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英子家有二寶

    一、化學肥料是土壤的鴉片,化肥用的過多,你會得到以下結果。

    1、土壤理結構受到破壞

    土壤受到破壞,我們常見的情況就是土壤變硬影響根系發育,導致缺素症。缺素症有時並不一定就是土壤中缺少這種元素,而是因為土壤板結、土壤酸鹼度不適宜、或者是土壤水分供應不均衡等一系列問題引起的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導致的。

    2、土壤酸化

    正常的土壤,它的PH值在7左右,而我們常見的化肥,基本呈酸性的居多,尤其是那些不合格的化肥,酸性程度更加嚴重。長期大量使用的話,就會造成土壤酸化,酸化嚴重的,PH值能降到4以下。土壤酸化的危害:

    (1)、根系不生長:每種作物都有其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範圍,大多數作物以微酸至微鹼性為宜。土壤極強酸性是樹衰老的主要原因。土壤酸化後,影響作物的生長,到一定程度就什麼都不長。

    (2)、酸性土壤中養分離子的淋溶是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壤酸化後,影響肥料的有效性,施磷後仍缺磷,施鉀後仍缺鉀。pH值6—8時,土壤有效氮的含量最高。pH小於6.5時,土壤中的磷變成磷酸鐵鋁而固結,當pH值小於6.0時,土壤中有效鉀、鈣、鎂的含量急劇減少。土壤酸化不僅影響大量元素的有效性,也影響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硼在pH值4.7—6.7的範圍內,鉬在pH值4—8的範圍,隨pH值的下降,有效性降低。

    (3)、土壤酸化會影響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土壤酸化後,會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減少,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和活動,從而影響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土壤中C、N、P、S的迴圈。而對於一些喜歡在酸性土壤裡活動的有害微生物種群則生存有利,造成病菌滋生 ,根際病害增加,且控制困難,例如:十字花科的根腫病和茄果類蔬菜的青枯病、黃萎病增多。

    (4)、土壤酸化促進有毒元素的釋放和活化,會增加鎘汙染。 土壤酸化後,土壤中的鋁離子等物質使作物根系中毒、死亡。可以想象,在這樣的土壤中,生長的農作物怎麼可能不減產呢?

    3、土壤生物性狀惡化

    土壤中,本身含有的微生物,他們之間是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但是當我們大量使用化肥後,就會破壞這種平衡,開始慢慢失調。導致的後果就是病害發生嚴重,根部生長受挫,產量降低,作物品質也會下降,後面在加大施肥量,產量也上不去了。

    4、造成土壤板結

    上面已經說過,化肥的大量使用,會造成土壤板結,帶來的後果就是影響土壤的通透性。作物的正常生長都需要呼吸,也就是需要氧氣,如果土壤板結嚴重,根部得不到正常的呼吸,就會產生漚根現象。嚴重的導致根部壞死,當根部死掉的時候,產量還能有保證嗎?

     

    二、善待土地,如何科學合理的施肥降低對土壤的破壞,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肥料種類及蔬菜需肥特性,確定合理的施肥量或施肥方式,做到配方施肥,合理配施氮磷鉀肥,化學肥料做基肥時要深施並與有機肥混合,作追肥要“少量多次”,並避免長期施用同一種肥料,特別是含氮肥料。

    2、科學選肥,注意生理酸性肥料與生理鹼性肥料的交替搭配。當土壤已經酸化或必須施用酸性肥料時,可在肥料中摻入生石灰來調節;當土壤酸化嚴重並想迅速增加pH值時,可施加熟石灰,但用量為生石灰的1/3~1/2,且不可對正在生長植物的土壤施用。

    3、提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會造成土壤破壞。

    4、多施有機肥及菌肥,提升地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效能,調節土壤酸鹼性,打破板結,改良土壤性狀,刺激和調控作物生長,增強作物抗逆性,降低植物病蟲害。

  • 2 # 醉美雪巖

    化學肥的危害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實化肥使用頻繁、過多,使秸稈還田量不足,土壤中有機質缺乏,進一步讓土壤養分失調,特別是安氮鉀肥使用過多,會造成微生物活性降低,使土壤酸鹼度失衡,導致土壤板結。土壤板結後對種植業是致命的傷害。因此,合理使用化肥是大家當下都在熱議的問題。要想讓土壤不被化學肥繼續破壞,就必須採用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肥。

    說到用肥問題大家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70年代,這之前農民種莊稼基本都是採用農家肥,中國也是從這個時候才開始擁有大量生產化肥的工廠,起初農村貧窮,哪裡有錢買化肥,都是少量使用。直到上世紀90年代,國家對使用化肥採用了補貼的形式,這才使得化肥大面積應用到種植生產中。

    化學肥具有見效快,使用方便的特點。加上國家的補貼政策,所以很多種植戶都非常青睞,後來農民也跟隨這樣操作。直至當下,幾十年過去了,化肥的使用率越來越高,要想莊稼長的好,只能一次比一次多使用肥料,大家才意識到,長期使用化肥,我們的土地已經不是之前的土地了,土壤板結,有機質下降,根本種不出高品質的莊稼。

    當下,到底要怎麼使用化肥才能對土壤破壞小呢?

    當下要採用有機肥為主,化學肥為輔的施肥模式,合理的搭配才能實現種植業的長治久安。其實在我們長期使用化學肥的過程中,化學肥的利用率不到45%,如果合理的施入有機肥,可以加強生物菌的活性,能大大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保水肥能力,從而減少養分的流失,能使化肥的利用率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10%以上。

    那麼,我們要怎麼改善土壤板結的現狀呢?

    我們當下的土地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我們不能再為了省事,降低人力成本全部採用化學肥料種植莊稼了,我們要從下面四個方面合理搭配化學肥進行慢慢改善土壤,讓土地慢慢恢復元氣。

    1、增施有機肥

    解決土壤板結的的方法就是要增加有機肥的投入,如果是少量土地,我們可以利用養殖的牛羊糞肥,充分腐熟後進行使用。如果是大的種植戶,採用農家肥似乎不太現實,不僅是人力投入的特別多,更重要的是現在養殖的也少了,農家肥自然也就不多。所以,對於大的種植戶,我們可以採用商品有機肥的投入,雖然成本高,但是能有效改善土壤有機質的缺乏。

    2、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是將纖維素較多的秸稈,經過粉碎還田,能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機質,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進而減少土壤板結的形成,讓土壤保墒效能更強。

    3、土地進行深耕

    土壤深耕我認為也是當下應該重點做的一件事情,現在大多采用螺旋犁機械耕田,但是這種方式耕田深度是遠遠不夠的,土壤表層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是深點的地方都是沒有翻耕到,土壤自然就更不能吸水吸肥,最終也就到不到保墒的目的。

    應該採用大型機械進行深根,增強土壤的通透性。深耕不僅能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同時也能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深耕也能將表層的雜草深埋,減少雜草生長的同時,也讓雜草在深層進行腐熟形成有機養分。

    總之,我認為應該減少化肥的投入,增加有機肥的投入,在短時間來看是增加了投入,要長期來看,這些投入是會帶來更多的效益的!

  • 3 # 談農說農

    化肥的使用確實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不過隨著化肥的無規則使用,土壤也受到了影響和危害,這就是化肥長時間對土壤的弊端。

    01化肥過度使用對土壤汙染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戶認為化肥使用多就證明高產,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化肥能夠使農作物產量增收,但是過多使用導致土壤出現弊端肥力下降。過量施用氮肥、磷肥、鉀肥等化肥而對土壤造成的汙染。化肥汙染會造成土壤物理性質的惡化,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結,還可使食品、飼料和飲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對人畜健康造成潛在危害。

    因此現在推廣無公害農家肥,有機肥就是為了緩解土壤汙染。現在土地肥力下降,而農戶卻過度使用肥料,久而久之農作物產量就會降低。

    02難以推廣的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在日本發展很好,因為中國的國情,有機農業在中國很難展開。以前在化肥並未實行的時候,農家肥是最常見的肥料,那個時候農作物的產量不高,但是土壤的肥力是非常不錯的,隨著化肥的使用農家肥也逐漸被放棄。

    科學種田很重要,在化肥使用也要加以遏制,不要過多使用化學肥料,使用有機農家肥料進行改善修復土壤的汙染。

  • 4 # 紅姐說鄉村

    化學肥料是土壤的“鴉片”,怎麼科學使用來降低對土壤的破壞?

    化學肥料是土壤的“鴉片”,你這個比喻非常貼切!少量吸食鴉片初期,使人“精神煥發”,可慢慢產生依賴成癮後,就逐漸變得“骨瘦如柴”,直至肌體被掏空枯竭而死!化學肥料對土壤的破壞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類從“刀耕火種”時代,演變到如今的對化學肥料的過度依賴,經歷了漫長的歲月,雖然產量由當初的“種一偏坡,收一蘿蘿”,發展到了畝產幾千上萬斤,但我們明顯感覺到,不僅味道已經不是原來的味道,而且土地也不是原來的土地了,因為有的土地,你用再多的化肥也“堆”不出糧食了,甚至變得寸草不生!正如病入膏肓的“癮君子”一樣,感覺無藥可救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科學施肥,來補救或減少化學肥料對土壤造成的傷害呢?

    一是適度採取輪歇可持續耕作。其實讓我們嗤之以鼻的“刀耕火種”,蘊含著先人豐富的智慧和經驗,以及深奧的生態學原理。他們用刀斧砍伐地面上的枯根朽莖,曬乾後用火焚燒。經過火燒的土地便成了一層厚厚的鬆軟黑土,播種後不再施肥,一般種一年後再易地而種,雖然原始粗放產量低,但這種休耕輪作的耕作,給土壤充足的休養生息時間,給參與土壤有機質合成轉化分解的微生物,適當生存空間,從而為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轉化做好“能量”儲備!

    在此我並非鼓吹大家倒退,再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只是想讓大家能由此受到啟發。從國家層面糧食基本是安全的,不會“鬧饑荒”。從農民本身來說,種糧也掙不了幾個錢,完全可以搞輪耕輪作。或許“刀耕火種”收益更可觀呢,畢竟追求高品質的人愈來愈多,產量低品質好照樣賺錢。

    二是改旋耕為深耕,多施有機肥以改良土壤。隨著壯勞力的“進城”,在家種地的大都是老弱婦孺,逐漸利用旋耕機代替了深耕犁地;秸稈焚燒被禁止,圈肥廁肥少的可憐,尿素成了“萬能肥”,小農戶種植如此。種植大戶也不列外,過度索取過度使用化肥,給土地造成極大破壞。所以應鼓勵農戶積累有機圈舍肥,推進秸稈還田,深耕犁地涵養。鼓勵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放棄大水漫灌,防止水肥流失。以達到改善土壤生態系統環境,增強地力的目的。

    三是對症下藥,減少盲目過量使用化學肥料。施肥不能盲目過量,應根據所屬地塊的土壤結構和酸鹼度,以及種植的農作物品種有針對性適量使用化肥。比如硝酸鈉、硝酸鉀、硝酸鈣等硝態氮肥極易溶於水,用於水田會造成很大流失,特別是放水後。所以硝態氮肥更適用於乾旱地。蔬菜是喜硝態氮作物,蔬菜施用硝態氮產量高,倘若硝態氮低於肥料全氮的50%,產量就會明顯下降。而水稻施用銨態氮效果最好,因為水稻幼苗根中缺少硝酸還原酶,對硝態氮不能很好利用等等。

    總之不同農作物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地塊有不同的需求,施用什麼化肥用多少,是深埋還是表灑都應引起我們的注意,只有適宜適度適量才能有效有利,反之不但造成浪費,更重要的是給土地造成傷害。

    由於長期大量依賴性地使用化學肥料,已將本來健康肥沃的土地快“榨乾”了,酸化、鹽化、板結、地力衰竭,其惡化程度觸目驚心!土壤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金屬汙染、各種病蟲害,其嚴重程度令人髮指!該痛下決心適度“返璞歸真”了!朋友們我說的有道理嗎?歡迎大家評論留言,發表不同意見!

  • 5 # 潯城農夫

    標題所說的化學肥料應該是指化肥。化肥在近代中國農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估量的,農民的增產增收,化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化肥所起的作用也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過量的施用氮肥、磷肥、鉀肥等化肥對土壤造成的汙染也是非常嚴重的。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結,還會使作物有毒成分增加,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

    要降低化肥的危害具體措施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儘量使用有機肥或與有機肥混合使用。施用有機肥,可以改良土壤結構,還可以補充土壤的鉀、磷和優質氮源;

    2、可以適當調整種植結構,充分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肥源,減少化肥使用量

    3、掌握平衡施肥技術,在測土的基礎上按作物需要配方,再按作物吸收的特點施肥,以降低配肥結構中化肥的施用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有利蔬菜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施用有機肥是以後農業種植的大方向,化肥,也許不久的將來就將成為歷史。

  • 6 # 剛子與阿黃

    1,提倡測土配方施肥措施,合理使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據土壤的地力條件和種植作物型別品種,調整施肥方式和結構,合理適量投入化肥,減少化肥使用量,儘量提高作物對肥料的吸收利用效果。

    2,採用化學肥料與農家肥、有機肥、菌肥、菌劑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兩種肥料各自的優勢特點,提高肥效,消除土壤板結,改善土壤質量、環境,緩解化肥對土壤的傷害。

    3,提高農家肥、有機肥等在肥料中的佔比,減少化學肥料的比重。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儘量多使用農家肥和有機肥,有利於改善土壤狀況,培養地力,提高肥力,減輕化肥的副作用。

    4,深耕土層,增加土壤厚度,疏鬆土壤,綜合土壤各土層的營養元素,增強土壤底墒。長期在一定的土層耕作,會導致土壤營養元素失衡,無效殘留物累積,質量環境變差,需要透過土層深耕,來改變土壤的性狀和耕作條件,保持地力的延續。

    5,選用優質高效的化學肥料,減少肥料投入,降低土壤無效殘留物,減輕化肥的危害程度。化學肥料的生產廠家非常多,養分結構和種類繁雜,質量參差不齊,在所有的農資產品中,假冒偽劣不合格的化肥所佔據的比重非常高,造成的危害也最為嚴重。這樣的肥料不僅不能為作物提供正常生長所需的養分,還在很大程度上對土壤造成了破壞。因此在選購肥料時要堅決杜絕假冒偽劣不合格產品,避免其流入生產環節,給生產造成損失。

    綜上所述,我們既要肯定化學肥料對生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又要看到它對生產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只有合理利用好化肥,減少其對土壤的破壞,才能使其更好在生產中 發揮應有的作用。

  • 7 # 大紅人

    一、化肥的功能和效果:

    1、化學肥料簡稱化肥。用化學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種或幾種農作物生長需要的營養元素的肥料、土壤中的常量營養元素氮、磷、鉀通常不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鉀的化肥來補足。

    2、自化肥的誕生的確給農業帶來飛躍式的發展、讓農業作物的產量連續翻番達到歷史新高、化肥可以使貧瘠的土地長出高產的莊稼、根據不同的作物元素需求可以補充相應含量的化學肥料是最直接快捷有效的方式。

    3化學肥料的確改變人們的認知、感覺只要有水不論多莫貧瘠的土地都能長出高產的作物來、的確化肥對農業的生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現在的化肥需求量也是逐年倍增。

    二、化學肥料的弊端:

    1、現在我國的大面積土地為了促進農作我的產量化肥施入量是連年的遞增、土地種植的作物對化肥產生了超強的依賴性、並且常年的施入化肥的土地種植的作物也可是有變異式 的產生了耐肥性、也改變阻斷了土壤的能量成分轉化吸收。

    2、土壤分子式也發生了改變產生了不流變能動性造成土地大面積板結、土壤連年的施入化肥土壤的化學性質反生顛覆性的鉅變、多種有害化學成分超標逐年形成有毒土壤、有些有毒化學成分不會被分解直接被作物吸收轉化成改變了農作物的成分含量使原本的指標改變變成有毒素食品被人們間接的吸收、直接造成各類化學毒素在人體內沉積不斷形成多元化的慢性疾病。

    3、常年的施入化肥造成土壤成分非自然性改變、形成土壤有害成分連年增加、透過雨水侵蝕風吹直接造成地下水汙染、水質越來越不安全、直接影響的人類生存健康。所以說給變過分依賴化肥的局面急需改變、也是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安全環境的重大斗爭變革。

    三、改變農業對化學肥料的長期依賴:

    1、為來農業必須實現種、養、加、綜合立體式的經營模式才行、土地種植的作物分三個部分、工業原料、人類能源、養殖原材料、讓農產品和作物秸稈直接轉化成有機肥料用於農田、農作物秸稈必須要進行加工轉化成動物性飼料、再把動物性糞便加工成高效有機飼料、或者直接進行秸稈還田、秸稈還田必須要進行科學方式處理、第二年讓作物直接轉化吸收。

    2、農田必須要合理性深翻、讓土壤改變能動性、改變常年不變的作用層為來提高土壤的鏈式分子結構、深翻要求達到700mm、深翻的同時要結合土壤深松和旋耕作業、從而改變土地的物理性質、實現生態化增產方式。

    3、必須要加強農家肥的施入量、農家肥是有機肥料可以改變土壤 的物理性質和土壤的肥沃程度、農家肥增產是連續性的、也是環保生態型的、是未來生態農業的必然選擇。

    4、 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利用工農業肥料加工製造有機肥料、根據農作物的需求透過滴灌管道供應給農作物、實現澆水養分一體化的供給模式、現在外國正在研究一種高能效有機肥料、直接在處理種子的時候就包裹在種子上實現整個生長週期的能力需求供給、這樣不但節能高效、也可能是農業發展的一次重大變革。

  • 8 # 農資人實錄

    化學肥料是土壤的“鴉片”,這還是頭一次聽說,但化學肥料用不好,會對土壤造成危害的,所以合理使用化學肥料會對土壤有好處。那麼,如何來降低化肥對土壤的破壞,我認為要站在測土配方的基礎上進行。

    在土壤中施化肥是必須的,那是為作物生長提供養分的,必須的,只不過要對肥料進行量化管理,管理的基礎就是要確定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還有作物用肥量的需求。而在化肥適量的同時要對土壤進行有機質補充。其實化學肥料只有在施多了後不能全部被作物吸收時才會沉積在土壤中一部分,來堵塞土壤中空氣和水分的流動通道,時間長以後會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也就是說空氣和水分的流動通道變窄或者完全堵塞,這樣就會造成土壤板結。也就是我們看到的所謂土壤被破壞。

    有效解決土壤被破壞,最主要是要根據土壤營養狀況進行合理施用,同時加強有機質的補充,這樣會使得土壤中的礦物質被分解,促進作物吸收,有了有機質後,也會使土粒的間隙增大,從而改變土壤的團粒結構。這樣,經過一年或者幾年時間,就可以將土壤改良過來 。而增加土壤有機質就是相對有效的一種改良辦法了。

    其實我們看到當前土壤被破壞這麼嚴重,並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是化肥的問題,這跟我們急於求產量,有意地進行過量化肥施用有關,長年不注意土壤狀況,追求產量,到一定時間段就會起到反作用了。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改變一下我們的施肥習慣,做好有機無機相結合,這樣會逐步改變土壤狀況了。

  • 9 # 彭演英

    大量的使用化肥對土壤的汙染十分嚴重,多施有機肥,特別是微生物有有機肥,能有效的防止土壤酸化,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 10 # 周嶺873

    說化肥是土壤的鴉片一點都不為過,土壤對化肥的需求一年比一年多,要想減量沒有太好的方法,就多施農家肥,在國家提出讓土地休耕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 11 # 幹海椒

    做到科學施肥,年年豐產。土壤檢測,查各種元素的多少,合理施肥,多用生物有機肥,改善土壤活性。在農作物的種植上也要有改變,合理利用土壤中的成分,做到植物和土壤營養相匹配。

  • 12 # 一盛物理農業

    化肥對人類的農業功不可沒,如果沒有它,那麼以今天全球人口來計,恐怕連養活都成問題。然而長期過量地使用化肥,卻會對土壤造成嚴重破壞,從而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從這個角度來講,化肥其實是在“透支”土壤的健康,雖有一時之利,卻如同鴉片一般,會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如不重視這個問題,未來的農業發展必將面臨嚴重的挫折。但這也不意味著化肥就不能用了,事實上,只需要調整一下使用的方式,就可以大大減輕化肥對土壤的危害。至於如何科學使用,可以參考下面這幾條建議。

    如何科學使用化肥,以減輕其對土壤的危害?

    1.平衡施肥,合理安排各種元素的搭配

    化肥之所以會對土壤造成危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施下去的化肥,有很大一部分都沒有被植物吸收利用,而是留在了土壤中,這會對土壤的原有結構造成破壞。所以要想減輕化肥對土壤的破壞,一個治本的辦法就是減輕化肥的使用量,而平衡施肥,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所謂平衡施肥,就是根據植物的生長所需,合理安排各種肥料的比例,尤其是氮磷鉀等大宗肥料的比例。透過平衡施肥,就可以在減少用量的前提下,滿足作物生長的養分需求,從而讓土壤裡殘留的化肥大大減少,土壤的結構也不容易得到破壞。

    2.少量多施,重視追肥

    作物生長期內,應該根據它的生長特點分時段追肥,這樣每次施入化肥的量就可以少一點,施下去的化肥,也會很快被作物吸收利用,而不會殘留在深層土壤中。這種施肥方式,就是所謂的“少量多施”,它需要農戶更勤快一些,但可以節省化肥的用量,也可以減輕對土壤的破壞。反之,若是為了偷懶,一次性施入太多的化肥,不但容易燒根,而且也會導致部分化肥隨水分流失到深層土壤中,並對土壤的結構造成破壞。

    3.多使用有機肥

    現在推崇綠色農業,也就是種植過程中幾乎不使用化肥和農藥,這樣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不但口感更好,而且也更健康。事實上,多使用有機肥也能夠改善土壤的結構,它可以讓土壤裡滋生出大量的有益菌以及益蟲,從而對作物的根系生長大有好處。另外,使用有機肥,也可以對被化肥破壞的土壤起到修復作用。

    4.與豆科作物輪作

    農作物所需要的化肥,是以氮肥為主的,而有一類神奇的生物,則能夠自己生產氮肥,那就是豆科的植物,比如大豆、蠶豆、花生等。在根瘤菌的幫助下,它們可以從空氣裡直接吸收氮元素,從而減少化肥的用量。相應的,如果把其他農作物與豆科的作物輪作的話,也可以大大減少化肥的用量,從而對土壤起到改善的作用。

    只要注意以上這幾點,科學併合理地使用化肥,就不用擔心它會對土壤造成破壞。如此一來,化肥之於土壤,也就不再是害人的“鴉片”,反倒是治病的良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從有了老二,對老大越來越沒有耐心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