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致的管道
-
2 # 青春年華187925332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是上古伏羲氏,神農氏的觀察經驗,留於後代,經夏商各朝曆法彙編總結傳留於漢代。經千萬年的總結實踐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
3 # 壹人山中行
萬物皆是天地氣合而生,故以二十四節氣示明萬物的生長收藏規律。把北斗七星執行一週平均分成二十四等分,每一等分為一節氣。....方便人們生活而作,出自聖賢。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等皆出自聖賢。
-
4 # 白雲852
二十四節氣最早 出現在夏代,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西漢時期,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具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它代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圈需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個節氣,而這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
5 # HX教師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執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進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執行的週期。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附: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
6 # 林中大樹265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透過觀察天體執行,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
-
7 # 聽訟者
這個問題我也覺得很難回答。而且我個人不喜歡回溯我國古人有多牛逼,發現什麼什麼比西方早多少多少年這種東西。還有就是,我覺得被題主一句話吊出字數過千挺虧的。。。哎我又犯蠢了。而且一說起我國天文,恨不得都能追溯到史前一萬年。。。
這個事情,有的人研究說大約八千年前,我國土地上一些文明就有二分二至日的概念了並且有一定的測量水平。西水坡45號墓號稱體現了二分日及冬至甚至和太陽運動軌跡——透過墓穴形狀。再晚些還有牛河梁石壇,大汶口陶器刻畫……補,牛河梁石壇:
你看出來了麼?別的幾個我都沒看到過圖,但是大汶口這個我見過圖片。差不多就是這樣一個陶片刻畫(很明顯,簡化字的太陽在原圖是沒有的)哈哈哈哈,你看出什麼關於節氣的資訊了麼?這個和節氣有關是因為,研究這個問題的學者去遺址考證了一下,太陽昇起時候在那三座山的中峰的日子應該是春秋分。哎,也有道理。
但是毫無疑問,以最寬泛的角度來看,到殷時代也僅有可能有四個節氣,就是二分二至。就是這個:
人家說的是四方和四風。你非要解成四氣和四季。但是殷代是春秋兩季制,周初亦然。根本不可能出現什麼四季對應。但是生這樣解也不能說全無道理。那麼二分二至就和析,因,彝,隩四風聯絡起來了。稍後的文字有尚書的堯典,還有出土的楚帛書。帛書說,大能伏羲推了實妹,生了四個兒子,分別定四時。有點類似古埃及的行為,他們在二分二至也排了四個神明。還有堯典,羲和氏四個娃兒,作為帝堯的天文官分別去了四方,這腦洞就來了,和前面四方風一互證(而且有人從文字演化的角度講,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就是上面說的伏羲氏四子,同時就是析,因,彝,隩),在加上山海經裡面一些記載簡直了。。。然後四個就顯得太粗糙了,於是四個時間段各自取中,得到了四立日。共計八個了!這件事不會太早,春秋或者以前一點?就這樣。然後——山海經,裡面確實把八方風和八個重要節氣聯絡起來了!!!而且很多古書這樣做。《山海經·南山經》:“﹝ 令邱之山 ﹞其南有谷焉,曰 中谷 ,條風自是出。” 郭璞 注:“東北風為條風。”《淮南子·天文訓》:“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 高誘 注:“艮卦之風,一名融。”《史記·律書》:“條風居東北,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剩下七個略
這個時候就不信都不行了。。。所以你要信這個,就得認識到,二十四節氣的創立,可能歷時千年以上了。先是冬至和春秋分,夏至。然後四立,然後等分為24.到二十四節氣時候,大概要等到戰國時候了。而作為24節氣,全部羅列到一起,對不起,現在的資料下,似乎要等到西漢才可以。對了,周髀算經裡面說八節二十四氣,很有意思。
另一個更加有意思的是,似乎我國不止一套節氣系統,《管子·幼官》裡面有一種12天一段的30節氣體系。
西漢以後,節氣體系基本定型,兩千餘年名稱幾乎沒有變化。 北齊天文學家張子信發現了太陽運動不均勻,隋代天文學家劉焯提出一種似乎是定氣法的代數演算法,但是沒有被採用。到明末清初,崇禎下令徐光啟領歷局引進西方天文學,編纂崇禎曆書,開始使用定氣法。依照現代的習慣,崇禎曆書是徐主編,湯若望是編委會成員之一。
-
8 # 樹德漢碩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先人所創,並非一人可以完成,是眾人所創,夏朝就有,距今己有三四千年了。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自古流傳至今,廣泛地影響著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節氣歌,婦孺皆知。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獨創的傳統曆法,是瑰寶,很值得傳承利用。據傳夏朝對就有,但還不完善。有書記載的,是在春秋時期,就確定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到先秦時期又完善了二分二至。二分二至是用土圭測日影法確定的。如今河南嵩山腳下還保留有“周公測量臺”就是最好佐證。隨著勞動人民的不斷髮明和研究,二十四節氣一步一步的逐漸確定與完善,到了秦漢時期已完全確立。這不是個人功勞,是歷代人集體的智慧結晶,不應全歸功於某人。
-
9 # 葉落知秋壟上行
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
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漢族勞動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古代國家、朝廷要負責制定律歷,計算出二十四節氣的準確時間,來指導人們務農。中國的天文曆法,歷來是太陰和太陽合參 ,以太陰記月,太陽記年。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是以公元記年的太陽曆,是根據太陽周天360度,執行365天制定的歷法,簡稱陽曆。
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淮南子》一書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 24節氣是根據什麼計算來的
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24節氣是根據什麼計算來的: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主要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裡頭所處的特定位置,這樣來劃分的。一年轉一圈360°,每隔15°就是一個節氣。每個月有兩個節氣,一年12個月就有24節氣,每個節氣都是表示氣候或降水的變換。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二十四節氣的簡單含義如下:
立春:春季開始。雨水:降雨開始。驚蟄:驚醒冬蟄。春分:晝夜平分。
清明:天晴草茂。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10 # 誰誰誰吧
中國比外國多一個曆法日曆,二十四個節氣定在周朝,二十四節是世界上最早的公曆,現在的公曆就是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細分,古人已知二十四節氣還算不出一年365天嗎?中國又多一個曆法日曆農曆,全面有規化了大自然。
-
11 # 洗雲忘言
根據已有文獻的記載,最早做二十四節氣的,應該是伏羲,據今已經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據今6000年的軒轅時代,開始有《夏小正》這樣的古曆書,而《黃帝內經》也多候、氣、時、歲的記載。至春秋晚期,《呂氏春秋·十二紀》中有二分、二至、四立、雨水、驚蟄、小暑、白露、霜降等節氣名稱。到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始有二十四節氣全名。
實際上,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曆法。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透過對天象、氣象、物象以及農事活動現象等進行長期反覆地觀察、探索總結的勞動成果。二十四節氣源於黃河流域,始於春秋,確立於秦漢。有人曾詩意地形容一個節氣就如同天地的一次呼吸。
一、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和確立
在中國眾多的古籍中都有伏羲作歷度、定節氣、造甲歷的記載。如《古微書》中說:“昔伏羲造八卦,作三畫以象二十四氣。”《通曆》記載:“太昊始有甲歷。”《春秋內事》有“伏羲氏建分八節以應天氣”之說。由此可見,以伏羲為代表的上古前聖是公認的節氣文化的創立者。
最初先民們從觀察“物候”入手,就是根據觀察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對節氣、氣候變化的反應現象,從而掌握節氣氣候特徵。大約在距今6000年的黃帝(軒轅)時代,已初制“物候歷”。其內容大概是:“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伯勞鳥是夏至來冬至去,青鳥是立春來立夏去,丹鳥是立秋來立冬去……”
較早的古曆書《夏小正》,全書雖然只有五百餘字,卻以全年十二個月為序,記載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農事、氣象等方面的詳細內容。
不久以後,人們發現以物候來掌握節氣氣候還是顯得粗放和不穩定。於是便求助於對天象的觀測,透過觀測星象的變化,找出了星象和節氣變化的規律,如《呂氏春秋》中記載有關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描述:“斗柄東向,天下皆春,南向天下皆夏,西向天下皆秋,北向天下皆冬……”
《日知錄》中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到了距今2700多年的周朝、春秋時期,人們意識到日照人的影子長短可能與太陽的位置和氣候變化有某種關聯。古人利用圭表實測日影,將每年日影最長的一天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的一天定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晝夜時間長短相等,這兩天便分別定為“春分”和“秋分”。
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開始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後來到了西漢《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二、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古人將每月的第一個節氣稱為“節”,如立春稱為正月節;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稱為“氣”,“節”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左右。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
夏至、冬至,合稱“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
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亦是分界點,春分之後晝開始變長,秋分之後夜開始變長;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三、二十四節氣的七十二物候(1)立春
初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
二候,蟄蟲始振;振,動也。
三候,魚陟負冰。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游而近於冰也。
(2)雨水
初候,獺祭魚。此時魚肥而出,故獺先祭而後食。
二候,雁候北;自南而北也。
三候,草木萌動,是為可耕之候。
(3)驚蟄
初候,桃始華;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候,倉庚鳴;黃鸝也。
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
(4)春分
初候,玄鳥至;燕來也。
二候,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
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云始電。
(5)清明
初候,桐始華。
二候,田鼠化為鴽,牡丹花;鴽音如,鵪鶉屬,鼠陰類。陽氣盛則鼠化為鴽,陰氣盛則復化為鼠。
三候,虹始見。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6)穀雨
初候,萍始生。
二候,鳴鳩拂其羽,飛而兩翼相排,農急時也。
三候,戴勝降於桑,織網之鳥,一名戴鵀,陣於桑以示蠶婦也,故曰女功興而戴鵀鳴。
(7)立夏
初候,螻蟈鳴;螻蛄也,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陰物,感陽氣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陽之盛也。
(8)小滿
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藶之屬。
三候,麥秋至;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時麥熟,故曰麥秋。
(9)芒種
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說文名拒斧。
二候,鵑始鳴;鵑,屠畜切,伯勞也。
三候,反舌無聲;百舌鳥也。
(10)夏至
初候,鹿角解;陽獸也,得陰氣而解。
二候,蜩始鳴,蜩,音調,蟬也。
三候,半夏生,藥名也,陽極陰生。
(11)小暑
初候,溫風至。
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織,此時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候,鷹始摯。摯,言至。鷹感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
(12)大暑
初候,腐草為螢;離明之極,故幽類化為明類。
二候,土潤溽暑;溽,音辱,溼也。
三候,大雨時行。
(13)立秋
初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降。
三候,寒蟬鳴。蟬小而青赤色者。
(14)處暑
初候,鷹乃祭鳥;鷹,殺鳥。不敢先嚐,示報本也。
二候,天地始肅;清肅也,寒也。
三候,禾乃登。稷為五穀之長,首熟此時。
(15)白露
初候,鴻雁來;自北而南也。一日:大曰鴻,小曰雁。
二候,玄鳥歸;燕去也。
三候,群鳥養羞。羞,糧食也。養羞以備冬月。
(16)秋分
初候,雷始收聲;雷於二月陽中發生,八月陰中收聲。
二候,蟄蟲坯戶;坯,音培。坯戶,培益其穴中之戶竅而將蟄也。
三候,水始涸。國語曰: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間也。見者,旦見於東方也。辰角見九月本,天根見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餘。
(17)寒露
初候,鴻雁來賓。賓,客也。先至者為主,後至者為賓,蓋將盡之謂。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飛者化潛,陽變陰也。
三候,菊有黃花。諸花皆不言,而此獨言之,以其華於陰而獨盛於秋也。
(18)霜降
初候,豺乃祭獸;孟秋鷹祭鳥,飛者形小而殺氣方萌,季秋豺祭獸,走者形大而殺氣乃盛也。
二候,草木黃落;陽氣去也。
三候,蟄蟲鹹俯。俯,蟄伏也。
(19)立冬
初候,水始凍。
二候,地始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
(20)小雪
初候,虹藏不見,季春陽勝陰,故虹見;孟冬陰勝陽,故藏而不見。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將。
三候,閉塞而成冬。陽氣下藏地中,陰氣閉固而成冬。
(21)大雪
初候,鶡鴠不鳴,鶡鴠,音曷旦,夜鳴求旦之鳥,亦名寒號蟲,乃陰類而求陽者,茲得一陽之生,故不鳴矣。
二候,虎始交;虎本陰類,感一陽而交也。
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馬藺葉似蒲而小,根可為刷。
(22)冬至
初候,蚯蚓結;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
二候,麇角解;陰獸也。得陽氣而解。
三候,水泉動,天一之陽生也。
(23)小寒
初候,雁北鄉;一歲之氣,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鄉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候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蓋先行者其大,隨後者其小也。
二候,鵲始巢;鵲知氣至,故為來歲之巢。
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鳴也。雉火畜,感於陽而後有聲。
(24)大寒
初候,雞乳,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云乳。
二候,徵鳥厲疾;徵鳥,鷹隼之屬,殺氣盛極,故猛厲迅疾而善於擊也。
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
四、二十四番花信風小寒時節: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時節: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時節: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時節: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時節: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時節: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時節: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時節: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
12 # 芳華正好
我到現在還沒整明白,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15天,一年一輪迴,但是24*15=360天!暗合農曆每年360天!但是,每年清明節卻固定在公元歷4月4日或者4月5日!秋分也固定在9月22日或者我9月23日!好奇怪!求大神科普
-
13 # 趙日金141
《呂氏春秋》記載八個節氣。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天文意義節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氣候意義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應是在此以後完善的。
-
14 # 一老沈一
“二十四節氣”,肯定不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人單獨創立的。
最簡單也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儘管“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在西漢才見於古籍記載,但最晚在戰國時期,這一系統已全部形成了。
進一步說,“二十四節氣”的雛形,要前推至距今6000年以前。
即是說,“二十四節氣”的創立,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凝聚了無數上古先民的天象觀測、智慧計算才形成的。
至於說哪位上古或遠古“聖賢”創立了“二十四節氣”,還包括其他的著名文化科學創見,所體現的,是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祖先和英雄崇拜的優秀傳統和可貴情結。
“二十四節氣”,直白地講,是在把“太陽迴歸年”的太陽執行軌道平分為二十四份基礎上,給每一個節點上太陽直射與地面氣候物候變化相結合後,所取得名稱。
這有“二十四節氣歌”在,不多贅述。
可以肯定,“二十四節氣”的創立,須以對“太陽迴歸”執行極其軌道有成熟的認識。
中國古人何時做到這一點,目前尚無十分確定的考古證據。現有的文獻證據都是後人所寫,不足為憑。
不過,考古已經證明,距今6500年前,中國古人,已經達到了可以測定“二分二至”的太陽觀測水平。
“二分二至”,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這是了不得的重要成果,古人可以根據這四個最基本的“時點”,構建起一整套時空體系。
古人,是透過“立表測影”的方法,準確觀測到“二分二至”的。
“表”,曾被稱為“圭”,也稱“髀”。“髀”,是人的大腿,亦指大腿骨。6500年前的古墓葬中,確實發現了以髀骨作為“測影之表”的遺存。
可見,古人的“立表測影”,是從人在太陽之下影子的變化受到的啟發。
6500年前中國古人的這一創造和發現,極其偉大。現代天文學證明,“二分”,是太陽直射在赤道上;“二至”,則是太陽直射在北迴歸線和南迴歸線上。
“二分二至”,古人稱為“氣”,又稱為“四時”,還透過東南西北“四方”來表現,表現的方式是“四風”。
甲骨卜辭中,有“四方神”和“四風神”。
宋玉《風賦》雲:“夫風者,天地之氣。”
《春秋繁露.五行對》曰:“起氣為風”
賈公彥《周禮疏》說:“風即氣也。”
“二分二至”之“氣”,是後來“節氣”一詞之“起始”。
在此基礎上,古人的認知進一步深化,將“四氣”長度平分,創立的“四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這是最早的“節氣”體系——“四氣和四節”。即 “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
“四氣和四節”,亦稱“八節”。
之後,古人繼續深入和精細化,在“八節”基礎上,將每節的長度“三分”,最終形成了“二十四節氣”。
具體來說,這個時候,古人將包括“啟”“閉”在內的“四立”等,凡排於“奇數”位置的,稱為“節氣”;將包括“分”“至”在內的“四氣”等,凡排於“偶數”位置的,稱為“中氣”。
最早最全記錄“二十四節氣”的,是《漢書.律曆志》。
漢代以前,雨水和驚蟄、清明和穀雨的位置,曾經互為顛倒。漢以後至今,“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及順序從未變化。
人們的印象裡,“二十四節氣”,每十五天一個。
其實不然。
前面說到了,“二分二至”,是古人對太陽觀測,建立在“太陽迴歸年”基礎之上的。
太陽執行一周天,實為365又1/4天。“二十四節氣”十五天一個,加起來只有360天,不足的5天多怎麼辦?
安徽阜陽雙谷堆西漢早期汝陰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宮式盤”銘文,記錄了古人處理上述問題的“思路”。其自子位左行至西北維依次記曰——
冬至,汁蟄。四十六日廢,明日立春。
立春,天溜。四十六日廢,明日春分。
春分,蒼門。四十六日廢,明日立夏。
立夏,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夏至。
夏至,上天。四十六日廢,明日立秋。
立秋,玄委。四十六日廢,明日秋分。
秋分,倉果。四十五日,明日立冬。
立冬,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冬至。
銘文中記錄了“八節”,“八節”中說到了五個“廢日”。“廢日”,是對這個“節氣”中安排十六天多出那一天的“叫法”。
就是說,“二十四節氣”中,並非每個“節氣”都是十五天,而是透過新增“廢日”,從而保證“二十四節氣”的天數,與“太陽迴歸年”一致。
插上一句,距今5500年前的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器殘片中,已發現“九宮式盤”。
《黃帝內經下.靈樞.九宮八風》中,有與汝陰侯墓銘文相同記載。而且,其只說到“八節”之間有四十六日,而無“廢”字,當年代更早,約與《尚書.堯典》所記載的天象相合。
限於篇幅,亦不贅引。
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其實有兩種辦法。
一種是,將一個“太陽迴歸年”分為二十四份,一份就是一個“節氣”。這種從“立春”開始安排全年其餘“節氣”的方法,叫“平氣”法。
另一種,是在北齊天文學家張子信透過長期觀測,發現太陽的週年視運動並不均勻之後,由隋代劉焯提出的以太陽黃道位置確定節氣的方法,叫“定氣”法。
顯然,“定氣”法更為科學準確,可惜直到清代的《時憲曆》才被採用。
最後還要說到的是,現在電視臺裡說到某月某日某時幾分,人們常常感嘆能這麼精確。
其實,早在將近3000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經做到“精確預報”了。春秋之前,古人透過大約幾百年對冬至“立表測影”發現,如果今年的冬至的最短日影在“正午”,那麼第二年冬至就會推遲四分之一日,第三年再推遲四分之一日,直到第五年冬至重新回到“正午”。據此,古人將第一年冬至到第五年冬至之間的日數除以四年,就可以得到一個“年”的日數。
這種方法,叫作“四分曆”;除後得到年的日數,叫作“歲實”;“歲實”與實際應用曆法的年的日數之差,稱為“歲餘”。“歲餘”是安排“閏月”的依據。
-
15 # 陳相因631
二十四節氣是夏朝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一一公元前17世紀所創。所以二十四節氣叫“夏曆”也叫“農曆”也是古代的“陽曆”。距今有6千多年了。
-
16 # 小綠熊
首先要宣告的一點是,二十四節氣絕不是歷史上單個人獨立創造出來的,而是廣大人民群眾集體的智慧結晶,是伴隨著古代農業生產與人們實際生活的需要而逐步產生和完善的。二十四節氣初創於春秋,確立於秦漢
遠古時代,人們主要透過觀察物候來從事農事活動,並制定出了“物候歷”。“物候歷”的使用類似於: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伯勞鳥是夏至來冬至去等等,諸如此種。
然而,以物候來掌握氣候到底還是比較粗放,不易把握。於是人們積極尋求新的方法,比如觀測天象等。後來,人們意識到日照中人的影子長短可能與太陽的位置和氣候變化有關聯,於是發明了用土圭(一種古老的測量日影長短的工具,垂直於地面立一根杆,透過觀察記錄這根杆正午時分影子的長短來確定季節的變化)測量日影的方法,由此在春秋時期確定了春分、秋分、夏至、秋至四個節氣,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四個節氣。
至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經完全確立起來。西漢《淮南子》一書中已經出現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內容。
可以說,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時人們依據地球繞太陽執行時,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地面氣候演變次序,劃分成24個等份,從而形成的極具東方特色的歷法節令。由於古人將每月第一個節氣稱為“節氣”,第二個節氣稱為“中氣”,“節氣”與“中氣”交替出現,後來就被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周公與二十四節氣不得不說的故事如果一定要說某個人對於制定二十四節氣發揮了較大的作用,那麼就不得不提到周公這個人。
我們大部分人瞭解到的周公,可能是周公解夢、周公吐脯之類的典故,卻並不知道周公與二十四節氣也有著不得不說的故事。
在今天的河南登封市東南處,儲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這裡的周公,就是西周周文王第四子,姬姓,名旦,因采邑在周,人稱周公。
夏商時期,人們主要利用觀測恆星“四中星”的位置,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時的季節變化。然而,它的缺點就是不夠精準。到了西周初年,周公在營建都城時,才發明了用“土圭測景”來尋找“地中”,以及確定“冬至”、“夏至”發生的準確時間的科學方法。至此,人們才掌握了精準測定“冬至”、“夏至”的方法,這也是精準測定“二十四節氣”的最關鍵所在。可以說,正是周公的土圭測景法才奠定了“二十四節氣”的科學基礎。
-
17 # 野袍子仙女
導語:2016年11月30日,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透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華民族的二十四節氣如今終於得到世界的認可。
何為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由於2000年來,中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遠在春秋時代,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以確定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
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是指一年中地球繞太陽執行到24個規定位置上的日期,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於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迄今仍在華人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二十四節氣依次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為方便記憶,人們編成了《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何人所創?距今有多少年了?首先來說二十四節氣不是誰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逐漸摸索出來的一套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的產生沒有準確的時間,產生於秦漢之間,漢代寫入曆法。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距今己有三四千年了。
-
18 # 非非1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你能說出中國的文字是誰發明的嗎?肯定回答不上來。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文明乃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乃是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造的結果。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可比的!
-
19 # 隨風柳
在世界天文史上,中國是最早使用陰陽合曆的國家之一,而其以節氣紀歲,以朔,望紀月的方法有著很強的科學性。
據《堯典》中記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心昴已殷仲冬,文中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便是相當於現在的春分秋分,夏至與冬至日了,鳥,火,虛,昂,是四個星宿的名稱,就中國所在位居的北半球而言,太陽正照南迴歸線時為冬至,正照北迴歸線為夏至,正照赤道時為春分和秋分,中國古代曆法將兩冬至之間的週期稱之為“歲”,將一歲分為24等份,所以一年有24節氣(使用十月太陽曆時為四時八節,有12月陰陽曆時,這形成較為完整的節氣學說)
每一節氣大約30天,正好相當於一個月,其中節和氣各佔大約15天,24節氣以太陽正照南迴歸線的冬至起,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再至冬至,為一歲。
此24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黃道而劃分,所以為陽曆,其一節一氣為一個月,以冬至起子月,也可稱為節氣歷,到了夏朝,以立春為一年的開始,一直沿用至今。
至於二十四節氣的來歷,我覺得最早應該追溯到伏羲時期,當然那時候應該只是一個雛形,不完整,後歷經黃帝,神農,以至到夏商周,估計就成了完整的節氣說,它不是哪一個人創造到,它是歷代先祖在前人的基礎上共同整理而成的,其歷史應該不低於5000年!
-
20 # 言者青青
二十四節氣之說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不是某個人創造的,而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觀察、總結、概括出來,由文人用文字記載流傳至今的,距今約有7000年。
記載“二十四節氣”最早最全的書是《漢書▪律曆志》,作者是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據記載,在此之前還沒有二十四節氣之說,當時稱“四節”、“四氣”。“四節”是春分、秋分(分),夏至、冬至(至);“四氣”是每年的立春、立夏為啟,即開始的節氣,而立秋、立冬為閉的節氣,結束的意思,是說立秋、立冬是每年結束時間段的節氣。也有人把這“四節”和“四氣”合併稱之為“八節”。之後,古人又深入細化,在“八節”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二十四節氣。
漢代以前,古人節氣來自於對太陽觀測“二分二至”說。這一說是建立在“太陽迴歸年”基礎之上的。因此,年中的日的總天數會出現偏差,例如太陽執行一周天,實際是三百六十五天又1/4天,而“二十四節氣”十五天一個節氣,相加統計得出360天,可是,每年實際是365天,那麼,不足的5天多去哪兒了?怎麼解決?我們從安徽阜陽雙谷堆西漢早期汝陰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宮式盤”銘文記錄中得知,古人已經有了處理上述問題的“思路”了。在距今5500年前的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器殘片中,發現了“九宮式盤”實物,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很有價值的資料。我們從《黃帝內經下▪靈樞▪九宮八風》中又發現,這裡面又有與汝陰侯墓銘文相同的記載,同時與《尚書.堯典》所記載的天象也相吻合。
以上說明,古人是用兩種辦法計算的“二十四節氣”的。一種是“平氣”法,從“立春”啟始,安排全年其餘“節氣”的方法;一種是“定氣”法,以太陽黃道位置確定節氣的方法。從清代開始中國實行採用“定氣”法的二十四節氣,直到今天,再加上現在的科學進步,使人們感覺二十四節氣越來越精準了,甚至精確到某月某日某時幾分了!
其實,約3000年前,中國古人在二十四節氣方面做得已經比較“精確預報”了。古人將第一年冬至到第五年冬至之間的總天數除以四年,就可以得到每個年的總天數,這年的總天數叫“歲實”。這“歲實”與實際曆法應用的年的日數之差,又稱之為“歲餘”。“歲餘”就是安排“閏月”的依據。以上這種方法就叫做“四分曆”。
經過以上分析,二十四節氣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程序。它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的感悟,又經過知識分子的文字記載,進而形成的二十四節氣。
今天,我們知道了二十四節氣的由來,歷史淵源。現在,我們又傳承了下來。今天,我們的科學進步了,條件更好了,有了更加科學而精確的二十四節氣預報了。
總而言之,二十四節氣不是某個人所獨創的,而是華人民歷經了距今約7000年的生活體驗而共同創作的。
回覆列表
二十四節氣由中國先秦時期就已經訂立,到漢代完全確立,用來指導農耕事業的補充曆法,是透過觀察太陽週期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他把太陽週期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
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週期,作為一個輪迴,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在春秋時代就定立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立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期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到2天。
然而,由於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跡為橢圓形,離太陽較近時,地球公轉速度較快,較遠時較慢,最近此事定此立法的中原地區而言,某些節氣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氣候狀況,所以從清代開始才令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執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或中氣,現在的中氣和節氣統稱為“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