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電視《天道》,我看了一遍,有些沒看明白,還需要好好看一下,有大神給梳理一下麼?
12
回覆列表
  • 1 # 白夜莫

    建議你讀原版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應該會更清楚一些。《天道》裡講的東西很多,不同角度和想法看到的都不一樣。

  • 2 # 華勝視界

    記得《西遊記》後傳中,無天佛祖的善念發動,讓本來是死局的局成了一邊倒,說到底無天還是不夠壞,再壞還有人性的光輝,人不是一天變化的,沒有人願意扮演小丑供人消遣,即使是殘疾人和弱勢群體,是個人就有尊嚴,尊嚴神聖不可侵犯。

    人性的好惡從來不是別人議論出來的是非,也不是觀念中塑造的正義和邪惡,邪惡和正義都在我們心中,一碗水端平的重要方法就是修行,要讓自己自如,不會因為恐懼、害怕,把人性的醜陋放出來,也不會因為虛偽、狡黠,利用人性的善去謀劃自己的利益。

    豆豆在找一條路,一條可以自我精神救贖的路,一個可以尊重客觀規律辦事還能實事求是的路,一個可以超越人性本能和文化侷限的路,路找到了,但是未必會有人走,都知道成佛需要六根清淨,可哪一個能放下心中的屠刀,哪一個不是罪孽深重。

    芮小丹不矯情,三觀正,人設不崩的原因是一如既往往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哪怕死,自己的意志和精神要率先到達,一個從來不問自己為什麼愛的女孩子,一個不管控制住控制不住的愛情的傻姑娘,但事實上,丁元英並非去濫情之人,帶引號的生活方式不是不被接受,而是你是否已經愛上了他。

    事實上世俗男人比女人更虛偽,因為男人更理性,更勢力,而且以結果為導向,丁元英的實事求是把他和所有男人鮮明的區分開來,丁元英不是一個匠人,芮小丹絕對是塊美玉,即使不是,兩個人催化的愛情給我們呈現出不一樣的愛情,他們談戀愛的方式有些特別,他們再用精神談戀愛。

    精神伴侶之所以珍惜,不是因為男女,也不是因為男女那點事,而在於文化認同,三觀符合,以及相同進步的契機,愛情路上漸行漸遠無非是各自在各自的路上越走越遠,即使當初的相遇,也只不過是一場美麗的邂逅,感情從來都是一見鍾情開始,然後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明天的恍恍惚惚,離開的註定要離開。

    人生的價值觀就是我們司機的“文化屬性”芮小丹和丁元英出離背後的邏輯是自強不息,和原生家庭說拜拜,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機會讓自己變強,但是他們都成功的錯過了,因為傳統觀念以及自己階層的侷限。錢不是用來衡量夢想的尺度,夢想這個東西很貴,有人覺得是金山銀山,有人覺得就是硫化氫的氣體。

    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確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電視劇《天道》中純音樂《天國的女兒》從丁元英的音響放出來,讓芮小丹的靈魂都在顫抖,原來音樂可以這樣聽,原來女人可以這樣活,原來丁元英是這麼個丁元英,一個神奇的大門開啟,但不知道放出來的是什麼東西。

    芮小丹開始走進了一個人的世界,從思維、生活、思考,以及人生,一點一點滲透,越走越近,看到的東西就不一樣,丁元英還是哪個丁元英,自己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芮小丹了。

    如果是智慧是我們原本心內具足的東西,為什麼我們感知不到,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契機和自己的緣法,芮小丹需要思考嗎?需要,但是她更注重自己的心,丁元英最會的就是思考,所以他法執,他對於得道、得救之道看得太重,自己靈魂不堪重負。

    事實上,是否有救世主和天道並不重要,與其泛泛而談,不如退而網,學《天幕紅塵》中葉子農的見路不走,生活也好,紅塵囂囂,都需要我們走進去,走出來,不曾進去的人,沒有發言權。

    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

    等靠要不僅是思維,也是習慣,可怕的不是思維意識,而是不自覺地走向深淵,愚昧不是無知,而是知道這種慣性而無能為力。習慣的力量太大了,我嫩習慣了窮,習慣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習慣了沒有上進心,習慣了了我們老好人的形象,我麼不願意改變,告別自己,自己太強大了,強大到沒有任何辦法讓自己進步,只有自己和自己妥協,這是一種底層邏輯,也是一種惡性迴圈。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宮崎駿 《起風了》

    人生最壞就是孤芳自賞,芮小丹很幸運,她遇到了她的良人,可是世俗,像這樣的愛情太少,不是愛太少,而是這顆心太少了。

    每個追逐星星光芒的人,都不應該忘了自己也會發光,用愛溫暖人心,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人不擇手段到放棄一切,那麼一切同樣會放棄她。

    我最羨慕的不是肖亞文的成功,也不羨慕丁元英的手段,我羨慕芮小丹的活法,一個完全不靠別人,自己進步圓夢,自己拯救自己,自己成全自己,成為自己的一片天。不是女權主義,也不是特立獨行,就是堅持做自己,專注、純粹、善良。

    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努力是美好生活的通行證,努力的人總是自帶光芒,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熠熠生輝!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付出終會有回報!無論芮小丹、丁元英,他們不僅優秀,還然自己變得更卓越。而且影響更多的人,需要層次論已經從功利層面上升到道德層面。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光環在頭頂閃耀的時候

    ,沒有人會去注意到那背後所付出過的艱辛。

    欲戴CROWN,必承其重。喜歡的每一件事,保持熱愛

    堅持走到最後的盡頭去看一看。

    世上唯一不能複製的是時間,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該怎麼走,過什麼樣的生活全憑自己的選擇和努力,人生很貴。請別浪費。

    人設從來不是固定不變的,人性的天平一直都在我們心中。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竭盡全力去成為,不再猶豫,海闊天空背後是光輝歲月,在大地上,讓農民唱誰伴我闖蕩,我們需要Beyond精神,讓我們不再那麼難以逾越,戰勝自己,我們會變得更強。

  • 3 # 文城觀點

    電視劇《天道》(改編自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意味深長、哲理深刻、劇情極有故事性的優秀電視劇,這部十幾年前的神劇,豆瓣評分高達9.1,至今還讓很多人興趣,評論依然不少,是很值得探討的。下面主要闡述丁元英的經營管理策略,希望對興趣《天道》的觀眾和喜歡探討經營管理和投資之道的朋友們能有所啟發。

    《天道》的主要人物丁元英的經營策略在電視劇中是一條主線,貫穿於全劇始終,是最耐人尋味的,也是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這一內容讓很多企業管理者非常感興趣,再三討論。丁元英的經營策略玄妙、高深,並具有實用性和實效性,極具魅力。

    首先,應該瞭解,劇中丁元英的經營策略和智慧與他的學歷和經歷有密切的關係。

    在電視劇中,丁元英的對手伯爵公司曾對丁元英有過調查,他們瞭解到,丁元英前半生經歷不簡單。調查人說:“丁元英,男,1959年出生,籍貫成都,北京戶口,1978年考入清華大學,1979年留學柏林洪堡大學,1985年獲經濟學碩士,同年就職於柏林H.N.S國際金融投資公司,1989年就職於北京通達證券公司,1990年2月在北京結婚,同年8月離婚。1991年鬼混,1992年3月就職於柏林《世界經濟週刊》,任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員,1994年1月辭職。1994年6月在北京創辦個人私募基金,1995年5月私募基金預備解散。”調查人還指出了丁元英的性格特點和能力,說:“此人無信仰,愛好音響,在柏林有一套住房,有德國永久居留權。這個人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也沒有什麼名氣,但是真正瞭解他的人,對他都有一個共同的評價,鬼才……。”

    這了不起的學歷和任職經歷,特別是對其“鬼才”的評價,為劇情表現他的高妙的經營策略埋下了很好的伏筆。

    丁元英(劇照)

    劇情先“素描”丁元英的超常商業能力。丁元英曾創辦個人私募基金,用外華人的錢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在中國股市賺了兩個多億。可是,他感到如此幫助外華人和他自己在中國股市如此”撈錢“,似不妥當,於是,他把私募基金停運了。——這實際上是描繪丁元英是股市投資的操作高手,其境界之高,只要他願意,他可以贏很多,只是,他感到這“抗人”的事不想幹。

    劇情還描寫到,丁元英的摯友韓楚風請丁元英喝酒,韓楚風既是請好友相聚,又是想請丁元英幫他出主意。

    原來,正天集團老Quattroporte去世了,他生前點名副Quattroporte韓楚風接任Quattroporte,可是,正天集團除了韓楚風之外,還有另外兩位副Quattroporte。韓楚風猶豫不決,不知該表態接受或拒絕,他擔心一旦接受了,便會成為眾矢之的,而管理層若都對他很不滿,他上位之後也坐不穩Quattroporte之位。

    韓擺酒宴,嘴上說要與丁元英一醉方休,而實際上是想讓丁元英為出錦囊妙計。丁先是表示不想表態,他怕影響韓楚風的判斷。兩人喝了幾杯酒之後,丁開始瀟灑了,而韓一再追問。丁出主意說:你暫時不接Quattroporte之位,讓出一條路,讓另外兩位副Quattroporte去爭,等他們在爭鬥中互相耗損,你踏實做事,公司的人會看到你務實而不爭權,你自然能順利登上Quattroporte之位。丁元英認為這是文化屬性所決定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不爭乃是最有效的“爭”。

    當時韓楚風為此還跟丁元英打賭,賭上自己的寶馬車,100萬的車作價70萬,若是他當上Quattroporte,寶馬車就歸丁元英。結果,丁元英果然贏的了寶馬車。

    丁元英與韓楚風(劇照)

    ——這是《天道》得作者用來描寫丁元英以文化屬性來思考競爭策略,表明他對商界競爭特點,對管理心理等有很深刻的瞭解,能十拿九穩地為韓楚風出致勝策略。丁元英智謀高深。

    接下來,劇情還著力描寫丁元英看淡金錢、對習俗常事不以為然,以及其心靈境界與常人大不一樣的特點。

    比如,丁元英剛從德國回來時,手中有8萬美金,他拿出六萬美金給父母;而在往古城搬家時,因為韓楚風的妻子急需要錢,他又把準備到古城閒居時用的生活費15萬,都付給韓楚風的妻子。結果,到了古城之後,他因為缺生活費,只能透過變賣自己收藏的原版唱片來維持生計。於是,在他租來的一般民居的住房裡,冰箱裡空空如也,每天三頓飯到小店或小攤去吃,最後在家吃泡麵。春節時,他一個人自己在打掃租住樓房的樓梯……。

    丁元英這個玩轉過數億資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對這眼前這貧寒的生活表現得一點也不在乎。

    丁元英之前的助手肖亞文可能告訴過芮曉丹,丁元英到古城身上是沒有錢的,可是,8個月時間過去了,芮曉丹沒有接到過丁元英的求救電話,原本芮小丹和她的好友、飯莊老闆歐陽雪認為丁元英熬不了幾天就該求救了。可是,她並沒有等到丁元英的電話。而當芮小丹以朋友之託為名打電話給丁元英時,丁元英在電話裡問的是“有事嗎?”這讓芮小丹聽了很不爽,她打電話是想幫他的,而等來的卻是如此如此冷漠的問話。

    不過,芮曉丹冷靜之後想明白了,在丁元英的心裡,根本就沒有需要人幫忙或找人幫忙這樣的理念,所以,別人給他電話,他首先是問:“有事嗎?”他下意識裡的感覺是:“我能幫你做什麼?”

    丁元英與芮曉丹(劇照)

    在丁元英的意識深處,一直是居高臨下的,是他在幫別人,而他永遠都不需要別人幫他所以,他對一些小事、常事一點也不在乎,甚至根本就不留意,更不會為此而計較。

    在混沌攤買扁食吃,女老闆收了他兩次錢,他當成沒有這回事;在拉麵店吃麵,老闆嘲笑年紀不大不找工作瞎混著,他不計較不反駁;在公園看曉丹表演舞蹈時,別人擠走他而搶佔椅子,他連看都不看擠佔位置的人一眼……。

    芮曉丹想接近丁元英,她的好友肖亞文好心地警告她,丁元英的前妻曾評價丁元英說:“他永遠都不會跟你吵架,他的每一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的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於跟你講道理。”

    ——這都是在描寫丁元英有一種遠遠高於常人的心靈境界,是常人所理解不了、領悟不到的高遠境界。而正是這種境界使得他對於投資、經營的謀劃、設計和實施,高出一經營者好幾個等級。

    曾是丁元英助手的肖亞文曾評價她的老闆丁元英說:“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

    丁元英(劇照)

    《天道》對於丁元英經營策略的描寫,其最為精彩之處,自然是他喜歡上芮曉丹之後送給她的禮物,為她創造的一個商業神話——讓王廟村這個貧困村成了國內音響界第一品牌樂聖公司的有力競爭對手,讓王廟村的幾個年輕人帶著村裡人發財致富,並攪起了音響界的巨大波瀾。

    丁元英認識了葉曉明、劉冰、馮世傑三個音響發燒友,發現他們對音樂很有興趣,對音響是行家裡手。於是,他由此發現了製造音響,創辦音響公司的商機。並由此而一步步把公司發展壯大,讓貧困村的村民們能生產出具有挑戰樂聖公司品牌的“格律詩”音響,並掀起了國內音響界的洶湧波濤。

    丁元英的經營策略是十分高明的,他讓三個音響發燒友和一個飯店的小老闆帶著王廟村的農民們成功地生產出具有國際水平的品牌音響,並在競爭中讓對手十分懼怕。

    丁元英的經營策略之一:極有遠見的謀劃,他採用逆向思維,從結局倒轉過來指引開局前進。根據公司的遠景目標來安排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一步步行動,目的很明確,步伐很穩,推進過程非常有序,而結局又大都是合乎他所料。

    當王廟村的三個音響發燒友還雲裡霧裡地忙著搭廠、買料、招工時,丁元英心裡早已有了關於“格律詩”音響的完整的藍圖,他對於公司發展前景、品牌策略、股權結構、生產組合方式、營銷方式和如何挑戰競爭對手,以及可能出現的幾種後果,已經是心裡有數了。

    丁元英對於經營有獨特的思考,通常,生產是為了盈利,而丁元英卻將王廟村的音響生產定位在首先不是為了盈利的經營模式上,賣音響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炒作音響品牌準備好條件,只有打響“格律詩”品牌才是他的目的。

    當品牌打響之後,當“格律詩”品牌有了國際影響力之後,競爭對手就必須“登門”來訪“了,因為品牌的價值讓競爭對手忌憚,競爭對手擔心將來的市場他保不住,因而,他必然要對”格律詩“加倍重視,並與“格律詩”競爭,若競爭不過,就必須商量合作,或託管,或轉讓,或合營,反正”格律詩“品牌將利用對手公司的價值來增加自己的價值。貧困村生產的品牌音響,穩贏而不輸。

    丁元英非常巧妙地把一個貧困村中的村民們帶到競爭市場上,並佔據有利的位置。他讓王廟村成了音響產業鏈中不能忽視的存在。讓葉曉明、劉冰、馮世傑和小飯店老闆歐陽雪登上了商界的顯要舞臺上。

    丁元英送給芮曉丹這個“禮物”——幫助建立“格律詩”音響公司,實在太特殊、太有價值了。

    丁元英的經營策略之二:非常巧妙地組合各種因素,促成其優勢互補,將所有積極因素都投向了“格律詩”音響的發展事業上,使“格律詩”公司成了快速崛起的一家極有競爭力的品牌公司,並具有潛在的巨大價值。

    比如,因素之一,三個音響發燒友的興趣、熱情和技術。他們都對音響是內行人。葉曉明是聰明人,有一定的經濟頭腦,懂進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馮世傑是務實的人,有理想,有抱負,一直想為王廟村找一條脫貧的路,而且他有很好的木工技術,雖比較憨厚,但為人大度;劉冰開過音響店,有一定的經營和銷售能力,只是比較虛榮。不管怎樣,他們三人搭起了音響店開始幹活的班子。

    因素之二,歐陽雪的資金。歐陽雪一直謹慎開店,為人豪爽,對芮曉丹和丁元英非常信任,願意拿出創辦音響公司的頭一筆資金。當然,後來因丁元英的情面,“格律詩”公司還獲得了韓楚風資金上的支援,這也是資金來源之一。

    因素之三,王廟村便宜的勞動力以及成本低的原料來源。貧困農村的男女村民們,有些錢掙他們就很高興,她們更願意辛苦勤奮地幹活,多掙些錢。當然,還包括基層技術工人的專業能力,比如,馮世傑找了一位30年的老木工師傅到他作坊來當技工,這也是友情和技術的支援。

    因素之四,丁元英充分利用《公司法》和道德議論等,早為公司準備了應對變局的措施。他讓歐陽雪和三個音響發燒友組成獨立的公司,而王廟村的村民們一戶一戶不是作為“格律詩”公司的僱工或下屬單位,而是作為獨立的經營個體戶,如此一來,該公司與村民們是生意關係,而不是歸屬關係。而“格律詩”公司與村民們做生意是幫助貧困村村民致富,是大力支援政府的扶貧政策。這樣一來,便為後來“格律詩”公司與競爭對手打官司預先準備好了有利條件(其實,丁元英早就預料到會遇此局面),而且,“格律詩”公司和王廟村的村民們還擁有道德輿論上的優勢。誰將貧困村村民和支援貧困農民的公司告上了法庭,誰必將在道義和輿論上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將受到公眾的譴責。

    因素之五,丁元英利用朋友和以前的合作者,幫助“格律詩”提高品牌知名度。比如,他透過德國的朋友、熟人,聯絡有關機構、同行,為“格律詩”音響檢測、評級、擴大品牌知名度等,讓貧困的王廟村生產的音響一躍而成了國際音響界的知名品牌,讓“格律詩”品牌“牆外開花牆內香”,具備了與國內頂級音響公司樂聖公司競爭的品牌價值。丁元英的這一接力發揮的策略是很明智的。

    因素之六,丁元英把對手也納入了他的戰略之中。當音響業佔有一定的壟斷地位的樂聖公司還對“格律詩”公司一無所知的時候,丁元英已經把它作為競爭對手納入他的戰略計劃中,樂聖公司莫名其妙地成為競爭對手,成了被拉進競爭場景中並處於被動的挑戰物件,甚至成了被逼合作、無形中幫助“格律詩”提升價值的業界同行。丁元英如此整合對手,使其成為“幫手”,這一招太絕了。

    因素之七,丁元英善於借用各種智力資源。比如,他甚至把五臺山的智玄大師也作為諮詢的物件,在“格律詩”發展到了關鍵階段,他面臨著如何處理豪富與貧困的關係問題,他拉著韓楚風去五臺山見智玄大師,非常深入地與其討論佛學問題,並向智玄大師請問關於如何看待“殺富濟貧”和文化屬性的問題。智玄大師沉思後回答說:“施主已勝算在手,想必也應該計算到得手之後的情形,勢必會招致有識之士的一片聲討、責罵。得救之道,豈能是殺富濟貧?”當韓楚風插話問得救之道是什麼時,智玄大師頓然明悟,悟到了丁元英“殺富濟貧”的用心和討個心安的緣由,於是,他說:“投石擊水,不起浪花也泛漣漪,妙在以扶貧而命題。當有識之士罵你比強盜還壞的時候,責罵者,責即為診,診而不醫,無異於斷為絕症,非仁人志士所為,也背不起這更大的罵名。故而,責必論道。”此時,丁元英心裡已經有了如何處理“殺富濟貧”的答案了。丁元英如此諮詢智玄大師,以求方法和心安的策略,令人歎服。

    五臺山論道

    丁元英非常巧妙地將各種因素整合於他的經營策略之中,積累起強大的優勢,促進“格律詩”公司迅速崛起,這種經營管理智慧,非常值得認真琢磨。

    丁元英的經營策略之三:充分發揮自己的業務長處和特點,並積極借用別人的優質業務因素,實行優勢互補,創造優質產品,以保證能有與優秀品牌相配的產品質量。

    首先,丁元英根據王廟村現有資源和能發揮得好的生產特點,確定王廟村生產作坊只生產和加工“音響製品生產線”中的機架、外箱等大件輔助產品,而音響中精細化的部件,如“功放”“電機”“電源”等設施部件都從市場上尋找優質的成品公司採購,然後再把各種部件進行最佳化組合,因為三個“發燒友”能督促組合成優質音響產品。

    也就是說,從生產方面看,王廟村的作坊只生產音響的機架、外箱等大件輔助產品,而別的部件都是採購來的,但是,“格律詩”公司擁有了自己品牌、專利,是一家名副其實的音響公司。他們的真正的專利和技術是在箱體制作、機架製作以及組裝、檢測方面,至於音響各種精密裝置,是用“買來主義”而落實的。

    其次,雖然“格律詩”公司並不擁有音響生產鏈中真正屬於高階技術的那一環節,但是,“格律詩”公司卻擁有了所生產的整體產品的專有權和“格律詩”這一品牌的專屬權。

    再次,王廟村的生產作坊也有它的優勢,比如,在機架、外箱等產品上的打磨等,由於有技術熟練的老技工的指揮和監製,基本上是手工製作的,非常精細、真質;同時,音響內部元件、儀器的創新式組合能使聲音質感大幅度提升,這保證了“格律詩”公司所生產的音響質量很夠硬,因而,無論是音響外觀還是發出來的聲音質量,都能與市場上已有的大型品牌相比拼而不落敗。

    最後,這“發揮優勢,積極借用”的生產整合策略,使“格律詩” 公司生產程序能實現“三級跳”,讓“格律詩”產品能很快進入市場,並快速成名。在丁元英的指導下,王廟村的村民們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走過了其它品牌公司好幾年才能走完的路。這就是丁元英經營策略的厲害之處。

    《天道》劇情所展示的商業故事當然不止上述這些,但是,以上的分析該是丁元英經營策略最精彩的部分。劇情雖然是虛構的,但內中的策略卻是很有管理智慧的,很值得企業經營者認真探討和借鑑,丁元英的經營智慧很有啟發性。

    小酒館聚餐

    當然,《天道》還有關於“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關係的思考;有關於釋、道、儒以及空、無為、中庸等方面的探討;有借用《自嘲》詩來揭示關於“後山人”與“前堂客”的站位態度問題,以及嘲笑自志大才疏的人如何“坐井說天闊”“怒指乾坤錯”等等。有機會再與讀者們討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下教育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首要支出,怎麼看孩子課外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