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虎堂

    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列裝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這種核潛艇的潛航排水量可達1.8萬噸,艇上配有24具導彈垂髮裝置,可裝填三叉戟C-4/D-5洲際導彈,每枚導彈能攜帶的核彈頭數量多達8個,因此一艘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可攜帶最多192枚戰略核彈頭。

    隨著時間逐漸推移,早期服役的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已經陸續老化,前面4艘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因為年代久遠,不再適合配備三叉戟C-4/D-5洲際導彈,因此美軍將它們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用於裝備大量的戰斧式巡航導彈(最多154枚戰斧);與此同時,美軍開始研發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該潛艇專案預期投資將超過1200億美元,美軍計劃建造12艘,也就是說每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造價在100億美元以上,比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還要貴兩倍多,其造價僅次於福特級航空母艦。

    由於美軍打算將三叉戟C-4/D-5洲際導彈的使用壽命延長至2080年,因此未來入役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應該也會使用三叉戟C-4/D-5洲際導彈。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數量從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18艘縮減到了12艘,而且每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導彈發射筒數量僅為16具,這是因為根據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2018年之後美軍戰略核潛艇部署的彈道導彈將不會超過240枚。對於這一方案調整,美軍是滿意的,因為實際上對於戰略核潛艇而言,導彈的作用更多地取決於質量而非數量。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使用42年壽命的核反應堆,這意味著這些核潛艇在其主要使用週期之內都無需更換燃料堆。這種排水量達到2.0萬噸以上的大型戰略核潛艇將使用泵噴推進模式,這是區別於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螺旋槳推進模式的新方案。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可能還會嘗試預留搭載高超音速武器以及無人水下潛航器的空間,這將進一步提升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綜合實力。對美軍而言,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不僅是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接替方案,而且也是新武器研發的主要平臺。

  • 2 # 陶德中士

    美國的最新型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替換服役數十年之久的俄亥俄級,畢竟雖然俄亥俄級經過多次升級延壽,但艇體的壽命還是無法徹底解決。這種情況下哥倫比亞級面世也是正常的。美軍現在已經開始撥款研發這款全新的戰略核殺器,另外未來的核三位一體計劃中的遠端空射巡航導彈(LRSO)、下一代陸基洲際導彈專案(GSBD)也都幾乎同步開始。

    目前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哥倫比亞級潛艇長171米,寬約13米,滿載排水量達20810噸,配備了16個導彈發射管,能夠容納“三叉戟”II-D5系列潛射導彈;此外,2.21米寬的大直徑發射筒也為容納下一代潛射彈道導彈留有足夠的空間。

    作為未來一代武器當然效能肯定是很出色的,其中最重要的隱身能力方面是必須要遠勝現在的俄亥俄級。已知的資訊中,哥倫比亞級採用了多種降噪措施包括電力推進、泵噴射推進器、聲學覆蓋層、帶前緣填角的二元流線型圍殼等先進技術;其中要屬電力推進技術最有科技含量,該技術取消了傳統的機械變速箱,讓蒸汽輪機直接與發電機相連;這讓蒸汽輪機的機械能可以直接轉化成電能帶動螺旋槳,大大減少了潛艇的機械輻射噪聲。另外還有泵噴射推進器也是讓人注意的新技術,推進器噪聲是潛艇輻射噪聲最大的來源之一,許多國家都投入了大量資源研製相關的降噪技術,其中泵噴射推進器是目前降噪效能最好的一種;該型推進器的由環形導管、定子和轉子等裝置組成;低航速下,它的低頻線譜噪聲比傳統的“七葉大側傾螺旋槳”還要小15分貝以上,寬頻譜聲級總噪聲下降10分貝以上,至於高航速的情況下,它的會優勢更加明顯。

    在核反應堆上該潛艇也將採用全新的產品,可以連續工作40年以上並且不需要中途更換核燃料,這與其艇體的壽命也是一致的。相當於反應堆和艇體同時到壽,也不用改了直接退了換新的。這也是現在核潛艇所用核反應堆所不具備的能力。

    為了控制成本,哥倫比亞級上也會使有現有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上成熟的先進技術,比如電子監視系統、無線電、計算器系統、線傳飛控控制系統和大孔徑艇首陣列聲納系統等。

    作為新一代武器系統,它的造價也是相當昂貴的。由於目前該級戰略核潛艇仍處於設計階段,因此建造費用還無法確定,不過有分析稱,首艇的造價包括研發經費需要104億美元,後續批次建造的每艘潛艇的造價為54億美元,12艘哥倫比亞級潛艇的全部建造費用為770億美元,每艘平均為64億美元。這個單價根據目前的價值已經能造出半艘航母了,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的造價則只有20億美元。

    當然雖然貴,但是作為核三位打擊一體的不可缺少的一環,美軍咬碎牙也得堅持下去。

  • 3 # 紫龍防務觀察

    圖為美國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哥倫比亞級示意圖

    今年年初美軍簽署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首批建造合同。首艇造價124億美元,其中包括48億美元的研發費用,計劃於2021財年開工,2031財年開始作戰值班,全部12艘將於2039年建造完畢。

    “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首次採用模組化的通用導彈艙設計。據悉每艘“哥倫比亞”級有4個通用導彈艙,艙內有4具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相關輔助裝置也整合在艙內,外部管線和介面數量大大減少,工藝性、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大幅提高。

    圖為外媒製作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想象圖

    “哥倫比亞”級的核反應堆壽命為42年,與潛艇壽命相同。由於無需進船塢更換核燃料,可顯著提高潛艇在航率,相當於減少了潛艇需求數量。經過“弗吉尼亞”級檢驗的多種隱身措施也將在“哥倫比亞”級上得到應用。哥倫比亞”級還將搭載無人水下航行器。

    “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很可能搭載高超音速武器,同時具備核和常規的進攻性戰略打擊能力將使其更具威懾力。高超音速武器尺寸和質量大,海上作戰平臺中,只有戰略導彈核潛艇適合搭載,美國已有為“三叉戟”導彈搭載常規彈頭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發計劃。

    “哥倫比亞”級體現了現代科技的最新成就,代表當代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最高水平。

  • 4 # 裝甲解析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美國“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進展順利,首艘造價超過120億美元,預計2031年服役,這將是世界上最新一代戰略核潛艇,融合了所有最新科技,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也不是“哥倫比亞”的對手。那“哥倫比亞”到底有多可怕?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

    作為生存力強、隱蔽性好的戰略核潛艇,一直是美俄發展的重點,“哥倫比亞”級被用於替換“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俄亥俄”共建造18艘,每艘裝備24單元“三叉戟”潛射導彈發射系統。根據美俄達成的協議,雙方需要削減核彈頭及其運載工具,所以為了保持威懾力不變,核武庫就不斷更新換代,俄軍“邊界”“薩爾瑪特”等洲際導彈即將部署,新型鐵路洲際導彈也在研發之中,“北方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也交付多艘,美國壓力山大。(俄亥俄級核潛艇)

    “哥倫比亞”採用大量“弗吉尼亞”的技術,俄亥俄級的導彈艙採用獨立發射單元,“哥倫比亞”標新立異,採用4個通用導彈艙,每個艙內有4單元潛射導彈發射系統,極大簡化了維護程式。雖然“哥倫比亞”級的16單元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系統少於“俄亥俄”級的24單元,但美軍認為此舉會增加靈活性,有利於控制成本。“哥倫比亞”級的核反應堆壽命與潛艇一致,可以保證艦艇在服役期間無需更換核燃料,作戰的靈活性大大提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很可能搭載高超音速武器,具備對全球範圍內的敵方關鍵目標實施快速打擊的能力。“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也具備搭載巡航導彈的能力,但會佔用戰略導彈發射單元的數量。雖然“多用途”是發展趨勢,但戰略核潛艇任務重大,與驅逐艦等戰艦不同,所以很難做到相關任務的統一,由此可見,“哥倫比亞”級也不會追求多用途,完成本職工作就好。(三叉戟洲際導彈)

  • 5 # 加特林快評

    美國最新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是美軍最大的核彈道導彈潛艇,旨在確保在美國遭遇核攻擊時,具有報復打擊敵方、徹底將其摧毀的能力。

    美國軍方宣佈將與英國共同研製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核動力潛艇。雙方簽署合約,預計將於2021年動工建造。這將是美國海軍建造有史以來最先進、最致命的核潛艇。

    根據美國海軍這個更新換代的計劃,美國建造12艘新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每艘潛艇有16個導彈發射筒;英國則計劃建造四艘核潛艇,每艘潛艇都有12個導彈發射筒。每個導彈可以攜帶多個彈頭,一艘潛艇已經足夠毀滅一個國家。

    全新一代設計的“哥倫比亞級”潛艇設計的長度約為171米,並可裝載16枚三叉戟導彈,潛艇服役時間設計為42年。

    美國軍方指出,新潛艇的核反應堆比現役的“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可以提供更多動力,因此可以執行更多的派遣任務,並可以避免服役期間需要回到船廠、進行長時間的增添核燃料的困難操作。

    美國海軍日前發表宣告說,“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要取代目前正在服役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海軍和美國通用動力電船公司(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簽訂了一項51億美元合同,宣告說,根據合同要求,美國通用動力電船公司將完成新型潛艇(SSBN)的設計、開發,英國皇家海軍將參與潛艇的通用導彈艙的研發工作。

    美國海軍部長在一份宣告中說:“哥倫比亞級”潛艇是海軍目前最重要的採購計劃,這份訂單體現了我們對未來保持戰略威懾的投入,以及我們與英國持續合作的夥伴關係。”“簽訂這份合同是確保在2021年準時開工的重要一步。”“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專案經理大衛‧戈金斯說,“海軍和我們行業的合作伙伴很高興為海軍這個大采購計劃邁出重要一步。”

    海軍說,第一艘潛艇預計於2028年完成,2031年開始服役。目前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共有1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和四艘巡航導彈核潛艇。海軍計劃採購12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預計於本世紀40年代初建造完畢,將服役到80年代。預計12艘新潛艇將耗資1,280億美元。

  • 6 # 楠竹一

    美軍研發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效能可以用“更靜音”、“更大”以及“均衡”三點進行概要。

    靜音對潛艇的重要性,用一句經典臺詞來講:“出航以後保持隱蔽,那麼你已經成功了一半”,那麼哥倫比亞採取了哪些手段?第一是對尾部的噪音解決方案,其二潛艇外層對抗主動聲吶的解決方案,其三對內部噪音的解決方案。從整體來說這將是一艘運用無軸泵推搭配全電推進的新技術代言者。採用了比較新穎的X型尾舵設計,減少阻力的同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音,此外無軸泵推解決了空泡問題。取消了傳統的消聲瓦片採取一種更加能夠對抗主動聲吶的隱身塗料,增加主動聲吶裝置的探測難度。替換掉了噪音源大的傳動軸承以及齒輪,用電力推進的方式,當然也可以增加艇內部的支配餘地。

    現役的美軍俄亥俄的水下排水量為1.8萬噸,而長度與寬度和新一代的哥倫比亞相當,但哥倫比亞的水下排水量卻更大,達到了2.1萬噸,這將超越美軍歷史上的所有同等級別的潛艇,因此用更大來形容極為合適。

    美軍以新大國博弈論,新冷戰時代等思想去刺激白宮撥款增加軍費,預計18年會到達更高的水平。或許是8000億美金,超過冷戰後以往開支,在這種局勢下,白宮有何理由不去盡力壓榨呢?所以這款武器受使用成本的制裁削減了彈道導彈的攜帶數量。削減到16枚,也有說會最終削減到12枚,當然一說的可能性更高,因為就算省錢,也要保證足夠的反擊能力。此外導彈的削減也是受到條約的影響,既然對手都削減了我幹嘛不呢?因此新的哥倫比亞級並不需要去攀比,而是夠用的設計思路。最後新的技術沒能讓潛艇在削減導彈量以後降低噸位,而是提高了噸位。在預算、軍控、新技術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下,哥倫比亞也將是一個“均衡”後的產物。

    當然,哥倫比亞的反應堆也比上一級的效能更加可靠,使用壽命也會有所提升,預計使用壽命會達到42年,而中間又不需要再去進行復雜的核燃料更換,所以航率將會比俄亥俄更優秀。不過目前的顯示的模型照片中,並沒有公佈魚雷的設計佈局,也許也會有新穎的設計。我國的096作為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勢必會與擁有輕車熟路的設計經驗的美國新一代核潛艇有一定的差距。有人會問094有龜背所以很落後是嗎?其實哥倫比亞雖然先進但是龜背也是有的。2030年為止,或許這款潛艇將是同時期全球最強潛艇吧。

  • 7 # 兵工科技

    圖注:美國下一代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作為世界上潛艇技術的最強國,美國正在研製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自然也將是世界上最強的戰略核潛艇之一。

    從發射系統來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採用先進的通用導彈艙段技術。目前,世界上所有彈道導彈核潛艇搭載的潛射導彈發射筒和艙段都是相互獨立的,艙段是艙段,發射筒是發射筒,因此在核潛艇漫長的生命週期內要更換新型導彈,就必須嚴格限制新導彈的尺寸和重量與前一代相同或相近,否則無法與發射筒相適配。無法適配發射筒,則意味著無法適應原有艙段,必須重新設計新的核潛艇與其實現彈艇匹配。而美國下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則不一樣,它計劃採用通用導彈艙段設計,導彈發射筒與潛艇艙段實現了一體化、通用化,每個通用導彈艙段配備4個導彈發射管。這意味著與發射筒一體化的新艙段是模組化的,即便更換新的不同尺寸彈道導彈,只需為原有潛艇換裝新的艙段(攜帶新型發射筒)即可,無需重新設計核潛艇,這對於服役期漫長,有很大升級潛力的彈道導彈核潛艇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具體而言美國“哥倫比亞”級潛艇將採用4個通用導彈艙段,總共攜帶16枚“三叉戟”II D5改進型導彈。雖然發射單元數量相比現役“俄亥俄”級潛艇有所減少,但總體作戰能力反倒更強。

    第二,“哥倫比亞”級潛艇採用多功能發射裝置。新一代多功能發射裝置能發射的有效載荷包括:新型潛射無人機、新一代的超音速和超高音速巡航導彈、中程潛射彈道導彈、無人航空載具、小型空射誘餌彈,以及針對反潛偵察和戰鬥、監視偵察任務、反水雷戰而設定的感測器,如AN/BLQ-11長期水雷偵測系統、鑽孔式普遍浮力發射器、隱身擔負式膠囊系統等。

    第三,水下隱身效能提高。“哥倫比亞”級潛艇非常重視提高潛艇的水下隱身效能,採用了多種措施降低潛艇噪聲,例如採用了電力推進、泵噴推進器、聲學覆蓋層,帶前緣填角的二元流線型圍殼等等,並儘量減少潛艇附體。其中,電力推進技術最為引人注目,由於取消了傳統核潛艇配備的機械變速箱,縮短了推力軸等,使潛艇機械輻射噪聲大大降低,有利於提高潛艇的聲隱身效能。在推進器方面,“哥倫比亞”級採用了泵噴推進器。泵噴推進器是目前降噪效能最好、技術最成熟的低噪聲推進技術,與螺旋槳相比具有較高的推進效率和更好的聲學效能以及優異的空泡特徵。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低航速下泵噴推進器的低頻線譜噪聲比七葉大側傾螺旋槳小15分貝以上,寬頻頻譜聲級總噪聲下降10分貝以上,高速航行下降噪效果更加明顯。可以認為泵噴推進器取代七葉大側傾螺旋槳已是大勢所趨。預計 2030年前,美國核潛艇的輻射噪聲將進一步降低5~10分貝。

    第四,反應堆功率適當提高,堆芯壽命提高。美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新型反應堆,也要求“與艇同壽”,其壽命將超過40年; 將採用“全壽期不換料”反應堆,依靠提高核燃料富集度來增大功率密度。

  • 8 # 兵說

    美俄是傳統的彈道導彈大國,在彈道導彈武器裡,地位最高的莫過於戰略核潛艇。在這個領域裡,俄羅斯暫時走在了前面,研發出了效能更出色的北風之神級。而美國的俄亥俄級似乎顯得有點落伍。即便在美蘇冷戰時期,俄亥俄級同颱風級相比,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因此美國急需研發和列裝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同時對一部分俄亥俄級進行改造,變成巡航導彈發射平臺。然後再拆毀一部分。

    從目前國際上對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定位來看,下一代核潛艇會採用更多的新技術,改變過去一味追求發射單元數量的思路。我從每個細節上開始說明。

    先說尾舵,潛艇的尾舵長期採用十字型,優點是穩定。但現在計算機控制技術飛速發展,已經具備了採用X型尾舵的條件。國際上近幾年打造出來的新型潛艇普遍採用X型舵,比方說日本的蒼龍級。這種尾舵的效率比十字型高出40%,四個舵面都能獨立控制。

    然後是最關鍵的載彈裝置,以前的核潛艇發射筒和艙段都是分開的,這就限制住了導彈的標準。如果要給戰略核潛艇更換新型號潛射導彈,尺寸大小要儘量和老型號一樣,才能確保導彈能裝上去。如果潛射導彈技術出現重大突破,跟發射筒不匹配,就只能放棄潛艇,發展新一代。下一代戰略潛艇就沒這個顧慮,會採用通用導彈艙段設計思路,發射筒和艙段完全是通用的,引入了模組化思想。實際使用中,可以根據需要換裝不同型別的導彈,而且一體化控制效率更高。

    接著就是載彈量,不太可能再出現20枚及以上的情況,12-16枚的可能性比較大。現在國際上的普遍思路是減少導彈數量,提高導彈質量。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主要是兩個,第一是國際核力量規模受到控制,要降低核安全風險。第二是分導彈頭技術突飛猛進,現在一枚彈可以攜帶過去兩三枚彈的彈頭數,既然如此,何必還裝那麼多導彈。

    最後是戰略核潛艇的噸位已經趨於穩定,不會超過兩萬噸,未來還有小型化趨勢,可能朝著一萬五千噸的方向發展。載彈量少了,可以攜帶更多的電子資訊裝置。為了儘量減小噪音,下一代戰略核潛艇會採用電推和泵噴技術,代替機械變速箱等傳統裝置。既能減重和提高效率,還能減少噪音。行駛中還能減少對海洋魚類的傷害。現在世界上最安靜的戰略核潛艇是俄北風之神級,噪音只有108分貝,就是因為其採用了很多新技術。

    總體來看,未來的戰略核潛艇更安靜,更全能,打擊更精準,整體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 9 # 兵器世界

    目前美軍主力戰略導彈核潛艇是俄亥俄級,不過這種潛艇僅有14艘在役,而且這些潛艇日益老化,需要新一代的潛艇服役進行替代。而美軍的下一代主力武器就是被稱為哥倫比亞級的新型戰略導彈核潛艇。(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美國海軍歷史上噸位最大、價格最為高昂的潛艇武器,它的水下排水量要超過2.1萬噸。從造價看,由於採取了一切美國海軍能夠蒐集到的最新技術,總共預計建造12艘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專案,將會耗資約1250億美元。如果把研發的費用再加進去的話單艘的造價將會接近130億美元。如此高的造價,以及其作為美國戰略核力量支柱的地位,這種武器必然是美軍多年來先進技術成果的結晶,至少擁有領先俄中一代的技術能力。 (哥倫比亞級規劃圖)

    首先一個令人非常意想不到的特點是,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上搭載的戰略性導彈數量有所下降。

    相比於俄亥俄級上搭載的24枚三叉戟2型導彈,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上搭載的戰略導彈數量縮減為16枚。如此自廢武功,恐怕還是美國認為自己的核打擊力量已經出現過飽和趨勢。

    之前有分析統計認為美軍現役的海基核力量,加上美國強大的空基核力量,以及少量的陸基核導彈能力,美國的核反擊力量毀滅俄羅斯這種級別的對手10多次,都是輕輕鬆鬆的。因此美軍認為,與其花費鉅額資金擴大戰略核武器的規模,不如提高其技術性和實用性,這樣才能進一步拉開與對手的差距。(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

    在2017年就有一份報告顯示,美軍可以在6小時內動員3500~4000件高精度遠端常規武器,對全球任何國家的要害進行打擊,從而徹底癱瘓對手的防空能力並重創對手的核反擊力量,可以說美國現在的進攻性力量是出現了飽和過剩的現象。(美軍空中核威懾能力無人能及)

    因此美國才適量的削減哥倫比亞級上所能搭載的導彈數量,適當減少導彈數量並不會影響整體戰鬥力,節省出的噸位了顯著提升其生存效能和舒適性。此外,考慮到三叉戟導彈的未來升級,也許能夠攜帶更多的多彈頭或是高超聲速彈頭,這樣一來哥倫比亞級攜帶的16枚三叉戟2導彈仍然具有強大的戰略威懾力。 (三叉戟潛射導彈試射畫面)

    哥倫比亞級的第2個特點就是擁有了極為先進的核反應堆,這是美國多年來鉅額投入的結晶。

    據悉,哥倫比亞級採用的核反應堆壽命約為42年,這使得在潛艇的全壽命期間,不需要進行任何一次核燃料的更換。也就是說潛艇在全壽命期間都可以進行作戰值班,而無需進行加註燃料等複雜的維護工作,這使得潛艇的可用率會有很大的提升,同時也節省了中期大修的高昂費用。

    同時哥倫比亞級兼顧了美國海軍這些年所需要的特種裝備需求,它能夠攜帶一些無人水下航行器執行一些特殊任務。從它的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中,可以發射大型的無人水下潛行器,這種潛行器可以被用於反艦、反潛、反水雷或者是封鎖以及偵查行動。這種多用途的特種作戰能力,是中俄現在所擁有的核潛艇不具備的,也是海軍裝備多用途化的大趨勢。

    對於戰略核潛艇來說最大的要求就是具備良好的生存效能,而良好的靜音性和隱身性是生存效能的關鍵。

    哥倫比亞核潛艇革命性的引用了電力推進系統,根本不需要原來的那些齒輪已經推進軸部件,這使得潛艇的噪聲源被極大的減少。同時採用泵噴推進技術,替代了潛艇的傳統經典設計螺旋槳推進,這是美式潛艇的標配。要知道螺旋槳在執行中會產生的噪聲是難以避免的,使用電力驅動的泵水推進之後,這會讓潛艇的噪音效能下降到一個新的數量級。(動力艙的減震浮閥設計)

    再加上哥倫比亞級取消了傳統的消音瓦,改用能夠降低被敵軍聲納捕捉的新型塗層,因此哥倫比亞級潛艇成為未來最安靜、最難被發現的戰略核潛艇。可以說,靜音隱蔽效能被認為是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技術先進的代表。

    總而言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在火力上進行了略微的削減,在生存效能尤其是隱身能力上有著極大的提升。

    同時在動力系統方面換裝了與潛艇等壽命的核反應堆,使其擁有更長的戰備週期,這些先進技術的運用會使得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成為未來幾十年內最先進的武器。然而其單艘過130億美元的造價,將會嚴重的拖累美國海軍其他軍艦的製造和研發,而且多種新技術於一身會增加研發工作的負擔,最終能否按時入役還很難說。

  • 10 # 東斯坦因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是美國目前最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也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潛艇,計劃共建造12艘,用於替代美國海軍現役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達到 42 年服役壽命期後,由於反應堆老化等原因將無法延壽,所以到時必須要有新型潛艇填補空缺,俄亥俄級首艇“俄亥俄”號於 1981 年入役)。

    戰略核潛艇,是以裝有核彈頭的潛射彈道導彈為主要武器的核潛艇。平時主要遊弋於水下,對敵實施戰略核威懾。戰時,作為高生存力的核反擊力量,負責摧毀敵岸基戰略目標,政治經濟高度集中的大中城市,主要交通樞紐和通訊設施,大型軍事基地和港口等重要目標。

    哥倫比亞級,艇長171米,舷寬13米,潛航排水量20810噸,編制 155 人;大量採用在“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上得到檢驗的技術,其操縱通訊裝置、聲吶、電子控制系統、通訊系統、自衛武器及其作戰系統等基本與“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相同,但資訊化、自動化水平將比“弗吉尼亞”級更高。

    作為一款戰略核潛艇,哥倫比亞級的“戰鬥力”主要是依靠搭載的潛射彈道導彈來彰顯。所以其裝備的潛射彈道導彈直接關係到“哥倫比亞級”的作戰能力。

    哥倫比亞級使用的潛射彈道導彈是“三叉戟 II”D5型潛射洲際導彈(哥倫比亞也為下一代導彈預留了空間)。該型彈道導彈射程達到 11000~12000公里,圓機率誤差為 90米。採用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可以攜帶8枚47.5萬噸的W-88核彈頭;滿載情況下,最多可以攜帶14枚(射程會有所縮水)。巡航中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可實現覆蓋打擊全球大部分割槽域。

    同時,每艘“哥倫比亞級”裝備有 4 個通用導彈艙,艙內有 4 具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共16個導彈發射管,每個發射管可攜帶一枚“三叉戟 II”D5型潛射洲際導彈。按一枚攜帶8枚彈頭算,一艘“哥倫比亞級”具備了能夠在短時間內打擊128個目標的能力。

    不過對比上一代俄亥俄級,“哥倫比亞”級的16具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要少於“俄亥俄”級的24具,且12艘的建造數量也少於“俄亥俄”級的14艘,相當於可部署的潛射彈道導彈數量由336枚減少到192枚。對此,美國的解釋是,可透過科學安排潛艇的訓練、部署、維修計劃並調節潛射彈道導彈搭載核彈頭數量,可以實現在能力、成本、使用靈活性之間的平衡。

    在戰爭中,打擊敵人很重要,但保全自己也同樣重要。潛艇想要更好的保全自身,就需要使自己變得更加安靜,減小噪音的產生,以期避開敵方聲吶的探測。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為了為了實現進一步降噪,降低被主動聲吶探測到的機率。

    首先,引入了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全電推進)。

    其次,採用“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的泵噴推進系統,替代“俄亥俄”級的螺旋槳推進系統。

    其三,在潛艇殼體上敷設新型隔音消聲材料覆層,進一步提高了降噪靜音能力

    其四,哥倫比亞級沒有采用其他潛艇使用的傳統型“十”字尾舵,而採用了“X”型尾舵,使尾部更加流暢,可減小阻力和噪聲,大大提升潛艇的生存能力。

    這些舉措的採用,使“哥倫比亞級”的降噪能力大幅提高,甚至比海洋噪聲還小。

    此外,與之前的美國戰略核潛艇相比,哥倫比亞級最大區別在於採用了反應堆與艦艇同壽命的設計。這種設計,可保證哥倫比亞級在服役的42年內無需進行中期換料(哥倫比亞級的核反應堆壽命為 42 年)。如此一來,哥倫比亞級的在中修期不需要進行反應堆換料,因此僅需要約2年的時間,而“俄亥俄”級核潛艇由於換料使得中修期達到4年。顯著提高了潛艇在航率,相當於減少了潛艇需求數量(哥倫比亞級計劃建造12艘,俄亥俄在役14艘)。

    總體來看,美國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較上一代“俄亥俄級”,動力系統更加高效、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更強、隱身性更好。在技術上,哥倫比亞級具有模組化、全壽期反應堆、全電力推進、遠端核打擊能力等方面的技術特徵,代表著未來核潛艇技術發展方向。因此,其動態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中單玩什麼英雄可以做到正常發育,還能頻繁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