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遁者國學智慧
-
2 # 環佩桐芷
我最喜歡的是蘇軾的詩歌。
小學時喜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覺得順口,文字又美好。
初中無意在電視上聽到一個老師講赤壁懷古,被“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壯闊景象打動。
高一學到《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徹底對蘇軾轉粉。
高二上我最喜歡的語文老師的詩詞通選課,看到“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覺得蘇軾那麼瀟灑,那麼有詩情。後來借了蘇軾詞集來看,抄了半個本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最喜歡的送別句。
高三偶遇“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剛好擊中我當時的心思。一邊為高考努力學習,又一邊懷著一點“叛逆”的心思,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徹底自由,做個閒人。
直到上了大學,遇到很多人、很多事,自己開始迷茫,不知道該做一個怎樣的人,該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我不喜歡的事物。一度“出世”“入世”在我心中形成一個難解的題,非此即彼。
想到自己之前只是喜歡蘇軾的作品,還未認認真真地瞭解過蘇軾,於是開始看書、看紀錄片、聽講座,始發現蘇軾並不是像我高中時想的,僅僅是瀟灑豁達。他不是“男神”,而像一個兄長,也有猶豫彷徨的時候,也有小脾氣,小缺點。也許我們曾經擁有過相同的心緒,只是他從這心緒中走出來了,悟出來了,而我沒有罷了。如王國維所言,“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蘇軾是難得的出入從容的人啊!
這時再看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是淚目的。不是為了我自己,是為了蘇軾。心疼他本不應遭受的境遇,心疼他的一生身不由己卻笑面人生。
除了詞,我也讀了一些他的詩,“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自己才慢慢想通,蘇軾自己都不為自己的境遇悲哀,我又何必一番苦楚。
“此心安處是吾鄉”是我用了六年的qq網名,以後也不會改。柔奴的心,也和我一樣,柔中帶剛。此生無子瞻之才,願得一二子瞻之趣、子瞻之心,來面對人生。
-
3 # 阿珍小魚
最喜歡毛澤東主席的詩詞,大氣磅礴,氣勢恢宏。
辛棄疾、蘇軾的豪放詞也不錯。
李清照的婉約詞也好。
-
4 # liyishan888
我讀過好多詩人詩歌,唯獨喜歡[ 唐 ] 孟郊的《遊子吟》。這首古詩千古流傳,描寫了母愛的偉大情懷以及詩人對母親的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每每看到這首詩,眼前就浮現出柴油燈下母親做鞋、縫衣服的情景,歷歷在目。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以前上初中的時候是我是在我們鎮上上的、住校,鎮上離我家八里地,每週末都回家,週日下午4:00返校。記得有一次返校,由於是剛下過雪的冬天,路上都凍成冰了,那時候不像現在下雪了可以撒融雪劑,都是自然化雪,走著都很滑別說騎腳踏車了,走了一少半的路程我摔了三次,第三次摔的最慘,腳踏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拐彎,碰到樹上,猛的摔倒路邊的溝裡,腳踏車前把歪曲了,腳蹬子也拐了,我的褲子颳了個大口子,額頭上碰了個雞蛋大的大包,手上也磕破了,母親給我帶的自己做的兩大瓶醬也撒了一地,玻璃瓶碎了,弄的腳踏車把上還有我的鞋上全是醬,那個狼狽相別提了,當時我哭了,費了好大勁才把腳踏車從溝里弄出來,天也黑了,也沒法去學校了,於是我就邊哭邊往家走。
走到家裡母親正在餵雞,看我這狼狽樣,趕緊拉起我的手問我疼不疼,那時候也不知道啥是創可貼,母親就用胰子水給我洗洗手和額頭,讓我躺被窩裡給我煮了碗薑糖水,喝完身上暖和和的我就躺下了。一覺醒來已是夜裡10:00多,睜眼一看母親正在給我燒柴禾烤鞋和衣服,她把鞋給我刷了,衣服洗了,怕我明早走的時候不幹所以在燒柴火給我烤乾。我說讓我烤吧,母親不讓,她讓我乖乖在被窩躺著,養足精神明早好早起走。又給我做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裡面放了個雞蛋,當時感覺那碗麵條好香啊!
夜裡12:00多我起夜,一看母親那屋還亮著燈,我過去一看她在給我做棉手套,用洗乾淨的秋衣的袖子做的,摸上去很軟和,手感很好。我讓母親別做了趕緊去睡覺,她非要堅持做完再睡,說明早一定要讓我戴手上……
母親給我做的那雙手套,我一直戴到了大學畢業,有的地方都薄的像紗布,我補了又補縫了又縫捨不得扔,算是一種念想吧,現在還在我的箱子裡放著呢,每每看到這雙手套就想到了我的母親,平凡而又普通的母親中的一位!我愛我的母親!感恩有你---母親!
-
5 # 王磊11408
夢裡放光的圖。點亮處就是一個字或者是句話
沒有說明憑心想組起來就有意思了。時間一長就是經驗。
南無阿彌陀佛
-
6 # 連海2020
詩歌是現代派的,詩詞一般指格律詩,是古代的。古詩詞,歌賦就不論了。像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席慕容的也許等都是現代詩歌,現代詩歌的特點是沒有那麼嚴格的字數,韻律,對仗的要求,但也流暢押韻,比較散漫,但比散文又嚴謹些,讀著朗朗上口,連貫順暢,歌唱也流暢。所以好多流行歌的詞就是詩歌,譜曲後就是歌。有好多還是打油詩。如有個叫麻扶搖的普通軍人寫的志願軍軍歌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由周巍譜曲後,唱著朗朗上口,用平實的語句表達著億萬人民的心聲和鬥志,激勵著中華兒女去戰鬥,去保家為國。所以說詩歌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文人所專有,只要你熱愛生活,心中有愛有激情,還加上那麼一點靈感,說不定就能寫出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的!打油詩按古律詩說也許不叫詩詞,但讀著流暢,詞和曲又能撥到了你心中的那根弦,產生了共嗚,那也是一首了不得的詩歌,要是撥動了大眾的心,就是流行詩歌了。
附《抗美援朝軍歌》:
雄糾糾,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
衛祖國,
就是保家鄉。
中華好兒女,
齊心團結緊,
抗美援朝打敗美敵野心狼!
-
7 # 面板科李志忠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審美情趣和愛好。你覺得他好或者你現在覺得他好,或者過了某些年紀又覺得不是很歡喜,都只是你自己的事情。在這個世上,每天有一百萬首詩誕生,但也許過去20年、30年,也只有一首詩活在你心中。
不如多去看看吧,人各有異。將詩人框在一個標準裡品頭論足不如放在睡前讀它幾卷。遇到好詩,背下來,記住,就夠了。
相比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群,看多很多毛主席的詩歌,很有豁達樂觀、英雄豪邁的宏大氣魄,很適合有血性的人群誦讀。
就如主席所講說“詩言志”是一個道理。
-
8 # 愛在田園
導語: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不但文人輩出,而且詩人更是不計其數。如果用一句話囊括歷代文學成就就,大概是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小說, 歷朝歷代雖各具風格,但一脈相承構成了一卷幾千年中華文化的不朽發展史,所以我們有理由做到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那有人問你讀過哪個詩人的詩歌?我想說我讀過得太多了,可以說不計其數啊,那今天就拿幾個出名的談談。詩歌鼻祖當是戰國時期的屈原、田園詩派第一人當是東晉詩人陶淵明、接著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唐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才子元稹等,是他們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他們讓中華文化熠熠生輝,也是他們讓中華文化前赴後繼........
01屈原屈原——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不朽詩篇奠定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基礎;兩千多年來,哺乳著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
屈原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這些作品無愧於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可謂“逸響偉辭,卓絕一世”。而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成為後世仁人志士所信奉的高尚精神。
難怪毛主席這樣評價他:“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02陶淵明陶淵明——字元亮,後改為潛,自稱“五柳先生”。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蘇東坡對陶潛評價甚高:“淵明詩初看似散文,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
你若問我他對中國詩壇貢獻具體有多大,可能不好說,但是他給中國所有鬱郁不得志的文人找到了一條退路,做了最好的師範,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於那些仕途之路坎坷,才華無法伸展的文人,完全可以放棄仕途,避免同流合汙,既可保留自己孤傲氣節,又不失顏面。一句話,官場不如意,大不了卸甲歸田,只要雙手勤勞,一樣可以過得風生水起。
03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他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感情的表達具有排山倒海之勢。他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營造出神奇異彩的意境,給人的感覺就是豪邁奔放、飄逸若仙。
他還繼承了屈原的的想象力,常藉助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發揮超越時空的魔幻想象,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
對於權貴態度,他“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醉後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社稷傾覆、民生塗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
04杜甫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詩被稱作“詩史”,本人被尊稱為“詩聖”。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1500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難怪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登高》被楊倫稱為“杜集七言律第一”,“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全詩聲律和諧,句式考究,八句皆對,對仗疏暢。
再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對,把春雨神韻一氣寫下,無聲無息不期然而來,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氣。全詩寫得渾融流轉,看似無跡可尋,實則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為律詩。
05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吸收了儒、佛、道三家,但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孟子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就是他終生遵循的信條。為此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其一,諷喻詩是白居易詩歌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最後快速翻轉結局。例如《輕肥》一詩描寫了內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麼慘烈的情景。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由此可見一斑。白詩常以淺白之句寄託諷喻之意,語體簡單但詩意並不淺顯,而取得的藝術效果更是怵目驚心。
其二,閒適詩也是白居易詩歌藝術特色之一,得陶淵明生活態度之真傳,其語言風格平淡溫和、意境淡泊悠閒,屢屢為人稱道。例如,“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後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等。
06王維王維——字摩詰 ,號摩詰居士,人稱詩佛 。北宋文學家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詩,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雖篇幅短小,但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中樹起了一面新的旗幟。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還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在他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只好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飯覆釜山僧》)。當然寫景佳句離不開佛系感悟,如“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等,都是傳誦不衰的名句。
王維親歷安史之亂後,由少年意氣風發到中晚年親近大自然,他的詩歌音律也是180度大轉變,即不斷由邊塞詩歌的轉自山水田園詩的幽靜。例如《使至塞上》,透過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出了對大漠場景恰到好處的描繪,展示了一幅大漠蒼茫浩瀚的空靈景象,同時又彷彿可聽到大漠上空飛過的雁群及長河奔流向前的聲音,波瀾杜闊的景象盡收眼底;又如《山居秋暝》,一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繪了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山泉在山石上流滴的動靜結合景象;而緊接著“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出現,伴隨竹林中傳來的洗衣少女的歡聲笑語,使得山林的清幽間被打破,漁舟的劃過也打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動靜相宜的畫面繪身繪色。
王維還將禪意寫進詩作中,這對山水田園詩來說是又一大貢獻。王維營造出”空”“靜”的意境,重傳神、輕跡象,他創作的各個細節似乎都在服務於完整的境界,如同”一葉一如來,一花一世界”。例如《竹裡館》一詩: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該首五言絕句,表面上看用詞造句平鋪直敘,然而卻透過對“獨坐”“彈琴”“長嘯”與“幽篁”“深林”“明月”等詞語的對照應用,在一片死寂的氛圍中營造出人物一體、空靈寂靜的禪境。
結語:泱泱中華,巍巍千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詩人組合,光耀千秋。同樣文人騷客,更是不勝列舉。
-
9 # 文一多
這個問題有意思,題主應該是想說“哪些”的吧!
中國是個詩歌的國度,但凡是個中國人,都潛移默化裡受過詩歌的薰陶。小孩子們從小就會背“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未上學的娃兒們早已會背“床前明月光”、“鋤禾日當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讀過哪些詩人的詩呢?聽我細表。
1.小學、中學階段讀唐詩。
這個不需要過多解釋,因為教材裡就有很多唐詩。比如上面說的《詠鵝》、《憫農》、《靜夜思》等。這個階段讀的最多的應該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詩歌。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等都是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千古名篇。
2.大學階段讀《詩經》以及外國詩人的作品。
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上過大學的人估計都能背誦。《詩經》是古體詩,雖然大多晦澀難懂,但真正研讀下來還是蠻有深意和富有哲理的。
外國詩人如歌德的《浮士德》、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裴多菲的《自由與愛情》。尤其《自由與愛情》即使是中國人也幾乎童叟皆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3.走上社會後讀一些現代的詩。
如九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汪國真的詩。曾經一度,他是偶像級的詩人,“汪國真”熱持續了很久。他的代表作《熱愛生命》激勵著無數人。“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鍾情於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舒婷的《致橡樹》也曾風靡大江南北,廣為傳頌。“如果我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曾讓無數的中國人為之動容,為之流淚。“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
10 # 博謙齋主人
詩經、離騷、古樂府、唐詩、宋詞、明清詩,太多,記得住詩人名的有屈原、劉邦、項羽、曹操、曹植、李白、杜甫、白樂天……太多。
最有感覺的:李白、白樂天、蒼央嘉措、納蘭
-
11 # 梧桐樹下仙
我對中國的現代詩,不怎麼感興趣,讀的比較少。外國的詩歌,葉芝的讀的比較多,喜歡他那種和諧的韻律。首先對詩的範圍來說,我認為詞曲也算是詩,只要是高度凝鍊,抒發感情的文學形式,都算是詩。《詩經》,非常的接地氣,有很多膾炙人口引人共鳴的名篇,句子也很美,經常讀我感覺可以讓人平靜下來,迴歸到自己從來的狀態,一種心靈上的迴歸平靜。唐詩,高度凝鍊,有很多詩人寫詩是特別講究對仗,比如杜甫,詩的風格也是和人的性格相複合,有中正平和的有天馬行空的有細膩優美的有引人深思的有平實自然的,各有各的特點,讀之可體百味人生。宋詞,相比唐詩更顯得細膩,也更加顯得有情致,元曲我覺就是去宋詞更進一步,顯得更加飽含情感,更大程度上抒發感情,表現形式也更加不拘一格,當然,這無關優劣。
-
12 # 娑婆凡生
我讀過的詩人很多,最喜歡的是李白的詩。
那句"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我最喜歡的!
我喜歡李白對自己的自信,他的詩給了我很多的力量,在這人生的道路上。不放棄,不拋棄。努力努力在努力,那種隨性,灑脫的觀念。簡直是不能在棒了!
-
13 # 悅讀閱篤
古代的,太多了,喜歡李白,李商隱,柳三變。
現代的,喜歡舒婷,周國平
外國的,喜歡泰戈爾
讀詩,看到喜歡的可以反覆看,看到不喜歡的丟開手,如此甚好。
-
14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讀詩)
除了天風仍天風,天風詩文妙無窮。
其它詩文如糞土,只有天風破長空。
——):一本天風全集,勝過千年古詩。
-
15 # 歐陽林白
古代及唐宋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盧綸,王之渙,蘇軾、李煜、王維,劉禹錫,王勃,王昌齡。
中國近現代的詩人:汪國真,徐志摩,席慕容,舒婷,余光中,海子,朱自清,北島,顧城。
外國的詩人:莎士比亞,雪萊,萊蒙托夫,泰戈爾,普希金,高爾基,歌德,惠特曼,拜倫,但丁,海涅,列夫 托爾斯泰,等等
主要看抒情詩這類的看得多,也買了很多書。豐富了自己的內心世界,精神上也得到了昇華。
-
16 # 鴻飛書法小號
相比於李白杜甫的詩歌,我更喜歡蘇軾辛棄疾的詞,蘇軾的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柳永的詞也是越讀越有味。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還有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古惑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回覆列表
導讀:張二棍,靈遁者,餘秀華詩歌各2首欣賞。
1、與己書
——張二棍
許多事情不會有結局了。壞人們
依然對鐘聲過敏,更壞的人
充耳不聞。我也懷著莫須有的罪
我要照顧好自己,用漫長的時光
抵消那一次,母親的陣痛。你看
樹葉在風中,而風
吹著吹著,就放棄了
我會對自己說
那好吧,就這樣吧
我掐了掐自己的人中
是的,這世間有我
已經不能更好了
2、在鄉下,神是樸素的
——張二棍
在我的鄉下,神仙們坐在窮人的
堂屋裡,接受了粗茶淡飯。有年冬天
他們圍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著幾瓣烤紅薯
而我小腳的祖母,不管他們是否樂意
就端來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張瓷質的臉
然後,又為我揩淨烏黑的唇角
——呃,他們像是一群比我更小
更木訥的孩子,不懂得喊甜
也不懂喊冷。在鄉下
神,如此樸素
張二棍
1、披著紅紗的新娘
——靈遁者
我原諒了每一個對生活妥協的人
那些人是我的至親啊
我忍不住看窗外泠泠作響的雪
我沒有向你揮手
選擇冷漠地離開
是我最後的自私
雪一落地就消失的無蹤無影
可竟然沒有一個人著急
可竟然沒有一個人哭泣
難道這不重要嗎?
這就是世人啊!
這就是世人對我的不解啊!
我愛這個世界啊!
我愛死了這世界——
等火車停靠在無名的車站時
我看到滿天的紅雲
剎那間失去自我
全世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的新娘
她終於披上了這層鮮豔的紅紗
我拉著她的手
呼嘯著穿過山海
一切苦難都釋然了
出發時候的目的地
是我這輩子說的最假的夢想
但我不後悔——
2、k655
——靈遁者
每一列火車的名字都不動聽
如果你允許
我要以詩人的名義給它冠名為康瀟瀟
列車外瀟瀟白雪,好似無限溫柔
而它的姓氏,代表了一種祈求
今天的雪真的好美
可惜對面無人,無你
蒼山素慕,瀟雪多情
萬樹以人為歌
唱出這靜默
誰來給我以愛
我給誰以瀟瀟雪
誰來給我以痛
我給誰以瀟瀟雪
蒼山肅穆,靜待春來
靈遁者於k655火車上作。
靈遁者
1、《給你》
——餘秀華
餘秀華
一家樸素的茶館
面前目光樸素的你皆為我喜歡
你的鬍子,昨夜輾轉的面色讓我憂傷
我想帶給你的,一路已經丟失得差不多
除了窗外凋謝的春色
遇見你以後,你不停地愛別人,一個接一個
我沒有資格吃醋,只能一次次逃亡
所以一直活著,是為等你年暮
等人群散盡,等你靈魂的火焰變為灰燼
我愛你。我想抱著你
抱你在人世裡被銷蝕的肉體
我原諒你為了她們一次次傷害我
因為我愛你
我也有過慾望的盛年,
有過身心俱裂的許多夜晚
但是我從未放逐過自己
我要我的身體和心一樣乾淨
儘管這樣,並不是為了見到你/
2、和媽媽一起回家
——餘秀華
村裡擴建公路,路基都毀了
連同一直掛在天上的月亮也毀了
一場雨,把剛剛踩出的一條小經毀了
一個年老的女人拉著一個走路不穩的女人
一雙沾滿泥巴的腳拖著另一雙陷在泥巴里的腳
一個聲音說走錯了,另一個聲音說沒有錯
40歲的生日在不遠的一個深夜裡等著
媽媽說40歲的生日不給我過了
媽媽說我離婚了,40歲的生日過得沒意思
媽媽拉著我的手回家
拉得那麼緊,不允許我顫抖
媽媽說的那些話鏗鏘有力,不像一個病人
回家以後,媽媽房間的燈很快就熄滅了
我一夜沒有熄燈
以為這樣,就能早一點觸碰到黎明
摘自詩人餘秀華詩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