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菽玉人生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翻譯: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

    1、出處:北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2、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3、翻譯: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淒涼悲傷。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視窗!

    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這好象漂泊異鄉的自己寫照吧!

  • 2 # 使用者50912491937

    文我喜歡詩仙李白的詩句,因為他的詩句豪情,奔放給人一種至身於大自然,渾然天成的感覺,比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3 # 杏林春暖80084391

    當今古今詩人唯獨毛主席詩最有價值和拜讀。

    他的詩大氣磅礴,胸懷寬廣,真情流露,百感交集融合一體。

    一首《沁園春,雪》成為當今無可匹敵詩王。

    一詞《送瘟神》為百姓去魔樹健康。

    一曲《蝶戀花》道出偉人對親人無限思念和寄託,真情流入,有血有肉。讀後你彷彿看到巨人的偉岸和溫情,他似神,但比神更神,他似人,但比人更神。

    他的每首神都值得拜讀,都堪稱精典。讀了他的詩,心胸開胸,志向滿滿,豁然開朗,收益非淺,就是最佳精神食糧。

  • 4 # 從言從兌

    其實每個人對詩歌的領悟和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可能你喜歡的是歌,別人不一定喜歡。也有可能是跟某一個階段人的心態有關。高興或是傷悲,對不同的詩歌,便有不同的感受。

    就我個人而言。還是比較傾向毛澤東的詩歌。毛澤東的詩歌,一方面,無論是大氣磅礴,或是柔道細膩。無不體現了現實主義和革命理想主義得充分融合和貫通,能見真知、有想象。另一方面。毛澤東的詩歌,總能給人以積極向上,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具有完全的正能量,又有哲學的思辨水平。

    因此,毛澤東的詩歌。既傳承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優秀詩歌的傳統,又獨闢蹊徑,不斷完善了自己詩歌的美學思想,堪稱近代詩歌的一枝獨秀。

  • 5 # 大秦觀

    讀詩這件事,看起來挺平常的。但是要讀到事關切身感受,感慨良深,則非得有一番經歷,才會有所感觸。

    少年時,讀李白的《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趣味,音韻活潑可愛。讀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是歡喜,是童真無遺。此時也讀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多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是完全不懂其中的情境,只是讀詩罷了。再如,《憫農》《蠶婦》,都不能解其中真味。

    等年長了再來讀,詩還是那首詩,情卻關己,便能體會詩人當時的真實意圖。此時也讀《孔雀東南飛》,也讀《長恨歌》,讀蘇軾,讀杜甫,讀陸游,讀李煜,讀《詩經》,讀《唐詩全集》等等。感從境生,情自心來,詩,呼之欲出,偶感為之,妙者得之。

    蘇軾的《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中,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讀來關切最深最真,總能引起共鳴。杜甫詩《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成年之後,為人父母,能不讀到此,傷感嗎?

    再如杜甫詩《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這種朋友間久別重逢的喜悅與悲傷,真是逆流成河呀。再如李商隱的《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種想說沒說,在想說時,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感覺,大部分人都會有過。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宋詩也好,清詞也罷。道不盡人生感慨萬千,說不完人世悲歡離合。詩歌就是這樣的精華提煉,你體驗越深,對詩歌就越感觸最深。人的心腸就是在經歷之中,敏感的體驗,詩是最好的慰藉與經驗總結。

  • 6 # 尋找勤勞的蜘蛛

    高中時候就特別喜歡古詩詞,尤其喜歡宋詞。詞是中國古代文體中唯一的一種音樂文學,富有韻律之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唱起來婉轉悠揚,與詩並稱為“雙絕”。

    走進宋詞,便走進了柳永“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深情。

    走進宋詞,便走進了“只願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的完美愛情。

    1.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出自宋·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

    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化多端,

    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

    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

    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廂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賞析:

    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合“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佳句,表達了作者的愛情觀,具有跨時代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味。

    2.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出自宋·柳永《雨霖鈴》

    譯文: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悽切而急促,

    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

    在京都城外設帳踐行,卻沒有暢飲的心緒,

    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

    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

    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

    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想到這回去南方,

    這一程又一程,

    千里迢迢,

    一片煙波,

    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際。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

    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

    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

    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

    怕是隻有楊柳岸邊,

    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

    相愛的人不在一起,

    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

    也如同虛設。

    即使有滿腹的情意,

    又能和誰一起欣賞呢?

    賞析:

    《雨霖鈴》寫離情別緒,以冷落淒涼的秋景作為襯托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捨的離情。宦途的失意和與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 7 # 餘生很昂貴

    讀詩這件事,看起來挺平常的。但是要讀到事關切身感受,感慨良深,則非得有一番經歷,才會有所感觸。

    少年時,讀李白的《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趣味,音韻活潑可愛。讀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是歡喜,是童真無遺。此時也讀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多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是完全不懂其中的情境,只是讀詩罷了。再如,《憫農》《蠶婦》,都不能解其中真味。

    等年長了再來讀,詩還是那首詩,情卻關己,便能體會詩人當時的真實意圖。此時也讀《孔雀東南飛》,也讀《長恨歌》,讀蘇軾,讀杜甫,讀陸游,讀李煜,讀《詩經》,讀《唐詩全集》等等。感從境生,情自心來,詩,呼之欲出,偶感為之,妙者得之。

    蘇軾的《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中,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讀來關切最深最真,總能引起共鳴。杜甫詩《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成年之後,為人父母,能不讀到此,傷感嗎?

    再如杜甫詩《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這種朋友間久別重逢的喜悅與悲傷,真是逆流成河呀。再如李商隱的《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種想說沒說,在想說時,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感覺,大部分人都會有過。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宋詩也好,清詞也罷。道不盡人生感慨萬千,說不完人世悲歡離合。詩歌就是這樣的精華提煉,你體驗越深,對詩歌就越感觸最深。人的心腸就是在經歷之中,敏感的體驗,詩是最好的慰藉與經驗總結。

  • 8 # 不拉燈原創作品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各領風騷,對詩霸張打油情有獨鍾,他的打油詩對我感觸最深。

    最早知道張打油,是他的名作《詠雪》:

    江山一籠統,

    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腫。

    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男女老少,郎朗上口,不講大哲理,卻有小情趣。詠雪而不用一個雪字,高手在民間。

    張老還有一首《圍城》,是這樣寫的:

    天兵百萬下南陽,

    也無救兵也無糧。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

    喊孃的喊娘。

    這樣的通俗直白不拘平仄的"詩",能夠口口相敘代代相傳,可見這打油詩生命力頑強。

    雖然是"非主流",可也是一種流,不管是大海是小溪,無論是上流還是下流,總能奔流不息,

    這就是文化大自然的的生態環境,花兒在開,野草也長,大自然尊重生命。

    喜歡張打油,學寫打油詩一首,以示敬意:

    我就喜歡這詩霸,

    有人喜歡那詩仙。

    拍磚的拍磚。

  • 9 # 荼丁

    最早時,喜歡的詩詞並不限定於某一個人。那時,會隨手記下自己喜歡的詩詞,時間長了之後,竟發現記下的所有詩詞大都屬於同一類。

    比如《懶雲窩》

    懶雲窩,懶雲窩裡避風波。無榮無辱無災禍,盡我婆娑。閒謳樂道歌,打會清閒坐,放浪形骸臥。人多笑我,我笑人多。

    再比如《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自己偏好的這類詩詞,透過文字能感受到一種豁達隨性、笑看人生的情懷,可這得經歷多少世事滄桑才能達到的境界。自己那時年紀尚輕,卻已認定這就是人生的最好心境。

    如今,若說讓自己最有感觸的,那便是清初詞人納蘭性德。

    他是大學士明珠的長子,自幼飽讀詩書、衣食無憂,本應政治仕途一片大好,可他卻偏偏成了“滿清第一詞人”。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這是納蘭性德的朋友、詩人曹寅留下的詩句,短短的詩句足以見納蘭性德在當時所享有的盛譽,但也同時可以看出,人們對生於富貴人家的納蘭在詩詞之中體現出的鬱郁之情有所不解。

    《木蘭辭·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性德十九歲娶盧氏為妻,婚後二人感情甚篤,他的詩詞從而出現了罕見的一抹亮色。

    《浣溪沙》

    旋拂輕容寫洛神,須知淺笑是深顰。十分天與可憐春。

    掩抑薄寒施軟障,抱持纖影藉芳茵。未能無意下香塵。

    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盧氏死於難產,死時年僅二十一歲。三年的相依相伴,一夕之間陰陽兩隔,納蘭性德痛苦不堪,從此寫下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悼亡詞。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納蘭性德與一眾好友相聚,因夜合花正值花期,席間大家便同以《夜合花》為題各自賦詩。第二天,納蘭性德便一病不起,五月三十日故去,時年三十一歲。這《夜合花》便成了他最後的詩作。

    階前雙夜合,枝葉敷華榮。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隨筠箔亂,香雜水沉生。

    對此能銷忿,旋移迎小楹。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之中,詩詞歌賦燦若星河,無論是慷慨激昂還是金戈鐵馬、無論豁達隨性還是輾轉悱惻,刻畫的都是世事滄桑,這原本就是人生,百味俱全。

  • 10 # 凌雲渡

    每一首詩都是作者的所感所想所思,讀詩應讀出詩的韻味,穿越時空去感受作者當時的感受,在詩的韻律中追古思今。

    我特別喜歡唐代詩人文學家元稹的《離思》之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是元稹悼念他逝去的妻子韋叢《離思五首》之中的第四首。詩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廣為流傳。

    特別是林青霞和鞏俐的電影《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中從林青霞口中說出這首悽美詩句,感染了無數少男少女。

    元稹和妻子韋叢婚後他們感情非常的深篤,可以說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妻子韋叢從來理解和支援丈夫的事業,令元稹很是感動。然而自古紅顏多薄命,剛過七年之癢,韋氏不幸去世,時年僅有27歲。元稹一直非常的悲痛,寫了五首悼亡詩,來追憶自己的妻子。那麼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出自《孟子盡心上》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意思是說,看過大海的人,那麼再看那小水小湖小河流,就不在意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這一句是直接從孟子的話裡點化而來的。

    “除卻巫山不是雲”。取自宋玉的《高唐賦序》。據傳巫山雲是由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所以相形之下,別處之雲就黯然失色了。

    元稹以此來說明自己和妻子韋叢之間的感情,猶如滄海之水,猶如巫山之雲,是世間無與倫比的摯愛。

    “取次花叢懶回顧”。意思是說對於別的花再美也懶得看,暗示元稹對別的女色毫無眷戀之心了。

    “半緣修道半緣君”是說之所以對女性毫無興趣,不願再娶,一半是因為元稹修了道,另一方是因為他已經去世的愛妻。

    這首短小精悍的詩,道出了元稹的痴情,對亡妻的深情思念。時至今日,依然是我們表達深情的一種典範的詩作。

  • 11 # 心靈紅塵

    詩言志。我國曆代流傳最多,唐詩,是最高峰,詩聖詩仙,無人超越。

    能引起自己共鳴的,總是最能打動自己,感觸也最多。

    我感觸最深的是詩聖杜甫的《贈衛八處士》,錄原詩如下:

    贈衛八處士

    [ 唐 ]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年輕時光讀時,只欣賞詩聖的對仗工整,用詞精到。領略“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中,會有些許浪漫成分。

    如今也成詩中人,慟悟時光無情、友情難割、世事茫然的無奈。

    二十年,在世間,一個人,需要經過多少磨難?相見時已半為鬼形。

    離別時尚是毛頭小子,孤身一人。再見時,已體緩鬢白,兒女成群。

    千金買一醉,為了故友,為了驚喜,為了滄桑,為了見面。

    醉後一別,今世能否再共燭光,能否各自安康,萬千世事,唯有兩茫茫!

    多麼熟悉的場景,多麼相似的內心感受,多麼強烈的共鳴!

    每次回到老家,登門去尋找兒時夥伴,都會在端詳中努力回憶他年輕時的模樣。

    在殷勤的招待中,感嘆時光催促,百忙一生。

    何以承歡,唯酒擔當。往往是以醉結束,清醒開始。人生磨難,畢竟要以冷靜對待,雖然會被它蹂躪地體無完膚,終成鬼形。

    當身影消失在拐彎處時,思緒再也不會收回,無窮的牽掛埋在心底,任憑世事茫茫。

  • 12 # 鑰匙扣和小紐扣兒

    要問我讀誰的詩(詞)感觸最深,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蘇東坡!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被譽為“千古第一全才”、“文曲星”下凡,素有詩神之稱。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是初唐詩人蘇味道之後,其父親蘇洵即是《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可見其家學淵博、聲名熾盛。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蘇軾的策論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陰差陽錯將他判居第二名。經此變故,歐陽修對蘇軾極為賞識,並給出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的讚譽。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和舉薦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名動京師,每有新作面世必會成為京城“熱賣暢銷書。”

    蘇軾作為當時才子名流,又有當朝貴人賞識,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應該前路光明、仕途通達, 可是世事難料,熙寧四年,蘇軾因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惹怒“熙寧變法”的總把頭王安石,不得不請出京師,被下放到地方任職,蘇軾在仕途上敗走麥城就從這裡開始,成為改變他命運轉折點的著名的“烏臺詩案”就在前方不遠處等著他。

    元豐二年,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按例給神宗皇帝呈上一封《湖州謝表》,但蘇大才子是詩人啊,即使是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詩情色彩,謙恭地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別有用心的新黨人所利用,說他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他們又借題發揮,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羅織蘇軾的罪名,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不久,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即被御史臺的逮捕,解往京師下入大牢,受牽連者達數十人;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幸得朝中許多元老紛紛上書替蘇軾求情,就連以王安石為代表的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王安石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最終這場詩案才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烏臺詩案”這一幾乎是滅頂之災的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決定性的轉折點。到任“黃州團練副使”這個低微末職之後,他心情鬱悶、心灰意冷,為聊以遣懷,每得閒暇即縱情於赤壁山水之間,還帶領家人開墾居住地方東邊的一塊山坡地,種菜耕田、幫補生計……自此,光耀文史、名揚後世、家喻戶曉的鼎鼎大名—“蘇東坡”橫空出世!標誌著一代文豪巨匠作品風格發生開山立碑式鉅變的《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輝耀登場。

    之所以寫下前面這麼大段的文字,就是為了說明,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蘇軾的粉絲,喜歡他詩(詞)的原因在於:極少有人像他那樣擁有一個非同尋常的傳奇人生,名叫蘇軾的前半段瑰麗多彩,大號蘇東坡的後半段雲淡風輕!蘇東坡的詩作充滿對跌宕沉浮的人生思考、對社會鞭辟入裡的針砭批判、對事物洞察入微的哲理思辨、對生活樂觀豁達的理趣謳歌。

    所以,我們感觸理性睿智的蘇東坡,他諄諄告誡弟弟子由(蘇轍字子由)對生活要保持一份重拿輕放、悲喜兩忘的態度和智慧,“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感觸俠骨柔情、憐香惜玉的蘇東坡,他送給心儀紅顏朝雲姑娘的一份厚禮,“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成就了我們心中最美的人間天堂,成就了杭州西湖最靚麗的文化名片;

    我們感觸深陷坎坷堅忍達觀、面對磨難無怨無悔的蘇東坡,“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們感觸快意江湖、縱情山水的蘇東坡,胸藏千山萬壑,掌中萬卷詩書,“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我們感觸率性可愛、醉心美食的蘇東坡,見荔枝美味好吃,他不管吃多了是不是會上火,可著勁兒地勸你“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更有“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如果沒有這位被後世“吃貨”們奉為圭臬的蘇坡仙,我們哪有那麼好的口福,大快朵頤震古爍今的詩詞名篇、大啃狂嚼鮮亮美味的“東坡肘子”呢?!

  • 13 # 巴山夜雨14966677

    讀郭沫若寫的詩詞最感動: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

    還有: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咒念金箍聞萬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當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

  • 14 # 山居秋韻

    我讀杜甫的詩感受最深,比如[春望],[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還有三吏三別等等,詩人雖然半生顛沛流離,貧困潦倒,但他仍有家國情懷,體察百姓疾苦,是值得敬仰的現實主義偉大詩人。

  • 15 # 16532478519

    我讀易堯句子最深人心。處處為人吉,萬事順風船。香紙多迷人,何必靈山賢。。。處處為人吉,事實也很難,堅持到底天,也許是最慘。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為什麼很多農民都不願買小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