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淮安創業小青年
-
2 # 鄭州鄉村寶媽生活記
個人認為:個體情況具體分析,看你寶寶平時性格是怎麼樣的。還有前期跟你有沒有跟鋪墊也有關係!
假如說,在快該上幼兒園的時候,你已經在給他灌輸你馬上要上幼兒園的資訊,或者你不止一遍的帶寶寶去幼兒園熟悉環境,熟悉老師!那麼後續她會潛意識的認為那個地方也是她會經常去的地方。她已經沒有陌生感,她會接受周圍的人和環境。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現在還處在對新環境的好奇階段,幼兒園就想一個城堡,寶寶很好奇在這樣的環境下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那種新奇感會沖斷對你的依賴。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只要孩子每天開心,沒有什麼不好的情緒。有時候不是孩子適應不了,是我們這些當爸爸媽媽的適應不了!
-
3 # 同心兒童注意力
作為一名兒童心理發展評估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關注孩子情緒狀態首先我想要表揚提問題的孩子家長,因為他一定是在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作為一個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對孩子幫助最大的就是關注並且感受孩子的情緒狀態。
當孩子出現積極的情緒狀態的時候,家長能夠很好的和孩子在一起,支援並鼓勵他。當孩子出現消極的情緒狀態的時候,家長要敏感的發現問題,及時給到孩子有幫助性的做法。
家長自身焦慮狀態我想提問的家長也會有一些對於自己生活的焦慮吧,現在社會的生活節奏比較快,這已經是大家都公認的事實,也就帶來了很多年輕的父母親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一些困惑、焦慮、猶豫等等問題。
這些問題可能影響並不大,但是堆積在家長的心裡,會不自覺的表現出對孩子某些行為現象的無謂擔憂。所以作為一個家長來說,先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孩子狀態比較好我們來看,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不哭不鬧還挺願意上,說明這個孩子是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的,他願意去探索新環境,接受新環境,願意在新的環境裡面好好的安置自己、成長自己、發展自己新的社會關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說明孩子的入園焦慮比較低,適應能力比較強。
然而,孩子去幼兒園頭也不回,開開心心就走了,對於在三歲之前每一天,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親來說,卻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失落,這種失落感,帶給家長焦慮,甚至懷疑的感覺,也就形成了我們這個問題: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哭鬧著不想上學,而我們家的孩子不哭不鬧還挺願意上的?
孩子的依戀方式這就要從孩子的依戀方式說起,有一些孩子具有安全性依戀,當媽媽在的時候,他們會自由的和媽媽玩耍,進行外在探索,跟陌生人玩,在媽媽離開的時候,他會覺得不舒服,但是在媽媽回來的時候,照樣很高興的和媽媽在一起。
而另一些孩子具有不安全的依戀,叫做焦慮抵抗型,就是說當媽媽離開的時候,孩子會極端的沮喪不高興,媽媽回來的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出比較矛盾的狀態,就是想要跟媽媽在一起卻表現出不舒服的情緒和行為。
還有一種焦慮迴避型的依戀,在媽媽離開的時候和回來以後,孩子都沒有什麼反應,無論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孩子的情緒都沒有多大反應。
從這三種依戀的方式來看,很顯然題主問題中這個孩子是屬於安全依戀型的,那麼安全依戀型的孩子們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強,他們更願意主動探索,能夠更好的成長自我,所以我們支援這種哭不鬧願意上的孩子。
-
4 # 小米粒育兒
確實會有這樣省事的孩子,反而讓家長有種不被需要的焦慮感。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不哭不鬧,很是讓別人羨慕嫉妒恨的。只能說是家長做的準備工作很到位,再加上孩子性格開朗,讓分離焦慮開了天窗了。
我在幼兒園工作期間確實遇見過一個初上幼兒園就愛上幼兒園的神奇小公舉。此寶來幼兒園的第一天就震到我了,別的孩子都是緊緊的抱住媽媽不讓媽媽離開幼兒園,而此寶卻是主動和媽媽說再見,攆媽媽回家,所以我便瞬間記住了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兒。接下來的幾日裡,此寶依舊錶現的雲淡風輕,並且有事情就喜歡報告老師,比如老師他不和我玩,他搶我的玩具等,有戶外活動時肯定是這個風風火火的小女孩衝在最前面,睡覺的時候看見老師拍別的小朋友睡覺她會說:“李老師,你也來拍拍我吧!”結果還沒等到老師的撫慰自己就先睡著了,哈哈!性格真的是像小燕子似的大大咧咧,卻又天真的可耐!後來經瞭解,才知道此女寶的家離幼兒園只有200米遠,在她家的陽臺就能看見幼兒園的一切。孩子的媽媽是做小買賣的,孩子從小就是跟媽媽在農貿大廳長大的,所以說上幼兒園對於她來說也就容易的多了。
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不鬧適應的快,確實是會有孩子性格方面的原因,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原因。我們不用懷疑孩子的性格是好是壞,因為性格本就沒有好壞之分,只會有利弊。期待有更多初上幼兒園的“小黑馬”出現,那樣老師家長都會輕鬆許多!
-
5 # 小枕頭媽媽
孩子去幼兒園不哭也不鬧,還喜歡上幼兒園,這樣的孩子多好啊。這樣的孩子媽媽省心。
我家小枕頭現在2歲多,再有一個月就要三歲,該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我家對面就有個幼兒園,每次聽到幼兒園放音樂,他就對我說媽媽我要去上幼兒園。我問他:“你喜歡上幼兒園嗎?”他回答:“喜歡,我現在就要去。”為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因為我事先做足了功課。
1.每天天氣好都帶他到小區裡玩,同時帶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引導他如何他其他小朋友玩,如果別人搶他玩具,他該怎麼辦。他現在不到三歲,有時候我把他放在熟悉的爺爺哪裡,我去買菜,他也不怕,就在那裡玩。
2.我之前帶他去參觀過三,四個幼兒園,去看過幼兒園是什麼樣的,哪裡的孩子如何上課,如何由老師帶著在哪裡玩。還有看哪裡的孩子睡午覺。所以,他對哪裡充滿了好奇。
3.我給他看繪本故事書,書裡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如何上課,如何玩,都發生了什麼故事,他也很喜歡聽。
4.小區樓下鄰居小朋友比他大一歲,已經上幼兒園了,引導他們一起玩,現在他們是好朋友,那個小朋友還來我家玩過,我家孩子也去他家玩過。小朋友會和他分享幼兒園的故事,幼兒園老師都給他講什麼了,學了什麼。每次我家的小寶都說媽媽我要上幼兒園。
綜上所述,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不鬧,還喜歡上幼兒園,為什麼啊?因為寶媽提前做足了功課。
-
6 # 說說咱丫頭
我家寶寶9月份上的幼兒園小班,用了4天時間適應了幼兒園,現在每天高高興興去上幼兒園。我覺得不哭也不鬧還挺願意上這樣的性格挺好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性格都是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很獨立、有的孩子較粘人、有的孩子開朗、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喜歡熱鬧、有的喜歡安靜、有的快熱型、有的慢熱型。因而導致每個孩子上幼兒園時適應幼兒園生活時間的長短不一樣。建議爸爸媽媽們穩穩地接住孩子的一切狀態,耐下心來慢慢陪著孩子度過這一段時期。
為了寶寶能夠在9月份入園時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1.訓練寶寶自己吃飯、洗手、穿鞋子、如廁
訓練吃飯、洗手、穿鞋子、如廁等早就在進行了。吃飯這件事是最讓我省心的,從一歲多一點的時候,就一直堅持自己吃飯,我也正好就此放手,讓她自己吃,雖然每次吃完我都要費力地收拾一番,但是為了能讓她早日學會自己吃飯,我情願每天收拾飯桌。在寶寶大約一歲八個月的時候,當時正好要進入夏天了,就開始訓練她如廁,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上廁所已經沒有問題了,也不會再尿褲子了。到了大約兩歲九個月的時候,已經完全地脫離了紙尿褲,家裡面剩下的紙尿褲送人了。穿鞋子也一直在訓練,雖然早就能自己穿上了,就是經常反著穿,講了不知道多少次,有時還是會反著穿。獨立洗手已經訓練成功,沒有任何問題。穿脫衣服還只是會一些簡單的,老母親我儘量買好穿脫的衣物和鞋襪。
2.經常給寶寶讀講述幼兒園生活的繪本
在寶寶兩歲半,距離上幼兒園還有半年的時候,我買了一些跟幼兒園相關的繪本回來,經常讀給她聽,好讓她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做好心理準備。比如《你好,幼兒園》、《上幼兒園》、《我喜歡我的老師》、《我要上小班啦》。
3.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防止被性侵
現在幼兒和兒童被性侵的新聞屢見不鮮,當媽的一顆心總是懸著。為了防止在幼兒園被性侵,經常有意地告訴她男女有別,不能讓別人摸自己,這樣講多了,有一天給她洗澡,爸爸無意中站在浴室門口,她就對爸爸說,你不能看我洗澡。爸爸立馬尷尬地走開了,還買了《不要隨便摸我》經常讀給她聽。
4.教寶寶學會與小朋友相處
網購了《友誼》、《助人》、《沒關係》、《道歉》等,再就是平時多在小區裡和同齡小朋友近距離地玩耍,學會與別的小朋友相處並建立友誼。小區裡有一個奶奶是幼兒園老師退休的,可以向她取經,比如她就經常對她家孫女說,小朋友們要相親相愛,於是我也經常這樣對我丫頭講,講多了她就記住了。她家也是女孩,比我家的小三個月,這個奶奶非常樂意她的小孫女和我家丫頭一起玩。於是除了白天在小區裡面一起玩,還會經常到彼此的家裡面一起玩,而我也正好趁這個機會讓丫頭適應和我分離。但是這個小夥伴非常調皮,會打她。我就告訴她如果在幼兒園有人打你,你要大聲對TA講不能打人,同時要告訴老師,回家後還要告訴媽媽,讓她告訴我是因為我覺得作為媽媽要做到心中有數,但我不會教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
5.教寶寶記住自己的名字、爸爸媽媽的名字電話、家庭詳細住址等
雖然現在都是大人接送,但是以防萬一我還是教寶寶記住了自己的名字、爸爸媽媽的名字電話、家庭住址。教她學會做自我介紹,在短影片上看幼兒園的舞蹈、遊戲,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寶寶提前熟知幼兒園的生活,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6.經常告訴寶寶過段時間就要上幼兒園了
因此除了上面這些,我會經常有意無意地告訴她,過段時間就要上幼兒園了,媽媽早上把你送去,下午接你回來。幼兒園裡有好多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有滑滑梯,老師像媽媽一樣好,老師帶大家一起做遊戲,小朋友們可以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丫頭每次聽了一副很嚮往的樣子,點點頭表示願意去。
7.使用分格飯盒吃飯、小水杯喝水、將作息調整得和幼兒園一致
為了把入園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些,以便讓丫頭儘可能快地適應幼兒園,買了分格飯盒和小水杯,把作息和吃飯時間調整的和幼兒園一致。
8.提前去幼兒園熟悉環境
為了讓她能夠對幼兒園多一點熟悉的感覺,決定在上幼兒園之前帶她去看幾次幼兒園。前幾天帶她過去時,就只是指著幼兒園告訴她,這就是她的幼兒園,因為幼兒園放假了門沒開,然後我們就回來了。今天決定又帶她去一趟幼兒園,早上起來就告訴她我們今天要去幼兒園,並且告訴她幼兒園的名字,早上一到幼兒園附近的路口,她就高興地喊,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到了,一個勁地往前衝。站在幼兒園門口,我拍了照片,錄了短影片。希望可以回到家再讓她看看,強化一下熟悉的感覺。接著我告訴她,過幾天媽媽就送她到幼兒園來,早上送,下午接。這會兒站在幼兒園門口她完全能夠明白送她到幼兒園來意味著要和媽媽分開了,她一聽臉上的表情立馬變了,一把抱住我,說媽媽壞人會把我帶走的。看來到時候哭鬧是一定會有的,就看到時候多長時間能適應了。幼兒園老師提前幾天開始上班了,於是在開學的前兩天我又把寶寶帶到幼兒園了,這兩次寶寶在幼兒園裡面玩得特別開心,還快速交到了小朋友。
坦白地說,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的幾個月裡,每每想到孩子剛上幼兒園時肯定會哭鬧會不適應,我就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感覺,這畢竟是孩子離開爸爸媽媽邁向社會的第一步。這一天最終在我的忐忑不安中到來了,寶寶適應的比我想象的快,而我也總算是如釋重負了,也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這樣寶爸寶媽們可以早些結束對孩子的擔憂和牽掛。
-
7 # 悠悠老師講育兒
有三種可能:1.幼兒園遇到了好老師,有愛心有耐心,幼兒園的管理寬鬆,以遊戲為主,規矩少,孩子確實愛上,當然不哭不鬧願意去了。2.如果其他小朋友大都不願意去,而只有咱倆孩子自己願意,而且不哭不鬧,說明孩子有討好型傾向,如果在家父母對孩子嚴厲,或者限制很多,那麼孩子的自由意志早早壓抑,會變得懂事聽話,相比之下,孩子感覺幼兒園比家裡更溫暖有愛,那麼他也願意去幼兒園,不哭不鬧。所以,這個要從幼兒園和家庭環境,兩方面去判斷,是不是屬於這種情況。3.如果家庭環境溫暖有愛,寬鬆自由,孩子的安全感強,孩子剛入園,覺得新鮮好玩,小朋友也多,表現出不哭不鬧願意去玩,但是後期待膩了也不一定會這樣。
-
8 # 五月媽的生活記
這麼乖的孩子肯定好呀,一點也不讓你操心,這說明你的孩子適應能力還挺強的,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多好,一定有很多家長羨慕你吧,不過我們平時還是要多陪孩子,多和孩子溝通,這樣我們家長才能更好的瞭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內心。
-
9 # 一五七七愛吃橙
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孩子喜歡上說明適應能力各方面很好,能夠迅速融入集體。每次放學回家可以問下孩子三個問題。
①今天在學校開心嗎?(可以引導孩子想起高興的事情,從而對上學的興趣更濃厚。)
②有什麼高興的事情要跟媽媽分享?(具體化到什麼事情,跟同學老師之間的相處的細節,即便講的不是很具體,但大概的可以說出來)③有什麼需要媽媽幫助的地方嗎?(有沒有受欺負,跟同學之間有沒有爭執 。或。其他同學之間是怎樣的,而且還能引導孩子去觀察生活周邊的思考能力)
最重要的就是孩子開心,健康就最好啦
-
10 # 媽媽永遠有辦法
首先究正家長一個觀念,性格沒有好壞。況且幼兒園小朋友正值性格養成期,別急早去定義你的孩子。
其三,孩子成長是個變化的過程,我們要適應變化,學會和孩子一同成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最大的精進。當然靜候花開也是種必然。
-
11 # 炎涼潮汐
孩子剛上幼兒園小班,不哭不鬧情緒挺好,這就說明孩子比較喜歡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跟孩子相處的很好,讓小朋友喜歡。無論是上課內容、課間遊戲還是餐食都讓小朋友滿意,這樣孩子對於幼兒園就不會牴觸,每天上學都是高興的,可以減少孩子生病。
-
12 # 亮亮和溪溪
呃……這樣不好嗎?如果這樣不好,根據題意是不是要要哭要鬧天天鬧騰著不去幼兒園才好呢?
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能夠正確無誤的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和情感,那就不是自閉症吧?既然不是自閉症,孩子願意去幼兒園這就是說明孩子清楚明白的知道他(她)喜歡那個地方,在那個地方能夠獲得快樂,既然孩子喜歡,家長應該高興才對,怎麼反而擔心孩子性格有問題呢?
如果擔心孩子性格不好,可以多與幼兒園老師溝通交流。看看上課時候是不是能懂得老師說的話,下課時候能不能自由跟其他小朋友交流無障礙,吃飯能不能自己吃……等等各方面的事情。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跟在家裡有什麼不一樣,從而根據孩子的表現與喜好,配合幼兒園老師的指導,逐漸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及狀態,讓孩子逐漸成長為一個各方面都優秀的人,不是挺好的嗎?
-
13 # 時一10
如果真能做到不哭不鬧這個程度,我覺得還是挺不錯的,說明她不排斥去上學,也不害怕這個陌生的環境,也說明她的適應能力不錯。這樣當父母的就不用那麼擔心了。
但有些性格不那麼獨立的小朋友,可能需要的時間就要久一些了。像我家的小朋友就是這樣的,第一天去上學相當興奮,到了下午午睡起來就開始哭了,說想爸爸媽媽,想回家。到了第二天就說不想去學校了,我每天絞盡腦汁地哄她去學校,鼓勵她,但每天把她送到學校我要回來的那會,她都是眼淚汪汪的。第一個學期她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早上去的時候她都在哭,說實話我都不好意思了。學校的老師和保安人員都認識我和她,就因為她天天哭,給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剛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會哭鬧
-
14 # ANNA的隨拍
性格好與否,不從單一事件中去定義。但這確實是好事兒,如果他內心也是“願意上幼兒園”的話。他的世界如果你可以懂,那他給你的就是真實的情感展示,如果他給你的不是真的,其實內心有恐懼只是沒有說,那你就不看到了假相。所以,還要從多方面判斷性格。基本上性格不分好壞,每一種性格 的人都有自己優點和缺點。我們沒有太好的辦法去改變。所以不必顧慮。用心觀察,好好陪伴就好了。
-
15 # 舒達床墊
挺好的呀,多省心。
雖然很多孩子剛上幼兒園會哭鬧,但是也有些孩子適應能力很好,甚至喜歡有社交的情況,所以上幼兒園覺得很開心。
而且連續上了一段時間,孩子還是願意去上,說明在學校過的很開心,起碼老師有愛心有耐心,沒有讓孩子覺得不舒服。
-
16 # 睿寶and駿寶
我家的兩個孩子上幼兒園就是你說的這種,不哭不鬧還挺願意上,每次送孩子進去的時候孩子還主動和你說再見,大人感覺也是比較輕鬆的。
不說別的,至少這樣的孩子適應性強,性格一般會比別的孩子要活潑開朗一點,不怕生,對於孩子進入社會都是有好處的。幼兒園是孩子面對的第一個小社會,孩子的初步性格也是這個時候開始奠定的。作為父母,我更喜歡接受這樣的孩子。難道你想你自己的孩子天天愁眉苦臉,哭鬧著不願意去幼兒園嗎?我相信你也不願意孩子這樣吧。
所以,答案應該很明顯,至少大部分家長肯定是都喜歡不哭不鬧願意上幼兒園的孩子的。
-
17 # 我是一隻咖啡
我家的寶寶也是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不哭也不鬧,看著其他家長被小朋友弄得焦頭爛額,我和老公內心其實是很驕傲的,我們邁著驕傲的步子離開了學校,放學去接小朋友的時候,她總是特別的高興,又唱又跳,只要一說是去幼兒園,就高興的手舞足蹈,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我講幼兒園發生了些什麼事情,哪些小朋友又哭了,中午吃了什麼,玩兒了什麼遊戲,老師教了些什麼,結果正當我高興的時候,一個月的頭上,小朋友忽然不愛去幼兒園了,只要一說去幼兒園,就各種哭,各種鬧,問了老師,老師說可能是小朋友的反射弧有點長,新鮮感過去了,我才開始頭疼,為此我們請了一個禮拜的假沒有去幼兒園,用我女兒的話說就是她心情不好了,心情好了再去幼兒園,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訴我她今天的心情也不怎麼好,不適合去幼兒園,或者更糟糕的時候是她提前一晚就告訴我說她明天會生病,不適合去幼兒園,只要在家裡,那就是生龍活虎的另外的一個人,根本看不出來她哪裡不舒服了,最重要的是之前只要說看醫生她就要去幼兒園,現在是寧願看醫生也不要去幼兒園,用我老公的話說就是幼兒園一定發生了什麼,我也在努力地跟老師溝通,無論是哄還是威脅,商量著來,各種辦法都用了,但是小朋友都不去幼兒園,我都感覺我要奔潰了。第二個禮拜,實在沒有辦法了,我用了最強硬的辦法,哭也不行,即使哭也要去幼兒園,就這樣第二個禮拜,哭了整整一個禮拜,總算是樂意去幼兒園了,所以不要著急,有些小朋友的反射弧確實比其他小朋友長,如果您的小朋友一個月之後依然如此,那她真的是一個天使啊!
-
18 # 糖粒子tlz
不哭不鬧,挺願意上幼兒園當然好啦,我的孫孫就如此。一是他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鬧一起學習,很喜歡這個環境;再就是有相當的求知慾,處在同齡中可以學到很多小朋友之間的言語和行為,當然,這得靠家長好好引導。最重要的是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智力開發——讀兒歌、講故事和遊戲等,小孩的好奇心在幼兒園得到了滿足,就天天盼著去上幼兒園。
-
19 # 豆媽佛系育兒社
我認為不哭不鬧有兩種可能:
第一,證明孩子養育的很好,心裡很有安全感,知道爸爸媽媽不會丟下自己,所以去上幼兒園不會出現哭鬧的行為,這種寶寶性格一般比較開朗活潑;
第二,平時家裡人陪伴少,寶寶去幼兒園有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覺得很有意思,所以期待去幼兒園,至於性格好與不好,不能單憑上幼兒園不哭不鬧來定義。我們首先明白寶寶哭鬧的原因,有的小孩上幼兒園的時間太早,比如有的兩歲多就把小孩送到幼兒園,這個年齡的小孩生活上是不能自理的,心裡的依賴還是很大的,突然送去一個陌生環境,是很焦慮的,再加上什麼都不會,老師又不可能照顧的面面俱到,畢竟一個班那麼多小朋友,所以哭鬧很正常,這種家長平時注意疏導,老師關心照顧,慢慢也會很好過渡。再個一種原因,小孩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但是平時家裡人比較溺愛,什麼事情都不放手,小孩已經習慣家長的包辦一切,但是突然來到陌生環境,自己無所適從,又看到其他小朋友會穿衣,會幫老師忙,更是不願爸爸媽媽離開自己,所以也會哭鬧。這種家長應該配合老師多多引導,及時接送,給他安全感,在家裡放手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們家寶寶是4歲多才上的幼兒園,去之前有一年都沒有尿床,並且基本的穿衣穿鞋都會,小孩如果尿床也會是哭鬧的一種原因,所以我認為他做好去幼兒園的準備了。事實也確如我所料,第一天去的時候很積極,就是中午情緒有點不高漲,老師哄了他一會就好了,再之後就很好的過渡了。我們在寶寶沒有上幼兒園之前,也做了大量功課,比如會帶他看有關幼兒園的繪本,會經常帶他去家附近的幼兒園轉轉,給他講幼兒園是幹什麼的,並且還告訴他,小孩到了一定年齡都是要去幼兒園的,就像爸爸媽媽要去工作一樣,告訴他在幼兒園可以交到更多好朋友,可以跟老師學到很多知識,讓他心裡早早對幼兒園有所期待。更重要是告訴他,送他上幼兒園也是爸爸媽媽愛他的一種方式,希望他有更多更大的空間可以玩耍,可以做更多的遊戲,所以放學後爸爸媽媽都會準時接他回家,這樣小孩才不會有拋棄的感覺。
不過話說回來,有的小孩在剛上幼兒園時不哭鬧是覺得新鮮,因為在家沒有那麼多小朋友陪他,爸爸媽媽也不會有很多時間陪他,所以可能過一段時間,他會突然間哭鬧,不願意去幼兒園了,因為新鮮勁過了,他發現在學校是需要學一些規矩的,這些規矩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會認為沒有在家裡隨心所欲,這也是很多小朋友上了一段幼兒園後突然都不怎麼願意去了,這個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耐心得引導他們,切不可因為孩子哭鬧就軟下心在家休息幾天再去,那樣後期更難送去幼兒園,我們要知道最終小朋友都會適應上幼兒園的。
所以只要爸爸媽媽平時多關注寶寶,經常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寶寶的情況,寶寶一定會很好的度過這個幼兒園的。
-
20 # 聽雨軒記
作為一名專業的人員的角度來講 ,包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其實不是好事情 ,並不是說他的我就會很好 。反而說明了一些問題 。
這種情況大多說明了寶寶對家庭的依戀 感不強,是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沒有形成很好的依戀 ,有情況的話,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寶寶的人員不確定,環境多變而導致的 ,是我們平時講的,有的時候是爺爺奶奶帶,有的時候是外公外婆的,還有的時候是爸爸媽媽帶。不確定的話給孩子造成的後果就是對父母的依戀對家庭的依戀感比較的少 。
這種情況要注意多陪孩子 ,跟孩子交流,瞭解他的想法 ,你良好的親子關係 。你說幼兒園的過程中一般是能力很強的孩子會很快是幼兒園的生活 。
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比較的獨立 ,但是獨立的寶寶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分離焦慮 。沒有分離焦慮的情緒其實是不好的 。
回覆列表
如果一直都不哭那挺好的,但是有很多小朋友一開始一個星期或者前幾天不哭,後面就開始了各種狂哭,而且時間比較長,這種情況還是狠點心就讓他哭吧,如果你在哪跟小朋友嘰嘰歪歪反正哭的更厲害,記得狠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