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消防衛士1

    培養自己的價值觀做個有定見的人

    我想,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深陷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泥沼。

    現實越來越逼仄:高競爭的工作、高不可攀的房價和房租、擁擠的交通、糟糕的空氣、不安全的食品……在竭盡全力才能生存的日子裡,哪裡有時間追求夢想?我們彷彿越來越遠離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頭奔入夢想不敢,留下過平庸的生活又不甘——這樣的時代,我們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如何才能越過現實和理想的鴻溝,找到和進入自己希望的人生?

    我想從下面這節繼昨天再次分享,培養自己的價值觀做個有定見的人!

    1

    你常常聽人們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沒有什麼想要的。”

    但是當你問他,你現在滿意、過得好嗎,他們又都無力地搖頭說:“不滿意。”其實一個人還能覺得對自己不滿意,他的內心一定有潛在的更好的自己的樣子,這就是“自我概念”。

    沒有人會一大早起來,伸個懶腰對自己說:“我要過×蛋的一天!”也沒有人從小就立志“要過淒涼的一生”。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變得比現在更好、更強大或更美麗、更自信或更自在,我們心裡住著一個完美的自己、一個“希望成為的狀態”,這就是自我概念。

    1、成長的空洞

    你只有把現在的自己和自我概念做對比,才會覺得“不滿足”。在每個對生活和自己不滿足的背後,都是每個人成長的需求。

    當兩者不能重合,在“現在的自我”和“希望的自我”之間,就會產生空洞。人們期待填滿這空洞,成長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我把這些因為渴望成長而產生的空洞稱為“成長空洞”。

    如果你是個憤怒青年,你就應該擁有一個世界應該更好的信念,當你覺得自己做什麼都無法讓世界變好時,你就會對這種無力感到憤怒;而如果你是一個自卑的人,你腦子裡一定住著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搞來的、大到完全無法填滿的自我概念,你真實的自我穿著17釐米的內增高再加上大號的墊胸墊肩才撐得起來,生怕別人看到真正的自己。

    不過,憤怒和自卑的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種對生活完全失去興趣和意見的人。他們沒有什麼成長的空洞,自我概念裹在真實的自我外面,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可能了。

    成長的空洞讓我們感到自己心靈的空洞,這空洞感就變成了“內心的需要”。你想要一間可容身的房子、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一個愛自己的戀人、一個聽話乖巧的孩子……這都是你填滿空洞的需要。因為你的自我概念認為這些你應該有,而真實的你卻沒有——這就產生了你的需求。

    例如:兩個乞丐早上餓著肚子討飯,一個突然對另外一個說:“皇上真好啊,早上起來能吃兩個大白饅頭。”另一個劈頭罵道:“你真是窮瘋了,都當皇上了,還只吃兩個饅頭?肯定還要就一碗豆漿啊!”這兩個乞丐雖然在討論皇帝,但自我概念還停留在乞丐層面,也只能產生乞丐的需求。

    因此,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產生了空洞,這空洞產生了需求。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當這些空洞長期無法被填滿,你心裡就會空蕩蕩的,體會到空虛、厭倦、無價值的情緒;而如果這些空洞最終被填滿,你就會覺得滿足和充實,體會到愉悅、安全、寧靜、穩定的情緒;

    而如果別人不小心看到或碰到這些空洞——就好像自己某部分畸形被發現——你一開始羞愧,然後會憤怒。所以憤怒都是空洞的,王小波說,所有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痛恨。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髮現空洞、填滿空洞的過程。

    因為每個人的自我概念與真實自我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會長出大小不同的成長空洞。一個從小生活在缺乏愛的家庭的孩子,心中對於安全和穩定的洞就會很大,需要花很多時間來填滿;一個終生渴求智慧的人,他心中智慧的洞稍被填滿,馬上就生長出更高的洞壁,他也樂得用一輩子時間來填它。

    我們的基因、家庭、環境、社會文化與人生經歷共同創造了現在的我們,也建構了我們的自我概念,這讓我們生出大大小小、各自不同的成長空洞。這些成長的空洞構成我們對“值得”的觀念和想法,價值觀就這樣產生了。

    好比一棵橡樹,在種子階段,基因決定了它是一棵橡樹,而在南方還是北方、乾旱還是溼潤決定了這棵樹能長多高多粗。而如果橡樹有思想,它就會思考自己需要從大地汲取什麼營養,應該向什麼方向伸展。

    因為每個人的基因、家庭、文化和社會環境、人生經歷不同,每個人對這些因素的思考也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系統——送你一根蠟燭,有人想到晚餐,有人想到皮鞭,就是這樣。

    基因+社會與家庭環境=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現在的自我=需求

    雖然成長空洞人人不同,但每個人的努力方向都一樣——填滿那些空洞,成長為自己的樣子。看到自己的成長空洞,瞭解這些洞需要用什麼填,在有限的資源中按照什麼順序去填,就是找回自己、理解自己、成長為自己的過程。

    2

    我們如何填滿這些成長空洞?事實上,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玩虛假自我的遊戲。

    1、物質的遊戲

    當遇到空洞,我們幾乎本能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個東西填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就是在幹這個:紛至沓來的東西,能滿足你的各種需求——房子填滿安全感的洞、鈔票填滿自尊的洞、學歷填滿智慧的洞、消費填滿快樂的洞——我們努力搞來這一切東西,按照說明書塞在自己內心的空洞中,這讓我們感到一種充實的滿足。彷彿單憑這些東西,我們就能成為想要成為的自己。

    一開始,物質帶來的充實感的確能夠持續一段時間,但很快就帶來新的問題——你很快會發現,物質帶來的快樂在逐漸遞減。第一個1000塊錢的快樂,現在需要賺10萬才有;第一次開Jetta的美妙,也許在寶馬上也找不回來。於是你匆忙地投入下一輪賺錢和下一輪消費。但等到快感消失,心裡的洞又露了出來。這促使我們迅速進入新的輪迴——更多的錢,更好的物質,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錢……

    被物質充滿的人,逐漸會認為物質才是真的自我

    用物質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劇是:沒有人的能力能跑贏慾望,總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東西,卻無力地發現,那個空洞還在。物質也許能帶來短暫的一次次快樂,但絕非幸福。快樂和幸福,本就是兩個東西。

    你佔據的東西,也在佔據你。

    2、他人認同

    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完全靠父母親的認同生活。嬰兒是如此奇怪的一種小東西,每隔兩小時定時發出惱人的哭聲,專注於把奶水變成屎尿,而且還全無說明書。

    如果沒有父母的喜愛和認同,我們根本不可能活下來。我們逐漸長大,開始把尋求認同的目光轉向老師和長輩,在青春期投向朋友、異性和偶像。在我們成年之前,我們一直都在尋找認同。

    這也是為什麼當愛情或友情破裂的時候,我們會感到那麼痛苦。經歷過真正愛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才不是一種文學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種真實的生理體驗。兩個人互相用對方填滿了自己的空洞,他們如此緊密地在一起,待了那麼久,像一對連體姐妹。

    日子一長,你把這些被填滿的部分認為是自己的一部分。這種感覺如此美麗,就好像“兩個靈魂在一個身體”,而等到關係結束,兩個人不得不分開,這種感覺又會如此痛苦——這種分離帶來的強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個已經長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樣。古往今來,已經有太多文字、歌曲、戲劇等藝術記錄了這種情感的美妙與痛苦。

    被認同填滿的人,逐漸成為認同者的綁架物件

    在家庭和社會關係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種選擇——我知道的一位母親,為兒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選擇,當兒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齡,每次有衝突,媽媽就當場下跪,兒子便偃旗息鼓,媽媽最終站起來哭著說,你真是孝順的孩子。這場景我想起來就不寒而慄。為了不失去父母的認同、做一個“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綁架,一輩子按照他們的意願來生活。

    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認同,甘心一輩子做沒有主張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衝突;為了不失去大眾的認同,名人們甘心做一個粉絲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絲綁架。這並非善良,而是無能的表現。

    玩“被認同”的遊戲並不是自我成長之路。當認同一次次填充進來,你會上癮一樣地享受著這種既快樂又自虐的快感,渴求更多的自我妥協。正如席慕容在《獨白》裡面所說:

    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的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是為了周遭的人都對我滿意而已。為了要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慢慢的,你會發現其實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其實你誰也不是。你只是為別人認同而活的工具。你以為大家都喜歡和離不開你,其實是你離不開他們的喜愛。

    3、自殘的人

    “你看,這個地方沒做好啊。”

    “其實,我天生就不是做××的料!”

    誰被誇的時候都很快樂,但是遇到批評或指責,很多人的反應總是破罐子破摔。

    他們也用別人的認同填自己洞。當認同被拿走,他們感到痛苦,反應卻和上一種不同——他們不願意“懦弱”地繼續尋求別人認同,於是“彪悍”地把和空洞相連的部分全部切掉。

    “你這件事情做得不夠好啊。”

    “我本來就沒有想好好做。”

    “我覺得我們相處有些問題。”

    “我們還是算了吧,我知道你看不起我。”

    做得不好,暴露出你成長的空洞,而自殘的人的迴應則是彪悍地說:根本不是“我”的問題,不是我努力想做卻還差一點,而是先天的問題、環境的問題,或者是我根本就不想做好!

    破罐子破摔的迴應雖然暫時能讓自己舒服,但是相應地,成長的可能性全部破滅。從此以後,這件事情不可能做得更好,而關係也無法向前一步。不僅這樣,在空洞旁邊,已經培養起來的很多能力也忽然被割捨——因為手臂上的一個小地方發炎,你不願意面對,就把整條手臂都剁了下來。

    這比喻雖血腥卻真實,這也是為什麼我把這個型別的“假我”遊戲叫作自殘的人——為了逃避痛苦,他們不斷地砍掉自己真實的自我的各個部分,最後縮小到自己都看不上的地步,自卑是自殘者的必然結果。

    4、挖另一個坑

    朝三暮四的猴子的故事,你一定聽過。

    人不見得比猴子好多少。我們總是挖健康的坑,來填事業的坑;挖自由的坑,來填安全的坑;挖自尊的坑,填成就的坑。當我們填坑的時侯,我們和早餐時的猴子一樣,開心滿足,認為這些都是白來的;而等到晚餐時分,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坑洞時,會痛苦不堪,又希望挖下一個坑來填現在這個。

    比猴子的故事更加可悲的是,生命並不如果子一樣是個零和遊戲。有些坑一旦被挖出來,需要10倍的力量去往回填——比如健康、自尊;而有一些坑則再也填不回來——比如說青蔥的戀愛、孩子的10歲生日會、你生命裡的任何一段重要時光。

    填坑的人常常集中在25~35歲之間,這階段人的角色暴增,從單一的工作者和兒女,慢慢地加入管理者、丈夫或妻子、兒媳婦或姑爺、爸爸或媽媽的角色,每一項角色的增加,都意味著全新的自我概念,也意味著新的成長的空洞。這個階段的人有太多的東西需要生長出來。他們一旦亂了手腳,就會從其他地方挖出一個坑來,填滿眼前這個。

    事業出問題,犧牲身體;身體出問題,拖累家庭;家庭修補好了,孩子又出事;孩子勉強搞定,工作又開始亮紅燈……挖了填,填了挖,你的生命就像一個永遠無法停工的城市道路施工現場,四處救火,步步驚心。

    我們渴望成長而產生空洞,我們用非我的東西填洞,我們逐漸認為填充物才是真實的自己,現在它們開始反過來佔據我們,真實的自己被我們丟了。這就是虛假自我的遊戲指令碼。

    當你把“成長空洞”換成“錢、愛情、關係、認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時間地點姓名,就構成了這世間的各種悲劇故事。

    3

    試試看,大聲喊兩句話:

    “我要……”第一遍選擇一個你覺得應該做,但是內心不認同的東西,比如“我要做個好學生”。

    “我要……”這次選擇一個你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比如“我要自由”。

    (如果你覺得這練習有點二,與本書高雅的風格水準不符,你可以找個沒人的地方喊,但是要確保音量。如果你實在不願意,反覆抄寫三次也有效)

    如果你選擇的是真的價值觀,你會發現第一次沒什麼感覺,第二次你“七情上面”,心中的情緒被調動起來。甚至連發聲的地方都不同,第一次來自喉頭,第二次來自心裡。

    那個能感動你自己的,就是價值觀。價值觀不是上腦的,而是上心的,甚至是上身的。

    一旦瞭解了價值觀與情緒的關係,你就能明白為什麼符合價值觀的東西會成為你的核心發動機——來自情緒的動力比來自理智的動力強大一萬倍。回顧一下你的賴床經歷就能明白,如果你“不想起來”,你的大腦就會飛轉,給自己找到千百種理由繼續賴著。但是如果你有一件“特別想去幹”的事,你根本就睡不著,清早醒來,絕塵而去。

    當你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任何膽小的人都會堅強起來。即使看似溫馴的小動物,也會在保護幼崽的時候變得強大無比;膽小的人在遇到自己堅守的事情時會變得堅忍強大。為什麼偉大的公司必須有偉大的價值觀?因為偉大之路障礙重重,非堅硬的價值觀不能破。所以該走哪條路才能成功?走你“最堅硬的一面”的路。

    我從來不希望我父母改變,沒有被煩到的時候,甚至還覺得好玩。因為他們也是受害者。在小時候,別人就是這樣要求他們的;而當他們長大,他們也是在內心這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審判自己。道德是個好東西——但他們是被道德綁架的人。

    不過,你可以選擇是不是和他們玩。你可以選擇遵從道德規則,獲得認同;你也可以選擇不要認同,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你還可以選擇提高自己的能力,找出道德和價值觀都認同的方式。

    但是你要對他們的憤怒做好準備。這樣從小被道德綁架的人,當他們看到有人可以輕鬆鬆綁,不做“應該”做的事情的時候,你猜他們能有多憤怒!

    4

    為什麼你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如果你是個總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其實你的價值觀列表裡面有兩項“隱藏價值觀”:求完美或追求認同。

    1、完美主義

    你有一個虛幻的價值觀叫“完美”。你希望“既可以要到這個,又可以保持那個”“既學好,又不難”“既可以獲得,又不用付出”。

    一個選擇了“完美”的人,就是選擇了“不損失”的人,背後真正的價值其實是“安全感”。因為值得去的地方永無捷徑,困難重重,所以這種人也就是間接選擇了“不可能”或者“累死你”的人。

    我有一位朋友長年陷入這樣的心智模式:

    面對問題——安全——求完美——糾結不選擇——拖延——事情變糟糕(要麼就是必須選一個,要麼就是兩個都選不上了)——自卑——更不安全

    這種模式每隔一段時間蹦出來一次,好像一個攔都攔不住的流氓,把她精心佈置的生活場景重新打碎、扯爛。

    一旦你有了“完美”的心智模式,就會看哪個目標都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你會一直等待一個“好的機會”,卻在最後發現,因為常年糾結而無力,最後哪怕最差的都選不到了。不做選擇往往是最壞的選擇。

    這些人也最容易成為各種成功學、偽大師或騙局下手的物件,因為他們自己在心裡已經給自己擺了一道——他們還真的相信值得去的地方總有捷徑,免費午餐會到處發。

    很多強者也容易陷入這種心智模式,這必然是他們在更大格局上落敗的前奏。即使你的能力超群,是120分,別人的能力只是70分,但因為你要完美的同時達成兩個目標,你的實力其實只有60分,最後你會被兩個70分的選手同時在兩個戰場打敗。

    所有的完美都是減出來的,不是加出來的。

    2、相關性: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相關性是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

    看看你在重要性練習裡留下來的三樣,你會發現它們之間有內在的關係——有些人只有“自由”了,才有機會過“振奮的生活”,才會“內心和諧”;同樣,在職業中,“智慧”會促成你的“成就感”;“工作生活平衡”可能是你“利他助人”的前提;“挑戰”是“成就感”不可或缺的因素。這樣的生活感悟,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學,這就是價值觀的相關性。

    隨便在身邊找一個人,問“你想要什麼?”如:

    Q:你想要什麼?

    A:我想要1000萬。

    Q:如果你已經有了1000萬,你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A:我會買一座大房子給我老婆。

    Q:如果你老婆住進了大房子,你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A:這樣我就覺得對她有交代了,我可以安安靜靜地不上班,天天在家裡看書。

    Q:如果你能天天在家裡看書,你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A:那樣我會慢慢成為一個智慧的人。

    Q:如果那樣呢?

    A:那樣已經很好了,我不想有什麼改變,我就希望成為一個智慧的人。

    當你這樣追問到最後,總會發現對話指向某個讓人覺得“這樣就可以了”的“值得”的狀態。這就是羅素所說的“知識之外的感覺”,是“與情緒相連的信念”,也被稱為終極價值——所有對內心的探尋,都會走到一個終點:只要這樣,本身就是價值。

    為了達到這個狀態,你需要達成很多外在目標——1000萬、大房子、給老婆一個交代、不上班看書,這些都屬於具體的目標,也被稱為工具價值或替代價值。我們無法直接實現終極價值的時候,替代價值就是我們努力的路標。

    把這些東西都連在一起,你應該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條價值鏈:

    1000萬——大房子——對老婆有交代——不上班看書——智慧

    如果你稍加註意,就能看到生活中很多約定俗成的價值鏈條經常被當成生活的真理本身: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只有早點生孩子才算孝順!(生孩子——孝順——認同)

    沒有事業的男人叫什麼男人?(事業——男人?)

    勞斯萊斯,成功人士的選擇。(名車——成功——有能力)

    你上這麼個二流學校,都不好意思跟人說!(學校——社會地位)

    在北京收入至少要一萬二,才有可能活得像個人樣!(錢——舒適生活)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鑽石——愛情)

    辦了健身卡,你就能有健康的體魄。(服務——健康)

    愛她,就請她吃哈根達斯。(冰激凌——愛情)

    我們在小的時候,接受過很多這樣的“工具——目標”價值鏈條,比如父母對你說:“成績真好!真是我的好孩子!”你強化的就是“成績認同”。這樣的孩子會努力在各方面做到最優秀而期待認同,想象一下他們在不以成績定對錯的職場、感情中感到的無助——他們努力提高成績,卻發現並無認同;他們甚至不知道該提高哪些方面來獲取認同——他們越努力就越遠離。

    今天,社會也在反覆地給我們輸入各種價值觀連結,比如深深連結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農業社會的鄉土價值觀“房子——安全感”,再比如在商業文化衝擊下形成的“有錢——幸福”的價值鏈。這些連結如街道縱橫交錯,變成我們心中的世界地圖。

    這些價值觀系統在我們生命中,有意、無意、善意、惡意地被傳達、固化,並無數次被強化,就像分子的結構組合,在我們生命中慢慢地固定,形成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世界觀)以及如何應對的心智模式(人生觀)。

    如果缺乏有意識的覺察,我們不僅不會主宰自己的人生,反過來還會被這些地圖主宰,帶到溝裡去。可悲的是,我們還一直以為那是自己想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別人相親後看不上的物件介紹給我,請問這個媒人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