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滿書樓

    南宋建立後,金兵多次南下,宋朝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遏制了金兵南侵,最終雙方訂立和議,以淮河至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一線為界,形成了宋金長期對峙的局面,歷史上就把這段時間稱為宋室的“中興”。中興四將是指宋室南渡之後,朝中將領以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戰功最為卓著,他們在抵抗金兵、保證南宋政權的建立與鞏固過程中起過重大作用,被譽為“中興四將”。

    據史書記載,劉光世一貫畏懼金軍,一有詔令讓他到前線,他就設法退避。由於他治軍不嚴,不少流寇、叛軍反而投靠他,他的部隊在當時人數眾多,成為高宗依靠的主力部隊之一,他死後被追封鄜王。由於名聲不好,在“中興四將”的另一種說法中,劉光世被名將劉錡替代。

    韓世忠,18歲就應募入鄉兵。北宋末年方臘起義,他曾率人擒獲方臘,此後在北宋末及南宋初的抗金戰鬥中,逐漸升為高階將領。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後,韓世忠曾責問秦檜:“‘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他臨終前對岳飛被奸相秦檜害死之事仍然念念不忘,後被追封為蘄王。

    張俊,16歲入鄉兵,從一名普通的弓箭手逐漸成長為高階軍官。南宋初年,金軍不斷大舉南下,高宗時常倉皇出逃。張俊多次率部將頑強抵禦,功績卓著。後來張俊協助秦檜推行乞和政策,又與秦檜合謀製造岳飛謀反的冤獄,死後被追封為循王。

    岳飛,北宋末入行伍,南宋初經過大大小小的戰役,逐漸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他是“中興四將”中最年輕、資歷最淺、最晚建節的高階將領。岳飛指揮郾城、朱仙鎮大捷後,宋軍逐漸掌握戰爭主動權,一路追擊金軍,而正當岳飛大獲全勝,宋朝原首都開封收復在即時,宋高宗、秦檜卻要岳飛班師回朝。據說金軍主帥宗弼在給秦檜的信中要求必須殺岳飛然後才能議和。這個條件可能真有其事,也可能是秦檜編造,藉以促使宋高宗下決心殺岳飛。結果一代名將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賜死於大理寺獄,年僅39歲。

    至於樓主提問的架空問題,是個偽命題,宋朝一直是重文抑武,大權一直掌握在朝廷手裡,沒有樓主所說的沒有實權問題,宋朝武將包括南宋四大中興名將得不到完全的放權其實也是這一政策所致。

  • 2 # 歷史總探長

    每每提及南宋中興四將,我都心裡不由得一顫。

    所謂的“中興四將”真的有中興之意?恐怕除了岳飛、韓世忠兩人,其餘的張俊、劉光世算的上中興四將?

    看看劉光世,行軍打仗從來不敢正面對抗金國鐵騎,更多的時候,未戰而退,收攏流寇、叛軍,壯大自己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倒是一把好手。

    再看看張俊,前半生頗為精彩,力抗金兵,擁帝定國,可謂是數一數二的中興戰將。可是,沒操守!

    這樣的人,壓根不配有這個稱呼。

    南宋從開封一路南逃立國之後,整個南宋疆域內,主要的防守戰區共有四個:

    四川戰區、荊襄戰區、淮西戰區、淮東戰區

    其中,荊襄戰區、淮西戰區、淮東戰區都是重要的抗金前沿陣地。地處前沿戰線的軍隊,相對而言,其軍隊的戰鬥力最為強悍,這一點其實在“岳家軍”的身上可以說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當然,岳家軍戰鬥力的爆表,依舊離不開岳飛的統一排程和完美指揮。

    南宋朝廷在偏安臨安一地之後,真正的朝廷禁軍更多的時候是守衛臨安,並不會親臨江淮戰場。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他們四個人帶領的大軍其實就是真正的地方軍。

    只不過,這些地方軍的忠誠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亂世之中,擁兵百萬的地方軍沒有揭竿而起,一腳踢開趙構,著實不容易。

    整個兩宋王朝所倡導的忠君愛國理念要遠遠超過其他王朝,就算是漢唐、明清兩大王朝,這些王朝的忠君愛國理念尚不具有可比性。

    紹興九年,九月。

    再次之前,岳飛四路大軍在開封南翼瘋狂衝擊,幾乎已經逼近開封城。

    岳飛十年北伐功業即將大圓滿之際,宋高宗趙構的奪魂詔書火速傳到了荊襄戰區,岳飛被勒令撤兵南返駐地鄂州。

    那一刻起,趙構“以戰請和”的目的終於實現!

    削奪兵權,收歸朝廷。

    這是他在南渡長江之後,最為惦念的一件大事。畢竟,作為帝王,沒有真正的軍政大權集於一手,換做誰也不會放心。

    尤其,身處亂世中的各地前線戰區的統帥。

    此時的中興四將,劉光世已經出局,其餘三將的命運也隨著趙構削奪兵權的念頭,開始一步步的跌下神壇。

    趙構先是鼓勵秦檜收買張俊,表示收歸權力之後,全權交由張俊統一指揮,這也代表著張俊從地方大將,變成了朝廷軍隊總統帥,這樣的誘惑太大,任何一個久經戰場的武將可能都抵擋不了。

    張俊成功被秦檜拖下水。

    他比較幸運的是:

    他足夠聽話。

    收攏張俊之後,趙構下詔讓三將前往臨安,宣召進朝。

    宋高宗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肆提拔這三大主將:

    樞密院樞密使:張俊、韓世忠

    樞密院副樞密使:岳飛

    兩宋的樞密院主管全國軍政大權,他們三人進入中央軍政中心,也同時宣告著地方軍政不復存在。宋高宗火速下令撤除地方上的軍政指揮部門宣撫司,徹底讓他們三人無法染指地方軍政大權,關於地方軍隊的排程要統一聽從朝廷的安排。

    也就是說,朝廷不下令,他們無法調動一兵一卒。

    曾經地方上擁有宣撫司的時代徹底終結。

    宋高宗趙構的這一招不僅掏了心,還帶出了血。

    流血最為嚴重的當屬岳飛。

    張俊因為聽話有配合,生活反而過得美滋滋。韓世忠後半生都在做無畏的掙扎,他的淮東戰區中,最為精銳的背嵬軍被調回臨安駐防,其餘軍隊則南下鎮守鎮江。

    沒有軍政大權的他,面對被誣陷的岳飛,也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

    “"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岳飛收到的制衡最為慘烈,朝廷派遣秦檜心腹林大聲為湖廣總領,劉錡為荊南知州,鎮守江陵,同時可以排程岳飛在鄂州一帶的駐軍。

    這意味著什麼?

    林大聲控制岳飛大軍的財政,劉錡則制衡岳飛大軍的軍政。

    劉錡是中興四將之後最為勇猛的戰將,他駐軍江陵的意義非凡。

    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政治訊號,意味著趙構已經準備對岳飛進行一刀切。

    果不其然,岳飛在朝廷上屢屢遭到彈劾,岳家軍嫡系將領全部被整垮。

    岳家軍被順利肢解之後,岳飛在大理寺正堂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那一刻,大理寺風波亭成為了他最終的宿命之地。

    最終,紹興議和正式達成,雙方以淮河和大散關為界,平分中原大地。

    趙構架空四將的手段頗為柔和,至少對於百萬朝廷大軍沒有更多的流血,只不過背上了不少罵名。

    其實,作為帝王,面對朝廷大臣的風言風語,面對山河破碎的慘狀,誰不思變?

    畢竟,人心未必可信!

  • 3 # 粟贇

    中央有一定實力,中央有錢,有大義,面臨而且在殺岳飛之前,趙構的形象也不差,而且是中興四將,不是中興一將,要是中興一將,看看誰架空誰!

  • 4 # 隱者康司馬

    *靖康之恥*宋徽宗和宋欽宗還有皇后,嬪妃宮女,宋朝大臣幾千人被金國軍隊掠走後,國一日不可無君,康王趙構在老將軍宗澤和大臣李剛的擁戴下在南京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就是史稱的*南宋*。金國的大軍在主帥金兀朮的帶領下多次南下侵略,是燒殺搶掠無惡不做,幾次都飲馬長江地區。後來在朱仙鎮、黃天蕩、長江流域附近遭罪岳飛、韓世中、張俊、劉光世等中興四將為首的主戰派將領們的打擊下,金國軍隊幾次大敗,是潰不成軍,後來龜縮回金國。

    岳家軍主帥岳飛喊出豪言:岳家軍要打到金國的都城*黃龍府*迎接回被金國軍隊掠走的徽宗和欽宗二帝,趙構一聽害怕了——我爹和我哥哥回來,我這皇帝就得退位。於是和姦臣秦檜合謀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岳雲、大將張憲斬首在風波亭。其它幾位將軍後來也都被削弱了兵權。

    昏君趙構不顧國家民族大義,只顧自己的私人的小利益做出了傷天害理可恥的事情來,最後和姦臣秦檜留下罵名千載!

  • 5 # v江湖故人v

    首先中興四將是指南宋朝廷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四位功勳卓著的當世名將。

    首先南宋朝廷是有實權的。

    宋朝的官制一直重文輕武。這要從北宋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說起。因為趙匡胤的北宋政權是從後周的幼小國主柴榮手裡巧取豪奪的,所以他對手下的大臣防範特別緊,這個時候的封建中央集權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南宋朝廷沿襲了這一套把戲。所以說皇帝掌握了極大的權力,文官系統掌握著一定的事權、財權,武官系統地位低下,經常被調來調去“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特別是南宋的朝廷是由樞密院掌握虎符發兵,“三衙”負責統兵,軍事權力已被極度分散,所以一般的大臣都掀不起大浪來。縱貫南宋一朝,奸臣奸相很多,但權臣極少,基本上事權、軍權、財權還是皇帝在操縱。

    第二中興四將的權力是非常有限的。

    前面說過南宋的中央集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了防範文臣武將宦官等六種人專權,宋朝廷制訂出一整套集中政權、兵權、財權、司法權等各種制度。就是像宰相這種朝廷大員到了南宋時,權利也是被一再分割成小小的一點兒。

    同時官員有官職和差遣兩個頭銜,官代表他能領多少俸祿,差遣表能掌握多少實權,而差遣也不是一個長期的職位。官稱和實職已經完全分離。

    在這種情況下,中興四將只有帶兵打仗的權力,而且這種權利也是暫時的,人事和財政大權是緊緊握在皇帝的手中,政治地位低下,影響力十分有限,朝廷說斷糧就斷糧,說換將就換將,要想架空朝廷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 6 # 一葉小舟168521774

    趙構能在北宋滅亡時,歷經磨難重建南宋,把宋朝的江山又延續了一百多年,不能說此人是一個昏庸無能之輩。他一步步把中興四將,從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剝離成閒職和殺掉,而沒有激起兵變,雖然有些卑鄙,卻也反映出其人所具有的精準眼光和毒辣的處政手腕。咱們來看一下,趙構是如何佈局,又是如何收網的。<<趙構>>

    一,瞅準時機,明升暗降,剝離軍權。

    趙構為什麼不在南宋草創階段,收兵權為中央呢?一是形勢所迫,他需要這些人去拼去殺,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為他開闢廣闊的生存空間。二是他沒有這個實力,也不敢這樣做,苗劉兵變就是例子。

    經過,十幾年的拼殺,這些諸候一步步壯大的同時,趙構的地盤也越來越大,越來越鞏因了。趙構也發現,金國的實力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了,金國扶持劉豫偽政權就是證明,證明了金國就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野獸。他們沒有能力去管理,用強力得到的這片廣袤的土地。金國己經是強弩之末了。

    反過來說,南宋也沒有能力完全收回已失去的土地。所以議和就提上了日程。淮西之戰,在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打成了一塌糊塗的局面,一方面是實力不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這些將軍之間互有齷鹺。

    分化,瓦解,收兵權就在此時,是天賜良機。

    紹興十一年四月,樞密院釋出省札,命令岳飛,韓世忠,張俊速到杭州面君議事。

    嶽,韓,張到齊後,注意,必須是到齊後,實際情況是,韓,張先到,岳飛路途較遠,五天後才到。趙構宣佈:張俊,韓世忠擔任樞密使,岳飛擔任樞密副使,全部留朝任職。

    二,分化瓦解,分散軍權。<<中興四將>>

    在宣他們三人面君議事的命令下達前,秦檜己經提前密約張俊,告訴他,朝廷準備剝奪嶽,韓二人兵權,到時將把軍權交給他一人節制。目前,必須先主動交出軍權,以迫便嶽韓就範。

    趙構這樣做,就是即便激起兵變,也不致於全部反。

    張俊自然是歡天喜地,欣然接受。

    宣佈罷他們三人為樞密使的第二天,趙構又下了一道詔書:張,韓,嶽三人以前的所有職務全部免除,取消行營護軍番號,原各軍統制官所部,一律冠以御前兩字,言外之意就是軍權由皇帝一人執掌。

    為穩住岳家軍,趙構仍任命岳家軍骨幹副帥王貴擔任都統制,張憲任副都統制,繼續駐紮鄂州。同時,岳家軍以李若虛為首的文職人調到地方任職脫離軍隊。隨後,讓林大聲出任湖廣總領,任務就是監視岳家軍的動向。

    三,各個擊破,分散軍隊。<<韓世忠>>

    張,韓,嶽三人中,張俊作戰能力最差,人品也是最差,這種人不要說岳飛瞧不起他,趙構也不把他當人看。但是,趙構卻知道,這種人最好解決。前文說過,秦檜憑藉一番花言巧語就讓張俊府首聽命了。

    接下來,要對付的是韓世忠了。為什麼這要安排呢?因為岳家軍在鄂州,路途遠。而韓世忠卻近在眼前。

    紹興十一年四月,趙構任命張俊為按閱御前軍馬,岳飛為副,一同前去楚州清點韓世忠的兵馬,視察防務。臨行前,秦檜密約張,嶽,明確說明,此行任務就是分解韓世忠的軍隊。

    張俊點頭稱是,心照不宣。岳飛卻直言不諱地回答:要對付韓世忠,是所託非人。

    秦檜直接赤裸裸地說:激其軍使為變,因得以罪韓世忠耳。

    至此,岳飛明白了,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陰謀。但是,他己無力迴天了。

    其實,在這之前,秦檜己經收買了韓世忠手下的一個小軍官張紡。一方面讓其誣陷韓的親信職著。另一方在淮東軍散佈謠言,蠱惑軍心。並且,逼他指控韓世忠企圖兵變。

    在楚州的岳飛,給韓世忠去了一封信,告戒他作好準備,

    韓世忠見信後,雖怒火萬仗,但他還是立刻進宮面見趙構,聲淚俱下地訴說了一番。趙構放了這個他曾經的救命恩人一馬。從此,韓世忠淡出政界。

    四,孤獨的岳飛,忠義的岳飛。<<岳飛>>

    處理完韓世忠後,趙構把最後的目光對準了岳飛,手段和對付韓世忠的如出一轍。

    先是,右諫議大夫万俟卨上奏彈劾岳飛,先是淮西之戰見死不救,後來檢閱淮東軍時,擅言楚州不可守,蠱惑人心。殿中侍御使羅汝楫上奏,指控岳飛:妄言立儲,居心叵測。反對議和,破壞國事。隨後,彈劾岳飛的奏章雪片般如約飛到趙構案前。

    紹興十一年八月,趙構下詔,撤銷岳飛樞密副使,同時解除岳雲軍職。

    岳飛賦閒了,秦檜和張俊卻沒有閒,秦檜一方面授意湖廣總領林大聲策反岳家軍軍官,另一方面張俊直接策反岳家軍副帥王貴。

    秦檜張俊的功夫沒有白廢,在他們的指使下,岳家軍副統制王俊,指控張憲,企圖要挾朝庭將兵權交還給岳飛。後,張憲入獄。

    接下來就是岳飛了。

    十月十一日,岳雲被大理寺衙役帶走。十月十三日,岳飛被帶走。這一走,岳飛就再也沒有回來。

    中興四將,劉光世病死於紹興七年,韓世忠淡出政界,得以善終。岳飛冤死獄中,張俊靠出賣岳飛繼續苟活人間。

    趙構和秦檜致所以能把事做到這種程度,關健的是,他們利用了韓世忠和岳飛的忠心。後世指責他們卑鄙無恥也是因為此。

  • 7 # 束呈祥7926

    很簡單啊,太極張三丰裡說的好,誰手上又刀,誰就能大聲說話。完顏大金有刀,可以南下!蒙古騎兵有刀,可以殺伐天下!至於親愛的南宋,或者北宋開國以來,最害怕的可不是敵國!而是自家的武夫!從狄青到岳飛,殺得開心,忘記了遊牧騎兵的兇殘!反正天下為趙,大宋特送!從來沒有中興,只有北方強盜在貓冬而已。

  • 8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989

    實際上一直沒有架空,後期殺了岳飛,驅逐了張俊韓世忠。

    就是這麼一個事情,根本沒有架空,是直接驅逐了。

  • 9 # 七世貓哥

    說南宋建立初期,朝廷沒有實權,不是事實。到了解除中興四將的兵權的時候,已經是公元1141年的事情。這個時候,南宋已經建立14年,不但已經和北方的金國在軍事上形成對峙,而且已經穩住了江南內部的局勢,所謂天下已定。

    公元1127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北宋滅亡,趙構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

    因為北宋近枝皇族只跑出康王趙構,所以他的帝位迅速得到了北宋從地方到中央各級官員的承認。宗澤、李綱、趙鼎、劉光世、 張俊、韓世忠、劉錡、張浚這些人紛紛投奔到趙構身邊,接受他的指令。這個時候的岳飛,還只是名不見經傳的下級軍官,因為越職給趙構上書,被剝奪官位。

    因為當時的金國還是覬覦中原的財物,沒有統一天下野心。包括當時開封在內北方的大片領土,還歸宋朝的管轄。而趙構卻一味地避戰求和,一路南逃,主動放棄中原地區,才造成偏安東南的局面。老將宗澤活活地憋屈死,李綱、趙鼎這些人也相繼被趕出朝廷,最終鬱郁而死。這些當時的名將重臣都冤死在趙構手裡,而不敢有一句怨言。可見當時趙構這個皇帝是名至實歸。

    在說說“中興四將”。

    歷史上把北宋滅亡後,趙構繼位最終偏安東南這段時期成為“中興”。而中興四將則是因為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劉松年所繪的《中興四將圖》。圖中四將分別是岳飛追封鄂王,劉光世追封鄜王,韓世忠追封蘄王,張俊追封循王。

    當然關於南宋中興四將都該有誰,還有爭議。比如說,有人說應該有吳階,追封涪王。還有人說應該把劉錡代替劉光世算進中興四將裡面。《經進皇宋中興四將傳》則把岳飛、李顯忠、劉錡、魏勝列為中興四將。

    不管怎麼排名,岳飛都是名列中興四將第一位的,這點毫無爭議。而韓世忠不但戰功赫赫,在當初苗劉兵變的時候,世忠馳入,帝步至宮門,握世忠手慟哭曰:"中軍吳湛佐逆為最,尚留朕肘腋,能先誅乎?"世忠即謁湛,握手與語,折其中指,戮於市,又執賊謀主王世修以屬吏,曾經救過宋高宗趙構一命。所以名列中興四將也算是名至實歸。張俊為人貪財諂媚,也貪生怕死。後來更因為陷害岳飛,成了秦檜的幫兇。在嶽王墳前有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等四人跪像,令人不齒。而劉光世則是有名的“逃跑將軍”。

    題主說“架空”中興四將,顯然應該指的是擁有帶兵權的大將。

    當時的主要將領中,劉光世早在紹興七年(1137年),就被解除兵權。因為那個時候南宋朝廷處置不當,還引發了著名的“淮西兵變”。雖然在1141年的時候,劉光世也曾經短暫的帶領部分人馬,但是已經無足輕重了。隨著韓世忠、張俊、岳飛被解除兵權不久,劉光世也再次被解除兵權。而同樣戰功卓著的吳階,則在公元1139年(紹興九年),病逝在仙人關,或者說病逝在自己的崗位上。另一位名將劉錡,在打完著名的“順昌之戰”,1141年的皋柘之戰再次大敗金兵。隨後,就被貶黜去做地方官。

    到了紹興十一年(1141年),南宋和金朝簽定了屈辱投降的紹興和議。在史書上是這麼記載的:時和議既決,檜患飛異己,乃密奏召三大將論功行賞。韓世忠、張俊已至,飛獨後,檜又用參政王次翁計,俟之六七日。既至,授樞密副使,位參知政事上,飛固請還兵柄。

    換句話說,等到宋高宗趙構和和秦檜密謀議和的時候顧忌的只有韓世忠、張俊和岳飛三個人。其中張俊被召回後,為了迎合趙構和秦檜,主動交出兵權。因為韓世忠對趙構有救駕之恩,被升為樞密使。明為升官,實為剝奪其兵權。韓世忠也很聰明,以所積軍儲錢百萬貫,米九十萬石,酒庫十五歸於國。而岳飛自己也堅決請求交還兵權。

    於是,南宋政府成功的從大將手裡奪回了軍權。

  • 10 # 凌煙閣論史

    說南宋朝廷沒有實權,這是不符合史實的。

    本文以岳飛的經歷為例來做一個說明。

    岳飛的職權:平寇之中逐漸擴大

    1130年以後,金兵北撤,宋金相對穩定。岳飛的主要任務是平定南宋境內的流民叛亂。

    岳飛在平叛過程中,積累了經驗,擴大了隊伍,廣聚人才。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岳飛的職權逐步擴大,成為了一方屏藩。

    1131年至1134年,岳飛先後平定了李成、鐘相楊么等叛亂和起義,期間其職位也逐步高升。

    岳飛這幾年活動在江西、兩湖、兩廣、福建一帶,專門平寇安民。

    1133年秋,趙構給岳飛加官為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又改神武后軍都統制。

    1134年,岳飛兼任荊南、鄂嶽州制置使。此後,宋廷同意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的計劃,岳飛4月份出發,7月份就收復了襄陽六郡。

    1135年是岳飛職場躥升、職權大幅擴大的一年。這一年,岳飛任鎮寧、崇信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除荊湖南北、襄陽路制置使,神武后軍都統制;加檢校少保,進封公爵;除荊湖南北、襄陽路招討使。基本上就是把這三個路的軍政大權都交給岳飛了。

    1136年,趙構又令湖北、襄陽府路自知州、通判以下官員任免,由岳飛自行決定。1137年,拜太尉,繼除宣撫使兼營田大使。

    我們看到,不僅是岳飛,所有的中興大將,無論身兼多少職位,但掌管一路財稅的轉運使一職始終控制在朝廷手裡。

    基本上,岳飛管轄著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和襄陽路(即京西南路)三個地區的軍事、政治、人事、監察大權,但唯獨缺乏了徵收使用錢糧的權力。

    朝廷收權,諸將除了反叛,毫無還手之力

    1141年,南宋借宋金和議基本確定之際,召集諸位大將開會。授予韓世忠、張俊樞密使之職,岳飛為樞密副使,明著是升官了,但剝奪了諸將的實權。

    在開會期間和前後,朝廷還透過其他手段,調整了各軍內部的人事,軍隊的實際控制權也被朝廷掌握。

    對於朝廷的舉動,此時的各位大將,除了公開反叛以外,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沒有錢糧只有兵,那不是力量,反而只是累贅。

    士兵們知道錢糧是有朝廷發放的,對朝廷多少還有些感情

    士兵雖然是各位大將招募的,但是他們投奔將軍們是來抗金的,如果將軍要謀反,士兵是不是跟從也兩說。

    結束語

    南宋朝廷在防備武將方面始終留一手,這一手就是錢糧的徵收和使用。

    朝廷始終把錢糧大權控制在自己手裡,就是未來對各位武將還有制約權。

    宋朝一直奉行“守內虛外”的政策,雖然在南宋初年,未來抗金生存,不得不給武將授予諸多權利,但是朝廷防備武將的心始終在、手段也一直保留。

    因此,當趙構認為南宋已經安全了,各位大將也就該退場了。隨後就有岳飛被冤殺、韓世忠賦閒等情況發生。

    (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