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區塊鏈水爺
-
2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這個習慣需要從小培養,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當父母帶他們外出遊玩時,可以邊玩邊教,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當孩子提出一些問題時,父母要盡最大限度回答孩子的疑問,保護他們求知的慾望,這是促使孩子勤於動腦的基礎。
當孩子對外界和自我感到好奇時,父母要主動引導他們翻書或查閱資料,自己來找到答案。別人告訴的答案或許不全面也沒有那麼科學,但自己學習和收穫的過程會讓探索變得更加有意義,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另外,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開發右腦的智力遊戲和意志玩具,引導他們慢慢地自我思考和勤於動腦。
-
3 # 呆小萌落筆畫秋楓
現代教育中,父母們越來越忙,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到了90後這一代,也行是父母在玩手機,孩子們也在玩手機,iPad,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哦。
首先,要改改變重知識輕能力的思想。天下沒有沒有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各種興趣班,輔導班都竭盡所能給孩子上。長期以往,容易造成父母、老師總是以成績的高低來評價孩子,忽略了孩子的全面發展,這樣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全面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明智的父母不僅重視孩子學習成績,更重視孩子的能力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孩子遠離“高分低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現在社會越來越強調實踐能力的重要性,這是很多終日埋頭苦讀的孩子所欠缺的。
父母要重視發掘孩子的潛力和能力,衝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桎梏,將孩子的動手能力教育列為重要的教子課題。 其次,要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就該保護起來,很多事情都替他去做,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做事也做不好還破壞東西,也缺乏引導的耐心,就索性自己替他做了,然而孩子卻一次次失去了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
長期下去孩子會對父母存在很大的依賴感,事事都依靠父母,即使是自己可以動手做的事情也推脫給父母,就會在心理上產生惰性,難以自覺地動手實踐,甚至在父母的督促下也不願動手。 再次,相信孩子能行。
實踐出真知,要想孩子把書本上學來的知識真正將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和財富,需要實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能行,只有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孩子才能真正地成為天才。
1、多做遊戲 孩子們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時,老師們陪著他們做了各種遊戲,但未必都適合和足夠。我們可以領著孩子多做一些遊戲,透過做遊戲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比如,可以模擬某些場景,製作手工,舊衣服改造利用,用廢紙箱搭房子,透過遊戲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2、為孩子創造動手操作的條件 巧婦難拿無米之炊,讓孩子有環境和物品動手是前提條件。舉個例子,引導孩子自制玩具,讓孩子綜合運用折、剪、畫、編、扎、釘、粘等方法做科學小試驗,為孩子準備紙、布、線、膠水、磁鐵、各種小瓶、塑膠小管等用具。 現在不少小孩的放假亂糟糟的,可以藉此機會,把孩子做的作品充分利用,拿來佈置房間,也有利用孩子養成整理裝飾房間的好習慣。把孩子的小作品變成大作品,諸如孩子的剪紙、手工作品擺放裝飾,繪畫塗鴉和公仔等,都可以用來裝飾房間,從小到大,一步一步一個腳印。 父母記得用拍下孩子各個瞬間留存美好記憶,還可以做成相簿或者相框掛起來哦。
3、適當做些家務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不是一個褒義詞,如果一個成年了被打上這樣的標籤,多數和他小時候接受的家庭教育有關。因此,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很有必要,也別嫌棄孩子越幫越忙。例如洗衣服,先談談用洗衣的工作程式,這是工作計劃的學習;然後告知怎麼操作洗衣機及用哪些洗衣液;檢查每件衣服再放進洗衣機去……,這個流程就是不教而教的實施,孩子學會認真工作,謹慎使用工具也是安全教育。 更重要的是借做事的過程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也促進孩子認同家庭、加深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僅能使孩子獲得一雙巧手,更能促進其大腦的發育成熟。
-
4 # 笨點點
一、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學會思考不需要進專門的訓練班,在生活中就有許多機會,關鍵是家長要學會認識並抓住這些機會。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曼回憶說,他父親常常讓他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來培養他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
二、為孩子的思考創造條件。
好奇、好聞、思考、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讓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思考就成為孩子非常喜歡的事情。但現在現實中,孩子進行思考的空間越來越來窄。他們被迫思考成人要求的而他們自己卻沒有興趣的問題,他們最適宜的學習方法是-----遊戲,常常被忽視,加上家長的包辦代替,孩子沒有自己分析、思考、判斷的機會,一切都是有成人計劃好了、安排好了的,他們不需要也不可能自己考慮任何問題,只能按成人規劃好的軌道執行。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思考的熱情慢慢減退了,思考的能力慢慢消失了。
因此,要培養孩子愛動腦筋會思考的習慣,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拓展孩子思考的空間。 培養孩子愛動腦筋,可找一些家庭用品來和他玩遊戲,叫他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這種東西的使用方法,並且說一說還有什麼新的用途。
例如報紙是看新聞的,它還用來折帽子、做風箏等。此外,您也可以教孩子利用身旁的報紙、舊書、廢棄的包裝盒、筷子、舊掛曆、使用完的筆芯、小石頭、樹葉等做各種工藝品。這些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得到,透過變廢為寶的過程來開發孩子智力。父母可以先動手做示範,然後讓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做什麼,並讓他試著動手做。
想要教寶寶學漢字的看過來~安利這款非常好用的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將識字當做遊戲,讓寶寶輕輕鬆鬆學會漢字!
-
5 # 林麗麗生活日記
一、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學會思考不需要進專門的訓練班,在生活中就有許多機會,關鍵是家長要學會認識並抓住這些機會。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曼回憶說,他父親常常讓他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來培養他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
二、為孩子的思考創造條件。
好奇、好聞、思考、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讓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思考就成為孩子非常喜歡的事情。但現在現實中,孩子進行思考的空間越來越來窄。他們被迫思考成人要求的而他們自己卻沒有興趣的問題,他們最適宜的學習方法是-----遊戲,常常被忽視,加上家長的包辦代替,孩子沒有自己分析、思考、判斷的機會,一切都是有成人計劃好了、安排好了的,他們不需要也不可能自己考慮任何問題,只能按成人規劃好的軌道執行。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思考的熱情慢慢減退了,思考的能力慢慢消失了。
因此,要培養孩子愛動腦筋會思考的習慣,家長需要****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拓展孩子思考的空間。 培養孩子愛動腦筋,可找一些家庭用品來和他玩遊戲,叫他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這種東西的使用方法,並且說一說還有什麼新的用途。例如報紙是看新聞的,它還用來折帽子、做風箏等。此外,您也可以教孩子利用身旁的報紙、舊書、廢棄的包裝盒、筷子、舊掛曆、使用完的筆芯、小石頭、樹葉等做各種工藝品。這些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得到,透過變廢為寶的過程來開發孩子智力。父母可以先動手做示範,然後讓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做什麼,並讓他試著動手做
-
6 # R未來希望
優秀的孩子什麼樣?
有人總結出優秀的孩子身上有以下幾個共同點:善於調控情緒、懂得自律、很少焦慮或抑鬱、愛運動卻不訴諸暴力、有很多友誼深厚的朋友。
優秀的孩子是教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這其中的差別,往往就是家庭環境和教育的差別。
優秀孩子背後的家庭教育是有共性的。
01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不會太差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
有位爸爸對孩子說:“知道嗎?當林肯像你這樣大時,他可能是班上最好的學生。”
02
好的家庭教育,少不了原則與規矩
很多父母感覺自己管不住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小時候沒有給他立規矩,即使定了規矩,要麼定得太晚,要麼沒有原則地妥協。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楊康比郭靖的起點更高,但最終郭靖成為一代大俠,受人敬仰,而楊康卻賣國求榮,走上不歸路。
楊康和郭靖成長之後差距這麼大,和母親的教育密不可分。
郭靖的母親李萍,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婦,但在教育郭靖上卻極有原則。
教育很重要!最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則!
-
7 # 兒童心理支持者
你發現沒,其實孩子本身就愛動手、愛動腦的。我建議多瞭解孩子因為什麼而不愛動手動腦。
一、父母、爺爺奶奶等代替孩子做太多,導致孩子沒機會動手
二、孩子想去做,家長擔心不安全、不衛生,考慮太多,不允許孩子去做
三、孩子做了,沒得到鼓勵,反而老是嫌棄他,罵他,給他負面的評價,影響孩子動手的興趣。
我家小朋友春節想喝奶茶,沒地買怎麼辦呢。聽到她的這個想法,問她,要不要嘗試自己做。然後陪著,一起找食材、打下手,支援她,到最後一起分享品嚐她煮的奶茶,誇她做的好!
她後面自己煮了第二次,第二次的過程中,我只幫她一起和木薯粉。
有興趣、多鼓勵才能使孩子去動手動腦,動手後才能多動腦,實踐出真知,過程引思考。因此,建議,培養小孩子愛動手動腦,請多給孩子空間,做位“懶”家長。
-
8 # 匹夫吐槽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小孩子一出生都是一張白紙,如果想讓小孩子的那張白紙光彩豔麗,就離不開好的教育。父母是小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如何引導小孩子的興趣方向,最重要的是陪伴,首先和小孩子要建立親密的感情,小孩子自然而然有興趣跟著你的引導方向走,多點耐心,多點鼓勵,多點時間參與小孩子的互動,這樣才能提高小孩子的積極性。
-
9 # 小包子哥
大家好
我是包子哥
1、培養孩子勞動的興趣。根據孩子好動、好模仿的特點,培養勞動觀念。他們常常喜歡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揚後顯得異常興奮,家長應加以鼓勵,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對,高興地堅持下去,由無意識的模仿動作變成有意識的自覺行為。孩子還常會一面伸手一面說“我來”,要自己吃飯、洗手、穿衣服……這又是進行愛勞動教育的好機會。家長一定要耐心鼓勵和幫助孩子獨立做這些事,切莫為圖省事而包辦代替,使孩子對勞動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2、讓孩子量力而行。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內容和時間。如讓三四歲的孩子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飯、漱口、洗臉、穿脫衣服等,讓五六歲的孩子學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擦桌椅、掃地、洗手帕等,讓七八歲的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如打掃環境衛生等等。孩子勞動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次在20分鐘以內。
3、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孩子開始學習勞動時,家長必須言傳身教,一步步給孩子做示範,手把手地教,以後再逐步讓他自己幹。並要注意安全、衛生,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4、經常鼓勵和表揚。對孩子的勞動成果,家長應及時地表揚和鼓勵,還要鼓勵孩子不怕困難,敢於實踐,動腦筋想辦法,使勞動進行得又快又好。
孩子的勞動與成人不同,不應以他們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為目的,而是為了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
10 # 親子休閒舍
學會思考是人生中應掌握的重要本領。應該始終把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灌輸知識。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多動腦的好習慣?
可以先從遊戲入手,如下棋。也可以講故事,透過故事問孩子問題。還應該以身作則影響孩子。
以下幾個方法可供參考:
1.培養觀察的能力,仔細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當孩子提問時思考能力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家長應該認真加以對待。
2.充分發揮大腦的功能
大腦是智慧的源泉,讓孩子們愛上思考。左右手的協調對大腦的開發有好處,如:彈琴、打字等。
3.常常讓孩子感覺到事物的變化
不斷開闊孩子的視野,給她們指出同一件事件在不同時間、地點會發生怎樣不同的變化。
4.科學啟蒙
多講些科學知識、科學家故事,孩子們學會用科學的思路來思考世界。
5.鼓勵孩子們報告新發現
當孩子發現“羽毛會浮在水上”、“木頭可以被點燃”等,家長應及時給予表揚。如孩子沒有發現什麼,便要經常啟示他逐漸有所發現。
-
11 # 張愛霞8478064498675
培養小孩愛動手,動腦的能力,要看孩子的愛好,比如我家小孫子今年三歲,因小男孩調皮好動,從他二歲就給他買了一套積木和小組裝玩具,他特別喜歡,我們就讓他自己動手搭積木和組裝玩具,開始我們和他一起玩,後來他會玩了,用積木照著圖形搭出各式各樣的,還自已發揮搭成形狀不同的,組裝玩具則自己拆了裝,又拆又裝,這樣反覆,他即動手又動腦,我們對他進行表揚鼓勵,鼓掌。若是小女孩可以讓她練習畫畫,以培養她動手動腦。
-
12 # 沒有感情的情感
在培養孩子愛動手愛動腦這個能力上面,自己花了不少功夫。
我也非常樂意與你們分享。
第一,我們要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愛動手愛動腦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我們大人要先以身則作,我們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多動手多動腦,並且告訴孩子自己嚐到的好處。這樣孩子會模仿我們的行為,也願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動手和動腦。
第二,我們要幫助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孩子週末放假在家,我也會買一些拼圖給她畫,讓她自己學著動手把一副作品完成,完成後我會讓她自己給作品拍照留念,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很多的成就感,自然而然也會在日後更加願意動手。
第三,尊重孩子的想法。我規定孩子每週給我上交一副繪畫作品,孩子無論畫什麼畫得怎麼樣,我也會表揚她。有一次,她完全不按照我給她的範本繪畫,我沒有指責她反而誇她做得很好,這畢竟是她自己動手和動腦後的成果,我不能就此潑冷水。久而久之,孩子更願意去製造更多自己腦海中的想法。
以下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作品,給大家欣賞。培養孩子的動手和動腦愛好是個長期的過程,始終要堅持下去。而且不能說沒有看到收穫就放棄,播種和收穫不在同一個季節的。
-
13 # 思雲媽媽說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十月懷胎迎來一個小寶貝,大家都當成掌上明珠一樣對待。全家圍著孩子轉,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了,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這也不讓碰那也不準摸。我個人是非常反感這樣的教育方式的!各位家長要冷靜地想一想,自己平常是不是也“親力親為”呢?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呢?
現在不讓孩子做,等孩子長大了,他就什麼都不會做,也懶得去做,因為在他的心中,爸爸媽媽早晚會為自己安排好的。真的到了那一天,就悔之晚矣。
俗話說“心靈手巧”,靈巧的手是一個人大腦發育良好的標誌之一。孩子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總是試圖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比如,孩子看到花兒很漂亮,他自己會努力地把小手伸出去摘那朵花,這就是孩子基本的動手能力。
動手做事是孩子成長的基礎,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前提條件。3歲前的孩子處於行為的敏感期,家長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多讓孩子動手做事。讓孩子多動手可以鍛鍊孩子動作的協調性和準確性,促進孩子運動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孩子多動手幫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可以讓孩子體會父母的不易,從而懂得孝敬父母。
父母應怎樣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呢?這個其實並不難,家長不要事事代勞,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生活中提高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種。
1.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理,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完成
孩子學會走路之後,活動範圍明顯擴大了許多,這時的孩子非常願意做些事情。但是他們手、腳的協調能力還不完善,做起事來常常“笨手笨腳”,家長千萬別因嫌孩子麻煩或礙手礙腳而剝奪孩子學習勞動的機會,家長可以耐心地、反覆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跟著模仿,慢慢地就會從不熟練到熟練,最後運用自如了。可以教孩子自己逐漸學會繫鞋帶、脫衣服、放被褥、收拾自己的房間,洗一些簡單的東西,等等。
2. 鼓勵孩子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
家庭生活是一種集體生活,也可以看做社會的縮影,家長要引導孩子多為父母做些事情,可以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如掃地、擦桌子、洗碗筷,等等,從小培養孩子為他人著想的意識。
3. 父母要善於稱讚孩子
當孩子努力去做了,或做得很好時,家長要立即予以稱讚和鼓勵,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種稱讚儘量不要以實物的形式,比如給孩子買玩具,買好吃的東西等,因為這樣容易刺激孩子的虛榮心,時間久了,反而會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總之,生活中處處都有機會,只要有足夠的空間,孩子就能玩出無窮的花樣。父母要從傳統的價值觀中走出來,鼓勵孩子多玩,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多看、多聽、多想,關鍵是多動手,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自信、樂觀、有創意的人。
-
14 # 風離
培養小孩愛動手愛動腦的能力,首先看他對什麼感興趣,在哪方面有天賦,根據興趣愛好和天賦培養動手動腦能力,才能事半功倍!
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父母在培養孩子方面,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可結果卻不盡人意!比如我的同事,給他兒子報了跆拳道,街舞,小主持人,書法,還有課外輔導班,天天逼著孩子去學,還要正常上課,這些課程大人學著都吃力,孩子晚上寫作業通常11:30左右才睡覺,通常休息不好,連娛樂的時間都沒有,偏偏學習成績也提不上去,家長為了孩子操碎心了,真的是大人孩子都累…如果能找對他的興趣愛好呢?會不會是另外一種結果?現在疫情期間,為了給孩子補課,兩口子天天在家陪孩子,天天被氣的半死,前幾天還說盼望著趕緊工作,實在不想和孩子呆一塊了,崩潰的感覺!
家長認為好的,就讓孩子去學,這種填鴨式的學習真的有用麼?根本用處不大,什麼動手動腦他恨不得眼皮子都不願意抬一下,為什麼?沒興趣唄!去學也只是為了應付一下大人!
要想培養孩子愛動手愛動腦的能力,看他對什麼感興趣,男孩子一般畫畫,書法,和街舞或者拼圖,積木,武術類的,他喜歡什麼就讓他學什麼玩什麼,我的小外甥今年七歲,也是熊孩子一個,在家裡需要兩三個大人看著,一不注意就爬高上低,不是一般的皮,但是自從發現他的興趣是畫畫後,就給他在家附近報了個畫畫的興趣班,星期六星期天就過去學畫畫,當初也沒想著讓他學什麼東西,就想著當找個看孩子的地方,因為實在人太讓大人勞心費神了,但是讓我們驚喜的是透過學畫畫,越來越能穩住心了,而且一些繪畫技巧也挺不錯的,大人也不用看著孩子頭疼,又能學到東西,一舉兩得!
每個人都有他感興趣的領域,發揮他的特長和天賦,培養他的動手動腦能力,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
-
15 # 小小思維家
為孩子創造動手操作的條件。
比如,引導孩子自制玩具,讓孩子綜合運用折、剪、畫、編、扎、釘、粘等方法做科學小試驗,為孩子準備紙、布、線、膠水、磁鐵、各種小瓶、塑膠小管等用具。
給孩子提供各種材料。
為孩子提供諸如積木、插塑、拼裝玩具、橡皮泥、沙石等用具,同時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廢紙讓他撕,買一些蠟筆教他畫,準備積木、拼圖、橡皮泥、七巧板等玩具。
開展各種動手操作活動。
比如,用筷子夾玻璃球、撕紙屑做圖案,用毛線穿紐扣ABAB的形勢來穿,等遊戲,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不但孩子感興趣,同時能促進他的小肌肉發展。
指導孩子製作手工。
父母可從教孩子玩摺紙和剪貼開始,指導孩子製作手工。如,對2—3歲的孩子,可從簡單的一步摺紙學起;3—4歲的孩子,可學2至3步的摺紙,並開始先學剪紙條,後學剪圖形,可以用紙條貼成鏈條或方紙,還可貼成花籃;4—5歲的孩子,可學更復雜的剪貼和圖案,製作汽車、輪船、大炮、飛機、小鳥等。
手指遊戲
是一種一邊唸誦兒歌或者韻律,一邊協調雙手動作變化的遊戲,玩手指遊戲的時候,我們手做動作,口唸兒歌,眼做協調,全身的能系統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感覺統合能力,節奏感和韻律感同時得到了訓練。
總之,孩子天生是動手的行家,只要給他足夠的空間,他就能玩出無窮的花樣。因此,父母要從單一的價值觀中走出來,讓孩子多看、多聽、多想、多玩,關鍵是多動手,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自信、樂觀、有創意的人。
-
16 # 打工妹在縣城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1.提高認識,激發動機,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
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習慣很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李紅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後留學於美國並獲得哈佛大學MBA學位。2003年受聘於國際奧委會,任國際奧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成為進入國際奧委會高階行政管理層的第一位華人。
清華一直堅持著對體育運動的推崇,每天下午四點鐘喇叭都會廣播——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每個清華人都會出去鍛鍊身體。李紅也不例外,每天下午4 點,肯定會出現在清華的操場上,一圈又一圈地跑步,直到今天仍堅持鍛鍊的習慣。
在採訪時,她曾說,“體育鍛煉讓人擁有意志力,意志力不是坐那兒想出來的,對於我來說參加比賽,比如在跑步中,身體到達極限下腦子裡那個聲音告訴我再堅持一下,這個聲音就是人生最寶貴的動力支援,你遇到重大打擊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你腦子裡面想起來還是這個聲音。有人說體育上嬌氣的女孩在工作中可能也有點嬌氣的表現,對我來說,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第一反應,跟我在運動場上的第一反應都是一樣的。”
一個好習慣讓一個女孩有如此大的成就,一個壞習慣,可能危害更大。2008年震驚全國的4.28事故,最終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傷,慘劇產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由於鐵路工作人員缺少了檢查確認的習慣,導致兩列火車相撞。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首先大人要提高對好習慣重要意義的認識,要激發孩子培養好習慣的動機,引導孩子對某種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離開了這一點,再多的工作都起不到作用。
2.明確行為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我們一直強調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可是孩子小啊,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好習慣,這就需要大人把某個好習慣的具體標準給孩子講得清清楚楚,或者是給孩子做好示範。
這一點在《弟子規》中體現的非常好。比如:出必告,反必面。這句話的直接意思是:孩子在出門的時候,最起碼要告訴父母一聲,與父母打個招呼;在回來的時候,也要面稟父母,我回來了,讓父母知道。這就是一個非常清晰的標準。把行為規範告訴孩子,這是大人的責任,大人要做好。
我有一位朋友孫蒲遠,在北京史家小學任教,她做得就非常好。有一個男孩子上課很調皮,把任課老師惹生氣了,下課了全班同學都埋怨他。這個小男孩很懊惱,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孫蒲遠老師。
孫老師做過10多年的小學班主任,經驗豐富,是位全國特級老師。她聽完小男孩的話後說:“犯了錯誤就認錯還是好孩子嘛。那你準備怎麼認錯呢?”小男孩說:“我去給老師賠禮道歉,再給老師鞠個躬。”孫老師說:“鞠躬很好,會讓對方知道你很有誠意。可是你會鞠躬嗎?試一下我看看。”
小男孩直挺挺地點了一下頭。孫老師搖搖頭說:“這不是鞠躬,這只是點頭嘛,點頭道歉缺乏誠意。”那個男孩愣住了,因為長這麼大,他從來不知道鞠躬與點頭有什麼區別。
這時,孫老師站起來,給小男孩演示怎麼鞠躬:挺胸抬頭,雙手自然下垂,然後上身向下彎曲90度與地面平行,這才是鞠躬。然後,男孩子虔誠地練習了多次,去給任課老師認錯時,果然就被老師接受了。
兒童培養離不開細節指導,習慣培養要先明確行為規範。
3.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發現:小學五年級時榜樣的力量達到最高峰,初二的時候偶像的力量達到最高峰,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嘲笑孩子的偶像。
我們調查發現:大多數孩子的第一偶像是明星,因此父母在沒有經過一番瞭解之前不要隨意貶低孩子的偶像,最好是父母能根據偶像身上某些好習慣加以引導,讓偶像成為榜樣。
曾有一母親來信說孩子喜歡周杰倫。我們做父母的有時候就不明白了,周杰倫有什麼好的?長得很不主流,也聽不懂囉裡囉嗦唱的到底是什麼。
可是當我有一天靜下心來去看歌詞,當我讀到那一首首優美的歌詞時,我歎服了,也真的開始對周杰倫刮目相看了,他的歌詞那麼美、那麼深沉,透露出深邃的思考和力量,《蝸牛》中“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堅忍,《龍拳》中“我就是那條龍”的豪邁,有青春,有回憶,有對未來更為強烈的信心與期待,這並非無稽的遊戲或玩鬧,周杰倫的歌曲充盈著激勵人心的能量。用孩子喜歡的偶像來激勵孩子,這難道不是有效的辦法嗎?在我看來,這甚至說是最好的辦法之一。
4.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讓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成某個良好習慣。
21天堅持好習慣初步形成,90天可以形成穩定的習慣。習慣培養是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化的過程,90天的好習慣完全可以內化。
比如讓孩子飯前洗手,不洗手就不給吃東西,只要吃東西就必須洗手。每次吃東西時都問孩子一句“洗手了嗎?”,孩子慢慢就會習慣了。每次吃東西前都會記得要洗手。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大人的堅持也非常重要。
5.及時評估和獎懲,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有的父母對孩子說:“這個假期你要把寫字握筆的姿勢練好,開學前我要檢查。”這種要求恐怕不行,孩子經常管不住自己,籠統的要求對他們難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計劃分割成很多個小計劃,並不斷地與孩子一起總結評估。
比如:父母給孩子做一個評估表,今天做的好獎勵一朵小紅花,連續一個星期每天都能得到小紅花可以換1朵大紅花,連續3朵大紅花可以獲得更高的獎勵。這樣,孩子每天都會知道自己進步了,並期待著明天的進步。
應對一些壞習慣也可以這樣做。梓豪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有個不好的習慣:寫作業拖拖拉拉。明明是快則半小時、慢則一小時的功課,他每天都要寫三小時以上。母親很傷腦筋。為此,母親想出了各種辦法,從陪寫作業到陪讀,但梓豪的毛病一直沒有改進。
母親諮詢了一位心理學老師,這位老師給她出了個主意。之後,母親與梓豪約法三章,如果梓豪寫作業時,每小時能減到三次之內的離座次數,就可以允許看電視,否則就禁止看6點鐘的動畫片(因為6點鐘的動畫片對梓豪非常有吸引力,是梓豪每天的必修專案)。結果第一個星期有三天達到標準,三星期以後可以完全做到。
等梓豪能完全做到每個小時離座不超過三次的標準時,再把標準依次提高到兩次、一次。就這樣,三個月以後,梓豪終於改掉了寫作業拖拉的習慣。
6.讓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乃至社會風氣成為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支援力量。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家庭是培養習慣的名校,父母是培養習慣的老師”,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
家風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道德風貌,是一種穩定的呈現,也可以說家風就是習慣。
舉一個例子,為什麼江南錢家人才輩出?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穆、錢鍾書……因為他們這個家族的精神根基是《錢氏家訓》,這是一篇無價的寶典,是錢家先祖後唐時期吳越國王錢鏐留給子孫的精神遺產。錢氏家族把《錢氏家訓》在錢家代代相傳,成為人才輩出的不竭動力。錢家後人了不起,具有現代眼光與胸懷,於1925年把錢年家訓做了一次大的修訂,在繼承古訓傳統的基礎上,把家訓改為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部分。這次修訂,既集納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融入了鮮明的現代意識。
北京師範大學聯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提出要培養孩子仁愛、負責、尊重、學習和自理五個好習慣。這些習慣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對於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是人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文明最基本的要求。
培養孩子的這些好習慣,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風氣。也許社會環境和社會風氣一時難以有根本好轉,但每個家庭、每個學校,都可以把小環境建設得更好。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重要的外部環境。學校環境和學校氛圍建設好了,孩子的好習慣就更容易建立。我們各位家長和老師,
如何培養孩子的性格?
如何培養孩子的性格呢? 李教授提出了三點建議: 1、在三歲上下對孩子說不,此時他大不了給你打滾,你不要12歲之後再說,那個時候再說他就直接離家出走。
如何有效提高孩子記憶力?這裡有方法,
孩子記憶力差是令爸爸媽媽十分頭疼的事情之一.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的功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開發和利用,人的腦細胞還沒有得到充分的使用。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為例: 總體方法論或原則: 1、習慣的培養在於重複,即每天每天都要做,而不是靠幾天的功夫,所以 習慣的目標設定在於簡單易行且微。
很想知道現在應該怎麼樣的培養孩子?
培養孩子的重點不應是根據瞬息萬變的社會和市場對他的未來進行規劃,而是讓他能夠... 我的回答也許是你最看不起的,但我覺得你會在某一天想起我的,
怎麼培養孩子,
家是讓孩子成人的地方,學校是讓孩子成才的地方,社會是讓孩子成功的地方,一個孩子,只有在家裡能成人,到學校才能成才,走向社會才會成為有用的人。
-
17 # 童惠家園
幼兒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行動能力都在增強,對世界充滿好奇,學習、模仿能力也很強,針對這些特點來培養。
1、實物引導
2、動手操作
準備好紙和筆,跟孩子說:寶寶,咱們來畫個月亮,好嗎?可能有些孩子認識月亮,他會直接畫出來;有些孩子可能不認識,家長就幫他畫上,接著告訴孩子月亮是什麼顏色的,找相應的畫筆給孩子,讓他自己塗上,美美的畫面就出來了,看到顏色鮮豔的東西,孩子既高興又鍛鍊了動手能力。
3、外出感受大自然,培養興趣
經常帶孩子外出觀察一些植物的特徵,並做對比,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孩子會很有興趣。
4、留意孩子關注的事物,加以引導
當看到孩子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父母要及時進行引導,如孩子在戶外聚精會神地看一大群螞蟻走來走去的時候,可以問他:螞蟻是不是在搬家?什麼情況下它們會搬家?它們將會搬到哪裡?為什麼會搬到那裡?
另外,父母對孩子表達或做出來的一些事情,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他所做的一切是得到重視的,增強自信心。
回覆列表
培養孩子愛思考的習慣我家孩子上四年級了,孩子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愛思考問題。有了問題先問別人該怎麼解決,即便答案很明顯,孩子也不自己動腦筋。平時遇到難題就先不做,等老師講解。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愛思考的習慣?
分析:腦子越用越活,要想培養高智商的孩子,就要讓孩子勤動腦。孩子不愛思考,可能是出於畏難的心理;也可能是孩子平時過多的依賴他人,沒有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以及相關知識經驗的匱乏,都有可能成為孩子不愛思考的原因。要讓孩子愛思考,先要讓孩子懂得如何思考。
對策: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學會引導獨立思考,當孩子遇到難題向我們求助時,不要立即告訴孩子答案,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些指導,讓孩子透過自己的思考完成。可以教孩子一些思考問題的思路,當孩子再遇到類似問題時便會知道該如何解決。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好的家庭氛圍,也有助於養成孩子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多和孩子討論問題,多徵求孩子的意見,同時允許孩子說出不同於我們的看法。不要一味的採取“家長制”,儘量做到誰說的對聽誰的。
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要培養孩子“刨根問底”的精神,引導孩子多問為什麼。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的時候,不要覺得不耐煩,那樣很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要耐心和孩子解釋,將孩子不明白的解釋清楚,並確保答案的準確性。豐富孩子的知識貧乏有限的知識,也會侷限孩子的思考能力。多給孩子買課外書,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我們也可以試著向孩子解釋一些抽象的問題,告訴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性的問題,拓寬孩子的知識面,豐富孩子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