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香海韻

    型別1:趾高氣揚

    我跟你們醫院的XX很熟!

    無論你是職場精英,還是市井百姓,進了醫院就只有一個身份——患者,醫生也將因此一視同仁:必要的檢查要做,開的處方要按時吃,要打的針必須打,治療費用同樣一分不能少。

    所謂 “熟人好辦事”,有了這層特殊關係,您或許可以得到特殊的照顧,但若是想借這份人情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恐怕醫生很難買賬。

    腦補場景:

    人呢?醫生呢?護士呢?

    你就是值班醫生吧,把X的號碼給我!

    你是個剛畢業的實習生,我跟你說有什麼用!叫你們主任說話!

    我都住院好幾天了,到現在檢查還沒做,能不能給我安排一下早點做啊?

    (仔細想想,你遇到這樣的患友嗎?)

    型別2:懷疑醫生

    花了這麼多錢,病怎麼還不好?

    醫學發展到今時今日,雖然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雖然在實踐中不斷進步,但同樣面臨很多侷限。

    這也就決定了看病不像商場購物,花了錢就能買到滿意的商品,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癒,至少不像某些患者想象的那麼快治癒。

    至於費用這一點,不斷進步的治療手段在造福患者的同時,相應的治療成本和費用也在不斷上升,如常見的感冒,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驗血,這並非過度醫療,只是為了確認疾病型別,更精準地診斷。

    腦補場景:

    花了那麼多錢,病還治不好,要醫生有什麼用?

    你這個年輕的大夫能行嗎?我要換個經驗豐富的!

    又是一堆檢查單,到底是人看病,還是機器看病啊?

    為什麼都是一種病,我住了這麼久,同病房老王住了三天就出院了?

    (講真,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想法?)

    型別3:自以為是

    我都查了,百度說吃這個藥就行!

    網路的發展和普及改變了人們的習慣,有了疑惑,首先想到的就是網路搜尋,健康出了問題也是。

    但您得知道,網路世界資訊龐雜,如果用短時間內獲取的資訊與醫生數十年的專業積累對抗,甚至試圖左右醫生的處方,如果你是醫生,會怎麼想呢?

    做檢查或化驗前有哪些注意事項,是不是要空腹,能不能化妝……或許網路在診前和診後能給你帶來更多,但診中請交給醫生,也相信醫生。

    腦補場景:

    上次您給我開的藥根本沒用,我就沒吃,您這次給開個新藥吧!

    真是久病成良醫,我都可以給自己開方子了。

    我的鄰居/朋友/親戚/同學也是得了這個病,吃的X藥已經好了,大夫,你也給我開這個藥吧!

    (如果人人都能給開處方,還要醫生幹啥?)

    型別4: 一問三不知

    不知道,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媽媽出現這個症狀有多久了?”

    “……”

    “老人最近吃過什麼藥嗎?”

    “……”

    “孩子這幾天大小便怎麼樣?”

    “……”

    面對醫生的提問,一問三不知,無法準確描述病情……很多帶孩子就醫的新爸媽或帶老人就醫的兒女都有可能遭遇這個問題。

    不利於醫生診斷不說,你最應該反省的是為什麼連親人基本的健康狀況都不明白,是不是要多花些時間陪陪家人了!

    型別5:頻繁提問

    這個朋友懂醫,麻煩再跟TA說一遍吧!

    為患者及其家屬分析病情是醫生的職責。

    但是,當患者家屬分批次一個一個來詢問病情時候,即使醫生會耐著性子再講一遍,內心活動也是:“有問題能不能一起問完吶?”

    型別6:丟三落四

    哎呀,一著急,忘了帶了……

    既往病歷、影像資料、歷史處方……所有輔助診斷的資料在就醫時都有必要隨身攜帶。

    型別7:滿滿惡意

    活該你們醫生被砍被殺!

    讓我們拋卻醫生和患者的身份,試想下到底什麼仇什麼怨,讓一個人口出惡言呢?我們是否有更好的表述和溝通方式呢?

    可能您要說,這個群體本來就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還不讓說了?但,你要知道,你面對的是一個個體,把那些想象的、聽聞的所有惡意都加在TA的身上,這是一種語言暴力!

    腦補場景:

    現在的醫生沒一個有醫德的!

    醫生有一個乾淨的嗎,有一個沒收過紅包的嗎?

    你們讓我籤這個知情同意書,是不是出了事兒你們好推卸責任啊?

    (戴著有色眼睛看人,傷害的往往是自己)

    型別8:違法亂紀

    醫生,診斷你能不能給我寫嚴重點?

    我的病情能不能寫嚴重點,我和別人打架了/有事故糾紛/涉及保險……這種患者朋友,你是要把醫生往不合法的溝裡帶嗎。

    醫生和患者之間需要一座橋樑

    “中國目前的醫患關係現狀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患者不相信醫生,醫生需要提防患者,這樣的關係是不正常的。”中國著名心血管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潤霖十年前說過這麼一句話。

  • 2 # 四川良民

    作為醫護人員,最討厭病人說:”醫生,我吃了你的藥怎麼沒有一點好轉呢?”醫生認為病人是在貶低他的醫術水平。好像覺得病人發這樣的言語是他有病亂投醫一樣。醫生聽到這句不起眼的話,真的心裡很不痛快。

  • 3 # 濤聲依舊132710637

    1。我住院幾天了,都沒有什麼效果,你們醫生太沒有醫德了。明明有效果,只不過沒有完全痊癒,就說醫生沒醫德。醫生不是神,不能包治百病。看病不是買東西。看病也要時間。病人1周的病想3、5天好,心情可以理解,但現實殘酷,醫生何嘗不想快點只好。

    2.我這病值得好不,什麼時候好。醫生治病只能盡力,他不是算命先生。當然明顯治不好的病不能耽誤病人。要早告知患者。但就是一般的病,醫生也不敢打保票。不然治療幾天沒效果患者要急了,你不是說治得好。

    3.這藥能不能吃,這檢查該不該做。你這完全是懷疑醫生,讓醫生自己打自己臉。醫生說了的就是該做的。不能吃的藥還開,不該開的檢查當然也不會開。萬一你碰到個別黑良心的,你這樣說也沒用。遇到醫德可以的,你懷疑他醫德,只會對你治療有壞的影響。你懷疑我,那我就不管了,好不好不怪我,誰叫你不相信我。

    4.看到一個醫生就要你做這做那,你不做那就是沒醫德。你醫生不就是看病的嗎?別人半夜要你來醫院看病。就是你下班了也不行。出院了十幾天了,還找你。上次你給我看的,現在我又病了,怎麼回事。好像看一次病要負責一輩子。你給我開轉診開休學證明等等。醫生也要休息,醫生上班也有制度。要按照制度辦事。尼瑪我半夜叫司機跑車,有的直接拒絕,有的漫天叫價。醫生沒上班可以找上班的醫生。

  • 4 # 玄玄158078743

    1.來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住院就燒了?(好好的幹嘛來醫院?)2.大夫,有沒有沒有副作用的藥? 3.夜班家屬來找值班醫生,說燒了好幾天,怎麼還不退燒。我一看今天下午才住院,病房醫生是神仙嗎?4.大夫,我沒掛號,給測個血壓唄。

  • 5 # 小雨溦溦1

    作為醫護人員,在門診晚上值班時最討厭病人半夜一到就瞎喊:醫生呢?醫生呢?醫生有沒有的?我們只是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值班的都是連白班24小時上班的,我們醫生也是人不是神可以不睡覺,頂到晚上十一點後也要去睡下的,第二天早上還要接著上班的。門診護士最討厭的就是幫患兒打好針,患兒的家長嘴裡一個盡的對患兒說著罵護士的髒話:“打死這個X阿姨!打死這個Ⅹ阿姨”醫患關係就是這樣被這些沒素質的人從小根深蒂固地影響了

  • 6 # 放的飛的陽光

    1、你就站在他對面,他看著你,問:沒有大夫嗎?os.我不是大夫嗎?我還穿著大褂呢!

    2、你說的那個***治療我做過一次,沒有好。os.啥治療這麼神,一次就能好...

    3、我和你們醫院的XX領導認識!os.可是我和他不認識啊……

    4、醫生也吃飯啊/醫生也生病啊!os.為什麼不呢?醫生也是人。

  • 7 # 曦熹微露

    1我們病人來的時候好好的,你們醫院給我們治成了這個樣子。

    好好的你來醫院幹嘛,患者出現併發症不是醫生給他治成這個樣子了,是這個病發展成這個樣子了。

    2我是某某某大夫,某某某領導的熟人,我要住單間,我要這個,不要那個。。。

    其實您說的某某某我們根本不認識好嗎?照顧你是給他面子,你提不合理的要求是丟他的人好嗎?

    3拿著一日清單過來說:反正我們也不懂,你們想怎麼收我們的錢就怎麼收我們的錢。。。

    4我們這個藥這麼貴,你們護士會不會把我們的藥藏起來了不給我們用。

    您可以不尊重我們,但是您不能侮辱我們,我們也是有執業道德有尊嚴的。

    5你這是什麼服務態度!

    醫療行業雖然也被歸為了服務業,但好歹我們也是個技術性的工作,稍微有點不合您意就說我們服務態度不好,這個,有時候真不是服務好不好。

    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

  • 8 # 最後一支多巴胺

    作為醫護人員,最討厭病人說什麼?

    作為一名工作在臨床一線的急診醫生,這個問題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內心。

    在急診,經常可以遇見或者聽見那些考驗人性的奇葩事物。

    比如以下三句話:

    1、 你們醫院有一個小趙嗎?

    有一天深夜,我接診了一位不到50歲的男性發熱患者,其實他的病情很簡單很普通,只不是急性扁桃體炎。

    他有意無意的說:“你們醫院是不是有一個小趙,已經做了院長,前段時間還和我一起喝酒呢!”。

    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只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嗎?

    其實他是拿這句話來點播我,意思是:“我認識你們院長,而且很熟悉,所以你要照顧我好!”。

    可惜的是,我這樣回答他:“對不起,我們醫院沒有小趙,只有一個老趙!”。

    這個裝著二五八萬的男人年紀還沒有院長大,是怎麼好意思將小趙兩個字說出口的?

    2、 我們本來好好的,怎麼突然就沒有了?

    這句話是我在搶救室裡聽見次數最多的一句,也是最讓人鬱悶的一句話。

    某一天,120送過來一位70歲的老年男性患者。患者30分鐘前被發現呼之不應、意識喪失,於是被送進了搶救室。

    後來確診為腦出血、腦疝形成,病情十分危重,隨時有發生呼吸心跳驟停的可能。可是患者的孫女卻說:“我們本來好好的,怎麼可能突然就要沒有了?”。

    她不僅是在質疑我的判斷,更加是在質疑我的搶救治療方案。必須要予以糾正,否者一旦患者死亡,她還會說:“我們來的時候好好的,你怎麼給治死了?”

    於是我這樣反問她:“你知道患者之前有什麼病嗎?你知道患者平日都吃什麼藥物嗎?你知道患者今天是怎麼回事嗎?既然是好好的,為什麼要用120送到醫院裡來?”

    事實上,這位從單位趕過來的孫女對老人的既往病史和病情根本不瞭解,或許是出於本能又或許是故意說的那句:“本來好好的,怎麼會突然就要不行了?”

    3、 我們不懂,你是醫生,難道你不懂嗎?

    我相信很多醫生,都聽過這句話,對這句話也深惡痛絕!

    在現實中的的確確有許多刁民的存在,他們看病時,既不願意花錢,又不願意承擔責任,而且要求還很高!

    比如某一天深夜,我接診一對母女。

    患者是一位17歲的高中女生,因為嘔吐、腹痛3小時而在深夜被媽媽帶進醫院。

    查體後,我告訴患者媽媽:“現在有兩種可能,一是急性胃炎,可能和不潔飲食有關;二是急性闌尾炎,有的闌尾炎在發病之初就是上腹部疼痛不適,可能數個小時後就會出現右下腹疼痛!”

    患者媽媽根本沒有耐心聽我的話,只是強調:“肯定是受涼了,胃炎發了,輸液吧!”

    我趕緊補充道:“有必要的話,可能要做闌尾超聲,排除急性闌尾炎的可能.”

    但是這位媽媽以患者明日還需要上學,不想浪費時間為由拒絕了檢查,並且在輸液結束後,帶著患者離開了醫院。

    不到五個小時後,她們又出現在了急診室內。

    怒氣衝衝的患者媽媽說:“你們這些藥水根本不管用,現在不僅發熱了,肚子反而越來越重了!”

    ”我早告訴你可能是急性闌尾炎了!”

    “我們不懂,你是醫生,你還不懂嗎?為什麼不堅持要我們做B超?”

  • 9 # 營養醫師黎明

    一、我找一下劉教授,請問劉教授在哪兒?

    作為一個大型三甲醫院,職工一共是5500多人,醫生將近2000,護士3000。工作這麼多年,也沒認全幾個科室,更甭提劉教授。劉什麼?電話?哪個科室都不知道。你讓我咋找?一個科室姓劉的多了,教授多如牛毛,一塊磚下去能砸死好幾十個姓劉的。怎麼找?

    二、站著進來的,躺著出去的。

    家屬、病人不懂醫學,認為人是走進來的,那麼走出去就是應該的。如果是躺著出去的,

    那麼就是醫生講一個走路的人治成了躺著的。這是對醫生的極度扭曲的心理。

    殊不知,你走進來的時候,是帶著疑難雜症、急危重症進來的。

    現代一些能夠真正治療的疾病寥寥無幾,醫學對於人體的認知還處於比較低的層次。沒有誰敢說自己能治好什麼病。

    醫學雖然有很多診斷、對應治療。但遠遠不是一一對應那麼簡單。每走一步,對於下一步會怎麼走,誰也不打包票。

    最簡單的一個,闌尾炎,最簡單的疾病了吧。誤診率也在40%左右。

    三、隔壁床的兩天就出院了,一個病,我們搞了這麼久。

    同一個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在不同的環境下,都是不完全一樣的。就一個闌尾炎,

    有單純性闌尾炎,有化膿性闌尾炎,有穿孔等等。治療方法都不完全一樣,預後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專業的分析。沒有哪個醫生是不希望病人好轉的。

    四、(手術知情同意書)。你們什麼責任都避免掉了,反正死了都是我們的責任,那要你們幹啥!

    以前,醫患關係好的時候,沒那麼多事情。大家都盡心盡力。結果鬧事,越鬧越兇,術前你為什麼不說清楚,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們,都是你們的責任。

    誰都怕,所以開始不斷的完善知情同意書,只要醫學裡面有一絲的可能,都必須說到位,甚至戴上錄音筆,更有甚者拍影片。就怕你告我。

    到這個場面了,患者又說責任你們都拋開了,這叫不負責任。

    好吧,那你要我們咋辦呢?

    五、你怎麼也病了?

    我也是人,病了很奇怪麼?

    六、你們院長是XXX吧。我跟他很熟。

    那你找他去啊,找我幹啥。我管你熟不熟,該怎麼弄怎麼弄。

    激動一點的醫生,聽到你是領導的人,更會往多了給你弄。因為一旦漏了,負不起這個責。

    七、百度上說了。。。。。。

    百度這麼有用,你找百度啊。還過來幹啥。醫學要是一個百度,10分鐘就能搞明白的。我還學個雞毛的十幾年啊。

    八、這個藥幹啥的?這個藥幹啥的?這個藥幹啥的?

    在某些人眼裡,所有的藥都是亂開藥。反正是藥就會拿提成。我不否認提成的存在,但是也是建立在療效的基礎上。沒有效果,砸自己牌子,為了幾十塊錢。傻子才幹。

    九、搞這麼多天了,什麼病都不知道。

    你以為醫生願意診斷不出來啊。如果簡單的病診斷不出來,那是醫生的無能。沒有哪個人願意說自己無能。如果確實很長時間沒診斷明確,確實就是疑難雜症了。

    十、你們態度怎麼這麼差,我要投訴你。

    一個家屬來問,剛講完後,又一個來了。剛講完,又一個來了,能來三四波。你說能不能一起?

    家屬就群起攻之。你們態度太差了。你一會一個一會一個,我還幹不幹活了。就伺候你家人得了。相同的問題我要回答四五遍。換你你怎麼想?

  • 10 # 起58399004

    比較煩病號說我掏錢了,憑啥你們不給我做什麼什麼服務,我掏錢了,你啥態度,我掏錢了,你們就是這樣服務病人的?我掏錢了,你看看,你連引流管都沒給我們捋乾淨,讓你幹什麼吃的,我掏錢了,尿袋怎麼沒給我們倒,我掏錢了,憑啥不給我們換床單被罩,我掏錢了,你那是啥態度…

    尼瑪,我特別想吐槽,去你大爺的,你掏錢了,你掏錢是掏給醫院,為你的病買單,掏錢又不是掏給護士的,掏錢了,又想治好病,又想享受到大酒店貴賓服務,又想享受到公主王子理所當然的大爺待遇,你可真會想!

  • 11 # 守矩老農

    在這裡我對醫生不做評論,可我要把醫院當百貨店醫生當仁不讓充當售賣員。我一次上樓雙膝蓋疼去區醫院骨科看病因是週六只有主任(專家)我想快點好多花伍元掛號錢也值了。醫生少病人多輪到我己到吃飯點了,醫生用小錘在兩膝蓋各上下左右敲四下邊敲邊問疼否。開了單子讓找放射科放科收條又寫條讓下週四照片子。我如期照辦後發個程式碼卡片讓下週三取片子。當我把片子讓醫生看卻讓我再去掛號說打不開電腦。我再回到療室輪到時已近飯點兒醫生抻出片子往牆上的顯示屏一放看了一眼對我說你的病老年退行性病變是吃藥還是貼膏藥?我心說你是醫生怎麼跟飯館問客人吃什麼?故答全要!讓大夥評評只是開藥能解決的非讓做核磁共振這一擔誤十天過去了害我用熱水袋止疼入睡。這是小病若要命的病不死也脫層皮。坊間傳頌:"不想活上潞河”我曾疑乎是 ,親身徑歷此言不謬!

  • 12 # 犀牛86296298

    第一句,有人嗎?哎,你看著我對我問有人嗎?你是沒把我們醫護人員當人嗎?

    第二句,你別給我弄錯了,我要看著你弄。我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是我們不能百分百保證我們不弄錯,那也不用像個監工似的在旁邊監視著吧,還指手畫腳的,你要是不明白就在旁邊看著行嗎。

    第三句,你看我這個指標有問題是怎麼回事,你給我解釋明白。一句話問大夫。再說我們這裡是醫院不是學校我們不是老師要把你的每個問題都把你教明白。

    第四句,你看網上說的怎麼這麼樣。親們,如果你上網就能看病還去醫院幹嘛,直接在網上搜索自己治療就行啦還找大夫幹嘛。

  • 13 # 醫護訊

    首先宣告,患者喜歡問問題,筆者作為醫生,這是支援的。每位患者都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都想知道的更多,更詳細。

    首先NO1:好好的人怎麼越治越重了?好好的人怎麼說沒就沒了?

    這是對醫生的必殺技,直接傷害指數五顆星。比如車禍外傷患者,失血性休克,但是家屬會說;“病人來到時候還能說話,病人來的時候是走著來的?”可是你知道休克代償期嗎,臨床上見過太多傷者失血量2000-3000ml,全身血量一半了,都還能說話的,但是沒幾分鐘就OVER的太多了!

    我們廣大的電視文藝工作者在電視上普及了那麼多年,依然不能改變老百姓的看法,只能說導演和編劇太失敗了!

    現在科技發展很快,給人的感覺,好像科技無所不能,但其實很多疾病現代醫學並沒有太好的辦法,很多晚期腫瘤到了醫院就是以維持治療、減輕痛苦為主,這類患者基本都是越治越差的。

    我一個肝硬化的患者,多次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住院,最終死亡,沒辦法,醫學無能為力。

    NO2:籤這麼多字,你們是不是推卸責任?

    入院病情告知書,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一條條一款款,患者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麼多不好的可能,甚至會要命,如果這樣,我們來醫院幹什麼?萬一真出了事你們醫院就是推卸責任。

    其實不然,首先告知書上,告知的是你所患疾病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後果,這是疾病造成的,不是醫生造成的。如果需要有創性治療或者手術,則醫生必須告知手術的各種併發症,這是衛生法規定必須的告知,因為醫生只能儘量避免各種不良後果出現,但不能完全避免或者阻止疾病向更差更重發展。

    也許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告知和手術簽字的問題。實際上,深層的實質卻是醫生不能承擔的高壓職責與風險問題,更是一個直擊社會倫理的問題。患者固然不能也不願接受承擔各種風險,但醫生更不能承擔。醫生的天職是救死扶傷,而職業的高風險也是有目共睹。目前醫患關係緊張,就目前這麼差的醫患信任,必然導致醫生與醫院為保護自己而恪守成規,不敢越雷池一步,對有風險的手術望而卻步。

    NO3:不掛號的患者:大夫,我不看病,我就問問!

    坐門診,會有人突然進來,大夫,我就問一句話,然後巴拉巴拉一大堆……好吧,我為了不耽誤其他病人,就感覺簡單回答他一下吧。結果,他又有新的問題巴拉巴拉……

    在住院部值班,醫生是隻負責住院病人的。然而,很多時候都有病人家屬突然來找,我是那個那個病人的家屬,這裡那裡有點難受,給我看下。或者我這裡有個小腫塊,我在這照顧病人,你順便給我切了吧,帳記到病人頭上。

    我說你去門診或者急診科吧。

    家屬大怒:我們可是在你這住院的!

    醫生:什麼?一人住院,醫生就得負責你一家人嗎?何況,你這病跟我專業完全不一樣好吧,我超範圍執業了,親!

    N04:網上說的跟你不一樣。

    正規的醫生,學習的是正規的醫學教育,治療的方法都是正規的按照各種診療規範、診療指南的。而網上的,有的是有資質的醫生寫的,可信!但更多的都是沒有可信依據的,各種“老中醫”的灌水文,還有騙子醫院為了騙財的。總之,沒有醫學知識的人,是無法正確分辨的,太容易被騙了。

    起碼,作為醫生,我不敢保證我一定100%無錯誤。但我起碼說任何一句話,都要考慮會不會說錯,會不會導致病人出現什麼不良後果和問題。因為,我怕吃官司。

  • 14 # 橘子橙34538526

    你在病房忙的不可開交,只聽見辦公室外有人大吼,啥醫院醫生都跑去睡覺了嗎;你正在專心抽血,他一句,抽我這麼多血拿去賣錢啊;你正在找血管打針,他指著一根骨頭來一句,這根血管這麼大,你看不見啊;你給他做完所有治療讓繳費,他,不就是錢,能少了你的?大多這種人就是逃費的!

  • 15 # 使用者55127447378

    作為幾十年臨床醫生,最討厭患者說的有三句話,一我也看了一些醫書,你看我究競是啥病。二我巳看了幾個醫生,沒有見效不知你會怎樣治療。三醫生無論如何一定要把我醫好。我的天,誰能保證一定會把醫人醫好啊!除非江湖諞子,包治百病,死人能醫活。

  • 16 # 何其有幸426

    1.有些病患在叫醫護人員的時候,他不會去叫你醫生、大夫、護士等等,而是叫你服務員。作為醫護人員,再尊重病人及其家屬為其治療的過程中,同時也希望得到病人及其家屬的尊重,哪怕是叫一句那個穿白大褂的也不希望病人把我們當成餐館的服務人員。醫療行業是服務行業的同時,卻也希望得到病患的認可和尊重。

    2.在病房為病人做治療的時候,病人會問你這個藥是幹什麼的,有什麼用,為什麼要用這個藥,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之類的問題,作為護理人員,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為患者宣教,在你還未回答問題的時候,有的家屬就會說,她們護士能知道什麼啊,她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給別人輸液,做護理……問她們還不如問大夫呢。作為一名護士,每天所接觸的藥品有許多,藥品的功效、不良反應都熟記於心,再臨床上幹了幾十年的老護士有時候懂得都比那些工作幾年的大夫多。

    3.住院病人剛入院的那幾天,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抽血化驗,前兩天的時候病人還配合,第三天病人就不配合,說每天都抽這麼多血,你們是不是故意多抽血,好多收費啊,你們抽這麼血是不是把我當成小白鼠了…每次抽血前都會提前告知,也會為病人做解答,有些病人你跟他解釋的時候他也配合,第二天早上就有意見,不配合,拒絕抽血…

  • 17 # 快樂的小大夫

    討厭的話真的不少,我說幾個,大家聽聽看看什麼感受?

    1.人都讓你們治死了,還有臉要錢

    重症科經常遇到送來就搶救的患者,來了就要緊急處置搶救,費用就得時候補交,這樣的患者有的經過全力救治,最終也沒回來,但是很多檢查和裝置急救藥物已經應用了,這些都需要補交費用,當你開完單子讓家屬去交費的時候,如果家屬給你說上一句:“人都讓你們給治死了,還有臉要錢!”這時候真的是殺人的心都有了,辛辛苦苦搶救你的親人,換回一句這樣的話,心拔涼拔涼的!

    2.醫德呢?什麼態度

    有些患者一不順心就說醫生的態度不好,醫德哪?好像全世界都應該圍著他一個人轉,以為他是太陽呢!來看病不掛號,直接找你看,你讓他掛號,他就說:就認錢,醫德那,我就讓你幫看個化驗單。還有任何時候都想插隊,你讓他排隊,他說他著急,你說說都著急,他會說你是什麼態度,沒有醫德。醫德成為一些人為自己開脫汙衊醫務人員的藉口。但患者看病也要遵守社會的底線與醫院的規章制度。也需要有患德。

    3.住院這麼長時間了,越治越重

    有很多疾病現在醫學還不清楚,有很多疾病醫生也無能為力,比如癌症,比如艾滋病等。還有好多疾病由於病程原因,疾病在發病初期症狀輕,疾病進入進展期會迅速加重,甚至有的疾病無法挽回了,就說常見的流感,年年都有很多人治療無效死亡,就拿美國的資料說,他們那麼發達的醫療條件和高額的醫療投入,每年都會有幾萬人死於流感的。所以當聽到你努力救治的患者說出越治越重的時候,真想這個大夫不當也罷!

  • 18 # 程度865

    經常碰到患者說:怎麼這次住院治療,一點效果都沒有?為什麼越治療越壞?

    其實很反感聽到這樣的話,什麼叫一點效果都沒有?有的病人喘,治療下已經好很多了。有的病人咳嗽,也已經好很多了。這些人就是不知足,就想一次性把病全看好。這些是藥,不是仙丹,怎麼可能一下子就看好?

    說白了:很多治療都沒辦法達到病人治療的預期值,他們就想一治療,馬上就好。寧願在家一直熬,熬到自己受不了了才來看病,你都花了這麼長的時間生病,為什麼就不能給治療多一點時間?

    哎,很多無奈,特別是年輕醫生,得不到病人的尊重和信任!說多了都是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可以做什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