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心理
-
2 # 四川工商學院魏老師
1.叛逆期這三個字不曉得是哪個發明出來的,故意引導這三個字反而不好,雖然客觀存在。
2.擺脫。叛逆期就是孩子觀念和家長觀念的碰撞,有的家庭這個碰撞在小學,有的是在初中或高中。實際上就是孩子想擺脫父母一直以來的“為你好”,他認為他長大了,可以有自己的思維,要自己當家做主,不想當傀儡了。
3.引導。這個問題中用了個“熬”字,可見三觀碰撞比較激烈。有句話說“不撞南牆心不死”,我是覺得家長在孩子從小就應該不要把孩子當小孩子對待,特別有的家長很糊塗,孩子都一二十歲了,有的三十幾歲了,家長還把孩子當孩子對待,歌詞都寫了“有一種愛叫放手”,試試讓孩子摔幾次看看,四川話說“他就曉得鍋兒是鐵倒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放手讓孩子犯錯也是教育引導。洪水來了,臨時去堵很危險,也沒有效果,而是以疏導為主。所以家裡溝通方式也得調整,但不是一味遷就妥協,如果他堅持要那樣,問他對自己行為負不負責。
4.身邊的人。我們都是從十幾二十歲的年齡走過來的,也見過不少糊里糊塗叛逆的同學朋友,但是基本可以確信的是,一個人叛逆的程度跟家長的教育方式和他出去接觸的人有很大關係,如果接觸到負能量的人多,他的叛逆期會很長。孟母三遷也就是為孩子提供正能量環境。
-
3 # 為你踮起腳尖
其實這個“熬”字是你的感受,同樣也是孩子的感受。如果大家都處在煎熬的狀態,相信這個家的狀態根本談不上和諧,對孩子的成長絕對是負面影響。
孩子有三個叛逆期,但是無論處於哪個叛逆期,我覺得這個辦法最管用,那就是自由和愛。
叛逆,是因為你不想讓孩子做的事太多,你說了太多的不,而孩子回覆了你更多的不。而自由,是有限度的,有原則底線的自由,你可以告訴孩子在什麼範圍內可以有自主權,相信孩子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也會珍惜這份權利。
愛,相信天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傾其所有的愛。但是否愛的正確,就需要我們自己斟酌,不要讓我們的愛成為孩子的負擔,同時更不能成為孩子肆無忌憚的理由。
-
4 # 拾五麻麻嘚吧嘚
我家十五寶寶目前15個月差三天,偶爾叛逆,但是情緒可控,畢竟小。哈哈哈。
來個十五寶寶的美圖鎮鎮樓,後面來談談我自己的叛逆期。哈哈哈
因為從小父母就不太管我,過得跟流浪兒一般的生活,所以我的叛逆期時間應該比較長。
既然你不管我,那麼我叛逆你就更不應該管我了,我當時就這麼想的。
叛逆期:逃學、早戀、上課睡覺、考試舞弊、打同學、打老師……(劣跡斑斑吖)覺得怎樣有地位怎樣來。說白了,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希望被重視,渴望被關注。
其實我覺得所有的問題,關鍵在於兩個字——溝通!!!
有什麼小情緒——溝通!!!
為什麼不願意——溝通!!!
需要家長怎麼做——溝通!!!
家長應該怎麼做——與孩子溝通,與學校溝通!!!
樓主說怎麼“熬”?那麼足以說明,你和孩子的溝通是有問題的。
不能熬,不能等,不能將就——不溝通就會愈演愈烈,以至於後面沒法收場。
比如我的婚姻,也是我自己做主的。我父母也管不了,哈哈哈,你說這是不是還在叛逆期的表現呢?
希望你能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儘快和孩子打成一片,而不是永遠站在對立面。加油。
-
5 # 等一個人T
“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長、學習的表現,絕對不能用“熬”的心態,消極被動的等待時間自然過去,反而應當積極參與,幫助和引導孩子,使孩子在這一階段能夠學到更多,成長更快。
-
6 # 迷糊小朱姐
謝謝您的邀請!我目前是一個新手媽媽,我現在是要經過娃的各個階段叛逆期的路上!邊實習邊借鑑.我家寶今年3歲半了 我只能說說3歲半之前的人小鬼大,說的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娃吧!可能 3歲左右娃就學會了要東西, 模仿!非常針對的一些語言有時會也會讓家長措手不及!更別提帶出去了,和在家完全兩樣,寶爸寶媽不要噴我啊,有個我覺得很恰當的形容我家娃的就是,一隻猴子入了森林了。小聲說話跟沒說一樣,你縱然怒吼都根本被無視掉.這時候你要是選擇講道理那就是瞎扯,他停不下來和你沒有任何眼神肢體交流,就是各種瘋跑,你要牽手也被各種扭動掙脫確實無奈頭疼.那些要給娃講道理的家長我是最佩服的,這時候能聽進去道理的娃我是更更服的!反正我家娃這時候根本聽不進去也聽不懂,這時候家長的心理必須強大. 自我安慰自我疏導一番,重新追上娃,恩威並施的拉著娃回家讓他休息。雖然看著他們哭鬧很是難受但是要死忍住直到娃妥協,您提問的這個標題“熬”我也是有體會,真心很能理解有時候的無奈和無助!娃冷靜不下來的歇斯底里,寶媽的無奈想發飆.但看著他們哭的停不下來的抽噎又心疼又生氣.體會一把雙子座的分裂.每天他們笑的時候乖的時候就那一會的天使時間,你會甚是欣慰甚是開心.我們也在為人母成長的路上和孩子成長的路上,不斷修煉不斷學習共同努力?
-
7 # 晴媽聊保障
我沒有覺得“熬”!
叛逆期也是孩子的成長期,我很欣喜的看著她成長,從小不點長成比我還要高的大姑娘,特別有成就感,不論她是不是優秀!我很高興的聽她回家就嘰嘰喳喳的跟我學她跟同學朋友之間的事情,偶爾插嘴跟她討論幾句。甚至我在聽她說同學談戀愛時,跟她互相探討初中化妝談戀愛的方式和影響等等。
很多人都說“熬”吧,“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那是因為孩子成長了,懂的東西多了,但是心態還不成熟,對外界很多的誘惑抵制力差。而家長往往把那些東西當成洪水猛獸來嚴防死守,像玩手機,玩遊戲,早戀等。家長的態度反而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好奇心,更要偷偷去試一試。被發現之後,就是呵斥,打罵,孩子的逆反心更重,甚至動手反抗,父母更上火,還有委屈。
父母認為孩子還小,而孩子覺的我長大了,我學的知識甚至比你們還多。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的聊一聊呢?為什麼不能互相協商一個解決的方法呢?
-
8 # 葦雨邂逅離殤夢
在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只靠熬是不夠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叛逆表現很強烈,而有的孩子沒有特殊反應,這跟孩子的性格,家長的教育,老師的正確引導有非常大的關係。
在孩子的叛逆期,有段時間我也感到很煎熬,甚至情緒激動,覺得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做母親的好失敗。女兒在上初二時,非常叛逆。無論你說什麼事,對與錯,她都不聽,表現非常不耐煩,說重了,就摔門子出去了。
為了能瞭解孩子的想法,真正走進孩子的心裡世界,能與她平等對話,我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找個機會跟她進行了深談。她說,同學們都這樣,老師在課堂上也講了,青春期的學生都會叛逆。我告訴她,你只說對了一半,青春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但叛逆不是人人都有。這給了一部分無理取鬧的學生為自己開脫的很好的理由。如果一個孩子心理真的成熟了,就不會再叛逆,她會嘗試著心平氣和地與家長交流溝通,而不會盲目地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經過幾次反覆的談話,我也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問題。孩子說,你們家長說話都是責怪命令的語氣,總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種教訓人的態度誰能接受。這是很多家長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也難怪孩子反感。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時期的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什麼都懂了。他們不願意再聽父母的絮叨,喜歡與同學溝通,向朋友傾訴,對父母不再認同,這是心理發展的一個過程。
這時家長與老師要理解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多尊重他們,多給關愛呵護,但不能給孩子心理暗示,不能強調這一特點,否則會加重孩子的叛逆,讓孩子們誤以為這個時期做出什麼都是可以原諒的,甚至會得寸進尺,無理取鬧。
我對女兒的叛逆,也曾無奈,也曾憤怒,但最終選擇反省,學會了尊重,與女兒平等相處,伴她一起度過了人生第一段迷茫期。
-
9 # 陪讀媽媽芸
我的孩子現在初二,正處於人們所說的“叛逆”期,也就是說我還沒有熬過來。
但事實是,我並沒有覺得孩子在這個階段與我相處需要熬這個詞來形容。
母子之間也確實是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大概無非這些:
1、孩子不喜歡學習,寫作業拖拉。客觀的說,我的孩子也不愛學習,但從小他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而不是我的,所以,假期或者禮拜天在家的時候,我會到一定的時間提醒他該做什麼了,不是每次都聽話,但我也不生氣,我會在提醒他之後自己也去做跟他學習相似的事情,比如提醒他要看書,我也會去看,提醒他做習題,我會寫一些東西。
2、孩子玩手機遊戲。這可能是眾多家長面對的一個難題,我的孩子也不例外。玩起來頭也不抬,為此我們發生過交鋒。我喊他吃飯,他過了差不多有十分鐘才來,原因是一局遊戲沒有打完。我當時說,第一,沒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情,所以不能因為別的事不吃飯。第二,遊戲可以玩,但是你自己把握好時間,感覺快到吃飯時間,如果一局遊戲完不了,你可以不開始。說完了,吃飯,沒有嘮叨,沒有指責。平時,如果手機玩的時間太長,我會提醒他要愛護眼睛,從來不扯學習的事,更不揭孩子的短。
3、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那麼聽話。這個可能是我們所說的叛逆期最明顯的表現,小時候的乖乖突然變得不再那麼愛聽你說話,有時候跟你唱反調,甚至故意跟你反著來。我的孩子這一點表現並不明顯,他也經常表達自己的觀點,我也願意接受,但沒有出現故意跟我唱反調的情況,唯一一次,忘記了因為什麼原因,他衝我大聲說話指責我的不對,我愣了一下,然後微笑說,祝賀你,孩子,青春期來了,我們應該慶賀一下。然後孩子也愣了,再然後我們就當時的問題進行了溝通,並討論了青春期的一些內容,包括我的青春期是什麼樣子等等,然後一起在噹噹網買了一本有關青春期的書。
另外,還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不愛與人打交道,喜歡獨處,開始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以及自己想要有自己的小金庫,這些行為我的孩子也都有,我首先把他界定為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孩子自己也不需要刻意的做什麼,因為他有足夠的意識,能明白獨處需要,起碼的禮節也是不能少的,他也完全有了自己的審美,注意形象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另外,孩子本來在這個年齡就應該學學簡單的理財,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小金庫呢?
-
10 # 霞光穿過迷霧
孩子上初二的時候,比較叛逆,我當時工作也很累,缺乏耐性,當看到他拿著一堆光碟在聽音樂時很是來氣,就把光碟摔碎了,並用皮帶抽了他一下,這是一生打他唯一一次,打完心裡也很痛。也挺長時間才緩和和孩子的關係,他雖然表面上不聽音樂了,但學習並沒有刻苦努力。中考也沒考好。我後來不止一次反省自己、責怪自己,如果我在他叛逆期時耐心一些跟他談談,效果也許會更好。
-
11 # 牛刀小試713
忍讓,避免正面衝突,不給他發作的機會,這樣其實還是被你牢牢的掌控。
相信孩子自己能走出煩躁的情緒,生活上儘可能的給予幫助。
必要的時候稍稍旁敲側擊一下,一語可以驚醒夢中人。
我就是靠這些辦法陪兒子走過叛逆期的。
-
12 # 聖雲間
1、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是有叛逆期的,這跟年少輕狂是兩碼事的。
2、一個人的成熟要嘛就是經歷多了,要嘛就是懂事了。孩子如果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承受了那個年齡段不該承受的壓力及痛苦,是很容易產生叛逆和不健康的心理素質。
3、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叛逆期的,這跟學校的素質教育和家庭的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先天性的叛逆期是很少的,往往都是後天性的叛逆期。所以要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及身心健康。
4、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畢竟比較薄弱,家庭因素影響是巨大的,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及精神狀態才是關鍵,以免走上歪路、喪失自我。
-
13 # 白菜心蘿蔔纓
真的令人頭疼的問題,青春叛逆,令無數家長競折腰!不能靠熬!
必須想辦法!
叛逆期的特點就是不和你交流,怎麼辦!
找孩子的興趣,從興趣入手突破,效果不錯。
如果是女孩子,就從衣服、化妝品、青春痘開始,男孩子就從足球籃球等體育專案開始,或者從玩電腦遊戲開始,一定會聊得來,至於怎麼入手,不同的孩子方法不同,因人而異,應當是有效果的,經歷過,試驗過!
特別注意初二、高二時期!
-
14 # 晨風微視覺
當我有了第一個孩子時,我問自己怎麼做父母,怎麼教育他?我想到的就是不讓我身上受到的“委屈”再回到孩子身上。我的父親非常嚴厲正直,但是有些過於自主,從不考慮孩子的想法。我雖然叛逆過,但是都被暴力鎮壓了。所以自身的體驗明白了溝通的重要性。必須明白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尊重孩子好的意願。及時引導糾正可能出現偏差的想法和行動習慣。強制的施壓,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比如違反道德底線的行為出現,再不制止後果難挽回。
還是多溝通理解孩子吧,理解他的壓力,畢竟我們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
-
15 # 藏在心底的淡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我們應對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2-3歲時,出現的第一個叛逆行為是孩子第一個叛逆行為,稱“寶寶叛逆期”。
6-8歲時,則迎來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12-18歲是孩子的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為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也是讓很多家長最頭疼的階段。
今天主要聊青春叛逆期的一些問題。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在這段時期裡,孩子的生理心理都會迅速發育,直到完全成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特別渴望獨立,而且不想任何人去阻止干預他們,更重要的一點是處於青春期中的孩子都是學生,他們每天都要承受著學習中的各種壓力,會做出許多過分的行為,這就是叛逆。
現在就以我家孩子青春期的一些表現,及我是如何面對解決的,和朋友們淺談一下。
記得孩子初二時,有一階段突然情緒亢奮,動不動就發火,對事情也表現得極其不耐煩,我這邊和他話還沒說完,他就急著回答“我知道了”,“嗯嗯”,“明白了”,“好好”等一些漫不經心的語言。這時,我就不再吱聲了,我意識到孩子進入叛逆期了。
於是我便急著上網查資料,和家長們溝通,看看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試了幾個,我發現效果不是很好。後來我嘗試和孩子談話,但每次都是話題剛剛開始,就被孩子強行結束。在家裡談不行,我就在週末,帶孩子去爬山。(我家孩子特別愛爬山)在運動中孩子主動打開了話匣子,從班級學生談到老師,某某同學喜歡誰啦,哪位老師講課幽默啦,他在說,我默默的聽,等他講累了,我再慢慢給他講青春期的事,用他人的故事講給他聽。這一次孩子聽的很認真,再也沒有打斷我。這次戶外活動是成功的,雖然耽誤了孩子一天的學習時間,但換來的確是長時間的心安。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我們沒有必要生搬硬套,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會事半功倍。
還有一次孩子的反常表現是在高一結束的暑假。
孩子去異地參加一個賽事回來後就心事重重,每天對著家裡的地圖發呆、嘆氣,問怎麼了也不說。我心裡這急啊,怎麼辦呢?把以前的套路都用上了也不好使。我調侃他說,“整天對著地圖想離家出走啊?”,也是不做聲。“是不是去了趟京城,有喜歡的小姑娘了?”,還是不回答。“是不是參賽沒取上名次受打擊了?”不管你問什麼,就是有一定主意,死不開口!
這次我真的懵住了!馬上進入高二的孩子,一個暑假不學習,整天研究地圖,可怎得了!想和老師溝通一下,可又一想,現在是假期,如果老師突然找孩子談話,孩子就會警覺到我暗中說了什麼,更不妥!罷罷罷!自己想辦法。
正當我望著書架上滿滿的書一籌莫展時,靈感來了,何不從孩子的愛好著手呢。(孩子從小就喜歡看書)我順手拿了一本《莎士比亞戲劇》,這時孩子走過來說了一句:“這本書的翻譯不錯”,說完就走開了。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的開心,終於找到切入點了。於是我捧起書去了兒子房間,安靜的坐下來閱讀。過了一陣,孩子終於坐回了屬於他該坐的位置,翻開卷子開始學習了。懸了許久的心,終於放下了。內心充滿了喜悅!
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和孩子每晚都交流半個小時的讀書體會,既放鬆了心情,又提高了文學素養,對我而言,最重要收穫是:我又重新走進了孩子的心底!
一晃半時間已過,孩子步入高二下學期,已跨入高考倒計時,不敢說在未來的時間裡,孩子不會再出現插曲,但我想,只要我們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一切問題都會有解決辦法。
謹以此文送給正在焦灼中的家長,願孩子們都能快樂度過叛逆期,考入理想大學!
-
16 # 雁城德哥
我小孩今年還在唸三年級,現在是不是處在叛逆期,我不是很清楚。在陪伴他一路成長的過程中,只是記得上幼兒園開始,性格變得格外難伺候,在學校里老是丟失文具,回到家裡就玩玩具,把玩具弄得一團糟。教他寫作業就故意發呆,不按我說的話去做。把我惹火了就揍他,怎麼揍都不肯認錯,直到我自己心疼起來才放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孩子也越來越大了,比以前也好些了,也能幫忙搭把手。現在想起來,揍兒子心都是疼的,兒子犯了錯誤,不能將就他,要讓他知道犯錯就要受到懲罰的道理。我還是堅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老觀點,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已親眼目睹好幾個驕生慣養出啃老族的弟子。但是揍孩子要分輕重,只能打成皮肉傷,這是我對各位家長的忠告。
-
17 # 超級女兒奴
謝謝邀請。我覺得與其把孩子的青春期稱作叛逆期不如叫做獨立期更準確一點。叛逆期是一個貶義詞,本身就帶著對孩子的批評,而所謂孩子的“叛逆”,只是孩子獨立意識的萌發。正如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一書中所說的: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面臨一個困擾,那就是他感到自己必須向人證明不再是一個孩子,這對他們來說,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每當我們感到自己必須證明什麼的時候,我們就容易把事情做的太過。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種情況。當孩子到了十幾歲的時候,隨著身體的逐漸發育,他感覺自己更有力量了,同時經過幾年的學習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這個時候他就特別希望讓別人知道他已經長大了,已經不再是那個處處需要人照顧的“小屁孩”了,遺憾的是很多父母意識不到這一點,仍舊像對待嬰兒一樣對待青春期的孩子,主要表現在要求孩子還像以前一樣聽大人的話,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對於想要獨立的孩子來說這些都會變成父母的“嘮叨”。父母想要“和平”度過孩子的青春期最好辦法就是給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對孩子的行為包容和順勢引導。只要孩子的行為不會給自己和他人造成人身傷害,不會造成重大損失,不妨對孩子一些特立獨行的舉動多包容,比如孩子突然喜歡穿奇裝異服等等。事實上,有的孩子喜歡奇裝異服是為了引起別人對自己的注意和重視,也是為了現實對父母和老師束縛的抗議,等孩子慢慢成熟以後自然就會恢復正常的審美觀,你看當年廣泛流傳的“非主流”時至今日幾乎已經銷聲匿跡,原因就是當初的孩子長大了。
-
18 # 陶玲家長課堂
領居家友友一個特別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在3歲時媽媽帶著友友準備去爸爸公司玩去,結果小傢伙走了一半路程,死活不走了,想讓媽媽抱,抱了一會,媽媽說“你自己走吧”把孩子放地上,結果孩子莫名其妙的就非要回家,都快到了要回家,媽媽有點不理解,於是就跟孩子說“快點走,都快到爸爸公司了”然後媽媽就慢慢的往前挪,結果回頭一看,孩子為了再回去既然跪在地上往相反的方向走,媽媽上前是各種哄,結果孩子就是非要回家,商量不下來只能回家了,弄得媽媽是苦笑不得。
專家指出:孩子的一生中有三個叛逆期,2-4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寶寶總是喜歡說“不”,這個時期被承做是“寶寶叛逆期”。7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最後一個叛逆期就是13-18歲家長較頭疼的“青春期叛逆期”。
面對孩子小小的“叛逆期”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把任務變成有趣的遊戲。比如:孩子爬到桌子下面不出來,怎麼辦呢?這時媽媽就可以也爬到桌子下邊說“我怎麼在桌子下邊看到這麼大的一個毛毛蟲呢,看我把捉出來。”然後媽媽也爬到桌子下邊慢慢的把孩子捉住說“我捉住毛毛蟲,我要把他捉出去。”再玩的同時也讓孩子從桌子下面出來了。這樣的一種互動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2、可以利用寶寶的逆反期,反著說你想要孩子做的事情。這個時期的寶寶特別喜歡跟你反著說話,你說洗臉,他就會說“不洗”。反之,家長如果反過來說的話,孩子就會按照你實際的要求去做了。
-
19 # 使用者8162558659506
如果你的孩子有厭學、叛逆、早戀、有網癮等的問題,而你又束手無策。那麼,你需要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我看到很多家長對此頭疼, 就把兒子轉變的過程方法,在百度寫了篇文章 叫(陸簧暢的改變) 。可以去百度搜一下 肯定能幫到你們!可以緩解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
20 # 王老師心理教育
我閨女現在十三歲,初二了,正處於叛逆期,我並沒有覺得煎熬啊,閨女相對來說比較乖了,這與家長的教育也有很大關係,從小就應該養成良好的溝通的習慣,我記得從閨女三歲幼兒園開始,每一次放學我都會要求閨女給我講一講今天一整天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如今都成習慣了、現在雖然初二到了叛逆期,但是還是很樂意與我溝通,每天放學路上都會滔滔不絕的給你講一些校內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相反,如果我沒有仔細聆聽或者跟他分析事件她會不高興。很多同學的家長都跟我聊天時說起自己孩子到家不跟家長溝通啊,家長說幾句會頂嘴啊。其實我想說好習慣是小時候養成的,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
回覆列表
雖然我沒有為人父母,但是我們都是從孩子那樣走過來的!
所以說用 熬過來 這個詞已經暴露了自己與孩子的關係很不好了,已經成了煎熬了。
我們從孩子時代長大後,卻忘記了孩子時期自己那時候的想法,想想我們孩子時候,期待的是什麼?期待的是可以有交心的人,而這個人如果不是父母,那就成了父母眼中的叛逆期了!站在孩子角度講,他心裡覺得你不可靠,所以不和你分享他的煩心事。
其實是父母同孩子之間沒有公平性了,父母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一直處於弱勢,長此以往,孩子不會和父母交流了,而家長也認為他處於叛逆期,實際上這都是父母沒有同孩子交流好的原因。
與其要煎熬,還不如站在孩子角度考慮考慮,從自身修改,努力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只要方式對了,孩子就會和你多溝通,這樣也就沒有所謂的叛逆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