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夏敏之A有空想看海
-
2 # 跟我學歷史
從這個圖,就可以看出來,楚國的面積比秦國並不小,而且楚國的位置也很好,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方,地域上很佔優勢,可以肯定的是楚國是一個國富民強的大國,人們從心裡上更願意從屬於大國
從人的方面考慮,楚國愛國的思想特別強烈,文臣武將無不如此,更是出現了像項羽祖父項燕這樣的愛國大將,他們在百姓的心中就是祖國的大英雄,就像岳飛那樣的愛國英雄,百姓有著強烈的英雄情懷,這是內心的希望,所有的行動都是心裡作用的結果,所有的楚國人都想當這樣的大英雄,這是他們的內心力量。
楚國被滅,很冤屈,楚國的君主被流放,所有的人都同情楚國人,以楚國作為旗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支援,所有的人都有一顆同情心,這樣更容易拉攏人心
-
3 # 鶴小雙
首先,要搞清楚天下反秦,到底在反對什麼?其次,還要搞清楚,楚國在這裡面代表什麼?畢竟從古至今,這種所謂的反對都是從誅心開始的,而要誅心,首先得掌握輿論導向。這兩個問題搞清楚了之後,題主的問題就解決了。
一、天下反秦,反的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天下試圖恢復的是周朝的分封制商鞅的確是一代奇才,透過他的變法,將秦國變成了一個戰爭機器。要成為戰爭機器,就必須要具備一個核心條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秦孝公時代,商鞅透過極為嚴密細緻的變法,將貴族林立、一盤散沙的老秦人,變成了圍繞在國君周圍,指哪打哪的強大國家。在變法過程中,秦國從老秦人的秦國,變成了贏氏一家的秦國。
對這一點體會最深的是秦惠文王贏駟。贏駟在不懂事的時候,牴觸商鞅的新法,導致自己被秦孝公流放在外。那時候,贏駟對商鞅十分憤恨。等到贏駟懂事,乃至於登基之後,他感受到了商鞅變法對於國君的巨大好處。而此時,孝公已死,以老甘龍為首的秦國舊貴族試圖殺掉商鞅,將秦國恢復到變法前的狀態,即與六國一樣的貴族分封制度。
但他們小看了贏駟。獲得了商鞅變法巨大好處的贏駟,內心早已堅定要將商君之法作為國策貫徹到底。但彼時,贏駟剛剛登基,地位尚且不牢固。為了穩住秦國舊貴族,他殺了商鞅。但商君之法仍然在秦國執行,等到贏駟地位穩固之後,他順便也解決了秦國舊貴族,獨掌秦國乾坤。
商君之法對任何一個君主來說,都有無法阻擋的魔力。他的精髓之處在於,將一國變為一家一姓,將一家一姓變為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國君。這種狀態下的國家,沒有雜音和阻力,其組織動員能力空間絕後。國君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意志,這樣的國家,自然就戰無不勝。但是,這種制度這對於已經推行了800年的分封來說,不啻為一種異端學說。所以,當時六國稱大秦為“暴秦”。本質上,在大秦,國家和貴族都是國君的附庸;而六國中,國君和貴族透過分封制度維持著共治的局面。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秦始皇在讀到韓非子著作之時,那麼的欣喜若狂。因為,他就是新時代的“商鞅”。當然,李斯也是同一類人。自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到秦始皇統一(公元前221年)的160年的時間內,秦國和六國就像是兩種不同世界的國家,他們的國家制度、組織形式、治理體制都不同。
這大概就是六國要反對秦國的主要原因,大周的分封800年了,早已被視為天道正統。而大秦的中央集權造就的戰爭機器讓天下膽寒又排斥。天下或者六國期待美好的分封時代,那是一種和諧的田園牧歌,而暴秦的那種體制讓貴族沒有權力,讓平民成為機器。
二、楚國代表的是分封制度對於中央集權制度最後的反抗和勝利的希望戰國末年,七雄之中,中原的三晉之地,趙魏韓早就被秦國磨損得沒有脾氣。他們躺在百戰之地的中原,瑟瑟發抖。而在秦王於公元前225年發動第一次滅楚之戰的時候,三晉已經滅亡。而燕國一直龜縮在北方,只剩下一口氣。當時,阻礙秦國一統天下的只有楚國。為什麼沒有齊國?因為齊國被燕國差點滅國之後,就如同一隻鬥敗的公雞,在東邊垂頭喪氣,再也不復當年齊桓公之勢。
從史書上看來,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很順利,至少沒有遇到極為難搞的對手。這其中,比較難搞的只有楚國。以下秦滅楚的一段歷史,知道的人可能很多:
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王翦言不用,因謝病,歸老於頻陽。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曰:“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始皇謝曰:“已矣,將軍勿復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一開始,秦王讓李信將20萬兵力攻打楚國,結果一敗塗地,被楚國追著打了三天三夜。秦王聽到李信兵敗的訊息,不顧王者禮儀,連忙跑到鄉下請王翦出山。秦王為表達情況危急,說了“荊兵日進而西”的字眼。
這說明,當時楚國不光反撲了秦國,而且一路西進,快要打到秦國本土了。如果不是這樣,秦王不至於不顧自己身份,主動去向王翦認錯。要知道,王翦代表是的是秦國關中集團的利益。而秦王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必然要在合理的範圍內,不斷削減關中集團利益的。這一點,不光從秦王任用李信等年輕武將能看出,還能從秦王任用李斯等職業文官官僚集團可以看出,還能從讓蒙氏到長城戍邊,遠離朝堂等行為中看出。
秦王主動向王翦認錯並請他帶兵60萬出山伐楚。這就必然意味著,當時楚國的確開始威脅到秦國本土了。這種情勢,逼著秦王不得不暫時向關中集團妥協。而這一點,王翦也很清楚。所以,在他帶兵出征之後,屢次向秦王請賞,無非是為了打消秦王對自己和關中集團的擔心和憂慮。
在楚國乘勝追擊秦國的時候,那時的天下一定歡欣鼓舞。已經滅國的三晉也蠢蠢欲動,北方的燕國太子丹也會鬆一口氣。但人心終究無法反抗規律,秦國的可怕之處在於,他的組織動員能力超強,可以迅速組織兵力,扭轉局勢。於是,楚國,還有天下人,在大秦的鐵蹄之下,發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不甘怒吼。
楚國以及其代表的大周分封體制,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給了秦國重重的一擊。這一擊給了六國以及天下人希望。但希望來得快,去得也快。中央集權下的秦國,以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將楚國帶給天下人的希望澆滅了。
秦始皇死後,天下又開始蠢蠢欲動。為了回到分封制度下的田園牧歌,天下人要反抗暴秦。他們需要一個榜樣和旗幟。首先他們想到的就是曾經帶給天下希望的楚國。更進一步,他們也想到了那一戰中的大楚戰神項燕。為了雙管齊下,他們也想到的更加溫和的公子扶蘇。總之,核心就是反抗中央集權,恢復分封體制。旗幟可以是楚國,也可以是秦國的溫和派。
後面,大楚戰神項燕的後代項羽,圓了天下人的夢想。六國復辟,他自號西楚霸王。但天下勝利麼?並沒有,分封雖得人心,但不符合天道,因為中央集權代表的是更先進的生產力。於是,天道選擇的了中庸的劉邦,開始在中央集權之內,並行分封。多年後,他的子孫,漢武大帝,終於將生產關係與生產力對應起來了:分封消亡,郡縣崛起。秦始皇沒有做完的事,在漢武大帝手中完成。
-
4 # 小楊品史
實力使然,楚國是當時的二號強國,楚國要是不參與,反秦就是句空話!
我們來看一下戰國末期諸侯的實力:
趙國:趙國在長平之戰後,實力大損,而且還要面對北方匈奴的入秦,自保尚且困難,無力扛起大旗。
魏國:魏國在戰國初期很是風光了一把,後來被秦、齊、楚、趙輪番胖揍,只剩下了苟延殘喘的份兒。政策搖擺不定,時而附秦,時而聯合諸侯抗秦。
齊國:五國伐齊,齊國被打怕了,做起了縮頭烏龜,任憑外面世界怎麼打,齊國就是不管不問;雖說有一定實力,奈何就是不出頭。
韓國:韓國是秦國東出的第一站,實力也不濟,不敢起反秦之心,更不敢挑頭——跳得越歡,死得越早。
燕國:和秦國不搭界,沒什麼壓力;再說了,實力也最差,誰願意跟著老么混啊?
楚國:客觀地說,楚國被暴揍的次數和強度,一點兒不比趙、齊弱,但楚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打趴下了總能再次站起來。
戰國末年,楚國滅魯;甚至幹掉了大秦20萬鐵騎;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率60萬大軍報仇,也是小心翼翼,絲毫不敢大意。透過這些戰例,就可看出楚國實力之強大。
-
5 # 常棣tandy
為什麼以楚反秦,天下就能景從響應,六國舊人就能接受?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追溯戰國晚年的歷史,特別是其時楚秦鬥爭的歷史。
戰國晚年,楚國軍事力量雖已就哀,但在關東六國中還是比較強大的。前 260 年秦趙長平戰役之後,六國中與秦同大而足以難秦的,只有楚。秦滅楚,經過了較久的艱苦戰爭。楚被滅後,潛力還在。所以陳勝一呼而楚境震動,關東沸騰,張楚所具有的號召力量,其它關東五國都無法比擬。
一、楚國在關東六國中的政治號召力據《史記·楚世家》,前 299 年,楚懷王被秦國挾持不返,三年後客死咸陽,“楚人皆憐之”。
今天還能見到的《詛楚文》,正反映了這個時期非常緊張的秦楚關係。前278年,秦將白起拔楚國郢都江陵,置南郡。楚雖蹙地,猶得徙都於陳,稱郢陳,即今河南淮陽。楚在郢陳收兵自保,,並相機收復了一部分失地,可見郢陳的楚國還擁有相當實力。
《戰國策·楚策》虞卿謂魏王曰:“夫楚,亦強大矣,天下無敵……,”此事時間在前 248 年或稍後,晚於秦趙長平之戰。“天下無敵”之說雖屬誇張,但仍可從中看到,長平戰後,楚國實力確居東方各國之冠,為諸侯所重視。
所以前 241 年,楚、魏、趙、韓、衛五國之師合縱攻秦,居縱長地位者是楚國而不是其它國家。五國之師敗績,秦兵反攻迫近郢陳,楚王始東走過淮,以壽春為郢都,郢陳當於此時或稍後入秦之手。雖然如此,郢陳楚人勢力並未被秦消滅。從此以後,歷秦滅楚之戰以至於陳勝入陳而稱張楚,楚人反秦的重要事件幾乎都與郢陳之地、郢陳之人有關。總之,楚國沒有由於國都再徙而一蹶不振,仍是秦國兼併的主要障礙。
楚國徙都壽春後,秦楚接觸仍以郢陳附近為多。郢陳迤西與韓國地境相連,而韓秦關係也頻複雜。所以這個地區一旦出現糾葛,往往牽動秦、楚、韓三個國家,對局勢造成重大影響。
韓國長期受秦蠶食,在關東六國中最弱最小,所餘國土只有相當於潁川一郡以及南陽郡一部分地方。秦滅六國之戰,最先選擇這個最弱最小的韓國下手。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韓王表示願意納地效璽,為秦藩臣。兩年之後,韓國正式獻南陽地於秦。比韓國的南陽,已不是前263 年秦武安君所取韓國在河內野王的南陽之地。《通鑑》秦王政十六年:“韓獻南陽地。九月,發卒受地於韓。”胡注曰:“此漢南陽郡之地,時秦、楚、韓分有之。"秦既得兼併南陽郡內的韓地,則此處秦楚力量的均勢,甚至毗鄰地區包括郅陳一帶秦楚力量的均勢,都將受到影響,對秦有利而對楚不利。
在秦發卒受韓南陽地的第二年,即秦王政十七年,奏內史騰(案《史記-六國年表》誤為內史勝)受命為南陽假守。就是這個內史騰,據(史記),於此年率領秦軍滅韓,擄韓王安;據云夢秦簡《編年記》,最晚至秦王政二十年,他又成為秦國的南郡守,統治昔日楚國本土之地。
就騰的經歷說來,可以認定他本是秦國處理其東南地境所接的韓、楚兩國事務的重臣,而不是秦國重要的武將。他雖曾率秦軍滅韓有功,但人們都知道滅韓無需大軍,也絕不會有惡戰,與王翦、蒙武等人出軍征戰的作用不同。以騰的才能和權責言,他能滅弱韓,能出守南郡,卻不能勝滅楚之任。
當然此刻滅楚還不是秦國之所急,秦國眼下所急,主要是處理新獲韓地的善後事宜,防止韓地和毗鄰的郢陳一起出現事端,併為滅楚之戰清掃障礙。這些事,可信騰是主要的參與者。
內史騰滅韓後不久,在秦、韓、楚接壤區域,果然發生過一些事故。騰攻韓,擄韓王安,秦以韓地置潁川郡,在秦王政十七年。《秦始皇本紀》,《韓世家》以及兩處(正義),均如是說。是年《通鑑》記“內史騰滅韓”,胡注“韓至是而亡。”這本是記載明晰,沒有疑問的事。
可是《六國年表》卻記秦滅韓事於十八年。看來如果不是《年表》誤記,秦王政十八年秦韓之間可能發生過比秦得韓地、擄韓王更為重大,更足以作為秦滅韓標誌的事件,只是內容無從知曉。再過兩三年,韓秦關係中的事端就透過以下材料而明朗化了。
二、秦、韓、楚三國接壤的南陽郡考古發掘的材料,可以斷定,它們所反映的是與楚國舊地有關、與楚國勢力有牽連的韓秦矛盾,而且當與上舉《六國年表》所反映的秦王政十八年韓秦間可能出現過的事端屬於同類性質。
根據這些材料,參考諸家研究秦簡有關問題的論著,可以窺測到秦滅韓後,秦、韓、楚三國接壤地區新鄭、郢陳出現了不寧,規模不少,牽動頗廣。先是韓王安作為秦國俘虜,被強制離開韓國舊土潁川,遷居郢陳。韓國舊都新鄭發生叛亂,當是舊韓官民激於國破王遷而發難反秦,而且可能是韓王安致死的原因。
秦國對於韓王安的處置辦法,值得注意。韓亡後,秦國應當有所警惕,以求防範韓地發生反秦事端。照理,秦當徙韓王安遠離舊土舊民,但是實際上卻是就近於楚國舊都郢陳安置。而且昌平君接踵而至,追隨韓王安於郢陳;韓王安死,昌平君即居於韓王之處。這些相連的事使人感到,秦王政似乎是有意把亡國之君韓王安交給事秦的楚公子昌平君看管。這是不符合常情的事。
我懷疑是秦國考慮到三國接壤地帶的特殊環境而採取的一種權宜措施,目的是向這一帶的韓人、楚人表示寬容態度。韓是六國中頭一個被秦王政攻滅的國家,秦對韓王的寬大,可以緩解它國的憂心,有利於秦國各個擊破。
韓國殘餘勢力的異動,看來不久就平息了。在平息韓亂中,楚公子昌平君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此年稍早,有秦將王賁擊楚之事。聯絡王賁擊楚和事秦的楚公子昌平君居郢陳二事考慮,似乎新鄭韓人之叛與毗鄰地帶楚人反秦活動有呼應之勢。而昌平君居守郢陳既是為了看管亡國的韓王,又是為了綏撫難安易動的楚人。昌平君能起這種雙重作用,主要是由於他所具有的特殊身分,同時也由於秦王相信他的忠誠。
新鄭叛平後,韓人反抗轉入低潮,但還有反秦暗流存在。據《史記·留侯世家》及(索隱),我們知道張良的先人五世相韓,張良本人出於潁川之父城,曾學《禮》於淮陽(郢陳)。韓亡時張良已年逾二十。張良本人和他的家人,在韓亡後具有參加新鄭韓人反叛的天然條件。這與張良以家財求刺客為韓復仇事,日後又求力士狙擊秦始皇於博浪沙事,以及秦末說項梁立韓公子成為韓王事,反秦的政治態度是前後一致的。
而且,張良的活動至於郢陳地境,所交頗有楚國舊人。據《項羽本紀》,項羽季父項伯素善張良,張良曾說:項伯“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云云。潁川的新鄭、父城與陳郡的郢陳、項相距不遠,韓楚人民在頻繁交往中宣揚反秦,是很方便的事。所以發生在這一帶的政治事件,往往是此呼彼應,與韓楚之民都有關係。
三、程勝吳廣起義地方為舊楚國核心地帶還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是聚訟紛紜的陳勝鄉里問題。《史記》、《漢書》都說:“陳勝者陽城人也,"又說陳勝是楚人,所以此陽城必為楚地一縣。譚其驤先生根據這個條件,排除了幾種異說,用《曹丞相世家》的資料,認定此楚地的陽城縣只能是南陽的陽城,地在今河南方城縣東六里 。這一見解有說服力。
據前引《通鑑》秦王政十六年胡注,知南陽郡地在戰國末年是秦、楚、韓三國分而有之的,陽城當是南陽郡內的楚地。譚文問世以後,在河南登封告成鎮發現了戰國至漢的陽城舊址,地在秦漢潁川郡境,於是陳勝鄉里為潁川陽城之說又一度引起人們的注意。不過此地在韓都西北,要說它曾經是楚之北境或西楚之地,可能性確實很小。所以此城遺址的發現,還不足以動搖譚先生之說。至於吳廣生地陽夏在郢陳附近,更是沒有疑問的。
陳勝、吳廣所率戍卒,至少有一部分是這一帶的楚民。這與陳勝舉義後立即趨據郢陳,建號張楚,自然有直接關係。南陽、潁川、陳郡這一戰國末年的多事地帶,到秦末又成為反秦基地,並不是偶然的。由於具有獨特的地理、歷史條件,這一地帶醞釀出一場反秦鬥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
四、劉邦、項羽對於張楚事業的繼承陳勝反秦,必趨據舊楚都城郢陳而稱張楚,這是歷史條件和時代意識交相作用於陳勝的結果,而不是任意的選擇。它有積極的意義,也有消極的意義。張楚既立,反秦浪潮迅猛廣闊地從楚地興起,天下景從響應以擊暴秦。沒有其它王國能夠代替張楚旗號。這是張楚成功的一面,也是主要的一面。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來,立張楚意味著以楚反秦,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各諸侯王在反秦旗幟下效尤竟立,以至於動搖剛剛樹立的統一的政治觀念。張楚西擊一無所成,而東方諸侯聲勢卻如此浩大,因此只有組織諸侯聯合反秦,才有出路。
諸侯聯合反秦必須有盟主,張楚自然居於盟主地位。這種情況,實質上就是戰國末年楚為縱長合縱攻秦的重演。所以,張楚之立,對於統一政治局勢的繼續維持,又有消極影響,產生嚴重後果。
國內史家往往把秦末戰爭區分為性質不同的兩個階段,即秦楚之戰和楚漢之戰,前一階段的農民戰爭轉化為後一階段的爭奪統治權力的戰爭。
現在認為,不論如何區分階段,也不論以何者為轉化標誌,都須得承認如下的事實,即秦楚戰爭和楚漢戰爭一脈相承,其性質既能轉化,必有足以形成轉化的內在條件。
這種內在條件,我認為就包含在陳勝張楚反秦的稱號之中。張楚足以反秦,張楚也足以引發諸侯競起。競起的諸侯中,始終以楚的聲勢最大。由此演化為項羽、劉邦之爭,而實際上項羽、劉邦皆楚,這個楚,又是繼承陳勝張楚而來。
項羽面對亡秦以後的一盤殘局,確有難於下手的隱衷,項羽不會自安於長久地與諸侯王並立,不會眼看著業已空出的帝位而毫不動心。所以他除了在分封諸侯王中隱伏心機以外,還有其他一些動作。
第一步,他把楚懷王升格為楚義帝,以楚帝代替秦帝的法統地位,並就此承認帝業的合法性。他自己則暫居西楚霸王,繼續作諸侯的盟主。
第二步,他徙義帝於郴而又殺之,這樣就使楚帝名號暫時空懸起來,使自己有靜觀待變、斟酌處理的餘地。
第三步,他合乎邏輯的措置是,作好各種善後以後,自己名正言順地登上楚帝的寶座。但是項羽沒有邁開這一步,形勢就急遽變化,自己立刻由主動變為被動,作楚帝的機會也永遠消失了。
代項羽為帝的劉邦,雖然用的是漢王名義,但是如前所述,他淵源於楚,是楚的一部分。項羽稱帝不成,並不意味著楚不能帝。不過要奪取帝業,只有楚的名分還不夠,還必須據有當年秦滅六國的形勢。
我們看到,當淵源於楚的漢王劉邦東向與諸侯盟主項羽交鋒之時,他確實是不期而然地居於當年秦始皇滅六國的地位。客觀形勢要求居關中的劉邦之楚消滅居關東的項羽之楚,步秦始皇的後塵,再造帝業。這又出現了反秦而又不得不承秦的問題,出現了以後的漢承秦制,首先而又最主要的是承秦帝制。
張楚以來歷史所呈現的“之”字路走到頭了。只是張楚猶有餘波,表現為漢初關東諸侯王問題迭起,擾攘達數十年之久,在數十年擾攘中,楚的名號總是反覆出現。
回顧戰國末年秦滅六國之際,韓、楚犄角而立,新鄭、郢陳不寧,李信、王翦攻楚,項燕、昌平君反秦等一系列事件,決定了秦滅六國後“亡秦必楚"之說的流行和秦始皇的東南之憂。
不久,戍卒作難,張楚自號,郢陳建旗,項氏北歸,懷王繼統,劉邦滅秦,這一系列決定時局程序的大事,又無一不是過去秦楚關係的自然發展。特別是張楚自號於陳,與十餘年前昌平君易幟反秦於陳之事,甚多相似之處。陳勝召與計事的陳地三老、豪傑,無疑多是當年昌平君郢陳反秦之役的見證人,甚至是參加者。
張楚之立,重新開始了秦楚之爭;劉邦滅秦,完成了張楚之軍西擊強秦所未曾完成的任務。秦楚之爭,最後的勝利者是楚。勝利的楚以劉邦為代表,轉化為漢的皇權,這同時又是秦始皇已開其端的統一的迴歸,帝業的勝利。
(正文完)
-
6 # 星山視覺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是楚國大將項燕在戰死的前一刻嘶喊出的話語,其實,這句產生於反抗暴秦統治的時代名言,除其代表了一種情緒化了的堅定信念之外,又不可思議地與歷史演進的過程吻合。它先驗而無比正確地預言了亡秦的真諦:即亡秦這一事業乃起於楚,又終成於楚。而僅就亡秦這一事實,這句名言還有著雙重應驗。首先,亡秦大業雖成於天下民眾,但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確實當首推三個楚人——陳勝、項羽、劉邦。其次,亡秦的決定性戰役就是在三戶水(今河北臨漳西)一帶展開,楚將項羽率軍戰勝秦軍主力,並接受其投降。從此,秦亡便成了不可逆轉之勢。
另一個原因是楚國腹地遼闊,天下之大楚佔一半,人口眾多,最難攻破,戰國末期秦朝大將王翦率領秦國舉國之兵60萬與楚國決戰,以當時得各種兵力,戰力來分,秦軍銳士絕對是以一敵十的精銳,尚且需要舉國之兵才能攻破楚國,由此可以看出楚國的強大絕不是浪得虛名。
楚國民風彪悍,英才輩出,項羽僅憑八千江東子弟就可以攻破巍巍大秦帝都咸陽,使秦朝滅亡,不可謂不強悍。戰國時期楚國長期諸侯割據,雖擁有天下土地最廣人口最多,但是形不成強大的戰力,如果有人能夠整合整個楚國的民眾團結起來,上令下達,一定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後期項燕之孫項羽正是登高一呼滅了秦國。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是一個比較推崇秦國的人,前期的秦國確實強大的令世界顫抖,軍力財力人力都是當時世界之冠,秦始王嬴政時期更是聚集天下英才,這樣的秦國不統一中國才是怪事。但是戰國不僅僅只是秦國的舞臺,前期的魏國魏武卒,中期的趙國鐵騎,末期的楚國項燕江東子弟都是整個中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軍隊,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橫掃當時的世界各國。有點跑題了,我的意思很簡單就是順應天下大勢,贏得民心,勵精圖治,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它強大的地方。楚國也是一樣。
寫到這裡我深深的為我們偉大中華民族而驕傲,有這樣精彩的歷史,有這樣強大的文明,有這樣善良愛國的民眾,未來世界的中心肯定還是屬於我們,這一天不遠了!
回覆列表
要知道,胡亥得位不正,秦國上下也不是鐵板一塊。在外領兵大將是不是認這個皇帝就有待商榷,更不要說知識分子官員。民眾造反反的的是秦二世。打的口號也是扶蘇,並不是滅秦。地方官員和武將是不是全力以赴抵抗就很難說了。後期以舊楚國為首的集團勢力最大,其它5國實力不足,只能依附楚國,擺出一副唯楚王馬首是瞻的狀態,其實都是各存心思,不是全力滅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