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橘子侃古詩

    這兩者並不矛盾。

    三思而後行,指的是做事情要小心謹慎,時時刻刻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

    知行合一,知是良知,做什麼事情要用良知來做,用良知來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會錯。

  • 2 # 寧輝龍

    人有兩套思想,一套面對現實的認知,一套面對夢想的意識!現實的實踐需“三思而後行”,夢想落地需要“天人合一”!也可以說,天人合一包含“三思而後行”!

  • 3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又有一層獨的意思,本來德不孤必有鄰,而一箇中庸就判別出君子能獨的可貴。前面說中庸之道鮮能,以君子與小人相分,蓋在知行合一上統言之。此處細論行,分智愚,因知不足也;論(知)明,分賢不才,行不足也;惟君子知行合一,德才兼備,是為獨。

  • 4 # 戲說無字真經

    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並不矛盾。

    知行合一是對自已的要求,怎麼想的就怎麼做,這是對的。但為保持正確,適應新的形勢,則必須隨時準備堅持好的,修正錯誤的,也必須保持謹慎,三思而後行。

  • 5 # 經典智慧國學

    感謝題主!

    三思而後行和知行合一並不矛盾,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個人理解是:就對生活和命運息息相關很重要的一件事而言要三思而後行,考慮周全,在最大程度上不會對自己和他人生活、身心都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下再付諸行動。

    要做到三思而後行,就要多學習、多思考、借鑑古人前輩的智慧,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判斷。

    知道了一定的道理和方法,要身體力行,不做違背道德良知的行為。

    知行合一,光是明白了很多道理,卻因為考慮到對自身的權益不是很大,甚至是有損失的情況下,不能按著道德良知去做的話,這些道德智慧良知就都成了紙上談兵,沒有了實際意義。

    所以,聖人提倡知行合一。只有知行合一,所有的文化知識智慧良知修養文明才能延續下去,人類社會才能進步!

  • 6 # 古今336

    這個沒有矛盾。只是“三思而後行"意在反覆考慮周全後選擇而行。則“知行合一“強調是所知道的知識要與行為行動一致,這就非常片面。所知之事與知識有好有壞,還有不一定性及不一定可靠,那就不能夠都去實行。因此,“三思而後行"具有哲理性,而“知行合一"不僅不具哲理性,還具片面性。

    王陽明還在前面說了“格物致至",本來要把物研究看透這個說法有道理,只是王陽明研究了物嗎?沒有!他研究的是儒學,儒學有相關事物嗎?也沒有!因此,只是一句口頭空話。連線“知行合一"更是不當!事實上他意在強調對儒學要知行合一。那樣,也就成了牛頭不對馬嘴。

  • 7 # 話兒情感

    我認為二者是做事情的先後順序。做事之前當然要考慮全面,一般會準備幾個方案,綜合各方面因素,然後確定採用哪個方案就好。有夢想了,行動得緊隨其後啊。知道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穩當當的落實下去,並根據在行動過程中方案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加以修正,最後方案圓滿解決。這是做事情大概一個提綱。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用在落實方案執行過程中,同樣適用。有了好構思一定要堅持行動才能有所收穫!祝你早日成功!

  • 8 # 方甲子

    首先,“三思而後行”中的在古代代表“多”的意思,所以孔子回答道:再,可矣!意思說,不必多次思考,事不過三即可!

    其次,“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中的行為準則,是心學的重中之重,他曾說:知而未行為未知,行而未知為未行!可見知行合一是心學的離石,是達到“致良知”的唯一途徑!

    最後,這兩句話沒所謂矛盾可言,若能知行合一,不必三思而後行!

  • 9 # 夢仙曲

    答:三思而後行的論述,就是古聖人對社會矛盾分解後而形成的知行合一的辨證歸屬方式與文明變通的和合大法的思考認知。

    也就是以,“是非審之於已,譭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有著先陰必歸地道於西落和後陽必行天道於東昇之天理史序,就如《非》字構型,西邊在先屬陰是從上而下落與東邊在後屬陽是從下上升之理念.,就陰先陽後的道義史序歸屬,在論五行分類,金排一屬陰是從上而落西方,再生化於水納北方至非字下方有兩半合一為地勢坤為月有兩半合圓的比喻認知。就陽後屬木立東邊從下而升至木生火旺南方於日已中天的認知。就有是非審之於已的自我歸屬認知和應有的價值所在。就知譭譽聽之於人的評價的好壞,有沒有沒遵循地道的準則與篤行天的標準。人道到來能不能有理性的認知,先陰歸地道必須需要兩位女性來傳承和對接,男性繼承天道必須要以不忘初心和牢記使命的敬業情操。就有人道中有兩性三位如《品》物咸亨一樣型有理性歸屬的和合文明理念有區別性的認知。就.能明得失安之於數如《非》構型的形容數碼認知。這就有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的正確道義與明德和品德觀。就可以文明理念化解矛盾,更可以文明文化鑄成統一守正義的新共識。

  • 10 # 青衣書影

    我認為二者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三思而後行”是指做事之前要再三考慮,然後在再去執行。古人是在告誡後人:做事要謹慎小心,才能穩妥。

    “知行合一”是不但要知道,還要去做。思想和行動要統一。

    現實中能夠做到知行合一的確不容易,很多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想的很好,就是沒有實際行動,結果還是等於零。

    馬雲說過: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說的也是知行合一的道理。

    為什麼說“三思而後行”和“知行合一”不矛盾呢?

    舉個例子:小A準備去考研,她目前是在職狀態。考研肯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複習備考,如果自己摸索學習的話,她擔心知識儲備不夠,抓不住考題重點,最終考不上。

    於是小A決定報個考前輔導班進行系統學習,有名師指點考試的勝算更大一些。但市面上的考前輔導班太多了,一不小心選擇錯誤,既花了冤枉錢,又浪費了時間。

    所以,她上網查詢了很多資訊,找了幾家大的培訓機構進行了對比了解,最終選定了一家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考研升學率高的機構,並利用每個週末的時間上課學習,每次都按照老師的要求,按時按點的完成習題作業。最終小A順利的考上了夢想中的大學,拿到了研究生學士學位。

    這個案例中,小A決定考研,並付諸行動,一步步去實現,是知行合一的體現。在選擇輔導班的時候,進行多方瞭解,查詢對比後才選定一家靠譜的培訓機構。這是三思而後行的結果。

    因此而得出,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 11 # 墨印2

    兩碼事,三思而後行屬於判斷,排除自己的臆測,使判斷更貼近實際。

    知行合一屬於執行,排除干擾,一心一意。

    ………

  • 12 # 劉挺詩歌

    不矛盾。

    三思為知,思知而後行,思行合一。

    知,已三思過,而後行之,合一也。

    ——劉挺

  • 13 # 文海墨韻

    "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並不矛盾,二者所指舉事物件、空間途徑、目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從哲學的角度講,這兩句話又有必然聯絡。

    "三思而後行"是告訴舉事者謹慎穩妥行事,切勿人云亦云、盲從逐流,應該善審時度勢,"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以防失策失誤。

    “知行合一”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知識與經驗積累、能力儲備等;“行”,主要知識運用能力、能量發揮能力、實際行動能力。二者關係,"知"是內在的,是"行"的前提與依附;而"行"是外在的,是"知"的表現途徑與態勢,也是"行"的積累與聚成。另一方面,"行"也是"知“的來源,因為"實踐出真知"。

    "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必然聯絡所在,本人認為,"三思“的能力與效果取決於"知"的多寡深薄,"知"的積聚越多,"三思"的能力越強,越能審時度勢,那麼"行"時更能適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如果從哲學來講,將三者內在的邏輯關係排列,應是:知-----三思-----行。同時,"行"中也為"知"不斷實現積累,這時的排列應是:行-----三思------知。

    不當之處,請方家賜教。

  • 14 # 解憂青青

    “三思而後行”意思是指經過反覆思考問題,再實際行動。

    “知行合一”意思是指認識(“知”)和實踐(“行”)的關係,有了正確的思想認識僅僅是一方面,還要將之運用於實踐,就是知道了還要行,讓實踐和認識相統一,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達成修齊治平的目標。

    我認為“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兩者間並不矛盾。“三思而後行”是在還沒確定決策前,要再三思考此想法可不可行,確定可行了再去行動。而“知行合一”有了確定的並且正確的決策後,才結合實踐一起行動起來。“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都有共同點先確定正確的決策,再結合理論去實踐,所以兩者

    間沒有矛盾。

  • 15 # 木山文

    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是矛盾的。分述如下。三思而後行,春秋時,魯國大夫季孫行父,即季文子,為人謹慎,凡事三思而行。可是孔子卻不贊成這種態度。他評論到。沒有必要三思。只要能再思就可以了。孔子的原話。見""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宋代儒學家陳顥,朱熹等的解釋是。考慮一兩遍就可以決定,考慮過多,反而患得患失,疑惑不定了。."三",不是限於三次的意思,而是"再三","反覆多次",勸人好好考慮。現在已是一個成語。知行合一,是明代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王夫之所創。王夫之(1472一1528)字伯安,淅江餘姚人,他曾經在浙江紹興的陽明洞讀書,所以人們稱他為陽明先生。王守仁認為,知和行是合一的,不能把它分割為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說,某人知孝,某人知悌,是指這個人已經實行了孝悌之道,並不是口說些孝悌的道理,而沒有孝悌的行為就稱讚他知孝知悌的。所以,知和行不能分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知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因為知和行畢竟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王守仁把屬於思想意識範疇的知當作了行,以知代行,又把屬於實踐範疇的行當作了知,結果,把知和行相‘混淆,使知和行的關係也模糊不清了。但是王守仁第一次提出知行合一這個概念,在哲學史上是有重大意義的。首先,它突破了長期以來人們把知和行割裂分離的形而上學的觀念,引導人們把知和行作統一的思考。他對行的強調,對後來思想家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綜合以上,二者是矛盾的。.

  • 16 # 琨雲書法工作室

    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是不矛盾的。

    三思而後行

    指的是在做一件事之前,做完善,周密的思考這件事情是不是必須要做,這件事情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去做,現在是不是最佳的時候去做這件事情

    知行合一

    知是良知,不是知道不是知道,良知又容易產生誤會,把良當做善良,良知的良是良好的意思,就是真實有效準確的感覺

    行是具體的發生,不是行為或行動,就像我們說著火了、花開了都是行,他是一個具體的在發生的行為,不光指人的行動。

    合一是指他兩是同一個事情,不是指要保持一致,而是指本來就是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同一個東西。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17 # 朱八戒CC

    三思而後行,語出《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三思而後行,後面一句更精華: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

    生活與工作之中,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著清醒的頭腦,理智地再三思考,謹慎行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認真學習,提升自己的修養,開闊自己的眼界,增長自己的聰明才智。做任何事情既要充分發揮,又只能是力所能及,恰到好處。既要有益於他人,也要顧及於自己。

    生活中平常的小事,無需三思,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重要的事情就不只是三思,而是透過反覆的思考,再三地深思熟慮,再借鑑以往的經驗教訓,考慮到方方面面,再付出行動。這樣才胸有成竹,取得成功。

    知是天理良知,行是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知行合一也就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無愧於自己的天理良知。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是一代儒學大師,也是儒家最後的一位聖人。他是唯一沒有爭議的完人,具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的知行合一,是把儒家思想文化發展到了一個頂峰的階段,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如果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在踐行著自己的天理良知,能夠做到知行合一,這就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修養。這就需要一個人高度的嚴於律己,自我督促,自我完善。

    三思而後行,知行合一,同為聖人所言,並不矛盾,只是意義有所不同。三思而後行是對每一件事情的反覆思考,再付出行動。知行合一是以自己的良知,指導自己的言行舉止。

  • 18 # 一條威龍

    沒有矛盾。

    前者強調做事要謹慎。

    後者強調認知與實踐相互結合,認知後要實踐,從實踐中提高認知。

  • 19 # 澡雪堂主談修心

    好問題!“三思而後行”與“知行合一”之間並不矛盾,但也有區別,前者的“知”與“行”是分開的,三思而後“知”,“知”後而方“行”,後者的“知”與“行”是不分的,“知”的當下即是“行”,“行”的當下亦是“知”,從長遠的角度講,後者要優於前者,下面簡單的試著分析一下。

    “知行”分開的嚴重後果

    從邏輯的角度講,將“知”與“行”分開更合理些,因為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搞清楚該怎麼做,這樣具體去做的時候,才會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但這只是它積極的一面,它也有消極的一面,而且影響還會很嚴重。

    最明顯的,就是易於給我們造成一個錯覺,讓我們覺得“知”和“行”是兩個領域,無論我們內心怎麼盤算,只要我們不實際去做,就不會有任何的後果,這種認知是很危險的,因為一旦這個錯覺形成以後,就會引生一系列的麻煩。

    首先它會弱化我們的自律能力,使我們的內心失去自我監管,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反正只是心裡想一下,即使再離譜,也不會受到任何人的譴責,更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樣一來,各種汙濁的念頭就會象開了閘的洪水一樣,一發而不可收。

    其次,這種認知會造成我們內心意願與外在言行的兩極分化,這不但會讓別人覺得我們很虛偽,也會讓自己活得很累,因為大家每天都在演戲,需要去說很多違心的話,做很多違心的事,因為我們雖然認定了可以在心裡對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事,但現實中卻是不可以的,所以就只能違心的去表演了。

    這樣一來,內外的矛盾就會不斷加劇,一旦突破了心理承受能力,精神上難免就會出問題,近些年來,精神疾病一直呈現上升趨勢的現狀,也從側面印證了這種認知的普遍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後果的嚴重性。比如說抑鬱症、狂躁症,還有精神分裂症等,因為患上這些疾病不堪重負,甚至是輕視生命的也不在少數,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

    “知行合一”的社會價值

    “知行合一”就不一樣了,王陽明先生說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依這個觀念來行事,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前面的問題出現。

    這個觀念的優勢在於,我們從主觀認知上人為設定的“知”與“行”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了,為了認知的需要,我們不得不把一些概念分開來理解,這就象是物理學家一樣,他們為了方便研究物體的比重,就在水中想象出來一個長寬高皆為一米的立方體。

    其實這個立方體並不存在,但為了方便研究,物理學家進行了抽象的設定。“知”和“行”的道理也一樣,本來是不能分的,但為了方便教化,權且做了抽象的劃分,我們在繼承文化的時候,這些細節是尤其需要留心的。

    要清醒的認識到,“知”和“行”僅僅是概念上的抽象劃分,實質上它們是一體的,“知”是什麼?其實就是還沒有說出來,做出來,還沒有讓別人聽到或看到的“行”,而“行”呢?只不過是透過語言或行為表達出來的“知”罷了。只不過站在認知的角度,一個讓別人感受到了,另一個還沒被別人感受到,如此而已。但對自己而言,都算是已經做過了,這就是“知行合一”最關鍵,也是最具價值的地方。

    只有把這個道理悟透,我們才能理解古聖先賢一再對“慎獨”做出強調的良苦用心,也只有把這個悟透,我們才真正願意在“慎獨”上下功夫,因為一個沒有“慎獨”功夫的人,內心必然缺乏自制力,各種汙濁的念頭就無法得到淨化,一件事情心裡想多了,說出來做出來,是遲早的事。

    總結

    總之,“知行合一”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它非常明確,也非常直接的告訴了我們,“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也就是說,當我們去“知”一件事的同時,就已經開始在心裡去“行”它了,而當我們透過外在的言行去“行”一件事的同時,也已經在內心開啟了對它更進一步的認“知”,這才是“知”和“行”之間的真相。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知道,“三思而後行”,這是針對具體的效果而言的,為了保證某個具體的效果,我們不得不側重於“行”,所以要經過再三的思考,然後再去做,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最終的效果。

    而“知行合一”則是針對整體的可持續性而言的,為了達到長治久安的效果,我們必須把“知”和“行”之間人為設定的壁壘打破,這樣才能恢復它的本來面目,以良知引導善行,以善行薰陶良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消除內外的矛盾,始終保持內心與外行的和諧與統一。

  • 20 # 曉空元道

    【子應的觀點】:凡事思考再三,再去落實行動;知識與道理要有,行動也要有,將兩者結合為一,聖人所講的這兩句話並不矛盾。

    三思而後行,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知行合一,出自王陽明《傳習錄》: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說,則知行之為合一併進,亦自斷無可疑矣。這句話是:這種說法也是省察不夠精確,即使如所說的那樣,知行合一的主張,也肯定斷然不可懷疑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可以更好地實際運用呢?

    一、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

    1、我們常說“三思而後行”,便是受到季文子凡事預先考慮的影響。孔子這一番話,並沒有反對的意思,否則三和二有什麼分別呢?三和二其實並不是固定的數字,而是都代表多,如果一定要固定下來,不論堅持三或務必二,豈非都是各偏一端的成見?

    孔子的意思,是三思而行固然很好,有時考慮一次就決定,有時也可以爭取時效,彈性應用,不是更愉快嗎?

    而季文子太呆板了,每一件事,都堅持三思而後行。孔子為了提醒大家,不一定每一件事都需要這樣,應變力要更強,所以才有這樣的感慨!

    “再”的意思不妨用“反過來想”來體現,正面想一想,再反面想一想,然後找出此時此地的合理點,應該是合理的思慮方式。

    2、 不想就動,既魯莽又衝動,勢必經常闖禍。

    (一)、三思而行,有時候顧慮太多,反而優柔寡斷,既耽誤時間,又顯得不夠果斷,很難成事。

    (二)、有些事一想再想,便可以決定。有些事三思而後行,比較妥當。有些事三思還不夠,只要有時間,何妨暫時緩一緩,再仔細想想。這樣處理事情,比較周到。

    (三)、說做便做,除非迫在眉睫,非馬上行動不可。否則再一次思慮,應該是必要的。穩當一些,又不耽誤時間,為什麼不確保安全呢?

    二、知行合一,不斷精進。

    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一個農夫牽著一頭牛,說:“不讓下田,怎麼耕田?”後面有一個老頭說:“不會耕田,怎麼下田?”這兩句對白很簡單,但是卻將理論與實踐的矛盾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了。

    世上沒有天生會耕地的牛,要想讓牛學會耕地,就需要在稻田裡實踐。知行是合一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理論與實踐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毛主席在《實踐論》一文中就指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透過實踐檢驗、發展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迴圈往復,就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精進。對於個人而言,透過知行合一,不斷精進,就能進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境界。

    三、二者相輔相成

    《大學》中指出個真知行給人看,就像說某人知道孝順父母,知道敬愛兄長,必定是這個人已經在行為上表現過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了,才可以說他知道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難不成只是懂得說一些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話,便可以稱為知道孝順父母、敬愛兄長?

    又比如知道痛,必定是自己已經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冷,必定是自己已經遭受了寒冷了;知道飢餓,必定是自己已經歷過飢餓了,知與行怎麼能分得開?

    孔子一直告訴我們,我們去學的目的是什麼?四個字而已“學則不固”。我們學來學去只是讓自己不固執而已。 聖人教導人的知行本來就如此,才稱之為知行合一,不然的話,只是不曾知,這裡是何等緊要切實的功夫啊!

    總結,無論是三思而後行,還是知行合一。我們都是為了要好好的把學問從實踐當中檢驗出來。人生的理想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兌現出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摹字帖書法才能上路,為啥有人迷路有人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