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頭無畏牛刀

    西方的後現代主義帶來了共和以及平等,自由,法治的理論觀點,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但是忽略了原始人類的共享事實,共享沒有成為現代社會的理論基礎,造成人類社會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不符合人類發展的規律,所以我國要提倡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 2 # 明貞

    後現代主義的特點是解構敗壞迷茫無奈,誇大人類虛無而敗壞醜惡的一面,是的人類並萬類是受敗壞和毀滅意志能量掌控,但我們也不能助紂為虐,要作殊死的鬥爭,反正終歸要死何必死的苟且負能?

    我們也許戰勝不了滅亡,但可以消滅迷惑和罪惡。

  • 3 # 言者青青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國家出現了後現代主義社會文化思潮。這一思潮是以反傳統哲學為特徵的社會思潮和文化思潮,是對現代文化哲學和精神文明價值取向進行批判和構築的一種哲學思維的方式和態度。

    後現代主義思潮宣傳畫(網路圖片)

    西方的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提出了以下理論觀點:

    一是強調事物的“不確定性”。後現代主義者反對把歷史看成是一個連續的、發展的,進步的一個整體的過程。認為歷史形成是由不確定性確立的。

    二是強調事物的“非中心性”。後現代主義者反對事物存在中心,認為所有事物各具特徵,沒有什麼事物中心概念,應屬“非中心性”。

    三是強調事物的“非整體性”。後現代主義者認為任何事物不存在整體性,而是各自有各自的具體的各自的完整性,而“非整體性”。

    (網路圖片)

    四是強調事物的“非連續性”。後現代主義者把事物內在的連續性,歷史的連續性分割開來,認為它們之間沒有連續性,整體性,中心性,因而存在不確定性。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不承認歷史發展規律,它們把歷史割裂開來看問題。

    哈桑曾在《後現代轉折》中對後現代主義的總體特徵進行了概述,認為:零亂性或片斷性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後現代主義者只是割斷聯絡,他們自稱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斷片”。這就是西方的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理論形成的根基。

    現代與傳統(網路圖片)

    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西方文化思潮理論,帶有許多令人費解的消極因素。如否定主義、虛無主義等,這些思想對中國的文化建設是有害無利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挑釁。我們不僅要看到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還要看到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給我們帶來的嚴重的負面影響。
  • 4 # QQ奶糖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特徵是不確定性的創作原則包括主題,形象,情節,語言創作方法的不確定性。

    後現代文學要說到理論觀點個人還沒有學到個明確的,歸納性的闡述,從他的幾個流派來看主要有:

    1.存在主義文學,存在主義文學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礎上形成的文學流派,第二世界大戰前夕產生於法國,戰後盛行於整個西方世界。

    2.荒誕派戲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就首先產生於法國,而後流行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戲劇流派。

    3.新小說,50年代形成於法國,它並不具有統一的美學綱領,嚴格說來它只是一個鬆散的俱樂部式的文學團體。

    4“垮掉的一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於美國,一群鬆散的結合在一起的年輕人,他們唯一的共同之處是他們對社會公認的一切都背到而馳的態度。

    5.黑色幽默,是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於美國的文學流派。

    6.魔幻現實主義形成於拉丁美洲,60年代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後現代主義所依託的哲學有著需要認真研究的豐富內涵,推薦本書給你,上面有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一些解讀和介紹。

  • 5 # 蕭硯歌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了解西方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出現的時代背景。

    20世紀60年代,西方進入了後工業社會,在科技產業獨佔鰲頭,知識和資訊形成新的壟斷,社會消費功能急劇亢進的狀況下,人們雖然享受著現代工業文明帶來的物質實惠,但同時又被現代化帶來的新的矛盾衝突所困擾。

    這種矛盾集中地表現為,膨脹的經濟活動和完備的科學理性體系主宰了整個社會生活,人性被剝奪,人的精神經受著不斷的裂變。如此,瀰漫於社會中的批判精神、懷疑精神再度興起,反映在文化藝術家們的創作中則表現為反叛、消解意圖的各種理論觀點以及文學藝術形式。

    後現代主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醞釀、積聚、爆發的一種反文化思潮。事實上,後現代主義是以現代主義的批判者姿態登上文學理論舞臺的。它的真正內涵,正在於對現代主義的追問、審視和反思。基於此,西方後現代主義文化理論主要體現為以下3點:

    1、無中心的多元主義;

    2、無主體的反人本主義;

    3、無深度的語言遊戲。

    01 無中心的多元主義

    西方人自古希臘以來就追尋著世界統一性的基石,並試圖在這個單一的基礎上獲得一切存在的根據,構造出一個包羅永珍,等級森嚴的統一觀念體系,進而制定統一的真、善、美認識標準和行為準則,以及社會向文明進化的統一目標和統一尺度。

    這種尋找統一性的一元論思維方式的核心即科學理性,它孕育了近現代自然科學,並在自然科學的全面推進中鞏固了自身的權威地位。

    但是,現代主義思想家們卻在科學理性的巨大成就面前步入迷惘,他們把過去籠罩在上帝頭上的“萬能性”、“絕對性”光環套在理性頭上,以為科學理性的規範準則、精確模式可以使天上、人間、個人、社會的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當理性被推上超越歷史的神壇之後,它的最基本批判與反思功能也就喪失了;於是,現代主義陷入了困境。

    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福柯在他的《規訓與懲罰》一書中,把整個現代西方社會與現代監獄作了一個極富諷刺意味的類比。

    他指出,西方資產階級的處罰方式改良,把以暴力示眾的酷刑改為以馴化為主的監禁,是經濟理性支配下的一種更有效的統治策略。

    現代監獄的理想構造是一個以瞭望塔為中心的環形建築,犯人被分層關進面向中央的單間牢房,看守在中央隙望塔內四面環顧,便可監視所有囚犯的一舉一動。

    這種全景監控模式的特點在於它的一元中心、系統分層的整體結構。而現代化的西方社會恰恰是一個類似的中央調控系統,它的科層組織、監督管理、運籌決策、流水作業、通訊網路、集約排程等等,在機構設定和統治技巧上與現代監獄如出一轍。

    這套嚴整的現代社會制度還僅僅是外在的表現,其深層支撐便是那張以理性原則為核心的權力知識巨網。

    後現代主義就是要向這種以一元論為基礎的中央監控模式宣戰,它要打破一切中心,使無中心的多元主義暢行天下。

    理查德·羅蒂

    美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理查德·羅蒂認為,必須轉換視界,擯棄西方人把萬事萬物歸結為第一原理、在一切活動中尋求等級秩序的虛妄思維方式,提倡一種多元並存、無主導性的後哲學文化。

    作為一門超級科學的哲學實際上已經終結,哲學再不能充當科學、道德、藝術、宗教的仲裁者了。

    後現代主義標誌著一個反體系的時代,它反對任何人為設定的理論前提和推論,否認人能達到對事物本質即“總體同一性”的認識。

    它甚至有意使概念模稜兩可,使語言充滿悖論,以此逃避思維的明晰性和體系的規範性。體系的消解,意味著對指向中心的同感共識的否定和對終極真理的放棄。

    哲學從追求絕對真理、先驗原則、終極價值走向了具體經驗、現實圖景、當下展示,從追求同一性、確定性、整體化,轉變為追求差異性、不確定性、多元化。

    02 無主體的反人本主義

    主體性原則在西方現代哲學中,是一面驕傲的旗幟,它不僅標誌著人在宇宙中為萬物立法的中心地位,而且顯示了人對自己能力和未來的信心。

    後現代主義認為,在後工業社會中,面對日益強大的技術理性和千人一面的大眾文化,自我意識,個人價值早已被壓得粉碎。公眾意志取代了個人自由,群體淹沒了個體,主體本身已冰消雪化,主體性原則更不復存在。

    德里達

    德里達、福柯等後現代主義者紛紛宣稱,在上帝死亡之後,人也死了,主體性觀念正在喪失其力量,主體已被撕扯成零散碎片,現代人本主義應該同形而上學一樣被“解構”。

    這種解構針對著人本主義的三個主要構成因素,即人的理性本質、理性工具、理性信念。於是,後現代主義在揭示主體性原則已經瓦解的事實中,進一步深化了對理性的批判,為何?

    首先,人並沒有什麼普遍本質可言,所謂人的理性本質,不過是由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生理學、文學等等各種科學文化知識構造出來的空洞概念。

    撇開這些僵固、先驗、絕對的概念,剩下的只是活生生的感性存在體、語言存在體、經濟存在體、生物存在體。人應該衝出僅僅靠反思來認識自己的理性羅網,返歸本真的、自然的存在方式。

    其次,人的理性工具,科學邏輯和語言也很值得懷疑,它們都已淪為壓抑人性的工具,成了權力的幫兇。數學邏輯代替了思維活動,一切都在給定的程式中運轉,官方話語、權威話語左右著整個社會生活,不是“人在說話”,而是“話在說人”。

    因此,只有擺脫理性工具的束縛,才能恢復人的自由。

    再者,人的理性信念也不過是空中樓閣。理性一直相信自己是人類主體性的源泉,並據此把白己等同於權力,繼而把權力的慾望從科學認識的領域一直擴充套件到道德、信仰、審美的領域,形成一種理性的極權。

    後現代主義者們,認為理性與權力是一個東西,是同一的。這種理性的權力無所不在,人們生活在由教師評判、醫生評判、社會工作者評判、法官評判、觀眾評判等等構成的權力之網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各方監視者抓住而遭受合法化的、理性的懲罰。

    在這種情況下,人的主體性反而完全喪失了存在的可能。

    當理性的權威被打破之後,以人的主體性為核心的人本主義便隨之解體,主體的意向性、能動性、創造性也沒有了。人所能體驗到的,只是一個不完整的、純客觀的世界,和一個飄忽不定的、無身份的個體。

    於是,在後現代主義對理性作了深層的意義解構之後,社會上尤其是文藝界便出現了紛紛浮到生活表面去遊戲人生。

    03 無深度的語言遊戲

    後現代主義的文化表現是以“反文化”為特徵的。在多元開放的促動下,不僅權威中心論倒臺,人的內在精神尺度和人文情懷也瓦解了。

    文化走出了象牙塔,日益大眾化、生活化、消費化,雅文化與俗文化一起混跡於大潮之中。

    文學藝術作品成了商品,甚至文化理論和文化觀念也成了商品。為了實現商品的交換價值,大量原生態的生活內容潮水般湧進文化藝術。

    後現代主義的立體褶皺藝術

    紀實文學、有償報告文學、電視劇系列片、新聞、文摘、錄影廳、卡拉OK廳、廣告、複製、歌星、影星、時裝……構成了後現代繽紛多彩、轉瞬即逝的生活文化場景。

    文化已經成為眾多消費品中的一種,而且反過來又甘願充當眾多消費品的廣告和包裝。作家失卻了使命感、責任感,只不過遊戲於生活表層;作品也無所謂嚴肅性和確定意義,只剩下標榜機遇的遊戲賭博模式。

    隱藏在語言背後的深層意義被消解之後,一切都袒露於表面的敘說中,人們無需理解、闡釋什麼,只要像遊戲一般在語言的把玩中獲得即時體驗、快感。

    這種消解深度模式的平面化、淺表化趨向,同時也表現為歷史意識的消失。歷史傳統,縱向的連續性,統統被轉換為可以由工具理性處理的平面檔案、照片、資訊資料卡片,深沉的歷史感被空虛的斷裂感所取代。

    遊戲的創作態度,語言的瑣細平白,都反襯著後現代主義對文化專制的叛逆心態。於此,後現代主義以自身的顛覆性向現代科技神話和文明神話揮起了大棒。

    它不僅使人們看到了當代資本主義在理性、科學、秩序、文明、自由、繁榮等一系列花環之後惶惑、危機的另一面:

    以其強烈的反叛精神衝擊著傳統的思維定勢,打破了單一的、慨化的、獨斷的思想桎梏,促成理論思維多視角的深入,和對當代歷史的根本性反思。

    回答完畢。

  • 6 # 袁聰

    西方的後現代主義: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學、宗教、建築、文學、藝術中均有充分的反映。

    一、前期象徵主義;唯美主義;印象主義;後期象徵主義。

    二、意識流小說;未來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

    三、達達主義;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誕派戲劇。

    四、新小說;魔幻現實主義;存在主義。

    五、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

    六、現代主義;湖畔派;白樺派。

    七、啟蒙主義文學;狂飆突進運動。

  • 7 # 歷史哆唻咪

    後現代主義的提法,最早出現於30年代歐美文學藝術界。50年代末到60年代,隨著西方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後現代主義開始登上理論講壇在,向現代主義發起了挑戰。到80年代,它更形成為一種具有相當影響的文化哲學思潮,以一系列充滿顛覆性的觀點標新立異,試圖在整個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一股轉向後現代的風潮。

    一、後現代主義文化觀念形成

    在 20 世紀 60 年代以後,西方國家的人們既承受著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帶來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創傷,還要承受從私人壟斷、國家壟斷走向超國家壟斷階段,從工業社會過渡到後工業社會或資訊社會所造成的經濟、政治和自然環境諸方面的壓力和挑戰。

    這直接導致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轉變為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人性的殘忍與兇惡以及精神的墮落和工業文明及其科技進步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苦難悲慘的現實與資產階級所宣揚的以人道主義和理性主義為核心的現代主義相距甚遠,人們普遍對現代文化不滿,充滿失望情緒,造成了嚴重的精神墮落和社會危機。

    於是歐美學術界在失去原有的精神家園和自然家園之後,紛紛批判現代西方的社會現實和意識形態,提出各式各樣的後現代主義文學、藝術、哲學等理論流派。

    正如法國思想家利奧塔所說: “在當代社會和文化中——後工業社會和後現代文化中……巨型敘事已經失去了它的可信性,而不管它採用什麼樣的統一化模式,也不管它是思辨敘事還是解放敘事。”

    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主要觀點

    後現代主義哲學和文化思潮的巨大影響力“已經成了全球範圍內的一種普遍現象”,對西方文化所經歷的整個路程徹底反思,對歷史上已經完成了的各程‘啟 蒙 ’的 ‘再啟蒙’;它不同於傳統文化,也不同於現代主義文化,是對它的揚棄也是對它的反叛。

    首先,反對“本質主義”,消解深層模式。

    如果說現代主義文化精英總是懷有拯救人性,重建人類精神家園的使命感的話,那麼後現代主義就徹底消解了這種努力,在後現代文化視野中,人類一切莊嚴、神聖、崇高、理想的事物都成了遊戲。後現代主義認為文化發展由追求內涵、意義,走向沒有深度和價值的表層,也取消了內在和外在、本質和現象的區分,它的意義就是它的表面所顯示的東西。文化工業與製造工業一樣,成了追逐利潤的工具, “量”代替了“質”,成為衡量作品水平的最高標準。

    德里達有一句名言是“本文之外,別無它物”,就是說本文與文字之外沒有真理,也不顯示真理。

    後現代主義藝術淡薄了社會責任意識,表現人的功能蛻化了,轉移為服務於人,能讓大眾高興起來成為最主要的目的,悲劇的地位已經降低,崇高成為被冷落的美學範疇,世界由畫面構成,視覺上的刺激成為主要的表現手法。

    後現代的文化風景大多是由低俗的、廉價的東西構成的,包括電視連續劇、《讀者文摘》、廣告、好萊塢的B級片、午夜電影,以及在機場免稅書店常見的關於野蠻恐怖、風流浪漫、通俗傳記、神秘幻想等的平裝本文學作品。為,“平庸”、“膚淺”、“缺乏深度”是“所有後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徵”。

    其次,否定自我,消解人的主體性。

    對待作為主體的人和自我的態度是區分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主要標誌之一。尼采所說的“上帝死了”可以視為現代主義旗幟上的口號,因為沒有了上帝,人才能成為主體,才能成為萬物的中心;而福柯所宣揚的“主體的死亡”可以視為後現代主義旗幟上的口號,因為沒有了主體,也就沒有了權威、沒有了法則,人也就失去了自我認同。

    後現代主義消解了現代主義賴以安身立命的主體觀念,也否定了現代主義的惟我獨尊的自我概念,這就使完整的人和世界不復存在。因為主體和自我消蝕之後,人就成為“碎片”,無法感受自身與他人和外部世界的空間關係,也無法感知自己與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聯絡;人的時空感覺完全錯位,世界不再有人與物之間的關係,只有物與物的關係;人的主體性、能動性消耗殆盡,只剩下純客觀的表現物,人變成了非人或非我。在後現代社會的圖景中,人的主體性、個性、自我意識都成了過時的玩意受到否定,剩下的只有商品、大眾和人群。

    後現代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福柯在《詞與物》一書中寫道:“人是像海市蜃樓一樣可以消失的東西”,“世界在開始時不需要人,在結束時也不需要人……人終將消失”;

    人的概念本身也是科學和哲學史上的暫時現象,它受18世紀末形成的特殊結構所制約,所以當這種結構被另一種結構取代時,人的概念就註定要消失。

    後現代派畫家沃霍爾更形象地表達了反主體性的、非人化的傾向,他說:“我想成為機器,我不想成為一個人,我像機器一樣作畫。”

    在後現代社會,人們的異化和焦慮的經驗減弱了、消失了,後現代主義所表達的個人體驗不再是現代主義所表達的異化和焦慮,而是一種心理上的分裂。

    第三,反對中心,尋求差異性和不確定性。

    在後現代主義者看來,“中心”的存在就意味著“非中心”的存在,意味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力圖透過現象揭示本質、透過外表揭示核心,透過“非中心”揭示“中心”。這實際上是一種“在場的形而上學”和“邏各斯中心主義”,是要受到批判和解構的。德里達認為,意義不可能像“在場的形而上學”那樣由中心向四周散開,而是像撒種子一樣,將“分延”的意義隨處播撒。

    利奧塔攻擊所有在“解放的觀念”支配下形成的“大敘事”,包括透過愛,亞當的“原罪”得以救贖的基督教敘事;透過知識和平等主義,把人們從無知和奴役中拯救出來的啟蒙敘事;透過具體的辯證法,普遍的理念得以實現的思辨敘事;透過勞動社會化,使剝削和異化得以消滅的馬克思主義敘事;透過技術進步和工業發展,使貧困得到克服的資本主義敘事。

    利奧塔解構這些“大敘事”以後,轉而倡導非連續的、突變性的、“小敘事”的後現代科學和沒有標準、沒有本質、沒有主題的異教主義政治學。

    後現代主義摧毀了本體、本質,打破了整體性、同一性,那麼中心性、確定性也就不復存在了。福柯認為,在後現代社會,人們捲入了不同的語言記錄器,全都在把玩自己的地方性遊戲,只知道地方(區域性)的正當性,破碎的和不和諧的後現代空間、不協調的多元世界同時並存的“異託邦”就成了人們難以擺脫的境遇。因此,他建議“選擇積極多樣的東西,差異勝於同一,流動勝於一致,機動勝於系統”。

    後現代主義文化的衰落及其侷限性

    後現代主義無情地顛覆了人類自古以來特別是現代化過程中建立的科學、理性、道德和審美觀念,因而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和危害性。後現代主義文學反社會、反文化的傾向和顛覆秩序、消解一切的品格,一方面使人們感受到西方文化悠久的反思批判傳統的存在和延續,以及後現代主義文學否定性的震撼力和破壞力;另一方面使人們認清後現代主義文學在西方社會和文化重建中難以發揮正面的、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和功能。

    德里達也承認:“這場被稱為現代性的偉大革命,並沒有如我們夢想的那樣,給我們帶來一切價值的嬗變,反而造成了價值的撒播與混亂,使我們陷入了全面的混亂狀態。這種混亂首先表現在我們再也沒有能力去掌握那些決定著事物的美學原則了”

    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後現代主義文學不僅聲勢大減,其影響也削弱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後現代主義由於自身的缺陷和謬誤,逐漸走向分化和衰落,反映了超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西方文化由盛轉衰的歷史趨勢。

    結語

    與其說後現代主義是某一個時代的色彩,不如說是人類歷史中一種反傳統、反規則、反權威的態度和思維方式。在現代主義開始形成了新的權威、正規化,失去了革命的精神之時,後現代主義異軍突起 ,以其顛覆現有意識形態的反中心性,揭示潛藏在統治秩序深層的盲視;以所具有的懷疑精神和反文化姿態。使那些堂而皇之的虛假設定。那些對終極本源的承諾在消解中現出本相,使文化的顛覆本身被顛覆,使精神的抹煞本身被抹煞。

    然而,當後現代主義思潮橫掃整個文化領域時,其悖論本質,致使本身包含著含混、偏頗的謬誤。其虛無主義亦愈加突出,致使思想領域真實與虛妄的衝突愈演愈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什麼魂環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