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古觀津
-
2 # 史海閒聊
宋朝時期出現了一群劫富濟貧,武功高強的武林英雄。他們佔山為王,快意恩仇,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其中勢力最大的當屬水泊梁山,水泊梁山上有108位好漢,他們重情重義,鋤強扶弱,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過的日子好不快活。
梁山穩坐第一把交椅的及時雨宋江為兄弟們著想,決定向朝廷招安,結束自己和弟兄們落草為寇,佔山為王的日子。利用向朝廷招安,洗掉身邊弟兄們土匪的身份。
宋江的這幫弟兄們已經落草為寇,在後人的眼裡就是一群土匪。兄弟們雖然現在過得非常快活,但是為了後輩著想,他們也不想讓自己的後代成為土匪的子孫,於是向朝廷招安是他們現階段唯一的出路。如果他們當時沒有招安,那麼他們的下場會是怎麼樣的呢?宋朝雖然說十分腐敗,但畢竟是正規軍,宋朝那時候有十萬的軍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水泊梁山畢竟是佔山為王,兵力有限,與朝廷有很大的差距。
水泊梁山總兵力大概一萬左右,梁山泊的兵力主要是農民組成,而且素質本來就不高,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雖然那108將各個身懷絕技,武力不凡,但能人異士只是少數,如果宋江不打算招安,依然與朝廷作對,朝廷若來討伐梁山,梁山根本就束手無策。雖然水泊梁山可以形成一股很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如果朝廷有意針對梁山,派出最精銳的部隊討伐,水泊梁山最終肯定會走向被滅亡的結局,所以宋江才會同意招安。
水泊梁山108將聚義的時候,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他們在道義上是正義的,他們聚集在一起只是為了劫富濟貧,鋤強扶弱,以前這些落草為寇的人,都是靠打劫搶奪來的物資生活的。現在是替天行道,不能隨意去打劫別人的財物了,只能去打劫那些不義之財。
如果他們對朝廷有造反之心,一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首先就是那些曾經在朝廷為官的朝廷官員呼延灼、關勝等人,他們這些朝廷官員以前只是因為打了敗仗,有被殺頭的可能,才會入夥水泊梁山,落草為寇,如果讓他們反抗朝廷,他們為了心中的道義肯定也是不同意的。
梁山泊雖然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的戰役,但是每次戰役,都耗費梁山泊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於梁山泊還是有不小的消耗。
在水滸傳中有一個片段是宋江問吳用,如果不招安的話會怎麼樣,吳用告訴宋江,如果宋江不同意招安的話,水泊梁山勢必會走向滅亡。
即使宋江認為自己的做法對於梁山泊108位好漢都是有利的,但是討伐方臘的時候,梁山泊108位好漢,死的死,傷的傷,戰勝方臘之後,梁山泊已經消耗殆盡,108將損失慘重,已經沒有與朝廷抗衡的能力,水泊梁山108位好漢從此銷聲匿跡了。總之梁山泊108位好漢的結局很悲慘,沒有落得什麼好下場,宋江因此也非常自責。
-
3 # 全球校友總會
歷史上真正的宋江可能折騰不了多久。最終被剿或者逃或者被招安,不過被滅的可能性肯定很大,因為第1次沒有招安。後面就直接是剿滅吧。水滸傳裡面的宋江可能會折騰更長久一些。但江湖義氣的,最終的命運肯定也不好。
-
4 # 物質文化史
史實上,宋江起義發生在宋徽宗宣和元年,將領只有三十六人,士兵數千人,其規模遠不及江南方臘起義和河北的王小順、李波起義。北宋政府也從來沒有想過招安宋江起義。畢竟宋江起義規模小,人員素質低,對其招安毫無價值。
宋江起義最後的結局是被海州知州張叔夜所剿滅。張叔夜憑藉的只是地方團練武裝,相當於今天的武裝警察部隊,其實力遠不及北宋正規軍。饒是這樣,憑藉正確的指揮宋江等人也不堪一擊,可見其實力之弱。
回答題主的問題:宋江如果沒有被招安,結局會怎樣?結局很清楚的:被北宋政府剿滅,甚至其連招安的價值都沒有。
-
5 # 小明看深圳
在小說裡可能會攻城掠地,佔了一個城又一個城,追隨的人越來越多,獲得大量的錢糧,在吳用等人的計策下,人們安居樂業,對梁山好漢感恩戴德,又有新的人馬加入,又會佔領更多的城池,像三國遊戲裡,敵人越來越少,打到京城,把皇帝給宰了,宋江當了皇帝,李逵當了先鋒。
現實麼,這就不好說了。
-
6 # 南山大王看大片
我認為會有這樣幾個可能的結果
1、《水滸傳》可能沒那麼出名了
正因為結局是如此的讓人氣憤,留有遺憾,這部作品才會縈繞在我們心頭,久久都不能忘卻。當什麼事情都順著我們的心意的時候,就像有句俗話講:容易得到的往往都不被珍惜。什麼能順著心了,你也不會把他那麼看重了。
2、即便宋江不詔安,梁山好漢恐怕也難保
水泊梁山總兵力大概一萬左右,梁山泊的兵力主要是農民組成,而且素質本來就不高,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雖然那108將各個身懷絕技,武力不凡,但能人異士只是少數,如果宋江不打算招安,依然與朝廷作對,朝廷若來討伐梁山,梁山根本就束手無策。雖然水泊梁山可以形成一股很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如果朝廷有意針對梁山,派出最精銳的部隊討伐,水泊梁山最終肯定會走向被滅亡的結局。
3、即便朝廷不來針對梁山好漢,生存也不容易
水泊梁山108將聚義的時候,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他們聚集在一起只是為了劫富濟貧,鋤強扶弱,以前這些落草為寇的人,都是靠打劫搶奪來的物資生活的。現在是替天行道,不能隨意去打劫別人的財物了,只能去打劫那些不義之財。來水泊梁山投奔的人實在太多了,照顧那麼多手下的日常所需,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梁山的資金來源全靠打劫來的。自從打起替天行道的旗號,水泊梁山也立下很多規矩,絕不做打家劫舍之事,他們也沒有別的方面的收入,所以養那麼多手下還是比較困難的。
4、108人長久保持一條心太難。
當手下有108將,而且這些人大以前要麼是靠打家劫舍謀生,要麼是面臨被殺頭性命不保,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長,要想讓這些人穩穩當當的都聽宋江一個人的,似乎比登天還難。來到梁山匯聚大部分都是落難來的,所以開始都會感激這個地方,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尤其是到了經濟收支不平衡的時候,我們俗語講:好朋友3個人合夥開公司,出現風險的機率非常大。何況這108個人,誰都不服誰。所以詔安交給朝廷,每人各領一隊,都做自己的小老大,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無論官大官小。他都能滿足。
-
7 # 張大帥擼劇
宋江如果不向朝廷投降,過程可能會有不同,但結局大機率不會太好,最好的結局恐怕也就是山大王而已。原因如下:
一、梁山集團實際上沒有一個靠譜的政治目標,歷史上打著替天行道大旗的,沒有一個能完成改朝換代的。
二、梁山集團的實力有限,實際上並未能對宋王朝構成實質性傷害,比方臘集團的實力更不如。
三、梁山集團高層人員構成較差,失意官僚佔比高,對宋王朝抱有幻想,高層派系林立異大於同。
四、梁山集團基因不正。殺人越貨好勇鬥狠全憑個人心情,本質就是土匪和強盜,難以洗白。
-
8 # 甄尹仕
關於宋江招安,想必大家都會議論紛紛。有的說不必招安在山上生活的逍遙自在多好,一同吃肉,一塊喝酒。我卻不以為然,那我來陳述下假若宋江未招安的梁山後事形態。
從客觀上講,梁山根本不具備奪取天下的條件。一是缺乏理論武裝。正如書中所言:李逵初上梁山時就叫嚷著“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裡快活,卻不好?”從這一番話中,就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這一幫梁山好漢嘯聚山林,根本不是為了等貴賤均貧富、打土豪分田地,也遠不是出於什麼徹底革命的高尚動機,而只是圖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論秤分金銀”的快活而已。二是實力對比懸殊。梁山鼎盛時期不過十萬兵馬,其中還得算上老弱殘兵和家眷伙伕。反觀朝廷,徽宗時期單單禁軍就有八十萬,加上邊關的蕃兵、駐守各地的地方軍、運輸的廂兵、保家的鄉兵,總數不下二百萬。兵力至少是梁山的二十倍以上。梁山108八將中武藝高強的也就三四十人,帶兵打仗經驗豐富的更是鳳毛翎角。而朝廷不乏辛興宗、折可存等大破方臘的猛將,更有像宗澤、李綱、韓世忠、岳飛等使金軍聞風喪膽的名將。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梁山都無法跟朝廷對抗。三是奉行流寇主義。無大志不成氣候。縱觀整部水滸傳,梁山攻下的州城都放棄了,打了就跑,絲毫不重視根據地的建設。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想過對外擴張,打仗的目的就是掠奪一把,開倉搶糧後就走。成天龜縮在物產、資源、土地都極其有限的八百里水泊,仗著地利與官軍相抗。很難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支援。四是地理位置不利。北宋在重要的地方設立府。梁山的東面是東平府,西面不遠處是濮州(今河南濮陽),再過西便是應天府,南面是濟州,北面是大名府。濮州就是宋遼“澶淵之盟”的地方,宋朝統治者在那裡設有重兵;大名府是汴京的北面屏障,自然有不少軍隊駐守(這從《水滸傳》可以看出);宋江曾經打過東平府,宋朝必然有所防範。最保守的講,梁山至少面臨著東、西、北、三面的包圍之勢。梁山所倚仗的僅僅是八百里水泊易守難攻的地勢,只要起義軍有大規模的行動,必然會引起注意,失去地利的梁山義軍,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二、一輩子為匪,終老梁山。
這種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無論是其內部結構,還是外部條件都不具備。從外部看,理由有二。一是沒有經濟來源。水泊梁山用於生產的土地十分有限,並且地形相當複雜。其鼎盛時期的總人口不下於十萬,這十萬人不事生產、貿易,卻推崇“成甕吃酒,大塊吃肉”, 吃飯成了頭等大事。據統計,水滸中描述設宴吃食的場面共有140多處。宋江解決財政危機的方法主要靠軍事掠奪,搶劫是最方便的手段。從祝家莊、扈家莊、李家莊到曾頭市,再到東平府,交戰緣由各有千秋,骨子裡都是為了“食”。僅僅祝家莊據說就存糧五十萬擔,足夠梁山三年之用。後來又趁著救兄弟的名義打好多地方。但是,打著忠義、替天行道旗幟的梁山起義軍專門幹山下搶劫,攻州掠府的勾當,怎麼說得過去?二是缺乏群眾支援。梁山好漢們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到處胡作非為。李逵劫法場搶人,殺的最多的是那成排的看客;宋江三打祝家莊,僅僅因為其不借糧食;至於大鬧曾頭市,乃是為報晁蓋中箭身亡的一箭之仇。更有甚者,為了賺取他們想要的人,不惜濫殺無辜、姦淫擄掠。這就是所謂的好漢乾的事情!劫富不含糊,濟貧卻鮮聞。“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論秤分金銀”才是他們的終極理想。所謂的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只不過是一個蠱惑人心的藉口,放在今天,這幫人就是一黑社會組織。試問,這樣一群缺乏政治遠見,侷限於江湖小天地的俠客大盜、禍害百姓的犯罪團伙,又怎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援呢?況且梁山所處地區毗鄰京畿,民眾生活條件相對較好,只要老百姓能吃飽穿暖,自然不會去支援那幫造反派。
再從內部分析,亦有三點阻力。首先是派系林立。梁山108好漢大致可以分為三派。一派是以宋江為首的投降派,一派是以李逵為代表的造反派,還有一派是以公孫勝為代表的中立派。從小說中描述來看,投降派大多是地主、降將;造反派大多是貧下中農;為數不多的中間派還是個招搖撞騙的魔法師。自從宋江放了高俅後,林沖已蒙去意。魯智深也把話挑明:“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公孫勝則更加徹底,誰也不支援,雲遊四海去了。道不同不相為謀,假以時日,分裂是必然的。其次是晉升無望。宋江偽造了一塊刻著天罡地煞108將座次的石碑,恰恰弄巧成拙。殊不知,這種用上天註定的方式,排定眾位頭領的座次,擺明是告訴他們,別去白費功夫瞎折騰,這就是盡頭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動物,失去了進步的誘惑和安慰,誰還會去賣命?內耗的最終結果,就是整個架構的崩潰。第三是恩怨交織。如盧俊義、楊志、朱仝這等被宋江吳用使計賺上梁山的好漢,倘若他們知道自己落到今天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前程盡毀的田地,都是拜宋江這個帶頭大哥所賜時,焉知義氣不會變成怒氣?扈三娘被林沖活捉後,扈家莊全莊上下男女老幼數百口被李逵屠的一個不剩,自己也被迫嫁給如色中惡鬼的王英,毀了一生清白。此等深仇大恨實是不共戴天。再者,若宋江未能兌現當初許下的“將來招安共享富貴”的承諾,豈不又失信於眾兄弟?這個大哥還如何做下去?怕不一下子便作鳥獸散了吧?
這樣看來,留守梁山繼續當草寇是死路一條,扛起造反大旗走出梁山打天下也是窮途末路,剩下也就只有接受招安這一條路了——雖然仍是死路,但對於那些接受傳統儒家教育,帶著深刻忠孝情結的宋江們來說,被統治者當作殺人的工具,在殺滅別人之後再被人殺滅,仍是最好的歸宿,因為這才符合正統。就如那大哥宋江,明明被奸臣毒死,最後還是獲得了皇帝“修祠”的加封。
-
9 # 使用者波多
梁山好漢,只是存在於演義,相比於方臘起義軍,梁山就是草寇。更別說梁山好漢平方臘起義軍了。且說被招安,就是歷史上佔山為王者的權宜之計,降了又反,反了又降。招安,只是名字好聽,說白了就是投降。即使不被招安,也只能守著巴掌大點的梁山,暫保一時平安,成不了大氣候,所以,被招安,利大於弊!
-
10 # 塞北豪客《水滸傳》在今天來看,是一部熱血男兒快意恩仇的故事。特別是林沖老婆被高衙內調戲,自己幾乎被自己最後的兄弟殺掉,含著眼淚被逼上梁山的悲催故事。對年輕人來說,這都不能忍,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人就是要活一口氣,這符合年輕人的價值觀! 是的,這樣說沒有錯。哪一個上梁山的人不是被逼的。都想在這個社會里好好的活下去,但結果卻被逼的妻離子散,無法生活下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無論是林沖還是宋江還是柴進等人,都不是一般老百姓,並且其中的軍師吳用還是一個讀書人。並且梁山好漢中基本上都是練過武的人。這就是作者透露出來的背後的資訊。這個資訊有兩點:
第一,像宋江這些有一定地位的人都活不下去的時候,普通的老百姓該怎麼樣忍辱偷生。 第二,這些梁山好漢會點武功,遇到被欺負的時候尚能反抗,那麼普通老百姓遇到這種事情卻只能認命的毫無尊嚴的活著。在《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的翠蓮被鎮關西欺負時,父女毫無反抗之力時認命的情形大家可能還記得,這個細節說明,老百姓受到的欺負遠遠比這些梁山好漢多得多,只是無力反抗而已。
所以當時的北宋已經從根子裡壞了,權貴和無賴開始明搶了。高衙內搶的是林沖的老婆,而鄭屠則搶的是稍稍有點有點姿色的民間女子。試想這樣的社會已經是天怒人怨了,除了反抗,還有什麼出路?
所以說宋江的造反是非常有正當性的。由於北宋社會的官員的貪腐和為非作歹,老百姓已經到了忍辱負重才能活下去的地步。這一點可以從梁中書的生辰綱屢次被截可以看的出來。梁中書每次被截後都重新搜刮,在這樣的官員搜刮下,老百姓的日子是可想而知了!
宋江造反有了條件,並且宋江造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宋江是一個武夫,並且武功還不錯,否則也不會成為梁山之首。但不幸的是,從大宋開國都不重視武將,更何況一個尋常的武夫。所以宋江至少有兩點必須造反的理由。
第一,社會的黑暗和巨大的不公平,讓他沒有施展才華的空間。從而心生怨氣。 第二,宋江作為一個武夫,本身在宋朝都不受待見。這兩點就決定了宋江必須造反,因為他不造反肯定活不下去。
但宋江既然已經造反了,為什麼又想要招安呢?因為宋朝的情況和他造反前沒有什麼差別。同樣的是老百姓備受欺侮,同樣的是武將不受待見。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一旦被官府通緝,就意味著和以前的生活決裂!秦朝著名的造反英雄項羽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富貴不還鄉,等於是錦衣夜行!”這個特點放在宋江身上同樣適用。
宋江為什麼一生仗義疏財,愛結交天下英雄。這說明宋江非常有志向,想成就一番事業。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宋江在大宋的體系裡混了大半輩子,也只是混了個押司,離自己的理想十萬八千里裡。
本想著靠造反能混出個出息,結果反而成了落草為寇的一個賊。被自己的家族看不起,被全天下的讀書人看不起。有家不能回,熟人不能見。這對宋江來說,失落感更大。梁山的生活並不是宋江想要的生活。並且梁山上遠不如一個普通的街市繁華。所以宋江無比失落。
2)大宋還沒有爛到老百姓吃樹皮草根的地步,造反沒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宋江原來以為,大宋已經爛到不能收拾的地步。只要晁蓋樹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會天下響應,像秦二世、隋煬帝時候,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塵煙,天下人都會跟著造反。但結果卻是事與願違,梁山只不過是小打小鬧,根本沒有人響應。
這也是宋江寧願住監獄,被流放,都不願意上梁山的原因。因為宋江發現了,現在造反沒有群眾基礎。根本不可能得天下。宋江自認有劉邦的才華,但是沒有劉邦的時機。
所以當宋江上梁山後,一直持謹慎態度。特別是“三打祝家莊”後,讓宋江徹底失望。打一個普通的小莊子就這麼費勁,要想打一個大宋要打到什麼時候。想和劉邦一樣富貴還鄉無疑是痴人說夢。
所以打天下沒希望後,宋江作為一個聰明人選擇招安,想透過招安回到原來熟悉的社會,這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至少是被主流社會認可的。總比呆在荒涼的梁山上過艱苦的日子強。
所以落草為寇的宋江,到了梁山才發現原來造反的日子並不是那麼浪漫,反而更加懷念和狐朋狗友在大排檔喝酒唱卡拉OK的日子。因此日夜想招安的心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3)站在北宋的整個國家的局勢上看,想被招安的不止宋江一家。從《水滸傳》的後半段來看,北宋境內比較大的造反勢力不止水泊梁山一家。並且從武力值來看,方臘的勢力絲毫不遜色於水泊梁山。但這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大小造反勢力並沒有結成一個有效的聯盟。並且沒有想成連成一片的革命力量。
因此,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那麼大宋的招安政策也會繼續。說不定宋江不接受,方臘會接受。畢竟如果不能打下幾塊地盤,宋江和方臘都不願意躲在山頂上練九陽神功。畢竟他們不是李逵,他們在當時還算中產階級,過不慣山裡物資缺乏的苦日子。
所以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就會面臨著曠日持久的進攻。也許來自大宋,也許會來自被招安的方臘。打下汴京當皇帝的夢,也只能晚上睡覺後意淫一下。畢竟大宋打金國西夏也許不行,但打自己人還是非常有底氣的。大宋的文人也許怕荒蠻的異族,但絕對不怕本地的造反者。
所以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只有兩條路:
第一,像方臘一樣被滅掉! 第二,呆在山頂被大宋打成山頂洞人!這些都是曾經的中產階級,過慣了衣食富足的宋江不願意看到的。如果比較幸運的話能撐到金軍拿下汴梁城,也許會有很大的轉機。但畢竟誰也沒有想到大宋對金軍會那麼慫。所以當時對宋江來說,招安相對來說是比較划算的買賣。畢竟宋江畢生造反的目的,不是為了造反而造反,確實是社會的黑暗造成的。
綜上所述:宋江畢竟是體系內的人,以前過的日子也是中產階級。所以在荒山野嶺中和大宋硬耗不是宋江的選擇。他也沒有那種硬耗的才華。 何況大宋還沒有到老百姓完全活不下去的地步。所以當宋江登高一呼,並沒有多少人響應。失去了廣大的群眾基礎,宋江的造反便顯得蒼白無力。甚至連祝家莊的老百姓都不需要他來解放。結果打一個小小的祝家莊,竟然是慘勝。並且還損失了梁山大頭領晁蓋。 所以宋江如果不招安,繼續堅持落草為寇的話,也許招安的就是吳江、李江,最後被滅也是遲早的事。至少現在看《水滸傳》還有人為宋江可惜。但又有多少人可惜過方臘。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就是另外一個方臘,方臘的下場大家都看到了,還會有人為他可惜嗎? -
11 # 明離子
宋江如果沒有代領各位梁山好漢,那註定是要失敗被殲滅。
相傳,梁山一百單八將是天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本來上天派下來為了保一位皇帝奪取天下的,但這個皇帝卻出了意外。
相傳呂洞賓與白牡丹生下一兒。呂洞賓給自己兒子算了一下,發現他是天子之命,不想卻讓白牡丹知道了。
呂洞賓修道去了,白牡丹在家有點膨脹,沒事就用燒火棍去倒灶王爺的神像,邊倒邊說,我兒子是皇帝命,灶王爺你知不知道呀。
結果到了臘月二十四,灶王爺上天,把千瘡百孔的衣服給玉帝看,說,陛下你看,未來天子的娘是個蛇精病。
玉帝大怒,下令取消白牡丹的孩子皇帝命。
呂洞賓知道了,到了凡間,告訴孩子,當晚玉帝馬上派神龍來奪了孩子的龍骨,讓他趕緊躲到空水缸裡去,無論聽到什麼動靜都不要說話。
結果孩子照做,躲在水缸裡,當晚雷雨大作,兩條神龍在水缸上面盤旋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天晴了,孩子沒有事情,天子的龍骨被奪走了,但是由於他一晚上沒說話,留了一口龍牙,所以從此說話特別準,彷彿還是“金口玉言”一般。
可是,孩子不再是皇帝,本來上天派下來的一百單八將就沒了用處,梁山好漢就此成了上天的棄子。
當然,這是一百單八將註定失敗的傳說,實際上,由於梁山沒有佔領可以發展壯大的城池,蝸居於梁山,僅僅打下了幾個小城,起義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其進一步壯大,註定成不了氣候。
-
12 # 李哥講史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個個身懷絕技。而其中最關鍵的人物就是及時雨宋江,同時也是我討厭的人之一,不說別的,就說他後來接受了朝廷招安,把梁山的建立的大業給葬送了。如果當年宋江不接受朝廷的招安,後來梁山的結局會怎麼樣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
第一,我們來看看梁山好漢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大多是因為犯罪殺人或生活所迫被逼上梁山的,幾乎沒有說自己是心肝情願上梁山的。我個人認為梁山這些人就跟土匪窩差不多,只不過他們比土匪要講義氣,尤其是在宋江的帶領下,雖然表面上很團結,但是內在卻人們卻各懷鬼胎。
第二,我們都知道,宋朝時期是中國最富有的時代,雖然宋朝政府腐敗無能,但是人們的生活還是可以的。再來看看梁山這些人的出身,大多都是當地的混混、地痞,試問會有幾個是像林沖這樣的呢?雖然他們打了幾場勝仗,像打祝家莊、曾頭市、大名府等等,但是他們大多是打完就跑了,順便捎點點東西,有種土匪下山打劫的味道。
第三,這也是致命的一點,就是宋江只反貪官卻對朝廷還抱有幻想。大家都知道宋江和林沖之前都是吃的朝廷俸祿,他們之所以上梁山是因為個人和家庭被奸臣迫害,被逼上了梁山,但是他們對當時皇帝、朝廷卻還抱有幻想。《水滸傳》最後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後,奉命攻打南方的方臘,而結局就是梁山一百單八將,戰死近60人,病死10人,加上還有被朝廷迫害的,最後只剩下不到10個人,應該說朝廷借刀殺人的伎倆很高明。
如果當年宋江不接受朝廷招安,我認為梁山會有3種結局。第一,梁山繼續佔山為王,坐吃山空,最後被朝廷圍剿殲滅。第二,就是梁山發生內訌,朝廷趁虛而入,一舉殲滅他們。但是也不在乎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宋江和方臘聯合攻打朝廷。
-
13 # 賣字書生
歷史不能倒轉,萬事可以推測。如果宋江未走朝廷詔安路線,結果只有兩條: 成王或敗寇。
一、成王的推測
在歷史潮流之下,一切皆有可能。劉邦一介草民能奪得江山,宋江同樣也有“鹹魚翻身”的機會。宋朝面臨內憂外患,毫無疑問,離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宋江應該及時結盟方臘等起義軍,形成犄角之勢。每攻取一座城池不僅要強化城防,還要扶持地方經濟生產,地盤和民心一起抓。一個團隊沒有精神上的統一,很難成就大事。宋江要在充分發揮現有英雄好漢才能的同時,廣納天下英才來壯大梁山勢力。宋江利用方臘等起義勢力避開或分散宋朝軍事打擊力量,在必要時也可以巧妙借外國勢力牽制宋朝廷。
二、敗寇的推測
走宋朝廷詔安路線並非完全是宋江個人意志,梁山英雄好漢中有造反派,也有投降派,可以說團隊精神思想不統一。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內亂不堪外敵。宋朝廷之所以被元軍滅國,很大原因就是內部腐敗,官僚內訌和平民叛亂。任何團隊組織,一旦喪失思想上的統一,走向失敗是註定的,更是絕對的。民主是個好東西,民心是個好兆頭,可惜再好的事物被無知蠢貨亂來一通,都會是災難的開始。
-
14 # 先斬後揍1
之所以是《水滸傳》,就沒有這個“如果”。
但是,我們要把它寫成A劇本,B劇本,C劇本之類的話,那結局只好憑各位的想象力了。但是,最有可能的不外乎三種結局:
第一種結局:再擴大勢力,推翻朝庭。梁山憑藉有利的地形,把它打造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根據地。然後聯合南方的方臘,成犄角之勢,左右夾攻,拿下開封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這裡有幾個有利條件,一是宋江最會籠絡人心,但凡捉到朝庭命官他都親自鬆綁,待為上賓(當然,這是原著裡面寫的宋江為了以後招安而留的後路),這種對待俘虜的優厚政策,很容易瓦解敵方的陣營,本來朝庭就是奸臣當道,稍微有點良知的將領都會混得很艱難,如果聽說梁山這邊高舉著替天行道(當然,這個“替天行道”是真正的替天行道,不同於朝庭那個“天”)的旗幟,大都會倒戈,帶領自己的隊伍加入到梁山起義部隊中來;二是江湖中的好漢能人久聞及時雨宋公明大名,現又將“梁山公司”做得如此風生水起,哪個不慕名前來,所以就形成了良性迴圈,到時候像摧枯拉朽一般把宋皇帝趕出了東京,宋江想不當皇帝都難。
第二種結局:內部矛盾激化,形成兩股完全不同的努力,最後自相殘殺,土崩瓦解。梁山的一百零八人身份各異,特別是後來的降將,與江湖上走投無路的好漢們在“三觀”上不可能是一致的。江湖人士自由散漫慣了,很享受那種大稱分金,大斗分銀,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土匪式生活,你如果說要搞成一個正規部隊式的編制,每天按時上班,按時點名,誰遲到早退扣銀子,那他還造什麼反?李逵第一個不答應。朝庭降將就不同了,他們是被捉來的,沒辦法了才和你們這幫山寨混在一起,他們有家有室,原本是錦衣玉食,丫環小廝侍候著,一下子淪落到了吃大鍋飯,以前的“貴族”生活蕩然無存。這兩個陣營的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勢必會發生嚴重衝突,又沒有個政委什麼的做思想工作,到最後只好刀劍相見,同歸於盡。正應了老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若要梁山滅,除非賊殺賊”。
第三種結局:被朝庭剿滅。朝庭裡面雖說有很多奸臣,但不等於就是傻瓜,為什麼後來招安了梁山,因為宋江為了招安,想盡了辦法去巴結朝庭,甚至利用妓女去疏通皇上,種種跡象表明,宋江不是真心與朝庭作對的,而只不過是透過打打鬧鬧來引起朝庭的重視罷了,所以那些大臣們來個順水推舟,招安了他們,然後要他們去滅別的真正反朝庭的起義隊伍,去對付那些北方叛亂的少數民族。如果宋江真的是反朝庭的起義隊伍,那結局就不是這個樣子了,不要小看宋朝真的就是那麼不堪一擊,歷史上真的宋江起義就是被朝庭剿滅的。梁山的隊伍書上寫得是轟轟烈烈,十分的壯大。但究竟壯大到什麼地步,沒有詳細交待,沒有編制,沒有番號,沒有具體數字,只是籠統地誰誰誰管什麼,這麼無序的一支隊伍,不被滅掉才是怪事。
-
15 # 使用者93870980817
那在下就根據當時的人文地理大膽的猜想一下!不詔安就當時朝廷會視梁山為反賊土匪(他們攻打了曾頭市)反賊是沒跑了。朝廷會派重兵剿滅他們這樣他們就獨木難支了,宋江和軍師不是笨蛋的話就應該找個盟友,關健他們要能挺到南方臘造反!如果宋江有問鼎天下的雄心就應該和方臘合作合兵一處,套路死方臘(方臘必須死)有了人就可一路北上!直止坐到龍椅。
-
16 # 閒砍名著
同接受招安一樣,也不會有好的結局。
宋江執掌梁山之後,梁山規模空前發展,已有一百零八位好漢。這一百零八位好漢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真可謂三教九流、五行八桌,群英薈萃。有出身軍官的,有中小地主階級,有漁民、獵戶,也有原本就是打家劫舍的強盜。這些人一部分是慕宋江的大名而來的,當然,絕大部分還是被宋江忽悠上山的,特別是原本官吏出身的好漢。宋江的招牌口號就是“只待朝廷赦罪招安”,以此來穩住這些好漢的心思。這些好漢原本是朝廷的官老爺,而且還有很多出身名門望族,自然是不願意做一輩子強盜的。也都跟宋江一樣,渴望青史留名、光宗耀祖。比較典型的有雙鞭呼延灼、大刀關勝、金槍將徐寧、美髯公朱仝等等,他們的想法和抱負跟那些漁民如阮氏三雄、農民李逵、強盜王英等人是有天壤之別的。後者最大的願望也就是每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逍遙快活。因此,梁山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團結,很和氣,大家都一般哥弟相稱,其實已經昭示出了分崩離析的結果。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如果宋江不帶領眾好漢接受朝廷招安,用不了多久,梁山就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各路好漢分道揚鑣。原本就有山頭的再回到自己的山頭,自己做大王,逍遙快活。而那些期盼著朝廷招安的軍官,一旦發現宋江食言了,自然不會甘心被宋江欺騙,好點的各尋出路去了,壞的很有可能做了宋江,來個梁山大火併。彼時,結局可能比接受朝廷招安,甚至比南征方臘損兵折將還要糟糕。
因此,即便宋江不帶領眾好漢去接受朝廷招安,繼續在梁山,扛著杏黃大旗,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也未必會有好的結局。
-
17 # 小姐姐跳跳舞
一心毒歷史,解密歷史檔案,請多關注
第一次讀水滸,每當讀到宋江對朝廷的卑躬屈膝的時候,都是深表不屑的。後面多讀了幾遍,隨著自己也閱歷越來越多,便覺得宋江做的這些事情都在情理之中。
不可否認,大家更喜歡武松魯智深這些寧折不彎的漢子,可是這麼多人都要跟著他們去出家嗎,或者一直佔山為王,落個強盜的罪名,或者像公孫勝李俊宴請等人歸隱山林,這顯然不符合那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宋江常說要帶兄弟們去爭功名取富貴,仔細想想除了這條路似乎並沒有更好的歸宿。
而歷史上真實的宋江,確實在梁山與官府作對,不過最後是在被朝廷包圍才投降的。水滸也是根據一部分史實寫的。
如果宋江不被朝廷招安,一種結果是繼續擴大規模與朝廷分庭抗禮,或者最後推翻大宋,但是如果作者這麼寫,恐怕這本書會永不見天日,咱們也就讀不到啦。
另一種結果,成王敗寇,被朝廷剿滅,還要落個強盜賊人的名聲,顯然不如原著的結果好,雖然最終都被高俅陷害,但是宿太尉要求為宋江立廟祭祀。眾好漢下場雖不免令人嘆息,但結果其實正合宋江本意,朝廷封了宋江為忠烈義濟靈應侯,得了個好名聲。
-
18 # 逍逍客說
這個問題,實際上有點把小說和歷史糾纏到一起了。
第一,先說小說,“宋江三十六,播亂在山東”,梁山後來有一百單八將,軍隊最多時,可以出動將近六萬人(參見徵遼徵方臘),即便早期遠赴千里之外的陝西華陰攻打華州,也用了三幾萬人吧(憑記憶,不準)。若以小說描寫的梁山勢力,從州縣打到北京,打到軍分割槽,打到大軍區,前線統軍元帥童貫,最後直接打敗國防部長高俅,推翻大宋王朝,是分分鐘的事。看看看看徵遼的薊州之戰,看看徵方臘攻打杭州湧金門的慘烈,宋江梁山的戰力的確無法匹敵,只有那個叫“招安”的,才能收服這夥天罡地煞。但這畢竟是小說。
第二,兩宋以來,雖然國家重用文人,休養生息,最終卻形成了“富國弱兵”的局面。即便如此,水滸裡寫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卻是真的,大宋的軍隊分為御林軍,廂軍和民兵,一直以來,御林軍(就是正規軍人)一直保持著相當規模。但大宋王朝有個特點,外戰外行,內戰內行。被西北和北方,東北的夏,遼,金,蒙古壓著打。國內先後有方臘,楊么鐘相,宋江等等大規模農民起義。歷史告訴我們,宋江的勢力最小,大宋既然能滅了楊么鐘相和方臘,那麼滅宋江也應該不成問題。
第三,招安是不是出路?古人(冷兵器時代)造反,兩種結局最多,一是佔山為王,打家劫舍,終了一生,另一是頑強抵抗,被徹底消滅。很少有人能成王,如朱元璋,多數都是陳勝黃巢李自成和洪秀全之類身敗名裂。被招安的,其他朝代不好說,但兩宋很多,聚集為兵,散去成匪。
招安是晉升之途,但是不是宋江們的上上之選,這得看情況。如果朝廷沒有蔡京高俅童貫之流,被招安不失為一種選擇,但朝廷裡奸臣當道,招安就是自投羅網。
宋江如果沒有帶領弟兄們走上投誠路,最後最可能的結局是,繼續佔山為王,打家劫舍,大碗吃酒,大碗吃肉,大秤分金,安民濟貧,終了一生。
戊戌新春逍Qashqai於古長安之思齋
-
19 # 凌113252418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所寫,小說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宋江本為山東鄆城縣一名小吏,職位是押司,相當於現在的科級幹部。宋江家境不錯,家道殷實,宋家在當地也是望族。他的財富沒辦法和梁山其他幾位如小旋風柴進、玉麒麟盧俊義、撲天雕李應等幾位相比,但按現在的標準來衡量,小康水平還是有的。當然,如果不是後來因為給晁蓋通風報信,而引發殺惜案――逃難――潯陽樓題反詩――最後走投無路,上梁山落草。相信宋江的一生應該過得還是挺瀟灑的。
但事實沒有如果,不管該不該發生的,都發生了,最終宋江上梁山落草了。憑著多年的名聲而積攢的人脈,一些人自願跟隨宋江上梁山,還有一些莫名而來,宋江的威望遠遠超越了老大晁蓋。宋江表面上對梁山之主晁蓋敬重有加,暗地裡卻交起了勁。在這場權力遊戲中,玩死了老大晁蓋,宋江成了梁山之主。擁兵十萬,戰將百員,各類人才應有盡有。
已成氣候的宋江,有沒有想過自己要打天下做皇帝,這個不得而知,或許有但不敢做也有可能。總之宋江最後的想法是招安、歸順朝廷,走建功立業,升官發財之路。雖然一部分人反對,但宋江還是選擇招安,且透過多方努力獲得了成功。當時除了宋江以外,還有另外幾股反朝廷勢力,江南方臘、淮西王慶、河北田虎。
收編了宋江的梁山軍後,恰逢其時遼國大軍犯境,朝廷便讓他們去徵遼,得勝後又徵田虎、王慶。最後徵方臘,雖然亦取得勝利,但梁山軍損失慘重,在班師還朝時,108位頭領只剩下20多位了。 然而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幾大奸臣始終不願意放過宋江等,待宋江等封官之後,他們設計用水銀放進菜裡毒害了盧俊義,用毒藥摻入御酒,毒死了宋江和李逵。花榮和吳用吊死宋江墳前。轟轟烈烈的梁山起義就此結束了。
但是很多人都為宋江領導的梁山軍感到惋惜,假如宋江不走招安這條路,而是選擇造反,他的結局會怎樣呢?是否能成功?我想應該是很難的!首先宋江陣營裡雖然人才很多,但缺乏像張良這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謀士。雖然吳用是軍師,但與張良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其次缺乏像蕭何樣能鎮守後方根據地,安撫百姓,保障軍糧補給的後勤人才。梁山的李應、柴進雖然也管錢糧,但是也難以和蕭何相提並論。最後還缺少像韓信率百萬軍士,戰必勝攻必取這樣的將才。縱觀梁山諸將,真正能帶兵打仗的也就那麼幾位,如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等。他們在與梁山的戰爭中均失敗了。這些人更是無法與韓信相比。
-
20 # 預言說
首先《水滸傳》是一本小說,而不是歷史事實。既然是小說,就可以假設猜想,而歷史則不能假設。
宋江是梁山的大頭領,除了晁蓋之外,梁山的好漢都對他十分佩服。宋江的綽號是,及時雨,宋公明。還有一個是孝義黑三郎。自從上了梁山,就一直主張招安,替天行道,為梁山的弟兄找一個好的歸宿。宋江的初心和願望是很好的。小說的結尾,雖然梁山軍被奸臣謀害,設計讓梁山軍和方臘軍,這兩方好漢火併。最後,梁山的宋江被毒酒害死。
如果,宋江真的放棄了招安,那麼結局會不會還是這個結局呢?首先,梁山不用再和男方的方臘進行火併了,宋江也不會被毒酒毒死。因為既然不鳥朝廷了,那麼宋江就得按照天王晁蓋的路線走。或許晁蓋也不會死,繼續統領梁山軍。
當時的天下,除了宋朝,還有金國,北宋最後被金所滅亡,宋徽宗被擄走,蔡京,高球,這些奸臣都暴露了,被後世唾罵。如果梁山能堅持到這個時候,儲存自己。估計可以形成一種割據局面,佔山為王。可惜的是這種結局唯一的不好,就是是宋江說的,真的成了賊寇了。以後的正史中,和野史中,這段故事可能就湮沒了。梁山好漢的名聲就沒了,比如,魯智深不可能有機會在聽到潮信後大徹大悟的圓寂了。
回覆列表
宋朝時期出現了一群劫富濟貧,武功高強的武林英雄。他們佔山為王,快意恩仇,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其中勢力最大的當屬水泊梁山,水泊梁山上有108位好漢,他們重情重義,鋤強扶弱,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過的日子好不快活。
梁山穩坐第一把交椅的及時雨宋江為兄弟們著想,決定向朝廷招安,結束自己和弟兄們落草為寇,佔山為王的日子。利用向朝廷招安,洗掉身邊弟兄們土匪的身份。
宋江的這幫弟兄們已經落草為寇,在後人的眼裡就是一群土匪。兄弟們雖然現在過得非常快活,但是為了後輩著想,他們也不想讓自己的後代成為土匪的子孫,於是向朝廷招安是他們現階段唯一的出路。如果他們當時沒有招安,那麼他們的下場會是怎麼樣的呢?宋朝雖然說十分腐敗,但畢竟是正規軍,宋朝那時候有十萬的軍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水泊梁山畢竟是佔山為王,兵力有限,與朝廷有很大的差距。
水泊梁山總兵力大概一萬左右,梁山泊的兵力主要是農民組成,而且素質本來就不高,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雖然那108將各個身懷絕技,武力不凡,但能人異士只是少數,如果宋江不打算招安,依然與朝廷作對,朝廷若來討伐梁山,梁山根本就束手無策。雖然水泊梁山可以形成一股很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如果朝廷有意針對梁山,派出最精銳的部隊討伐,水泊梁山最終肯定會走向被滅亡的結局,所以宋江才會同意招安。
水泊梁山108將聚義的時候,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他們在道義上是正義的,他們聚集在一起只是為了劫富濟貧,鋤強扶弱,以前這些落草為寇的人,都是靠打劫搶奪來的物資生活的。現在是替天行道,不能隨意去打劫別人的財物了,只能去打劫那些不義之財。
如果他們對朝廷有造反之心,一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首先就是那些曾經在朝廷為官的朝廷官員呼延灼、關勝等人,他們這些朝廷官員以前只是因為打了敗仗,有被殺頭的可能,才會入夥水泊梁山,落草為寇,如果讓他們反抗朝廷,他們為了心中的道義肯定也是不同意的。
梁山泊雖然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的戰役,但是每次戰役,都耗費梁山泊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於梁山泊還是有不小的消耗。
在水滸傳中有一個片段是宋江問吳用,如果不招安的話會怎麼樣,吳用告訴宋江,如果宋江不同意招安的話,水泊梁山勢必會走向滅亡。
即使宋江認為自己的做法對於梁山泊108位好漢都是有利的,但是討伐方臘的時候,梁山泊108位好漢,死的死,傷的傷,戰勝方臘之後,梁山泊已經消耗殆盡,108將損失慘重,已經沒有與朝廷抗衡的能力,水泊梁山108位好漢從此銷聲匿跡了。總之梁山泊108位好漢的結局很悲慘,沒有落得什麼好下場,宋江因此也非常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