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46065983641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曾經有人將二位武俠小說大家比做唐朝的杜甫和李白,金庸好比杜甫,古龍好比李白,在我看來是最好的比喻了,梁羽生,溫瑞安好多武俠小說作家都在中國文壇留下了令人難忘的佳作!

  • 2 # 愚樂玩家

    古龍的小說

    我很喜歡看古龍的小說

    古龍與金庸不同

    古龍小說更傾向於兄弟之間的陰謀

    比如絕代雙驕,小李飛刀,蕭十一郎?

  • 3 # 韓沐辰先生

    黃易的《大唐雙龍傳》《尋秦記》,這兩部改編成電視劇口碑都很好,他另外的作品也是經典中的經典《覆雨翻雲》《破碎虛空》等。

    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等。

    另外不得不提天下第一奇書,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些都是比較出名的大佬,一點兒也不比兩位領軍人物差。

  • 4 # 三三影視名場面

    金庸古龍之後就是黃易了。黃易大師的小說開啟了另外一個時代,奇幻跟穿越。還有,現在最火的網路小說,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也是受到黃易大師小說的影響。

  • 5 # 侯敬東

    近現代最著名的十位武俠小說家及其代表作、排名。

    第十名:孫曉

    代表作:《英雄志》

    評價: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

    第九名:蕭逸

    代表作:《甘十九妹》,作品的典雅婉約,在武俠小說界有著重要的地位。

    第八名:倪匡

    代表作:《六指琴魔》

    寫作速度也十分驚人,每小時可寫八千字,曾同時為12家報紙寫連載。曾在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連載。

    第七名:司馬翎

    代表作:《關洛風雲錄》作品水平均衡,部部可觀,不落俗套,各具創意

    第六名:臥龍生

    代表作:《仙鶴神針》,金庸封筆、古龍未出之時,唯一填補武俠空白的英雄。

    第五名:溫瑞安

    代表作:《四大名捕》

    評價:港臺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

    第四名:梁羽生

    代表作:《白髮魔女傳》

    評價: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第三名:古龍

    代表作:《絕代雙驕》

    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使中外經典鎔鑄一爐,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第二名:金庸

    代表作:飛雪連天射白鹿、書笑神俠倚碧鴛

    評價:金庸的作品所表現的深厚意蘊確非古龍、梁羽生所能及,他不僅是現代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名家。

    第一名:還珠樓主

    代表作:《蜀山劍俠傳》

    還珠樓主原名李壽民,筆名還珠樓主,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在解放前的重慶籍作家中,李壽民是唯一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人物。金庸接受香港電視臺採訪時,指著書架上的《蜀山劍俠傳》說:飛雪連天射白鹿,不及還珠一卷書。

  • 6 # 使用者盧人龍

    梁羽生也有幾部寫得不錯,其中《白髮魔女傳》和《萍蹤俠影錄》應該能給人留下一些印象。《雲海玉號緣》及其以後的作品吹得有點過,金世遺的武功似乎已經有出神入化和超凡脫俗的感覺,非常人所能及,足以比美二郎神君了。梁書的缺點是太過雷同,缺乏懸念,且其影視劇作品影響力不強烈,原因是改編太過,面目全非,觀眾認同者少。

    主要是小說中缺乏個性突出,感染力強烈的角色,除《白髮魔女傳》和《萍蹤俠影錄》之外,其它書中的主角是誰都不知道,塑造能力不足。可惜!

  • 7 # 漂在青島很多年

    這些年武俠小說看的很少了,不怎麼關注了,前兩年看鳳歌的作品還挺好的,他的第1部作品 崑崙,很有很濃重的金庸風格。裡面你說借鑑也好、說模仿也可以有很濃重的金氏武俠風格。我很喜歡他的文筆,寫的流暢自然,有很濃重的國學根底,到了第2部滄海,我覺得就已經自成一派了。另闢蹊徑,對數學、物理描寫比較多,各種武功招式融入到數學中。看起來也令人感到很新奇。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格物致知吧。到了第3部靈飛經,就是直接用音樂為切入點,整個背景還是大元末明初這個風雲際會英雄輩出的年代……這山海經三部曲在我而言,感覺很經典。所以我有的時候也會推薦,希望沒看過的人也可以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

  • 8 # 雲薹殿下

    1、古龍

    古龍被譽為與金庸並駕齊驅的兩大武俠宗師,他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闡述其對中國社會的獨特洞見,將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一代大俠,江湖文豪,古龍的作品和人生,都在演繹他永恆的主題:勇氣、俠義、愛與寬容。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創作了57部72本精彩的武俠鉅作,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古龍代表作品:《楚留香》、《絕代雙驕》、《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陸小鳳》、《圓月彎刀》、《武林外史》、《三少爺的劍》、《蕭十一郎》、《浣花洗劍錄》、《大旗英雄傳》、《邊城浪子》、《飛刀又見飛刀》《小李飛刀》。

    2、梁羽生

    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

    梁羽生代表作品:《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還劍奇情錄》、《俠骨丹心》。

    3、黃易

    黃易是五大宗師之一(另四人為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而黃易的作品給讀者的感受,是頗具現代感的。鮮明的文字與明快的節奏,將情節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動感的畫面,浮現於讀者的腦海中,使人如同身歷其境。但是賦予這些小說靈魂的,卻是最中國的哲學與傳統文化。他的見聞極為廣博,對藝術、天文、歷史、玄學星象、五行術數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經營創新的題材和文字時,依然能不悖中國武俠之傳統精神。

    黃易的代表作品:《大唐雙龍記》、《尋秦記》、《大劍師傳奇》、《星際浪子》、《荊楚爭雄記》、《覆雨翻雲》、《破碎虛空》、《域外天魔》、《幽靈船》。

    4、溫瑞安

    溫瑞安是港臺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庸、古龍、梁羽生、)之一。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金、梁及臥龍生等作家均已封筆,古龍等優秀作家逝世,溫瑞安成了“古龍之後,獨撐大局”(香港作家倪匡語)的作家。20世紀90年代以後,溫瑞安更是成了熱點中的熱點。有人說他可以與古龍相比,也有人說他甚至可以與金庸相比。對溫瑞安的極力稱讚和截然相反的貶斥,亦成了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武俠文壇上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無論是在香港、在臺灣,在中國大陸,即使是在武俠小說已處於明顯的不景氣的時候,溫瑞安的書仍照樣暢銷於市。至1992年,溫瑞安出版的著作居然多達382部——這是一個令人難似置信的數字,而當時溫瑞安不過38歲!

    溫瑞安的代表作品:《四大名捕》、《逆水寒》、《少年無情》、《說英雄誰是英雄》、《布衣神相》。

  • 9 # 胖哥按摩

    您好,我是胖哥。是一個在少年時期就沉浸在武俠世界的一個書迷。還記得我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就是金庸老爺子的《天龍八部》,從此我就迷上了武俠小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部一部不落。古龍的《楚留香》系列、《多情劍客無情劍》、《陸小鳳》、《大旗英雄傳》也都不止一遍的讀過。當時比較著名的武俠小說幾乎都有涉獵。如果說能夠和金庸、古龍作品達到同一個高度的不多,胖哥認為下面幾部作品能夠說可以跟金庸、古龍的作品不相上下。接下來就讓我們從什麼是文學經典,和能夠媲美金庸、古龍著作的作品,這兩個方面進入今天的正題。

    什麼樣的文學作品能夠成為經典

    在文學領域是不存在第一第二之說的,這就是俗話說的“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意思。之所以一部作品能夠成為經典,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它的傳閱度,也就是目前說的粉絲量大,一部文學作品只有得到更多的人喜愛和認同,它才能成為經典。還有就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必須有很大的資訊量(這裡面可以包括歷史、文學、情感、藝術等等),金庸的作品就是在資訊量大這方面佔據了極大的優勢。而古龍胖哥認為他的優秀在於言簡意幹,給人的想像空間大。最後是這部作品存活時長,中國的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是清朝作品,其他三部都是明朝作品,距今都是幾百年的時間了,至今依然膾炙人口,這就是經典的例子,用非常長的時間和非常多的讀者去認同一個作品才是成為經典的必須之路。

    胖哥認為能和金庸、古龍作品一樣奉為經典的武俠作品

    第一:《蜀山劍俠傳》,該書是還珠樓主的代表作,為什麼胖哥把這部作品放在第一位?

    1.是因為該書的作者文學成就高,還珠樓主是筆名,本名李壽民(1902年——1961年),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人,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與“悲劇俠情派”王度廬、“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共稱“北派五大家“。在解放前的重慶籍作家中,李壽民是唯一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2.是《蜀山劍俠傳》的內容,這部書氣勢磅礴、文筆優美,書中涉及到“釋儒道”三家核心內容,比如道家修煉體系、佛家的輪迴觀念、儒家的文化書中不是單純的涉獵,是有很深的研究價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因為作者李壽民本人信奉道家的“伍柳仙宗”,並且具體的修煉過,所以《蜀山劍俠傳》裡關於劍俠的一些專業術語都是存在於道家典籍的,比如“兵解、祭煉飛劍等等”。

    3.是它對其後的一些武俠大家都有深刻的影響,比如梁羽生、金庸、古龍。還有國學大師南懷瑾也在自己的演講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蜀山劍俠傳》對他的影響。所以這部著作是可以和金庸、古龍作品併成為經典。

    第二:梁羽生的多部作品,比如《雲海玉弓緣》、《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等,胖哥之所以把梁羽生多部作品整合在一起說它們的優秀呢?

    1.也是因為作者梁羽生的藝術成就不低於金庸、古龍(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陳文統,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2.梁羽生的作品風格不同於金庸、古龍。他的作品和歷史粘合度更好,書與書之間的連貫性強,《白髮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這幾本書可以歸結為“天山”系列,上一部作品的故事能夠延續到下一部作品,下一部作品的主角是上一部作品的配角,比如大俠金世遺在《雲海玉弓緣》中是主角,在《雲》之前的作品《冰川天女傳》裡是配角,到了《雲》之後的《冰河洗劍錄》裡又成了配角。對於喜歡歷史的讀梁羽生的作品是很有價值的。

  • 10 # 365看明天

    在武壇上,有兩位不被人知的武學大家,一位是武俠玄幻風的還珠樓主,其作品當中要數(蜀山劍俠傳)最為經典,還珠樓主可以說是武俠的泰斗奠基人。還有一位出道要比金庸還早,但不為人所知,他就是號稱臺灣九大派之首的司馬翎。司馬翎的作品水平均衡,部部可觀,不落俗套,各具創意頗有古龍風,其代表作(大俠魂)(飛羽天關),個人認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11 # 阿邦行走在文化長廊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江湖夢。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而武俠小說中的江湖,更多的是腥風血雨,還少不了兒女情長!

    在新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梁羽生先生的《龍虎鬥京華》,掀起了新武俠的熱蓋頭,不少的武俠小說作家應運而生。就像題主說的:金庸先生和古龍先生!

    其實新武俠小說的三大宗師基本上奠定了其寫作的地位!即:梁羽生先生,金庸先生和古龍先生!

    1梁羽生先生和他的作品!

    不可否認,本人喜歡梁羽生先生的作品。

    也不可否認,梁羽生先生的作品幾乎都拜讀過。

    在梁羽生先生的作品中,最大特色:運用了大量自填詩詞,去烘托環境氣氛,去渲染小說主題,非常的詩情畫意,又古色古香!

    在眾多的作品中,尤其是“天山系列”: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雲海玉弓緣》……非常的好看!

    還有“萍蹤系列”:像《萍蹤俠影錄》……

    讀起來,很美,很美……

    2黃易和他的作品。

    黃易先生,相對新武俠小說的三大宗師來說,他的作品及成名稍後些。

    也許是汲取了新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作品的長處,又融入了自己的風格,那就是增加了玄幻的特色!

    這種玄幻特色原素的注入,讓看慣了新武俠傳統的小說朋友喜不自勝!

    不得不說,當時黃易的作品產生的轟動追捧效應也是非常的驚人。也讓人眼前一亮之感。

    主要的作品是《大唐雙龍傳》!

    總結:當然好作品就是不缺少讀者。儘管新武俠小說輝煌不再,風光不再!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的讀者朋友還在追憶曾經的歲月!

  • 12 # 瀟瀟暮雨2012

    金古梁溫四大家爭議不大。。之後應該是蕭逸。代表作飲馬流花河。甘十九妹。。。。其餘如司馬翎。臥龍生。陳青雲等要差一些。。至於黃易。不算是武俠吧

  • 13 # 瘋哥哥l

    每個人都有一個武俠夢,特別是年輕人。

    武俠,大都會想起金庸和古龍,他們的名氣太大了,把其他人都蓋住了。其實在金庸和古龍之前還有不少很有名望和成就的人。

    既然說到這個事情,我們不妨把武俠世界理一理,問題理順了,你的問題自然就有答案了。

    老派武俠

    武俠小說很早就有,唐朝就有很多志怪傳奇小說,算是武俠的發端。

    李白一首《俠客行》讓他一下子成為了劍客。

    老派武俠主要指以歷史為基礎的俠義小說,比如《七俠五義》、《童林傳》、《白眉大俠》等,這些和《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演義小說是一個套路,只是更注重俠義方面的描寫。這些故事,評書演繹的最多。

    北派五大家

    到民國的時候,出了仙俠小說,典型的便是《蜀山劍俠傳》,徐克拍的《蜀山傳》就是以此為藍本,作者是還珠樓主。

    同時期還有“悲劇俠情派”王度廬、“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和還珠樓主李壽民共稱“北派五大家“。

    其中宮白羽的《十二金錢鏢》比較有名;

    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便是悲劇俠情派”王度廬的作品;

    他們的作品很多,只是我們熟悉的相對較少。

    港派武俠

    港派武俠就是以金庸、梁羽生、倪匡為代表的。

    金庸不介紹了。

    梁羽生有不少作品,如《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梁羽生的產量很高,有35部作品。

    倪匡的作品也很棒,《六指琴魔》就是他的作品。他寫劇本比較多。

    溫瑞安,代表作品有《四大名捕》系列、《布衣神相》等

    黃易算是比較晚的了,他是一個過渡者,從他開始,穿越就興起了,最典型的就是《尋秦記》了。

    臺派武俠

    臺灣不少武俠作家,古龍就不說了。

    臥龍生,這個名字很熟,名氣也很大,但是沒有太讀過他的作品;

    蕭逸,《飲馬流水河》還不錯;

    另外還有諸葛青雲、上官鼎、東方玉等等,作品就見的少了。另外還有很多很多人。

    玄幻修仙

    金庸古龍的作品太好,別被人都比下去了,後來人沒有辦法,只好另闢蹊徑,從黃易的穿越開始,一路發展到現在的玄幻修仙類。

    就不做太多介紹了。

    當代武俠

    現在寫武俠小說的人還是很多。提到當代武俠不得不說徐浩峰,他的《師父》、《刀背藏身》、《道士下山》、《國術館》都相當精彩,都偏向於寫實。當然,還有很多作品,但有影響力的不多。

  • 14 # 燈酒史話

    俠道人道,古今亦同。作為一名二十年的金庸鐵粉,武俠於我可謂至愛。“金古黃梁溫”,筆法風格各異,為廣大武俠愛好者創造出一個規模宏大的江湖世界。特別是金庸古龍兩位先生的作品,更被後人奉為經典。而今天我要說的,卻是三部“後金古時代”的新武俠代表作品,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大陸武俠代表力作——“山海經”系列,作者鳳歌,被稱為“大陸新武俠作品領軍人物”“後金庸時代挑大樑者”,其代表作便是“山海經”系列作品,“山”即《崑崙》,“海”即《滄海》,“經”即《靈飛經》,三部作品彼此繼承,互為延續,鳳歌作品風格效仿金庸先生之厚重大氣,充滿濃郁的歷史滄桑感,而又不乏退陳出新之處。五六年前我便讀完了《崑崙》和《滄海》,對作者豐富的知識底蘊,奇特的想象虛構,以及對歷史背景的靈活運用和對人物故事的精準拿捏都是歎為觀止。

    其次是被譽為是具有“清明上河圖”風貌的武俠作品——《英雄志》,作者是臺灣作家孫曉,網上對這部作品讚譽道:“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足見其俠壇地位。該書二十二卷(有四卷未出版),計320餘萬字,據說至出版時尚未完結。與眾多當代高產武俠創作人不同,孫曉窮十餘年時間,專注於《英雄志》的創作,其筆力穩練剛毅,文風蒼涼深沉,以“苦行苦修”之道打造出這樣一部厚重大氣的時代佳作,堪稱當代武林之異數。

    第三是我在大學時期就接觸並深深喜愛的武俠動漫作品——《秦時明月》,作者溫世仁(已故),故事取自秦滅六國至項羽滅秦這一歷史時期,各種歷史事件充斥其中,諸般民間傳說紛呈迭起,諸子百家悉數登場,俠隱名士仗劍江湖,英雄輩出風雲際會,合縱連橫上下千年。實為近年來中國產動畫扛鼎之作,堪為武俠全民新作之翹楚。

    以上作品及作者,是個人近年來閱覽新版武俠作品認為比較突出且具有相當價值的良心佳作,雖與金古等大家仍有距離,但愚以為亦可稱經典。個人一點淺見,望與諸君共勉。

  • 15 # 磊落故人

    《英雄志》是一部以明英宗土木堡之變為背景的虛構武俠小說,在這部長達三百餘萬字的小說裡,孫曉刻畫了無數英雄的形象,在他的筆下,無論是乞丐、皇帝、販夫走卒,甚至是娼婦和公主,人人皆可以成為英雄。這種對英雄的解構,經過孫曉出眾的的文筆,變得令人信服,讓人相信他們真的存在並照耀過某個時代。

    《英雄志》為人稱道之處,除了文筆、情節,更重要的還在於,孫曉為武俠小說注入了濃厚的人文思想。全書藉由複雜的主線與支線互動穿插,烘托"英雄與天命"的主題,這種負載了厚重的命題和哲學思辯的武俠小說,幾乎與金庸最著名的《射鵰三部曲》一脈相承,這也是英雄志受到深度關注的最重要原因。

    2.鳳歌《崑崙》、《滄海》

    鳳歌的小說,輝煌大氣,有大家風範。除了文筆上佳,他還特別擅長結構設定,高潮推進。其武俠作品風格效仿金庸之厚重,又有推陳出新之處, 代表作有《崑崙》、《滄海》等。

    《崑崙》以宋末元初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梁蕭由一個江湖浪子成長為一代大俠的傳奇經歷。鳳歌坦言他寫小說之初,就是模仿金庸的風格。《崑崙》不但設定了和《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幾乎相同的的歷史背景,而且還擁有同樣的家國情懷。主人公梁蕭透過他在蒙、宋之間的立場的轉變再到歸隱,深刻闡釋了金庸小說未曾展開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主題。《滄海》則更進一步,透過戚繼光抗倭戰爭的大篇幅生層次描述,讓主角陸漸深切地體會到了"賊過如梳,兵過如篦"的民生立場,與歷史背景深度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那一時期中國歷史的本相。

    3.驍騎校《匹夫的逆襲》

    校長寫小說,善於將驚心動魄或者溫柔旖旎的情節,以最簡單的語言和極平和的語氣娓娓道來,造成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因為省了筆墨,所以他的小說情節非常豐富,故事性非常強。

    《匹夫的逆襲》是一部現代都市武俠小說,講的是一個退伍兵劉漢東,路見不平,救了一個小女孩,從而捲入了豪門家族產業之爭,伴隨而來的還有高層面的權力鬥爭以及中國在海外的利益紛爭,危險與誘惑不斷升級,劉漢東卻始終保持著一腔熱血和古道俠腸,不妥協,不放棄,每每於絕境中逆襲,最終戰勝了邪惡勢力。

    主角的形象非常豐滿,對一些市井人物的刻畫也非常到位,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身患絕症最後一搏的老警察,為嬰兒奶粉和房貸不擇手段的私家偵探,只會碼字空想的宅男,甚至連反派“三劍客”,都有血有肉,綻放著屬於他們自己的光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陪伴孩子,怎樣才算是高效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