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Sky天空的色彩

    當年魯迅先生的書我看過多遍,這篇也有理解,全篇寫的就是最後幾個字“救救孩子......”,不要讓他們成長後也去喝人血、吃人血饅頭、最終去“吃”人。多看看先生的書,多去反思,書中有絕望也有希望,希望所有人都能給別人以希望......

  • 2 # 丟掉翅膀的魚

    小說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見什麼人都以為是要吃他:他看見鄰居交頭接耳地議論,就覺得是在密謀害他;醫生給他診脈,他也覺得那人不過是劊子手假扮,是來“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讓他靜養著,他卻懷疑是想養肥他,好多吃些肉。

    “狂人”還聽說鄰村狼子村有個“大惡人”,被佃戶打死,連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聯想起小時候大哥講書時說的“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的事,就越發相信了自己的判斷。

    最後他終於鼓足勇氣,發出:“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憤怒的吶喊。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複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創作的“總序言”。

  • 3 # 給你娓娓道來

    《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震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魯迅曾說,《狂人日記》“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的確,《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 4 # 阿薩姆格瓦斯

    小說透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裡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淨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

  • 5 # 寬城地出溜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裡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淨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為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複雜,充滿矛盾。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著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裡,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銳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透過《吶喊》小說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2.吶喊!吶喊!中國人民站起來啦!一本《吶喊》,曾經激勵了多少舊社會的年輕人。

    出自魯迅之手的《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作,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描寫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解除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併為新文化運動吶喊。”魯迅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儘管,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看完這本書,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書中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描寫了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這個可憐的人兒啊,深受封建禮教和制度的迫害,對社會甚至是自己身邊的人都有一種恐懼感。它總認為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認為封建社會是個吃人的社會。儘管,那個社會是不會真的吃人的,但那句“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這篇文章是作者對吃人社會發出的勇敢挑戰,是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槍。

    而《孔乙己》則又是一篇抨擊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己,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個落魄的讀書人。在封建統治的毒害下,他只會滿口“之乎者也”,一無所能,不得不做了樑上君子,並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憐的他,因窮困成了人們的笑料,因偷竊被打斷了腿,儘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誰會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這麼走下去。“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是啊,他的債誰幫他來還呢?封建社會欠下的債,又有誰幫它去還呢?辛酸的故事,鞭撻了封建教育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說說《阿Q正傳》,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是魯迅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個以“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的貧苦農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樣可憐,一無所有,受欺凌與剝削,只能用所謂的“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曾經的他,渾渾噩噩,苟且偷生,在聽到辛亥革命的訊息後,他卻嚮往革命。可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槍斃時結束,他的死,又是一場悲劇。阿Q,這個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卻正是那個年代廣大農民的縮影。阿Q的命運揭示了農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憤慨。

    《吶喊》所包含的,還有很多很多諸如此類的小說,他們都引人深思。魯迅就是懷著“哀其不幸,怒氣不爭”的心情寫下了這些文章,描寫出一段段社會風貌,塑造出一個個人物,展現出一種性格。

    魯迅的小說,有思想,耐人尋味,他讓迷陷於封建制度的人們都清醒起來。那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該做些什麼呢?就讓我們跟著魯迅一起吶喊,吶喊吧,珍惜現在,珍惜美好的生活,為了祖國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努力!

  • 6 # 埋沒明珠W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借“狂人”之口的言論(日記)揭露當時的社會——封建禮教、腐朽沒落的社會制度、種族、家族之間勾心鬥角、窩裡鬥!……等等醜惡現象!表面上卻粉飾太平!狂人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得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在字縫裡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狂人日記說的話,正是魯迅要說的話!借狂人把話說出來!也是魯迅先生就當時社會現狀,避其鋒芒、儲存實力的高明之舉!

    透過《狂人日記》揭露封建、半封建,殖民、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社會制度,人民大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吶喊!號召民眾起來反抗!不要再被吃人的人吃掉!

    狂人說: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起頭;要轉吃人的人也從他下手!……還有沒被吃的孩子,救救孩子!

  • 7 # 騎牆看夢60後

    滿口道德的人,不一定道德,而是愚弄著別人,自己趁著別人道德時,去吮吸別人的血。

    《狂人日記》寫的,就是在一個習慣“吃人與被吃”的社會中,有人覺醒了這種罪惡而被視為異類。從而被窒息到瘋狂,這種瘋狂,今天的醫學可以斷他為“精神病”

    孔大聖人在教化眾生儒學時,絕對沒想到他美好的“仁義道德”論能把人逼瘋,更不會想到他的“仁義道德和三綱五常”會造成幾千年改朝換代時的無數血腥。

    其實,孔老先生也沒想到他的學說能流芳千古,《中庸》裡他說:“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也”。意思是人要與時俱進,不要反古之道。

    偏偏,他的學說中的“三綱五常”被眾多統治者當成法寶,也偏偏他又為這個法寶加了個“仁德”的包裝。於是,封建社會里人民的悲慘就開始了。更令人髮指的人,人們對吃人制度已經麻木,對這種悲慘當成習慣而感受不到痛苦,這讓狂人感到人間地獄的可怕。

    在狂人眼裡”他們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

    然而,“我看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們的牙齒,全是白厲厲的排著,這就是吃人的傢伙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這便是魯迅的過人之處,他從煉獄般的社會現象中,發現這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制度,實際是吃人的。

    有人說:真理,首先應該是真相。從邏輯上講,此話似有語病,但古今能直面現實、敢說真話的人,有幾個呢?巴金、郭沫若,為了“活得好一點”,就唱著讚歌,顫顫巍巍的苟活。

    何況一般人呢?

    為了苟且偷生,狂人看清現實後,只是咒罵了幾句,吶喊了一聲,為了生活,“狂人”身體復原後的“赴某地候補”。

    這就是無奈,這就是封建制度下有頭腦文人要走的路,由激烈地反抗,後來被迫害致狂,最後被馴服,病癒,做官,“狂人”拋棄“狂”時的思想,選擇了委曲求全,個人終究無法抵抗來自整個社會的“黑暗力量”,他不得不重新給吃人社會跪下了。

    這是魯迅安排的一個給人沉重思考的結局:

    對於這樣一個社會,不跪,行嗎?

      

  • 8 # 佐書妍

    《狂人日記》用不足五千字的篇幅,以虛實結合的雙線敘事結構,講述了一部中國封建社會四千年的“吃人”史。

    其象徵意蘊涵蓋了生物學、醫學、倫理學、社會學等多個層面,對所謂的四千年封建文明史展開了廣泛而深刻的批判。

    01 《狂人日記》的主題

    《狂人日記》的主題是“吃人”,小說提到了很多“吃人”的事件,年代最遠的應該是“易牙蒸子”:

    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還是一直從前的事。

    這句話在字面上是有誤的,易牙與桀(夏)的時代相距一千年左右,與紂(商)的時代也相距五百年左右嗎,不可能侍候這兩位“暴君”吃人肉。

    實際上,易牙侍候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易牙得勢後與齊桓公的另兩位寵臣豎刁、開方聯手發動政變,將桓公餓死了。

    “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的錯誤,是魯迅之誤還是“狂人”之誤呢?當然是狂人的“記中語誤”。

    深諳中國歷史且行文謹慎的魯迅不可能犯這樣的常識性錯誤,“狂人”既然是神經病患者,自然難免“語頗錯雜無倫次”。

    這樣寫才符合神經病學的發病原理,而且這一錯誤是絕妙的將錯就錯:

    既然春秋時代有“吃人”的事,又焉知比這更為久遠的夏商時代沒有“吃人”的事呢?

    這一下將“吃人”的歷史往前推進了至少一兩千年,一直推到了中國王朝時代的初始階段。

    後面狂人接著說:

    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城裡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

    這裡的“徐錫林”即影射的徐錫麟,魯迅的同鄉,他於1907年刺死安徽巡撫恩銘,心肝被恩銘衛隊炒食,原文說:

    “前幾天,狼子村的佃戶來告荒,對我大哥說,他們村裡的一個大惡人,給大家打死了,幾個人便挖出他的心肝來,用油煎炒了吃”。

    而被人蘸血饅頭吃的“犯人”,隱射的是魯迅的另一位同鄉秋瑾。

    這兩起事件是狂人提到的年代最近的“吃人”事件,已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行將落幕的時候了。

    從夏商到晚清,這一頭一尾算下來,其間正好相隔了差不多四千年。

    所以狂人才會感嘆自己有“四千年吃人履歷”,在這之外,狂人還提到諸多“吃人”的本事,比如:

    他們的祖師李時珍做的“本草什麼”上,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

    在這裡,狂人再一次出現常識性錯誤。但同樣錯得很妙,“李時珍做的‘本草什麼’”,自然指的是《本草綱目》。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提到:“明州人陳藏器著《本草拾遺》載人肉療羸瘵。”

    “羸瘵”,也叫癆病,其實就是肺結核,這在過去是不治之症。

    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認為人肉可以治癆病,但李時珍其實對此持反對態度: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父母雖病篤,豈肯欲子孫殘傷其支體,而自食其骨肉乎?”

    狂人是將李時珍與陳藏器、《本草綱目》與《本草拾遺》弄混了,但其妙處正在於可以使讀者藉此展開聯想:

    即便李時珍不主張用人肉來治病,陳藏器卻是確確實實有此主張的。

    而且這樣主張的醫家肯定不止陳氏一人,這樣主張的醫書也不止《本草拾遺》一部,就連李時珍本人也並不一概反對以人為“藥”。

    《本草綱目》有“人部”一卷,其下有30多個條目,開列的都是與人體相關的藥方。

    比如“人血”、“人骨”、“人胞”等,對於這些所謂藥方,李時珍有時力斥其妄,但有時也不以為非。

    比如他就認為“人胞”、“臍帶”、“人勢”、“人精”、“婦人月水”是可以入藥的。

    他也認為以“人血”入藥者“不仁甚矣”,但仍擇其“不悖情理”者,開列了七種藥方。

    如此看來,當狂人說李時珍的“本草”上寫著“人肉可以煎吃”時,也不算厚誣其人。

    狂人還提到:

    “記得我四五歲時,坐在堂前乘涼,大哥說爺孃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片肉來,煮熟了請他吃,才算好人”。

    這說的便是“割股療親”,此外提到的還有“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等。

    如果說“易牙蒸子”以及徐錫麟和秋瑾的被害是具體的、個別的“吃人”,那麼以人為“藥”、“割股療親”、“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等則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普泛性的“吃人”了。

    將這些史實與典故連綴起來看,我們會明白魯迅實際上是透過狂人之口,巧妙地講述了一部四千年的“吃人”史。

    02 狂人日記的敘事方法

    《狂人日記》講述了一部四千年的“吃人”史,但這只是小說的其中一條敘述線索。

    小說還有另外一條敘事線索,就是狂人講述自己被“吃”的故事,前一條敘事線索位於小說的後臺,而後一條敘事線索位於小說的前臺。

    在小說的前臺,其實並沒有發生任何“吃人”的事件,至少並沒有任何人要“吃”狂人。

    一開始,狂人疑心趙家的狗要“吃”他,趙貴翁要“吃”他,一路上的人,包括一夥小孩子,似乎也要“吃”他。

    到後來,他甚至疑心自己的大哥也要“吃”他,總之,所有人都要合謀起來“吃”他。

    這些雖然只是狂人的幻想,但魯迅卻採用了嚴格的寫實方法,將狂人的整個發病過程寫得極為真切: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小說的這個開頭其實就暗示了狂人發病的開始,因為據說月光往往是精神類疾病發病的誘因,儘管這一點似乎並沒有完全得到現代醫學的證明。

    狂人發病之後,由一開始的疑心狗要“吃”他,到疑心包括大哥在內的所有人都要“吃”他,再到疑心他的妹子是被大哥和母親“吃”掉的,直到將質疑的鋒芒對準自身,疑心自己也是“吃”過人的。

    這整個過程是層層深入的,這說明狂人的病情是越來越重了;以至於在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之後,他整個的意識就徹底崩潰了。

    崩潰之後是意識的重建與恢復,所以小序裡交代他已痊癒,“赴某地候補矣”,完全變成了“正常人”。

    這就是說,魯迅寫“吃人”是採用虛實結合:狂人的幻想本身是“虛”,但他發病的過程是“實”。

    他所講述的自己被“吃”的故事是“虛”,他所講述的歷史上的“吃人”故事是“實”。

    魯迅透過以“實”寫“虛”,只用幾千字,便寫出了一部整部“吃人”的歷史,又以“虛”帶“實”,使《狂人日記》上升到了象徵的高度。

    03 《狂人日記》的象徵意蘊

    我們初讀《狂人日記》可能覺得不過如此,但也隱約感到其中暗藏玄機,於是再讀,越讀越覺得意味無窮,這是因為它包含了多重的象徵意蘊。

    談到《狂人日記》的寫作緣起時,魯迅在給好友許壽裳的信中說:“偶閱《通鑑》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種發見,關係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其實不讀《通鑑》,在其他正史乃至一些野史、筆記中也很容易找到“吃人”的記載。

    然而魯迅為什麼說“此種發見,關係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呢?

    這是因為他發現的不僅僅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吃人”,也是醫學意義上的“吃人”,更是倫理學乃至社會學意義上的“吃人”。

    生物學意義上的“吃人”,即發乎生物本能的“吃人”,借用魯迅的說法,就是“以人為糧”,這或是由於饑荒(比如“易子而食”);或是出於報復(比如徐錫麟心肝被炒食);甚或僅僅是為了滿足饕餮之慾(比如齊桓公感嘆“惟蒸嬰兒之未嘗”)。

    雖然中國歷史所載的這方面的案例可以說是駭人聽聞,但此等事情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中皆曾有之。

    即便是已經文明開化的社會也恐怕並不例外,中國的案例並非特例,未必值得魯迅拿來當作“關係甚大”的驚人發現予以揭露。

    而醫學意義上的“吃人”則令人無法等閒視之,因為它賦予了“吃人”以藥理上的合法性。

    恕我孤陋寡聞,不知道世界上其他民族醫學中可曾有以人為“藥”的傳統;但我們知道這無疑是中醫的傳統之一,而且源遠流長,即便是到了現代社會,這一傳統也並未完全斷絕。

    比如,“紫河車”一藥,其實就是人類胎盤,用於炮製所謂“大造丸”、“生血丸”、“安坤贊育丸”、“補腎固齒丸”之類。

    “割股療親”源於醫學上的人肉可以治病的迷信,但罩上了一件溫情脈脈的“孝”的面紗,使“吃人”的人“吃”得心安理得,使自願被“吃”的人也有一種“獻祭”般的崇高感。

    這種愚孝連魯迅的夫人許廣平未能倖免,據魯迅的兒子周海嬰說:

    “那時(母親)年少單純,見父親重病纏身,久治不愈,想起書中讀過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孝,叫‘割股療親’……我母親便如法炮製。硬是將臂上一塊肉割下來熬成湯藥。讓她父親喝了。”

    如果說以“孝”的名義“吃人”,其影響可能只侷限於家庭之內,那麼以“忠”的名義“吃人”,其影響便可能及於整個國家、整個社會。

    在“易牙蒸子”事件中,易牙以犧牲幼子為代價,向齊桓公表忠心,由此而得勢,後與豎刁、開方聯手發動政變,齊國也隨之陷入動盪。

    在“安史之亂”中,張巡、許遠為堅守睢陽城,不惜“以人為糧”,二三萬婦孺老弱因此而命喪於自家人的口腹之中,其惡劣影響及於今日。

    在唐肅宗至德元年的睢陽城裡,在城池將陷之際,一群強壯的男性卻將本該受到他們保護的二三萬老弱婦孺殺而食之,然而帶頭“吃人”的兩位統帥不僅沒有受到指責,反而被視為“忠義”之士載入史冊,受萬人景仰。

    面對“所食人口二三萬”的慘重的人道主義災難,史家居然只是輕巧地寫上了一筆:人心終不離變。

    而韓愈在睢陽城破半世紀之後,唯恐他們的事蹟湮沒無聞,特為寫了一篇《張中丞傳後敘》來表彰其功績:“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文天祥,更是將張巡等人為榜樣,在《正氣歌》中寫下了“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這樣鏗鏘的詩句,視之為“正氣”的化身。

    而葬於張巡們口腹之中的那二三萬冤魂,卻幾乎無人提起,這其中又潛藏著怎樣冷血的封建禮教的文化邏輯?

    而比以上倫理學意義上的“吃人”,更具有普遍性的是社會學意義上的“吃人”。

    在《狂人日記》裡,我們從“割股療親”這樣的事件可以看到家庭成員之間的奴役關係。此外,小說還談到了社會成員之間的奴役:

    “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

    這其實都是社會學意義上的“吃人”。

    在魯迅看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可以推廣到每一個社會成員和每一個家庭成員之間:

    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的制馭著,不能動彈……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魯迅下結論說:

    所謂“中國文明”,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而一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其實只有兩個時代:“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時至今日,這篇小說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穿透力,不愧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iPhone 7 Plus32G記憶體的,能滿足日後使用的需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