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姜山奇

    期權即是一個很好的避險工具,又是一個很好的投機盈利工具。首先咱們說避嫌功能:節前手裡有股票的,為了規避長假帶來的風險完全可以花費保證金買入50etf看跌期權。如大家所知,由於疫情爆發,投資者擔憂經濟下滑嚴重,疊加過年假期期間外盤金融市場大跌,a在二月三號開盤暴跌,千股跌停市場慘不忍睹,但據我所知好多在節前規避風險買入50etf看跌期權,在3號開盤權利金大漲,完全抵消了股票市場的損失,這就是避險。又如豆粕上週五受疫情影響,在基本面很好,油粕比修復低庫存的形勢下,主力05合約暴跌至2619收盤,m2005c2750甚至跌到了15元,這時候對於基本面研究較好的,完全可以買入看漲期權,等待豆粕合約迴歸合理價格,產生盈利,如圖一今天合約價格在50附近,權利金盈利兩倍。

    這就是期權的作用,在運用過程中要理論結合實踐,要對基本知識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也要具體的期權標的有一個很深的研究,避險和盈利就變得很容易了。

  • 2 # 洋仔談商業

    <一>風險管理精密

    股指期權合約中,通常以平值期權的行權價格為基礎,按照執行價格間距上下各掛出若干個執行價格的合約。買賣雙方就同一到期時間的若干執行價格合約進行交易,便於投資者根據現貨市場的變化情況在若干個明確的價格區間內管理價格波動風險。

    股指期權作為可雙向交易及高度標準化的產品,多個行權價格和多個期限的完整的合約系列,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交易策略,使投資者套期保值操作更加精準和便利。

    <二>風險管理執行方便

    利用期權避險,如果採用買入期權方式來避險,在交易開始時支付權利金後,持有期權期間不需要繳納保證金,也不用擔心後續保證金管理問題,因此,相對來說管理期權要更簡便易行。

    <三>與期貨構成完整的風險體系

    期權相對於期貨具有獨特的功能與作用,但並不能由此替代期貨,股指期貨與股指期權兩者相互配合、密不可分。首先,兩個市場能夠相互提供流動性,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透過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之間的套利,可以在兩個市場互相提供流動性。其次,能夠互為風險對沖工具。持有期貨頭寸的投資者往往使用期權管理風險,而期權做市商有時也會使用期貨對沖持有期權頭寸的風險。所以,期權的發展會帶動期貨市場的發展。

    <四>市場發展普遍與均衡

    期權在合約設計上的標準化,使其更容易被各地投資者接受,從而在全球獲得較為均衡的發展。以2011年全球期權交易量分佈為例,美洲地區期權交易量佔比為47%,亞太地區佔比為41%,歐洲、非洲及中東地區佔比為12%。期權在全球主要市場都較為活躍,未出現某一地區市場獨大的情況。

    綜上所述,相比其他衍生品工具,股指期權產品簡單、管理簡便,管理風險更加精準與細密,在全球市場得到廣泛應用與發展。股指期權與股指期貨市場互相配合,助力中國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完善,有助於滿足大多數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提升資本市場的服務能力,加大市場規範創新力度,豐富理財產品種類,促進金融中介機構業務模式的多元化,推進資本市場的協調、持續和健康發展。

  • 3 # 投資心觀察

    第一、期權,可以在鎖定風險的情況下,獲取超額收益。舉例說明:

    張三買入看漲期權:期權標的是A公司股票,期權費5元/股,行權價格10元/股,數量100股。期權到期日,A公司股票漲到50元/股,甲行使期權。

    張三的成本:期權費500元

    張三的收益:(50-10)*100=4000元

    張三的淨收益:4000-500=3500元

    如果期權到期日,A公司股價下跌到8元,則甲放棄行權,甲虧損500元。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來,期權的買方成本是提前可以鎖定的,而收益卻可以是無限的。這就是在鎖定風險的情況下,獲取超額收益。

    第二、期權,可以用來對沖風險。舉例說明:

    李四持有B公司的股票1000股,成本價5元/股,現在股價漲到了15元/股,李四的賬面利潤為10000元。李四擔心股價下跌,失去賬面利潤,又預期股價會繼續上漲,所以不想及時落袋為安,於是,李四買入B公司股票的看跌期權,期權費5元/股,行權價格15元/股,買入1000股。

    如果B公司股價下跌到8元/股,則李四行使期權:

    李四的成本:期權費5000元

    李四的期權收益:(15-8)*1000=7000元

    李四的期權淨收益:2000元

    此時李四持有的B公司的股票賬戶賬面利潤下降為:

    3000元

    期權收益+股票利潤=5000元,將股票賬面利潤的下降額度縮小了,即對沖了一部分股票賬戶的風險。

  • 4 # 渝期匯

    期權(Option)又稱為選擇權,是買方透過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權利金,換取在一定期限內以特定的價格(執行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相應的義務。賣方需履行相應的義務。

    期權的買方和賣方。期權買方支付權利金,獲得一種權利,未來可以行使權利,也可放棄行使權利。期權賣方,收取期權費,承擔相應的義務。期權交易中買方和賣方的權利義務不對等,買方只有權力沒有義務,賣方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期權的型別。按買方的權力劃分,期權可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中買方有按照一定價格買入標的物資產的權利,看跌期權中買方有按照一定價格賣出標的物資產的權利;按交易場地劃分,期權可分為場內期權和場外期權,場內期權指在交易所市場掛牌的標準化期權,場外期權指在場外市場一對一交易的非標準化期權,場外期權可根據客戶需求私人訂製;按行權時間劃分,期權可分為美式期權和歐式期權,美式期權指期權買方可在期權期限內任一交易日行權的期權,歐式期權指期權買方只能在期權到期日行權的期權。

    期權不同到期日、不同執行價格、買權或賣權的不同變數以及具有的槓桿性可以用各種方式組合在一起,包括同標的資產組合在一起,可創造出不同的策略,以滿足不同交易和投資目的的需要,使得期權成為比期貨更為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是創造金融產品大廈的基礎性構件。並具有靈活性和可變通性,能激發市場大量的創新,引發交易所、金融機構等進行一系列的市場連鎖創新。因此期權被大量應用於各類新產品創新,成為各種結構化產品的基本構成要素。

    從海外的發展經驗來看,場外市場的規模約為場內市場規模的 10 倍,這是因為場外期權更能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場外期權可改善實體企業傳統套保管理的風險,為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交易提供風險管理工具,豐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結構化產品。

  • 5 # 零悟空

    期權,可以作為一種套期保值工具。比如,購買看跌期權以保護你的貨物,購買看漲期權以保護你需要的產品。還可以賣出期權作為套期保值策略。

    期權還可以作為套利工具,期權可以作為一種價差交易工具。

    垂直看多價差交易,就是擁有同月中的兩手期權,其執行價不同,且相互之間存在價差,垂直看多價差交易是看漲後市的。透過對照定價較低的看漲期權來賣出定價較高的看漲期權。舉一個例子,假如你看多小麥市場,現在是三月,你可以買入3月份看漲期權,而賣出5月份看漲期權。

    垂直看跌價差交易,垂直看跌價差交易是看跌後市的,透過對照定價較高的的看跌期權來賣出定價較低的的看跌期權。

    此外,期權的價差交易策略還有,跨式組合,寬跨式組合等。

  • 6 # 豬仔妹歷險記

    期權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東西,可以把它稱作為普通散戶的股指期貨。

    但是你千萬不要把期權當做賭博的工具,就像在股市中買大買小。

    齊全的初衷是讓手中持有現貨的人能夠拿來抵禦風險對沖風險。如果你把它當做一種單向做空或單向做多的工具,那麼它也是有很高的風險的。最近市場波動幅度很大,期權的上下幅度更大。而且期權是有到期日的,如果你買的是虛值期權的話,那麼它到期日就會價值歸零,同樣會讓你血本無歸。

    所以最好的期權使用方法是當你手中持有對應標記的現貨時,買入一定比例的期權來對沖,它可能出現上漲或下跌的風險。

  • 7 # 投資經理小金

    期權(option),又叫選擇權,是一份合約,給與期權買家在特定日期或之前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的權利(而非義務)。期權與股票和債券一樣,也是一種證券。同時它也是一種具有約束力的合約,具有嚴格限定的條款和特性。

    期權和期貨作為衍生工具,都有風險管理、資產配置和價格發現等功能。但是相比期貨等其他衍生工具,期權在風險管理、風險度量等方面又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

    雖然很多由於對於對期權不理解或者不正當使用,導致了很大的風險,但是期權在風險管理、風險度量等方面又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從避險角度來講,期權的策略主要包括套期保值和無風險套利。對於企業來講還可以利用期權對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激勵,調動他們的的工作積極性。

    套期保值

    高槓杆帶來的投機機會以及多合約之間的套利空間料將使得期權上市後備受關注,但作為衍生工具,期權在風險管理上也能發揮靈活的作用。譬如期權的套期保值,即配合期貨或現貨的頭寸,用建立的期權部位的收益,彌補期貨或現貨可能出現的損失,以達到鎖定價格變動風險的目的。

    期權買入套保策略

    買期權為標的對沖,用較高的成本來為標的提供保護。以股票為例,假設某投資者購買了5000股上汽集團的股票,在股價為20元的時候,投資者出於某種需求想在市場規避股價下跌的風險,若市場上有行權價為20元的期權合約,那麼,可選擇買入時間上相匹配的看跌期權,按照成交價格支付權利金,假設所買期權合約的權利金為0.5元。那麼投資者就透過看跌期權將股價下行的最大風險鎖定,可以試想,若股價繼續下跌至19元或者更低,在持有至到期後,投資者都有權利按照20元的價格將股票賣出,所以,跌的越多,在期權上行權後的收益就越大,這部分的收益與持有正股的虧損可以相互抵消,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另外,買入看跌期權的操作,還給予在股票價格上漲時仍能獲利的空間,正股與看跌期權多頭的組合收益類似於買入看漲期權。

    之所以說買入期權是一種成本較高的對沖方式,因為投資者最初支付的權利金會影響最終的對沖效果,若持有至到期行權,期權買方將損失權利金,當然,實際操作中,投資者並非一定要將期權持有到期。

    期權賣出套保策略

    賣出期權,用獲得的權利金抵補正股的部分虧損。仍然沿用上面的例子,投資者除買入看跌期權為其持有的股票提供保護外,還可在市場上賣出看漲期權,不過,這樣操作只能為股票提供部分保護。

    假設所賣出的執行價格為20元的看漲期權成交價也為0.5元。在股票價格上漲時,正股獲利,但看漲期權空頭部位在達到損益平衡點(20.5)後開始出現虧損;正股下跌,出現虧損,看漲期權的最大收益為最開始收到的權利金。

    所以,很容易體會到,一旦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下跌,賣出看漲期權是無法達到較好的對沖效果。透過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漲期權為正股進行保值的操作對比,投資者可以感覺到二者的明顯區別,總的來說是需要投資者在保值效果與成本之間權衡。

    雙限策略套保

    還有一種方式可以兼顧保值效果與成本,就是同時操作上面提到的兩種頭寸,即買入較低價位的看跌期權並賣出較高價位的看漲期權來為持有的股票保值。買入看跌期權側重於更全面的規避下行風險,賣出看漲期權則意在透過權利金收入減少保值成本。最終的損益圖與牛市差價組合的結構類似,這種保值操作有時也叫雙限交易策略。因為投資者整體持倉的最大收益與最大風險均被控制在已知的範圍內,與單純的買入看跌期權套保相比,因為獲得了成本上的優勢,所以損失掉了大幅上漲的空間;而與單純的賣出看漲期權保值相比,在提供下行保護上進行了最佳化,但成本也相對提高了。應該說,三種方式並無絕對的利弊,具體如何選擇應結合投資者的實際需求。

  • 8 # 老戴找投顧

    大家比較熟悉的、偏被動和宏觀的期權掛鉤代表型指數是BXM指數。該指數自誕生之初就和標的資產的相關性比較高,透過擁有底層資產賣出認購期權形成備兌開倉的組合,在整體beta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可享受相對標的資產更低的最大回撤和更低的波動率。2011年,CBOE主推該指數的時候,其每年會略微跑贏標普500全收益指數,而同時,標準差可從15.2%降到11%。也就是說,投資者在承擔更低風險的同時,還可以獲得差不多的甚至是更優的收益。

    除了成熟的美國市場,中國期權市場也在快速發展。作為資產管理行業重要參與者的券商和私募,在金融衍生品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因為券商和私募基金參與衍生品交易的約束條件比公募基金稍寬泛一點,同時他們的投資資產特點和服務客戶群體跟公募基金有些不同,所以策略會更多樣性一些,更類似於美國對沖基金的性質。基於這一原因,二者在波動率套利,期權價格套利,高頻交易領域都作出了較多嘗試,也為其客戶提供了不同差異化的服務。而公募基金方面參與的方式則較為單純,目前主要是以專戶投資為主,典型的代表有兩類:一類是類似BXM指數這樣的專戶,擁有底層資產的同時,滾動賣出認購期權,構成了類似於上證50備兌期權專戶產品,這個產品未來更適合在監管條件和市場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複製於公募市場,服務沒有期權投資能力的一般投資者。還有一類產品的設計思路是交易波動率的策略。資產的波動率領域具有一些核心的特點,如波動率天然具備簇集效應,即短期的資產波動率較高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在短時間內下一個階段波動率大機率是比較高的,高的波動率通常會跟著高的波動率,低的波動率一般也會跟著一個低的波動率,這是波動率的第一大特點,即波動率相對較高的短期自相關性。第二個特點是波動率的長期均值迴歸特性,我們能看到一個典型的趨勢,以往我們給波動率建模的時候最喜歡用的模型跟利率模型是很像的,這就是因為像利率一樣,其實波動率長期是有一箇中樞的。以我們現在交易最多的50ETF期權為例,它的標的上證50指數波動率長期中樞大概是在25-30之間,這就意味著當波動率偏離這個幅度較遠的時候,作出相應的反向調整或者反向管理是更有效的操作手段。波動率的第三個特點是波動率長期呈錐形形態,即隨著時間拉長,短期波動率的波動率應該要比長期波動率的波動率要高,即波動率的變化幅度短期要比長期更廣。當遠期隱含波動率明顯高於近期隱含波動率的時候,可能是市場定價出現了問題,或者預示著標的資產市場有較大的變化。最後一個特點是價格回報的尖峰厚尾現象所反映出的波動率跳躍現象。從在險價值VaR的角度看,我們認為99%的情況下不會發生的事情,其實發生的機率要高過我們基於正態分佈假設所評估的情況。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與經濟體量佔全球比重的不斷提高,A股市場正越來越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今天可以交易A股市場衍生品的市場越來越多。

  • 9 # 賴錦鴻

    期權對風險的作用:類似保險功能更偏向風險管理、能夠有效度量市場管理市場波動風險、更似一種精細的管理風險的工具。

    期權該如何運用:

      雖然很多由於對於對期權不理解或者不正當使用,導致了很大的風險,但是期權在風險管理、風險度量等方面又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從避險角度來講,期權的策略主要包括套期保值和無風險套利。對於企業來講還可以利用期權對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激勵,調動他們的的工作積極性。

      1.套期保值

      高槓杆帶來的投機機會以及多合約之間的套利空間料將使得期權上市後備受關注,但作為衍生工具,期權在風險管理上也能發揮靈活的作用。譬如期權的套期保值,即配合期貨或現貨的頭寸,用建立的期權部位的收益,彌補期貨或現貨可能出現的損失,以達到鎖定價格變動風險的目的。

      2.期權買入套保策略

      買期權為標的對沖,用較高的成本來為標的提供保護。以股票為例,假設某投資者購買了5000股上汽集團(600104,股吧)的股票,在股價為20元的時候,投資者出於某種需求想在市場規避股價下跌的風險,若市場上有行權價為20元的期權合約,那麼,可選擇買入時間上相匹配的看跌期權,按照成交價格支付權利金,假設所買期權合約的權利金為0.5元。那麼投資者就透過看跌期權將股價下行的最大風險鎖定,可以試想,若股價繼續下跌至19元或者更低,在持有至到期後,投資者都有權利按照20元的價格將股票賣出,所以,跌的越多,在期權上行權後的收益就越大,這部分的收益與持有正股的虧損可以相互抵消,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另外,買入看跌期權的操作,還給予在股票價格上漲時仍能獲利的空間,正股與看跌期權多頭的組合收益類似於買入看漲期權。

      之所以說買入期權是一種成本較高的對沖方式,因為投資者最初支付的權利金會影響最終的對沖效果,若持有至到期行權,期權買方將損失權利金,當然,實際操作中,投資者並非一定要將期權持有到期。

     3.期權賣出套保策略

      賣出期權,用獲得的權利金抵補正股的部分虧損。仍然沿用上面的例子,投資者除買入看跌期權為其持有的股票提供保護外,還可在市場上賣出看漲期權,不過,這樣操作只能為股票提供部分保護。

      假設所賣出的執行價格為20元的看漲期權成交價也為0.5元。在股票價格上漲時,正股獲利,但看漲期權空頭部位在達到損益平衡點(20.5)後開始出現虧損;正股下跌,出現虧損,看漲期權的最大收益為最開始收到的權利金。

      所以,很容易體會到,一旦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下跌,賣出看漲期權是無法達到較好的對沖效果。透過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漲期權為正股進行保值的操作對比,投資者可以感覺到二者的明顯區別,總的來說是需要投資者在保值效果與成本之間權衡。

      4.雙限策略套保

      還有一種方式可以兼顧保值效果與成本,就是同時操作上面提到的兩種頭寸,即買入較低價位的看跌期權並賣出較高價位的看漲期權來為持有的股票保值。買入看跌期權側重於更全面的規避下行風險,賣出看漲期權則意在透過權利金收入減少保值成本。最終的損益圖與牛市差價組合的結構類似,這種保值操作有時也叫雙限交易策略。因為投資者整體持倉的最大收益與最大風險均被控制在已知的範圍內,與單純的買入看跌期權套保相比,因為獲得了成本上的優勢,所以損失掉了大幅上漲的空間;而與單純的賣出看漲期權保值相比,在提供下行保護上進行了最佳化,但成本也相對提高了。應該說,三種方式並無絕對的利弊,具體如何選擇應結合投資者的實際需求。

      5.無風險套利

      從理論上來說,在一個高效的市場中,所有市場資訊會第一時間反映在價格上,任何資產價格都不會偏離其應有價值,利用價差進行無風險套利的機會應該是不存在的。但大量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現實中的市場並非完全有效市場,不同資產價格之間有可能在極短時間產生失衡,這就使無風險套利成為可能。尤其是在成熟度還不高的新興市場,套利機會仍然大量存在。期權無風險套利主要包括期權的上下邊界套利、期權的垂直價差套利、利用凸性關係套利以及買賣權平價套利。

      6.單個期權套利策略

      如單個期權價格超出上下限的範圍時,就能夠透過賣出(買入)期權的同時買入(賣出)標的資產的方法進行無風險套利。

      單個期權上限套利

      在任何時刻,看漲期權價格都不能超過標的資產價格,即期權價格的上限為標的資產價格。如果看漲期權價格超過標的資產價格,可以賣出看漲期權,同時以現價買進標的資產,從而獲取無風險利潤。

      7.看漲期權的上限套利

      對於歐式看跌期權,任何時刻其價格應該低於其執行價格的貼現值。如果看跌期權價格高於其執行價格的貼現值,可以賣出看跌期權套利(也可將所有收入以無風險利率投資,獲取無風險收益)。

      8.單個期權下限套利

      在任何時刻,不付紅利的歐式看漲期權的價格應高於標的資產現價與執行價格的貼現值差額與零的較大者。如果標的資產現價與執行價格的貼現值差額大於0,且看漲期權的價格低於資產現價與執行價格的貼現值差額,則可以進行看漲期權下限套利,即買入看漲期權,同時賣出標的資產而獲得無風險利潤。看漲期權下限套利的損益曲線,類似於將買入看跌期權的損益曲線全部平移至0軸上方。

      9.看漲期權下限套利

      相似地,不付紅利的歐式看跌期權的價格應高於執行價格的貼現值與標的資產現價差額與零的較大者。如果執行價格的貼現值與標的資產現價的差額大於0,且看跌期權價格低於執行價格與標的資產現價的差額,可以進行看跌期權下限套利,即買入看跌期權,同時買入標的資產而獲得無風險利潤。簡言之,就是“買低賣高”。看跌期權下限套利的損益曲線,類似於將買入看漲期權的損益曲線全部平移至0軸上方。

      9.垂直套利策略

      對於看漲期權而言,執行價Grand SantaFe高,其他引數相同,期權價Grand SantaFe低;而看跌期權則正好相反。因此,對於垂直套利策略來說,如果兩個執行價格不同的看漲期權合約(或者看跌期權合約)價格不滿足上述條件,則該垂直套利策略無風險。

      以歐式看漲期權牛市垂直套利為例,較低執行價格看漲期權價格也較低,則賣高執行價期權同時買低執行價期權構成無風險套利策略。

      由於C2>C1 ,該垂直策略初始現金流為正值,即C2-C1>0 ,並且無論到期標的資產價格為何值,該垂直策略都保證不小於C2-C1的收益。

      垂直套利的其他幾種策略都可以類似找出無風險套利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食物可以促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