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融和小屋正面管教龍哥
-
2 # 薇媽伴成長
其實,“乖寶寶”變成“小惡魔”是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表現。而且,孩子越大越有自己的主見和感受,我覺得,在一味的要求孩子聽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家長反思一下自己,比如自己的說話方式,自己有沒有好好傾聽孩子說話,有沒有忽略甚至打壓孩子的真實感受,這些不恰當的對孩子的方式會讓孩子逆反甚至變本加厲的和你對著幹。
希望家長多多考慮以下幾點:
1當孩子說話的時候,很認真的傾聽,並簡單有效的迴應,孩子能感覺到自己被重視,進而也會認真聽大人說的話。舉個例子,當孩子從外面回來,興致勃勃的給你講他看到的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時,你說:手真髒,衣服都破了,快去洗澡換衣服!很明顯,你們都不在一個頻道上,若此時家長認真傾聽並簡單迴應,相信孩子的情緒得到了抒發,之後也會很樂意配合你洗澡換衣服的。
2充分讓孩子進行自由探索,確保大環境的安全。家長覺得這也不乾淨那也不安全,總是束縛孩子,久了,孩子壓抑得不到釋放怎麼能好好聽你的話呢?
3多用幽默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沒有孩子不喜歡搞笑的,試試換個誇張或搞笑的方式來表達你對孩子的要求,也許能有很大的收穫。
最後,溝通方式很重要。當對孩子提要求或需要孩子配合的時候,儘量用尊重平和的語氣進行商量,我相信孩子會慢慢感受到你的用心的。
-
3 # Wang王顧左右而言他
=^_^=中國有句古話: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聽不聽話完全靠父母的言傳身教!還是多找找自身的原因吧!
=^_^=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晚上下班後,你在電視機前看著電視,手裡拿作一根棍子讓孩子看書,你覺得他能看得進去嗎?
=^_^=我們很容易把自個的孩子教成和我們自己一樣的人,如果想把他教成和我們不一樣的人真的太難!這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的出處!
-
4 # 08娃de小史記
孩子不聽話,要找原因啊。最常見的原因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認同感。
比如,兩個孩子一起玩,突然來了一隻鳥落在高處,孩子去追鳥,然後摔下來大哭。一個媽媽過來,一把揪起孩子,照著屁股就揍:叫你不聽話,不準爬高。孩子會怎樣,只能繼續哭。然後媽媽更火了,不準哭!嚇得孩子不敢哭了。另一個媽媽過來,對孩子說,摔倒很疼,是不是,是要去看鳥吧,鳥自己會下來的,不用爬高的,看,它下來了。於是孩子忘了哭,繼續去看鳥了。
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同樣的問題,一個孩子被訓斥制止表達情緒,一個孩子很順暢的抒發了情緒,兩個孩子最後都知道爬高會摔,但其實不是父母告訴他的,而是自己體驗到的。同樣的體驗,收穫了不同的父母的反應,哪個孩子的心理會更加健康,承受力更強,不言而喻。
當孩子的行為總是得不到父母的認可,無論爸爸媽媽說什麼,多麼重要,孩子都可能不會好好聽,因為他的話父母沒有聽,他也學不會如何聽別人的話。說的越多,孩子越煩。在這方面,我有教訓。
所以,不聽話的時候,首先反思親子關係出了什麼問題。是否你也從來不聽他說話。
-
5 # 開心爸爸的日記
我們家長一般認為的聽話孩子大都是這個樣子的:很乖,唯唯諾諾,沒有什麼自主性,家長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或者再說的明確一點,家長想讓他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那麼,我反過來問一下各位家長你希望孩子是這樣的嗎?
舉一個自己的例子吧,前段時間自己出了點意外,肋骨斷了四根,只能在家裡面休養。一日,只聽得寶寶在廚房自己一個人玩,嘩嘩的米灑在地上的聲音,我就慢慢的走過去,只見我兩歲半的兒子坐在地上,一把一把的抓著小米往碗裡放。地上撒了一灘的米。一下子火從心頭起,我就開始教育寶寶,不外乎,你不知道米都是花錢買來的,你這麼浪費很不對,弄了一地也還不是得爸爸媽媽來收拾之類,兒子不出意外的哭了,在他的抽噎聲中,我聽到了他說,爸爸疼,做米飯。一下子就釋然了,原來他是為了給爸爸做米飯才在那裡弄米的。
說這個例子是希望大家可以體會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感情,而且一般的孩子很少有漫無目的就是為了破壞或者搗亂而專門去做事情,他們做的大部分我們看起來很不聽話的事情,都是有他們自己的理由的。
雖然我們都說著讓孩子聽話,事實上如果一個孩子真的什麼事都很聽話,自己沒什麼主見,唯唯諾諾的話,那你可能就應該要擔心了。我們都明白,人之間的信任和忠誠是需要時間和共同經歷培養的。如果是大人的話,可能對你的不是很得當的命令面上同意背後反對,而孩子就不一樣了,孩子不會那麼多彎彎繞繞,他只會用他的行動來表示反對,也許這就是孩子不聽話的本質。
每個人在孩子教育這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堅持,這都好。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也相信,如果要孩子“聽話”,或者讓孩子“尊重自己的建議”,那麼我們不妨以成年人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問問怎麼樣的人才能讓自己“聽他的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弄清楚孩子幹這件事情是為了什麼,也許你就會理解為什麼我們一直覺得孩子不聽話了。而能不能堅持下去就成了好家長和一般家長的區別了。
-
6 # 周凌溧親子家園
首先我們做父母的得搞清楚自己為什麼非得讓孩子聽話?孩子哪些方面不聽話?
第一,如果是孩子無法辨別危險物品,非得去觸控,比如電,火,開水,刀等等危險物品,那我們做父母為了保護孩子安全,一定要厲聲呵斥。因為有些東西是絕對不能碰的。
第二,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只是希望孩子活成我們心中的樣子,孩子明明喜歡畫畫,做父母的偏偏要求孩子學英語,孩子非不聽。那這種情況就是做父母的不對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愛好選擇方面,我們做父母的還是順從孩子好,不要把自己的慾望強加到孩子身上。
第三,如果孩子的不聽話表現在沒禮貌,父母說什麼都不聽,那父母應該檢討自己,應該是父母的言行讓孩子不再信任,所以孩子不願再聽從父母的。
父母不要盲從,只顧說教,得了解孩子的心理,對症下藥。
-
7 # 小可時間
孩子上實小上五年級,表現的特別不聽話,其實是這個時期的孩子主要有了逆反情緒,通常表現出:頻繁地大發脾氣;與父母過度爭吵;明顯地對抗和拒絕大人的要求和原則;自己犯錯或行為不當,卻責怪他人;頻繁發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對抗與敵視的行為。
其實孩子到了叛逆期,表現出不聽話是很正常的,一方面叛逆期的孩子,會對家長的命令表現出很反感。所以我們家長儘量和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還老是把孩子當小小孩對待,一些父母無視孩子地成長,總是把孩子當小小孩子對待,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這是造成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出好的榜樣,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時,以往我們總是要問上一句“這孩子是怎麼了?”習慣從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實,有許多問題的產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對孩子要求嚴格,卻對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願聽他們的話嗎?即使爸媽說的條條是理,孩子依然不肯服從,孩子愈大,這種現象愈明顯。
如何幫助、引導不聽話的孩子?父母首先要真正瞭解孩子不聽話的原因,然後從理解與尊重孩子入手,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形式恰當的教育。有些家長唯恐孩子不聽他們的話,在教育過程中就會反反覆覆、嘮嘮叨叨的說個不停。試想讓孩子們長期處於這種“馬拉松”式的說教環境中,能不產生逆反心理嗎?即使孩子知道家長說得有理,也不樂意聽了。
記住,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別以為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孩子最聽話,未必是好事,孩子不聽話,一定有原因。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並且尊重他們,留給他們情緒變換和思考的餘地,孩子有了思想準備,就相對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對於逆反的孩子,對於有逆反、叛逆行為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
1、與孩子衝突時要冷靜,不要使衝突加劇,可以暫停或抽時間出去;
2、一旦孩子表現出合作與變通時,要給予他正面的表揚和鼓勵;
3、確定合理的、與孩子年齡相適應的限制,並堅持下去;
4、用體育鍛煉等來舒緩你的緊張情緒,避免向孩子發脾氣;
5、努力與他人合作,並獲得與孩子有關的其他人(老師、配偶)的支援;
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切忌要求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天下父母人同此心,無可非議。但有的父母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過嚴的要求,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承受能力,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甚至出現厭煩情緒,產生逆反心理。所以,家長對子女的期望不能太高,更不應急於求成,而應該從子女的實際情況出發,要求孩子認真學習,逐漸提高,並要不斷予以鼓勵和支援。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除,就會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和建議了。
-
8 # 小魚菲
孩子不聽話,首先看孩子是處於那個年齡段,年齡不同孩子的,要根據情況進行心理教育,首先要耐心,根據孩子做錯的事情來給孩子分析,自己這樣做的後果,這樣做對別人造成不好的影響,要讓孩子自己感悟到這樣做是錯的,以後不要這樣做了,千萬不要打罵孩子,這樣容易讓他出現逆反心理。
-
9 # 愛生活的桉桉媽
孩子不聽話,你要了解他不聽話的原因。不聽話的原因有好幾種1.尋求過度關注;2.尋求權力3.報復.4.自暴自棄。
-
10 # 億星教育
經常有家長抱怨說孩子不聽話,可是家長要反思自己要培養的是怎樣的孩子。是長大了,工作了,步入社會後,沒有主見,只會在家聽媽媽的話,在單位聽領導的話,回家聽愛人的話的應聲蟲嗎?如果不是,家長就要端正意識我們不要培養聽話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和孩子合作,並且想辦法來吸引孩子合作。
合作的前提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在合作中,誰的辦法更好就用誰的辦法。當然,我們的家長年齡更大,生活經驗更豐富,通常情況下想出來的辦法也更快、更、好更實用,可是往往孩子不喜歡的話,就不願意配合,也許他們更願意去嘗試自己想出來的,在我們看來會有點笨,有點浪費時間,甚至根本不會成功的辦法。可是那又怎麼樣呢,如果不經過實踐,孩子永遠也不知道怎麼做才會更快、更好。
一、如何說,孩子才會合作大腦是需要經歷才能夠發展的,可家長會出於好心,教授孩子更便捷的方法,來避免孩子遭遇挫折,幫助孩子節省時間,可是這樣卻剝奪了孩子自己體驗和思考的機會。那如何說,孩子才會合作呢?
假如媽媽說“怎麼又不關水龍頭了,家裡發大水了”,“告訴你多少遍了,上門廁所要關燈”,媽媽這樣責備和命令的語氣會讓孩子很不舒服,即使孩子表面不敢懟回去,估計心裡也有一些不服氣。
如果媽媽說“水龍頭還在流水哦”,“我看到廁所的燈還開著呢”,媽媽只是描述了一下看到的場景,孩子就知道該怎麼去做了。採用直接描述的方法最大的優點就是避免指責與埋怨,而把孩子關注的焦點引導到目前需要解決的事情上。這樣會讓孩子明白問題在哪裡,並且著手去解決。
不過在使用這種表達方式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的,比如一位爸爸坐在飯桌前,提醒孩子幫忙擺碗筷,他對孩子說“碗筷還沒擺好哦”,兒子可能就會說“你為什麼不擺”,顯然孩子說的有道理,爸爸就坐在飯桌前,順手擺一下就行了,幹嘛非要特意過去擺。我們用描述的語言去表達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感覺這件事情是需要他來做的,千萬不要在孩子可能會犯錯誤之前就等待在那裡,好像終於等到抓住孩子的小辮子一樣,再假意的用描述性語言來對孩子說話。
有很多家長常常用這種方式說話“誰喝的牛奶怎麼不放回冰箱呢”。我們經常聽到類似的話,像“誰把被子放這了”或者是“髒衣服怎麼扔在這了”,表面上看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不管誰聽到這樣的話,第一個想到的迴應就是不是我,反正不怪我,即使是我乾的,聽到這樣的問話,第一反應就是趕快先否認,不然接下來壞結果一定讓我承擔了。
大人可能會覺得一個杯子而已,不會有太大的責任,可是對於孩子來說,這個杯子很可能意味著家長的批評甚至是責罵。當然,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說謊或者是推卸責任。如果家長羞辱孩子或威脅孩子的話,孩子通常會想大不了我下次放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其實,我們不如直接告訴孩子他可以放在哪裡,對孩子說“牛奶要放進冰箱裡,不然會變質的”。家長直接提供資訊能更加容易地被孩子所接受,也更能讓孩子受益。
在家長想讓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要用簡短的語言表達,比如想讓孩子換睡衣,就說“孩子,睡衣”,這樣就提醒了孩子該做什麼,同時不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強迫、被命令,孩子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與智慧想辦法去做這件事。
二、尊重孩子的感情,並表達自己的感情,孩子更願意合作我們可以感受到坦誠的告訴孩子自己的感覺,這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合作。家長可以這麼對孩子說“我不喜歡別人拉我的衣服”,“看到門開著,我就會很擔心,害怕會有小偷進來”,“如果我的話沒說完就被打斷,我會覺得不高興”。
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不要忽視與否定孩子的感情,如果孩子的感情是被尊重和接納的,他也會尊重和接納他人的感情。或者是我們可以用寫便條或者寫信的方式給孩子傳達資訊。比如我們可以把便籤貼在孩子的書桌上,寫上希望孩子做的事,文字資訊會更準確便捷地把資訊傳遞給孩子,並且通常會讓孩子非常感興趣並且回味無窮。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作為家長我們要經常做自我反省,那我們要反省哪些方面呢?一、我對孩子的要求是否與孩子的年齡與能力相符合。二、這件事情必須馬上做嗎,孩子可不可以選擇什麼時候做呢?三、我是否可以讓孩子來選擇如何做這件事。四、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是不是總在要他做這個,做那個。只有家長經常反省了,才真正能夠在生活中,做到尊重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合作,把孩子培養成獨立的大人。
結束語尊重是我們一切教育行為的前提,我們的所有表達都是圍繞著尊重的基礎來進行,只有尊重了孩子,才會爭取到孩子的合作。然後,我們要給孩子機會去實踐,去試錯,去體驗,去感受,去思考。
我們不要過多的指責,不要去批評、諷刺,學著對孩子簡短提示,語言是以少勝多的,其實只要不出大問題,讓孩子走點彎路又怎樣,慢了一點又何妨。而且寫便條的方式會讓孩子更願意接受。
其實對我們大多數家長來說,挖苦,說教,警告,謾罵等等,這些已經深深的植入到了我們的語言當中,因為我們從小就是被那麼教育。在我們學習用新的模式和方法來讓孩子合作的時候,需要不斷的控制自己,慢慢地進步。而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們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和練習當中,學會和家長合作的。
-
11 # 育鄰人
人世間最偉大的事業:父母心甘情願將孩子撫養長大並奉還給社會。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故而,人類社會或國家的命運不掌握在政治家、資本家手裡,而是掌握在億萬個家庭和父母手中。《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父母是人世間最偉大的職業。因為,父母賦予孩子生命 、塑造孩子的靈魂 ;父母之愛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動地,教育好孩子是人類生命歷程中最神聖、最偉大、最輝宏的事業,父母是人生之中唯一無法按薪辦差、無法挑選僱主、無法跳槽的職業。
父母和孩子是世界上最幸運的相遇
父母和孩子是世界上最幸運的相遇《增廣賢文》:“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百年才能修得相遇之緣、同床共枕是千年才能修來的福報。孩子與父母一生相伴數十年,每個人類受精卵都是數以億計精子競爭的結果,父母與子女是痛苦且幸福的相遇。
李商隱詩《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孩子出生前母親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十月懷胎,養育孩子並賦予他們獨立處理各種社會生活技能更是需要經歷近20年的煎熬。一方面,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一代更比一代強;另一方面,無論孩子將來是成龍還是成鳳都離不開擁有完整且獨立的行為處事能力,而孩子逐步走向獨立自主的學習成長過程又必然會因為不聽父母教誨而被定義為叛逆。
《哈利·波特》中最強大的咒語是愛。莉莉對於小哈里的愛,讓他從伏地魔手中倖存。愛讓哈里擁有了母親的保護,愛讓哈里最終成長並有了反擊的力量,最終守護了世界。被愛包圍著長大的孩子,終將以愛對待世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這樣解釋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沒有耐心:“‘本我’總在有意識與無意識的計劃控制孩子,以達到父母認為能夠給予孩子最幸福的生活狀態。”
教育就是賦予孩子代理適應社會生活的智慧
教育就是賦予孩子獨立適應社會生活的智慧教孩子學講話
引導孩子走路
送孩子上學
帶孩子融入社會
......
孩子父母生、父母養。但是,孩子又不從屬於父母,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與父母一樣享有完全平等的生存權利,父母能夠且必須做的就是以自身擁有的社會生活經驗幫助孩子實現生存獨立。紀伯倫《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教育是人類社會最偉大的事業、其核心任務就是“承賢啟智”,就是以前人總結的成熟社會生活經驗教會孩子如何做事、何以做人。全世界新生嬰兒降生之時除了擁有會呼吸、能進行初級食物【母乳】消化的身體之外幾乎一無所有,他們不能支配自己的身體、不能自己尋找食物、更不帶任何思維意識。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每個孩子都在導師【包括家長和學校老師】的細心教導下逐步學會了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思維能力。華羅庚著《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每個孩子成長、成才的背後都是導師無數個晝夜辛勤撫育的結果。
學校教育賦予孩子社交智慧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家是每個人生命的起點,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是,父母送孩子參與社會實踐、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有且只有一個目標——將孩子撫養長大並奉還給社會。
-
12 # 快樂庭院
就孩子不聽話的事情,最近有一個家長非常頭疼,問我怎麼辦?
我告訴了下邊的幾句話:
孩子是獨立的個人,有自己的思想,為什麼要事事聽你的話?你自問一下自己是否能完全聽父母的話?
答案一定是:不能。
孩子如果事事都聽你的話,那孩子不就成了一個沒有思想沒有頭腦的人了嗎?你不擔心嗎?
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擔心。
孩子不聽話是正常的,太聽話就不正常了,你捫心自問是不是如此?
答案一定是:太聽話也讓父母糟心。
更何況,做為家長,你是絕對地對的嗎?對孩子的每一個要求都是適合孩子的嗎?你都能說出讓孩子信服的理由嗎?或者是都是原則性的問題嗎?
當然很多都是一些生活和學習中的細節問題,比如家長覺得冷,就要求孩子加件衣服,而孩子感覺不冷,就不願意,於是家長說:“你咋不聽話!”家長認為孩子需要喝水,孩子不渴不想喝,於是家長說“這孩子咋不聽話!一會兒你就渴了!”孩子該寫作業,卻黏著電視遲遲不離開,家長說:“你咋那麼不聽話!該寫作業了!”等等,有時候家長的要求是合理的,但並不是每一次都是合理的。
經常抱怨孩子不聽話的家長肯定是不管大事小事對孩子關心無微不至,且多是站在自己立場要求孩子的多,站在孩子角度考慮問題少的。
向我報怨孩子不聽話的那位家長希望我能和他四年級的兒子聊聊,讓孩子能聽話些,我真為難,因為我認為這個孩子不聽話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這個父親和家庭的問題,和一個沒有問題的孩子建議家長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有的問題,不是浪費時間嗎?
孩子不聽話,根源在於家長的觀念和家庭教育。
-
13 # 桃李漫天下
一,轉移大法。
孩子不聽話,多方面原因,如果跟你死拗起來,往往會弄的一團糟,那麼該怎麼辦?試試轉移大法,把孩子的現在所關注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比如新奇的、有趣的物品或其他事情上。如果是學習上跟你死磕,先別讓他學習,讓他乾點家務什麼的,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轉移了,就會很快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二,冷落大法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大發脾氣,你不要著急,用冷落大法制他,不理睬他,不和他討價還價,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這時候,孩子自己會慢慢覺得好沒趣,而逐步作出讓步。成功後大人不要不理不睬,要對孩子進行再教育,並用“相信你以後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三,懲罰大法。注意要適當懲罰,舉個例子,孩子就是不寫作業,並故意把文具盒扔到地上,你要馬上對他進行批評,強烈要求他把文具盒揀起來。孩子肯定會不服從,那麼懲罰大法上場,你果斷的告訴他:已經答應給你買的衝鋒槍不再考慮,如果不奏效,就“單獨隔離”,還無用,可以“修理”他,但非到萬不得已,不用修理人這種極端方式,如果非要用,也得在孩子先做錯在前才可用,不能亂用。這種懲罰措施,會使孩子確切地感到你的態度十分堅決,沒有討價還價餘地,這樣,孩子那種“我為主”,“我獨佔”,“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有很大改觀
四,表揚大法什麼時候表揚?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要進行積極的表揚、誇讚。但更要注重孩子不聽話、任性的行為,不能任何事都表揚,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什麼是大人贊成和允許的,什麼是大人反對和制止的,就會知道任性時會受到懲罰,聽話、不亂髮脾氣、乖巧時就會得到表揚和獎勵。
-
14 # 育萃教育劉老師
那麼如何去了解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呢?其實很簡單,我們都是從孩童時期走過來的,只要想想自己當初的心理特徵和思想,也就能夠理解和應對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任性”了。
孩子天性率真、直接,不會拐彎抹角。記得有一次老師幫一位成績較好的孩子輔導作業,發現一兩個錯誤便和顏悅色的給他指正,一兩次孩子還及時改正了過來,五六次後,孩子生氣的把筆一扔:哼,不寫了!我立刻明白過來我做錯了,如果你正在認真的做一件事,別人一會說你這也不對,那也不對,換成誰心裡都可能會有些不爽,只是大人們能夠剋制自己的脾氣。而小孩子生氣就是生氣,開心就是開心,不會偽裝,所以對於孩子率真的性格,我們要學會包容和體諒。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孩子的想法看待問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嚷嚷著讓爸媽給他買,如果不買就會大哭大鬧,很多家長就會給孩子買了。但是這樣難免會養成孩子刁蠻任性的性格,認為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就沒有得不到的,會讓孩子們潛意識裡覺得世界上的東西都是自己一個哭鬧就能獲得的。有了一次成功的經驗後,以後難免會再次效仿,讓家長焦頭爛額。其實,我們不妨給孩子灌輸一個概念: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勞而獲的。在孩子索要東西的時候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你可以得到這個東西,但你必須得付出相應的東西,比如必須花一個小時時間來閱讀書籍,幫爸媽做做家務等。養成孩子任何東西都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獲得的習慣,對於孩子以後獨立的生活大有裨益!
多聽聽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即便這些思想有時有些可笑和幼稚,父母也不要去幹涉他們,要學會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去理解他們對於事物的認知,這樣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於自己的尊重,讓親子關係更為融洽。對於孩子對的想法父母不妨大膽地鼓勵孩子,向孩子傳達出自己對於孩子想法的認同,對於孩子有些偏激的看法,父母切記不可直接打擊孩子,可以給孩子說“你的想法挺新奇的,不妨去試試”、“媽媽很認同你的想法,期待你能成功”。即便是錯的,也要讓孩子自己在實踐中去增長自己的體會和理解,有時候爸媽的經驗直接傳授給孩子遠不如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和感悟來的深刻。
其實,對於教育孩子,無非就六個字“理解,思考,認同”,用孩子的思想去理解孩子,思考孩子這麼做的原因,對孩子的積極的行為表示認同。孩子覺得家長很能理解自己自然很樂於和家長成為朋友,那麼朋友間還需要教育麼?不知大家在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面臨難以教育孩子的問題呢,大家又是採取怎樣的辦法去解決的呢?
-
15 # 米米教書育人
孩子不聽話,不外乎四種原因。第一,孩子進入叛逆期。第二,平時對孩子過於放縱。第三,對孩子過於苛刻。第四,父母對孩子管教只用嘴,說完自己都忘了。 下面我就逐個來分析一下:
( 1)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孩子出現叛逆期。第一次在兩歲左右,寶寶慢慢的喜歡說“不”,父母應該正確的引導。跟寶寶說話多用這樣的句式,例如:我們今天中午吃麵條還是米飯。讓孩子只能選擇這或者那。儘量別用這樣的句式:我們吃飯好不好。這樣孩子就有說不“不”的機會。
第二次叛逆期在小學一二年年級時侯孩子既想依賴父母又想獨立,這個時期的孩子很矛盾。父母要多點耐心聽孩子說自己的想法。
第三次叛逆期在孩子上初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脆弱又敏感。需要關心但又不肯接受說教。既驕傲又自卑看誰都不順眼又極度想得到肯定。經常處於我很煩很不爽的狀態。這個時候要給孩子一點私人空間,一個月跟孩子談一次心,由父親出馬比母親的婆婆媽媽更有效。
(2)過度放縱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一旦有一次不滿意就沒完沒了的鬧騰。那就要狠下心來面對了,一次兩次三次讓他鬧,不能滿足的就是不能滿足。孩子發現沒用之後自然就不鬧了。
(3)過度嚴格,像個統治者管制孩子的一切事情。長此以往孩子的神經繃的太緊反而激發了他的逆反心理。
(4)第四類父母用句老話來講就是“光打雷,不下雨”。孩子不聽話,父母只會說:一會我揍你,晚上不準吃飯,今天不準出去玩。結果說完自己就忘了,孩子該怎樣還怎樣。父母說話一定要算話,說了晚上不準吃飯再心疼也不能給孩子吃。當然最好別說這樣的話,孩子不聽話可以讓孩子在屋子裡罰站,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規定罰站的時長。
孩子不聽話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你的孩子具體是什麼問題也可以私聊我,我來幫你分析分析。
-
16 # 兔子侃大山
為什麼不聽話。都是慣的。
第一:打。這是簡單的辦法,也是最粗暴的方式。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孩子有怕頭,自然會收斂。但是這種做法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有度,不能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第二:說服,這是一種最不好實現的辦法。因為孩子是很難被說服的,這是孩子的天性,他會以他的目的為動力,你退他就進。
第三:薰陶。其實孩子不聽話大都是氛圍導致,最高明的家長是會透過環境的薰陶來改變孩子。一個好的氛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條件。
-
17 # 養生百事通
自古以來,棍棒底下出孝子,過分溺愛孩子,也會造成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3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可以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每一個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喜歡和家長對著幹,先和孩子溝通,溝通無果,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過一會再來和他溝通。
家長要給孩子制定規矩,在日常生活中要明確的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儘量也不要去打孩子,除非到了非得打的時候,儘可能的用自然後果去懲罰孩子,讓他知道他做的事情是錯的,是需要承擔後果的。
打孩子的時候不要情緒化,打要打的明白,要讓他知道自己為什麼捱打,不然打了也白打,千萬不要搞不清楚事情就去打孩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總結:孩子不聽話,要立規則、做榜樣、嚴肅談話、耐心糾正、家園配合,共同教育。
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同樣的內容,對孩子引起的效果差別也很大,如果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可以讓孩子更有積極性、有自信,孩子也會覺得自己可以,自己能行。
-
18 # 創客夢工坊
孩子有錯,做父母要知道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心氣和,幫孩子修正錯誤,需耐心花點時間和精力輔導孩子認識錯誤的根源,重點是讓孩子知道錯在那裡,平時對孩子多接觸,當好朋友,別那麼嚴謹,做得好多表揚激勵孩子,做父母長輩的多做些榜樣,有利於孩子成長。
-
19 # 青春的風帆
孩子不聽話,大人會很無奈!
我們試著換位思考思考,我們大人站的角度及出發點是什麼?為什麼非要孩子聽話?
作為大人真正讓孩子聽話的目的就是:以大人的眼光、認識去要求孩子,可是,孩子們和我們想的不一樣,這就形成了隔閡,代溝!大人認為孩子不聽話,是忤逆,是背叛,是不聽話!可是,在孩子們眼裡,大人們是霸道、是蠻橫、是不講理!
再說,孩子終究會長大成人,作為大人,我們的培養目標,就是讓孩子們長大後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做的比別的孩子出色、優秀!
因此,我們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心裡,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讓孩子聽你的話!
-
20 # 語文閱讀理解提分公式
孩子不聽話也有很多原因,先看都有什麼原因吧:
1. 父母無視孩子的實際情況和現階段的特點,一味地要求孩子。
2. 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內心需求,採取不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育方法。
3. 做了沒有好結果。孩子小時候聽家長的話,但是到了學校,按照家長說的去做,不但沒有得到表揚,反而的到了批評,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地位收到衝擊。
4. 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嘗試自己做選擇了。
所以說孩子不聽家長的話,並不一定是是孩子出了問題,作為家長,也要反思自己。那孩子不聽話,我們家長該如何做呢?給大家總結了5點:
1. 為孩子傾聽做出榜樣,家長要注意在孩子心目中樹立的形象,多傾聽,多理解孩子,讓孩子從中學到傾聽和理解。
2. 養成和孩子聊天的習慣。有的父母平時只顧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時間陪孩子聊天,並且目光都聚焦到了孩子的缺點上。如果平時與孩子多交流,做到互相理解,孩子也會接受父母的建議。但是沒有建立在溝通基礎上,一味地批評,會讓孩子很反感。
3. 及時強化孩子的正向行為。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及時鼓勵或獎勵孩子,做好反饋,讓孩子能明白父母的期望。
4.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父母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只要是決定的事情,絕不能因為孩子的任性反抗而妥協,要堅持自己的決定,等雙方情緒緩和時,再講明道理。
5. 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要樹立權威。當孩子無理取鬧時,父母要減少和孩子無謂的爭吵和嘮叨,透過和孩子事先制定家庭規範的方式,督促大家各負其責。長此以往,孩子也會願意在感到平等和有趣的情況下,自覺完成任務。
另外,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也要試著去理解孩子,或者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要一位的否定孩子。
回覆列表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不聽話一定是讓每位父母最頭疼的一件事。但在感受孩子不聽話所帶來困擾的同時,父母往往會忽略了是什麼導致了孩子不聽話現象的出現。每個孩子生來就象一張純潔的白紙,正是父母不同的養育方式讓這樣白紙上有了不同的圖案,孩子聽不聽話,也正是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培養出來的。所以,要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父母先得反思自己的養育方式是否存在不足。
01 懲罰只能短期有效有些父母崇尚簡單、直接的養育方式,遇到孩子問題,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是責罵、懲罰。這樣的方式的確簡單,也不需要花什麼心思,而且在剛開始的時候,效果會非常顯著,似乎只要一懲罰孩子,孩子立馬就聽話了。可是時間一長,父母就會發現,懲罰的效果在逐漸變差,甚至還有激化的現象,越懲罰反而越不聽話。
02 嬌縱才會導致失控有些父母則永遠把孩子看作一個長不大的寶貝,什麼事都聽孩子的,什麼要求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在這樣的養育模式下,完全不知道什麼是行為的界限,更不知聽話為何物,心裡只有一個自我。
03 和善與堅定並行才是良方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連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再堅持和善與堅定並行的態度,讓孩子能清晰地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與平等,但又能瞭解自己的邊界。既不需要懲罰也不需要嬌縱,孩子就能培養出自律、自控的人生態度。
育兒先育已,孩子的問題必定體現出父母存在的問題,先糾正自己再改善關係,孩子自然就聽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