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中緣
-
2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認為,日常辦公、寫作業……使用普通筆,沒必要苛求粗細變化,甚至連頓筆、回鋒都是多餘的!尤其是中小學生,寫得好、寫得快是眾望所歸。只有提升到書法層面,不考慮平時應用問題,專門書寫書法作品,還真是值得研究的。
筆畫粗細問題,至少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主觀因素,必須懂得正確的運筆法技巧,強化提按動作訓練從書寫技法層面上講,筆畫粗細變化主要是依靠提按動作幅度大小,控制筆尖與紙的接觸面大小及其力度輕重產生出來的。所以,書寫時,筆尖著紙力度要輕重得當,應充分留有上下起伏的餘地。不能使勁捏著筆用力按著筆尖寫,始終保持一種力度(總是使勁兒按)是不對的!
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透過畫寫線條練習控筆能力去領悟。要點: 畫寫橫向線條時,筆尖虛著紙面,輕輕的擦著紙面迅速的一劃而過,嗄然而止,意在寫細畫。畫寫豎向線段時,筆尖實著紙面,意在寫粗畫,注意,豎線起筆輕落,收筆稍駐,中間迅速行筆。
此外,矯正執筆姿勢、規範運筆動作、熟練基本筆畫……這幾項是前提條件,需要專門進行單獨的練習。
如果故意附加頓筆、回鋒、拖帶之類修飾性的筆法動作,試圖追求毛筆字筆畫稜角特點,只能說是一種類似“反串藝術”特技表演,或者說,是印刷體美術字的寫法,並不是中性筆真實本色,也不是傳統書寫技藝方法,這一點心裡必須要明白。當然了,主導思想只是注重觀賞性,一心為了好看,不考慮書寫性與適用性,那就另當別論了。
我始終認為,傳統書法核心技術精髓是: 依照科學法理自然書寫,不能描畫,以表現神采為上。況且,中性筆工藝技術製造理念,原本就是針對人們日常書寫使用便捷設計的,壓根沒有考慮專門用於寫書法的功能。再者說了,書法的精神實質是自然書寫,重點透過筆法、字法內涵表現神韻,如果只在筆畫形狀上苛求完美,而忽輕了藝術含量,說明書法理念有問題。
網上有很多自詡是中性筆書法的,其實,99%都屬於畫字,不是正常的寫法,只能矇騙那些不懂書法的外行人〈購買專欄〉或博得粉絲閱讀量。
二是客觀因素,要熟悉書寫用具與載體材料特性,除了筆紙合理搭配外,考慮介入一些輔助辦法首先,粗細變化與筆尖的材質效能有直接關係。比如中性筆沒有彈性,在普通紙上正常書寫,一般情況下,即使是精通書法者,雖然有提按意識,但是,想寫出粗細變化也是很困難的,相比之下,彈力好的鋼筆更好一些。
其次,粗細變化與使用的書寫載體材料有一定關係。我曾經作過這樣的實驗,用特製的竹木尖硬筆在軟質的紙殼板、吹塑紙上寫,能寫出像碑刻陰文字那種深淺變化的筆跡。正常書寫,只需適當的控制好提按就可以了,不用加亂七八糟的動作。
通常,在普通紙上寫,下面墊上幾層報紙,或放一本舊雜誌,滑鼠墊、軟質合成革等也可以,變相地增加彈性,使筆尖有上下凸凹感。
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還是應該深入研究傳統書寫技法,在用筆技巧方面下功夫是正經事兒。
建議: 初學者最好直接學習毛筆小楷書法,或者用硬筆臨摹毛筆小楷字帖。注意,一定要先摹寫→後臨寫。實驗證明,條件反射作用,只有摹寫法才能體會到筆畫粗細變化,照著寫只能模仿結構,專注力不一樣。
特別提醒一下,千萬不要練歐楷這種粗細變化小的碑帖刀刻字。硬筆字帖多是取法於碑帖的,更不可取。這是我的經驗,不信拉倒。
書寫技法、訓練方法是永恆的主題,書法實驗尤為重要,凡事不要憑空想象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
3 # binge80
也就是提按的力量控制,這個說起來容易,但是要寫出來,就要長期累月的練習才能做的好。
有許多網紅水性筆書法,粗細勾戈做到和毛筆差不多一樣效果的,那是把一張滑鼠墊在紙下,顯得有彈性,不過不建議用這種方式練習,不實用,真正的技術是靠練,而不是取巧,而且硬筆不是毛筆,大費周章做出毛筆的效果來,還不如直接練毛筆得了。
一般想做到效果好的力量控制,最好選擇大點的筆頭,水性筆用0.7,鋼筆用0.5或者美工彎尖,這裡說明一下水性筆的0.7和鋼筆的0.5寫出來的大小差不多一樣的。
水性筆0.5和鋼筆0.38效果差不多,但是這種筆頭稍微小了一點,適合工作上的需要,練習還是要大點的合適。
筆的選擇上在看你個人手感,像我就喜歡粗點的筆桿,稍微重一點,有磨砂感更好,抓在手裡舒服,寫字就更得心應手。
-
4 # 楊軍108398491
硬筆書法的筆畫粗細是怎樣寫出來的?
下面結合自己練字中性筆三年的經驗,和朋友們略談一下:粗,是在行筆過程中,筆尖和紙接觸面積多而形成的。細,則是正好相反的操作。不過,如果單純的對行筆過程中的硬筆施以壓力的話,書法中筆畫的那些個豐富變化就難以表現出來,也就是沒有美感。不光要掌握硬筆書法運筆中粗細的線條,還要多臨帖,熟練掌握行筆中對運筆的輕重緩急,運筆中的各種角度的掌握,節奏的應用,多練習,增強手感,加強對筆的控筆能力,才能使寫出的字富於變化。該粗的地方粗,該表現細的地方細,這樣寫字,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就會是漂亮的字型了……
下面是我這幾天用晨光0.7mm的臨帖練習,請大家點評!
-
5 # 抱庸詩書
硬筆書寫的點畫要達到有粗有細、肥瘦相間的效果,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小技巧。
第一,筆的選擇。一般來說就是“就粗不就細”。如果用鋼筆,就用筆尖稍粗一些的;如果用中性筆,筆尖要大於0.7,最好是用1.0的。粗筆寫細字是功夫,而細筆寫粗字,神仙也難為。有的朋友擔心,1.0的中性筆墨流過於酣暢,筆法筆勢不好控制,有一個解決的辦法,新買的中性筆,把筆帽開啟,先放上兩天,然後再拿起來寫,就會只濃而不酣了。書友不妨一試。
第二,指腕之力。指腕馭筆之力的增減是實現點畫粗細變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技術含量最高、最難以掌握的核心技法。這個好理解,需要粗的點畫就加力提按硬筆,需要細的點畫就減小指腕執筆之力,難度在於粗細點畫轉換的協調自然、連貫順暢。要達到這個效果,沒有其他的好辦法,只要靠勤學苦練,達到一定的熟練度,自然會形成遊刃有餘的書寫習慣。
第三,筆尖觸紙的方向。成熟的書法狀態之下,執筆之力是很輕鬆閒憩的,不需要一本正經的正襟危坐,四平八穩的精勾細寫。筆在書者的手裡是放鬆的自由的。筆尖觸紙方向的不同,也會影響點畫的粗細與流暢。方向越正就越濃重越流暢,方向越斜就越阻滯越單薄,根據書者結體與行氣章法的需要靈活選擇。
第四,紙張之下要有軟墊。硬筆的筆尖是硬的,要形成肥瘦變化,就必須要筆尖具有一定的柔韌空間與振動幅度,這個幅度空間也有限度,根據我個人的實踐體會,筆尖的上下高度落差不能超過1毫米。比如,如果在薄紙下面是鋼板,或者放上海綿,是不可能寫出粗細變化的效果來的。很多人用塑膠墊,效果據說還不錯。我一般就是用一張普通報紙,八開摺疊墊在紙下。
抱庸淺見,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6 # 書畫日課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而筆畫是構成漢字最基本的單位,所以筆畫的粗細也是書法中比較常見的問題。那麼如何表現好筆畫的粗細呢?我想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控制好筆技巧,也就是用筆。如果不注意用筆,那麼寫出來的筆畫粗細就會都一樣。硬筆的表現力沒有毛筆那麼明顯,所以練習更要細心體會用筆。
第二、練字的時候,要注意用的力度,不要一個力度寫到底,要注意細節的變化。
第三、掌握好提按轉折和頓筆的地方,要反覆多練習,體會筆畫的粗細變化。
第四、筆的特徵也可以幫助我們表現筆畫的粗細變化,常用的就是美工筆。美工筆因為筆尖彎度大,接觸紙張的面積比一般的鋼筆更大些,所以很容易寫出筆鋒和明顯的粗細變化。
第五、我們練字的時候要注意,處理好哪一筆該粗該細,每一筆的粗細又是有變化的,粗的地方可以停留時間更長一些,或者鋼筆角度傾斜更大一些,細的地方則相反。
-
7 # 千年蘭亭
硬筆因為筆頭尖銳、堅硬、彈性小,故難於表現出毛筆書法的粗細丶枯溼、濃淡等變化。
但若方法正確,也可適當寫出筆畫的粗細變化。
1、提按
毛筆書法講究提按,認為其他筆法基本出自提接,而硬筆雖不如毛筆那樣強調筆法,但若方法得當,透過用筆力度的變化,可以寫出線條粗細的變化。
2、疾徐
運筆的快慢,可以表現筆畫的變化。運筆快,筆畫細;運筆慢,筆畫會硬。這一點,與毛筆相似。
回覆列表
硬筆書法主要由筆畫和結構組成,筆畫在書寫過程中,由起筆、運筆、收筆三部分構成,對於大眾學習學習書法過程,要把筆畫寫成輕重緩疾,也就是所有說粗細感覺。
看看漢字筆畫是怎樣做到視覺的粗細感覺,就那撇來說,起筆從空中入紙,由輕到重,然後執行,到末端,筆輕輕快速出鋒,經常有人比喻像柳葉刀。這種輕重緩疾的書寫感覺到初學者是一個障得,需要正確指導,實踐過程中,很多初學者,有了粗細寫法,但是比較虛軟。
現在網上有很多用水性筆寫出毛筆的感覺,使用0.7mm以上的筆,為了更好視覺效果,在書寫過程有畫字的嫌疑,對學生來說是不建議使用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