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字姑姑
-
2 # 季長鳴
人生三十,是指三十了,家庭 事業 各方面都取得不錯的成績,衣食無憂,家庭幸福美滿,事業蒸蒸日上,身體健康。
-
3 # 品茶談子午
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是孔子說的,當時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這個時候做事合於禮,言行都很得當。三十歲的時候就可以自立於世。
而如今“三十而立”是指人到了30歲的時候即要成家立業了,家庭是一個人在這個年紀成熟穩重的一個體現方面,可以脫離父母的照顧自己支撐起一片屬於自己的天了,因為那時人已經到了中年,有了一定的處事經驗和經濟基礎。如果還沒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一個家庭,等歲數在大一些的話就太晚了。
-
4 # 呂永平
“三十而立中”的“立”,是指人們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一種自覺的意識,一種人格獨立的意識。
“三十而立”,主要是指立身、立業、立家。立好後,我們的人生有了目標,有了方向,事業才會風生水起。
總之,作為三十歲的人,人生的世界觀早已形成,在社會上,為人處世,有了一定經驗,一個人能獨立承擔自己的責任,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問題,能夠獨立的處理。
“立身”就是要樹立高尚的品格與修養;“立業”就是要確立事業,找準人生的方向;“立家”是指成立自己的家庭。家是心靈的港灣,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家也是人們對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
至於是立了才三十還是三十後財力,沒有多大意義。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人只有能承擔崇高的使命、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投身於國家和社會的建設中,人生才有意義。
-
5 # 天行健ZXM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三十而立都立足什麼?
第一,人格獨立~要把自己的性格塑造好,知道如何修正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如何發揮好自己性格上的優勢和亮點,從而打造好自己優良的性格品質
第二,生活獨立~生活中形成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習慣,自己應做或能做的事情,最好獨自完成,儘量少,或者不麻煩別人,懂得尊重和善待他人,對家庭和社會多付出,多奉獻,有一顆感恩之心
第三,財務獨立~生活上自食其力,不啃老,不負債或不負無能力償還的債務,不要過度透支消費,維護好自己的誠信體系
對於立了才30還是30後才立,這並不需要整齊劃一,視自己的現實情況而定,因為所有人的發展不可能步伐一致,有的早些,有的遲些,我認為年僅30或30多都可以,沒有必要太死板或太較真,在以往歷史上也不乏有大器晚成的和青年早期才俊
依據是近現代以前,30歲左右是上有父母,中有夫妻,下有兒女最普遍的社會家庭,特殊情況除外,所以作為30或30多歲年齡的人,是一生不斷髮展和完善自我的黃金階段,家庭和社會責任重大,故要求的能力就越強,在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應該立足家庭,立足社會
-
6 # 純鈞LHGR
“三十”是個虛數,並不是說一定要正好三十歲。
“立”,許多人都解讀為“獨立”,其實並不完全準確。從上下文來看,孔子所言,並非是指人的行為,而是思想,所以,“立”雖然還有“確定某種地位”的意思,但這裡主要是指“獨到的見解”。
三十而立。到了這個年齡段,對事物就應有自己的見解,而非人云亦云了。所以才有下文的“四十不惑”,“惑”也不是迷惑,而是指受影響改變主意。
“三十”是個虛數,實際是可大可小,在此年齡段內,能夠有自己獨特的思想理論,這就可以了。而且孔子也考慮到,人在這時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可以有所變化,可以受些影響。到四十時,就專守自己的信念,不再受他人言論的影響了。
由於“三十”是個虛數,“立”在三十以前也行,在那之後也行,總之是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
7 # 賀虹橋1958
三十而立,只是個概數.沒有定論.青少年是學習知識,樹立理想,增長才乾的大好時機,走向社會後,接觸到具體工作,這一輩子究竟要幹什麼?要幹好什麼?這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一般提倡三十歲以前,確立好志向,而不是等到三十歲以後確立志向.
在此時段,可投筆從戎,當一名現代軍人或將軍,可立志當一名工程師或科學家,或筆耕不輟,當一名詩人或文學家,或當一名醫師,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等等,社會還有許多職業需要我們去選擇,去奮鬥.
那就要看你的才幹機遇了!祝你幸運,祝你成功!
東方行者
-
8 # 餘生不再思念
這個只是一個對年輕人鼓勵的一個標準,三十沒立的大有人在,四五十成功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給天意
-
9 # 家居運營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實是講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階段,至於說三十,四十,是一個大概的年齡階段。也就是說,有些人二十五就立了,有些人到五十也立不起來。
那“立”指的是什麼呢?具體來說,立的是一個人的思維體系。有一句名言叫做“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其中意思也和這個“三十而立差不多”。
我們可以,再深入具體地說清楚一些:
獨立的思維體系有什麼作用?
1.思維獨立,能讓你具備自己都有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不會人云亦云,隨大流,遇事不慌,不亂。
2.思維獨立,能讓你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會培養出屬於自己的才能。能夠具備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資本。
3.思維獨立,能讓你有能力去欣賞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這個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很多人看到美景也只是感嘆一下“啊,真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而你卻可以聯想到古今中外,世事變遷,風流人物,滄海桑田。
所以,三十而立,立的是獨立的思維體系。可不是狹義上的掙錢或者成家,或者別的什麼。當然,以上這些金錢,成家只是順帶的結果。
-
10 # 那時情節
夢想每個人都有。但有的人在夢裡想,有的人在現實中努力實現。
年輪轉至今日,當下的人們,有多少活成自己想要,或者是不讓自己覺得無助的生活。
經常聽一些長輩勸年輕人要能吃苦,能耐勞。說以前吃不飽,穿不暖,還得拼命幹活,幹了也沒得吃穿。是的,人無論年歲,不論男女,都得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但,時間是永遠只會向前的,所以有些事只能是回憶,年輕人體會不到那時的苦,但長輩們卻能感受到現在的生活。你沒看到有些人身價幾億,依然不戀紅塵選擇自殺。你可聞,有些人事業有成,卻家庭破碎。很多很多的事向人們說明,現在的人很迷茫,不知道為什麼而活,是為生活所以活著,還是為活著所以生活。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很多人看到這句話,都覺得是人在三十歲要立事業,四十歲要事業有成。這句話出於《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歲是人生的第一個階段,知道自己想幹什麼。
三十而立:透過十五歲到三十歲的摸索,到了三十確定一生的原則。
四十而不惑:根據你30歲訂下的原則來試,到了四十歲對自己的原則不惑。並不是說一個人到了40歲了就什麼不惑了,而是我對我人生的目標、人生的方向、我所要學的東西我不惑。四十歲,對人生的目標不再動搖。
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到了50還不知道天命,那你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五十歲,明白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天命:我們一生的努力就在證明你有什麼樣的命。命是誰造的,命是我造,我造出我這條命,我造出我這樣的命運,那我抱怨、抱怨誰。能不能重來,沒有辦法重來。人生最奧妙的就是你永遠沒有辦法重來。
六十而順耳:到了60,其他人根本不瞭解你,就在你面前指指點點、咋咋呼呼講一大堆,你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聽也會發脾氣,不聽也會發脾氣,那怎麼辦,耳順,就是聽了跟沒有聽一樣。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是指我從小到70歲,我規規矩矩幾乎已經變成我的生活習慣,我大概不會有太大的差錯,那我就可以放心去做。
五十歲以前要盡人事,排除萬難,不管別人告訴你以後會不會成功,你都不管,你應該做你就全力去做;可是到了五十歲以後你要聽天命,我有這個成功的命,我自然會成功,我沒有的話,我不強求。所有的名和利最後都是空的。
-
11 # 不忘初心ZCJ
依我的理解,應該是三十後而立。《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亊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從孔子的這段話中不難看出,這是他對自已一生各個年齡段的感悟和總結。為什麼他不從十五歲、二十歲說起,偏從三十而論呢?孔子自已說的很明白,因為三十歲之前,只是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但為人處事還不成熟,研究的學問還不精深,到三十歲之後,做事情才能獨立,學問才有所建樹。
到後孔子時代,人們對他的學說有所引用和演化。三十而立的原意被引申、被多元破解,認為一個人從三十歲開始,不僅只是能獨立做事情,還可以理解為從此就能成家立業,功成名就,在人生的道路上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為什麼三十而立呢?因為三十是人的黃金年齡段,精力充沛,思想活躍,創造力強,即沒有了三十歲以前的單純、稚嫩,又沒有到老成持重、瞻前顧後的年紀,敢想敢幹,敢教日月換新天。直到今天,三十而立的事例不勝列舉。
孔子從三十而立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而沒有提到八十、九十,因為他只活到了七十三歲,不可能說出七十三歲以後的人生感言和結論,由此可見,三十而立是三十後才立,而不是立了才三十。
-
12 # 嘉峪關肖軍
我認為,三十而立的三十指的是人生到達了黃金時期:體力強健、精力充沛、思想敏捷……,正是幹事業的時候。三十而立的意思顯而易見,根本就不需要如何依據。
-
13 # 君好哇講文化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這個時候做事合於禮,言行都很得當。所謂言呢,就是要謙卑,行是舉止要彬彬有禮。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成為了一個人三十歲的代稱,一般用於男性,現常用於指人開始有所成就。
這四個字孔子說得是自己。對孔子來說,他的三十而立除了我們所指的那些,還要多一層,那就是對周禮典章規範的學習與尊奉。但孔子的這一層意義不適用於所有人,畢竟已是過去式了。
現代人兒,有了另一伴,組建了家庭,就覺得肩頭有責任了,再也不能只為自己活著,不能太任性,要為了親人、為了家庭,努力加油生活的時候,無論是何年紀了,都覺得三十而立,從此便不再遙遠。
我說,我們要的立除了年齡的增長或者其他種種的提高,也還要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
如魯迅曾經寄語我們中國青年的那樣:“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說得多麼的好!
古時三十歲,人是已經到了中年,而如今的三十歲,相當於古時的二十多歲,所以談一些事情或許還為之尚早,先立這種正確、好的價值觀吧!
三十而立,立什麼?是立身立業立家,就是立我們人自己!
都說人往高處走,可高處卻不勝寒。水往低處流,可又誰知低處納百川。
三十而立是當時孔子對自己的要求,我們現如今假如四十能立,只比孔子晚了十年,也是很可以啦!
其實,年齡它只是一個數字,就跟名字是個代號一樣,別讓它給你的人生設限,三十歲不是完成任務,而是承擔責任!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便是最好的“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離如今的我,還有好些年,內心有萬千念頭,願最後的我們,好的願望都能實現!
“三十”而立,為未來之“不惑”!
-
14 # 火紅生祥雲
“三十而立”出自於《論語.為政》:“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的話。話中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在十五歲的時候就要給自己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志向,發奮學習,在三十歲時,完成所有計劃內要學的東西,從而知書達禮,行為高尚。
古時候,對禮有著非常嚴格的規範,有很多的繁文褥節,對於身份地位各種不相同的人,有著各不一樣的禮義和禮節,還有很多的不同的儀式都制定了不同的禮,上到國家大事人員制度的安排,下到百姓居家及田畝土地的規劃,所以禮是非常繁雜的,一本《周禮》,一個人要全部知曉通會,是很不容易的。那時侯,一個通曉《周禮》的人,在原有的基礎上還得傳承和發展,不斷地制訂新的禮義,這樣就成為了一個大學問家,擁有了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同時也擁有了一張通向上流社會的有效名片,可以得到君王的重視,從而和君王以禮論道,談論治國齊家評天下的大事。
所以孔子的意思是:“三十而立,立於禮”,在《論語.泰伯》中,孔子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那麼,儒學大師孔子老先生說這話的用意很明顯了:一個人要致力於學禮,在三十歲的時侯,要通曉禮儀,行為端莊,舉止得當,以禮而立於天下。說白了就是以禮而獲取功名。
而現在,隨著時代的不斷前進和發展,我們已經把孔子老先生說的“三十而立”的意思變換成了三十歲就要完全獨立,開創自己的人生的成就了。
也可以這麼說,現在的人將“三十而立”這句話作為了對自己的警示和鞭策,認為一個人在三十歲的時侯,是該脫離父母的庇護,自己去拼搏出一片天地,往小了說,是賺更多的錢,接過父母的擔子,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回報父母;往大了說,三十而立,是該去做出不凡的成就,報效國家,造福社會的時候了。
至於三十而立,是立了才三十還是三十後而立,我覺得三十歲前後的一年都可以稱為三十而立,我們不必掐著手指算時間,硬性規定三十歲生日這天才可稱做三十而立。說到底,這其實是一個鑽入死衚衕的問題,沒有必要為這個展開討論,更不需為此去找出什麼依據。
-
15 # 間間詹詹
三十而立的出處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日常生活中,關於年齡最著名的說法莫過於“三十而立”、“而立之年”了。這來自於《論語》,是孔子晚年對自己的人生以十年為單位進行的總結。
孔子生平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有同父異母姐9位,同父異母兄1位,兄腳有殘跡。其父叔梁紇為延續子嗣再娶顏氏女,而得孔子。孔子三歲,父死,母顏氏未滿二十。孔子祖上曾為宋國國君,但到孔子父親時已降至魯國大夫的家臣,而叔梁紇死後,孤兒寡母的孔家已十分貧困,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他十五歲立志學好禮樂射御書數等技藝,十七歲,母亡,十九歲娶宋幵(jiān)官氏,後赴宋國習商禮。
孔子二十歲生子,魯國國君魯昭公送鯉魚祝賀。三十歲時齊景公和晏纓來訪向他問禮,之後他開辦私學,三十四歲入周向老子請教得大啟迪,三十五歲在齊國從仕與齊景公論證,從成年到青年,孔子自強自立,一步一臺階。四十歲的孔子閱歷豐富、學問精進、信念堅定,五十歲讀《易》韋編三絕,算出天、地、人之命。
五十五歲孔子被迫離開魯國,在其他諸侯國推廣他的治世安民之道,可謂知其不可而為之。六十歲笑受喪家狗之名,聽逆言卻耳順,六十八歲終能回到魯國,後世稱這段遊走經歷為“孔子周遊列國”。晚年的孔子整理典籍致力教育,六十九歲獨子孔鯉死,七十歲聞西狩獲麟知世道無望絕筆《春秋》,同年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年僅四十歲的顏回死,看盡人間百態已從心所欲。七十二歲,相伴時間最長對自己最忠心的弟子子路在衛國死於非命,接連遭受打擊。不久,七十三歲的孔子去世。
什麼是立什麼叫“立”?現在常說“成家立業”,那麼結了婚就叫“立”嗎?孔子十七歲就結婚,他為什麼三十歲才自稱“而立”呢?這仍然要從《論語》裡找答案。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由此可見,知禮才叫“立”,並不是三十歲叫立。孔子說自己三十而立,是說三十歲時他知禮了,才立了。更重要的是,這不是自說自話,孔子的知禮是別人承認的,有什麼標誌事件嗎?有。魯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齊國國君齊景公與大夫晏嬰出訪魯國,曾與孔子探討政事。內容是關於曾經弱小的秦國何以成為強大的諸侯國,孔子答:堅守大志向,並舉賢任能。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闢,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闢,行中正。身舉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紲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史記·孔子世家》)在魯國與齊國的重大外交活動中,孔子能與齊景公和晏嬰論政,足見孔子的“知禮”得到了社會認可。顯然,在孔子時期,結婚生子不是“知禮”的標準,三十歲也不是“知禮”的標準。
禮是什麼既然“知禮”才能立。禮又是什麼?在古代,禮是一套複雜的社會規範,劃定了人與人之間的身份差別與關係,是儒家的方法論。對於士人來說,透過自身的努力,做到“知禮”,然後才能獲得社會認同,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其表現是:在學術領域有建樹,在政治領域參政議政。每個社會有每個社會的禮,每個時代也有每個時代的禮。我們不可能完全用孔子時代的標準套現在,如今要做到“知禮”和“立”有現在的標準,但仍然與是否三十歲沒有關係,換句話說,只要在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領域得到了較高的社會評價和正面的承認,就可以算“立”了。一個人有可能少年就立,也可能中年、晚年才立,還可能一生不立。
志於學 才能立孔子時代“立”的標準已不完全適用現在,但孔子達到“立”的很多方法仍然管用,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志於學。孔子能立,能被後世尊聖,最重要的就是他勤學、好學、樂學,古今中外成事者莫不如此。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先學好,再發展,再建立,才可能立。現在回到您的問題,三十歲是孔子的而立之年,我們如果不學習,不努力,無論什麼年齡都不能立,但只要也像孔子一樣,志於學,勤學、好學和樂學,我們可能早於三十而立,可能晚於三十而立,終有一天能立。
-
16 # 七月流火140400643
以現代的科學標準來解讀傳統文化,會鬧出很多笑話來。傳統文化經典中的許多數字都是不精確的,只是大體而言之。不必太過計較了。
以年齡而言,古人所說的大多是指虛歲。舉例說明,有兩個人,一個除夕天出生,一個春節天出生。按現在的眼光看,兩個人歲數相同。但是按傳統的演算法,除夕生的就要比春節大一歲。過一年,長一歲,就是所謂的虛歲。現在長一歲的時間和過年沒關係,和生日有關係。這種變化是與現代社會管理體制和方法相關聯。如果現在退休的年齡全部以春節劃線,人們長歲的時間點,又會回到過年上。但以生日計,更公平,人員辦理退休的時候就會更分散,不會扎堆。因此,孔子所謂的三十,其實是二十九。但我們今天也沒有必要把孔子的話按現在歲數重新訂正一下。比如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訂正後應該是:吾十有四而志於學,二十九而立,三十九不惑,四十九知天命,六十九從心所欲不逾矩。當然,這種訂正只能是個玩笑。
孔子所謂的立,簡單的說就是脫離父母和社會的關照,能夠在社會上獨立生存了。這個獨立生存的概念,不是自己單獨一個人有吃有喝的就叫獨立,做為男人,所謂的立,其實指的是一種支撐家庭的能力,也就是說,這個時間,是可以養家餬口了。
孔子所言雖是以自身為例,但說的是大多數人都存在的一個普遍情況。男人在十六歲前後,生理上開始成熟,傳統社會正常情況下,男子十六到二十歲是正常的結婚年齡。按傳統的做法,兒子結婚之後,就可以分家另過了。但大多數人在分家另過之後,並不能完全離開父母的幫助和支援。比如,傳統社會中,給兒子照看下一代,是父母不可逃避的責任,所以,含怡弄孫成為人生幸福的一個標誌。
到男子三十歲的時候,正常情況下,孩子大約六歲到十五六歲了。這時,做為男人就可以不靠父母而獨立生存了。這叫“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可以和一個民間俗語合起來理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說,“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為什麼以三十年為界劃分人生的前後兩期呢?因為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一個迴圈就是六十年。而且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低。歷史上大多數時候,人的平均壽命不過六十歲。所以,能夠過完一個花甲的,算是有福的了。因此,按一花甲平分,把人生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是老子養兒子,後半部分是兒子養老子。所謂的“立”,就是我不用老的養了,我可以養他們了。
總上所述。三十而立,只是一個大體的說法,是個平均數。現實中有得人,有的立的早,有的立的晚。比如社會上有的人不到二十就開始打工,到二十五歲時就事業有成,並娶妻生子,養家餬口養父母,那麼,這是三十歲之前就立住了。有的人到五十歲的時候,還在啃老。說明他到這時還是沒有立住。
所謂的立,就是在以家庭為核心的社會關係中,能夠起到獨立支撐的作用。不能把孔子的話理解為聖旨,認為一個人到了三十歲的時候,自然就立住了。這個時間點無論是以公曆算還是農曆算,無論是算虛歲還是算實歲,都是錯的。
回覆列表
三十而立,不是單單指成家或者立業,是說在三十歲時擁有成熟的思維模式,獨立而縱深的思考能力,有獨立的人生觀和選擇觀,已經是一個能夠對社會和自己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知和理解,能為自己買單負責的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