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望沉
-
2 # 語境思維
量子論基於雙縫干涉實驗。由於視覺暫留效應,干涉條紋留住了過去、現在、將來。光速運動的量子,由於波動極快且太隨機,我們得到的圖景(因果關係)其實是各個量子的隨機分佈(過程/可能關係)。似乎,對於一個光速運動的系統,時間消失了,因果律失效了。其實,機率分佈正是時間的累計效應。我認為,量子論並不違和因果論,其意義在於,人類的思維模式,嫣然邁進精準時代。附及: 思想=思維=思考=thinking。
-
3 # 科學認識論
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相信一個人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而量子理論就可以。是不是很顛覆啊!
微觀世界的疊加態 如果以宏觀世界的思維去思考就是: 薛定諤的貓可以既死又活!
先來說說我們所處的宏觀世界。我們知道 生活中每個人的具體位置是確切無疑的,毫不含糊的。同一時間點上,你如果在家,就不可能在公司,從公司到家只有兩條路,你只能經過一條路回家!選擇其中一個線路 就意味著不能選擇另一條線路。這些規則在日常生活中顯得極其平常,毫無爭議。但人們帶著這種宏觀尺度下的思維定式去理解微觀世界的量子運動 就會顯得摸不著頭腦!
在微觀世界中 量子的運動極其詭異,只要我們不去測量它,那麼它就有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在微觀世界,量子不會像宏觀世界那麼守規矩。也可以這樣說 ,家和公司之間只有兩條路,而量子可以同時經過這兩條路回家, 它可以同時處於兩種疊加狀態,只要我們不去測量它,它不會有任何改變!之所以測量會改變它,是因為測量就需要光,光子打到被測量的粒子上會讓粒子吸收能量並同時坍塌掉,而只表現出一種狀態。之所以宏觀物體不會被光子弄坍塌掉,在於宏觀物體的粒子數目不知道比測量所需的光子數目高到哪裡去了!所以影響就很不明顯!
-
4 # 知天命513652050
我是對量子觀理解最透徹的人。比如量子疊加,說的是那隻貓,既是活的同時也是死的。說明這個量子論,既是偉大的科學理論,同時也是荒謬的狗屁理論。這些創造量子論的學者,既是科學家,同時也是精神病患者,他們說的話是真知灼見,同時也是屁話。。。。。我這樣說,你們聽明白了麼?
-
5 # 白馬非馬1001
微觀領域的不準確性,所謂多點同現,無軌跡可循,機率雲,都是因為作為觀察者的我們太慢了!以電子為例,就算執行速度為幾釐米/秒,相對奈米以下級別微觀領域,已相當於另外繞原子核運行了很多圈。套用我們人類時間觀,宏觀一秒鐘,微觀已多年!
量子糾纏,換個角度思考也許這成對的量子都是某個本源體的映象體。我們觀察到這對量子,就如同行車時從左右後視鏡中看到同一輛後車,而非直接看到後車本身。只是某種原因,我們未發覺或忽視了本源體。當然這也是假說。
-
6 # 塗山樵夫
怎麼說量子觀顛覆了人類的思維方式呢,這是一種迴歸,是向佛教的迴歸。科學觀的終點是神學,就連愛因斯坦都這麼說,我相信鬼神的世界是個即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是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前景非常美妙。
-
7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一如果人們讀董太極圖,《繫辭》《道德經》《中庸》《大學》這些經典,那量子觀就不會顛覆華人的思想思考思維方式。為什麼呢?因為前面說的那些經典的核心內容是宇宙全息,即廣義陰陽,狹義陰陽,個體陰陽,就是說,宇宙中的任何一種物質都有以上三種陰陽屬性,包括人在內。所以《中庸》的總綱說:”天命之謂性“。孔子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利用陰陽的特性為人們服務,即:陰陽分離,陰陽疊加,陰陽糾纏。當今的量子觀恰好能證明老子的陰陽觀。我敢說,隨著科學的進步,孔子和老子說的,一個人八字中的正負能量的多少與祖墳有關將被科學證明。
-
8 # 一往無前的毛毛
量子理論奇談:
很久很久以前,有原始人撿到了兩塊機械錶,他們稱之為量子表。由於他們的視覺器官可見光波長較長,極盡手段後他們隱約能看到秒針在運動,但看不清秒針到底在錶盤的什麼位置。雖然視力差,但是他們的觸覺很靈敏,如果拿手摸一下表盤,就感覺到秒針停在手指下面的固定位置,他們把這種不測量就不能確定,一測量就能確定具體位置的現象稱為量子塌縮。
而且如果用手摸準確了秒針的位置,他們隱約看見的秒針速度就會測不準,如果光看不摸,就能夠測準速度卻確定不了秒針的位置,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測不準原理。
由於一會兒秒針在錶盤的左邊,一會兒在錶盤的右邊,後來有個聰明的原始人他統計出來秒針在左邊的機率和在右邊的機率差不多,還用一個波函式來描述秒針可能出現在左邊還是右邊,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量子機率雲。
再後來有個更大膽的原始人摸到了表的調節鈕,發現兩塊表可以把秒針對同步,他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糾纏。原始人驚奇地發現,如果這兩塊表產生了糾纏,無論兩塊表距離多遠,讓兩個原始人分別摸產生糾纏的表的秒針,如果一個原始人摸到A表的秒針在左邊,那麼另一個原始人也同時摸到B表的秒針也一定在左邊!他們認為一定是摸A表的時候影響到了B表,他們發現這種相互影響作用力的傳遞速度超過了光速!在他們把這種超過光速的作用力看作是一種鬼魅般的幽靈作用。
後來他們發現如果摸的太使勁,糾纏現象持續不了太久就亂了,他們使用更溫柔細膩的摸表方法,還提高了對時操作的精度,使得更大的分針也能產生糾纏了,提高了糾纏的持續時間。依靠這倆塊機械錶,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的狩獵時的協同作戰水平,提高了原始人的科技。因此酋長派了一堆頂尖聰明的原始人專門摸表研究這些機械錶的量子糾纏現象。
直到過了幾千年之後,進化了的原始人擁有了更精細的視覺測量手段。他打開了表蓋,看到裡面設計複雜的齒輪組和精妙絕倫的遊絲,在錶殼中有條不紊,複雜而優雅地運動,他一邊驚歎這兩塊表的造物主是多麼偉大,一邊捂嘴笑,覺得自己祖先的想法好可愛。
-
9 # 老頑童蕭立
首先宣告,我對這個東西根本就沒有評價的能力,因為我對量子量子糾纏態根本就不明白。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之後,他說,全世界大約有100個物理學家,能夠真正明白他的廣義相對論。但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他們都物理系裡面的教授都在講授廣義相對論,都聲稱自己完全明白,那些學生學完之後要考試也都通過了,沒有一個學生說自己不明白廣義相對論。真明白假明白,只有天知道。量子理論創立初始,愛因斯坦還在世,他自己對於量子理論也有他的理論。可惜的是,後來的事實證明,愛因斯坦的量子理論是錯誤的。請設想一下,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對於量子理論都不能正確的理解,何況我們普通人呢!關於量子理論的說法可以說點兒,叫薛定諤的貓,薛定諤方程,量子,量子糾纏態等等。知道這些詞語就能說明我懂得量子理論嗎?當然不可能。我估計,全中國懂得量子理論的物理學家,少說十幾個,多說幾十個。看了網友們的評論,發現我的估計是錯了。在這裡發表宏論的,這都是全世界的量子理論的泰斗啊,太厲害了。我為咱們的網友而歡欣鼓舞,我為咱們中國有這麼多的物理學家,而感慨。
-
10 # 貓141876514
量子力學大家都知道很多,這裡就不多說了,量子和宏觀世界有什麼不同?舉個例子:現在有一個蘋果放在桌上,我觀察蘋果的時候它在桌子上的A點,而你觀察的時候蘋果在B點。所以量子論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被觀察者隨著觀察者角度的轉變而轉變。也就是說同一件事情,你看待的方式、角度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
11 # 手機使用者51910397289
什麼量子觀我不懂,但大家都知道一個蘋果不能同時放在兩個籃子裡,為什麼?是因為我們所處這個宇宙有時間存在,時間一直在運動,宇宙萬物都得跟隨著時間在運動。除非時間肯等你,你在三點鐘把蘋果放在左邊籃子,當你拿出蘋果放在右邊籃子時已是三點一了,能叫時間一直停在三點鐘等你換籃子嗎,肯定不會發生這種事。所以在我們這個有時間的宇宙裡不存這種理論!物質不可以發生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但事情就可以在不同地方發生同一事情,比如美國在三點鐘死了一個人,日本也在同一時間死了一個人,甚至南韓新加坡多個地都可以,量子理論是不是這個意思?
-
12 # 大象22889178
確實一直關注這方面的資訊,但確實一頭霧水。量子理論最顛覆的地方就是一個量子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還有就是糾纏。在聽六祖壇經時有一句話,突然讓我有點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請斧正。
經文大概說:水是水。風吹水動,波是水。也就是說水具有在不同外在條件下,有不同的形態,但本質都是水。一旦觀察,就要施以外部條件,所以量子的狀態發生改變。
而量子糾纏。各人認為根本就不是糾纏,而是一個整體同步表現。一個人身體髮膚是這個人,精氣神也是這個人,就是一個整體,神動身動,身動神動。神在身體裡,也在宇宙裡。神在身體裡,但不見得在我們認知的宇宙裡。
我們的身體很可能是神與身的聯接,雖然神與身彼此呼應,但他們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在一起,可能相隔千萬個宇宙。
不知是否把自己的意思說明白了。
-
13 # 吃素放生善念
我認為人類是外星設計的一種生物,但有每個生命的密碼包含生老病死命運等大的方向,人的大軌跡由對應數字密碼基本定型,但每天的軌跡就隨機,但逃離不了設定的大概程式方向!包括整個人類的方向都是程式設定的!因為看看人類的生存條件,壓力,溫度,遺傳基因,空氣等都是太苛刻的要求,太空裡基本沒一個適合地球人類生存的,不是設計是什麼?至於神什麼的也就是外星文明!
-
14 # 2Zhai
我不知道量子理論是不是觀察、理解這個世界的終極理論,我只知道中華民族五仟年文明史中有許多前瞻性理論到現在人們都還不能理解、撐握!比如古老的周易、道家、佛家中所提出、提倡的許多哲學觀點,現代人根本未理解透,甚至理解不了!以至連古老的中醫理論,現代華人解釋不了,竟要將其歸入偽科學,可嘆我們那些地下有知的老祖宗必定痛心疾首,怎會生出這樣無知狂妄的後代,蛻化得連老祖宗的智慧都不如!因為無知,不求甚解,有的人一概將老祖宗的高階理論歸入封建迷信,誣衊老祖宗有些取得的高階成果是編選歷史事實,打糊亂說!而恰恰是這些人,根本不懂什麼是科學,卻專門打著科學的各義反科學、壓制科學的發展!在這裡,我要鄭重呼籲,要以科學的心態,尊重未知的科學、發展已知的科學,千萬不要人為阻斷科學的發展!
-
15 # 王方顯才
量子觀毀“三觀”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敢恭維,當代科技發展人工智慧無所不及,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量子觀術語難懂,沒有科學根據,難以置信,量子觀是神通一“神學"。
-
16 # 張大慶29181039他就問我走啊和bl
微觀看問題物質運動和資訊是變化的量子物理可以認識到這個問題物質虛擬形態化人能體驗到那種感覺人存在!為何有些人害人!人不在但是你能感受得這個人害你控制你其實這是量子物理知識解釋的!意識的物質存在時是量子!
-
17 # 鄭棟林
我已看明白,但我想說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縱波和橫波,就不存在波和物質波,這一切都是人類的主觀意識假象,物質不存在粒子性,波動性!微觀的原理只能解釋形成過程和預判到結果,不能解釋形成結果後各種平衡和存在,沒有宏觀的原理,人永遠看不到客觀事實!這些微觀的原理隨著人類對未知空域的一步步拓展會被不斷的推翻!在人類總體歷程來看,這簡直就是一個大笑話,對人類自身的極度嘲諷!
-
18 # 天馬流星拳25
6量子物理學,從19世紀初至今已經足足發展了一百年,而這一百年也是人類科技爆炸式發展的最快階段,即使這樣,進入21世紀後全世界依然沒有幾個科學家能夠完全理解量子物理,甚至一窺門徑都很難。。。
改變人類思想思考和思維方式最宏觀的一個就是“以前的物理理論絕大部分都是站在物質的宏觀層面,主要透過觀察總結歸納驗證的一系列方法發現和建立物理學表象理論”,而量子物理學則是開天闢地的第一次從物質世界的微觀角度研究探索物理的本質和屬性。人類物理第一次由宏觀表象的歸納進步到了微觀本質的探究。我們都知道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是由小到大,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量子物理的創立給人類打開了一個真正能通往宇宙奧義的大門,改變了已往由大到小的觀察思維模式。
其次,量子物理從創立之初就充滿了各種辯論和爭議,從最初的波粒兩象性表現出的量子疊加態,到後來的量子和相對論衝突以後推理出的量子糾纏態,都在一步一步改變人類對物理世界的思維和思考模式,量子疊加態改變了人們認為的物質只具有一個並且清晰定義的理想概念,不得不承認量子的雙重屬性,也就是你和迎面走來的一個老同學打招呼,你看到的老同學可能是實實在在的物質,也有可能是一個主觀觀測後的幻想和瀰漫開來的資訊波函式,這太不可思議了;而量子糾纏態又說明量子的宏觀又具有無限大的超距聯絡,最小同時也能變成最大。當然,還有貝爾不等式和測不準原理,說明電子運動的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這種對經典物理學和人類完美主義的極大挑戰,甚至直接導致愛因斯坦後期走向了量子物理發展的對立面,對世界秩序化的完美理想堅持,讓一代科學巨匠說出了“上帝不擲骰子”的無奈。。還有量子態在人類或意識的觀測後呈現的坍縮效應,多維度理論、多宇宙理論、超弦理論等等有太多太多,這些都是對傳統理念和思維模式的極大挑戰和顛覆,就算量子的最初概念,甚至都能導致思維方式的改變,所有物質資訊都應該是一份一份量子化的,而不是不限分割的。。。。。
是的,量子物理學就是這樣開天闢地的打破常規思維,開創自己的宏偉天地。可以說,自量子物理開創之初就一直是眾多科學家不斷打破常規思維共同探索的結果,量子物理也必將一直這樣走下去。。。
引用有“量子物理學之父”美譽的波爾的一句名言:誰要覺得自己明白了量子物理,那他就是不懂量子物理。。。
-
19 #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量子力學是微觀物理學的整個一套基本框架、基本邏輯、基本語言。對於它所適用的範圍(通常是分子以下的微觀層次,但後面還要提到適用範圍),所有的科學規律都在量子力學的基本框架下。相對之前的物理,量子力學這個基本框架是全新的,因此前者被稱作經典物理。
在經典物理中,每個物理量總有明確的值。比如物體在每個時刻都有明確的位置,而且經典物理規律完全決定了它怎樣隨時間變化。掌握了經典物理規律,只要知道物體受力情況和某個時刻的位置和速度,就可以計算出其它任意時刻的位置和速度。比如,哈雷根據牛頓力學正確預言了哈雷彗星的迴歸,現在我們也能應用經典物理將人造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
經典物理和日常生活中也有機率。但這是一種粗粒化描述,基於對細節的忽略。扔下一個均勻的硬幣,每個面朝上的機率大概是二分之一。在大致相同的宏觀條件下,細節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重複扔若干次硬幣,最後每個面朝上的結果大概有一半。但是,其實每個硬幣的運動都是決定論的。如果知道力學細節,原則上是可以預言最後結果的。
量子力學中,機率的概念首當其衝,而且是實質性的。對於量子粒子的每個可能位置我們賦予一個複數,稱作波函式。測量粒子的位置,它出現在某個可能的位置;測量另一個也由這個波函式描述的粒子,它出現在某個可能的位置。這樣的過程重複很多遍,然後統計出現在每個位置上的次數,佔所有次數的比例就是粒子處於這個位置的機率,等於波函式在這個位置的大小的平方。
-
20 # KM閒聊吧
自從科學家光子當物質,所有研究就玄了,才有了量子,玄子之類讓人摸不到頭腦的東西,人們沉浸在其中迷失了方向還樂在其中,總有天人們拔開迷霧發現光子只是電子變軌後相互感應的一種現象,它感應的一一對應性跟它運動軌跡,角度,頻率等的關係弄明白之後,就沒那麼玄了,也就沒有光子量子玄子之說,運用起來也就順利了,總之光子量子玄子只是電子之間(也許遙遠的一對)的一種感應現象而本身決非物質,還是先弄懂電子繞原子的執行規律(軌跡,頻率等引數),受到另外電子感應發生跳變然後怎樣去感應第三個而自己回軌,週而復始直至有一個沒跳起來反而把所在的那個分子拉動了,也就所謂的光子被吸收了,光能變熱能啦,反觀熱能變光能也就是反過程了,希望科學別太玄啦,讓我們百姓也易懂些才好
回覆列表
宏觀物理解決的是大問題,大方向。主要針對已是事實的問題。比如說雞蛋砸石頭,雞蛋一定碎。量子物理解決的是微觀問題,小問題,小方向。比如雞蛋怎麼碎的。當然你會說力學已經有一些靠譜的裂縫發展方向的答案,但是再具體點的問題力學就無法解答了,這時候就需要量子物理的推演與運算了,只是現在科學還沒法真正解決量子的問題,比如量子的運作到底是什麼原因,只有弄清楚物質為什麼運作?量子是如何造就這個世界的?這些主要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現在問題還在於物理學上沒有得到完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