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一般般

    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司馬昭的計劃是由鎮西將軍鍾會領十萬大軍,分三路進攻漢中;徵西將軍鄧艾率軍3萬進攻沓中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本部三萬人馬配合鄧艾攻擊姜維。

    司馬昭為有效控制這些大將,任命衛瓘為監軍,監督三軍。

    司馬昭的如意算盤是:由鄧艾拖住姜維,在姜維救援漢中時,諸葛緒在半道截擊,鄧艾從後面追擊,使姜維腹背受敵,鍾會乘機由漢中,經劍閣,殺向成都。

    只要拖住了姜維,成都便唾手可得。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司馬昭沒有算到諸葛緒截不住姜維,讓姜維奪路去了劍閣,造成鍾會孤軍深入漢中,糧草不繼,無法實現原來的戰略意圖。

    鄧艾在危機時刻,顯示出了名將本色,帶著精銳部隊偷渡陰平,直插成都。

    蜀軍最後一點有生力量在綿竹全軍覆沒,劉禪開城投降。姜維為了光復大業,故意向鍾會投降,留在鍾會身邊。

    鄧艾憑小股部隊建不世之功,心生驕橫,擅自大封蜀人,收買人心。

    鍾會嫉妒鄧艾,認為要不是自己拖住蜀軍主力,鄧艾哪能成事,現在攻蜀頭功居然被鄧氏父子奪去,心理上接受不了,便拉著衛瓘密報司馬昭,稱鄧艾有反心。

    姜維不斷挑動鍾會佔據四川自立。鍾會頗為心動,利用自己書法上的天賦,模防司馬昭和鄧艾的筆跡,用假信挑撥雙方的關係,造成司馬昭的疑心,同時造成鄧艾的恐懼。

    司馬昭果然中計,命鍾會逮捕鄧艾。鍾會見目的達到,讓衛瓘帶人去執行逮捕任務,其實就是想借刀殺人,藉此除去兩人,達到完全掌握攻蜀部隊的目的。

    衛瓘在三國末期是第一等老奸巨滑的人物,一眼看穿了鍾會的用意。

    但畢竟鍾會是主帥,沒有理由抗命。

    據《三國志.鍾會傳》記載,衛瓘利用攻心之計,“以文王手筆令宣喻艾軍,艾軍皆釋仗, 遂收艾入檻車。”

    鄧艾的親信準備營救鄧艾,衛瓘騙他們說自己正在寫奏章向皇帝解釋,向皇帝報告鄧艾無罪,於是“諸將皆散去”。

    鍾會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司馬昭的懷疑,他給鍾會寫信說:“恐鄧艾或不就徵, 今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徑入斜谷,屯樂城,吾自將十萬屯長安,相見在近。”

    這個舉動在鍾會看來就是司馬昭懷疑自己了。

    《 三國志.鍾會傳》記載,鍾會與姜維商量:“相國知我能獨辦之。今來大重,必覺我異矣。便當速發。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

    鍾會與姜維定下計劃,準備於正月十五日大宴諸將,將他們一網打盡。

    不料這個計劃在執行時,走露了風聲,鍾會逼著衛瓘和自己一起造反,衛瓘假意答應,借慰軍之名來到軍營,利用裝病麻痺了鍾會,晚上召集人馬,告訴大家鍾會要造反。

    由於魏軍家人都在北方,沒幾個人願意跟隨鍾會,所以衛瓘沒費吹灰之力就說服了兵士們,帶著大家殺進城內。

    “姜維率會左右戰,手殺五六人,眾既格斬維,爭赴殺會。會時年四十,將士死者數百人。”

    魏軍殺紅了眼,連續屠城三日,蜀漢那些投降的大臣的家人基本都被殺光,連關羽的全家都被殺絕了。

    只有諸葛亮由於威望太高,魏兵沒有人敢進諸葛家大門一步。

    衛瓘此時出面穩定了軍心,安撫了部隊。他想到當初自己也參與了誣陷鄧艾,為了斬草除根,派田續追上鄧家父子的囚車,將他們殺死滅口。

    《晉書》評價衛瓘是“以明識清允見稱”,特別長袖善舞,綽號“甯武子”, 優遊權臣之間,如魚得水。

    另外他的書法水平很高,“與尚書郎敦煌索靖俱善草書,時人號為一臺二妙”。

    衛瓘“疏性嚴整,以法御下,瓘學問深博,明習文藝。。。。為政清簡,甚得朝野聲譽。

  • 2 # 建設者築跡

    鄧艾立了滅蜀大功,有些居功自傲,這引起了鍾會的極大不滿。當時是兩路大軍閥蜀,鍾會是統帥的主力軍被姜維的蜀國主力軍阻擋於劍閣外遲遲不得前進。反而是鄧艾的非主力部隊鑽了空子乘虛而入,滅了蜀國,搶了主力的風頭。

    所以主將鍾會對鄧艾是相當忌恨的,在當權的司馬兄弟(司馬師、司馬昭)面前說了很多鄧艾的壞話,司馬兄弟也是疑心比較重的主,所以派衛瓘去蜀地召回鄧艾迴許昌調查,本意並非要殺掉鄧氏父子。但鍾會借鄧氏父子失去兵權的空子,派人在半路人將其殺害。鍾會殺鄧艾反而引起司馬兄弟對鍾會的懷疑,並提早安插了眼線,所以就有了後面的鐘會被殺。

    姜維降鍾會的目的:1.蜀國後主已投降,作為臣子不得不接受投降的現實;2.鍾會的軍事實力強,投降鍾會可以抱粗腿,借鍾會之手消滅鄧艾,可以讓魏國的兩路大軍自相殘殺,藉機恢復蜀國。3.鍾會這個人有野心可以利用,而鄧艾較為忠誠的,投降鍾會,復國的機會更多一些。

    鄧艾有著 傑出的軍事才能,在與蜀漢大將姜維的交鋒中屢屢得勝。公元263年,他奉命攻打蜀漢,一路直逼蜀都,使得蜀漢滅亡。司馬昭褒獎鄧艾,並令他升官加爵。

    鄧艾因此大功而居功自恃,甚至擅自做主,以天子的名義,任命蜀漢官員,甚至還在綿竹修建高臺,來宣揚自己的功勞。在成功滅蜀之後,鄧艾便開始策劃滅吳國的計策,但在這其中他又擅自承製拜官,超越了一個臣子的本分。

    這一切正中鍾會的下懷,鍾會藉機修改了鄧艾上表給司馬昭的信,致使司馬昭對鄧艾的成見加深。鍾會見鄧艾與司馬昭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便趁機誣告鄧艾謀反。而司馬昭對鄧艾猜忌已久,便派監軍衛瓘將鄧艾父子收押。鄧艾因居功自傲,給了野心家鍾會置他於死地的機會。就這樣,鄧艾因受到鍾會的種種誣陷而受到司馬昭的猜忌,後來鍾會謀反被殺,由衛瓘穩定局勢,收拾殘局。因衛瓘也參與了誣陷鄧艾之事,最終死在衛瓘部下手中。

  • 3 # 中行偃1

    答:依我看,鍾會、鄧艾全不是衛瓘的對手。

    衛瓘是一個善於搞陰謀的人!《晉書·卷三十六·列傳第六》:至鎮,表立平州,後兼督之。於時幽並東有務桓,西有力微,併為邊害。瓘離間二虜,遂致嫌隙,於是務桓降而力微以憂死。朝廷嘉其功,賜一子亭侯。瓘乞以封弟,未受命而卒,子密受封為亭侯。瓘六男無爵,悉讓二弟,遠近稱之。

    咸寧二年(276年),朝廷聽從衛瓘的意見,設立平州,後更以他兼督平州。衛瓘在任內又離間北方鮮卑諸部,使“務桓降而(拓跋)力微以憂死”,為朝廷解決了邊害。

    晉武帝聞知後,對衛瓘大加獎賞,賜其一子爵為亭侯。衛瓘乞求將這個爵位封給自己的弟弟,但還未受封他就去世了,於是封衛瓘子衛密為亭侯。衛瓘六子都沒有爵位,全都讓給自己的兩個弟弟,遠近之人都稱讚他這種行為。

    對付鮮卑人,衛瓘採取同樣陰險狠毒的手段,輕鬆地擺平。自己還落得一身美譽。

    景元四年(263年),朝廷衛瓘在討伐蜀漢時以監軍的身份並持符節監督鄧艾、鍾會的軍事行動,代理鎮西將軍軍司,並統兵一千人。

    平蜀後,鄧艾自大而獨斷專行,鍾會與衛瓘密奏大將軍司馬昭,說鄧艾有反狀。元帝下詔,用囚車監禁鄧艾入京。鍾會使用一石二鳥之計,先派衛瓘以少量兵力先到成都收擒鄧艾,企圖借鄧艾之手將其殺死,再把衛瓘之死作為鄧艾謀反的罪證之一。鍾會想得也太美嘍?他不知道衛瓘是什麼樣的人。

    (衛瓘與鍾會)

    衛瓘心知肚明,但不能拒絕,便去了成都。衛瓘在夜裡到達成都後,向鄧艾手下的的將領發出檄文,聲稱“奉詔捉捕鄧艾,其餘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如果向朝廷軍來報到,爵位賞賜就和之前一樣;如果膽敢不出面,就誅滅他三族。於是第二天雞鳴時,鄧艾的屬將們紛紛趕來衛瓘軍營中,只有鄧艾還在帳內未出來。於是衛瓘就在日出後,乘著使者的車趕往鄧艾的居所,此時鄧艾還在睡覺未起,父子一起被擒。鄧艾對著天嘆道:“我鄧艾是忠臣啊!竟然會有如此的下場!從前白起所受的遭遇,在今日又見到了。”

    (衛瓘與鄧艾、鄧忠)

    呵呵,偷渡陰平?在衛瓘眼裡還不如一張廢紙!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偷渡陰平的鄧艾給搞定了。接著就是鍾會: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日,鍾會抵達成都後,決意謀反。次日,他便以為郭太后致哀為由,將胡烈等將領、官員請至蜀國朝堂,趁機將他們軟禁起來,並舉兵叛亂。這時所有士卒只想著班師回朝,成都內外都有騷動,人們心裡都很擔心懼怕。鍾會把衛瓘留在身邊商量此事,在木片寫上“欲殺胡烈等”給衛瓘看,衛瓘不答應,兩人便開始互相猜忌。衛瓘去上廁所時,碰到胡烈原本的親將丘建,便告訴他,要他把訊息傳到軍中。

    可見,鍾會一點防備都沒有!怎麼能讓衛瓘看到木片呢?你不知道你想讓鄧艾殺衛瓘嗎?而且,鄧艾都殺不了衛瓘,還被衛瓘給拿下了。衛瓘多厲害!你不知道嗎‍♂️?!報復馬上就到:

    鍾會逼迫衛瓘作出決定,當夜他們兩個不能閤眼,各自握刀於膝蓋上。第二天,城外有些得到訊息的軍隊已經準備要攻進鍾會,因為衛瓘還在裡面而不敢出兵。鍾會想命衛瓘出去慰勞各軍,衛瓘打算趁此機脫身,故意跟鍾會說:“您是各軍的統率,應該自己前去。”鍾會說:“你是監軍,應該先讓你先去,我隨後就到。”衛瓘於是下殿離開,鍾會後悔便派人去叫他回來。衛瓘稱說自己生了病,並假裝仆倒在地,後來抵達城外,鍾會派幾十名親信去追。衛瓘便拿鹽水來喝,讓自己大吐。由於衛瓘本身就瘦弱,所以看起來像是患了重病,鍾會所派的親信和醫生來看他,都說他病重不起,鍾會於是無所忌憚。這個鍾會呀?他怎麼早沒有病,晚沒有病,就在關鍵的時候有病呢?

    等到天黑城門關閉後,衛瓘作檄文宣告諸軍,各軍也已經自動號召,約定隔天一早一起討伐鍾會。鍾會率領所有士兵出戰,城外諸軍將其擊敗,只剩帳內數百名土兵跟隨鍾會走,最後所有人被殺死。衛瓘約束諸將,才平息下來。

    (衛瓘與田續)

    鄧艾本營的將士想要追上囚車救出鄧艾,迎接他回成都,衛瓘自認為和鍾會一起誣陷鄧艾,擔心會有變故,就派遣護軍田續至綿竹夜襲鄧艾於三造亭,殺死鄧艾父子。起初,鄧艾進入江油時,田續不敢前進,鄧艾想要殺了他,不久又放了他,等到衛瓘派遣田續,對他說:“可以報在江油受辱的仇了。”這件事都逃不過衛瓘的眼睛!可想而知,鄧艾、鍾會遇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對手。

    栽在衛瓘手裡,鍾會、鄧艾一點都不冤,鍾會、鄧艾和鮮卑人一樣,在衛瓘眼裡就是哈喇!

  • 4 # fengjinshuang

    衛瓘代表司馬昭。攻滅蜀國的鄧艾和鍾會栽在衛瓘的手中,就是栽在了司馬昭手中,司馬昭是雄才大略的人物,鄧艾和鍾會栽在她的手中,屬於情理之中。

    那個時代,經歷了百年的戰亂,人民渴望統一了,各國將士也厭倦了戰爭,渴望和平了,誰再鬧事,必敗無疑。那些貪圖私慾、妄想割據一方的人物,製造亂子,是自取敗亡。

  • 5 # 穿越再現彼岸

    我們不談歷史,只談《三國演義》。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率軍在綿竹與鄧艾大軍交戰,諸葛瞻中了鄧艾的詭計,被鄧艾圍困在綿竹城中。諸葛瞻命令部將突圍到東吳求援,吳主孫休即刻命令部隊增援蜀國,丁奉為主將,丁封、孫異為副將,統兵五萬。丁奉統領軍隊三萬進攻壽春(今天安徽淮南壽縣),丁封、孫異各自帶領一萬人馬去往沔中(現在的湖北仙桃),東吳採取的圍魏救趙之計,真正救援的軍隊是副將帶領的兩萬人馬。

    東吳的救兵一時半會還來不到四川綿竹,諸葛瞻見救兵遲遲不來,於是率軍衝出與魏軍交戰,突圍不出的諸葛瞻拔劍自刎,其子也殺入敵陣,殉國。

    鄧艾奪取綿竹之後,成都的大門已經洞開,況且防守成都的兵力非常之少,於是後主劉禪內部產生了政治分歧,一派主張投奔東吳,一派主張投降鄧艾。投降派認為,蜀漢滅亡之後,東吳也岌岌可危,假如東吳被滅,後主劉禪等於投降了兩次,於是決定直接投降了鄧艾。(劉禪出降劇照)

    鄧艾圖謀不軌。

    蜀漢四川之地,地勢險要,幾乎佔據四川的將軍們都想在這裡自立為王,鄧艾也不例外。

    後主劉禪命令將蜀漢的一切文簿交付鄧艾,準備投降事宜。蜀漢家底如下:

    共 戶二十八萬,男女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倉糧四十餘萬,金銀各二千 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餘物在庫,不及具數。擇十二月初一日,君臣出降。(《三國演義》第118回: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鄧艾在蜀漢後主劉禪組織的進城儀式上接受了蜀漢的文簿,並命令官員接受檢查。鄧艾直接任命劉禪驃騎將軍,仍舊居住在宮廷之中,蜀漢的文武大臣也被鄧艾任命為各級官吏,皆大歡喜。同時讓後主劉禪下令讓帶領蜀漢主力的姜維投降鄧艾。

    注意了,鄧艾是沒有權力封蜀漢的各級官員的,必須上報司馬昭同意才行,他自己已經做主了!這還不算,他將自己手下的大將師篡任命為益州刺史,其他各級將領各自令州郡。看一看這個架勢就是想獨佔蜀地,稱王稱霸,如果不加以控制,估計早晚就要自立山頭了。(監軍衛瓘,雖沒有調動軍隊權力,但是可以監控主將,在軍中影響非常大)

    司馬昭、姜維、鍾會、鄧艾和衛瓘。

    司馬昭對鍾會、鄧艾兩位伐蜀的主將都不放心,派了衛瓘擔任監軍之職,監督二人的軍事行動,是司馬昭的心腹。雖然他有類似“尚方寶劍”的職能,但是鍾會、鄧艾都看不起他,他手中只有幾十人,根本對抗不了。

    1、司馬昭謀劃。

    司馬昭還是老奸巨猾的,為了防備鍾會、鄧艾獨佔四川,然後進攻曹魏控制區,早就命令賈充率領3萬人馬到斜谷道把守,進可攻退可守,即便二人獨立,對曹魏也構不成多大的威脅。

    2、鍾會、姜維合流。

    姜維收到後主劉禪要求投降鄧艾的詔書之後,心生一計,和部下們商議之後,投降了鍾會,這樣可以是鍾會、鄧艾兩個人互相敵視,姜維等人可以藉機行事,恢復蜀漢的統治。

    鍾會對司馬昭早就不滿了,他的兵力加上姜維的部隊是鄧艾的六倍, 鍾會覺得大軍在握,可以在蜀地獨立,以司馬昭殺高貴鄉公曹髦為引子,開展反對司馬昭的軍事獨立行動。他和姜維走到了一起,密謀起事。(鍾會像)

    鄧艾的反對司馬昭的企圖並不那麼明顯,但是已經不聽司馬昭的招呼了。鍾會知道衛瓘是司馬昭的心腹,於是他用司馬昭的逮捕鄧艾父子命令在手,命令他去抓捕鄧艾父子,區區幾十人怎麼可能抓到鄧艾,就是讓他去送死。

    3、衛瓘計謀。

    衛瓘知道這是鍾會要自己自取滅亡,不過他早就有了打算,命令手下製作了二三十個檄文,檄文稱:

    奉詔收艾,其餘各無所問。若早來歸,爵賞如先,敢有不 出者,滅三族。(《三國演義》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鄧艾的手下將士都是中原人士,按照傳統,將領們的家屬在出徵之前已經作為質子被控制在司馬昭的手中,一旦他們反叛,家人肯定受到牽連。衛瓘這一招是釜底抽薪,直接擊中鄧艾軍隊的命門,鄧艾手下將士得到檄文之後紛紛投效在他的手下,一起去逮捕鄧艾父子。切記,這些跟隨衛瓘的將領都是他精心選擇的,都不是鄧艾的嫡系,不過可以幫助他逮捕鄧艾父子了。

    鄧艾父子覺得大功在握,昏昏然處於享樂之中,做著獨佔四川的美夢。抓捕他們父子之時,兩個人還在睡覺,鄧艾防備的主要物件是鍾會,沒想到衛瓘早就在他的軍中埋下了暗線,這也是司馬昭在軍隊中安插嫡系的佈局所在。

    衛瓘抓了鄧艾父子之後,便將責任推給鍾會,言稱是鍾會下的命令,如此以來,鄧艾的部將們都畏懼鍾會的軍力,不敢輕易作亂。

    鍾會和姜維秘密如何佔據四川,攻佔中原地區。鍾會用元宵燈會時宴請各級將領們赴宴,宴席中鍾會就將自己的本意說了出來,稱要起事,為曹髦報仇。宴會中間讓各級將領簽字畫押討伐司馬昭,如果不同意就要被扣押。(姜維被殺劇照)

    姜維在一旁觀察,發現魏將各個都非常不服氣,於是建議鍾會將這些人全部坑殺了,並且在後宮之中挖好了大坑。此時鐘會的一個心腹將領丘建將這個訊息透漏給自己的老上級胡烈,胡烈知道後大驚失色,於是懇求丘建將這一事情告訴自己的兒子胡淵。胡淵將這一訊息通知了衛瓘,他們策劃在正月十八日一起率軍進入宮中,將被扣押的諸位將領解救出來,並且可以殺死鍾會。

    鍾會還希望這些魏將能夠跟隨自己反對司馬昭,遲遲不肯下手處理這些將領,規定日期是正月十八日截止。姜維也知道有時間限制,十八日如果不同意起兵,就要處死這些人。正月十八日這天,衛瓘率領士兵衝入宮中,開始與鍾會、姜維戰鬥。

    正當關鍵時刻,姜維心痛病發作,被魏將直接殺死,鍾會也難逃一死。這些人被殺之後,衛瓘稱:

    姜維: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衛瓘:眾軍各歸營所,以待王命。

    鍾會、姜維被殺,鄧艾的部將們蠢蠢欲動,連夜去追關押鄧艾父子的囚車,衛瓘知道訊息後,大驚失色,稱:

    是我捉艾;今若留他,我無葬身之地矣。

    當初他抓捕鄧艾父子時假傳詔令,如果放了鄧艾父子,回頭就會把他殺了。此時他身邊的一個護軍田續,田續和鄧艾有仇,鄧艾在江油時想殺死他,於是衛瓘命令他率領500人馬去追殺鄧艾父子。

    田續追上鄧艾父子之時,鄧艾剛剛被放出囚車,他以為是自己的人馬來搭救自己,沒有注意的情況下被田續一刀斬殺,鄧艾的兒子鄧忠也死於亂軍之中。(鄧艾像,《三國演義》中稱他是放牛娃)

    說句實在話,衛瓘能夠將鍾會、鄧艾父子殺死這事,最根本的原因是曹魏(也可以說是司馬昭的)的軍隊制度,也即是軍隊出征,曹魏將領們都必須將家屬送到都城作為抵押人質,如果投降全家遭殃,魏國將領們大都不願意冒風險的。再者,在每支魏軍之中安插了不同派系的人馬,看似鐵板一塊的軍隊,暗中則是關係錯綜複雜,監軍衛瓘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再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了成功。

    鍾會是一個特例,他沒有結婚,不存在家屬!

  • 6 # 鯨於大帝

    姜維鍾會準備不周,沒有很好滴抓住屬下心理,沒有打出合理旗號讓大家信服,沒有在小範圍內找到同盟者,完全靠恐嚇挾持,這風險就很大。再就是保密系統出了問題,最核心的保衛工作也沒做好。總之,操之過急,籌劃不周。兩位不是很好的陰謀家。頭腦發熱,導致失敗。

  • 7 # 瑞光文化傳播

    三國時期過春節在立春那一天,從皇家到民間都要舉行多種活動,皇帝會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帶著食物和酒水到郊外祭祀迎春,以祈求今年的大豐收,老百姓會鞭打春牛祭祀春神,以示春耕的開始,也有勸農的意思。

  • 8 # 隱居黃山

    蜀國國力虛弱,抗不過魏了,只有滅亡了,中國才能統一。

    2013年考古證明襄陽宋代前舊城址在鄒灣,證實了現襄陽古隆中的位置是假的!古隆中的方位和距離與“襄陽說”的依據相差太遠了,鄒灣與古隆中路徑有40一50裡遠,而且方向也是錯的。足以能證明襄陽古隆中諸葛亮故居是個不能自圓其說的假古蹟。襄水畔襄陽舊城址發現的習馬懿印章和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族譜就是鐵證。

    真實的諸葛亮的寓居地早已灰飛煙滅了,遺址應在何處已經沒人能夠說清楚了。

    襄陽與南陽的世代爭議終於結束了!

    襄陽之名應來自襄水河之陽,(襄水河畔的鄒灣一帶),而不是來自現在的漢江之陰,這還如何叫襄?如何叫陽?襄陽有前後兩個古城,襄水舊古城可稱漢襄陽古城己經移址到漢江岸邊的宋襄陽古城了,只是仍用舊名而已。

    就算按習鑿齒漢晉春秋野史所說:亮家在城西20裡(今16.6裡)這是指在襄水畔的舊古城區而言,說的是亮家而非躬耕地!這是兩個概念,把亮家與躬耕地混為一談是“襄陽說”的發明創造,與諸葛亮無關。

    現古隆中是在遷移後的襄陽古城西十幾裡。這種拿新城址去對照舊書去找寓居地的作法,肯定會大錯特錯的。

    難怪岳飛不上山去祭拜諸葛亮,因為宋代襄陽假隆中還沒有出現,叫岳飛咋去上山?

    大家還是應當相信諸葛亮親自所寫: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 9 # 海納百川233699882

    三國曆史上曾有這麼兩位風流讓我,起初被合稱為魏國雙壁,在他們的同力合作下,蜀漢政權一舉攻破;後來反目成仇,胡不服氣,互相攻訐,互相陷害;最後一個被另外一個誣陷致死,而自己也因野心過大被誅殺。這樣一對歡喜冤家,譜寫了三國歸晉前的最後一幕波瀾壯闊的歷史。

    更讓人驚奇的是,他們兩人的表字當中竟然都有一個士字,正應了“二士爭功,兩敗俱傷”的說法。看到這裡,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會猜到,這兩個人就是魏國名將鍾會(字士奇)和鄧艾(字士載)。

    三國後前(公元后期)三足鼎立當中實力最強的一方當屬魏國,當時吳國孫亮、孫休,陷入內亂;蜀漢劉禪昏庸無能;而魏國則在司馬氏及一批天才將領但帶領下,展現超群的實力,其中最著名的將領就是鍾會和鄧艾。

    所謂亂世出英豪,那個時代才俊輩出,一大批風流人物的事蹟掩蓋了鄧艾和鍾會的光芒,他門們的名子沒有被後人過多關注。但是正是由他們通力合作攻滅蜀國,開始了三國歸晉的歷史程序。

    鍾會他在魏國官居要職,是三國後期魏國重要的策臣與謀士、制定伐蜀計劃並參與滅蜀之戰智將。

    鍾會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景元年間,司馬昭覺得蜀國大將姜維屢屢騷擾邊疆必須反擊,並認為蜀國國土狹小,百姓疲憊,財力將盡,想派大軍伐蜀。群臣都說不可行,唯獨鍾會說蜀國可以攻取,於是與司馬昭共同策劃謀略,勘察地形,縱論形勢。在鍾會的策劃與主持下,魏國正式對蜀國展開了戰略反擊。

    鄧艾,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

    鄧艾和鍾會都是魏國的大將,他們的野心都很大,雖然是一起去攻打蜀國,一起去對抗姜維,但是兩人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兩人也一直在爭奪功勞,甚至到了最後時刻,兩人直接變成了敵人。

    而衛瓘作為他們的上司,本來是沒有什麼意願去管制他倆,但是衛瓘的上鬥就是直接帝王,衛瓘代表的其實是帝王都意願,帝王那個時候對鍾會鄧艾兩人其實已經是很忌憚的,於是他也想要設計除掉兩人。

    衛瓘也算是一個很可憐的中間品,甚至他也是一度被當成棋子,所以說鄧艾和鍾會兩人的死最終的原因並不是衛瓘,而是帝王 帝王才是隱藏得最深的殺手,鄧艾鍾會兩人其實也是有預料的,但是自古帝王就是這樣,他們沒有辦法反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郭沫若真跡鑑別,是否是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