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控
-
2 # 開心的波貝貝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崔槿汐。蘇培盛中意崔槿汐很久了,一開始就因為崔槿汐幫甄嬛,無論是下毒事件,還是幫著甄嬛復寵,他都願意,因為只有甄嬛好,崔槿汐才會好。
第二,蘇培盛曾經真的以為皇帝把他當成朋友,而不是下人,可是因為對食這件事,皇帝毫不留情就把他扔到了慎刑司受苦,蘇培盛心裡還是有怨言的,雖然後來皇帝是把他放出來了,到這種感情已經變了質,好似你特別信任一個人,他卻沒把你當回事一樣。
最後,蘇培盛已經老了,能待在皇帝身邊的大總管可不是一般人,他看的出來甄嬛得勢且有手段,自古以來皇帝貼身太監的下場是什麼,能善終的沒有幾個,他與崔槿汐是對食,又屢次幫助甄嬛,幫助甄嬛就是幫助乾隆,算是給自己找了個好下家,而且蘇培盛很聰明,懂得放權才安全的道理,最後選擇隱退不再服侍君王,換來自己後半生的穩定。
-
3 # 讓你快樂的博主
因為蘇培盛也是個人
蘇培盛跟崔槿汐在一起之後,人生才會完整啊。雖然蘇培盛是太監,但同樣有對家庭的渴望。渴望別人的關心,也希望有妻子知冷知熱,希望自己是個完整的人啊。
甄嬛是大趨所勢宮鬥到最後,誰贏誰輸都能看出來,蘇培盛是宮裡老人了,怎麼可能看不出皇帝快死了,抓緊抱大腿。投靠甄嬛有妻子賺,有利無害,還能保證皇帝倒了後自己的性命。
-
4 # 八角玲瓏盒
1. 蘇培盛作為宮中的人精,就連年羹堯的死也少不了他的推波助瀾:年羹堯在門外坐著等宣召的時候,因為看不起閹人而讓蘇培盛的徒弟小夏子把椅子一再地遞向自己,這時候蘇培盛臉上笑嘻嘻,心裡MMP。
轉頭就告訴了皇上:“年大將軍在門外坐等了一會”,繼而繪聲繪色地描繪“就連十七爺出去的時候,年大將軍也沒有起身。”接著話鋒一轉:“年大將軍勞苦功高,又有誰敢與年大將軍計較呢?” 蘇培盛一語雙關,既告訴了皇上年羹堯是坐著在門外等的,又直指皇上最不能容忍的臣子“勞苦功高”的痛點,這讓皇上心理一下子又多了幾分對年羹堯的忌憚。 年羹堯最後的死,蘇培盛不是主要的推助者,卻是中間不斷添磚加瓦的人。當時的年羹堯勢力之大,連皇上也要忌憚三分,但是即使是這樣,蘇培盛毒辣的眼鏡還是看出了年羹堯風光背後的危機重重,所以選擇了默默地給年羹堯使絆子,加深皇上對年羹堯的壞印象,其精明、眼神毒辣、察言觀色的本領可見一般。 在這裡,我們可以知道,蘇培盛久在宮中,早就練就了識人、瞭解皇上心性、痛點,以及清楚地知道跟著誰有肉吃的本領。這個本領教會他,在宮中沒有絕對的友人和敵人,就連皇上也不是自己絕對可以依靠的人。 所以,即使對皇上有感情,但是在目睹了甄嬛的崛起之後,蘇培盛在心裡就知道了,皇上大勢已去。為求自保,他向甄嬛一黨徹底倒戈,這是其一原因。
2. 槿汐是自己的至愛。雖然是太監,但是蘇培盛也有著男人的情愛心理。生理上的缺陷更突顯出他對槿汐的情真意切,絕對不是轉眼忘懷的感情。 這一點,在電視劇中也有交代:當蘇培盛和槿汐的戀情被發現,被舉報,被帶進慎行司,蘇培盛不管怎麼樣的嚴刑拷打都沒有鬆口,為的就是不連累槿汐。 這一點是槿汐感動的主要原因,也證明了蘇培盛對待槿汐的感情確實是真愛級別。面對至愛的人,男人總是願意用盡全力去保護的。 所以,在甄嬛和皇帝出現裂痕的時候,蘇培盛依然決然的選擇了站在自己至愛的女人的主人這一邊,也就是甄嬛這邊。 這或許也是他做出選擇的最主要的原因。
3. 皇帝的多疑、絕情讓蘇培盛做出了選擇。在電視劇中,當皇帝懷疑果郡王和甄嬛的時候,給了蘇培盛一個特寫的鏡頭,這個鏡頭意味深長,大有目睹了皇帝這麼多絕情的惡行以後,知道皇帝就是絕情的人的絕望。 我想,此時,蘇培盛心中一定是失望多於其他。 蘇培盛自幼陪在皇帝身邊,卻在發現了他和槿汐對食之後立刻就把蘇培盛關進了慎行司,以及皇帝以前做過的那麼多的絕情事,蘇培盛在發現了甄嬛這個靠山有可能將皇帝弄死以後便悄悄地做出了最終的選擇。
4. 甄嬛的主角光環。其實,不管是怎麼樣的背景,面對蘇培盛從小就跟隨在皇帝身邊,以及皇帝和蘇培盛的默契來看,蘇培盛都不應該眼睜睜的看著皇帝死去。 這有些不合常理,我們暫且將這部分不能圓滿解釋、有些冷漠的部分稱之為主角光環,劇情需要吧。 否則,在拷問良心和人性善良的時候,我們會無言以對
-
5 # 長江八號影視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皇帝給果郡王賜毒酒那次,全程都是小夏子在左右侍候監視甄嬛,而蘇培盛從始至終沒有出現。夏刈刺探的果郡王給浣碧的家書裡,每一封都有”熹貴妃安好”字樣,皇帝殺心又起。
皇帝直接對甄嬛說:一切朕都安排好了,他此刻在桐花臺等著朕與他宴飲,你代替朕,朕等你的好訊息(皇帝把毒藥按在甄嬛手心)。
此刻全是皇帝身邊的人,皇帝不讓蘇培盛在場,甄嬛訊息無法遞出,只有說:容臣妾更衣。
皇帝一把攥住甄嬛說:用不著更衣!朕的嬛嬛永遠是那麼美麗,朕若是老十七也會甘心情願地喝下你親手調製的毒酒。小夏子,送熹貴妃去桐花臺。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更新啦一軒
蘇培盛本來是皇帝身邊的用了幾十年的老太監,他的背叛,絕不是因為瑾汐那麼簡單。看了十幾遍的甄嬛傳,我發現了四個最重要的原因:
一、最瞭解、最熟悉的人,不一定適合去追隨蘇培盛從小跟著皇帝,多年來看著皇帝是如何治理朝堂和後宮,年家再得臉,再受重視,最後也被皇上料理了,後宮這些女人再愛皇上,皇上照樣是新寵舊愛,左右逢源,皇帝有感情,但是不重感情。別看他蘇培盛跟了皇帝這麼多年,出了事 ,照樣處置他。
開始的時候蘇培盛沒打算背叛皇帝,他只是想找一個靠得住的主子,平時能幫著他說話,所以我們看前期的蘇培盛從沒有因為自己是個奴才就敢吆五喝六,他是個很有頭腦的人,從不幹得罪人的事。
他能看清形勢,甄嬛有著似純元的容貌,以後必會得寵,這也是為什麼瑾汐作為一個老姑姑,一進宮卻進了碎玉軒的原因。他對未來是有打算的。
二、“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蘇培盛與碎玉軒相互照應,也是為了能讓瑾汐過的好點,包括後來甄嬛被迫出宮也一樣。他最明白皇帝的心思,皇帝做夢都再念著甄嬛的名字,他是很想甄嬛的,幫著甄嬛回宮,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當時甄嬛沒有敢把自己和允禮的事情透露一絲一毫給蘇培盛,這是掉腦袋的事,蘇培盛要是知道了,絕對不會幫他們。但是後來就不一樣了,浣碧死後,允禮的每一封家書都寫著熹貴妃安,而且,甄嬛還帶著蘇培盛去看過了。蘇培盛不幫著甄嬛也不行了,他知道的太多了,只要皇帝想處置甄嬛,蘇培盛一定會受牽連,畢竟當年是他牽線讓皇帝和甄嬛在凌雲峰見面的。
三、一個重情的不完整的男人進了慎刑司的太監,沒有幾個能守得住秘密。後宮的三個大太監,周寧海、江福海、蘇培盛。前兩個進了慎刑司,把主子的事情全交待了。蘇培盛因為對食的事情,也被押進了慎刑司,受盡酷刑,卻沒有吐露半分。他是一個很重情的人,他不會做出對瑾汐不利的事情來,如果他後期對皇帝忠誠,不會比現在得到的更多,說實話反倒招致禍端,也會給瑾汐帶來殺身之禍。
大勢所趨甄嬛從一個得寵的常在,一步步走上熹貴妃的寶座,她是個很理性,很有能力的女人,到了後期蘇培盛是攔不住熹貴妃的,他不可能為了皇帝這個不靠譜的主子,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況且他還有瑾汐陪著,有熹貴妃照應著。
但是我想,皇帝死了,蘇培盛也會難過、甚至會內疚一些,不過劇情中並沒有這樣的表現,甚至最後都沒有給蘇培盛一個鏡頭。給觀眾們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間。
關注小板凳,還有更多經典劇的深度解讀哦~
-
7 # 職場大講堂
《甄嬛傳》中,蘇培盛伺候了皇帝幾十年,為什麼最後卻選擇加入甄嬛的陣營而背叛皇帝?把痛苦說夠,把利益說透——這是甄姬最牛的地方
失意時忍得住,得意時穩得住
把痛苦說夠,把利益說透——《甄嬛傳》裡的說服技巧
求人辦事,要在對方心情好的時候開口
甄嬛產下一對雙胞胎,皇上以為是自個的,暴喜。蘇培盛忙跪下請賞,讓皇上同意他和槿汐搞物件。這事雖然挺違規,老蘇還因這事被狠狠收拾過,可皇上當時太高興了,二話沒說就準允了。老蘇點掐得準啊,事辦得也順利,禮沒送,求情話沒說,領導直接就給辦了,多爽。
可見,在別人遇到喜慶事的時候,一定抓住機會沾光。對方的心理狀態影響著他做決定的速度,在他爹的葬禮上求他辦事,和在他兒子的婚禮上求他辦事,二者天差地別。
人遇到喜事,氣量在不知不覺中變大,什麼事情都變得可以包容。這時候對他們提出要求,被滿足的機率就很大。就算對方覺得“這件事很難辦吧”,但只要心情好,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夠答應。要知道很多不合常理的衝動消費,大多都是在心情特別好的時候做出的。過年的時候為啥東西好賣?就是因為全國人民都心情好啊,喜慶,俗話說財大氣粗,被那喜慶氣氛衝擊的,財不大的氣也粗了。一般來說,我們通常不會衝動購買類似於汽車、公寓和獨棟別墅這樣的高價資產。但是,人在心情特別好的時候,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也容易衝動購買這些東西。
針對這一現象,科羅拉多大學的邁克爾·歐瑪麗博士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她對其中一組參與實驗的人說:“請回憶在你記憶中最美好的片段。”等大家充分回憶了自己最幸福的時光後,她對這些人說:“抱歉,現在想動員大家獻血。”
於是,這一組中有50%的人很快就答應了獻血的要求。
而對下一組實驗人員,一進來就直接要求他們獻血,據說當時沒有一個人答應獻血。
當你掌握了這個規律,就應該在和客戶的接觸中,不留痕跡地打聽客戶近期有可能遇到哪些好事,你能幫上忙最好,不能的話,能現場參加慶功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無論透過何種途徑,你都要保證坐在你面前的他心情是愉悅的。深圳“單王”胡品高在與客戶交往中,就善於利用這一點,他總是誘導客戶回憶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片段,等客戶饒有興趣地回憶完了,他趕緊把合同遞上去,客戶爽快簽字的機率變得很大。反之,一見面直奔主題談合同,客戶肯定會仔細推敲,反覆琢磨,生怕吃虧,不會輕易簽單的。
這樣的規律也可以用在你平日的工作當中:
“經理,我可以下週休假嗎?”
“對不起,能給我一個專案的預算嗎?”
“部長,我們能不能多招些員工?”
當你向領導彙報工作時,或申請領導同意你的某個想法時,你要認真地觀察對方的情緒。揣摩他的心情,若他心情好你就開口,如果心情不好,千萬別惹他煩,否則即使很簡單的事他也會不假思索地拒絕你或把你晾一邊。
一般情況下,工作繁忙時,不要找他。如果吃飯時間已到,也不要找他。休假前和度假剛返回時,也不要找他。
當我們不得不去請別人做一些難辦的事情的時候,如果沒有好的時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瞄準“用餐後”的時間
因為一個人美餐一頓後就會有幸福的感覺,因此在這個時候你去找他辦事,多少也會成全一些。或者請對方喝個茶,看他心情變好以後再開始談正事。
借輕鬆幽默的玩笑話說實事
輕鬆幽默的話題,往往能引起感情上的愉悅;莊重嚴肅的話題會使人緊張慎重。只要有可能,最好能把莊重嚴肅的話題用輕鬆幽默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對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一個年輕人去一家外企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他連續兩次提出合理化建議,使公司生產成本分別下降30%和20%。老闆非常高興,對他說:“小夥子,好好幹,我不會虧待你的。”
年輕人當然知道這句話可能意義重大,也可能一文不值。他想要點實在的,便輕鬆一笑,說:“我想你會把這句話放到我的薪水袋裡。”老闆會心一笑,爽快應道:“會的,一定會的。”不久他就獲得了一個大紅包和加薪獎勵!
另外需要提示你的是,一旦你提出的要求對方允諾後,你要趁熱打鐵讓他儘快落實,拖拉下來的話,可能夜長夢多,他就會改變主意。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
-
8 # 玲落心說
《甄嬛傳》是我喜愛的電視劇之一,而蘇培盛做為女人劇中的一個主要人物,可以說不動聲色的決定了很多人的命運,他從小在皇上身邊服待,深諳宮廷之道,更最為了解皇上,永遠知道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什麼時候說,以至於多疑多思的皇帝,對他的防備心反而不強。
蘇培盛傾向甄嬛的第一個原因,我認為是甄嬛的相貌所至,大家都知道,劇中的大BOSS純元皇后,從未露臉,卻是秒殺所有嬪妃的所在,更是皇上心中永遠不能抹滅的傷痛,而甄嬛從頭就設定了貌似純元的相貌,自然深得皇帝喜愛,那蘇培盛在皇帝身邊多年,一定是見過純元了,也知道皇帝的心結,所以當他見到甄嬛時,也就知道這個女子必定與其他妃子不同,所以無論是甄嬛得寵時、落難時,他一直都表現為謹慎有禮之態,因為他知道,皇帝不會捨得這個純元的影子,甄嬛總有出頭之日。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崔槿汐,她可以算是一個老宮女了,聰明穩重、相貌出色,蘇培盛對她動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作為資深宮鬥專家,他當然知道無論崔槿汐怎麼出色,她也只是一個宮女,只有她的主子過的好了,她才會過的好,所以很多時候他都會出手相助。然而,就算他縱橫六宮,也逃不過生老病死這個自然法則,年紀漸長的蘇培盛明白自己永遠享不了天倫之樂,更為實際的渴望是老有所依,老有所伴,而崔槿汐也深知此點,才會在甄嬛欲回宮時,去找蘇培盛幫忙,兩人這才一拍即合,而正因為崔槿汐的投靠,也讓蘇培盛對未來的生活燃起了希望。顯然崔槿汐也成為了他後半生最為重要的人。那麼做為崔槿汐的主子甄嬛,更是他主要效力的物件了。
第三個原因,那就是等級制度下的平等與尊重,可能大家都注意到,面對皇帝的時候,蘇培盛總是低著頭,恭謹小心,無論皇帝怎麼與他談笑風聲,他也安守本分,不敢有一絲逾矩,從開頭到最後,他都規規矩矩的站在旁邊!那是因為他知道在皇帝眼中,他永遠是奴才,永遠是下人,一生都不能抬頭的人。而且他見過太多皇帝的薄情寡恩,所以他也知道無論他做的多麼出色,陪皇帝多少年,他也與別的奴才沒有區別,沒準哪天后皇帝一個不高興,他腦袋就掉地了。
而甄嬛則不同,他在劇中唯一一次的坐下的場景,就是在甄嬛的宮中,很多時候甄嬛與蘇培盛的對話,都會帶一個“請”字,這些微末的細節,卻讓蘇培盛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尊重,而蘇培盛對尊重的渴望也是不言自明的,不然他喜愛崔謹汐多年,為什麼不用大內總管的官威來脅迫崔謹汐呢?
而當蘇培盛與崔謹汐事發後,皇帝的態度是聽之認之,只有甄嬛四處奔走,為救二人費盡心機,不管甄嬛的目的是什麼,對於蘇培盛而言,經過此事,甄嬛已然成為了他的恩人,而後期甄嬛藉機成全了二人,成為了合理合法的夫妻。這在風紀極為嚴明的宮庭,蘇培盛是想都不敢想的,而甄嬛做到了。
最後蘇培盛明知甄嬛對皇帝下手,他也選擇不聽不聞,那是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忠於皇帝,告發甄嬛,崔謹汐必然也會受到連累!而且即使皇帝痊癒,自己後半生又真的能依靠這個無情的君王嗎?顯然不能!
-
9 # 無心浪味仙
《甄嬛傳》中,蘇培盛陪伴皇上幾十載,最知宮中風向,更是深知人心。
當然了,更為重要的是蘇培盛有恩必報,有仇必較。比如說,年羹堯讓他佈菜,得罪了他,表面無所謂,但是適當的時候,他也會在皇上跟前嚼舌根。
蘇培盛告訴皇上,年羹堯是坐等的,而且十七爺出門時,也沒有起身。
這就加深了皇上對年羹堯的不滿。
那麼,甄嬛是對蘇培盛有恩。蘇培盛與崔槿汐的事情暴露後,是甄嬛四處奔走,想方設法救他們出來。
雖然蘇培盛清楚,沒有皇上的旨意,甄嬛也是沒有辦法。
但是皇上並未那麼著急,也沒有馬上撈他出來,反而是甄嬛身懷六甲,還四處奔波。
後來,熹貴妃生下雙生子,蘇培盛求娘娘隨便賞他個什麼小玩意。
蘇培盛聰明,甄嬛更是聰明,直接讓皇上來給,說皇上給的才體面。
於是,藉著皇上高興的勁頭,把崔槿汐賜給蘇培盛做妻子了。
這個事情,蘇培盛肯定是打心底裡感謝甄嬛。
何況,不管甄嬛處於哪種境遇時,從未對蘇培盛有過不屑的眼光,從來都是尊重的。衝著這一點,蘇培盛都會幫甄嬛一點,畢竟在這個權勢的後宮,有多少嬪妃對他會如此呢?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蘇培盛是真的喜歡崔槿汐,為了崔槿汐他也會幫甄嬛。
所以,其實綜合看來,並不是蘇培盛背叛了皇上,只是幫了甄嬛而已。
-
10 # 蓉兒愛生活168
要說《甄嬛傳》中誰是最會審時度勢最機靈的人,不是皇后,皇帝,也不是嬪妃,宮女,而是太監。太監為了在環境複雜的宮中生存,練就了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本領,以便討得主子的歡心,讓自己更好過一些。要說誰最瞭解皇帝,那必須是皇帝身邊的太監了,作為自幼服侍皇帝的首領太監,蘇培盛自然是最瞭解皇帝的人。皇上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都能猜出皇帝的心思,要說《甄嬛傳》中的聰明人,蘇培盛絕對是其中之一,連皇帝都說蘇培盛“你的眼最毒”。無論是首領太監的職位還是從小陪伴在皇帝身邊的經歷,這些註定了蘇培盛是一個經歷過大場面的人,他熟諳宮廷前朝後宮的爭鬥,能夠看透時勢發展,又深知皇上的喜惡,所以皇帝用著極為順手,後面因為和崔槿汐的“對食”事件,蘇培盛被關慎刑司,皇帝便覺得像少了臂膀,最後還是把“蘇妃”放了出來,不過也正是“對食”事件,讓蘇培盛看到了皇帝的涼薄和無情,覺得皇帝也是靠不住的,即使對皇上有感情,但目睹甄嬛集團的崛起,蘇培盛作為宮中的人精,知道跟著誰有肉吃,在宮中沒有絕對的友人和敵人,轉而站到了甄嬛的佇列,準備為自己的後半生找個靠山。
如果說對食事件是蘇培盛向甄嬛倒戈的開始,那麼甄嬛從凌雲峰迴宮之後,和後宮嬪妃對抗的手段以及與皇帝周旋的能力,都讓蘇培盛刮目相看,尤其是甄嬛人人平等,從來不歧視太監的品質深深贏得蘇培盛的好感,平日裡甄嬛對蘇培盛也是比較尊重,這也加速了蘇培盛向甄嬛集團的靠攏。
都說“良禽擇木而棲”,皇宮裡生活的人更是如此,尤其對於太監和宮女來說更為重要,蘇培盛在後宮多年,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深知這個道理。但是最終讓蘇培盛徹底向甄嬛倒戈的是皇帝命令血滴子秘密調查甄嬛雙生子和果郡王府信件的舉動。蘇培盛此時已經和崔槿汐結為夫妻,他很清楚如果甄嬛事發,自己最在乎的妻子崔槿汐也會受到牽連,便開始提供一些御前資訊給甄嬛,受甄嬛授意繼續給虛弱的皇上遞摺子,幫助甄嬛穩固在後宮中的地位,他這樣做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蘇培盛知道皇帝大勢已去,這樣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到處充滿勾心鬥角的皇宮中生存下去,朋友們你們認為他這樣做對嗎?
-
11 # 一個精緻的老妖婆
《甄嬛傳》中,若說對於皇帝心裡的揣測,誰最深,我想沒人比得過蘇培盛。作為伺候了幾十年的人,蘇培盛可以說連皇帝的一舉一動都把握的“瞭如指掌”,因此有很多小夥伴之前都不禁調侃,“最知朕心莫過於蘇妃啊”。
但明明伺候了這麼幾十年,為什麼蘇培盛最後卻選擇加入了甄嬛的陣營,而背叛了皇帝呢?
皇帝對於蘇培盛的信任已不再,他已成皇帝的棄子作為皇帝的心腹,蘇培盛可以說是深知皇帝的想法,皇帝一開始對他也是信任的,很多事交由他秘密操辦。
但是,從皇帝開始派夏刈擷取果郡王的家信開始,他便深知皇帝對他的信任已不再了。果郡王那一封封家書,是果郡王在被賜死之後,甄嬛徹查皇帝為何突然這樣起疑的時候,蘇培盛帶甄嬛在皇帝的書房裡發現這個秘密的。
我想在他選擇告訴甄嬛這個秘密的時候,他就已經站隊甄嬛了。他大概也深知皇帝不再信任他,才會將這樣秘密的事交給夏刈,而不是他。皇帝此刻已經把他列為甄嬛一膽,如果甄嬛出事,他必定也逃不了干係。既為棄子,何不投靠甄嬛呢?
帝王從來都冷酷無情,但甄嬛對他不僅禮遇有加,更有救命之恩蘇培盛雖說為皇帝跟前最重要的人,他伺候了皇帝幾十年,在他心中,皇帝無疑是最重要的。但在皇帝的心裡,蘇培盛不過是一個奴才,一個知他心、懂他意,又陪伴了他幾十年的奴才。而甄嬛不一樣,甄嬛對於蘇培盛從來都是禮遇有加的。他去給甄嬛問安時,甄嬛都會惦記著他年長,給他賜座。可以說,這對一個奴才而言,是十分少有的禮物。
在甄嬛回宮之際,因思念朧月,便經常讓朧月來壽康宮陪伴。我們都知道,當年甄嬛還是莞嬪的時候,因為心傷,在生下朧月三天便自請離宮,也將朧月交付於敬妃撫養。甄嬛一回來,敬妃十分害怕甄嬛要把朧月要回去,因此她就把蘇培盛和謹汐“對食”的事告訴皇后,皇后正愁抓不到甄嬛的把柄呢,便加大聲勢地把兩人都關進了慎刑司。
蘇培盛作為皇帝身邊最重要的人,如果沒有皇帝的允許,皇后敢去動他嗎?答案是否定的,顯然這個事是得到皇帝的首肯的。即便蘇培盛是他用慣了的人,他還是無法容忍太監與宮女的“對食”之事。
而這個時候,只有甄嬛不顧流言蜚語去解救他們。即便身懷六甲,對於槿汐,她依舊聽著大肚子去慎刑司探望,並告知槿汐,蘇培盛那邊她也會打點。可以說,槿汐與蘇培盛能夠安然從慎刑司出來,再回到宮中伺候,完全是甄嬛一力求得的。
而在兩人被派回各自宮中做事之後,在甄嬛生下雙生子時,更是為蘇培盛和槿汐求得成全,皇帝看上雙生子的喜悅上,才欣然答應。我想,那一刻,蘇培盛的心便已經開始偏向甄嬛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宮中形勢已成以甄嬛為首的定局因為朧月的關係,使得敬妃徹底站隊甄嬛。一時之間,宮女形成兩派,一派是以甄嬛為首的,敬妃、端妃、眉莊等人,一派是以皇后為首的安陵容、祺貴人等人。
在甄嬛生下雙生子後,就被皇帝晉升為熹貴妃,並賜協理六宮之權,地位已經位同副後,更有一雙孩子為她保駕護航,一時之間,可以完全跟皇后抗衡。
在祺貴人舉報甄嬛私通失敗被扁為庶人、安陵容用香殘害子嗣被關冷宮後,三阿哥更被脫去黃馬褂,皇后一派已經無法崛起了。可以說,整個後宮中,形成以甄嬛為首的定局。在皇帝的些許子嗣中,甄嬛更有兩個阿哥在手,幾乎無一人能與之抗衡。
而蘇培盛跟了皇帝這麼多年,這點眼見不可能沒有。他知道皇帝已經年老垂危,所剩日子並不多,這個時候他必須站立一個正確的隊伍,而甄嬛無疑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而除了以上所說的,不少小夥伴認為,蘇培盛選擇甄嬛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愛情。因為他的愛人槿汐始終是甄嬛最得力下屬。
在我看來,這的確也可能是他選擇甄嬛的原因之一吧。不過,你得要相信,蘇培盛是個有著長遠目光的人,愛情大概只是佔據一小部分罷了。說到底他還是最聰明的。
-
12 # 給給愛盪鞦韆
蘇培盛是無路可選了。扳倒年大將軍這件事,他這個宦官都有吹風的功勞,他是皇帝心腹,這是無可置疑的。
其他人說的皇帝因為槿汐把他往慎刑司關了兩天,這都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從皇帝用夏刈開始的。蘇培慎已經預見到了自己即將成為一枚棄子,而且他深知皇帝將怎樣對待一枚棄子。
這件事得兩說,一是宦官與血滴子之間,實在是一個對位競爭的關係,譬如明朝錦衣衛與東廠。放任對方成長,自己身為宦官之首,日後若被黨爭所累,對面那種幹髒活的人,豈會留情,一旦以前留的尾巴沒收好,能不能留個全屍都不好說。
二是夏刈手上正在查的事,這是蘇培慎反水的關鍵。自始至終蘇培慎是站在皇帝這邊的,所有對甄嬛的幫扶,其實也都是順水人情,跟皇帝的利益面是一致的,包括迎熹妃回宮這件事,看似弄險,其實之前種種細節,比如皇帝在睡夢中呼喚甄嬛的名字,已經讓蘇培盛明白皇帝的心意。而夏刈做的什麼,蘇培慎其實一直用自己的勢力密切監視,一清二楚。所以他馬上判斷當前事態是十萬火急,第一次越界將情報幾乎是遞到了甄嬛的眼前,這是一個徹底站在皇帝利益對立面的動作,所以我判斷夏刈的事是關鍵。 “彷彿是為了些什麼信。” 當他將皇帝抽屜裡的信遞到甄嬛面前,甄嬛看著一封封落筆熹貴妃安的家書泣不成聲時,蘇培慎已作出了自己的選擇。這裡隱藏條件有二。一,他有能力接觸到這些信。二,他知道這些信的內容事關重大。那麼這之前有一個動作就是蘇培慎早已接觸過這些信,並且細細閱讀。我們不知道他究竟輾轉苦思了多久,也不知道這個決定究竟是不是一瞬間落成的。 但他可以給槿汐轉述訊息,可以透過中間人遞,自己抽身乾乾淨淨。他卻選擇了不僅說,還親自將熹貴妃帶到皇帝書房取信示之,順帶還提了一嘴夏刈。
人人都是棋子,人人也都是下棋人。這一個動作,就是一份給甄嬛的投名狀。而當甄嬛抬起頭,猩紅的淚眼充滿著殺意時,蘇培慎知道,成了。
皇帝派夏刈正在調查的是六阿哥的血統問題。毫無疑問,一旦事發,熹貴妃整派都將會被打掉。如果皇帝不棄自己,皇帝會像當初籠絡嬛嬛鬥華妃那樣, “來,我給你個機會,陪我演一齣戲。” 像籠絡甄嬛殺果郡王那樣, “來,我知道他不好,你幫我搞他,事成之後你就洗脫嫌疑。” 像籠絡太后殺隆科多那樣 “來,以前的事我都知道,幹掉他我們就翻篇了。”
會起碼給蘇培盛一個向自己表忠心的機會。但夏刈查的事情,從頭到尾把蘇培慎排除在外,分明是預設,你已是熹貴妃一黨!蘇培盛跟了皇帝這麼多年,怎不知上面提到的樁樁件件,怎不知皇帝的行事作風。也許他一直在等這個“最後通牒”的機會,因為事情已經很明顯,自己跟槿汐的關係人盡皆知,除非皇帝給他這個切割的機會,否則沒好果子吃。不動就是死。
棋子已預見到自己即將成為一枚棄子,所以棋子本身不得不成為棋手。
不好說皇帝真給了那個機會的話會怎麼樣,我偏向於他會選擇自己,放棄槿汐。那故事的整個結局都將被影響,所以作者也不得不讓他無路可走。並不生硬,因為皇帝的疑心病卻是如此。蘇培慎無路可選。
-
13 # 葛大小姐
一是蘇培盛幫著甄嬛偷看養心殿裡截獲的果郡王的私信,這個冒天下之大不諱的舉動說明他是傾向於甄嬛的,如果覺得這個理由還不夠充分的話,最後,寧嬪當著皇帝的面偷偷換藥,甄嬛氣死皇上,而作為皇上最後一道防線的蘇培盛卻始終沒有出現,這就證明他不但知情,而且是密切配合。
蘇培盛伺候了皇上幾十年,貴為太監之首,為什麼最後關頭選擇了背叛呢?瞭解宮鬥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整個皇宮內外,眼皮子最淺、最有眼色的人不是大臣、不是嬪妃,也不是宮女,而是太監們。
太監們從小就去勢,乾的是侍奉人的工作,地位卑賤,就算是混到總管仍然都是奴才,他們雖然外表風光,實際上人人都看不起,所以,太監的心非常敏感,他們只能依附別人的寵愛而活著,一旦失去依靠,就會下場堪憂。
蘇培盛 也不可能例外,正是因為他跟著皇上幾十年,更加清楚緊要關頭自己應該依靠誰,站在誰的陣營裡?
蘇培盛的背叛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從以下幾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他的背叛軌跡:
一是蘇培盛是個人精,知道自己該選擇哪條路。我們從蘇培盛與年羹堯少數的幾次交集就可以看出他的精明。年羹堯在門外坐等宣召,因為看不起閹人,就讓蘇培盛的徒弟小夏子給自己搬椅子,蘇培盛雖然滿臉堆笑,但是回頭就繪聲繪色的告訴皇上“就連十七爺出去的時候,年大將軍也沒有起身”,話鋒一轉“年大將軍勞苦功高,又有誰敢與年大將軍計較呢?”,蘇培盛深知皇上對臣子的猜忌,一句“勞苦功高”就踩到了皇帝的痛點上,加深了皇上對年羹堯的壞印象,其精明、察言觀色的本領不同一般。
所以,蘇培盛久在宮中,早就練就了見人下菜碟的好本事,他清楚的知道跟著誰有肉吃,這個本領教會他,在宮裡,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誰最有權勢,誰就是自己的終身依靠,就連皇上都不是絕對可靠的人,雖然他從小跟著皇上,很有感情,但是目睹了甄嬛的崛起,他知道皇上已經大勢已去,為求自保,向甄嬛靠攏才是自己的唯一途徑。
二是皇上的無情,逼著蘇培盛做出抉擇。慎刑司那件事,讓蘇培盛對皇上的忠心徹底動搖了。蘇培盛和崔槿汐是“對食”關係,這一點甄嬛不但知道,還是持支援的態度,但是僅憑這一點還不足以讓蘇培盛背叛,而他和崔槿汐的瓔珞事件發生後,被皇后抓住實錘,兩人同時入慎刑司受罰,其實,“對食”這種事可大可小,之所以鬧到最後,蘇培盛也進了慎刑司,其實這是皇帝的主意,沒有皇上的首肯,誰敢去抓他身邊的人,打狗還得看主人呢,抓蘇培盛這簡直是打皇上的臉,當皇后來告蘇培盛的黑狀時,只要皇上說一句“蘇培盛我用慣了,小懲大誡吧!”,蘇培盛也不可能進慎刑司,所以,進慎刑司這件事上可以看出,皇上已經拋棄他了,沒有半分情面。
就算進了慎刑司,蘇培盛本還對皇上抱有希望,他為了自己的愛人,寧願受酷刑也絕不鬆口,連累槿汐,可見他對槿汐的愛確實達到了真愛的級別,同時,他心裡一直還對皇上抱有希望,憑自己侍奉皇上多年,他還不會見死不救,他還是小看皇上的鐵石心腸了,為了不得罪皇后,皇上決定放棄蘇培盛,他不但這樣做,還勸為槿汐求情的甄嬛,“你若是捨不得崔槿汐,朕叫內務府再給你挑更好的”,可見他是多麼的無情。
皇上可以不要蘇培盛,但甄嬛不能不要崔槿汐,所以甄嬛挺著大肚子來求皇上,皇上一句“宮裡有兩位有孕的嬪妃,見不得這些打打殺殺的。”這才放了兩個人,由此可見,皇上不是不念蘇培盛從小伺候他的情面,而是考慮到妃子有孕不能殺人,說白了,他會放了二人,不過是因為寵著自己的妃子而已,跟蘇培盛陪王伴駕多年的情分,真沒多少關係。
蘇培盛不傻,他雖然被放出來向皇上謝恩,皇上還把槿汐賜給他當妻子,其實,自從進入慎刑司,他就已經明白了,皇上並不在意他這個奴才,他對皇上的也不應該有太多的幻想,反倒是甄嬛挺著大肚子為他和槿汐求情才是真真切切的情分,面對皇上的薄情甄嬛的有情有義,他心中的天平自然傾向於甄嬛,所以,蘇培盛這個人,是皇上親手推到甄嬛那裡的。
三是甄嬛對蘇培盛的尊重,讓他看到了希望。所有人的閹人都有自卑感,華妃自帶家族優越感,從不把蘇培盛這些人放在眼裡,對他們表面上客氣也是看在皇上的面子上,沈眉莊的尊重是因為她骨子裡遵守的苛刻的規矩,而在甄嬛眼裡,丫鬟也是人,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麼差別,甄嬛從沒有把蘇培盛當成閹人當成下人看待,而是一個正常人,她默許崔槿汐與蘇培盛結成“對食”關係,不僅僅是拉攏蘇培盛,而是從內心感到,作為一個正常人,也應該有情感上的需求。
甄嬛對蘇培盛的尊重隨處可見,不管她是得寵還是被冷落,對蘇培盛都是蘇公公長蘇公公短。
從劇中可以看出,所有的太監沒有一個是坐著的,都是站著的,而在甄嬛那裡,蘇培盛是可以坐下的,蘇培盛成了全劇唯一一個做過凳子的太監,可見甄嬛對蘇培盛的尊重,不是光靠小恩小惠,這在尊卑有別的紫禁城裡,對一個太監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四是皇帝的不信任,讓蘇培盛徹底絕望。皇上對蘇培盛的不信任有兩個集中表現,一個就是剛才所說的蘇培盛和崔槿汐被關進慎刑司,因為蘇培盛與甄嬛走的太近,再加上他和崔槿汐的特殊關係,皇上不再信任他,正好皇后想透過整治崔槿汐、蘇培盛來搬倒甄嬛,皇上正好借刀殺人,藉機除掉身邊這個隱患。
皇上把蘇培盛在慎刑司裡關幾天,這都是小事兒,真正的大事兒,是皇上讓夏刈秘密調查甄嬛,從這件事兒上,蘇培盛已經預感到自己成了一枚棄子,宦官和血滴子之間,從來就是競爭關係,就好比明朝的東廠和錦衣衛,皇上放任對方成長,將機密任務交給血滴子,自己作為宦官首腦,必將被黨爭所累,日後能不能留個全屍都是問題。
而且夏刈正在調查的事情,與蘇培盛密切相關,皇上派夏刈調查的正是六阿哥的血統問題,毫無疑問,一旦事發,甄嬛一黨一定會毀滅,自己和槿汐已經是官宣的夫妻關係了,也就是說和甄嬛一黨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甄嬛死,自己亡。
夏刈奉旨調查這件事兒,從頭到尾都把蘇培盛排除在外,很明顯,已經把他視為甄嬛一黨,蘇培盛這個人精,眼看著甄嬛地位越來越高,後宮無人能敵,她帶著四阿哥就是代表皇權的未來,而皇上臥病在床,種種跡象表明他已經快不行了,這個時候再不做出正確的選擇,自己必死無疑。
所以,蘇培盛背叛皇上,投靠甄嬛是他唯一的選擇,這與良心無關!
皇帝精明一世,卻低估了甄嬛的心機,低估了寧嬪對自己的仇恨,還算錯了蘇培盛的立場,更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了血滴子的本事,沒有了皇后、年妃對甄嬛的制約,後宮也就失去了平衡,他對髮妻、對大臣、對嬪妃、對兄弟、對屬下的薄情,最終換來了悲慘的結局,所以,皇帝的死實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
14 # 小沙看劇
甄嬛能給蘇培盛的不僅是權利地位和心上人,還有蘇培盛最渴望的太監不可能有的尊嚴。
而將不久於人世的皇上,雖然曾經給了蘇培盛風光無限,可終究知把他當個奴才,絲毫不顧及幾十年的主僕之情。
蘇培盛何許人也,在暗流湧動的後宮裡,他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從小便開始伺候皇上,對皇上的心思瞭如指掌。
蘇培盛正是憑藉著自己善於察言觀色,為人低調內斂謙卑恭順做上來風光無限的總領太監。
雖然後宮中的妃子小主皇后,表面都對自己禮遇有加,但是她們骨子裡或多或少都之只當他是個下人,甚至是“閹人”。
唯獨特立獨行的甄嬛和其她人不同,甄嬛踩高不踩低的性格,對蘇培盛的禮遇有加給了蘇培盛渴望的尊嚴。
當蘇培盛到甄嬛宮中辦事的時候,甄嬛會給蘇培盛賜座,給蘇培盛主子同坐的殊榮,正是由於甄嬛對蘇培盛的態度不同於常人,才讓蘇培盛知道甄嬛的為人,為日後的臨陣倒戈埋下伏筆。
陪在皇上身邊幾十年的蘇培盛算是“人精”了,都說伴君如伴虎要是伴的是隻將死的老虎,那就要考慮選個潛力股站隊了。
經過激烈的後宮爭鬥皇后華妃都敗給了甄嬛,大清朝未來的天掌握在甄嬛的手中,繼承皇位的不是四啊哥就是六啊哥。
所以蘇培盛沒得選只能加入甄嬛的隊伍,才能在權利更替的過程中,成為擁護新皇扶甄嬛上位的大功臣。 甄嬛給了蘇培盛尊嚴,給了蘇培盛未來大功臣的機會,或許只能動搖蘇培盛背叛皇上的心。
真正讓蘇培盛毫不猶豫的“背叛”皇上的原因,是因為皇上讓蘇培盛寒了心,另外自己的心上人槿汐是甄嬛的心腹。
話說身為太監的蘇培盛是皇上身邊的紅人,自認為幾十年陪伴的皇上很器重自己。雖然是閹人但蘇培盛也渴望有人疼,老了有人陪因此他愛慕槿汐多年礙於身份地位愛而不得。
甄嬛被貶出宮槿汐為求蘇培盛幫忙讓甄嬛回宮,不得已委身蘇培盛,好在兩人患難見真情在一起了。可這件事卻被皇后知道為扳倒甄嬛趁機發難,“夫妻二人”雙雙被打入慎刑司受盡刑罰。
蘇培盛本以為皇上會念及多年舊情從輕處罰,可他心寒了在皇上心裡他終究是個奴才,只有甄嬛肯聽著個大肚子不顧自己安危替他們“夫妻”求情。
所以當蘇培盛重獲自由對甄嬛更加是感恩戴德,對皇上多了幾分厭惡和仇恨。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經過“對食”被告事件后皇上對蘇培盛的信任不像從前。面對讓自己心灰意冷即將駕崩的皇帝,蘇培盛當然會選擇自己心上人的主子未來帝國的掌權人的老媽甄嬛當靠山了。
換個給自己尊嚴地位和心上人的主子,何必為個把自己當奴才不近人情的皇帝愚忠呢?
-
15 # 滿月尋桂子
不是蘇培盛先背叛皇帝的,而是皇帝已經不信任蘇培盛了!
皇帝給果郡王賜毒酒那次,全程都是小夏子在左右侍候監視甄嬛,而蘇培盛從始至終沒有出現。夏刈刺探的果郡王給浣碧的家書裡,每一封都有”熹貴妃安好”字樣,皇帝殺心又起。
皇帝直接對甄嬛說:一切朕都安排好了,他此刻在桐花臺等著朕與他宴飲,你代替朕,朕等你的好訊息(皇帝把毒藥按在甄嬛手心)。
此刻全是皇帝身邊的人,皇帝不讓蘇培盛在場,甄嬛訊息無法遞出,只有說:容臣妾更衣。
皇帝一把攥住甄嬛說:用不著更衣!朕的嬛嬛永遠是那麼美麗,朕若是老十七也會甘心情願地喝下你親手調製的毒酒。小夏子,送熹貴妃去桐花臺。
小夏子端著毒酒,寸步不離地把甄嬛送到了桐花臺。果親王聽到推門聲,以為是皇帝到了,趕緊躬身說:給皇上請安。
小夏子:皇上宿醉未醒,讓娘娘先陪王爺飲酒,奴才這就去請皇上。
小夏子招手,把侍候的宮人都帶出去,並帶上門,屋裡只剩下甄嬛與果親王。
此時的小夏子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給餘鶯兒剝核桃,剝到手流血的小夏子了。此時的以夏子,幹練,世故,老道,從容不迫,皇帝用起來得心應手。甄嬛得以從甘露寺回宮,全憑蘇培盛一力引導,現在皇上知道甄嬛與果親王有私情,懷疑雙生子不是他的孩子,蘇培盛自然脫不了干係,讓夏刈調查此事時,自然也會知道蘇培盛把他查書信告知熹妃之事,悉數報告皇帝。
而且崔槿汐對甄嬛死心塌地,蘇培盛早已不自覺地偏向甄嬛,這些皇帝自然明白,所以皇帝在毒死果郡王這件事上瞞著蘇培盛,只用夏刈與小夏子,而小夏子與皇帝配合的也是圓滿、妥貼。
甄嬛從桐花臺出來後,小夏子上前:娘娘出來了。
夏刈也從臺基下上來:奉皇上旨意,若是娘娘出來便宣讀聖旨,若是除了娘娘之外還有別人出來,那麼無論娘娘也好,誰也好,一律格殺無論。
甄嬛直著嗓子說:本宮安然無恙,巳經出來了,果親王暴斃。
小夏子過夏刈從懷中掏出的聖旨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宮失德,朕遙感六宮無主,故令熹貴妃暫領六宮事宜,位同副後,欽此。
小夏子讀完對甄嬛說:娘娘,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喜事。
甄嬛像沒有聽見,神情恍惚地往前走。小夏子攙住說:皇上知道娘娘累了,讓奴才先扶娘娘回宮。
小夏子雖然已經深得皇帝的心,但蘇培盛畢竟服侍了他幾十年,他用起來舒服,尤其是果郡王死後,皇帝還是讓蘇培盛近身侍候。但蘇培盛知道皇上馬上就要成昨日黃花,身體就像秋風中的黃葉,不知哪陣風來就會吹落。後宮已是甄嬛的天下,況且從甄嬛入宮到現在,主僕關係一直很好,此時不緊傍甄嬛,更待何時! -
16 # 諸君看電影
蘇培盛是從皇帝小的時候就一直跟著,一直到最後老了,才換了一個新的太監。雖然蘇培盛算得上皇上眼前的紅人,不過皇上卻並沒有真的把他重視起來,這也就導致了後來蘇培盛的背叛,間接導致了皇上被甄嬛毒死的事情。
蘇培盛捱了一刀,沒了兒女送終。整日家伴在帝王左右。戰戰兢兢,討好獻媚的日子不好受。他能做的,只有多多撈取錢財,以備年邁時不受困苦。他內心渴望的,就是晚年時能有一個合心意的人相伴,不至於寂寞沙洲冷。瑾汐的回心轉意,讓蘇培盛喜出望外,為了瑾汐,自然也愛屋及烏的幫了甄嬛的大忙。 蘇培盛雖自幼服侍皇上長大,但在皇上眼裡,奴才最主要是忠心,機靈,用的順手,一旦侵犯了他的利益,或者看不順眼,完全可以除之後快。從不會因為某個奴才相處的很長久,對其手下留情。皇上的絕情,不懂得關心理解蘇公公的苦衷,讓蘇培盛對其死心。放任甄嬛下毒手而不理不睬。 從崔槿汐同意嫁給他開始,他就在不損害皇帝利益的時候,明裡暗裡幫甄嬛了。我覺得不是背叛皇上。皇上寵幸誰不是寵幸,況且蘇公公應該知道甄嬛他爹是冤枉的,他相信崔槿汐的為人,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與其說他是因為崔槿汐而助甄嬛一臂之力,不如說,崔槿汐給了他最好的理由或者說是藉口,成為甄嬛集團下的一員。 而且後面夏刈手上正在查的事,這是蘇培慎反水的關鍵。自始至終蘇培盛都是站在皇帝這邊的,所有對甄嬛的幫扶,其實也都是順水人情,跟皇帝的利益面是一致的,包括迎熹妃回宮這件事,看似弄險,其實之前種種細節,比如皇帝在睡夢中呼喚甄嬛的名字,已經讓蘇培盛明白皇帝的心意。而夏刈做的什麼,蘇培慎其實一直用自己的勢力密切監視,一清二楚。所以他馬上判斷當前事態是十萬火急,第一次越界將情報幾乎是遞到了甄嬛的眼前,這是一個徹底站在皇帝利益對立面的動作,所以我判斷夏刈的事是關鍵。 “彷彿是為了些什麼信。” 當他將皇帝抽屜裡的信遞到甄嬛面前,甄嬛看著一封封落筆熹貴妃安的家書泣不成聲時,蘇培慎已作出了自己的選擇。這裡隱藏條件有二。一,他有能力接觸到這些信。二,他知道這些信的內容事關重大。那麼這之前有一個動作就是蘇培慎早已接觸過這些信,並且細細閱讀。我們不知道他究竟輾轉苦思了多久,也不知道這個決定究竟是不是一瞬間落成的。 但他可以給槿汐轉述訊息,可以透過中間人遞,自己抽身乾乾淨淨。他卻選擇了不僅說,還親自將熹貴妃帶到皇帝書房取信示之,順帶還提了一嘴夏刈。
人人都是棋子,人人也都是下棋人。這一個動作,就是一份給甄嬛的投名狀。而當甄嬛抬起頭,猩紅的淚眼充滿著殺意時,蘇培慎知道,成了。
皇帝派夏刈正在調查的是六阿哥的血統問題。毫無疑問,一旦事發,熹貴妃整派都將會被打掉。如果皇帝不棄自己,皇帝會像當初籠絡嬛嬛鬥華妃那樣, “來,我給你個機會,陪我演一齣戲。” 像籠絡甄嬛殺果郡王那樣, “來,我知道他不好,你幫我搞他,事成之後你就洗脫嫌疑。” 像籠絡太后殺隆科多那樣 “來,以前的事我都知道,幹掉他我們就翻篇了。”
不好說皇帝真給了那個機會的話會怎麼樣,我偏向於他會選擇自己,放棄槿汐。那故事的整個結局都將被影響,所以作者也不得不讓他無路可走。並不生硬,因為皇帝的疑心病卻是如此。蘇培慎無路可選。
-
17 # 十三盤娛樂
到最後不背叛不行了,蘇培盛在皇宮裡做了一輩子的奴才,看慣了勾心鬥角,也看透了人心,經過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他只是選擇了一個可以保證他晚年安全度過的主投靠而已。
蘇培盛雖然和皇上一起長大,但是他深刻的明白自己在皇上的眼裡僅僅只是一個奴才。作為陪伴皇上一起長大的蘇培盛,皇上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都能猜透皇上的一舉一動,所以他經常說:伴君如伴虎。”也看到皇上不管在處理自己的兄弟還是自己的妃子時,都殺伐果斷;在蘇培盛的內心深處早就知道自己在皇上心裡一文不值,即便是一起長大;但是蘇培盛從小被教育的理念就是忠誠,所以他所謂的“背叛”也是經過了一系列的契機。
蘇培盛喜歡上了槿夕。一開始蘇培盛對甄嬛都多有照拂,一方面是因為他明白皇上的心裡是很喜歡甄嬛的,另一方面是他喜歡上甄嬛身邊的槿夕;蘇培盛作為公公早已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了,也註定他的晚年不會有孩子常伴左右,在這諾大的皇宮裡,蘇培盛的內心是非常孤獨的,但是當他看到槿夕,內心燃起了一絲火苗。
當他和槿夕終於在一起時,卻被皇帝打入了大牢,在蘇培盛失望之時,甄嬛救了他們,這個時候他的內心是感激涕零的。起初蘇培盛向槿夕表達了愛意,但是遭到槿夕的拒絕,後來為了救甄嬛,槿夕就接受了蘇培盛,這在皇宮裡太監和宮女在一起叫“對食”,雖然皇宮裡明面不允許這種“辦公室戀情”的,但是私下裡皇帝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沒想到皇后知道後,為了對付甄嬛,就以打擊“不正之風”之名就把蘇培盛和槿夕關入了大牢,此事雖是皇后所為,但是也是得到了皇帝的允許的,蘇培盛沒想到皇上如此絕情,他“談戀愛”而已,就要殺了他。
蘇培盛失望的同時也對自己的未來沒了希望,因為在這皇宮裡他只忠於皇帝,作為皇帝的貼身總管,也多多少少的得罪了不少人;但是他沒想到甄嬛懷著孕去找皇帝求情,並且最後也把他們救出了宗人府;這時候的蘇培盛不管是愛屋及烏的心理,還是明白了關鍵時刻還是需要對他人有所依附的心理,總之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蘇培盛也想明白了很多。
看透生死的蘇培盛更知道看風向行事。甄嬛生了雙生子之後,被封了貴妃,地位尊崇,更有聰明睿智的四阿哥傍身;而這個時候的皇宮裡太后已經死了,皇后也被廢了,皇帝的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整個後宮已經是甄嬛的天下了;而甄嬛的兩個妹妹也分別嫁給了非常有勢力的果郡王和慎郡王,勢力已經不容小覷了;況且現在的皇帝也已經不信任蘇培盛了,他如果不盡快做出選擇,那麼他知道那麼多皇帝的秘密,結局不是死就是等皇帝死了去守陵。
所以在一系列的情形之下,形勢所迫使得他選擇了甄嬛,同時他也看透了一點,身為下人他只能依勢保身,不管誰當皇帝,唯一跟他有關係的就是他的生命安全。
-
18 # 小女人天地
第一點,大家眾所周知的關鍵人物槿汐
蘇培盛愛慕槿汐多年,求而不得,若不是槿汐為了求蘇培盛幫忙,委身答應與蘇培盛結對食,甄嬛也不會那樣風風光光的回宮。後來兩人患難見真情,竟生出真情實意了,還結成連理。槿汐的主子就是蘇培盛的主子,自然就會偏幫甄嬛了。第二點,對食事件,讓蘇培盛看清冷暖
無論蘇培盛從前在皇上面前多麼風光,稍微有一點錯處將會萬劫不復了。敬妃發現蘇培盛和槿汐對食後告發給皇后,皇后好不容易抓住甄嬛身邊人的錯處,果斷雷厲風行,鐵腕手段,將二人打入慎刑司。在慎刑司裡,兩人都吃了不少苦,若不是甄嬛身懷六甲還拼勁全力的就他們,怕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相反蘇培盛全心全意侍奉的皇上卻沒有半點念舊情。正是這樣強烈的對比讓蘇培盛對皇上涼了心,自然而然又靠近了有恩於他的甄嬛。第三,甄嬛的尊重與看重
蘇培盛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誰都想拉攏,誰都看重,這點毋庸置疑。但是甄嬛與其他小主最大的區別就是她不拜高踩低,不輕視下人,不瞧不起他們。相比安陵容蔑視稱他們為閹人,餘答應故意為難小夏子,甄嬛對下人好多了。是甄嬛暗示皇上將槿汐賜給蘇培盛正式做妻子,他才抱得美人歸。蘇培盛去永壽宮辦差,甄嬛還賜坐,和主子一同坐這對一個奴才來說是莫大尊重。蘇培盛講情義,懂進退,選擇甄嬛也就不奇怪了。第四,宮中形勢大變,看風向行事
甄嬛回宮後,生下雙生子後封貴妃,又有聰明睿智的四阿哥傍身,她的身份絕不是一般寵妃比得上的。太后死了,皇后廢了,皇上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端妃,敬妃都不拿事,整個後宮就是甄嬛的天下了。在內議儲的兩位皇子都在甄嬛手上,在外甄嬛的兩個妹妹分別嫁個了果郡王和慎郡王,政治上的力量也是絕對強悍的,所以甄嬛成為太后大勢所趨。
況且皇上也不再像從前那般信任他了,不然不會很多事情都吩咐夏刈去做,果郡王被毒死的那夜全程是小夏子陪伴監督甄嬛而不是蘇培盛了。這麼多原因交織在一起,最懂得取捨的蘇培盛怎麼會不懂順勢而為,背叛皇上,選擇甄嬛呢!
-
19 # 八卦氣象臺
《甄嬛傳》中,蘇培盛絕對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不僅深得皇上的信任,而且眾嬪妃對他也是十分尊重,連華妃也都敬他三分。而蘇培盛最後選擇加入甄嬛陣營,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崔槿汐的影響《甄嬛傳》中,蘇培盛一開始就有意與崔槿汐結成對食。但奈何郎有情妾無意。跟著太后多年的槿汐眼界高,不甘心與蘇培盛蹉跎後半輩子。但蘇培盛並沒有因為槿汐的拒絕而放棄,還一直對她很好。
到後來,出宮的甄嬛想回宮,能想到的得力人選只有與槿汐是同鄉的蘇培盛。槿汐利用蘇培盛對自己的感情,向蘇培盛求助。
蘇培盛二話不說,當即應承了下來。後來在蘇培盛與眉莊的裡應外合外,成功的把皇上引到了林雲峰。後面的話自然不用說,甄嬛成功的回宮了,槿汐也順理成章的與蘇培盛在一起了。
槿汐為了甄嬛能豁出自己後半生的幸福,後面自然會在蘇培盛耳邊吹風。日積月累下,蘇培盛的心自然向著甄嬛了。
甄嬛的救命之恩蘇培盛不小心把槿汐送給他的瓔珞曝露了,被想撫養朧月的敬妃告到了皇后那裡。急於抓甄嬛把柄的皇后自然不會錯失這次機會,一舉將蘇培盛和崔槿汐送進了慎刑司。根據劇情,進了慎刑司的人,能活著出來的屈指可數。
為了槿汐,甄嬛不顧八個月的身孕,到處求情找關係,甚至不顧忌諱親自到慎刑司看槿汐,最後終於在端妃那裡找到了求救方法,將蘇培盛和槿汐救了出來。
甄嬛的這份情,跟著甄嬛好幾年的槿汐尚且感激得五體投地,就更別說蘇培盛了。
蘇培盛雖然是個太監,但做起事來卻是一個坦蕩蕩的君子。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同樣,蘇培盛將這個仇記在了皇后身上。對甄嬛的恩情,他是牢牢的記在心裡,有必要的時候,必定全身以報。
甄嬛的實力讓他順勢而為蘇培盛跟著皇上十幾年,對後宮的事事非非門清,對皇后的德行應該十分了解。特別是在電視劇後期,皇后陣營為了扳倒甄嬛,差點讓槿汐再次遭殃。看慣了後宮風雨的蘇培盛,也看出了皇后陣營的陰險歹毒。再加上三阿哥天資平庸,四阿哥頗有帝王風采,皇上又對六阿哥喜愛有加。此時的蘇培盛,雖然還是皇上身邊的人,卻也在為自己的退路作打算了。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雖然三阿哥是長子,但以皇上對他的態度,繼承大統頗有難度。那皇子中,就只有四阿哥和六阿哥了,這兩位阿哥,都是甄嬛的兒子。這樣比較下來,跟對甄嬛就沒錯了。
四阿哥登基後,蘇培盛和槿汐再沒有出來,應該全身而退頤養天年去了。
蘇培盛在服侍皇上時,能投其所好,深得皇上信任;面對年羹堯的羞辱,忍辱負重一言不發;面對安陵容說“閹人”時,不卑不亢的說出“閹人也是人”。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這樣一個有立場有眼光的蘇培盛,又怎會不為自己留後路?
-
20 # 入行娛樂
把蘇培盛推到甄嬛身邊有兩件事:第一件是蘇培盛和槿汐的事情被發現,皇上把他們二人關入慎刑司,不曾救他們;第二件是甄嬛生了龍鳳胎,幫他們二人求了皇上恩典,可以光明正大往來,從此便名正言順。這兩件事足以把蘇培盛推到甄嬛身邊。
槿汐為了幫甄嬛回宮,去找蘇培盛,相當於是把自己交出去了。蘇培盛對槿汐向來有情義,因此就算回宮以後,蘇培盛和槿汐也常有來往,只不過都是躲著人。卻不料被敬妃撞破,皇后借勢發作,告訴皇上,皇上為了皇后的面子,為了震懾宮闈,就把二人關進了慎刑司。
皇上說是為了以正宮闈,但是更多的是覺得自己臉上沒面子。這種事說出去總歸不光彩,而且蘇培盛是自己身邊的人,還是首領太監,這種事傳出去,皇帝的臉還要不要了!皇帝為了儲存自己的臉面,必須要給點懲罰。
皇帝需要一個臺階下,所在在端妃跟皇帝說,太監宮女總歸有情,雖然不能男歡女愛,卻也是情理之中,總不能存天理滅人慾。給了皇帝一個臺階下,皇帝自然也就把蘇培盛放出來了。蘇培盛出來以後,對皇帝陳情:奴才就想和槿汐做個伴!可皇帝卻說,朕就當沒聽到過這句話!
雖然皇帝放出來了兩個人,卻也還是要臉的,他不想看到自己身邊的人如此不檢點,被宮人在背後指指點點的,因此他必得鐵腕治之。相比於皇帝的無情和寡情,甄嬛就顯得仁慈多了。知道他惦記槿汐,就告訴他槿汐一切安好,不用掛念,還讓它們以後行事謹慎些,這些都足夠溫暖蘇培盛。
錦上添花有什麼好,不如雪中送炭的情意讓人記得深刻。甄嬛在蘇培盛最窩心的地方給了溫暖,蘇培盛自然就記住了這份恩情。
甄嬛生了龍鳳胎,皇帝要賞賜她恩典,她卻替槿汐和蘇培盛求了恩典,讓他們二人從此名正言順,免了很多煩擾。這對蘇培盛來說,那可真是大恩典,蘇培盛為了記住甄嬛的恩情,就開始報恩。尤其是滴血驗親的時候,蘇培盛有很多的鏡頭都在使眼色,都是在為甄嬛發力。
尤其是滴血驗親之後,宮裡形勢幾乎成了定局。蘇培盛倒向甄嬛也在情理之中,殺了夏刈,為自己以後謀前程,也沒什麼不對。
回覆列表
如果沒有崔槿汐,蘇培盛還是皇上的好“蘇妃”,事事為皇上著想,至死追隨皇上左右,說白了,一個女人毀了蘇培盛與皇上之間的“情誼”。
蘇培盛是打小就跟著皇上的老人,宮中妃嬪但凡有點腦子都該拉攏而不是反推,看皇后對蘇培盛的態度就知道,蘇培盛雖是太監,卻比朝中大臣還有話語權,有時候他的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當初麗嬪嫉妒甄嬛專寵,特意跑到太后耳邊告狀,引得太后提點皇上要雨露均霑,皇上惱怒但不言語,幸得蘇培盛機靈,提前跟內務府的人說麗嬪的綠頭牌沾灰了,就這樣麗嬪被冷落了好久,皇上還沒發落她,蘇培盛就把這事辦漂亮了。
但有些妃嬪就是看不起這些太監丫鬟,祺貴人在滴血認親時主張拷打槿汐,蘇培盛出面反駁“慎刑司那種地方,不死也得脫層皮,即便是還人清白又如何,”後被甄嬛反殺的祺嬪被打入冷宮,得知瓜爾佳氏一族被自己牽連,偷跑出冷宮,被蘇培盛命人亂棍打死,拖至亂葬崗。
甄嬛生下朧月遠走甘露寺,後身懷六甲被迫要重回宮中,槿汐為了拉攏蘇培盛,想與他結為對食,蘇培盛雖對槿汐有情但又不想勉強,便一再對她們主僕給予幫助,甄嬛得以回宮少不了蘇培盛的功勞,槿汐感激時不時的關心他,此舉動被敬妃得知告發他們穢亂後宮,皇后藉機打壓甄嬛,把槿汐和蘇培盛直接發配慎刑司受刑,慎刑司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甄嬛知道,皇上怎會不知。
但礙於皇家顏面,皇上有心救卻吐不了口,甄嬛為救他們東奔西走,求皇后、託端妃,能走的關係都走了,蘇培盛是個知道感恩的人,他出來之後並未放棄與槿汐的對食,仍然想求得皇上的同意,最後皇上一句“就當我什麼都沒聽見”,雖沒同意但也預設,竟也讓蘇培盛感激涕零,從這裡可見蘇培盛對槿汐真是痴心一片。
甄嬛生得雙生子,皇上問甄嬛求什麼恩典?甄嬛二話沒說,直接替槿汐和蘇培盛求了光明正大在一起的恩典,蘇培盛既以得到如此優待,內心已慢慢像甄嬛靠攏。
後經歷了滴血認親、摩格進京、甄嬛和親等事件,皇上開始疑心甄嬛與果郡王有私,並派夏刈暗查果郡王家書,果不其然,果郡王的每封家書都有熹貴妃安等字樣,殺心頓起,特意找來甄嬛讓她證明自己與果郡王無私情。
當時蘇培盛不在,伺候皇上的只有小夏子,而甄嬛藉口要回去更衣,也被皇上攔下,可見皇上是怕她回去通風報信,一直叫小夏子陪著她去見果郡王,如果換做蘇培盛在場必然不會把甄嬛逼的如此狼狽,在後期,皇上甄嬛疑心時,對蘇培盛也不在信任,蘇培盛未雨綢繆,早就知道皇上對他不似從前,早早改投明主才有出路,更何況這個明主還是他媳婦的主子。
改投甄嬛,既保全自己又能跟槿汐雙宿雙飛,兩全其美何樂不為。
蘇培盛並不是莽撞之人,在放棄皇上這顆大樹時,就找好了出路,縱觀當時的後宮已是甄嬛獨大,皇上被所謂的藥丸掏空身體,甄嬛秘密處置了夏刈,暗自操控皇宮,皇上一死,蘇培盛便可和槿汐過安穩日子,不過寄人籬下,刀口舔血的日子,蘇培盛投靠甄嬛是穩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