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張五
-
2 # 雲南七妹遠嫁陝西
中藥種植也重要,銷售也重要,兩個都是相互相承的。沒有合格的原材料藥效減半。沒有很好的銷售渠道也不行。所以要兩者兼備。
-
3 # 青草地4783
中藥材種植技術和銷售哪個更重要,技術重要,但銷售更重要。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你種的藥材如果銷售不出去,換不回錢,那投資的錢就得賠進去,咱們農民一般都還指著它過生活呢,再說,任何中藥材都不能當食物,少吃點行,但它終究是藥材,不是糧食。
至於種植,雖說也講究技術,但當農民的都知道,一般植物,春種秋收,多年生植物也大多在舂天播種,基本上大同小異,即然要種藥材, 沒有經驗肯定得學習或請教別人,提前做功課。
藥材種植講究技本,更重要的要有銷路,種植之前,一定要做調查研究,不能盲目,不打無準備之仗,找好市場或藥廠,價格是隨行就市的,沒有一層不變的事,趕上好行情,能小發一筆財呢。
-
4 # 每日新農經
中藥材的市場需求確實日益擴大,尤其是藥食同源品種,眼下疫情又更讓人們感受到了平時養生的重要性。
談到中藥材的栽培技術還是銷售市場哪個重要,我認為這兩項都是從事中藥材規模種植掌握熟悉的必要元素。
從事中藥材種植,掌握好栽培技術,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懂技術又不請技術員,盲目上馬,是很難成功的。從選種、育苗、移栽、管理、施肥、澆水等到習性的瞭解、病蟲草害的預防均有很強的技術性。單說選種都有很大學問,因此,熟悉掌握種植栽培技術對種植好中藥材非常關鍵。
銷售市場其實是種植中藥材的前置條件。在計劃種植前,我們應該做好充分的市場調查,瞭解其應用範圍、銷售目標客戶、市場行情、近10年的價格變化、市場供需情況等,預測其未來行情。我們只有在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查與風險評估後,才能著手進行種植計劃。
-
5 # 祥鑫食補藥材合作社
對中藥材種種植這一行來說種植技術和銷售市場都很重要,畢竟種藥材不比種水稻、小麥,技術方面還沒那麼成熟,種不出產量就沒利潤可言,同樣不瞭解銷售市場賣產品時可能就會吃虧。但非要分出兩者高低的話,我認為種植技術更重要。
可以說種植技術是我們做種植行業的立足之本,如今社會資訊流通迅速、發達,只要你種出了東西,手上有貨,基本上就有收購商找上們,但必須保證有量和品質,價格基上也比較透明,不像以前中間商會賺很大差價。反之有銷售市場沒種植技術,價格賣的再好,地裡沒貨,一樣會血本無歸,那不如就做中間商不搞種植,那樣還更穩。
總之想在藥材種植這塊搞出效益,就要在種植技術上下足功夫,多積累種植經驗,腳踏實地的幹。
-
6 # 灣馬玫瑰香
下圖後四個為河南舞鋼的山上遇到當地村民挖的紅參和老鼠屎(紫被天葵),聽當地居民,非常暢銷,真正的純野生,舞鋼的那片山也被稱為自然的中藥草基地,可見,好的中藥,市場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的。
如果搞中藥草種植,種植技術是基礎,是關鍵問題,只有產出高品質的中藥草,才有藥性,才能被市場認可,才有利於銷售,所以要想做好中藥草,種植技術不可缺少。
選擇適合當地的種植環境的中藥草,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技術再好,大環境不適合,等於沒有技術。所以選擇好品種,然後針對品種進行技術攻關,產出高質量的中藥草,銷售也就水到渠成。做種植好多年了,外行都認為銷售關鍵,其實你做過之後才會明白,技術才是最重要的。
-
7 # 廖延和1974
你好,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這個問題,我想這兩者都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得種植出來才會有東西賣,如果沒有技術種不出東西來,那後面的市場就是瞎扯,東西都沒有就是 再有市場,又有什麼用,這個就叫有市無貨,所以前者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只有前者的問題解決了,才會有後者。
要種出好的東西好的產量,好的品質,這對技術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所以無論做什麼,首先得是自己會做的,擅長的事兒,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會創造出高品質的東西。
但是,光是有核心的技術把這個東西種出來,沒有市場也是不行的,如果沒有市場就是產量再高,品質再好,賣不出去,那也是一分錢都得不到,最後時間花了不說,東西賣不出去,還得虧人工和投資。
-
8 # 鹿城阿孝
銷售更重要,種植技術可以向懂得的人學習,經驗可以慢慢積累。但你沒有銷售渠道,就是你種的再好也是白搭,你賣不出去。
-
9 # 百無忌論
我認為就目前的中藥市場而言,中藥種植技術更重要。因為經過03年的非典與今年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藥中醫的價值得到人們的認可。中藥市場必然有巨大的增長。另外國家在近幾年也大力扶持中藥市場,制定中藥種植與藥物標準。就2018年由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全年中藥產量就有261.93萬噸。但出口才1.12萬噸。所以我認為中藥是一個還未完全開發的藍海。而我們只要有好的種植技術,提煉技術、生產技術就有好藥物就不愁沒有市場。
猶如現在的中藥市場。日本佔據了90%的份額,而中國可能只有3——4%的份額。為什麼日本會高達90%的份額呢?不是因為他們的中醫中藥技術比我們好,而是因為他們對中藥的標準要求比我們國內中藥的標準高很多。例如藥物的產地、成份值、年份再到採摘、乾燥、加工等等標準。其實我們也有看到日本所用的很多中草藥,都是由中國進口。說明中國有一小縷種植戶,所種植生產的中草藥是符合國際化標準的。所以我們應當加大力度規範化種植區域,種植目標、種植數量。
中草藥是依據各自的特性,才能發揮其特定的作用。各類中草藥都有各自生長環境與區域、土壤。例如“黨參”全國各地大部分都能種植,但是卻以山西長治一帶的黨參品質最優。俗稱上黨參或者潞黨參。同樣都是黨參功效與價格卻是千差萬別。
另外中草藥的分佈和生產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條件。中國疆域遼闊,縱橫萬里,自然地理況複雜,水土、氣候、日照、生物分佈差別很大,生態環境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天然性中草藥的生長生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且產地與產量、質量有密切關係,中國古代醫學家經過長期使用觀察和比較觀察發現了目前我們現今所說的“地域藥材”概念。如四川的黃連、附子。江蘇的薄荷、蒼朮。廣東的砂仁,東北的人參,雲南的茯苓,山東的阿膠,河南的地黃等都是地域藥材且為人稱道。
中草藥的品種繁多,除了種植區域方法不同之外,還有許多生產工藝也不盡相同。如採摘時間、季節、手法往往也決定了中草藥藥性的優劣。藥材乾燥是採用陰乾還是暴幹、曬乾。如我們常喝的菊花茶的菊花,做藥材時是採花蕾還是採整花?泡時輔以枸杞動還是紅棗,這要根據個人需求而定。
中藥材是中國古代醫學家流傳下來的醫學寶典。我們應當更好的學習種植、養殖中藥技術。把它發揚光大,服務於民,得利於己。只要技術方法在手,不愁沒有市場。猶如華為、萍果公司,有技術才有生存的空間。
-
10 # 地裡呢老農民
沒有哪個側重,兩個都很重要。首先說說種植的重要性,沒有好的管理就出不來好的產品,在銷售上就要受限制,或許被藥用檢測不達標導致淘汰。以一般用途做銷售不能入藥。銷售渠道也很重要,如果你不知道藥廠需求的標準在哪,那麼你種出來的藥材就不能被藥廠收購。這樣損失就會更大,我覺得首先是需要和藥廠有標準化的收購價格和收購標準簽訂合同。這樣藥廠才會對你負責,過程中才會有專家配合你指導你種植他們需要的產品。才能雙贏。
-
11 # 北方華哥
中藥材的種植技術和銷售市場渠道我認為都重要,但是銷售更重要。為什麼呢!
因為種植中藥材技術好的產量高,收益當然也高,沒有技術的種植產量肯定是低,收益就不會高。如果沒有銷售渠道產量高與產量低都會讓人頭痛。
銷售渠道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你沒有一個銷售渠道,辛辛苦苦花費了很大精力,把藥材種植成功了,但賣不出去,也欲哭無淚,所以,銷售渠道是每個種植藥材人最揪心的事。
不同的藥材會有一定的區域性,比如有些藥材適合溼潤的氣候,或者丘陵、山區等地生長,而種植到平原地區,則不行,如果自己對某些藥材懂,當地可以種植那還好說,如果什麼都不懂,去分享一下別的經驗。
種植中藥材,需要一定的時間,很多藥材需要2年、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種植藥材就是為了掙錢,需要投入物力、人力、財力等,不能隨便種植,建議學些種植技術。
-
12 # 農村老鄉
對於中藥材的種植技術和銷售市場,許多人會存在這樣的一個誤解,認為藥材的種植技術比藥材的銷售更重要,其實不然,這兩者就像船和槳一樣,都是相互依存的,缺少了一樣你都很難到達對岸。
首先,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中醫藥是中國繼承了上千年的文化遺產,到如今,隨著華人的養生意識提升,和中醫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所以,中醫仍是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並且有著廣闊的前景。而和中醫藥緊密相聯絡的那就是中藥材了,在中國地廣物博,南北氣候差異巨大,所以種植藥材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而對於我們種植戶來說,莫過於希望自己的藥材種得好,藥材賣的出去,價錢買得好。
-
13 # 三七8113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市場無需求的中藥材,其價值與普通的草沒有區別。
“藥市如股市”,這比喻很恰當,說明了中藥材市場有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的存在。既然市場如此,那麼中藥材種植也如是。有很多藥農,由於缺乏對市場供需關係的瞭解,在選擇種植品種時,沒能夠準確選對種植品種,到新貨上市時,只能望著辛苦種植而價低滯銷的中藥材懊惱不已。
我一直很贊同,中藥材不能跟風種植這一說法。試想,如果對市場供需關係不瞭解,對大家都在種植的某一種中藥材,只看到眼前利益,不考慮市場的需求容量,都去種植,到時,供大於求,那有不飽和之理?一旦飽和滯銷,又那來經濟效益?
現就拿現在熱門的板藍根打個比方,板藍根第一次火爆是SARS病毒引起的,當時有存貨的賺得缽滿盆溢,見有利可圖,便有很多藥加入種植之列。於是板藍根價格便一路下滑,價格幾元一公斤,使得很多人退出種植。現在板藍根價格是一路高歌,比原價漲了好多倍。板藍根的適應性很強,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種植,如果今年都去種植板藍根,會不會又重演以前那一幕呢?
所以說,對中藥材銷售市場供需規律的瞭解,真的十分重要!
中藥材種植技術是中藥材種植的根本基礎,必不可缺既使是種植蘿蔔白菜都需要種植技術,更何況是中藥材種植。如果是小規模種植,可以在種植過程中學習和積累種植經驗,但如果是大規模種植或投入較大,在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和管理下,種植風險是很大的。那怕你所種的是本地區的道地藥材,在沒有種植技術的情況下,風險同樣存在。
前不久有一位外省的藥農私信問我,說他去年秋未種植了近200畝黃精,由於種植後一直乾旱少雨,在3月份時,黃精出苗率一直較差。後檢查發現,有很多種塊已變綠變軟,沒有芽點。這明顯就是土壤溼潤度不夠,達不到黃精的發芽要求所導致種塊幹軟。如果他很幸運,在安排滴灌後,種塊能發芽,就沒有損失,如果無效,你算算,將近百畝的種塊要多少錢?這都是缺乏黃精種植技術,一時疏忽所致。
所以說,中藥材種植技術,是中藥材種植的基礎,應全面掌握!
-
14 # 蜀北一
中藥材的種植技術和銷售市場哪個更重要?很明顯,種植技術更重要,因為對於種植戶而言,種植技術是可控的,而市場行情則是不可控的!因此,種植戶想要增加收入,肯定得從提高產量入手。並且來說,種植技術也是最基礎的東西,哪怕是市場行情再好,沒有產量那也是空話。
中藥材的市場很大,近年來不斷湧入中藥材種植行業的人也不少,但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分得一杯羹,這就看能力大小,能者多得。
我家從幾年前重樓價格高位時開始追風種植重樓,種了近十年了,種植面積還依舊是十年前那麼大,主要原因就是種植技術缺失。雖然前幾年處在重樓價格高位,但由於沒有產量,我家也沒靠這掙錢。由此可以看出,在市場行情很好的時候,能不能多賣錢,就要看種植技術高低了!
不論種植什麼藥材,都不簡單,農業種植業看似簡單,實則其中內容頗多,比如我家種了很多重樓,但重樓卻不明原因的死掉,這些年來是死的越來越多,找不到解決辦法。
雖然我家重樓產量低,但許多種植大戶卻靠著種植重樓發了家,別人家的重樓就很少有不明原因枯死的,說明就是種植技術過關了。如今重樓種植戶太多,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高,價Grand SantaFe來越低,如果有想入行種植重樓的朋友,我勸大家還是換一樣種植少人的藥材種植吧!
-
15 # 131419鑫圭雜苑
中藥材的種植與銷路都很重要,頭尾一般。西藥講究廠家品牌,中藥講究產地道地藥材,當然種植採收也很關鍵,以前有GAp我認為很有必要,不過或許有些氾濫以致取消。種植技術很重要,關乎中藥材的質量,收成, 經濟效益的收入。銷路當然也至關重要,市場經濟,產量再高,質量再好,無處可銷依然是0,猶如華人知道中醫藥好,許多國家也認同中醫藥,就是偏見性的不予銷售。也讓中醫藥受困於國門,所以銷售也很重要。由於近年掀起的保健及中醫藥熱,市場需求有所增加,導致藥農盲目從眾心理,跟風種植部分藥材,導致價格瞬間下跌,藥材爛大街,藥農苦不堪言,所以銷路也很重要。望藥農理性思維種植中藥材。多去國內,安微亳州 河南禹州 河北安國 四川蓮花葯市看看,轉轉!個人見解 點關注不迷路
-
16 # 藍天9856079199319
以銷定產,以需求定銷。全面調研世界各種病的佔比。以最有效的中成藥佔領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與中國中草藥比美!
-
17 # 天一閣圖書管理員
技術最重要,市場需求大不大要看品種,看年份。本來供應過量的金銀花今年逆襲了,這就是年份。品種需求大的像黨參當歸夏枯草茯苓。沒有技術就一定虧本,有技術沒市場有可能虧本,但是大機率還是掙錢,小機率虧本和暴富。
-
18 # 老邪農語
中藥材種植技術和銷售市場,說到哪一個更重要,這也是很多種植戶頭疼的問題。
中藥材的種植逐步在形成一種趨勢,需求量是不斷增長的,這讓很多農民投訴到種植行業中。種植中藥材,這對於農民來說實際上還存在著短板,畢竟在技術方面,沒有得到全面的培訓,說白了就是非科班出身,往往很多人會遇到很多實際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當然,也有一些人種植得比較好。
技術和市場孰輕孰重的問題,就困擾了不少人。我的工作剛好跟這方面掛鉤,或許能夠對此表達一些個人觀點。我認為種植技術和銷售市場都重要,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先說說種植技術,對於中藥材來說,種植技術要求嚴格,保證質量好,因為只有這麼做才能保證要效果。這就需要種植戶全面掌握要點了,同時還應該具備解決突發因素的能力,比如中藥材生長期通風性差,該如何去處理,這就得提高知識層面了。
銷售市場這方面就是為了把好的藥材給推出去,種植戶能夠得到回報,這是處在種植後期階段,能不能得到更好的收益,基本上從這裡直接體現出來。這方面還是需要一定的人脈才行,溝通能力第一,銷售本身就是嘴巴和頭腦上的戰鬥,它也是關鍵的一步。
我覺得這兩個方面是需要結合起來的,都是種植中藥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沒有說誰更重要的問題,在保證質量好的前提下,透過好的銷售模式,才能夠得到好的回報。兩者最終都要達到相同的目的,根本就是缺一不可,你們覺得呢?
-
19 # 九凰
關於中藥材種植技術跟市場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就跟一雙筷子一樣,缺了哪一個都不能給你帶來收益。
當你已經種植了中藥材,並且種植技術也沒問題,產量也有了,但是沒有市場,銷售不出去或者賣不到好價錢,那證明了銷售市場是很重要的。
當你知道身邊有的朋友中藥材掙錢了,他也可以幫你出售,有完整的出售渠道,你自己也嘗試種了,但是沒有種植技術,沒有產量,品質也不合格,那價格跟收益自然就會很低,同樣也掙不到錢。
所以說,種植中藥材,技術跟市場這兩根筷子缺一不可。建議你想往這方面發展,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地區的氣候跟土質適合種什麼品種,然後去這個品種的主要產區學習種植技術,再然後去銷售市場看行情,瞭解銷售流程,多留幾個收購商販聯絡方式,最後就是回家自己種植了,這樣的流程下來,成功的機率才會大!
-
20 # 崇拜王羲之
中藥是比較溫和的一種保健材料,需然藥力不快,但真的有效,一般在山區比較多人種植這些,野生的藥力更為有效,人體和自然規律的結合,中藥是最符合人的五行,相對西藥多以激烈的化學反應速效!而且西藥具有過敏性反應,不是說西藥不好,但按養生的角度來說是中藥的固本培元的作用,中藥源於天然,是大自然饋贈的良方,至於銷售額可以提煉成各種中成藥,保健品,但中藥並不是起到殺菌作用,只能抑菌,主要是安全
回覆列表
地質、氣候及生物等各因子組合的“地質背景系統(GBS)”制約著中藥材的分佈、生長髮育及其產量和品質,也就是說中藥材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積累與地質背景系統有著密切關係,這是道地藥材具有較強地域性的本質。究其原因,土壤是以母質為基礎的,在氣候、生物等作用下,不斷地同外界進行著物質、能量、資訊的交流,即透過“岩石(母質)-土壤-中藥材”系統,將物質、能量、資訊流(如礦質元素、地下水、地熱等),源源不斷地傳遞給中藥材,這從某種角度決定了中藥材的種類、地域分佈和內在成分含量。因此,中藥材的GAP生產首先必須考慮的就是地質狀況對中藥材的產地制約,必須遵循“產地區劃,講求道地”的原則。 。
2.地形地貌與GAP
中藥材主要分佈於山區、丘陵、平原等大陸地貌型別中,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及地形地貌等影響著中藥材的分佈、生長髮育。因為地形引起母質在地表進行再分配,進而引起光、熱、水在母質和土壤中的再分配,各因子的綜合作用,導致中藥材隨土壤呈現出緯度、經度、垂直地帶性的“三向地帶性”結合規律。中藥材栽培在選擇合適的地勢型別的基礎上,必須遵循“三向地帶性”結合規律,在考慮經緯度、海拔的基礎上進行引種馴化,擴大資源的再生繁衍,增強其產量品質。
3.氣候因素與GAP
光、熱、水、氣是構成氣候條件的主要因子,它們決定了成土過程的水熱條件,是土壤環境系統中的重要因素,而且與中藥材生長髮育唇齒相關。
光照是中藥材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不同型別的中藥材對光照的要求不同,根據對光照時間長短和生長髮育所需日光量的不同,中藥材可分為陰生植物(如人參、細辛、黃精等)、陽生植物(如地黃、薏苡等)和中生植物;同時,中藥材個體的生長髮育時期不同,光照強度對其影響亦不相同。在造地、間作、套作時,對植物種類的選擇和搭配以及間苗、整枝、合理密植等都要適應植物對光強度的要求。
溫度是干擾中藥材生產的最重要的環境因子,對土壤的發育主要表現在土壤風化作用上。植物的生長髮育與溫度存在最低、最適、最高溫度“三基點”有著密切關聯,植物的發育階段不同,對溫度“三基點”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是植物進化過程中對溫度形成多樣化適應的結果。
水是中藥材生命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境條件。從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水平來說,水在生命系統中對有機體的熱量平衡有著重要作用;從植物生態學水平來說,水對氣候型別的形成與穩定起著重要作用。水分在植物體內含量最重,土壤水是植物根部吸收水分的主要源泉。不同植物對水分的需要量不同,這決定了物種的分佈範圍。根據中藥材對水分的適應能力和適應方式,一般將其分為旱生、溼生、中生、水生等不同種類,這是它們對水條件長期適應的結果。尤其值得提醒的是,水質的好壞和汙染程度直接影響藥用植物產品的品質,因此,中藥材GAP生產過程中,對水質的要求(包括灌溉水)均應有其規範的標準,如灌溉水質執行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GB 5084-92等。
大氣由乾淨空氣、水氣和各種懸浮的固態雜質微粒組成,是環境的重要組成要素,為維持一切生命活動所必需。大氣的質量好壞,對整個生態系統及中藥材品質直接帶來影響。氧和氮是地球一切生物呼吸和製造營養的源泉,中藥材必須在通氣良好的土壤中生長;CO2對植物光合效應影響巨大;但汙染的空氣(尤其是工業“廢氣”)對中藥材品質則會產生嚴重危害。因此,在中藥材GAP生產中,空氣環境質量須執行一定的標準規範,如“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133095-82等。
4.土壤生態因子與GAP
中藥材栽培生產除了要求土壤能提供良好的生根立足條件外,還要求土壤提供充足的營養、水分和空氣(即土壤肥力)。品質純正、質量穩定的中藥材原料需要未受重金屬和農藥等汙染的土壤條件。土壤質地、土壤有機質、土壤營養、土壤水分、土壤酸鹼度、土壤空氣及土壤微生物等均影響土壤肥力及中藥材生長髮育和產量品質,土壤汙染程度是中藥材品質好壞的重要影響因素,中藥材GAP生產要求的土壤環境質量須有一定的規範標準,如執行GB15618-1995。
土壤質地是土壤中大小不同的土粒組合比例,按砂、粉、粘粒的組成比例,可將土壤分為砂土、壤土及粘土類。不同中藥材要求的土壤型別均有較大的差異,一般保水保肥力強、疏鬆、團粒結構優良的砂壤土均能適應大多數中藥材的生長要求。
土壤有機質是中藥材和微生物的養料源泉,也是土壤肥瘦好壞的重要標誌之一,它在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充分協調水、熱、氣關係起著巨大作用。
土壤酸鹼度(即“土壤反應”)對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長影響很大,大多數中藥材喜在中性或微酸、微度域值。故中藥材栽培中應注意土壤酸鹼度並積極採取措施加以調控以適應中藥材生長及質量的要求。
土壤營養(氮、磷、鉀、微量元素、有機質等)是供中藥材生長髮育的“糧食”,是創造優質高產中藥材必需的物質條件之一。植物的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均有其營養元素的平衡問題,土壤營養元素除碳、氫、氧來自大氣外,其餘元素基本上都來自土壤,而施肥和土壤自身的營養富集是土壤營養的重要來源。因此,合理施肥是中藥材產量水平的關鍵,高品位施肥是中藥材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進行中藥材GAP產品生產時,結合中藥材生長髮育規律和土壤營養的實際水平,尋求最佳的施肥模式,是中藥材能達到“高效優質豐產”的重要措施。
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機質或土壤腐殖質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體現因素。有些中藥材必須藉助土壤微生物的共生才能生長髮育,同時土壤微生物又是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動力,這均為中藥材的生長髮育提供了優良的土壤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