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某知名211大學軟體工程本科生,非常想去美國讀研,但苦於家庭經濟能力,目前還是糾結。我想提問的是加入我能申請到CS專業的四大名校類別的學校,我能有哪些途徑去降低我的留學費用?
8
回覆列表
  • 1 # 壹出國

    很多大學生想出國留學,一是想接受國外先進教育,二是想走出國門看世界。

    但很多大學生,會覺得自己的留學想法不成熟,認為家庭條件一般,父母能夠給予自己出國留學的支援有限。

    工薪家庭,該如何高性價比的規劃出國留學呢?那麼,請你收下以下這份留學省錢指南。

    一、國家選擇

    2019年TIMES排行榜聯合FAIRFX統計了全球留學費用最高和最低的國家和地區。

    其中,留學費用高排名第一的是美國,其次是澳洲,然後是紐西蘭、加拿大、中國香港、英國、新加坡、以色列、瑞士……

    留學便宜的地區有:德國、瑞典、芬蘭、南非、中國臺灣、丹麥、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盧森堡……

    如果對比平均生活費,以上這些歐洲國家與前面提到的美國、澳洲、英國費用差不多,最大的差距在學費這塊。

    例如,瑞典、德國、芬蘭、丹麥等均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人民幸福指數簡直爆棚,福利好到爆炸,學費作為福利的一部分,自然費用也就低了很多。

    例如,去法國、德國、西班牙讀公立大學,是免收學費的,去德國、西班牙僅需交一筆小額註冊費。

    如果看中這個國家高校的世界排名和教育水平在世界的影響力,那麼亞洲國家中,日、韓兩國是不錯的選擇,在保證高質量教育的同時,留學成本相對英美澳加四大巨頭要低很多。

    所以,在其他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考慮經濟成本和承受能力,選擇學費和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及地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城市及院校

    美國,作為留學界的扛把子,教育資源世界一流,同時留學成本也穩居第一位。如果想留學美國,卻又考慮經濟壓力,那麼可以從城市選擇入手。

    一級城市,例如紐約、洛杉磯、邁阿密、芝加哥、華盛頓等,生活費約8000-12000元人民幣/月;

    二級城市,例如匹茲堡、西雅圖、拉達斯、亞特蘭大等,生活費約為6000-8000元人民幣/月;

    三級城市,例如美國南部、中西部、東南部州、德州、康州等,生活費約5000-6000元人民幣/月;

    四級城市,例如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路易斯安納州等地區,生活費約3000-5000元人民幣/月。

    澳洲,作為近幾年來中國學生的熱門選擇,其中悉尼、墨爾本地區平均生活費約為12-14萬元人民幣/年;布里斯班、佩斯地區平均生活費約為10-12萬人民幣/年。

    在法國,普通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收費有著很大差別,一般普通公立大學只收註冊費而不收學費。

    不同國家的不同城市、不同學校,甚至不同專業學雜費、生活費都不相同,所以留學生在選擇留學院校和專業上把握一些技巧,也可化解高額留學費用帶來的經濟壓力。

    三、獎學金

    大家在申請學校的時候可以先到目標院校官網查清楚,是否有提供全額獎學金?全額獎學金授予的條件有哪些?

    再仔細分析自己的各項申請條件,逐一核對是否滿足,不滿足的部分有沒有方法彌補。

    美國很多學校大多數專業都提供全額獎學金,主要看申請人的語言成績、GPA、有無科研經歷及科研成果、其他條件等。

    較難申請,但如果申請成功,可以涵蓋幾乎全部留學所需。此類獎學金一般為學校撥款,學生將可以無需打工,專心讀書。

    此外,像英國可以申請海外研究獎學金、蘇格蘭國際獎學金。

    在法國可以申請卓越獎學金、埃菲爾獎學金、高等商學院獎學金等。

    為了吸引和獎勵更多優秀的留學生來留學,義大利政府每年也會為留學生提供一定的獎學金。目前更有馬可波羅計劃,圖蘭朵計劃可供留學生申請。

    日本,國際教育協會對調查顯示有57.6%的留學生獲得了各類獎學金,獎學金數額每月平均為7萬日元左右。

    在南韓,會根據韓語成績、均分評估後給與30%-100%的獎學金,約100-250萬韓幣不等。

    各國都有針對國際留學生補貼的獎學金制度,大家平時多關注國外獎學金資訊,越早申請成功把握越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留學成本,緩解經濟壓力。

    四、勤工儉學

    德國的國立大學實行免費教育,留德花費佔較高比例的是房租,約300-600歐元不等。德國生活費生活費約9000歐元/年,學生可利用課餘時間打工節省留學成本,每週可打工20小時。

    荷蘭對留學打工有一些限制,你需要申請許可證,且每週工作時間不能超過10小時,你也可以選擇在夏季的6/7/8月全職工作。

    紐西蘭政府規定,每週可以打工20小時,較低工資13紐西蘭元/小時,假期是可以無限期打工的。

    在日本,持“留學”簽證中的大學專門學校生被規定一天工作時間在4小時內,暑期間每天允許工作8小時。在南韓勤工儉學,一個月可獲得60-80萬韓元。

    五、其他

    留學生可以從吃住方面節省花銷,可向當地政府申請社會性住房補貼,自己做飯或與其他學生搭夥並分擔用餐開銷。

    缺乏言語基礎的學生,可先在國內打好言語基礎,達到語言要求或直接透過國外大學的語言考試後,再留學,畢竟在國外的語言培訓費用實在是太高了。

    銀行外匯牌價天天變化,合理換匯能減少支出;選擇票匯能節約費用;若學校接受信用卡付費,可省匯款手續費。

    許多申請者由於材料準備不充分遭拒籤,不僅耽擱學業,還損失不少費用,再次申請還需重新花錢,造成重複消費。

    也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幫助到那些有著留學目標而不敢前行的同學們,不管你最後做出了什麼選擇,只願你未來回想起來,是帶著笑臉,而不是遺憾。

  • 2 # 戰鬥小鹿

    留學前最好學會那個國家的語言

    如果是英語國家,那麼會簡單一點,但費用可能稍微高一些

    如果是小語種國家,最好先學好當地語言,然後自己去官網看申請流程,按照流程一步一步的申請。每個學校都有相應的對外招生辦,自己寫郵件去聯絡。一是可以省下中介費,二是可以提前鍛鍊自己的獨立生活,解決事情和溝通能力。

    去到當地後,首先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然後多交朋友。遠親不如近鄰。大部分同學還是會選擇走中介渠道的,向他們要到中介的聯絡方式。中介和外辦一般都有合作,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花錢去請中介去解決。當然,我還是建議自己去解決,自己去當面和外辦溝通。上課一定要勤快,國外非常注重出勤率,考試反而簡單很多。有時候甚至就只看作業有沒有交,再看看出勤率就免考了

  • 3 # AIR的旅行記憶

    在留學期間如何做得更好?在此給即將要出國留學的朋友奉上三個詞:積極,開放,果敢。

    對自己的課程和未來要負責,積極關注學科的動向和學校提供的幫助,比如針對職業發展的免費一對一答疑等等。

    對各種機會保持開放的態度,多參加國外不同文化的活動,多接觸外界一些新鮮的事物。

    關於留學到底值不值得這個問題:人生沒有不值得的經歷。不管選擇了怎樣的人生路,只要你有一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心,認真去體驗去感悟,那些經歷最終都會給你帶來好的影響。

    那麼留學一年,我最重要的收穫?安靜的沉澱期;沿途的風景;此生不忘的友誼。

  • 4 # 明天你好h70

    1.出華人數呈現增長趨勢

    據教育部相關資料統計: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比2017年出國留學人數增加5.37萬人,同比增長8.83%,持續保持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地位。出國留學的形式向好,熱度持續上升。

    2.海歸人才利好政策頻出

    國家推出多項海歸人才政策,比如:落戶政策,免稅車政策,政府對歸國海歸創業資金支援,子女入學等。利好政策的推出為出國留學更加提供了便利。

    3.建議在全球疫情穩定後再出國留學,目前全球新冠疫情非常嚴重,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暫時不要出國留學。

  • 5 # Sally三老師

    同學,你好,假如你真的拿到了四大名校的offer,首先,你可以放肆的大笑三聲,這是非常珍貴的機會,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入學自己的dream school,你已經領先眾人一步了。

    其次,你需要冷靜下來,思考你的下一步,那筆昂貴的學費怎麼辦?––美國的大學設有很多獎學金專案,國家級別的,州級別的,校級別的,特殊的個人獎學金等等,明目眾多,最多的就是全獎免除學費的,其次就是20-80%學費減免。你能夠拿到錄取,說明你本身不管是專業成績,還是語言能力,或者科研經歷都是非常優秀的,那麼你肯定是達到了申請獎學金的條件。你需要羅列出有哪些專案你可以申請,申請需要哪些材料,申請是否有節制時間,要透過網上填寫申請表還是怎麼弄,是否可以同時申請多個獎學金……確認好後,就可以開始行動了。

    另外,國外學習過程中需要的生活費就得自己多打幾份工,前期還是需要父母支柱一下,一家人一起努力,美好的明天就在前方。

    個人建議: 獎學金申請出結果的時間相對慢,你可以透過郵件形式跟緊申請程序,同時,你也可以聯絡下專業導師,出示你的優秀簡歷,表明自己的學習態度,並委婉懇請老師幫助你申請獎學金

    希望以上資訊對你有用

  • 6 # 光軍老師的快樂生活

    家長該不該把孩子送到美國去學習,讓我們來聽一聽楊振寧的說法

    關於未成年人是否適合出國留學,家長們一直很關心。有一部分家長把孩子送到美國去讀中學。有一些名人和明星也是這樣做的。那麼,這樣做合不合適呢?

    楊振寧教授於2016年5月,接受採訪時曾說,把中學生送去接受美國教育,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他強調了兩點:

    第一,美國的中小學教育並不比中國強。這話從楊振寧教授口裡說出來,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因為楊振寧本人就是因為去美國留學,才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取得偉大成就。他應該非常認同美國的教育才對。

    楊老說,美國的教育理念,更注重發展學生個性,老師只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給予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但是,因為缺乏必要的道德品質教育,一旦孩子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生長,就很容易墮落。

    中國的基礎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考試考核的標準比較嚴格,雖然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孩子的天性,但孩子的基礎知識更紮實,也不容易犯錯。

    第二,美國崇尚自由,在基礎教育領域表現為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實際上也是一個放縱的社會,有些中學生染上了惡習,過早接觸成人生活方式,甚至有許多小學生吸毒。中國家庭如果把未成年孩子送到美國留學,孩子就會面臨學壞變壞的危險。

    楊振寧從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兩個層面,對中美基礎教育進行了粗略的比較,可知,中美基礎教育“只有不同,沒有不好”。中國家庭盲目將未成年孩子送去美國留學,即使不談愛國主義教育,不談違反義務教育法,單從個人發展的角度看,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說,多年以前,“海龜”的金字招牌還有點含金量,現在是一個講求價值的時代,外在的外裝已沒那麼重要了。如果沒有真才實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行,文憑再響亮也是白搭。所以奉勸中國的家長,如果不能確定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就不要做“把未成年孩子送到西方國留學”這種有錢任性的傻事了。

    看來,把孩子送到美國去學習,家長們是要注意了。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再做決定。

  • 7 # 小美的西班牙日記

    留學有風險,出國需謹慎。留學4年學姐,心路歷程分享。沒想好這幾點,不要盲目出國!

    1. 明確留學的目的:你為什麼留學,你的需求是什麼?留學能滿足你的需求嗎?

    考慮進去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留學中會錯失很多應屆校招,國企,及公務員招機會。有時候你還在讀碩士,同齡人已經工作2年積累了2年的經驗和人脈。

    2. 你要做什麼工作?你的學歷對你的行業來講重要嘛?此學校的學歷含金量如何?

    如果你目標明確,你要考慮此學歷的含金量,是否能給你職業發展加分?如果你沒有目標,建議先篩選興趣愛好和規劃發展方向。

    3. 家境一般的孩子:留學經濟能力是最重要的標準之一。留學前要和父母溝通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援。比如我個人就會計算:出國後帶來的收益,是否能大於這筆投資。

    4. 你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嗎?

    出國,你一定會遇到這些困難:

    -語言能力是否達標。 很多留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可能並沒有達到實際入學標準——這就非常影響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你能忍受孤獨嗎?沒有家人朋友,沒有傾訴物件。

    -有沒有環境適應,自理能力的能力。

    留學時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去哪都是浪費時間。

    如果你的思路很情緒,那麼恭喜你,可以開始準備了。

  • 8 # E點英語

    在疫情肆虐的當下,肯定要小心了。個人覺得新加坡可以。歐洲,美國就算了,那幫子人自詡是天選之人,不會被凡間病毒感染,這戲疫情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這幫子歐美人就是獸族,根本進化的不如華人完全。

    東南亞可選的也就新加坡了,對華人歧視沒有歐美那麼嚴重,政府對疫情管控也很給力。大學也在世界上排名靠前。

    所以,建議新加坡可以試試,不然的話,就老老實實在國內升級打怪吧

  • 9 # 背影9527

    透過這次疫情,覺得你應該好好考慮一下出去就一定好嗎?國外的環境就比國內好嗎?一個朋友的孩子,疫情前已經辦好了加拿大留學手續,因為疫情一直拖延到現在。即便現在讓他去,他也考慮國外是否安全問題。

    而且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趨勢,個人覺得比國外要快很多。只要努力,相信在國內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 10 # 大白香梨

    去國外留學,目前大家都比較謹慎和慎重,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在一個你已經熟悉的環境內學習,會讓親朋好友覺得比較安心。但是如果你想要鍛鍊自己,那就去出國留學,因為那裡環境陌生,周圍的人陌生,可能短期內外語也需要學習,所有的事情,決定,困難,生活都需要你自己做決定和解決。如果你能克服這些困難,最後順利畢業。哪怕你的專業不是最突出的,但是這幾年裡也磨練了你的意志,鍛鍊了你的廚藝,可以獨立解決問題,遇到困難不會絕望,不會躲避。當然也取決於你的經濟條件,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嘗試,因為逃離你的舒適圈,使你成長的更快。還有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你是為了逃避父母的管束,認為到國外每天打遊戲,逃課,不認真學習,渾渾噩噩的過日子,那就不要浪費錢和時間,國內也可以吃喝玩樂,給國內做經濟貢獻吧,留學在外你就是華人的代表,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這個國家。各有利弊,作出選擇就要為這個選擇負責任。

  • 11 # CAD2D3D

    我沒出過國,不過我挺想出國去學習的,如果你有機會,建議你選擇出國學習。

    出國首選發達國家和地區,能接觸更多新鮮事物,學到更多知識,而且能開闊個人視野,對以後的人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縱觀近現代,很多大咖都有出國深造的經歷,當年霍元甲的徒弟陳真還去日本學習呢,現代的有馬雲,當年馬雲去美國矽谷之後,才發現網際網路,並準確判斷網際網路的未來,如果馬雲沒出國,他是不可能有這樣的預判的。

    目前在科學技術領域,比如航空航天、計算機,晶片、生物醫療等領域,歐美髮達國家還是遙遙領先的,出國只要能學點皮毛,回國之後也能為國家出一份力,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未來。

    如果只想著出國鍍金,我感覺就沒必要了,很多留學生都集中在華人居住區,和在國內差不多,這種就是浪費時間了,沒什麼意義。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選擇出去走一走。

  • 12 # 雲山一漁夫

    要的,糾結要不要出國留學真是個甜蜜的煩惱。

    如果你的家庭條件和你本人條件已經足夠,那麼放手一搏吧,國外有更廣闊的天地。

  • 13 # 山今呀

    首先要考慮經濟問題,雖然很俗,但是確實是挺重要的。

    我在加拿大留學,學費一個學期是1w8加幣,房租每個月1500加幣,再加上生活費,算下來真的挺費錢的。

    其次要考慮心理因素,是否可以承受壓力,是否能獨立面對生活,是否可以適應新環境等等等

    在國外生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圈,沒有了父母的保護,也沒有了朋友們的陪伴,自己一個人要去做很多事情。

    出國留學沒有看起來這麼簡單,也沒有花天酒地的日子,只有自己一個人獨自面對困難的生活。

  • 14 # MsErin的諮詢室

    我之前在美國也留過6年。很多小夥伴都提到在國外感到孤獨或者抑鬱。今天來分享一些出國留學如何緩解自己負面情緒的方法。

    首先,要坦然接受自己情緒低落的狀態。資料顯示,每個人一生都會出現抑鬱的時候,所以心理生病跟身體會生病一樣,是很正常的。處在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裡,所有人都會不適應 只不過每個人不適應的程度和應對方法都是不同的。之所以提到這個,是因為我本科的時候也抑鬱過,當時我難以接受自己這麼脆弱,也沒有跟家人或者身邊的人提起過,默默承受這這種長期低落的情緒。

    其次,要勇敢向周圍求助,無論是遠在國內的親人朋友,還是身邊的同學朋友,亦或者是學校的老師,專業的心理機構等等。當時我的求助方式主要是兩種,找朋友訴苦和在學校心理中心做心理諮詢。先來說跟朋友訴苦,我和國內朋友訴苦,雖然他們不瞭解我的處境,但是我吐槽完以後也是能起到減壓效果的。我也會和身邊的朋友聊天,一起出去玩,來分散注意力,出去玩的同時會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只要有了社交,大部分時間就不會陷在這種孤獨和抑鬱的情緒裡了。當然,這些都不能治本,我還利用學校的免費資源做了心理諮詢,這也是另外一種宣洩的方式,但是學校諮詢中心裡的都是歪果仁,他們對我們的文化不瞭解,很難產生共鳴,我比較喜歡參加那種group counselling,就是小組心理諮詢,當時在賓大中國學生多,一個小組裡大部分都是華人,諮詢師在一旁只是協助小組討論,所以做諮詢的時候產生很多共鳴,我也認識了新朋友,總體還是比較開心的,一週一次的見面也起了很大支援作用。(如果當時網路像今天這麼發達,我會諮詢國內的心理諮詢師)

    另外就是我強力推薦的,也是我本科時候用來緩解孤獨和抑鬱的,就是去學校體育館健身。我喜歡有氧運動,運動也的確可以緩解身心的不適,對緩解抑鬱和負面情緒也有很大幫助,每週我都會去上兩節有氧課,偶爾還會去游泳,因為都是免費的哈哈。練完不僅心理很開心,身體還很強壯,身材好了後也更加自信了。

    還有一招,是我當時沒做,現在很後悔當時沒做的——閱讀和寫作。閱讀既可以分散注意力,緩解抑鬱,又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孤獨的時間讓自己成長。回國以後,我很想閱讀,但是國內有太多誘惑,很難靜下心來閱讀,但是在國外,是極佳的學習和閱讀環境,基本不會有什麼誘惑。如果當時我能堅持閱讀和寫作,那我今天應該會是個有內涵的成功人士了吧哈哈哈。

    最後,我想分享給你的個人感受是,在當下困擾自己的事情,如果換一種角度去看待,就會變成一個機會和寶藏。如果有機會時光倒流,我會更充分地去利用那段時間的孤獨和抑鬱,讓今天更好。

  • 15 # 夕陽下的牆

    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想起了孩子出國讀研前後的經歷,分享出來,供你參考!

    拋開疫情這種特殊情況,CS專業去美國讀研還是不錯的選擇。

    你的假如如果能實現的話,說明你學習成績還是特別的好。

    美國讀研,公立大學比私立大學學費要低一些,學制大多是兩年,兩年一共60~80萬起。

    當然,還有很多省錢的辦法:

    1、報比自己成績略低一檔的學校,申請獎學金。(雖然讀研很少有獎學金,但還是有些學校會有)

    2、申請校內工作,如果你的英語口語、聽力足夠好,可以申請助教的工作,工資夠日常生活費了。有些公立大學,因為你的助教工作是為學校做貢獻,還會給你減免學費。

    3、自己買保險,在學校買保險大約一年3千多刀,如果自己找保險公司買保險,一千刀左右。

    4、自己做飯,比買飯吃便宜多了,自己做飯一個月300刀,全在外面吃,一個月要600刀。

    出國前的申請階段

    一般申請前就需要花費一筆不小費用:

    中介費、培訓費、考試費、申請費,以申請美國為例,大約要七、八萬到十來萬。期中能省的是:

    中介費(五萬左右),你可以不找中介,自己申請;請中介省事費錢,自己申請要事事親力親為,很多不明白的事要多從網上各種論壇去學習。

    培訓費(指託福或雅思、GRE培訓),現在的培訓機構的託福、雅思、GRE培訓費用還是挺貴的,如果自己早做準備,平時就抓緊英語的學習,是在不足,也可以上網課,能費用少些。

    考試費(託福或雅思、GRE),現在每次考試費用都上兩千了,很多人為了拿最好的成績去申請學校,往往考很多次,如果學習好了,少考幾次,就省錢了。

    申請費,能省的空間不大,小技巧能小省一些。

    出國讀研還是國內讀研,都可以走出自己精彩的未來之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 16 # 斌哥談影子教育

    作為一名從事出國留學培訓的老師,經常看到出國的留學黨會面臨兩種截然不同的困境:

    1、家庭環境特別優越,卻苦於學生自己的學術成績和語言成績不過關,無法申請到理想的學校;

    2、同題主情況,自身條件優秀,拿到了美國名校的錄取,但家庭難以支撐高額的學費(本科四年,碩士一般三年),各個州和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不一,平均來說每年30-40w人民幣是要的,拿下一個學位,要費不少銀子。

    針對題主所學的CS專業,據我瞭解目前最強的應該在美國,且在未來AI時代會非常搶手,不管是進研究所還是網際網路企業都有“光明”的前景。可以嘗試走“留學基金委”(CSC)資助專案,如果申請到會cover讀研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不過要籤合同承諾畢業後回國貢獻,雖然碩士申請相對博士來說有難度,但可以一試,準備好錄取通知書,祝你好運!即便申請不到,我還是建議題主想想辦法克服困難,不要錯過這個機會,特別是能申到你說的CS名校!

  • 17 # 我就喜歡你6523

    1.自己明確留學目的,是多一段國外經歷,還是準備移民,還是準備學術生涯,等等。

    2.判斷自己是否適合留學,有沒有良好的自制能力、有沒有上進心、有沒有良好的適應性,自己有沒有拒絕誘惑的能力,有這些再留學。除了優秀生,一般留學後成績會下降一大塊(10-15分)。如果你是一本能力以下(80%即高考600左右),請謹慎出國。如果不是書呆子的985能力(90%即高考670左右),鼓勵出國。

    3.看看專業是否適合出國。一般來講,除了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edicine),就不要出去了。

  • 18 # 藤博士留學

    1.學習方面

    一定要利用好學校的資源

    包括圖書館的各種學術資源庫,這些都是學校花費大價錢買的,當你離開學校,可能就不再擁有這些資源的訪問許可權,當你想要對一個事物深入探索一下的時候,百度谷歌也許都無法滿足你的真實需求。寫論文的時候,能多看就多看一些論文,幫你養成嚴謹的論文習慣,不要再隨便編reference了。

    在學習方面不能放縱自己

    不管上課多麼痛苦,不管作業多麼複雜,不管老師怎麼變態,留學期間學習不能放縱。相信自己,這是你人生第一次獨立實現從“完全不懂”到“遊刃有餘”過度的機會,努力之後肯定能搞定,就算搞不定,也不讓自己提前認慫。

    永遠不要嘗試學術作弊,包括代寫

    國外的論文稽核要比國內嚴格很多,在英國,所有的學校都會把學生的每一次作業不論大小統一上傳到一個“turn it in”的學術平臺,每一份作業都會檢查重複率,一般都需要保證不超過15%,就算直接引用都不能用原話,別再想著找學長學姐要作業替補啦。

    代寫雖然會讓你重複率降低,但是對方來路不明,而且可能會掌握你學術作弊的證據對你勒索,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作業請自己寫,大不了寫得差老師給修改意見。

    2.心態習慣

    心態一定要放好,留學不是“鍍金”是“鍊金”

    不管有多少人把這條路當作“鍍金”,國外的誘惑又是怎樣生龍活虎撲向你,但是希望你的內心保持一絲警惕,“百鍊鋼成繞指柔”,對自己嚴苛一點,不管是作業還是考試,這對你有好處。

    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給自己做財務報表

    只要你讀書花的不是自己親手賺的錢,就說明你未來還有很大賺錢的空間,以及花錢的空間,此時此刻不是享樂的時候。像一個公司一樣管理自己的財物狀況,給父母一份交代,對自己未來的工作生涯也有一份財務想象。

    寒暑假不要閒著,抓緊去實習啊

    不少同學回國後各種聚餐旅遊,但是不要忘記國外很難找實習,回國也可以實習啊,找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就算一兩個月也不要放棄。這個好處當你找工作的時候,會發現所有的面試官都在問你這一塊的情況,而不是問你在英國學習怎麼樣,學校怎麼樣,社團怎樣。

    3.交友方面

    千萬不要固步自封,熱情友善與人相處

    學校的老師、同學資源都是值得你去挖掘的,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且人都是不斷成長學習的,同學、老師的社會關係綜合起來會給你一扇新的窗戶。就算有文化差異,微笑、友善是全人類的通行證。

    結識當地人,但不是狐朋狗友

    文化差異會給交往帶來一定的隔閡,這不是拒絕交友的藉口。真誠、友善交往,也要確認對方的可靠性,多少留學生被本地朋友騙錢、騙車、騙炮的故事。積極參加活動,不是所有活動都參加,要有節制、有判斷力。

    一定要積極跟國內家長溝通

    這是防騙的重要保險,最好是影片溝通,語音溝通確認真實性,留學生家長被騙的主要入口就是資訊被洩露,網路詐騙,騙子入手的主要空子就是學生跟家裡溝通欠缺,不打電話確認,不影片確認,轉賬之後才發現QQ被盜。

    家長在家其實也很擔心你的安全的,我天朝的新聞每天都是國外又恐怖襲擊了,國外又校園槍擊了…家長們每天都把心提在嗓子眼上,雖然你可能正在外面嗨著呢~

    4.生活安排

    可以找份兼職,雖然有點難度

    英國對學生兼職有限制,一週工作時間不超過20小時,但是你可能也沒那麼多時間去兼職,畢竟作業會像一座小山一樣壓迫你。最好的兼職是在學校裡面,咖啡館啊、培訓機構啊、學校公共部門啊,也可以去找公司兼職,不要輕易去外圍的個人兼職,要注意個人安全。特別是女士,亞洲女生是全世界最受各種膚色男性歡迎的,要小心你被賣到暗網,或者被吃掉,英國不是沒有過。

    還有對於代購、校園代理這些兼職,注意核實身份,確認貨源真實,別交加盟費,也別交押金,可能是騙錢的。

    兼職嘛,找不到,也沒關係咯~

    不去輕易嘗試毒品和賭博

    像是海洛因這種國內的毒品,在國外一些地方是很普遍的,但是還是勸你,別輕易嘗試,如果你不是被抓起來逼著的話。因為這就像潘多拉魔盒,你一旦開啟,不知道會有什麼可怕的後果。“笑氣”也不要吸了,如果你已經知道了這位同學的遭遇的話:吸食笑氣,幾近癱瘓;女留學生:吸食笑氣一點也不好笑。那隻會讓你哭。

  • 19 # 烏克蘭留學

    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原因,很多學校都進行了網路上課,很多留學生都不需要出國,在家上網課學習。這就節省了很大一筆支出,因為出國留學除了學費之外,支出最大的還是生活費。所以想透過留學拿碩士博士文憑又不想花太多錢的可以抓住今年這個特殊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雨天,適合在家做什麼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