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培爸爸
-
2 # 此心安處是吾鄉
前段時間,看了一期《外華人在中國》,印象深刻。一個法華人喜歡美食,在中國開餐廳,他三歲的兒子憨憨很可愛,也喜歡美食。吸引我的不是美食,而是這位爸爸的育兒方法。
之一:三歲的兒子憨憨喜歡美食,希望長大後做一位像爸爸一樣的廚師。這位爸爸非常支援兒子,買了大套玩具,讓兒子模擬開餐廳,食材都是模擬的,兒子在這樣的氛圍中幹自己喜歡的事,幹得有模有樣,玩得快樂而專注。
之二:憨憨的奶奶要來中國過生日,父子倆商量後決定送給奶奶一樣生日禮物——陝西空心面(奶奶喜歡吃麵食)。爸爸要求兒子全程參與空心面的製作,兒子爽快的答應了。
來到陝西,憨憨的一個舉動讓我記憶深刻,那就是在山洞裡撿雞蛋(當地把雞喂在山洞裡),在每一個洞口撿完雞蛋,他都會說“感謝雞媽媽”。臨走時,發現有的洞口一個蛋都沒剩,他又放回去一個,邊放邊說:“雞媽媽會難過的。”多可愛懂事的孩子。有人當時就問爸爸是怎樣教育兒子的,這位爸爸說:“從小就教育他感恩不浪費,吃蜂蜜時要求他感謝蜜蜂和花,吃雞蛋時要求他感謝雞媽媽……慢慢就養成了習慣。”
之三:還是與做空心面有關。面已經醒好,必須要在早上四點鐘掛架,然而憨憨正在夢鄉跟奶奶親熱,憨憨媽媽(中國籍)很不忍心叫醒孩子,希望孩子能睡到自然醒。但這位法國爸爸強行把兒子從被窩裡拉了起來。跟所有孩子一樣,憨憨又哭又鬧要睡覺,媽媽心疼兒子,怕折騰病了,幾次想把兒子抱回去睡,都被爸爸拒絕了,理由很簡單:“要讓他從小明白,有付出才有收穫。”後來,憨憨終於學會了掛架。
在此,我總結幾點父母教育孩子易忽略的問題,供參考。
1、居高臨下,不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按成人的喜好規劃孩子的人生。
2、出了問題才教育,重學習輕德育。
3、一味溺愛,不講規則,沒有底線。
-
3 # 錢志亮工作室
很多父母為了自己少些麻煩,不是缺席了孩子成長中最關鍵的那幾年,就是忽略了孩子成長中一些重要的事。
等到孩子大了,我們發現,那些曾經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更大的麻煩等著你。
貳
不該偷懶的,是用心地管教
每當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我們習慣性地歸到環境或者孩子身上,把自己擇得乾乾淨淨。
龍應臺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的一個故事:10年前,拜訪朋友時,看到朋友家8歲的孩子在短短時間內,把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圖,一模一樣地畫出來。
她很驚訝,便慫恿朋友帶孩子去拜師學藝,但是朋友永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搪塞。
10年後,龍應臺又遇到這個孩子,跟著同居男友,一身刺青,露著小肚子,抽著煙,對外人充滿著不屑。
看到這個故事時,我深深地為這個小姑娘感都惋惜。孩子都是好孩子,反觀父母,卻沒有在關鍵的時候,引導好孩子,教育好孩子。
很多事情,你不管,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你就會發現你的話語權已經逐漸消失,再想插手,已經沒有機會了。
父母在教育上偷的懶,最終都是由孩子來買單。
貳
不該偷懶的,是陪伴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小影片,感觸頗深。
有位幼兒園的老師做了一次收集小朋友心願的活動,其中出現最多的願望是:“希望媽媽能多陪著我。”
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幾歲的孩子說這樣的話。曾經在幼兒園門口,聽到一小男生對其他小朋友說:“我媽媽說今天來幼兒園接我,我也有媽媽的!”
不知從何時開始,爸爸媽媽的陪伴成為孩子最想實現的願望。
這就是很多父母的”陪伴“,沒有精力的付出,沒有全身心的情感付出,更沒有心與心的交流,以各種理由忽略孩子,在帶孩子的事情上偷著懶。
0-12歲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黃金有效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就很難再彌補。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別等到老了,回憶起與孩子相處的溫馨場景,寥寥無幾,這才是最諷刺的事。
叄
不該偷懶的,是為孩子營造好的環境
有的父母,內心希望孩子不玩遊戲,一心用功讀書,督促孩子學習也只是口頭上催促嘮叨,自己卻經常出現在麻將桌上,從不剋制。
有的父母,為了孩子學習,擠破頭去買學區房、為孩子找名校、花大價錢請輔導班,以為這樣萬事大吉,就很少管教孩子。
不管是父母不自律、放縱,還是父母把孩子成才成人全都寄託在外部環境,都是父母的一種偷懶。
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起決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是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度過,父母又做出了什麼樣的榜樣。
有的孩子把閱讀當習慣,是因為父母熱愛閱讀,一家人把讀書當成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父母自己愛學習,把頭帶好了,相信孩子肯定也不會輸到哪裡去。
就像六神磊磊在文章中寫道:最好的學區房,其實不貴,別人也搶不了的。那就是你自己的書房。
肆
不該偷懶的是父親的責任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都往往藏著孩子未來的模樣。
電影《人生遙控器》中,男主角為了追求升職加薪,沒日沒夜地賣命工作,嫌棄家庭的瑣碎浪費時間,按下神奇的遙控器,快進了老婆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快進了兒女成長過程,快進了家庭聚餐......
最後,他的事業成功了,但是兒子變成懶散的大胖子,女兒變成無比叛逆的少女,妻子選擇離開,父親過世卻沒趕上見最後一面......
臨死前他幡然悔悟,緊緊地攥著兒子的手說了一句:“Family,Family,Family first”。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最傷孩子,往往不是爸爸忙,而是爸爸有時間卻不願意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
很多孩子明明父母雙全,卻活得像個單親孩子。
所謂“父愛如山”,似乎變成了真的父親就跟山一樣,在孩子的人生軌跡中,遠遠地呆在那裡,一動不動,彷彿只是一道風景。
每一個男人,都不該在父親的位置上偷著懶。
回覆列表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問題都是屬於細節上面的出了錯誤,導致孩子不聽話,沉迷網路遊戲,叛逆、早戀、厭學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那麼,到底是那些地方出現了問題呢?
讓孩子學會懂得感恩
不知感恩是沒有接受教育的表現,在一個文明社會。誰都不願意跟這種孤傲而沒有教養的人打交道。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對自己不孝,那是家事,尚可遷就容忍,但漠視他人的關爰就是不知感恩,這不僅丟孩予自己的臉,也讓其父母在他人面前無地自容。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呢?
1.感恩孝為先。
“感恩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在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感恩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讓孝敬父母的美德漸而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窮無盡的眾生。
培養孩子的孝心,必須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孝心就是一顆感恩的心,沒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還要讓孩子們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讓他們知道怎樣做才算是有孝心。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懂禮貌,責己嚴,為父母分憂解難。為了明理,做父母的可以多給孩子講些古今故事,讓孩子透過形象去理解。
2.做人不能忘恩。
你可以給孩子講講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隻小鹿,它為了逃避獵人的追趕,躲進了附近一個葡萄園。當獵人剛剛從它旁邊走過,它就開始大吃起葡萄葉子來。獵人發現葡萄園的葉子在微微顫動,他們猜想:“這葉子下面會不會有隻野獸呢?”於是獵人就開了一槍,結果可想而知,鹿被打中了。鹿在臨死的時候說:“我活該倒黴!因為我吃掉的,恰恰是那些救過我命的葡萄葉子。”然後告訴孩子做人不能忘恩負義的道理。另外,可鼓勵孩子學會說出自己最感謝的人和事,家長在一旁表示欣賞和讚揚。
3.讓孩子體會愛。
聖雄甘地說:“被愛心箭射過的人,才能領會愛的力量是多麼偉大的。父親對我所採用的方式,正是用愛的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體會到愛的力量是多麼偉大。我下決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教孩子體味愛的過程也是教孩子學會感恩的過程。當你喂孩子菜食時,不妨說:“好香,給媽媽嚐嚐好嗎?”通常孩子會舉起小勺遞過來,你會對他表示讚許。如果孩子冷,你不妨問問他:“爸爸是不是也冷?”在給孩子新增衣服時,問問他:“爸爸衣服在哪裡?”“媽媽穿哪件?”這麼做既可以教他日常知識,又啟發了他的愛心。
育兒心得
1.在家庭生活的交淡中.不要說或儘量少說彼此指責的話,更不可彼此冷漠以待。
2.當孩子受傷或受委屈時,父母不可推卸齎任,應適時給予教育.指出孩子的錯誤以及應學習的道理。
3.孩子偶有貼心的動作或甜蜜的話語時.父母要響應孩子的情感,表達自已的喜悅,萬不可毫不在意。
4.父母要身體力行,用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給孩子做徬樣。
家長對孩子的承諾一定要兌現
優秀的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要言出必行,說話算數。教育孩子對別人要講信用、負責人,首先就要從自己做起,給孩子樹立榜樣,答應的事情就要做到。只有說話算數的父親才能在子女心目中樹立起威信來。
遵守承諾為君子,誠信待人才顯人品。一個信守自己承諾的人,是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而一個視承諾為兒戲的人,自然不會得到別人的信賴。在家教當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加強孩子信守承諾的認識,藉以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值得我們反思的是,許多家長並沒有信守“承諾”的習慣。他們往往向孩子許下這樣那樣的承諾,但一轉身就讓其隨風而逝,很少有兌現的時候。久而久之,孩子對父母的做法習以為常,也就不會去遵守自己許下的承諾。要知道,承諾是必須兌現的誓言,是不容隨便變更的。在哄騙中長大的孩子,已不會對自己的承諾負責,也就常常做出違反誠信原則的事情。
孔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有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培養男子漢的過程中,我們一再強調信守承諾的重要。“曾參殺豬”的故事許多人早己耳熟能詳,其中包含著的深刻道理,值得每位家長去身體力行。
家長對孩子必須言而有信、以誠相待,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產生充分的信任感,也才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父母。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也是孩子模仿的物件,也只有說話算話的父母才能在子女心目中樹立起威信來,才能避免因孩子說謊而頭疼的事情發生。
1.父母一定要言行一致.尤其是與孩子有關的事情。
2.父母也不是完人,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允諾孩子。
3.儘量不在孩子面前說謊。
再忙也要抽時間陪陪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父母關注他,但有時很難得到關注。記住,無論再忙,也要抽時間陪陪孩子,當他得到你全身心的關注時,平靜的幾小時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記憶。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經過許多例項和科學研究表明,父母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孩子,以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家覺得孤獨”,這恐怕是許多獨生子女的感覺和心理。隨著職場父母的增多,事例中類似這個孩子的情況也越來越多。許多父母覺得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關心他的學習,孩子就會感到很幸福。其實不然,要讓孩子感到幸福,絕不僅僅是提供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與孩子在精神上有很好的溝通。而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陪孩子,就是與孩子進行精神交流的最好渠道。科學研究證明,最有威信的父母就是那些每天能安排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遊戲的父母。
想想自己能否達到如下要求。
每天午飯時間問問孩子的情況,向孩子講述有關自己的事情。
每週抽出一天或半天時間陪伴孩子。
每晚睡前,去孩子房間與他交談一段時間。
有這樣一句格言:
一個好父親勝於一百個教師。馬克思就是這樣位父親,儘管他一生都在為人類的解放事業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卻一刻也沒有忘記作為一個父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女兒艾琳娜在回憶父親時深情地說:“他是兒女們最理想的朋友和最可愛的、最愉快的同伴。”
1.吃飯時選擇一些令人偷快的事情與孩子交談。
3.睡覺前與孩子交談一小會兒.分享孩子的成就和感受。
千萬不要侵犯孩子的隱私
懂得個人隱私的保護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父目母不但不能偷看偷聽孩子的隱私,害要幫助他們學習更多保護隱和的方法,為他們日後的社會生存奠定基礎。
隱私是每個人心中不願告訴他人的秘密。應該說人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孩子們也不例外。孩子有了隱私,許多做父母的總是千方百計地去偵察,如翻抽屜看日記、拆信件,甚至打罵訓斥。在大人們看來,這都是些小事。“連孩子的生命都是我給的,何況一本日記、一封信?”可對孩子來說,大人的這些行為,都是對他們的不信任、不尊重,傷害了他們的自掙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壓力,甚至使孩子產生敵意和反抗,採取全方位的資訊封鎖和防備措施,導致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惡化。
尊重孩子的隱私,並非意味著放棄教育孩子的責任。須知心理斷乳期的孩子,雖然自主、自尊意識增強了,但正確的世界觀沒有建立,要獨立而不知如何獨立,求自由卻不懂何為自由,心理意識交錯複雜而充滿矛盾,還不是一個理性的人。所以,對孩子的隱私要給予積極的引導。
1.送給孩子一個帶鎖的日記本。
2.如果已經偷看了孩子的日記.要鄭重地向孩子道歉。
3.尊重孩子獨立的意識。
不要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生活裡到處都充滿還氣,孩子在這些千奇百怪的想象裡成長著,作為父母,應該注意保護好孩子的孩子的好奇心,不可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你注意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了嗎?下面幾個問題,請仔細思考後再回答。
平時帶孩子出去時,有沒有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啟發孩子去觀察、發現新事物?
孩子的問題多了以後,有沒有不耐煩地或是冷漠地對待孩子的提問?孩子對事物是充滿好奇的,例如,對大人來說,一個紅玻璃杯子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在幼兒眼裡看來,卻是一個無頭緒的、不可思議的紅塊塊,他擺弄過來擺弄過去,認為是一個好玩的、很有趣的東西。
對大人來說,當遇見未曾見過的東西時,也會產生與幼兒相似的感覺,用好奇的眼光注視著,想知道它究競是什麼東西。
那其實就是生命與本身事物的相遇。孩子對杯子是沒有絲毫先入之見的。他沒有大人們在日常生活感覺中的對杯子的看法,而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紅塊塊、圓形的奇怪東西。這對幼兒來說,算得上是激動人心的奇遇。
因此,孩子好奇心的範圍在不斷擴大,在外界許多事物的刺激下,好奇心不斷增強。大人如過於考慮安全問題,讓孩子躲開有危險性的東西,就等於掐掉了好奇心的幼芽,壓制了孩子能力的增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為了給孩子努力的方向,他們不惜花錢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向孩子講述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希望藉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們可能不知道,可能僅僅是對孩子興趣和好奇心的一點點不耐煩或批評,就可能斷送孩子一生的命運。
1.對於孩子由於好奇而提出的問題要不厭其煩地耐心解答。
2.不要阻止孩子探索性的行為,如拆卸玩具和物品。
3.對於孩子感興趣的小製作或小發明加以引導、啟發。
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玩遊戲是兒童的天職。
孩子都喜歡玩遊戲,選擇他喜歡的遊戲。家長應該積極引導孩子,並和孩子一起玩,透過反覆聯絡來鍛鍊孩子的各種能力,而不是認為遊戲僅僅是遊戲,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各種寶貴的素質在時光中消磨遊戲似乎與“教育”這個詞沒有多大聯絡。一說教育,往往認為是讓孩子做些不太喜歡的事。真正教育的核心內容不是讓孩子做不喜歡的事,而是以“喜歡的遊戲”來培養孩子的能力。這種教育方法絕不是“光玩不培養能力”。
如果從嬰兒期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就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更聰明、更機靈,反應更快,各方面的能力也更強。這充分說明他在智力上已經準備好了,所以從他兩歲時就開始教他認字,但這絕不是強迫性的。
不管教什麼,首先必須努力喚起孩子的興趣。只有當孩子有了興趣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喚起孩子興趣的最好辦法是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教育。
你可以把知識轉換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去對他進行教育,並將重點放到認識事物和學習、鞏固知識上。然後經常問孩子一些“
什麼動物愛吃什麼食物”“哪裡不正確”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孩子透過智力遊戲就會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了解,並且會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得更好。
還可以透過遊戲來教授孩子正確的發音,讓他準確地說出比較常見的同義詞和反義詞,以讓孩子儘快地豐富詞彙。比如對孩子說:“你能告訴爸爸這個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嗎? ”“小動物們一般是怎麼叫的呢? ”或者是讓他說出相同顏色的東西等,就是屬於這種語言鍛鍊的遊戲。
要是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表現出超常的能力,你就可以及時地增加遊戲的難度,以便能讓孩子有快速的進展。要是孩子的表現不好,你也不要急躁,而是儘量地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來引起他的興趣,讓他從成功的喜悅當中增添信心,逐漸地取得進步。在對待孩子的遊戲,要儘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通常是選那些能夠讓孩子理解的,或者看得到的具體事物,盡力讓遊戲顯得生動形象,並且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小實驗去發現其中的一些奧秘。
在培養兒童智力的遊戲當中,家長們應當綜合孩子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徵來有效地選擇編制遊戲。智力遊戲的內容不能太難也不能太過於容易,不然就不會有理想的效果。孩子三四歲時,主要用形象、實物和動作互相聯絡的方法來對他進行教育。等孩子稍微長大一些的時候,也就是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將遊戲的內容加深一些,難度增大一點。不過這種遊戲的程度都是孩子能夠透過努力來完成的,不要用怪異的問題去刁難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最佳的教導方式莫過於做遊戲。孩子在遊戲中能學到很多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發揮出各種能力。而且在遊戲中,有助於孩子的各種潛藏的能力被一一激發出來。
1.與孩子共同做遊戲.讓孩子感覺到你在參與。
2.玩耍中的孩子也需要引導及啟發,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及潛能設計遊戲。
3.要逐漸地、一步步地培養孩子的能力,不可操之過急。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要儘量把孩子培養成心地善良、感覺敏銳和能力強的人。家庭日常省會應該是和諧、換了的、充滿愛心的,這就是首要的條件。夫妻間的互相尊重與愛護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礎。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自己的爸爸、媽媽能夠相親相愛,希望自己的家是一個和睦、友愛、溫暖的氣氛。而許多父母卻時常忽略孩子的這點心理與要求。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行為。
與伴侶意見分歧時,總是毫無顧忌地大吵大鬧。
有時候,在孩子面前也忘記了父母的榜樣作用,說髒話,不顧及家長的形象。
良好的家庭氣氛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依託,家庭氣氛是兩種環境關係的產物,它包括家庭物質環境和家庭心理環境。
家庭的物質環境依每個家庭富有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每個父母都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滿足孩子在學習上的物質需要。
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證,童年時代的安徒生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培養著自己的童話細胞,一顆善良的、充滿幻想的“童話”之心。
父母之間的恩愛,和睦的家庭氛圍能夠為孩子的身心成長注入生機與活力,增加孩子對生活的信心與勇氣。如果孩子在一個緊張壓抑的家庭氛圍中成長,會逐漸變得憂心忡忡、缺乏熱情、性格內向,嚴重的還會形成心理障礙。在良好的家庭氛圍的影響下,你的孩子一定可以健康、茁壯地成長。
1.夫妻之間談話.也要注意使用禮貌語言。
2.夫妻之間有了矛盾,盡暈要在孩子背後協商、解決。
3.夫妻之間不要因為把全部心思都故在孩子的培養上而忽略了對彼此的關心
多讓孩子嚐嚐“苦頭”
做父母的必須從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多讓孩子常常“苦頭”,從小學習正確對待困難的態度,學習不為挫折的精神,這樣才能使孩子日後立足於社會。要孩子成就輝煌的人生,就要放手讓生活的摸哦男去砥礪孩子堅強的品質和心性。
孩子在成長時期太順利了未必是好事,不能接受磨練、吃苦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喪失鬥志。看看你能否放開保護的羽翼,讓孩子多嘗些“苦頭”?
孩子具備自理能力時,你還每天8小時不離開,時刻伴隨身邊嗎?
遇到問題或困難時,不是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全權替孩子代勞嗎?
身為教育孩子長大成人的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如今的孩子生活過於安逸,普遍缺乏經受磨練的機會,因此,他們很難學會忍受挫折和失敗帶來的負面情感,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父母要讓孩子們知道,他們面臨的是一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將是普遍現象,未經鍛鍊的翅膀難以搏擊人生的風雨,難以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父母要認識到,要想讓孩子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他們自小接受艱難困苦的磨練,教會他們敢於面對挫折,不怕失敗,以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經過在逆境中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競爭力,這也是父母應為孩子盡到的義務和責任。
挫折,是指人們為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在追求達到特定目標的活動中,遇到了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干擾,使他的需要不能獲得滿足時,所產生的緊張狀態和消極的情緒反應。一般而言,容易受挫的孩子往往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以下的一些特點:如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對追求目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缺乏心理準備;能力不足,遇到困難不知如何應付:缺乏自信,把困難誇大成不可逾越的障礙等。
孩子遲早都要獨立生活,在成長的道路上吃一些苦,絕對不是壞事。要孩子成就輝煌的人生,就放手讓生活的磨難去砥礪孩子堅強的品質和心性吧。
1.幫助孩子認識挫折。
2.承認孩子的失敗.切忌無理施加壓力。
3.鼓勵孩子跌倒後自己爬起來。
培養孩子寬容的品性
孩子的寬容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感情,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這種感情對於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以及人際關係有位重要。富於寬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惡。易走極端,不易與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不好。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健全的人格,而寬容、欣賞別人是健全人格的一個方面。試問自己能做到以下兩點嗎?
孩子與夥伴鬧矛盾而耿耿於懷,你不能任其發展,而是應坐下來心平氣和地開導孩子。
經常教導孩子做一個寬容的人,寬容別人會贏得更多人的信任與友誼。
做父母的,既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但為了孩子的幸福,同樣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我們應當教孩子學會寬容。作為成人的我們應當從以下5方面入手,對孩子進行寬容精神的教育。
2、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所謂心理換位,就是指當雙方產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3、教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學相交,和朋友相處,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完全可以求同存異,只要同學和朋友的缺點不是品質方面的,不是反社會的。對於朋友的缺點和不足,對於同學心情不好時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我們沒有必要事事計較,事事都擺個公平合理。對人多原涼一次,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同時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會使自己覺得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4、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只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而只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也只有透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如稱讚別人的優點,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採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分享別人的成功,並使自己也獲得進步。
5.鼓勵孩子“納新”和應變寬容不僅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物”和“事”的態度上。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並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善知變和應變。如讓孩子瞭解各種奇觀奇蹟,觀察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允許孩子獨闢蹊徑地解決問題。孩子一旦習慣於“納新”和“應變”,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寬容是交往和溝通的潤滑藥,它會讓孩子在寬鬆的人際環境中成長,讓孩子贏得更輕鬆!
1.要經常對孩子進行寬容教育.告訴他們,寬容不是軟弱畏縮,而是一種默默的剋制,是一種無聲的等待,是優秀人格的表現。日常生活中難免有衝突和矛盾.你寬容了別人,別人也會寬容你,大家彼此寬容,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心情該是多麼的舒坦,好像走在春天的陽光下。
2.要求孩子對別人寬容,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對孩子犯的鍇誤也要適當地給予寬容,對待別人也要寬容,這樣會給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樣。
不要太介意孩子“頂嘴”
能夠同父母進行枕邊的孩子,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會表現得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父母不要介意孩子“頂嘴”,耐心引導,使爭辯變得有意義。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的家長漸漸覺得孩子不如以前聽話了,變得難管了,動不動就與家長頂嘴,家長說東,他偏說西。這令家長十分為難和惱火。孩子頂嘴該怎麼區別對待呢?
孩子頂嘴是有其原因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從這時起,他們不再願意別人把他們當小孩子餚待,不願意處於被照顧的從屬地位。這時,如果對他們過多地干涉,就可能出現以下兩種結果。一種是與成人對立,乾脆一切都不聽你的;另一種是影響獨立性的發展,養成依賴性,形成依賴的不良習慣。
所以,家長大可不必為孩子頂嘴而生氣惱火,倒不妨為此而感到高興。因為孩子開始頂嘴就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他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不正是家長所期盼的嗎?有的父母不能接受孩子頂嘴的原因是擔心自己的權威受損。父母不要總按原來孩子三四歲時的標準來要求已經長大的孩子,應該認識到:屈從的時代己過去,取而代之的是說服的時代。
家長應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允許孩子有不同的觀點、看法。面對頂嘴的孩子,應保持風度、保持冷靜,千萬不要輕易發火動怒,加劇雙方的牴觸情緒,要善於傾聽孩子的意見,耐心聽孩子把心中的觀點講出來,然後,分析下孩子說的是否有道理,變頂嘴為討論、探討。如果孩子是正確的,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有些事情孩子是無理取鬧,家長也可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應該將心比心,耐心聽完孩子的意見後,講明道理,真正說服他。
孩子爭辯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最得意的時候。這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當孩子最投入、最高興、最認真時,對他們的大腦發育是有好處的:二是這樣可以營造家庭的民主氣氛,增加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具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對將來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因此,父母應該樹立一種觀念,要允許孩子爭辯,這不是什麼丟面子的事情。父母擔心,如果允許孩子爭辯,孩子會不聽話,會不尊重父母,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總之,如果一個孩子從不與人爭辯,總是與世無爭,那麼,他的勇氣、智商、口才、進取心、自信心等就值得懷疑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爭辯是孩子的一門必修課,而這門課最好在家裡進行。在爭辯的過程屮,父母要有熱心和耐心,讓孩子在爭辯中不斷成長。
1.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
2.引導孩子說理,為自己申辯。
3.注重與孩子精抻交流。
4.批評教育孩子切忌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