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蜀北一

    瓦罕走廊大致呈東西走向,它是帕米爾高原上海拔相對較低的一條河谷,即使是這樣,它的平均海拔,也在4000米以上。

    歷史上,瓦罕走廊是我國領土,近代以來,被列強佔領後劃歸阿富汗。唐朝名將高仙芝,就是從瓦罕走廊進入中亞地區,攻滅小勃律國,將中原王朝的影響力,拓展到中亞一帶。瓦罕走廊,不僅是連線東西方的交通要道,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歷史上,法顯與玄奘,就是經過瓦罕走廊,進入中亞地區,並最終進入印度,求取真經。

    如果不是因為瓦罕走廊的存在,帕米爾高原必定會是更加難以逾越的天塹!

    即便是瓦罕走廊在帕米爾高原上,已經是海拔較低的位置,在東晉聖僧法顯的記載中,它還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的荒涼!正是這樣一條河谷走廊,成就了後來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多少商隊穿行此中,來往於東西方兩個世界。

    這不僅僅是商業的往來,同時更是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直到今天,瓦罕走廊依然是帕米爾高原上最為重要的交通要道。而這背後,不僅僅有著巨大的經濟意義,更是重大的軍事意義。試想一下,如果兔子家重新控制瓦罕走廊,那麼我們以此進入西亞,是不是就變得易如反掌呢?

  • 2 # 品鑑獅

    看了部分回答,說修路會帶來暴恐安全問題的怕是傻子。

    這就是典型的防守型思維,世界上任何發達強國都有很好的陸路通道與海路出口,我們已經痛失圖們江出口,又怎麼能錯失瓦罕走廊?

    為什麼俄羅斯奮戰敘利亞,美國在中東賴著不走,因為凡是列強必爭要地,無論是直布羅陀還是馬六甲。瓦罕走廊就像一隻天賜觸手,直達阿富汗,有些巨大利益價值,現在不用是軍事還不夠強大,不代表將來不用。

    修路會有暴恐安全?那是弱者對強者的防備之心,走廊周圍我們是強者,我們不染指別人已經很好了。但我們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們要經濟發展,交通方便是最重要的前提。誰說阿富汗是不毛之地的啊,人家地下有的是資源,雖是山區,但確是戰略要地,否則蘇俄美吃飽撐著啊在這塊不毛之地上浪費時間和生命,幾乎就是蘇聯瓦解的動因之一。

    在中國的雄雞大版圖上,瓦罕走廊幾乎是唯一一條最神奇的通道,兩側是友邦,卻直通是非之地阿富汗,阿富汗坐擁中亞,地理上卻聯通中東、南亞、東亞,相當於中驅樞紐。這要是美國擁有這麼一條走廊,那真的是中亞和中東都要盡收囊中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幾乎是中國所有邊界中,最重要的一條進攻通道,其餘的都只能算防守通道。

  • 3 # wangchengzhia

    瓦罕走廊就是中亞的河西走廊,是中國聯接中亞及中東的咽喉要道,能不重要嗎?反向證明,前蘇聯、美國拼命地在阿富汗打仗,不就是想控制這一要道,以扼制中國向西的發展嗎?再比如,中巴公路那麼兇險,修公路死了那麼多人,說明中國多麼需要一條溝通西方的路啊。

    西方封鎖中國,肯定不只在海上,在阿富汗這個十字路口,又無石油,已經打得破爛不堪,它那點兒礦產資源你以為超級大國看得上嗎?值得花幾萬億美元軍費去佔領嗎?我說值得,因為這裡是交通要道,有極大的地緣政治軍事利益,他們想把中國封鎖在東方,難道還不明顯嗎?

    總有一天他們耗不起的,他們會離開的,瓦罕走廊終究會為我們所用,中國人將重新沿著這天造地設的咽喉要道走向西方,到時候才看到它的價值,你的戰略眼光是不是有點兒差呢?

  • 4 # 何以知世

    瓦罕走廊長約400千米,卷3到五千米左右,一千年多年前,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有的就是這條道,這裡也是一百多年前沙俄和英國勢力的分界線。

    瓦罕走廊有一個比較容易記的名字,大家都叫它阿富汗走廊,在十九世紀,這裡有一部分歸中國管轄,後來俄國和英國撇開中國和阿富汗劃定了勢力範圍。

    對於中國而言,阿富汗走廊是中國到阿富汗的路上通道,同時也是中國反恐前沿陣地。因為和阿富汗相連,有些難民會透過這條超過4500米的高原到達新疆,邊防戰士會控制住他們,然後把他們遣送回國。

    自從1963年中阿邊境界限劃定以後,雙方共同協商封閉了阿富汗走廊,所以這條路是不能走的。

    雖然阿富汗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但是在一帶一路中,這條走廊並沒有開放,而是透過新的口岸,比如“紅其拉普口岸”已經取代了阿富汗走廊前往中亞的作用。

    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因為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的手伸不到這裡,而且巴基斯坦想要和阿富汗搞好關係,要不然真的四面受敵。

    塔吉克是個相對貧窮的國家,與阿富汗走廊隔著一條河,但是卻影響不到那裡,塔吉克自從內亂以後更加貧窮,至今仍然是中亞最貧困的五個國家之一。

    美國:十年前美國曾經想要借道阿富汗走廊進入阿富汗,重新開啟封閉已久的阿富汗走廊,名義上是為了給美軍打擊極端恐怖主義提供物質保障

  • 5 # 圓桌派

    瓦罕走廊:中國反分裂、反恐怖、反滲透最前沿

    說起阿富汗,很多人都感覺比較遙遠,可實際上它是中國的鄰國,兩國擁有92.45公里的國境線,這就是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在清朝時期還是我國的領土,只是當年國家積貧積弱,鬥不過西方列強,被英國和沙俄劃為戰略緩衝區,未經我國允許就送給了阿富汗。從此,這塊地就成了阿富汗的領土。

    瓦罕走廊說是走廊,其實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坦途大道,而是像下圖這樣,海拔都在4千米以上,而且大雪封山,否則早就成了一條交通要道了。從地圖上看,瓦罕走廊東端與中國接壤的地方,有A、B兩條通道。其中A通道海拔4800以上,相對容易通行,但B通道在海拔5000米以上,終年冰雪覆蓋,很難透過。

    所以,瓦罕走廊對中國而言,在經濟貿易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價值。但是,它連線的畢竟是阿富汗,屬於中國反恐最前沿。幸運的是,這裡道路幾乎不通,否則大批XX份子進入國境可就方便多了。當然,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做好防衛工作。

  • 6 # 歪歪茵茵T

    瓦罕走廊對中國沒有多少價值。首先,海上運輸的發展,註定世界經濟中心己經轉移到沿海地區。儘管目前我們開發了過去的絲綢之路,主要目的是為了抵消樂方面的壓力。即使如此,我們依然提倡新的海上絲綢之路,可見海上貿易依舊是我們的主體。所以瓦罕走廊的經濟價值不大可能值得大興土木。其次,由於阿富汗號稱帝國的墳墓,加上伊斯蘭激進分子,這兩個方面都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的,只會讓某些伊斯蘭激進分子更容易從瓦罕進進出出,這必將嚴重威脅國家的安全和領土完整。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瓦罕走廊對我們沒多少價值,也不可能獲得國家投資的。

  • 7 # 嗚喵nico

    我覺得瓦罕走廊目前對於中國來說只能算個“雞肋”,暫時看不出有什麼急於開發它的迫切需要。

    從地理說起吧,瓦罕走廊北邊是帕米爾高原,南邊是興都庫什山脈,雖然它是兩個山脈中的峽谷,但海拔也有3000~4000米,而且氣候惡劣,只有6、7、8月事宜透過。其地質條件註定修路的難度很高,而且該地區人煙稀少,除了作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目前看不到有什麼經濟價值。

    該走廊南北內山脈夾住,中間能通行的區域很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5公里,只要切斷兩頭,就能封鎖這個地區,所以想要搞軍隊同行啥的,幾乎沒啥可能。

    說了那麼多缺點,也不是沒有優點的。

    這個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唯一和我國接壤的地區,就像一隻觸手,從中亞伸到我國新疆。考慮到阿富汗石油資源豐富,以及我國石油的巨大需求,這個地方雖然修路不變,但修油管還是可以的,完全可以修一條輸油管把阿富汗的石油直接輸送到新疆,大膽一點想象,還可以把油管再往西延伸,直接透過阿富汗連通伊朗,打通伊朗和阿富汗的石油通道,這對於中國的能源安全佈局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不過以現在阿富汗國內那個亂七八糟的樣子,政局一直動盪,這些方案基本沒法洽談和實施,只能放長線再看咯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中國和阿富汗之間,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叫做“瓦罕走廊”。這條走道在古代曾發揮重要的作用,今天依然有人惦記,想借去用。那麼,這條神秘的通道是怎樣的呢?

    (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又稱阿富汗走廊,呈東西走向,全長400公里,是位於阿富汗東北部的一條狹長谷地。它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中國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南鄰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北邊是塔吉克。

    瓦罕走廊最寬處有75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15公里,延伸到中國境內有近100公里長。從塔什庫爾幹縣的公主堡至中阿邊境,最寬處3—5公里,最窄處不足1公里。中國和阿富汗就在這條狹長的走廊兩頭毗鄰,邊境線長達90公里。

    這條走廊被牢牢地夾在帕米爾高原和興都庫什山之間,在不同地段分別生活著阿富汗人、吉爾吉斯人和塔吉克人。這些人都信奉伊斯蘭教,屬於遊牧民族。整個瓦罕走廊大部分都處於乾旱少雨的沙漠地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是中阿兩國國土中最為貧瘠之地。

    不過,瓦罕走廊自唐朝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歷史上亞歐大陸最重要的交通線之一。漢朝的張騫出使西域,唐朝的玄奘西行取經,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都曾在這條走廊上留下過他們的足跡。

    (張騫出使西域)

    《漢書·西域傳》記載:“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其中的“蔥嶺”指的就是現在的帕米爾高原,南道就是如今的瓦罕走廊。

    另外,在《大唐西域記》中,也對瓦罕走廊有詳盡的記載。在盛唐時期,唐朝的軍隊就曾沿著這條通道,揮師印度。當年高仙芝率領唐軍攻下的小勃律國,就位於今天的克什米爾地區。後來,大食國和吐蕃相繼崛起,削弱了唐朝對瓦罕走廊的控制,中原王朝也隨即退出了對該地區的控制。

    在《新唐書》中,特別提到了瓦罕走廊的重要性,稱它為西域南道上的要塞,在這條通道的中西部,有一個名叫“護密”的小國,扼守著由中原進入中亞吐火羅地區的咽喉要道。

    從地圖上,我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出,瓦罕走廊就像阿富汗伸出的一條胳膊,一端連著戰火紛飛、混亂貧瘠的阿富汗,另一端緊緊抓住高速發展、國力強盛的中國,並將塔吉克和巴基斯坦從中間分開。

    如果沒有這條狹長的通道,阿富汗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和中國接壤的,塔吉克和巴基斯坦也不會分得這麼清楚。那麼,這條通道是怎樣在這幾個國家之間形成的呢?

    19世紀末期,沙俄不斷將他的勢力向中亞滲透,和清朝在整個帕米爾高原的爭端日趨激烈。與此同時,英國人也加入了對中亞的爭奪,不斷地和沙俄在阿富汗地區發生衝突。

    在俄英兩國勢均力敵的較量中,誰也沒有佔到便宜,為了避免面兩個超級帝國發生更為嚴重的後果,雙方在1895年坐到了談判桌前。

    (俄英談判,圖取其意)

    這年的3月11日,俄英兩國在沒有通知中國和阿富汗的情況下,私自簽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單方面劃定了兩國在帕米爾的勢力分界線。將本來屬於清朝的興都庫什山北麓與帕米爾南緣之間的狹長地帶,設定為兩國間的“緩衝地帶”,就形成了今天的瓦罕走廊。

    此時的清朝已經窮途末路,剛剛在甲午戰爭中慘敗,被迫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根本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和俄英斡旋,只好不痛不癢地發出了幾聲抗議,做做姿態。

    現在,瓦罕走廊雖然早已失去了往日商賈駝隊不斷、僧侶朝拜接踵的熱鬧場景,但它的戰略價值卻是十分重要的。對於防止宗教極端勢力的滲透,實現戰略物資的快速投放等,依然可以發揮其重要的通道作用。

    正因為如此,所以這條通道近年來變得很熱,甚至有西方國家想借去,建立他們的軍事基地。我們只能說,這些人實在想多了!

    (參考資料:《漢書》《大唐西域記》等)

  • 9 # 地理縱橫

    “瓦罕走廊”是中國南疆地區經過阿富汗通往中亞與西亞的必經之路,這個咽喉要道戰略價值會隨著歷史的程序,現代化科技戰爭的發展而發生變化。在今天來看,它的戰略地位越來越低,如果從經濟發展與軍事上的價值衡量,更傾向於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如果我們把戰爭的場面還侷限於過去的短兵相接,冷兵器作戰的年代,後勤及裝備運輸對於重要關口來說,成為難以逾越的障礙,瓦罕走廊正好位於帕米爾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之間,帕米爾平均海拔在4500米之上,興都庫什山脈高聳入雲,山頂終年積雪,想翻躍帕米爾高原,瓦罕走廊是必經之路,這將是兵家必爭之地,它的戰略價值不言而喻的。

    但對於現代化立體戰爭來說,戰爭物資的運輸依靠強大的空中運輸,很輕鬆地把這個瓦罕走廊變為“平坦之地”,從而輕鬆跨越。例如俄羅斯安-225大型運輸機,載重250噸,這麼高的載重量得要裝載多少人員及裝備。假如一場戰爭爆發,即使瓦罕走廊成為一條高等級公路運輸線,也不會動用公路運輸擠在這麼一個狹窄的通道上,作為戰略物質的調配運輸線,因為對於高效的戰爭需求來說,空運是最好的選擇,而這條通道戰略價值並不突出。

    但也不能說這條通道戰備價值不高,對於我們國家廣大的西北地區,瓦罕走廊可以阻擋恐怖組織滲透,因為即使世界最大的恐怖組織還達不到一定的規模,對於突破瓦罕走廊也是一件難事,所以說瓦罕走廊還是能成為一夫擋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關口。

    一個國家的戰略價值,不是一個城池,一個關口的顯現,而是國家實力的提升,只有國家經濟發展了,有了強大的國防實力,即使把所在關口放開,哪一個國家敢來挑戰,所以說瓦罕走廊更多的是經濟價值的體現。

    既然瓦罕走廊對於我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開啟這條通道對於我國一帶一路建設,開闢新絲稠之路有著重要意義。透過瓦罕走廊向西,與中亞、西亞地區進行友好貿易往來。我們國家工業產業鏈完整,發揮其優勢,開啟西大門,把我們的產品輸入到產業落後的西亞與中亞國家。同時也有利於我們把一些傳統的,高耗能的產業轉移到中亞與西亞地區,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又能幫助它們搞好基礎性產業,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還能實現兩地的優勢互補。

    中亞幾個國家,能源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儲量高,這對於我們國家能源建設,能源安全,提供了一條便捷之路,瓦罕走廊又是一條能源運輸線。

    為什麼我們還沒有開啟瓦罕走廊這條通道?

    很簡單,我們的綜合國力還沒能達到,阿富汗地處東亞、西亞、中亞和南亞的匯聚之處,屬於四戰之地,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物件。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還沒有理順,還需要強大的外交能力。

    另外我們一帶一路建設對於這個區域來說才剛剛開始,經濟發展還沒有達到我們所需,我國西部地區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基礎設施建設還得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目前開通瓦罕走廊意義不是很大。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瓦罕走廊終究會開啟這扇大門,讓我們面向廣大的中亞、西亞腹地,實現我國與其它國家經貿往來。

    瓦罕走廊公路或鐵路建設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不算是什麼難事,這裡風險最高的還是來自於某某國的壓力,目前他們在邊境線挑起是非爭端,對這條經濟長廊建設,無疑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所以這也是我們目前還沒有開啟瓦罕走廊的原因所在。

  • 10 # 塵風子

    “”瓦罕走廊”是中國與阿富汗陸上相連的唯一通道,是位於帕米爾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之間一條山谷,廣義全長400公里,中國有近100公里。

    阿富汗地處東亞、西亞、中亞和南亞的匯聚處,屬四方通衢,也就成為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物件;前有蘇聯陷入,現有美國陷入,有名的四戰之地!

    做為中阿相通閥門的瓦罕走廊,戰略意義非常重大:關上,可以防止入侵及防止恐怖分子滲透,保新疆平安;開啟可以直進西亞、中亞、南亞甚至飲馬印度洋;或讓經貿之路由此向中亞西亞鋪開。

    但目前阿富汗的”亂”使其對我暫時沒有經濟價值,是非之地,暫時關上閥門是上策。實際上我國也是關上的,沒有修路和開發。

    相信隨著美國撤出、國際局勢變化及阿富汗變的安全隱定時,經貿戰略價值極高的“瓦罕走廊”終會要為民族經濟發展發揮出它必然的經貿價值,肯定會成為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極!

    (完)

  • 11 # 歷史深度揭秘

    不開發,擱置也是打擊恐怖分子的方式,條件艱苦,破壞力改小點,要是修通路代價太大,經濟利益太小,反而便宜了恐怖分子,舍的舍的,有舍才有得,就地形易守難攻,兩三加一谷怎麼巡邏?一眼看見幾十公里,看見抓不住,早早就被發現了了,退一萬步說,住公路鐵路也是斷頭路。

    沒有軍事實力做支撐,經濟再強大,也不過是羊毛而已,看看日本就知道了,美國通用破產,日本豐田立馬就遭遇了踏板門,為什麼,美國有意搞日本豐田,而日本雖受委屈,但連個屁都不敢放,為什麼,因為美國在日本有駐軍,日本要是不聽話,美國分分鐘讓它滅亡!

    這條走廊是中國西出的重要通道。為什麼阿富汗是帝國墳場,實際上也反映了阿富汗的地理位置重要。多看歷史,多看地理

    瓦罕走廊既然是中國的為何不能完整的收復回來?還居然阿富汗300公里,而我方只有近100公里面積?如不能完整收復也應平分這近400公里的該走廊的。

    整條瓦罕走廊呈現東西走向,總長約300多公里。瓦罕走廊全段原本都屬於我國,但在近代史上被英俄等國強行切斷,並將其中一大段走廊划進了阿富汗的領土中,目前也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路段還處於我國領土內。 請問這300公里是否包括中國境內那近100公里?

    美國曾要求中國開通瓦罕走廊用於阿富汗反恐,但中國堅決拒絕了,因為我們看清了美國的狼子野心,他們是想用這條走廊將阿富汗境內的恐怖分子趕到中國境內,破壞中國邊境的安定,並且為駐紮在阿富汗美軍提供了向中國前進的通道。

    阿富汗與中國貿易量很大嗎?中國在南亞有巴鐵有中巴經濟走廊,如今中國與中亞幾國有更好更便捷的交通方式更本就不需要利用瓦罕走廊,說是走廊但是平均海拔五千米,中國到中亞五國的口岸交通條件明顯好過它方便過它。

    所謂的中亞十字路口,只是個陷阱,阿富汗為什麼能在英俄兩大強權下獨立,就是因為他惡劣的地圖環境。英國人在那栽了,蘇聯人也栽了,現在的美國人在那被襲擊“爽"得不要不要的。

    瓦罕走廊我去過,平均海撥都是四千多米的高原,遠處高山終年積雪不化,水資源也很豐富地熱能源十分豐富,很多地方都有天然溫泉真正體現了下,河裡流趟是雪山冰水地裡浮動的溫泉,別樣風光。當然軍事基地也是有的,戰爭跡象遺留下來了很多很多過去的軍事裝置及戰爭中犧牲的死者的各式各樣的墳墓,估計民族不同葬禮方式文化都不同而已,站在那廣闊的高原草場上一望無際,默默看著這些不能說話的墳頭,讓我想起了很多。

    戰術思維還停留在上世紀冷戰時期,靠地面步兵、機械化推進,奪取戰略要地,達到控制別國國土目的,早就落伍啦!所謂的戰略要地,在衛星、導彈和飛機組成的遠距離精確制導武器面前,會像馬奇諾防線一樣,在現代軍事戰術思想中,已經基本不值一提了!國門在哪裡,天上地下,無孔不入!網路攻擊都直接癱瘓你的作戰指揮系統,所有武器都成廢物了,還守個戰略要地有鬼用!

    瓦罕走廊,終究要修一條戰略公路。那是中國綜合國力突飛猛進的必然結局。國力弱小時,祈求強敵入侵的通道越少越好,國力強大到無懼於任何外敵時,渴望國門之外,到處是通衢大道。阿富汗,積貧積弱的小國,對中國而言,充滿商機,是中國涉足西亞絕好的跳板。注意,阿富汗處在伊朗與中國之間,石油與反美就是我們共同的利益。

    這個走廊是歷史上人為留下的,目的就是中國管控阿富汗及中亞的通道,並非巧合留下來的。蘇聯,美國在阿富汗的困境,都有中國人民的付出,瓦罕走廊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國輸往阿富汗和平物資的黃金通道,有了它,誰也別想霸佔世界島中心。

    我們沒修公路!可人家印度人有阿富汗瓦罕走廊附近已經修好一條公路。這條公路可以威脅巴基斯坦,同理也威脅我們。阿富汗號稱帝國墳場。我國對待它要慎之又慎,不能因為它兇險就置之不理或者採取簡單手段來處理問題,這些都是不可取地。我們要積極面對,積極化解,積極接觸,可能在阿富汗問題才能更加主動。

    道理是有,我支援不能在此地修公路。但我認為,我們的力量要到達印度洋,更本不該走阿富汗,應該經營雲南,透過緬甸到達印度洋。而且這個路線,在二戰時已經被證明可行。還有就是經營巴基斯坦,根本沒必要走鳥不拉屎和帝國墳場的伊斯蘭阿富汗。

  • 12 # 未來創業

    戰術思維還停留在上世紀冷戰時期,靠地面步兵、機械化推進,奪取戰略要地,達到控制別國國土目的,早就落伍啦!所謂的戰略要地,在衛星、導彈和飛機組成的遠距離精確制導武器面前,會像馬奇諾防線一樣,在現代軍事戰術思想中,已經基本不值一提了!國門在哪裡,天上地下,無孔不入!網路攻擊都直接癱瘓你的作戰指揮系統,所有武器都成廢物了。

    瓦罕走廊,終究要修一條戰略公路。那是中國綜合國力突飛猛進的必然結局。國力弱小時,祈求強敵入侵的通道越少越好,國力強大到無懼於任何外敵時,渴望國門之外,到處是通衢大道。阿富汗,積貧積弱的小國,對中國而言,充滿商機,是中國涉足西亞絕好的跳板。注意,阿富汗處在伊朗與中國之間,石油與反美就是我們共同的利益。

    這個走廊是歷史上人為留下的,目的就是中國管控阿富汗及中亞的通道,並非巧合留下來的。蘇聯,美國在阿富汗的困境,都有中國人民的付出,瓦罕走廊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國輸往阿富汗和平物資的黃金通道。

    我們沒修公路!可人家印度人在阿富汗瓦罕走廊附近已經修好一條公路。這條公路可以威脅巴基斯坦,同理也威脅我們。阿富汗號稱帝國墳場。我國對待它要慎之又慎,不能因為它兇險就置之不理或者採取簡單手段來處理問題,這些都是不可取地。我們要積極面對,積極化解,積極接觸,可能在阿富汗問題才能更加主動。

    除非阿富汗完全和平了,否則就會一直荒涼下去。阿富汗在歷史上就是部落紛爭的結構鬆散國家,所以說,瓦罕走廊會一直荒涼下去的。

    瓦罕走廊我去過,平均海撥都是四千多米的高原,遠處高山終年積雪不化,水資源也很豐富地熱能源十分豐富,很多地方都有天然溫泉真正體現了下,河裡流趟是雪山冰水地裡浮動的溫泉,別樣風光。當然軍事基地也是有的,戰爭跡象遺留下來了很多很多過去的軍事裝置及戰爭中犧牲的死者的各式各樣的墳墓,估計民族不同葬禮方式文化都不同而已,站在那廣闊的高原草場上一望無際,默默看著這些不能說話的墳頭,讓我想起了很多。

  • 1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瓦罕走廊是一個大峽谷,北邊是塔吉克境內的帕米爾高原的高山,南邊是巴基斯坦境內的興都庫什山的峻嶺。這裡的高山平均海拔都有5000米以上,山頂常年積雪,成為中亞地區河流的水源地。這些河流沖刷出來的河谷地帶,就是瓦罕走廊了。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瓦罕走廊都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成為翻越帕米爾高原的一個重要商道。

    (瓦罕走廊長度400公里)

    這個地區歷史上曾經數次屬於中國,漢代時的蔥嶺一帶,是西域都護府的地盤。唐朝武功最盛,兵鋒到達過印度,747年高仙芝曾經攻破小勃律國,即今天的克什米爾地區,瓦罕走廊是一條進軍通道。後來大食國、吐蕃分別與唐朝爭奪西域,很快中原王朝的勢力就退出了爭奪,直到清朝時再度捲土重來。

    明朝時期,新疆地區的察合臺系汗國分分合合了幾百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汗國,最終準格爾汗國終結了這一切,而清王朝憑藉征服準格爾汗國,恢復了對西域的統治,乾隆以“故土新歸”和“新闢疆圍”命名新疆,時在1759年。

    (乾隆時西北邊境臻於極盛)

    清朝末年,國力衰微,英國和俄國分別從南北向中亞地區滲透,迫使中國的西北邊境線逐漸內移,很多附屬國也紛紛被英國、俄國佔領。在阿富汗地區,英國和俄國侵略軍遭遇了。為了避免英屬印度與俄國控制的中亞地區接壤爆發衝突,他們從中國搶來了瓦罕走廊作為“緩衝區”,時在1895年。中國雖然深陷在甲午戰爭,但也向英、俄提出了嚴正抗議。

    海權時代,絲綢之路早已不通,瓦罕走廊的重要性因此一再降低。此處由於海拔較高,多屬於山地,可用於耕作的土地很少,也很貧瘠,因此物產不豐,能夠養活的人也很有限。至今這一片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寧夏自治區的面積,也只生活有1萬多人。阿富汗是偏遠地區,而瓦罕走廊又是阿富汗的偏遠地區,在這地生活的也不是阿富汗主體民族普什圖人,而是與伊朗人同宗的塔吉克人。

    (瓦罕走廊居民:塔吉克人)

    在亞洲淪落的19世紀、20世紀,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幾乎沒有。然而在亞洲崛起的當下,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卻越發突出了起來。

    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即是通道的作用,這個通道可以是人員通道、能源通道、影響力投放通道。在1979年的阿富汗戰爭時,很多支援物資就是透過瓦罕走廊運抵阿富汗的。美英國家的海上實力非常強大,而海軍建設又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隨著中國海軍不斷走向藍海,衝破島鏈圍堵,在西北地區開闢陸地通道,也是十分具有戰略意義的。

    瓦罕走廊遠離阿富汗戰場,且貧瘠異常,在阿富汗局勢最混亂的時候,塔利班也沒有控制過這一地區。我們可以在瓦罕走廊設定軍事基地,防止宗教極端勢力透過這個通道滲透進入中國。由於遠離各方勢力核心,因此安全形勢相對樂觀。中國通往中東地區的能源通道有三條通道:西北的中亞各國、西南的巴基斯坦,還有一條就是瓦罕走廊。

    (新疆通向中東地區的通道)

    如果中國在瓦罕走廊建設軍事基地,各種軍事物資都會源源不斷地運到該地。相應的,各種交通設施,公路、鐵路、高鐵,都會紛至沓來。阿富汗經濟落後,亟需發展,這樣的交通系統的建設及其帶來的經濟收益,將會使阿富汗獲益匪淺,遠比“炸彈民主”更有吸引力。

    (中國在阿富汗援建的大型專案)

    相比於西北通道與俄國傳統勢力的協調,西南通道郫路支斯坦的混亂形勢,阿富汗的瓦罕走廊通道在安全形勢、政治支援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優勢,而且透過阿富汗與伊朗等中東國家聯絡路程更短,更為快捷。

    這樣一條通道將會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投放通道,也可以是中國“一帶一路”的立足點之一。在中國透過陸路突破美國戰略圍堵的當下,瓦罕走廊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戰略意義。

  • 14 # 西門十所

    我來做個簡敘。

    歐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有個地理、文化和歷史分界線,即地理上以300公里瓦罕走廊或瓦罕河谷為界線,北面是帕米爾高原,南面則是興都庫什山脈。文化上以北為中亞東突厥文化和伊斯蘭文化,以南則是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文化為主。從歷史上也是沙皇勢力南下和英國勢力北上的對峙線,即於十九世紀由這兩家劃定的“三八線”。地理樞紐位置非常重要,可連線西亞、南亞、中亞和東亞。但因為高原山勢和氣候條件險惡,多為無人區。

    從現實地緣政治來講,瓦罕走廊毗鄰克什米爾爭議地區巴基斯坦一方,加之阿富汗幾十年內戰,成為世界恐怖主義衍生地,中國需要九十公里中阿邊境安全保障,對走廊實行嚴格監控。歷史上,瓦罕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線路,如果阿富汗國內達成和解,轉向經濟發展,瓦罕走廊無疑是另一條現成的“中巴經濟走廊”,其基礎設施建設應該不在話下,如此經濟上可將阿富汗融入中亞南亞經濟圈,戰略上將其納入上合組織,徹底排擠走北約和美國影響力。目前,中巴阿三國已開過數次外長會議,探討安全問題,這都對阿富汗國內局勢產生積極影響。

    可以說,之所以阿富汗幾十年戰爭不斷,也正如瓦罕走廊歷史上地處沙皇和英國爭奪分界線一樣,阿富汗至今仍是東西方、中南亞文化交織和宗教信仰爭取的前沿。只有走向和平,瓦罕走廊的地理和戰略優勢才能挖掘出來,否則只能封凍,一如高原茫茫的無人區。

  • 15 # 澹奕

    翻開地圖,阿富汗東部那條長長的“尾巴”就是著名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是帕米爾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亞與南亞之間的交匯地帶,更加是東亞與西亞之間唯一的直接陸上通道。

    不過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要看如何去經營。

    19世紀,佔據南亞次大陸的英國不斷北進,而北方的沙俄也不斷南下,兩個老牌帝國的衝突交匯點就是素有“帝國的墳場”稱謂的阿富汗。透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沙俄將清朝在中亞地區的藩屬一掃而空,還獲得了帕米爾高原大片領地。而英國雖然損失慘重,終究還是將阿富汗變成了自己的保護國。

    大英帝國與沙俄,利用清朝忙著甲午海戰無暇西顧的機會,各退一步將瓦罕走廊劃入了阿富汗王國。

    如今的瓦罕走廊,全長大約400多公里,最窄處不過十幾公里,總面積大約6萬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屬於阿富汗。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瓦罕走廊,南北兩邊都是難以逾越的巨大山脈。

    雖然這裡每年除六七八三個月之外都常年積雪,瓦罕走廊仍舊是東西方古文明重要的交流通道。著名的高僧法顯、玄奘都曾經透過瓦罕走廊前往古印度,而古代波斯與古印度的文化也曾透過這裡進入西域與中原。

    瓦罕走廊,只有一萬多居民,因為自然環境惡劣相當貧窮落後。瓦罕走廊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中亞、東亞、南亞與西亞之間的交匯要衝,當年的英國殖民者與沙俄、前蘇聯,都曾經為了這裡而付出慘重代價。因為環境過於惡劣,如今的瓦罕走廊仍舊屬於一種真空狀態,任何一方的做大都可能打破這種平衡。

    更加重要的,還是瓦罕走廊的經濟戰略價值。作為東、西、南、中亞交匯點,如果能夠得以經營有效開發,阿富汗與西亞豐富的自然資源就能夠得以大規模便利輸出,而東亞也可以獲得新的內陸市場與更加多樣化的原料供應地。

    雖然瓦罕走廊是中阿邊地,但是對於巴基斯坦也非常重要,對於中巴經濟走廊的經略重要性也相當高,屬於咽喉之地。對咱們來說,瓦罕走廊如同西部門戶,守住這裡就是守好門戶。

    隨著這些年西亞內陸局勢不定,美國急於從這裡脫身,以及中巴之間的經濟合作不斷加深,瓦罕走廊的重要性與價值也就越來越凸顯。經營得當,就可以減少對於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同時也為廣大西部開闢新的出海口。

  • 16 # 駝小駝

    這裡就是真宗的瓦罕走廊的入口。瓦罕走廊只有小几十公里是中國的,屬於塔什庫爾幹縣地界,有邊防軍守衛。當年的絲綢之路就走這出蔥嶺,唐僧也是走這繞道去印度的。這條連線中國和阿富汗,走廊的北面是塔吉克,南面是巴基斯坦。

  • 17 # 世界人文通史

    瓦罕走廊是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走廊,也是連線阿富汗至中國新疆地區的一條狹長通道,據說通道最窄處僅有15公里。然而就是這樣一條不怎麼起眼的走廊,卻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

    從衛星地圖上看,整條瓦罕走廊呈現東西走向,總長約300多公里。瓦罕走廊全段原本都屬於中國,但在近代史上被英俄等國強行切斷,並將其中一大段走廊划進了阿富汗的領土中,目前也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路段還處於中國領土內。

    歷史上,瓦罕走廊是中國西域(新疆)進入中亞的要道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份。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47年左右),唐朝名將、安西都護府長官高仙芝就曾率一支輕騎兵透過瓦罕走廊,攻滅了吐蕃的盟國小勃律王國,從而保持了絲綢之路的通暢。

    如今,瓦罕走廊依然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因為這是阿富汗與中國在陸路上唯一相連的通道。眾所周知,阿富汗國內擁有豐富的礦藏資源,而中國又有巨大的需求。如果打通瓦罕走廊,既可以幫助中國大量進口阿富汗礦產,同時幫助阿富汗大量進口生活用品、工業用品。促進兩國的貿易,加強經濟合作。

    而且,瓦罕走廊是中國與阿富汗之間的緩衝區,對於中國、阿富汗乃至俄羅斯都有重要的軍事價值。扼守瓦罕走廊,既有利於保障新疆地區的穩定,也能阻擋來自外部的軍事威脅。

  • 18 # 本來世界觀

    來回答一下今天的問題。

    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有什麼戰略價值嗎?

    我認為,探討“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首先離不開阿富汗作為我們鄰國的一個整體的戰略價值。因為阿富汗和我們的西北腹地接壤,並且宗教,習俗等相近。所以,近些年來,我們的西北腹地很容易受到來自“三股勢力”的極端化思想的入侵。而要保持這一地區的穩定和發展,其最重要的一個外部因素就是要和阿富汗合作,透過有效管理瓦罕走廊,來遏制這幾股勢力在我們西北地區的滲透。

    所以,瓦罕走廊的首要戰略價值就是在反恐這一層面。當然不光是我們,世界各國比如美國也積極地介入到阿富汗的軍事部署中來。讓西亞的形勢複雜化。

    所以,我認為,這個地區的戰略價值,就是要透過管理它,來實現西北地區的穩定發展。

  • 19 # 銘蘇先生

    一、瓦罕走廊的近代歷史

    瓦罕走廊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故土,是亞歐大陸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但是,近代隨著英國在南亞殖民版圖的擴張,英國建立英屬印度殖民版圖。俄國在征服廣大中亞地區,藉助《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吞併大清西北大片領土以後,俄國開始將勢力伸向帕米爾高原,並同大清在瓦罕走廊和帕米爾高原地區爆發激烈衝突,俄國佔領了帕米爾高原大片領土。

    當時,英國擔心俄國會從中亞南下印度地區,危及自己的英屬印度殖民地安全,所以英國三次出兵阿富汗,企圖在阿富汗建立緩衝區,並向帕米爾高原地區滲透。俄國為了避免同英國發生衝突,也同意與英國劃分勢力範圍。阿富汗位於英屬印度和俄國之間,就成為兩國反覆爭奪的物件,阿富汗實際上就是英屬印度和俄國之間的緩衝區。

    1895年3月11日,英俄簽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劃定兩國在帕米爾的勢力分界線,將興都庫什山北麓與帕米爾南緣之間的狹長地帶劃作兩國間的“隔離帶”,這條“緩衝地帶”就是瓦罕走廊。

    但在當時,整個瓦罕走廊地區都是大清的領土,而英國和俄國就揹著大清將瓦罕走廊劃給了阿富汗,以此作為雙方東部的緩衝區。而當時大清正值甲午戰敗,無力西顧,但是還是就兩國在中國帕米爾劃界一事向英、俄進行了抗議和交涉。

    上個世紀60年代,中阿兩國對瓦罕走廊地區的邊界進行了劃界,兩國邊界線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剋剋拉去考勒雪峰,全長92.45公里。

    二、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

    瓦罕走廊位於興都庫什山以北,帕米爾高原南緣,北部與塔吉克相鄰,南部與巴基斯坦相鄰,東部與中國接壤,西部連線阿富汗,是這一地區的戰略通道。

    瓦罕走廊全長400公里,在阿富汗境內300公里,中國境內100公里,最窄處約15公里寬。瓦罕走廊地勢西、北部較低,東、南部較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一年中除了七八九三個月以外,其餘時間都是大雪封山,自然條件較為惡劣,因此這一地區總人口只有1萬多人。

    瓦罕走廊位於塔吉克、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四國之間,在古代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玄奘前往天竺,馬可波羅東來中國都是經過這一地區,可見這一地區在溝通東西方文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唯一與中國相連的陸上通道,阿富汗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果能夠打通瓦罕走廊的交通,那麼有利於解決阿富汗資源外運問題,這將促進中阿經濟發展。

    同時,中國和阿富汗在反恐方面也有合作,由於瓦罕走廊的東段中國境內有邊防戰士長期駐守,整個瓦罕走廊相對比較安全,這與整個阿富汗的安全形勢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守好這一通道,可以阻止不法分子從這一通道進入中國境內,對於維護新疆安全至關重要。

    2001年美國借反恐之際出兵阿富汗,由於阿富汗重要的戰略地位,美國長期在阿富汗保留軍事存在。阿富汗美軍的補給一直以來都是難題,由於阿富汗地處內陸,只能透過周邊國家將補給物資運入阿富汗。由於美國與伊朗關係不好,只能透過巴基斯坦和土庫曼,但是經過巴基斯坦運輸的物資經常遭到半路打劫,繞道土庫曼又太遠,以至於駐阿美軍經常出現補給短缺。美國曾經要求中國開放瓦罕走廊,作為駐阿美軍的重要補給線,中國當然沒有同意。

    阿富汗地處東亞、南亞、西亞、中亞的交匯處,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物件,而這個瓦罕走廊又是東亞連通南亞、西亞、以及歐洲的重要通道,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 20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的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中國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整個走廊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最窄處僅15公里,最寬處約75公里。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公里。 瓦罕走廊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東、南兩面地勢較高,西、北部地勢較低。瓦罕走廊屬於高寒山區,每年除6、7、8三個月外,均為大雪封山期。中阿接壤的邊境地區基本上是人跡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勢複雜,氣候惡劣,不適宜人類生存。8月的瓦罕河谷才漸漸有些春意。

    瓦罕走廊在歷史上曾是歐亞大陸地區的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歐洲文明在這裡交匯融合:公元前6世紀中後期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就將這裡納入版圖。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就是從這裡進入印度次大陸的。公元399年,東晉僧人法顯從長安沿古絲綢之路西行求佛,歸來後著有《佛國記》,在他的《佛國記》中是這樣描述瓦罕走廊的“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啟程赴天竺(古印度)那爛陀寺,途中經過瓦罕走廊,公元645年玄奘返回長安後將其所見所聞寫成《大唐西域記》。早在漢代這裡就被納入到西域都護府的治理之下,公元747年唐朝大將高仙芝透過這裡攻打小勃律國,此後這裡就成為唐朝、吐蕃、大食三方勢力爭奪西域的重要戰略據點。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軍攻克伊犁併成功俘獲準噶爾汗國大汗綽羅斯·達瓦齊,被準噶爾汗國作為人質軟禁在伊犁的伊斯蘭教白山派和卓瑪罕木特的兩個兒子被釋放,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們就舉兵叛亂,清軍在平叛後重新統一了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此後清政府在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帕米爾地區設官、駐軍鎮守。

    從1810年起英、俄兩大帝國在亞洲腹地展開了持續近百年的地緣政治競賽:1810年日後的第一任香港總督璞鼎查秘密潛入波斯回見波斯地方王公,試圖在波斯扶植一個親英的政權。僅僅兩年後俄軍在阿拉斯河擊敗了英國支援的波斯軍隊,逼迫波斯愷加王朝簽署《古里斯坦條約》:宣告放棄對喬治亞、達吉斯坦、明格里等的主權要求。1825~1828年另一次俄波戰爭又帶來了影響深遠的《土庫曼恰依和約》:波斯王國被迫將阿拉斯河以北的全部領土(包括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北亞塞拜然)割讓給俄國,由此拉開了俄國南侵的序幕。英國為搶得先機於1838年立即發動第一次阿富汗戰爭,1841年阿富汗人奮起反抗,1842年英軍狼狽撤出阿富汗,撤出喀布林的1.6萬名英國軍民中僅1人獲救,英阿戰爭的慘敗束中斷了英國在中亞的擴張企圖。現在輪到俄華人出招了:1864年10月7日沙俄透過《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讓中國新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里領土。1865年6月16日由米哈伊爾·切爾尼亞耶夫少將率領的1900名俄軍士兵用12門大炮攻佔了3萬大軍防守的塔什干城,從而將中亞地區的浩罕和布哈拉兩個汗國分隔開來。1868年4月由沙皇任命的突厥斯坦總督康斯坦丁·馮·考夫曼派遣3500名俄軍入侵布哈拉汗國重鎮撒馬爾罕,迫使布哈拉汗國的統治者承認自己為俄國的藩屬。1869年冬季一直俄軍小分隊秘密登上裡海東岸的克拉斯諾我沃茨克(今土庫曼巴希),在此建立了一個窺視希瓦汗國的永久要塞。1873年春考夫曼集結起一支1.3萬人的大軍從塔什干、奧倫堡和克拉斯諾我沃茨克三個方向同時穿越沙漠對希瓦汗國發起進攻,5月28日希瓦都城被俄軍攻陷。1875年8月22日俄軍展開對浩罕汗國的軍事行動,在安集延、奧什等重鎮相繼陷落後浩罕汗國被改為沙皇俄國治下的費爾干納省。1881年沙俄又透過《中俄伊犁條約》得以佔據伊犁西部霍爾果斯以西的大片中國領土。1884年初俄軍攻佔了通往伊朗和阿富汗的樞紐——土庫曼人駐守的最後一座重要城鎮梅爾夫城(謀夫城)。至此沙俄在中亞吞併了相當於半個美國大小的土地,由此建構起一道西起高加索、東至固勒扎(今新疆伊寧)的包圍圈,將英屬印度直接置於這一包圍圈的威懾之下,中亞開始被沙俄視為自己攫取印度洋出海口的地緣通道。英國自然不能坐視俄國對英屬印度的威脅,於是英華人的目光再次瞄準了作為英屬印度和俄屬中亞之間過渡緩衝地帶的阿富汗——1878年11月英國派遣3.5萬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此戰英國仍沒能完成征服阿富汗的既定目標,但迫使阿富汗方面接受《甘大麥條約》,阿富汗的內政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國的控制。

    正是英俄之間這場大博弈使瓦罕走廊的戰略價值凸顯了出來:1895年3月11日英俄之間的這場大博弈以簽訂《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畫上句號。在這一協議中英、俄兩國就各自的勢力範圍協商如下:“英國和俄國在維多利亞湖(佐爾-庫耳湖)以東的勢力範圍將以下列一線為界,該線從湖東端附近的一點起,沿上述緯線以南的同一山脊而行,當該線到達緯線以後,便沿該山脈的橫向山嶺下降,直至阿克蘇河畔的克孜爾.拉巴特,如果該地位於上述緯線以南,則從這裡再向東延伸與中國邊界相接。如果查明克孜爾.拉巴特的位置是在維多利亞湖的緯線以北,則該線應劃在阿克蘇河畔位於該緯線以南的最合適地點,然後再按上述方向延伸”。這條界限——沿著噴赤河(阿姆河上游)及其支流帕米爾河,現在是阿富汗與塔吉克的東段邊界。根據協議的這一劃分標準:瓦罕走廊被劃在俄羅斯帝國之外,從而使其成為沙俄勢力範圍與英屬印度之間的緩衝區。儘管瓦罕走廊只有6萬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積,但在當時卻是全世界兩個最強大的帝國之間的戰略緩衝區,無論誰得到這裡都可以使其成為將自身勢力範圍向中亞、印度、波斯以及中國的新疆、西藏等地輻射的重要地緣通道。

    新中國成立後經中、阿兩國的協商劃分了兩國國界:瓦罕走廊東部約100公里長的部分劃入中國版圖,西部約300公里長的部分併入阿富汗。如今瓦罕走廊無論是對中國和阿富汗兩國而言或是對周邊的亞洲腹地國家而言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表面上看這裡是聯絡中、阿兩國的通道,實際上可以說是連線東亞和西亞的戰略地緣通道,也是溝通中亞和南亞的地緣通道。這裡毗鄰中巴經濟走廊,這意味著守護好這裡對中、巴兩國的經濟及外交合作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價值。由於瓦罕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惡劣的自然環境,使這裡如今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美國、俄羅斯以及塔利班等極端勢力對此地都有些鞭長莫及,如果中國在瓦罕走廊我方一側設定軍事基地就可以有效阻止宗教極端勢力向中國新疆地區的滲透。至於阿富汗一側的瓦罕走廊則可以扮演中阿之間的重要橋樑:阿富汗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而中國在這方面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工業不發達的阿富汗也迫切希望透過對外出口礦產資源改善國家的境況。這就使兩國之間存在合作基礎,而瓦罕走廊恰恰是阿富汗與中國陸路連線的唯一通道。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在這一地區規劃公路、鐵路、高鐵等基礎設施將對目前貧窮且經戰火洗禮的阿富汗意味著什麼,而這又會對雙邊貿易和經濟合作產生怎樣巨大的影響呢?況且正如上文所說的瓦罕走廊絕不僅僅只是連線中國與阿富汗之間的地緣通道,透過這裡中國可以開啟與巴基斯坦以及中亞、西亞各國的聯絡通道,如果經營得當就可以透過與這些國家的合作獲得西部印度洋的出海口,從而減少中國能源安全與對外貿易過分依賴於馬六甲海峽的現狀。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瓦罕走廊也可以扮演溝通沿線各國的地緣通道角色,因此可以說瓦罕走廊恰恰正是亞洲腹地各國外交的一個戰略支撐點,我們不能單純立足於中阿關係去看待,而一定要將其放置在全球戰略環境中去看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莫里斯對湖人的作用是什麼?他的技術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