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魁哥說歷史

    東吳除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之外,還有十二個厲害的大將,稱之為“江表十二虎臣”。按照《三國志》中記載,陳壽為他們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每逢戰事,這十二個人便在四大都督的指揮下,南征北戰,戰場廝殺,立下了赫赫戰功。

    從中我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甘寧與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張遼齊名,曾百騎劫曹營,將曹軍殺得膽戰心寒,嚇掉曹操半條命,而自身卻沒有損傷一人一騎,堪稱奇蹟。然而,甘寧卻在十二虎臣之中排到第八位,這是為什麼呢?

    “江表十二虎臣”是按照資歷排名,即“論資排輩”。本文看看甘寧前面七個“虎臣”都有什麼資歷?他們憑藉什麼排在“錦帆賊”甘寧前面?

    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位主公:程普、黃蓋、韓當

    程普

    程普,是十二虎臣之中歲數最大的,他頗有謀略,跟隨孫堅南征北戰,與黃巾軍交戰。在孫堅等山東各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中,程普身先士卒,在陽人之戰中大敗董卓軍隊。

    公元195年,孫堅攻打荊州死後,程普跟隨其子孫策,繼續征戰,渡江征戰江東。在攻打秣陵、湖孰、句容、曲阿等戰鬥中,程普都立下大功。

    在孫策被祖郎大軍圍困時,程普帶著一名騎兵,保護孫策突圍。他拼命廝殺,才給孫堅殺出一條血路,保護著孫堅成功突圍。程普因功被孫策任命為蕩寇中郎將和零陵太守。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程普作為老將,和周瑜、張昭等人輔佐孫權,治理江東。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中,程普和周瑜分任左右都督,聯手抗擊曹軍。

    程普在孫堅時期,就已經是得力干將了,孫策時期,他也是中流砥柱,在孫權時期,他更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將。因此,程普在十二虎臣之中排第一,實至名歸。

    黃蓋

    黃蓋,字公覆,僅次於程普,同樣也侍奉孫堅、孫策、孫權三任主公。黃蓋最出色的表現是赤壁之戰,他前往曹營詐降,成功騙過曹操,以火攻大破曹軍。如果沒有黃蓋的忍辱負重,冒險詐降,孫劉聯軍很難以少勝多,擊敗北方霸主曹操。

    《三國演義》中詳細描述了“苦肉計”,黃蓋和周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演了一出雙簧戲。黃蓋詐降,與曹軍交戰的時候,被射中一箭,身受重傷,差點一命嗚呼。黃蓋勞苦功高,位列第二,東吳眾將心服口服。

    韓當

    韓當,和程普、黃蓋一樣,都是最早跟隨孫堅作戰的。孫堅、孫策的一系列戰鬥,韓當都參與了,並屢立戰功。他最後在討平丹陽叛亂後不久,因病去世。韓當死後,他的兒子韓綜卻投降了曹魏,辜負了他父親韓當。

    歷任孫策、孫權兩任主公:蔣欽、周泰、陳武、董襲

    蔣欽,字公奕,在孫策跟隨袁術的時候,便跟著他了。他是孫策的別部司馬,輔佐孫策征戰江東,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公元219年,孫權為收回荊州,呂蒙奇襲荊州時,蔣欽率領水軍入沔水立下大功。

    周泰、陳武、董襲三人同樣也是在孫策征戰江東的時候,加入孫策集團的。在孫策死後,他們三人便效忠孫權,每逢戰事,便奮勇上前。其中,周泰為救少年孫權,擊退了數千山賊,身中十二處刀傷,幸好有神醫華佗醫治,才順利康復。

    陳武,屢建戰功,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中,張遼突然率領800人從城中出戰,突襲孫權大營。東吳十萬大軍沒想到合肥城中的張遼竟然敢帶著800人衝出,由於沒有防備,陷入混亂,宋謙、徐盛大敗而逃,陳武為掩護孫權,戰死沙場。

    董襲,字元代,在濡須之戰中,董襲奉孫權之命,率領水軍守濡須口由於暴風狂襲,五艘樓船傾覆,他拒絕逃走,不幸船沉淹死。

    以上七人,程普、黃蓋、韓當三人,在孫堅時期便加入孫氏集團了,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個主公,是東吳資歷最老的大將了,屬於第一檔次,排在前三。他們三人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論資排輩,也應該排在前三。蔣欽、周泰、陳武、董襲從孫策時期,加入孫氏集團,侍奉孫策、孫權兩任君主,屬於第二檔次,排在第四到第七。

    而甘寧,卻是在孫權時期,才加入孫氏集團的。甘寧,被稱作“錦帆賊”,成群結隊,四處遊蕩,搶劫過往富商。後來,甘寧改邪歸正,痛改前非,投奔劉表和黃祖,卻未受重用,後投奔孫權,得到重用。

    甘寧輔佐孫權,攻克江夏,殺死黃祖,為孫堅報了仇。在張遼以八百勇士衝殺曹營之後,甘寧率百騎夜襲曹營,斬首數十,嚇破曹操六神無主,挫敗了曹軍士氣。《三國志》中相關記載如下:

    都督見寧色厲,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銀碗。至二更時,銜枚出斫敵。敵驚動,遂退。

    孫權見到得勝歸來的甘寧之後,不禁感慨道:“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由此可見,如果論武力、戰功,甘寧在東吳十二虎臣之中,應該排在第一第二,但是卻排在第八位。這主要是由於甘寧是在孫權時期,才加入孫氏集團的,而前七位,不是在孫堅時期,就是在孫策時期加入孫氏集團的。

    因此,與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張遼齊名的甘寧,同前七位相比,不是敗在戰功上,而是敗在資歷上。他是最晚加入孫氏集團的。又如,甘寧後面的四個“虎臣”淩統、徐盛、潘璋、丁奉四人,也都是孫權時期,加入孫氏集團的。可以這麼說,甘寧做到了同一批人之中的第一。

  • 2 # 韶華傾夢

    魏蜀吳三國陣營中,曹魏有五子良將,蜀漢有五虎上將,而東吳除了四大都督之外,還有十二虎臣。十二虎臣中有: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十二虎臣,是從孫家三代君主時代挑選出來的佼佼者。如果從斬將率來看,甘寧在江東絕對能夠排得上號。從甘寧投靠孫權的那時起,甘寧就射殺凌操、刀劈鄧龍、射殺黃祖和蔡壎、刀斬蔡中馬延和張顗、鏈砸死朱光、二十餘合戰退曹洪、戰退和箭傷樂進,以及百騎劫曹營而無損傷,等等。

    雖然甘寧沒有和關張這等猛將交手的戰績,但是從其這些耀眼的戰績來看,甘寧絕對能算得上一個猛將,在十二虎臣中也不逞多讓。可是,就是這麼一位與五子良將之首于禁齊名的虎將卻僅僅排在了第八位,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十二虎臣按資歷來排。在孫堅,孫策以及孫權三代君主中,程普,黃蓋,以及韓當的資歷,絕對是江東最老的。因為這三人是最早跟隨孫堅打天下的一批元老。而緊接著蔣欽,周泰、陳武,以及董襲這四位武將是跟隨孫策的,隨著孫策打過嚴白虎和王朗等諸侯,奠定了江東的基業。

    最後到了孫權時代,甘寧、淩統、徐盛,以及潘璋,丁奉等五位虎將才開始崛起。所以,按照資歷來排的話,甘寧排在前七位之後也沒有錯。另外,如果再參加軍中的地位來看的話,程普在軍中的地位絕對是最高的。赤壁之戰時,程普和周瑜被孫權任命為左右都督。而丁奉雖然官居大將軍和大司馬,但是那時已是孫休和孫皓時期了。

    但是,甘寧能夠排到第八位,還是因為甘寧的戰績和威望過大。否則,甘寧連是否排到第八也未可知。因為甘寧是在孫權掌權的時候,在荊州黃祖那裡混不下去了,才在蘇飛的介紹下投靠江東。

    而江東和荊州一直是世仇,因為原荊州牧劉表曾派人來阻擋孫堅回江東之路,並且在和黃祖交戰的時候,孫堅不幸戰死。就是因為這個殺父之仇,孫策和孫權兩兄弟一直對荊州,對江夏黃祖有很大的仇恨。況且,甘寧還在黃祖麾下為將的時候,曾經一箭射殺了淩統的父親凌操。所以,江東的勢力和當地的淩氏世家對甘寧就一直有著隔閡。

    另外,甘寧是一個“粗猛好殺”之人。當初,甘寧府上的一個庖廚,曾因犯錯而被迫逃到呂蒙的府上求救。呂蒙因為母親的緣故,也就收留了他,並且還出面向甘寧說情。但是,甘寧雖然口上答應了呂蒙,但除了呂府之後,就直接把庖廚綁到樹上射殺了。最後,要不是呂蒙的母親拉著呂蒙,呂蒙肯定要起兵和甘寧打起來。

    所以,以甘寧這種暴躁的性格,再加上他曾經出仕江夏的經歷,使得甘寧和江東世家的關係並不是很好。要不是甘寧投靠孫權後,便提出了“攻佔荊州,西進伐蜀”的軍事策略,以及百騎劫曹營等耀眼的戰績,使得孫權和江東的世家不能忽視甘寧在軍隊中的威望,恐怕甘寧連排第八的位置都沒有。

    因此,甘寧能夠進入江東十二虎臣這一殊榮,並且是排在孫堅和孫策時代的七位臣子之後,孫權時代的武將之首,也足以看出孫權對甘寧的重視了。

  • 3 # 莊蘇谷

    陳壽為“江東十二虎臣”列傳,是完全按照資歷或者說時間順序來寫的,與功業、能力並無關係。若論功業與能力,排名最後的丁奉反倒是十二虎臣中的第一人。

    第一批是程普、黃蓋、韓當,三人是孫堅元從老將,排在最前。第二批是蔣欽、周泰、陳武、董襲,他們在孫策平定江東時“入夥”。第三批是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他們在孫權統領江東時展露頭角。第四批,唯有丁奉,在孫權去世後才逐步成為高階將領,後期扶立孫皓為帝,官拜丞相、右大司馬,官職遠勝其他十一人。

    不過甘寧智勇雙全,實非普通武將,在“十二虎臣”中實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齊名張遼

    甘寧被稱為“鬥將”,以作戰勇猛而聞名。

    在著名的魏吳濡須之戰中,他以精兵百騎夜襲曹營,斬殺曹兵數十人,自己的隊伍卻匹馬無損,孫權由此稱讚道:

    “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

    這是把甘寧和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相提並論了。

    後世形容勇將,也常用甘寧張遼並列而比擬,例如《舊五代史》中形容唐末第一勇將李存孝:

    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悍拒關羽

    實際上甘寧不止能夠匹敵張遼,就連忠勇無雙的關羽都對他忌憚三分。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因劉備取得益州後拒絕歸還荊州,讓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聞訊後大怒,命令關羽帥軍進逼益陽。關羽挑選精卒五千人,投物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淺水地帶,揚言要夜裡涉水渡河。

    面對來勢洶洶的關二爺,東吳大都督魯肅趕緊召集各位將領商議對策。甘寧當時只有三百兵馬,對魯肅說:“再給我加五百人,我保證讓關羽不敢渡河!”

    魯肅當下選一千人給他,甘寧便連夜趕到上游設防。關羽聽說是甘寧前來,儘管在兵力上依然佔據優勢,還是放棄了渡河計劃,後人則把此地稱為“關羽瀨”。

    眼光獨到

    除了作戰勇敢之外,甘寧也有出色的戰略眼光。在投奔孫權之初,他就向孫權獻計,敏銳地指出:劉表年老,黃祖昏聵,東吳先取荊州,再謀巴蜀,割據長江。這和大都督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計可謂不謀而合。

    寧陳計曰:“……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單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當時東吳文臣之首張昭在座,反對向荊州用兵,認為如果大軍西征,東吳內部必然會產生混亂。甘寧反駁道:

    “國家以蕭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憂亂,奚以希慕古人乎?”

    潛臺詞是:我們武將去外面打仗,你們文官就該像蕭何那樣做好後勤保障啊,留守後方就擔心混亂,那要你還有何用?言辭可謂十分犀利了。

    孫權十分欣賞甘寧,後來東吳西征黃祖取得了勝利,也證明了甘寧戰略的正確性。

    然而如此智勇雙全之名將,最終在東吳只被作為“鬥將”使用,卻是為何呢?這和他的個性有很大關係。

    暴烈好殺

    甘寧的性情十分粗暴,一發怒就要殺人,雖然十分聰明,卻沒什麼大局意識。

    甘寧家裡有個小廚子,惹惱了甘寧,甘寧想要殺他。小廚子偷偷逃走,跑到呂蒙的家裡,呂蒙把他藏了起來。甘寧聽說後,上門拜見了呂蒙的母親,然後把小廚子要了回來,並答應呂蒙不會殺他。

    誰知甘寧回去後就把這小廚子捆到一棵桑樹上,親手將他射死。呂蒙見甘寧如此殘暴不仁,氣得要帶兵攻殺甘寧。甘寧躺在小船上一動不動,任由呂蒙擊鼓點兵。後來呂蒙的老母親勸說呂蒙,呂蒙這才壓住怒氣,招呼甘寧說:“興霸,我老母親準備了好吃的,快上來吧!”於是甘寧施施然上岸去呂蒙家吃飯了。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甘寧為人兇殘,胸襟也不寬闊。史載他有時候連孫權的將令也要違背,惹得孫權生氣,還是呂蒙勸說孫權:“天下未定,鬥將如甘寧難得。”

    可見呂蒙的大局意識是十分強的。這也是呂蒙能從普通武將最後成為東吳大都督而甘寧始終只是一個“鬥將”的原因。

  • 4 # 周

    其實道理很簡單,這十二人的排名陳壽是按照他們的資歷排位的。

    如果說十二虎將分個組的話,前六人是孫堅孫策時就加入的,從甘寧起的六人則是孫權時期的大將。前六人無疑是以程普為尊。而後六人中,論及戰績和能力,甘寧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所以說甘寧排在第八位,不是武功戰績不行,只不過加入東吳時間比較晚罷了。

  • 5 # 不沉的經遠

    首先甘寧這個和張遼齊名只是孫權自吹而已,而且以他的出身和脾氣,想出頭比較難。

    根據《江表傳》記載,濡須之戰時孫權命甘寧夜襲曹軍。甘寧選手下精銳將士百餘人潛入曹營,暴起發難,殺傷不少曹軍,光斬首就有幾十人。曹軍驚駭之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等反應過來時甘寧已經率手下全身而退。孫權因此誇甘寧,說他足以媲美張遼:

    權曰:“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

    所以我們不難看到,說甘寧和張遼齊名只是孫權誇獎甘寧的一句話而已。而且此事並沒有被記載到《三國志》中,也沒有其他資料佐證,是否屬實也不可知。因此並不能證明甘寧的能力真的和張遼相當。

    當然甘寧也算得上一員猛將了,在孫權手下也是屢建戰功,在南郡之戰、皖城之戰、濡須之戰等戰鬥中都有不錯表現,還曾經向孫權建言,提出了東吳的擴張戰略,算得上有勇有謀。可是甘寧到最後也不過做到折衝將軍,職務不高,在江東排名眾將中排名自然不會太高。

    而甘寧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和他的出身和脾氣有著不小的關係。

    甘寧是巴郡臨江人,原本是劉璋的部下,後來改投劉表,因為不受重用,又投奔了東吳。而東吳主要掌權者一是當年孫堅招募的淮泗精兵,二是孫策打江東時招攬的豪傑,三則是江東的地方士卒。甘寧在江東毫無根基,沒人幫他說話。甘寧又曾經殺死凌操,和淩統結仇,自然上升速度就有影響了。

    其次甘寧的脾氣也不大好,多次和上司發生衝突,這無疑也影響了他的仕途。比如甘寧手下有個僕人犯事,逃到了呂蒙營中。甘寧假意答應呂蒙不追究此事,事後卻射殺了此人。呂蒙因此大怒,甚至還想出兵攻打甘寧,後來被自己母親勸阻才作罷。但是這肯定讓呂蒙對甘寧有了不好的印象。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不少,雖然甘寧能力出色,不過這種人註定沒人敢大用他。所以甘寧也只能在東吳眾將裡排名靠後了。

  • 6 # 南美趣事

    甘寧是三國時期東吳方面頂級戰將,有萬夫不擋之勇戰力可媲美太史慈。那麼如此厲害的武將為什麼在三國志吳傳江表十二虎臣中只排第八呢?我來分析一下。

    江表之虎臣,三國時孫吳十二位將領的合稱,這十二人以英勇善戰而為人稱道,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他們為孫吳基業的開闢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功勳。《三國志》把此十二人合為一卷作傳(卷五五·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盛讚他們為“江表之虎臣”,故名。

    程普

    蕩寇將軍程普(?—210年),字德謀,

    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東漢末年東吳的武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又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勳卓著。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

    黃蓋

    偏將軍、武陵太守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江東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主公。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蹟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

    韓當

    石城侯韓當(?-227),字義公,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而被孫堅賞識,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封爵石城侯。黃武五年(226年)卒。

    蔣欽

    右護軍蔣欽(?-220年),字公奕,

    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漢末東吳名將。早年隨孫策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平盜賊,遷西部都尉。討會稽賊呂合、秦狼等,徙討越中郎將。又與賀齊併力討平黟賊。從徵合肥,因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蔣欽貴守約,性豁達。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討伐關羽,蔣欽率領水軍入沔水。回軍途中病逝。

    周泰

    陵陽侯周泰(生卒年不詳),字幼平

    ,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武將。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面板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死於黃武年間,有子周邵,亦數有戰功,死於黃龍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繼承了兵權和爵位。

    陳武

    偏將軍陳武(178年-215年),字子烈,廬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

    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武將。陳武年輕時儀表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後來在孫權部下任職。由於陳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孫權,下至鄉里的敬愛。陳武又屢建戰功,封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215)在合肥戰役中戰死,孫權對此十分哀痛。

    董襲

    偏將軍董襲(?-213),字元代,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

    213年,曹操南征至濡須口,董襲跟隨孫權解救,並命董襲率五樓船前住濡須口。至夜深時,暴風狂襲,五樓船傾覆,眾將士乘走舸逃走,請董襲一起逃出。但董襲大怒曰:“受將軍任,在此備賊,何等委去也,敢復言此者斬!(受將軍的任務,在此處防備敵人,怎能委身而去,誰再說要逃走便立斬!)”於是無人敢幹預。最後五樓船果然傾覆,董襲浸死,孫權改服致喪,厚待其家人。

    甘寧

    西陵太守,折衝將軍甘寧(?—220年),字興霸,

    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少年有力,讀諸子,曾任過蜀郡丞。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建安十年(205年)轉託黃祖,黃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間曾射殺淩統之父凌操,因此與淩統有殺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年)歸吳見用於孫權,大有作為。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偷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智勇雙全,戰功顯赫。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吳主賞識,被孫權封為西陵太守,折衝(常勝)將軍。《三國演義》中虛構在吳蜀之戰中在病重時被蜀國將領沙摩柯一箭射死。

    淩統

    偏將軍淩統(189-237,一說217),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凌操之子,官至偏將軍。淩統認為山中之人大多壯悍,可以用威信、恩惠勸誘他們投降,孫權便命他東進,並命各城凡淩統要求,皆先給予後報告, 募得精兵萬餘人。途中經過祖縣,並進入鄉寺,與鄉親舊友故恭敬盡禮,恩意極隆。後淩統病卒,時年四十九(一說二十九)。孫權聞之,哀不能自止,數日減其膳,每言及淩統皆流涕,撫育其孤,又使張承為之作銘誄。

    徐盛

    建武將軍、安東將軍,任廬江太守徐盛(生卒年不詳)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徐盛最初因討伐山賊有功而被加為中郎將,後於濡須口之戰中表現出色,得到孫權的讚賞。魏文帝曹丕伐吳時,徐盛以疑城之計退去魏軍。吳黃武年間,徐盛病逝。

    潘璋

    溧陽侯潘璋(?-234),字文珪,東郡發乾(今山東冠縣東)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呂蒙偷襲荊州後,關羽自麥城逃走,潘璋與朱然一同率部攔截關羽,他部下的馬忠生擒關羽及其子關平等人。

    丁奉

    安豐侯丁奉(?-271),字承淵,廬江安豐(今河南固始)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勳,此後又於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侵犯東吳的魏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了東吳的權臣孫綝,被加封為大將軍。

    可一看出十二虎臣內如果是比作戰勇猛,甘寧和周泰這兩人是獨一級的,就是東吳版的關張。甘寧是矛 ,善於進攻,周泰是肉盾,保主公周全。

    如果是比率領大兵團作戰的話,除了三朝老臣程普(赤壁之戰周瑜是大都督,程普為副)外其他人都不能說穩勝甘寧。

    比官大的話,身為大將軍的丁奉又只能排在十二將之末。

    我想這十二將的排名應該是按他們的入夥時間的早晚。在孫堅時加入的程普,黃蓋,韓當。孫策時加入的蔣欽,周泰,陳武。而甘寧和其餘五將一樣是在孫權時加入的。

    按照先來後到,甘寧只能排第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瓜迪奧拉執教曼城後,補強後防線就花了3.45億鎊,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