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柒媽思思

    早期教育的內容其實非常廣泛,包括溝通能力、專注度、想象力、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其意義不在於讓孩子習得多少知識和技能,而在於讓孩子接觸認識世界,形成早期價值觀,激發思維能力。有些專家還提出要把寶寶性格培養作為早教的首要任務,優先培養寶寶快樂活潑、安靜專注、勇敢自信、勤勞善良、有獨立性、有創造性這6大性格。

    這些固然很重要,但就我看來,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讓我們學習如何當父母。對於孩子,只要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不限制他,不做他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他自然就會向著陽光茁壯成長。讓孩子做主角,父母做好配角,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加以引導,保持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讓他享受終生學習的樂趣。

    其實人生有很多的過程和轉折,短到一個學期的功課,長到一輩子的事業,究其本質是一場持久的長跑比賽。起點的先後在區域性看來有關係,但從全域性觀之,起關鍵作用的還是持續的學習和超越的能力。正如題中所說“當年你們羨慕的學霸如今也過的和普通人一樣”,我們無法規劃孩子的一生,但是我們可以讓孩子得到陪伴,讓其自由、健康、快樂的成長。

  • 2 # 老男人就是我

    教孩子幾點重點

    1 不是讀書,老師會處理

    2 教他們錯了,就要接受懲罰,不管家,不管學校還是社會

    3 有基本禮貌,不可以一言九鼎

    4 不要天天講是非,投訴別人

    5 練習耐心,你和他都需要

  • 3 # 元寶爸爸聊育兒

    題主這個問題問到我的心坎裡了,我是一個11歲女兒和2歲兒子的爸爸,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看到孩子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情況,我也經常反思,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關注那些方面?

    作為一個家庭教育的實踐者,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我認為作為一個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重點要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培養和教育工作。

    一、培養孩子自律的品質

    這個品質,是我認為在所有品質、能力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深遠的一點,尤其是自律性,有很多成年人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制定的目標、計劃,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因為各種理由和原因慢慢的鬆懈、放棄,最終的結果是一事無成,其根源就在於缺乏自律的意識和能力,這種差距,導致人生的發展狀態、精神狀態、格局視野,和那些自律性強的人逐漸拉開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

    其實,自律性好的例子不用多說,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彭于晏的故事了,對他而言,自律是他成長、強大的最有利保證。

    二、培養孩子自信、自愛的品質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習慣用打罵、語言冷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過錯和一時的失誤,這種方式極其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逐漸的自暴自棄,這樣的後果使我們每個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必要的自信心、自愛的意識,是作為家長特別需要重視的,在孩子面對挫折和新鮮事物時,如何鼓勵孩子去挑戰,安撫消極情緒和挫敗感,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的認知自我的重要性、獨特性和唯一性,潔身自好,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養孩子的愛心、寬容心和感恩的心的品質

    愛心、寬容心和感恩的心是一切美德的基礎,也是和身邊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同事建立信任和情感的基礎,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在日常的生活、和孩子的溝通中,應該從自身表現出這樣的特質出來。教育孩子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激老師的教育之恩,感激行人、車輛的禮讓之情,感激朋友的幫助,感激親人的關懷和照料,寬容他人的無心之過,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所有這些,都需要父親、母親能夠靜下心、慢下來,體會生活的美好,將這些正能量傳遞給孩子。

    四、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品質

    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基於規則執行的體系,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初始階段是對規則沒有任何概念的,而在主要的監護人裡面,母親、爺爺奶奶往往更關注孩子的生理發展,對於心理發展和規則訓練也缺乏有效的認知和投入,正因為如此,父母更需要注意在規則意識方面的培養訓練。

    元寶爸在帶著元寶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早上送去幼托班,過馬路的時候會告訴他什麼是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回到家之後要先脫下鞋子放到鞋櫃的指定位置,吃東西之前要洗手,垃圾要扔進垃圾桶,抽屜開啟要隨手關上,見到老師要問好,和老師告別的時候要擁抱和拜拜,喝完水要把杯子蓋上放到桌子上等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細微的地方,都會有規則和原則,我會透過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和反覆的語言溝通的方式給孩子灌輸這些意識,所以我現在很慶幸的是跟很多同齡的孩子比起來,我們家元寶的規則意識要強出很多。

    五、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幹擾因素,尤其是孩子幼小的時候,很多老人和母親總是喜歡給孩子餵飯、幫孩子穿衣穿鞋,給孩子做很多事情,讓孩子喪失了自己摸索鍛鍊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慢慢喪失自己動手練習的興趣和慾望,反正家長會幫我做的,為什麼還要自己費勁去學習呢?久而久之,會形成嚴重的依賴心理,喪失自主的意願,未來一旦走向社會,生存能力都是個問題。作為父母,尤其是父親,在對待孩子獨立能力培養的很多事情上面更需要下的了狠心,一定要注意給孩子提供訓練的機會,幫助孩子培養出獨立自主的能力。六、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質誠信是一個人行走在社會上的基礎,在誠信體系日漸完善的當下,一個失信的人會越來越難以生存下去,而這種風險,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任何意識和概念的。孩子在面對一些失誤和過錯的時候,容易因為害怕受到責罵而說謊,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指正和引導,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撒謊、不守信諾的品行習慣,作為父母,面對這種問題,一方面不能一味的責罵,另一方面一定要透過一些積極的方式進行引導,獎勵孩子誠信的行為,對一些失信的案例及時的給孩子做分享溝通,培養孩子正確的誠信觀和價值觀,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七、培養孩子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於讀書、識書之人來說,這句話是至理名言。但是學習的習慣和知識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育兒工作。從幼童期的卡片書、兒童期的大書、繪本,到青少兒讀物,每個階段的書籍都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建立對世界的認知,培養好奇感,養成自我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的能力,對孩子未來人生的發展將非常重要。

    此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有的天賦,或者是運動,或者是藝術,又或者在一些特別的領域,作為父母,有責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提供儘量多的嘗試的機會,給孩子去探索、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從興趣中找到樂趣、發現自我、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的感受,能夠幫助孩子在漫漫人生路上,獲得更多的滿足感。

    八、培養孩子樂觀的精神和扛挫折的能力(逆商)人生中會碰到很多失敗和挫折,對於現在的很多孩子來說,長期被父母、老人的溺愛和誇獎所包圍,一旦遇到較大的挫折,很容易出現大的問題,轉而變得消極悲觀,這種大起大落是我們必須避免的。培養孩子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面對挫折時不去不饒的精神,是作為父母需要特別注意的。
  • 4 # MarlonL

    與其想方設法去教育孩子,不如多多陪伴他,用自己的行動去給孩子樹立榜樣,跟他一起去探索這個全新的世界(對孩子來說)。

  • 5 # 尼豐潤

    培養良好的探究興趣,激發啟蒙的潛能,建立自信心,勇於挑戰未來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同時,適當引導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在孩子心中種上愛學習的火花種子,讓它發芽成長,將來開出幸福的花朵!

    以平等包容博愛的姿態面對早期的孩子,讓他感受到愛與情懷!舒心坦然成長!

  • 6 # 微信小程式製作林仁紅

    早期的教育是培養孩子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孩子愛提問題,但,提出來的問題他不一定能解決掉,那怎麼辦?這時作為家長就要引導他去解決,慢慢的引導,養成這種習慣,以後他就能養成一種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他以後的人生會有很好的幫助。

  • 7 # 驕陽O似我

    早期教育的核心就是遵從孩子的生長規律進行教育,比如說孩子在三四歲時對於文字圖形的比較容易理解,如果你培養他學習數學等邏輯思維的能力,那肯定事倍功半,因為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是要等到六歲時才發展成熟的。

    早期教育看似簡單,但確影響人的一生!

  • 8 # 智者風雲

    我覺得早期教育中,教育環境很重要。

    現在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成家後孩子都是丟給老人帶,夫妻倆上班工作時間很緊湊,都忙著自己的收入。

    這種情況忽略了很多早期教育潛移默化的一些條件:

    比如父母的愛。畢竟孩子跟我們以後相處的時間多,這種“留守兒童”長期將會丟失爸爸性格的剛強、擔當和理性等特質。媽媽的溫文爾雅、知書達禮和感性的特質,會造成孩子性格上的孤僻。

    再有,尤其是沒受過中高等教育的長輩們(我自己母親),他們隔代很溺愛,寶寶的要求只會一應俱全應有盡有,不會教他們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無形中孩子失去了很多受教育的機會和方法,長時間影響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力。

  • 9 # 贏在路上的大腦銀行

    我個人覺得,早教注重孩子天性發展!7歲之前孩子有十萬個為什?準爸媽一定要耐心解答,6歲前孩子天性好動,做爸媽的要理解和引導!幼兒園老師也是引導和鼓勵!

  • 10 # 基礎數學張老師

    早教,也叫啟蒙教育,即孩子心智不成熟,是非不分,這時候的教育以灌輸記憶為主,最經點摸過於"三字經",堪稱國學經典,這一時期孩子以模仿學習為主,所以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種善念,接善緣。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有他一定的道理。

  • 11 # 燈塔燭影

    核心在於提供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以及有效的引導。

    【1】孩子出生之後,對於世界的認知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並在每個基礎上不斷去疊加影響,最終慢慢糅合成對這個世界的獨立認知。這就要求外部世界給孩子提供一個非常純粹的環境。其中最重要的在於孩子親近之人的言行舉止,要求做到積極、文明、親切。讓孩子感受到周圍環境帶來的積極影響。

    【2】孩子本身的個性會受到基因的影響,這部分是先天的,需要在後天給孩子提供引導,使孩子好的方面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同時,觀察孩子的表現,及時去指引孩子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 12 # 致尊帶你觀世界vlog

    早教的核心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豐富的教育環境,鼓勵孩子自我進行探索,這是為了爭取給他們的大腦提供一個全面的教育資訊,滿足大腦...

  • 13 # 使用者109116305466

    早期教育是指在孩子在學前方面的教育,這時孩子處於懵懂無知期,這段期間的孩子對社會與人生的認識是為空的,所以這段時間的孩子就特愛探索,所以這段時期的孩子會比較皮是難免的,大人不必要在這方面很擔心,急於約束,或是送什麼早教班,讓孩子學各種東西,這種方式其實反而會讓孩子分心,因為孩子的根在哪裡都不懂。

    所以早期教育首要是培養孩子自我定位能力,要孩子自己懂得自己以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

    孩子自己的定位清楚,比如這輩子就是要做一個好人,那不管他以後成績好與不好,他至少不會是個危害社會的人,因為一開始他的心裡就沒這種邪念。

    第二就是學會找理想,我們國學叫“立命”,所立的志向越遠大,孩子的認真度和毅力都會大大的提高,有遠大夢想的孩子,他的學習過程都是很自覺得,定位遠大,自然就不會斤斤計較。

    所以建議這段時期的父母多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講講一些名人故事,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 14 # 支點生涯

    早期教育是對幼小生命體社會探索的迴應!必須因應ta的生命階段的本質特點,符合正向的社會發展潮向!

    反之,早期教育在個體和社會之間所造成的錯位互動,會在個體生命成長的過程中留下“統一性失調”,這種矛盾勢必會在個體-社會互動的某個時候被激化而產生無法預料的後果。

    如今,社會層面出現的諸多事件現象,深究下去,無不發現:社會轉型期中國早期教育的滯後發展是一重大基因!

  • 15 # 楊湘桂

    早期教育的核心是啟蒙和啟發,開發幼兒的智慧。0到13歲是小朋友的黃金時間,培養自立、自覺、自律、自主、自學、自強。

  • 16 # 逆水行舟讀書會

    我看了《早期教育與天才》等5本育兒書總結了7點經驗

    今天在家斷舍離的時候,發現了去年10月3日寫的關於《早期教育與天才》和另外幾本書的讀後感,那個時候女兒剛滿一個月。

    顯示所有大圖

    《早期教育與天才》是日本人寫的,看這本書純粹是機緣巧合。

    因為看了這本書的前言介紹,說木村久一的這本書被譽為家庭教育的“聖經”,地位很重要,所以對這本書有一點點期待。看了其中一些內容的時候,也確實會讓人頭腦發熱地想,這麼簡單嗎?這麼做就可以培養出牛娃了嗎?但是從看完到現在,我已經冷卻了這種激情,只希望寶貝能成為她自己。

    我發現這本書屬於作者本人的東西並不多,更像是我本人寫的書評文章這樣的集合。作者不過是把《俗物與天才》、《卡爾威特的教育》還有另外幾個培養出天才兒童的父母寫的書上的案例湊到一起。當時,我真的買了《俗物與天才》和《卡爾威特的教育》這兩本書來看過。

    《早期教育與天才》真的就是從上面抄的,因此,我認為把這本書稱為一本所謂的“天才兒童”教育例項彙編更為恰當,但不妨礙它給我一些啟迪。

    另外,令我感到驚奇的是,這幾本書就像出自同一人之手,有相似的文體,相似的行文,教育理念也有共通點,而且,就如各本書中所說的,它們的作者都是受其中的一本書的啟發和指導教育了自己的孩子,然後培養出了“天才”,接著再寫了自己的這本書來總結經驗,所有書的源頭大概就是《卡爾威特的教育》。

    就我個人理解,這些天才兒童的教育有例子、有具體做法、有原則、有方法。可以複製模仿的地方是有的,但很多還需要弄通其中的原理結合實際才行。

    這些書同時也給我一種熟悉的感覺,因為這其中很多方法我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看到。由此可見,尹建莉也是看過這本書的,算是那條“師承”的脈絡上的一個點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有一些中國經驗,貼近中國實際,對中國讀者來說,可讀性,可指導性都要比上述這些書強,是一本好書,需要反覆閱讀和反覆琢磨。

    如果讓我在這裡羅列總結一下這些育兒成功人士的經驗方法的話,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早期教育很重要。

    “天才”來自早期的科學、合理、正確的教育。《早期教育與天才》、《卡爾威特的教育》、《俗物與天才》,甚至包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傳達的一個信念都是:

    “就算天資平平的小孩,如果接受了早期科學的教育,都能成為超越常人很多的’天才‘”。

    2、學習語言是早期教育的基礎和開始。

    學習語言,尤其是學習母語非常重要。要早早地教給嬰兒標準的、規範的語言,讓嬰兒早一點學會。這些書都在說,嬰兒不是沒有情感的,不是真的無知無識的,她雖然還不能說話,但對我們的所作所為都看在眼裡,每時每刻都在模仿和消化。更進一步說,這個階段的嬰兒不僅不是無知無識的,還要比以後任何一個階段都擁有更令人感覺神奇的學習能力。

    父母應該創造出一個豐富的環境刺激——給嬰兒讀書、讀詩歌、聽世界名曲,帶著嬰兒認識家裡的各種生活物件。

    這是床,那是桌子,這是蘋果,那是椅子。

    父母要發音準確,嘴形誇張。你要知道你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為寶寶的學習語言打下紮實的基礎,都是在為她能夠輕鬆、自然地發出標準的母語做準備、做積累。沒有這些積累,也就沒有以後的語言能力的大爆發。這個階段是0-2歲,所做的這些叫“硬灌”,直接灌輸的意思。

    這裡要注意,0-2歲是兒童學習母語的階段,只有先把母語學好,才有以後的閱讀。到3歲時,在母語基礎打牢的前提下,再開始積極學習外語。這部分內容我也有在《語言是早教的開始》這篇文章裡講過。

    3、要十分注意培養和保護嬰兒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任何事都不要用逼迫的方式,不要逼迫嬰兒翻身、不要逼迫嬰兒爬行、不要逼迫嬰兒吃奶,不要逼迫嬰兒閱讀……,而一定是要想辦法去引導。

    如果一件事是嬰兒拒絕的,千萬不要強迫她,越強迫越逆反,越強迫越事與願違。要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地引導嬰兒去做,引誘挑逗嬰兒去做。要在生活中尋找這樣的誘導機會。

    一本書如果嬰兒沒有興趣,就換一本書來看,換一個她狀態好的時候來看,要注意時機,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著急、不氣餒、不放棄。

    給兒童講故事,可以講一半,留下一個懸疑給她,挑逗起兒童的胃口。接下來假裝自己很忙沒有時間讀書,暗示和引導兒童自己去閱讀。比如說“精彩的故事就在你眼前的這本書裡,如果你能學會閱讀,你就可以提前大飽眼福了。”這部分內容可以擴充套件閱讀《我們該如何做稱職的父母》這篇文章。

    4、繪本是有意義的。

    我認為繪本的第一大意義是讓嬰兒親近書,有利於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

    我給女兒買了這些書,供大家參考。《波波鼠系列》、《我的爸爸》系列、《噼裡啪啦系列》、《小熊寶寶繪本系列》,《哇》《蹦》、《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大衛不可以》、《小藍和小黃》、《晚安,大猩猩》、《十個手指頭和十個腳指頭》等。

    5、遊戲訓練法。

    這些書上介紹的遊戲,主要是3-5歲的兒童玩的。下面感受一下這些遊戲的正規化吧。

    比如記憶力遊戲,有個遊戲叫“注意看”,到一家商店注意看商店貨架上有什麼,父母和兒童比一比,互相出題考,看誰記得多。這是很生活化的遊戲。

    比如身體控制遊戲,有個遊戲叫“抽出其中一根木棍”,讓孩子平靜,學會控制情緒。有個遊戲叫“誰都不許動”,讓孩子去控制身體。

    比如數學和財商遊戲——“買東西”。讓兒童假裝擺攤賣東西,可以擺一些她自己的玩具,兒童自己定價,父母來買。付錢,兒童自己計算後找錢。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兒童熟悉數學運算,可以培養其金錢觀念。關於遊戲的重要性還可以參考我的一篇文章《奧數冠軍的媽媽談如何育兒》。

    6、在大自然中學習。

    在大自然中可以發現各種對孩子來說新奇的知識,可以勾起孩子的求知慾。在大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帶有實踐性的昆蟲知識、植物知識、物理化學知識、地理知識、天文學知識等等。可以參看陳鶴琴的《家庭教育》這本書。

    7、讚賞孩子的努力。

    誇讚孩子的努力,誇讚孩子和自己以前比起來的進步表現,比如誇她“你比以前把積木擺得更好了。”“你認真看書一個小時了。”“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你很努力。”這比簡單誇讚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要好,應該把孩子的進步歸功於她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歸功於她的“天才”,因為歸功於“天才”,容易讓她驕傲自滿、固步自封、羞於努力。

    給孩子製作記功簿,記錄孩子的正面表現,給她畫小紅花作為獎賞,要注意不要用金錢獎賞,因為金錢獎賞容易讓孩子形成外部動機,阻礙內在動機的形成。

    這樣做的理論依據是認知行為主義學派的思想,強化兒童好的行為,給孩子貼一個正面的標籤,讓孩子有一個正面的自我定位,這樣更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向上的潛能,形成學習的內在獎賞動機。可以參考《兒童心理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END-

  • 17 # 家長話題

    早期教育,我們究竟要教孩子些什麼呢?

    提出這個問題的家長,學點家庭教育吧。

    學習了家庭教育你會知道早期教育,要教孩子習慣教孩子原則教孩子興趣,教孩子熱點。關鍵是培養引導孩子良性健康的成長。

    這樣講,可能還是感覺有點兒空是吧?

    其實早期教育,隨時可教,隨處可教的,只要你眼裡有活兒,遇到孩子的問題都能有效地發揮教育作用的。

    孩子奶奶感覺孩子兩歲多了,想教孩子東西,孩子學不進,總是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都想去玩兒了。

    這時候教什麼?你明白了吧?

    針對這個問題,我就告訴奶奶,早期教育,教知識不重要,關鍵是教興趣,你教的東西都不感興趣,說明你的方法有問題。

    然後奶奶具體的講,想教孩子認識顏色,孩子不感興趣。

    這時候怎麼辦呢?咱們就細化分析吧。

    我告訴奶奶,孩子喜歡吃,你就從吃下手吧,比如孩子喜歡櫻桃,紅色,你就拿著櫻桃告訴他這是紅色讓他講紅色,講了幾遍,孩子記住了你就可以讓他吃櫻桃了。

    聽到這裡你應該有點明白了吧。

    當然,其中還有一點兒技術活兒。需要家長把握一下,這裡就不細講了。

    記住一點教知識不如教興趣,特別是在早期。

    具體教的內容,每個家長教的都不那麼相同,主流的有認字啦,認圖啦,啊,我曾經教過孩子,扔氣球啦,拍氣球啦,打氣球了,光氣球就交了一兩年,真的好玩兒的,形式雖然簡單,但是孩子卻透過一個簡單的活動,有效順利地成長了。

  • 18 # 躍說育兒

    0-3歲是個體智力、語言、感官、動作等發育的基礎。讓初為父母者懂得更多的科學餵養、心理情感關懷和適當的親子游戲訓練方法,將為孩子今後的發展建立一個良好的起步。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調教得法,也會成為不凡的人。家長最大的失責,不給孩子科學早教。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家長。會愛才是真愛,不會愛是虐待。

    0至3歲是孩子重要的生理與心理的形成時期。這時,父母的言行無不影響著孩子。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也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早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說以前的傳統早教只是針對孩子,而現代的早教更驅向於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有些事情光去要求孩子是不行的。

    做為家長,對孩子要付出的不僅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時間,去陪伴孩子0-3歲的成長,去看孩子每一天帶給你的驚喜。這是其它事情所無法給予的。

  • 19 # 角子老師

    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出生的孩子是大自然賦予的,在旺盛生命力的作用下,為適應所處的環境條件,不斷掌握各種能力。每個人的可能能力,都各有著自己的發達期,而且固定不變的,抓準孩子處於各階段的發達期進行培養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哥哥嫂子對父母一點都不好。這春節到了我還要給他送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