪葬期間不遵守禮法,與婢女淫亂為罪名,給他定了死罪。關鍵時刻,景帝出來打圓場,免除楚王死罪。但把楚國的東海郡給收回了。之後,晁錯以各種理由削減諸侯王的土地。漢景帝從諸侯王手中收回不少的領地,嚐到了甜頭。此時,他們把目標對準了吳王劉濞。
吳王的封國是當時諸侯國中最富庶強大的,也是諸侯王的代表。因為漢文帝對於吳王心存愧疚,當年吳王的兒子在長安城跟太子劉啟下棋時候起了衝突,劉啟失手把吳王的兒子打死了。所以把富庶的江南地區封給了吳王。 吳王因為兒子的死心存芥蒂,整整四十年沒有進京朝見。 而且在封國內也不用向漢朝中央上交賦稅,自己擁有鑄造錢幣的權利,吳國是越來越富裕。漢朝抓的犯人如果跑到了吳國,追捕的官吏是不允許進入封國抓人的。所以相當於在當時吳國完全是的一個獨立於漢朝中央專門招降納叛的法外之地。吳國的情況代表了當時中央集權和地方諸侯之間的矛盾,所以吳國成為削蕃的重要物件。
同年,朝廷下令削奪吳國的富庶之地會稽郡和豫章郡。吳王劉濞起兵反叛,他起兵的名義只有六個字:“誅晁錯,清君側。”隨後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相繼起兵反叛漢朝。加上吳國一共七國,史稱“七國之亂”。叛軍指名要求說: “漢景帝必須誅殺晁錯。”由於吳王在削蕃開始後就連同其他六國的諸侯商議反漢,事前充分準備。起兵以後,戰爭形式不利於漢朝,吳國與楚國的軍隊聯合在一起後,就朝西殺向長安。
晁錯那一系列措施削弱地方意在把權力收歸中央,鞏固西漢王朝的中央集權。但正因如此,七國的王侯才一齊把矛頭指向了晁錯。當叛軍浩浩蕩蕩殺向都城長安時,劉啟面前擺著一個難題 : 七國的諸侯要求交出晁錯的人頭;而另外一邊呢,晁錯的做法根本沒有錯,也是經過自己同意以後才實施的。是應該力挺晁錯,用鐵腕來對抗七國之亂呢?還是把晁錯殺了向諸侯妥協?
三,晁錯之死。正當劉啟為此猶豫不決之時,袁盎的建議使他做出了決定。
袁盎曾因為收受吳王劉濞的賄賂被晁錯調查,本來是要被處以死刑的,但是後來劉啟下令赦免把他貶為平民。吳王劉濞公開叛亂之後,袁盎請求將軍竇嬰轉發劉啟說:“ 我願意對當下這個叛亂的原因做一番分析。”於是劉啟就召見了他。袁盎來了,要求景帝避退左右。於是呢,景帝就讓晁錯和左右的侍衛紛紛退出去。
確認四下無人,袁盎終於開口跟劉啟說:“七國王侯之所以被迫起兵,是因為他的土地是高祖劉邦分封,但是現在呢?卻被晁錯大肆削減,如今起兵反叛,其實就兩個目的:“一個是誅殺晁錯;還有一個是恢復國土。一旦他們達到了目的,自然也就退兵了。所以看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一個殺了晁錯。然後再派使節赦免七國王侯,把原來削減那些土地還給他們。如此一來,就能夠重獲和平!” 劉啟聽完袁盎的建議後沉默不語,沉默了很久,他才說: “ 不知道七國是否有誠意。我不會因為欣賞一個人而得罪天下人!”漢景帝還是妥協了,而晁錯就成了犧牲品。
隨後劉啟就派袁盎秘密整裝去前往吳國和談。十多天之後,劉啟授意大臣們聯合彈劾晁錯大逆不道應該腰斬,而且包括晁錯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無論老幼全部都該處死。 這一系列變化晁錯本人毫不知情,他正在思考如何平息叛亂,使削藩大業徹底成功。
正月二十九日,劉啟派人命令晁錯入宮覲見。晁錯穿好朝服就隨使者上車,車子直接把他拉到了東市,武士將他從車上扯下後攔腰砍死。一代智囊就此殞命。晁錯被處死的時候,鄧公從前方回來,報告軍事情況。劉啟就問他說:“晁錯已經被誅殺了,吳楚聯軍會不會撤退呢?” 鄧公就跟他說:“吳王叛亂陰謀已醞釀十多年了,削藩只是導火索。殺晁錯只是一個藉口。他們才不在乎晁錯的死活呢!晁錯憂慮的是封王太強大,將來有可能會失去控制,所以才會主張削減土地,把全國的權力集中到中央,這是皇家的萬世之福啊!如今誅殺了有功之臣,以後恐怕天下的人沒有人敢向您效忠了。”劉啟聽完也很一聲嘆息說:“你說的對呀,我也後悔啊!可是後悔有什麼用呢?人已經沒了!”
晁錯的犧牲並沒有換來七國的停戰。最後劉啟是不得已派出軍隊迎戰,三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平定了叛亂。七國諸侯王全部戰死,除了楚國另立新王之外,其他六國全部被廢。
總結:晁錯忠於國家,忘記了自身的利害,這是無可置疑的。他也是漢代的著名學者,能言善辯學識廣博。他給漢文帝上的奏疏大多都成為了後世傳頌的名篇佳作,但他和秦代的商鞅很類似。善於謀國而不善於謀身,而且就像所有的法家學者一樣,晁錯絲毫不懂人情世故。故此為自己樹立了太多的敵人,當他提出削藩的建議時,就遭到了許多人的非議和攻擊。他的父親甚至因此而怒斥他為了皇帝的家事而給自己的家族埋下滅族的隱患,後來居然服毒自盡了。
然而晁錯依舊我行我素,不肯改變削藩的主張。可見這個人已經完全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而活,這是一種近乎魔怔的狀態。然而,晁錯的可悲之處就在於漢景帝的懦弱,正當削藩事業取得收穫的時候,漢景帝卻畏懼叛軍而誅殺晁錯。一個捨身為國的人就這樣被自己所中忠於的君主出賣了。晁錯的削藩為漢朝的盛世打下了基礎,但自己卻落得腰斬東市,全家被滅的下場。這真是一場人性的大悲劇啊。
-
4 # 烹煮歷史
晁錯是一個改革家,受到漢景帝重用。提出屯田固邊、削藩等有利於富國強兵、鞏固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漢景帝的賞識和大力支援。但改革措施卻觸動了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尤其是削藩令更是激起了各地藩王的不滿。於是發生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他們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為了儘快平息叛亂,漢景帝無奈之下只好那晁錯開刀,殺死了晁錯。
-
5 # 中孚鑑
晁錯,以削藩聞名,但其也因削藩而死。晁錯在漢文帝時期就曾多次提出削藩和改革法令,但是卻沒有被漢文帝採用。當然雖然漢文帝沒有采用晁錯的建議,但也還是欣賞晁錯的才幹。主要的是當時太子劉啟很認可晁錯的建議。
當漢文帝駕崩後,太子劉啟登基為帝,是為漢景帝,晁錯受到漢景帝的重要,因此晁錯也得以能經常和漢景帝單獨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而漢景帝對晁錯的建議也多是採納。之後晁錯被漢景帝升為御史大夫,其地位越來越高。
由於當初劉邦除去異姓諸侯王后,又封了很多劉氏宗親為諸侯王,以至於到後來諸侯王尾大不掉,諸侯們的勢力很大,特別在漢景帝時期,漢景帝深受諸侯們的威脅,因此他也很想消除來自諸侯們的威脅。
之後晁錯就向漢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議,晁錯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漢景帝於是命大臣們商討此事,然而由於當時晁錯深受漢景帝的恩寵,所以多數人都不敢反對,特別是漢景帝那時也是想削藩的。
於是漢景帝下令削藩,因為晁錯提出削藩和更改法令,所以當時諸侯們不僅非常反對,而且對晁錯非常怨恨。
晁錯削藩不僅他本人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就連當時的朝廷也冒著很大的風險。最終因為削藩發生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開始的時候諸侯勢力很大,漢景帝無奈,出於當時利害關係,為了爭取到時間,為了讓叛軍失去反叛的旗號,於是決定犧牲晁錯。最終晁錯被誅殺。
晁錯曾經師從法家學說,他削藩和更改法令,就可以看出他的理念。法家人物特點就是嚴厲、剛正、苛刻、心狠,晁錯就具備這些特點。因為這些,他不僅因為削藩招來很多人的怨恨,而且他和很多大臣的關係也處的不怎麼好。
不過晁錯是因為削藩而死於削藩,但卻是一個為大漢深謀遠慮、奮不顧身之人。
-
6 # 腦洞歷史觀
就是他打起報告來,什麼話都敢說。這裡面,導致他丟命的就是削藩。
所謂的削藩就是削掉老劉家的藩王。當年劉邦打天下後,搞了一個雙軌制,郡縣制跟分封制並行,外面郡縣,裡面封了一大堆同姓王,原本想著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以後中央有事,八方支援,不至於落到秦二世而亡的局面。但沒想到,時過境遷,這些叔叔伯伯小哥小弟的反而成了漢朝的隱患。
其實這時候,大家都看出來了,大漢要長治久安,必須要削藩。但是,這個事情大家看出來了,都沒說,因為這個事情風險太大了,人家畢竟都是姓劉的,你跑去說,反而被人認為是挑拔離間呢?
別人不說,晁錯卻跑出來說了。這跟他的背景有關係。
所以,晁錯是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年代選了一門尷尬的專業。
當然,晁錯不只學了法學,後面公派去一位老博士家裡學《尚書》,等於跟了博導,這一下,他又有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口才很好,因而得到了智囊的稱號。
晁錯當官之後,提了很多建議,比如納粟受爵,移民實邊等等,都配得上智囊這兩個字。
不過,他有一個大缺點,就是不會搞人際關係,大概是因為有才華,持才自傲,沒把人放在眼裡,所以在太子府的時候,就得罪了很多人:太子善錯計謀,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到了太子當皇帝,他成為重臣之後,不但有才氣,還有地位,那自然更是誰都瞧不上。幹事情也是頭腦發熱,比如他在內史府上班,這個門朝東開,他覺得不方便,就在南邊打了兩個門,結果把太廟的圍牆給打穿了。這簡直就是死罪啊,當時的丞相申屠嘉就要“奏請誅錯”,嚇得晁錯連夜進宮,請皇帝救命。漢景帝還是救了他一命,表示,打穿的是外牆,影響不大,結果把申屠嘉給活活氣死了。
申屠嘉很有威望,晁錯間接氣死他,自然得罪了一大片。
當然,晁錯做的一道送命題就是削藩。當時他提出來後,他的父親特地跑過來勸他,說人家老劉家的事情,你幹嘛摻和?
晁錯說,不這樣幹,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父親答:你倒是讓他們劉家安了,我們晁家不得完蛋?
晁錯不聽,父親直接服藥死了。
可以說,削藩這個事情是皇帝的新裝,人人都知道,但人人不說破,就是因為風險太大了。
晁錯不但說了,還特別堅決,用了一句話:削亦反,不削亦反。就讓漢景帝下了決心。
結果一搞,導致七國之叛,這其實也不怪晁錯,這些人遲早要反的,這一代不反,下一代也要反,手上有兵有錢,誰不想當皇帝呢?反王一起,漢景帝慌了,跑來問晁錯,這怎麼辦啊。
晁錯又犯了書生意氣,他說,皇帝不怕,你只要親征,叛軍指日可滅。
“噢,我親征,那你呢?”
“我留在京城替你看家啊。”
漢景帝的心裡是一萬頭草泥草奔過,你出的主意,出事了,讓我親征,你在後面?到底這天下誰是大爺?於是, 晁錯的結局是:“衣朝衣斬東市”
這裡有個春秋筆法,什麼叫衣朝衣斬東市呢?就是穿著工服被殺的。為什麼呢?
因為殺之前,漢景帝沒有審判,而是以上班商議事情的由頭把晁錯叫過來,進了宮,直接進宮左拐,拖出去斬了。
冤,實在是冤啊,晁錯的一生,為國為民,他是有犧牲精神的,但是,卻因為能力的侷限以及性格的不足,導致這樣一位一心辦好事的官員丟了性命,而且大家拍頭叫好,“世人皆曰可殺”,成了漢朝的公敵。
這找誰說理去?
-
7 # 一個人的歷史
對於晁錯其人,在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袁盎晁錯列傳》中,有十分具體的描述。司馬遷一方面肯定了晁錯盡忠而蒙冤,因為國遠慮觸犯權貴諸侯王而冤死的悲慘結局表示了同情。另一方面,也對晁錯雖然有善言善政,但下場悲慘的情況用“變古亂常、不死則亡”來做了總結。
正直嚴厲,立論有據晁錯是潁川人,在軹縣張恢先生那裡學習過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學說,與洛陽宋孟和劉禮同一個老師。因精通文學班任太常掌故。晁錯為人正直嚴厲。孝文帝時,全國沒有研究《尚書》的人,只聽過濟南的伏生,在秦朝曾經擔任博士,是研究《尚書》的專家,年紀九十多歲了,因為太老了不能徵召,就詔命太常派人前往學習。太常就派晁錯到伏生處學習《尚書》,回京後,晁錯趁這個機會上書陳述國家應辦的要務,就處處引用《尚書》,這也算是“引經據典、立論有據”了,自己的話說服力不強,就運用大家公認的經典來增強自己言語的說服力。
為國獻策,不從於眾漢文帝詔令晁錯先後擔任太子舍人、門大夫、太子家令等職。他因口才敏捷得到太子寵信,太子家稱他為“智囊”,這也是“智囊”這個稱號的由來。他多次上書孝文帝,建議削減諸侯勢力,以及許多法令的更改。奏疏上了幾十次,孝文帝不聽從,但器重他的才能,提升晁錯為中大夫。當時,太子喜歡晁錯的計策,袁盎及許多大臣、功臣都不喜歡晁錯。由此可見,喜好法家之學者,自古便不從於眾。
地位尊崇,位極人臣景帝繼位,任用晁錯為內史。晁錯多次請求皇上單獨召見談論政事,皇上總是聽從,萌受的寵信超過了九卿,更改了許多法令。丞相申屠嘉心裡很不滿,但又沒有力量搬動他。內史府建在太上皇廟外圍牆裡面的空地上,正門朝東,進出很不方便,晁錯就在南邊鑿開了兩個便門,同時也鑿開了太上皇廟的外圍牆。丞相申屠嘉知道了,非常生氣,想借晁錯的這次過失奏請誅殺晁錯。晁錯聽說連夜進宮,請求皇上單獨召見,原原本本說了開便門的事。丞相申屠嘉奏事,順便說晁錯擅自鑿開太上皇廟圍牆開便門,請求交給廷尉處死。漢景帝說:“這不是太上皇廟的圍牆,而是廟外空地圍牆,沒有犯法。”可見漢景帝劉啟對晁錯十分偏袒。丞相申屠嘉謝罪,退朝後他生氣的對長史說:“我應當先嶄後奏,卻先奏請,反被這小子出賣,實在大錯。”丞相申屠嘉氣的病發而死,而晁錯卻因此更加顯貴。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晁錯升任御史大夫,奏請查處諸侯的過失,削減他們的領地,收回諸侯王國都外的旁郡。奏章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宗室集會商議,沒有人敢責難,只有竇嬰和晁錯爭辯,由此與晁錯結下嫌隙。晁錯更改的法令有三十多條,諸侯一片譁然,恨透了晁錯。晁錯父親聽說後,從潁川來到京師,對晁錯說:“皇上剛剛繼位,由你執掌政權,侵奪削弱諸侯,疏遠人家骨肉,人們紛紛議論怨恨你,這是何苦呢?”晁錯說:“本在意料之中,不這樣做,天子不尊貴,宗廟不安穩。”晁錯父親說:“劉氏安穩了,我們家族卻危險了,我要遠遠離開你,永別了。”於是服毒自殺,臨死前說:“我不忍心看到禍患連累到我。”晁錯父親死後才十幾天,吳楚七國果然反叛,就是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等到竇嬰、袁盎進說,皇上讓晁錯穿著上朝的禮服,在東市斬首。
鄧公直言,景帝有悔晁錯死後,謁者僕射鄧公任職校尉,是攻打吳楚叛軍的將軍之一。他回京,上書陳說前線戰況,覲見皇上。皇上問:“你從前線回來,聽到晁錯死後,吳楚退兵沒有?”鄧公說:“吳王謀反幾十年了,因為封地被削髮怒,用誅晁錯為藉口,他的本意並不在晁錯,我擔心天下計程車人都閉口不說話了。”皇上說:“為什麼呢?”鄧公說:“晁錯憂慮諸侯強大不可控制,所以請求削弱封地以加重朝廷權威,這是萬代的利益。計劃剛剛施行,竟然遭到殺頭,對內堵塞了忠臣的言路,對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這事做得不妥。”這時景帝沉默了很久,說:“你說的很好,我也悔恨這件事。”於是景帝任命鄧公為城陽中尉。鄧公,城固縣人,善於出奇計。建元年間,皇上招納賢良,公卿推薦鄧公,當時鄧公已被免職,他從平民躍升為九卿。一年後,又託病辭官回家,他的兒子鄧章研習黃帝、老子的學說,在王公大臣中很有聲望。
少學法家,後學尚書,學有所成,位極人臣;為國獻策,不懼艱辛,削藩無罪,蒙冤而亡。
-
8 # 冷月鉤沉
文史頻道第14期之“智囊晁錯
晁錯是西漢景帝劉啟的大臣,官至御史大夫,是漢景帝的寵臣和智囊。歷史上的晁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張朝廷嚴格刑法,進諫削蕃以鞏固中央的政權。
漢景帝二年,晁錯再次進言,陳述諸侯王的弊端,他建議先收回吳王劉濞的封地。
漢景帝主張無為而治,施行了道家的學說治理國家,對晁錯的《削蕃策》猶豫不決。
晁錯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吳王劉濞對朝廷的旨意陰奉陽違,漢景帝早就對諸侯王不滿,削蕃顯得非常及時。
漢景帝覺得晁錯的話有道理,於是下令削蕃。
削蕃的訊息傳到諸侯國,以吳王劉濞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
當時的晁錯勸告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漢景帝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而是聽信了袁盎的計策。
袁盎說七國之亂,始於晁錯,只要殺了晁錯,七王之亂自然平息。
漢景帝為了安撫諸侯王,殺了晁錯。
七國之亂並沒有平息,反而越來越兇。
漢景帝無奈之下讓周亞夫,竇嬰和酈商出兵平叛,七國之亂很快就平息。
筆者覺得晁錯死的夠怨的,他一心為了大漢天子,卻成為了大漢天子平息眾怒的工具。
晁錯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但他的德行並不能擔當起削蕃的重擔,導致最後死於非命。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對晁錯的幾句評價較為客觀,也可以看出晁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回覆列表
晁錯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比如重農抑商、移民實邊、入粟拜爵等,既符合當時的社會規律,又極大的推動了漢初政治經濟的發展,故而被時人稱為“智囊”。然而他在歷史上最為出名的還是“晁錯削藩”這件事,這個政策的實施不僅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讓國家陷入了戰亂的危局中,晁錯還因為這件事“穿朝服被斬於東市”,真真是“成也景帝敗也景帝”。有人說晁錯是蒙冤被殺,也有人說他是咎由自取,那歷史上的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一、政治主張:足智多謀、切合實際晁錯,潁川人也。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生所,與雒陽宋孟及劉帶同師。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孝文時,天下亡治《尚書》者,獨聞齊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年九十餘,老不可徵。乃詔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遷博士。《漢書·爰盎晁錯傳》
晁錯是潁川人,早年間向軹縣學者張恢學習法家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學,因為通曉古代學術做了太常掌故。孝文帝時,朝中沒有專攻《尚書》的學者,有位原秦國博士、齊國的伏生專攻《尚書》,但是老人家已經九十歲了,年老體弱無法進京,於是文帝就讓太常派人到伏生處學習《尚書》,太常就選了晁錯去學習。待到晁錯學成歸來,文帝就讓他擔任了太子舍人,晁錯善辯,太子劉啟特別信任他,因此他一路攀升,先後被提拔為門大夫、太子家令、被譽為“智囊”。
晁錯提出的政治主張主要包括:
1、重農抑商、入粟拜爵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餘者也。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餘、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順於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 《晁錯·論貴粟疏》
晁錯認為當時的社會狀況是農貧商富,而且這種狀況已經發展為商人兼併農民,農民被迫流亡的嚴重社會問題。他提出當前的要務是促使農民務農,要使農民務農唯一的辦法是提高糧食的價格,提高糧食的價格最佳方案是讓農民用糧食換取爵位,有了爵位就可以免罪,這樣國家有糧、農民減賦、鼓勵種糧一舉三得。
更為重要的是,“入粟拜爵”可以延伸到邊郡,鼓勵天下人將糧食輸送到邊地可以授予爵位,有了爵位就可以免罪。堅持三年,邊郡的糧食必然大大增多,抵禦匈奴的軍力也會大大增強。
2、移民實邊、給予厚待
先為室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復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贖罪及輸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慾往者。皆賜高爵,復其家。予冬夏衣,廩食,能自給而止。《漢書·爰盎晁錯傳》晁錯認為,秦朝派人戍邊因為水土不服,戍卒死於邊地,運輸者死於路途,因此秦民視戍邊就如同判了死刑一樣。匈奴人吃肉喝奶,穿皮衣,逐水草而居,這是匈奴人的生活方式,而漢人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故土。這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匈奴的軍事策略,他們時時窺伺漢軍,一旦發現某地兵少,就會大舉進攻,國家如果不救援,邊民就會陷入絕望而投降,如果救援的話,兵少不足以禦敵,多發兵等到到達之時,匈奴人已經搶掠完而離開。大量屯兵,軍費開銷大,屯兵少,敵人屢屢侵犯。連年如此政府疲於奔命,百姓不得安寧。
針對這一問題,晁錯提出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能夠長期居住邊地的百姓,鼓勵他們移居邊地。具體辦法為:首先要修築堅固的城防,準備好房屋、生活用品、農具;其次可以先遷居罪犯,罪犯不僅可以免罪還給安家費;再次,讓富人家的奴婢遷居,這樣富人有罪可以免罪,無罪可以賜給爵位;最後,還提高優惠條件鼓勵平民遷居,賜給高爵,免除全家的終生賦稅。
除此之外,沒有配偶者,國家出錢解決,因為人無配偶無法長期定居。遇到匈奴入侵,誰能搶回匈奴搶走的財物,一半歸搶回者個人所有,以此激發人們的參戰熱情。
3、堅持削藩、力爭到底
晁錯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書說孝文帝,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孝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餘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餘城,兄子濞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郄,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几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史記·吳王濞列傳》
晁錯擔任太子家令時,很受太子劉啟的賞識,他多次給太子講應該削減吳國的封地,還上書文帝請求此事,但是文帝並未採納晁錯的建議。等到文帝下世,景帝即位,晁錯繼續堅持自己的削藩之策。
他認為,西漢初年高帝劉邦的兄弟太少,僅有代王劉仲、楚元王劉交兩位,自己的兒子們又太小,因此高皇帝大封同姓諸侯王時只封了三位劉姓諸侯王,分別是庶長子劉肥為齊王;小弟劉交為楚王;侄子劉濞為吳王。
同時,晁錯指出吳王是天下最大的隱患,一是吳太子被殺後,吳王故意不朝聘,按法當誅;二是文帝不追究吳王的死罪,反而賜給他坐幾、手杖,吳王並未改過自新;三是吳王鑄錢、煮鹽,招募天下亡命之徒,意圖謀反。
這些建議景帝是聽進去了,所以才有後來的對吳王、趙王、膠西王接連削減了他們的封地,導致諸侯王們人人自危,之後由吳王牽頭,聯合其他六國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一起反叛中央。
二、性格特徵:峭直刻深、一意孤行對晁錯性格的總結司馬遷在《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中給出了四個字“峭直刻深”,後來的班固在寫漢書的時候仍然用了這四個字形容晁錯。所謂“峭直刻深”意思是為人嚴肅剛正,卻又苛刻嚴酷,而之所以形成這種性格特徵跟他年少時學習法家的刑名學說不無關係。其實晁錯和商鞅的命運何其相似,都是滿腹才倫,為國家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又因為得罪了權貴集團被排擠陷害,最終死於自己的變法之下。
我們可以透過史書中記載的幾件事來分析他的性格:
1、父親千里奔走相勸,晁錯不聽致錯父服毒自殺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48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死十餘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晁錯向景帝建議削藩後,諸侯譁然全都痛恨晁錯,他的父親聽說後就從老家潁川千里迢迢的趕到京城,對晁錯說:皇上剛剛即位,你執掌政權,削奪諸侯的領地,離間人家的骨肉,惹得人們紛紛議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晁錯義正言辭的回答:事情本來就應該這樣,不然天子的地位得不到尊崇,國家社稷也得不到安寧。晁錯的父親說:照你這麼辦,劉家的天下是安寧了,我們晁家就要大難臨頭了,我不忍心眼見大禍殃及自己,先一步離你而去了,你好自為之!於是服毒藥而死。
晁錯的父親死後十幾天,吳楚七國以誅殺晁錯為名果真叛亂,晁錯最終被腰斬於東市。從這件事我們能看出晁錯真的是一心為國,可以說是傾力奉獻奮不顧身,就算父親直言相勸,仍然堅持己見。然而他的忠君為國並沒有換來相應的回報,一意孤行的後果得到的卻是被騙東市殺害的下場,令人唏噓。
2、得罪眾人而不自知,想假公濟私打擊政敵袁盎卻引來殺身之禍
晁錯雖然在文帝當政時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但是文帝並沒有採納,但是文帝知道他的才華所以就讓他做了太子的老師。在景帝還是太子時就對晁錯非常賞識,直至當了皇帝立馬重用晁錯,提拔他當了內史,晁錯甚至多次單獨覲見景帝,談論國家大事,景帝對他是言聽計從,許多法令的修改都是晁錯親自擬定的,景帝對晁錯的寵信一時間都超過了九卿。
所謂“樹大招風”,晁錯受寵之後,獨攬朝政,他的專橫霸道當然會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反感,當時的丞相申屠嘉就對晁錯極為不滿,本來想借晁錯私自鑿開太廟的圍牆為由讓景帝誅殺晁錯,可當時晁錯盛寵正濃,又先申屠嘉一步向景帝闡述了緣由這才免遭一劫,申屠嘉因此氣的舊病復發而死,晁錯卻更加顯貴了。
晁錯不僅和丞相申屠嘉不和,連外戚重臣竇嬰也看不慣晁錯,朝中許多大臣都不喜歡他,可以說他的受寵無形中得罪了一大片人,卻不知道與人為惡的禍患。晁錯和袁盎兩人甚至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兩人基本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這麼一種狀態。在晁錯擔任御史大夫時,派人去核查袁盎收受吳王財物的事,本來想要將袁盎判罪下獄,後來還是景帝下詔赦免袁盎,把他貶為了平民,自此兩人算是徹底結下樑子了。
之後爆發了吳楚七國叛亂,晁錯又想借袁盎收受吳王賄賂的事情整治袁盎,袁盎聽說這件事後連夜拜見了竇嬰,經竇嬰引薦上奏景帝闡明瞭吳王叛亂的原因,撇清了自己的責任,又向景帝進言諸侯之所以叛亂都是晁錯強力削藩所致,只有殺了晁錯才能平息各路諸侯的怒氣。之後牆倒眾人推,大臣們紛紛上奏,要求殺晁錯以謝天下,景帝終於下定決心於東市誅殺晁錯。
從以上兩件事我們不難看出晁錯有他剛正不阿、為國為民的一面,但是也因為他這種性格中的弱點,苛刻嚴酷,不與人為善,到處樹敵,在國家危難之際不是想辦法匡扶社稷反而想趁機打擊袁盎,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沒有整垮袁盎反而因為袁盎的進諫讓景帝起了殺心,最終被冤殺。
三、文學成就:疏直激切,盡所欲言晁錯是繼賈誼之後較重要的漢初政論散文家。他的文章立論深刻,邏輯嚴密,說服力強;文風樸素無華,但質實懇切,被後世稱為“疏直激切,盡所欲言”。他的《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等,被魯迅先生譽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晁錯的政論文立論契合當時的時代現狀,能夠犀利的指出社會上所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見解非凡,能切中要害,針砭時弊。正因如此,他的政論散文能切中實際,不發空論。如晁錯的三篇軍事政論散文,《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提出了"徙民實邊"的積極防禦策略,立論明確,措施切實可行,所以被文帝所採納。晁錯的文章內容宏大,意境壯闊。其著論的出發點雖然都是基於建功立業,但落腳點又往往是漢朝的長治久安,並且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為漢朝的鞏固和長盛不衰提議獻策,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大漢氣象的熱情讚頌,具有歷史的厚實感而在意境上更為壯闊,體現出歷史上升時期的風貌。藝術特色上,晁錯的政論散文,具有戰國策士的縱橫家風氣,力道遒勁,節奏明快、氣勢磅礴;同時語言明理,意脈流轉,在延續戰國時期綜合開合鋪張揚利的文風外,鮮明地呈現出了大漢氣象的散文。 此外,與賈誼等人的政論散文不同,晁錯之論多峭直而深刻,如《削藩策》,以簡潔短促語句來突出犀利而剛硬的力度如:“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四、達達令說縱觀晁錯的一生,用曾國藩的話最合適不過“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晁錯身負治國之大才,又受到景帝的賞識,他恃才傲物又意氣風發,對他人不屑一顧,聽不進任何意見,一意孤行,儘管他處處為國家利益謀劃,一心為公,卻沒有了解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到處樹敵,所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他的巔峰時期亦是他的死亡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