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付禮成

    是先知還是先行沒有絕對的先後,有些事要先知,如經商,要先了解行情,種田要先了解什麼季節種什麼作物。但是對科研來講必須先行而後知,比如你想知道一種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就必須透過各手段去分析,你才可能知道。科學上沒有先知的,首先都是從懷疑開始,懷疑不等於先知,更不等於一定成功,成功取決於行動,在不斷失敗中取得意外的發現和靈感,也就是後知。

  • 2 # 想者10

    實踐出真知。行動有三分財氣。所以必須先行動,別等待,人生苦短。蕭伯納說過:寧可做過而後悔,不可錯過而後悔。

  • 3 # 山澗一清泉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強調的並非知先或者行先,意在強調知與行的統一。

    所謂知,就是對事情各方面的思考與瞭解,只有搞清楚了才能開始行動;所謂行,就是將那些自己弄明白的東西付諸實際行動,唯有如此才能獲得成功。

    陽明心學,重在告誡我們要體悟實用之學,知識若只停留在口頭,非聖人之學。

    吾性自足,無假外求。人皆可成聖,人皆可成佛。看似唯心理念十足,實則是開啟了一個全民啟智社會,陽明心學是全民啟蒙之學,若非滿清入關,我們肯定提前百年進入現代社會。

  • 4 # 山水之間我心光明

    知行合一是明陽心學的主要內容之一。關於先知還是先行這一問題我認為還是要先行。

    首先知易行難是我們多數人的通病和短板,要加長這一短板必須先行動起來,只有行動中才能出真知。不行而知,你所得到的知僅僅是別人的知,是二手的知,是模糊的知,甚至是錯誤的知。只有實踐,在實踐中去借鑑學習別人的知,你才能獲得形成自己的知,進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行,做到知行合一。

  • 5 # 新凹凸哥

    我收藏了一句話,極為重要,遇到問題的時候,時常拿出來做一個衡量,分享給各位朋友:一切是自己,自己是一切。

    上半句就是大家討論的“知”,下半句就是“行”,首先要知道,一切的發生都是自己招來的,所有的發生都是老天爺送我們的禮物,發生的同時就有結果了,自己的潛意識決定著所有事物的程序。下半句用“選擇”來說明更為洽當,遇到事情自己做出一個什麼樣的選擇,決定著輸贏。

  • 6 # 康康忄

    悟則通,通則明,明則順,不悟,怨何?

    世間萬物全憑一個悟字,邊行邊知,邊知邊行,沒有先後順序!

  • 7 # 賢惠151688966

    還是先知吧!我要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我才能利弊權衡決定這件事情做與不做?或者也要阻止她人?我再考慮怎麼下手做?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預測可能的結果?複雜的事情一定是三思而後行。但有的事情也是要短平快做出決定。猶豫不決?就會使事情辦不成功。

  • 8 # 李志勇LZY

    差異政教專家平民;

    高人給出一句名言;

    建議不要形上理解;

    有知再行故然很好;

    人無識就不去行嗎?

    建議應該先行求知。

    個人試給供眾參考。

  • 9 # 好玩的國學

    王陽明原名叫王守仁,因創辦了陽明書院而被尊稱為陽明先生。我們看這個名字,就知道他的父親希望他學習儒家的仁愛精神,做儒門中人。事實上,王陽明雖然接觸過佛家等思想,但他的一生信奉的還是儒家學說,雖然後來他強烈反對程朱理學特別是朱熹的“外心以求理”的哲學,建立了系統的心性一體的一元論體系,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

    他的思想由兩個重要的理論組成,一是致良知,二是知行合一。由於他的文治武功非常突出,也被稱之為聖人。

    王陽明最初是程朱理學的忠實信徒,在他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之後,不僅茫然無所知,還生了一場大病。在歷經了九死一生的挫折生涯之後,王陽明在貶謫地貴州的龍場悟道,建立了自己的龐雜博大的心學體系。

    要弄清楚知行合一的關係,我們先要搞清楚,王陽明為何要反對朱熹的學說。

    第一,王陽明與朱熹關於理的哲學分歧。簡單地說,程朱理學特別是朱熹,認為理在萬事萬物之中,每一個事物都有一個理,而萬事萬物綜合起來組成一個終極的理,這個終極的理就是“無極而太極”。因此,人生做事求學還是人格道德修煉,都要去求理,而理是外在的,是在萬事萬物上上,所以朱熹提出人生修煉的途徑就是格物致知。

    而王陽明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格竹子,一無所獲反而生了一場大病,多年的歷練之後,王陽明找到了病根:原來格物致知根本就是南轅北轍,永遠沒有結果,因為理根本就不在萬物上,而是自己的心上,所以王陽明針鋒相對地提出“心即理”“心外無物”的哲學理論。

    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肯定心的地位,認為萬事萬物的存在,只有被心認識了才有意義,否則縱然他存在,對於人來說就是毫無意義。所以,最高的最終極的理,還是在人的內心,既然理就在自己的內心,你反倒要去心外的萬事萬物上去格物,結果只能是失望,你根本就致不了知。

    這是王陽明與朱熹關於理的第一個分歧。

    我們知道,王陽明一生的追求是抓住兩個賊。一個是山中賊,就是破壞秩序的叛軍土匪等,王陽明以自己偉大的軍事謀略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山中賊,而王陽明更加重視的是破除心中賊,因為心中賊比山中賊要狡猾的多,不解決人的價值觀和道德的問題,心中賊永遠也消除不了。

    所以,王陽明希望建立一種心學體系,讓人們重新返回內心,找到自己的良知,並在致良知的基礎上,推進知行合一,這樣才能有效的規範和治理人心,從而達到破除心中賊的目的。

    王陽明借用了孟子的性善的理論,建立了致良知的哲學體系。所謂良知,就是良心良能,就是人心中本來就有的最高的善,而致良知就是知道自己心中有良知,就要去做,去達到這種善,這就是知行合一了。所以,知就是要知道自己的良知,行就是致良知。因此,知與行就在致良知理論上的基礎上,達到了合一。

    所以,王陽明與朱熹理學的第二個分歧,就是知與行的關係的問題。建立在理在萬物理論的基礎上,朱熹認為我們求理很重要,因為我們先要知道一件事對不對值不值,才能去做,所以朱熹強調的是先知後行。所以讀書人要格物致知,只有有了知識,我們才可以去行。朱熹說,你要是沒有知,就去行,那就相當於沒頭蒼蠅一樣亂跑。

    而王陽明認為,知與行是合一的,絕對不能分開。他認為朱熹把知與行分開,或者說先知後行是絕對錯誤的,因為這可能導致光知道而不去做,產生偽君子或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他說,“今人卻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這段話大致意思是說,你要是把知與行分開,一輩子就光追求知追求學問去了,而按照朱熹的理在萬物的理論,等你知道了一些道理才去做,也許就沒有機會了,這導致一輩子知與行的分離。所以,先知後行相當於沒有行。

    王陽明進而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論。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他的意思是:知、行是一個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

    為了把這個問題講清楚,王陽明還專門舉了生活中的例子。他說:“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

    他還說,“知湯乃飲,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無可疑。

    王陽明想要表達的是,你想吃東西了,這是意,而一旦有了意,馬上就是行動了。也就是說,知與行是同時發生的,而不是什麼先後的,而是同時發生合二為一的。

    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還在與他想要告訴人們,如何才能真正破掉心中賊,破掉心中不善的念頭。按照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理論,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當你心中有了惡念,就相當於你已經去做了壞事了。這就要引起我們的警惕,要把惡念在萌芽狀態去除掉,這樣才可以致良知。

    而如果按照朱熹的知先行後的理論,我心中有惡念,但是我沒有去做,就不是惡,那麼長此以往,一個人將會被惡念包圍,那麼做壞事是遲早的事情。

    從理在我心到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從致良知到知行合一,王陽明建立的心學體系,確實為人們治理內心、破除心中賊,起到了振聾發聵耳目一新洗滌內心的作用。

  • 10 # 戲說無字真經

    這問題與因果迴圈相同。

    原則上是先知才有後行,但知與行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在反覆迴圈過程中形成合一。

  • 11 # 朱八戒CC

    “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陽明思想文化的核心,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認識論和實踐論。“知”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觀念,“行”是指人的實際行動有著道德的行為標準。“知心合一”就是人的道德意識與實際行動的相結合。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是一個人高尚的道德品質。

    如果從道德思想方面,“知行合一”不存在是先知還是先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一回事,同時發生,同時進行,不存在前後的順序。有著道德的思想,就有著高尚的行為。有著善良的行為,就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二者互為表裡,表裡如一,不可分割為兩部分。

    “知行合一”是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是內在精神上的修煉。許多人滿嘴的仁義道德,行為上卻是道德敗壞,傷天害理,這樣的人是偽君子。只有以道德作為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標準和要求去付出行為,以踐行自己的良知,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很有積極的意義。

    “知”還有代表科學文化知識的一面,如果從這方面去思考,“知行合一”既有先知而後行的一面,也存在先行而後知,還有知行同時相互產生。

    一個人在社會上必須是有所作為,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認真學習很多的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走出社會之後,就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社會實踐當中,做到學以致用。如果是學而不用,那就是“知而不行”。

    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時候與實際工作中不盡相同。這就必須在實踐當中去多學習,模索,探考。實踐出真知,在實踐中增長智慧,開闊眼界。如果知道的多,做到的很少,那是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其結果一事無成。只有付出了行動,才有了經驗,才有了知識上的積累。

    將知識付於實踐,在行動中增長知識,以行動說話,最有說服力。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大有作為。

  • 12 # 知行合一時

    首先,關於知行關係,中國歷史上有很大的爭論,至明朝王陽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其次,既然是“知行合一”,就不存在先知還是先行的問題,因為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行本為一體。

    第三,儒道兩家均講知行合一。

    道家講道,是知行合一。因為“首”代表思想,即“知”;“辶”代表行走,即“行”。

    儒家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也是知行合一。學問+思辯=知,篤行=行,這十五字中國為學之道即是“知行合一”。

  • 13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知行合一是先知還是先行,你怎麼理解。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明確“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在龍場頓悟後,有了自己的心學立言“求理於吾心”。針對當時社會上言行不一的現實以及朱子先知後行的弊端提出來的心學核心觀點。

    由此,本人理解:知行合一並不是所說的先知還是先行概念。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就把知和行隔開了,就不是知行的本來面目。而是人對事物認知上的意識與行為整體表現(理解這點最重要)。

    在教育領域教學,分開來教導如何認知,如何實踐,這並不是知行合一。正確的解釋就是一一沒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只是不知。

    首先,為了能夠深刻理解這一正解,只有多舉例說明:01

    如:小夥子去相親,一見面就是屬於知,同時反應喜歡上了屬於行,這就是一看到女方就自然喜歡上了,而不是看到對方後才產生去喜歡她。

    02

    又如:我們常說的孝順了父母,一定是已經做到了孝順,並做孝順到了位,才是知道了孝順。並不是說些孝順話,尊敬的話,就說知道了孝順,其實這就是不知道孝順。

    03

    再如:知道身上有痛處,一定是自己已經痛了,才知道痛。再說:知道冷,一定是自己少穿衣服受寒了。知道飢饒,一定是自己沒有吃飯受飢餓。這就是知和行不能分開的。

    其次,綜上來論。

    綜上所述,以上這些例子就是知行的本來面目,二者是不能被私慾隔離開的,否則就是還沒有存在真正的知。

    如果把知和行看成兩回事,那就是知行不合一了。應該要把知和行,認識和實踐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那就是合乎知行合一的意思了。

    為此,知行合一是一個認知上的抽象的意識形態表現,是一種高度的唯心論學說。

    最後,結論。

    總而言之,知行合一的真正內涵是,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實。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

    知行合一學說談到的知,就已經包含了有行,要是說行,也就已經包含有知。

    這就是正確解釋的知行合一,這也完全符合王陽明的唯心論的思想意識。千真萬確!

  • 14 # 顏小二述哲文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後世影響比較大,而對於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理解,其實有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知”和“行”都是主觀意識的層面這時候,“知”和“行”不分先後,“知”就能“行”。注意,這裡的“知”和“行”都是人的意識活動,都發生在我們的“心中”。第二個層面就比較好理解一些了,那就是心中意識的“知”,和實踐行為的“行”。但是,按照王陽明的說法,“知即能行”,在“知”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行”,這裡的“知”如果作為意識,而“行”作為實踐活動的話,“知”有打心底認可的情感傾向,這種時候,按照王陽明的說法,“知”和“行”依舊是同時的。

    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晰地理解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知”和“行”同時出現的狀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衍生的主要理論基礎,即孟子的性善論。

    1、孟子的性善論之良知良能

    孟子的性善論被無數後世學者繼承和發揮,而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中,無疑有許多重要觀點源於孟子的性善論。

    在孟子的性善論中,孟子指出人生來即善,主要理由便是人看到不認識的小孩掉落井中,會心生悲憫,孟子認為人這種對陌生人之苦難產生的悲憫情緒,生髮於人善良本性。所以,孟子指明,人生來就是善良的,只是人的善良本性會在後天的社會生活中,因為名利物慾糾葛被矇蔽,所以人要時刻懂得反省反思自己,以此恢復自己的良知。

    也就是說,孟子認為,人先天就擁有良知,而人在生活中進行道德修養,就是要恢復這個良知。而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便是孟子性善論中生來就有的良知了。

    2、知行合一理解難點:意識層面的知與行

    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其理解難點就在理解王陽明思想中“知”和“行”在人的意識中完成。

    “知”所針對的物件,是人先天就有的“良知”,人在生活中透過學習、反省、修身養性等等,以此抑制自己的物慾,清明自己的本心,讓自己恢復生來就有的“良知”。“良知”恢復的時候,便是人知行合一的時候。

    或者這樣說清楚一點,比如誠實這個美好品質,按照王陽明的理論,“誠實”屬人先天就有的良知,當我們自然而然因為誠實的良知而不假思索誠實待人的時候,就是“良知”的“行”。這個時候,我們因為保有良知,所以指導行為的念頭自然和良知一致並且是同時的,這個時候,便達成了一定程度的知行合一。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有的人知道人要誠實,但是依舊為了自己的利益撒謊,這是為什麼?這個問題,我們透過從意識和行為統一的層面來理解知行合一,大家就能夠知道答案了。

    3、知行合一的另一種解讀,意識的“知”與行為的“行”

    上面我們理解了意識層面的“知”與“行”,意識層面的“知”與“行”,二者不分先後,是一致的。而對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還有一種相對簡單的解讀,那就是將“知”看成是意識的“知”,將“行”看成是“行為”的“行”,說得簡單點,就是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看成想的和做的保持一致的狀態。

    但是,王陽明的思想體系裡面,“知”和“行”是同時的,無論是從意識層面來理解,還是從意識和行為層面來理解。那麼如何解釋類似明知故犯的行為呢?

    舉個例子,有人明明知道撒謊不好,卻還是撒了謊,這是不是說,一個人“知道撒謊不好”,屬於“知”,但是卻還是撒謊,則是做了與“知”不一樣的事情,這個時候,“知”和“行”都不一致,更別談同時存在的問題了。

    但是,“知道撒謊不好”的“知”和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知”,不一樣。王陽明的“知”,是德性層面的“知”,而“知道撒謊不好”的“知”,是知識層面的“知”。德性層面的“知”,有一種打自內心認可的類似“情緒”一般的存在,它是有感情傾向的(例子可能粗糙,但是為了說明道理,大家把握下感覺)。而知識層面的“知”,僅僅是作為外在的“知識”,並未獲得人打從心底的認可。(這裡的議論可能要拐幾道彎,值得大家細細體味。)

    也就是說,即便是從意識和行為的“知”與“行”來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這裡的“知”與“行”依舊是同時的。

    4、總結

    下面,我們來做個小小的總結,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可以作兩種解讀,第一種的“知”和“行”都是意識層面,這裡的“知”屬“良知”,“行”屬於念頭隨順良知的“行”,良知的“知”與唸的“行”是同時發生的,知的那一刻,便開始不假思索地行了。

    第二種解讀,是從意識層面理解“知”,實踐層面理解“行”的,這裡的“知”不是知識性的“知”,而是道德上的“知”,或者說認同感。所以道德上認同的時候,人的行為會和打心底認同的觀念一致,繼而知的那一刻,實則也是行的那一刻,這裡的“知”和“行”也是不分先後的。

  • 15 # 野糊吏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主要針對朱熹的格物致知而言的。

    朱熹說格物致知,就是要在做一件事之前,先把這件事是啥搞清楚,等搞清楚後再來做。這有點像“窮舉法”,不把條條框框都整明白了,就不能貿然行動。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是容不得你左思右想後,慢條斯理悠悠的來的;等你想好了,黃花菜都涼了。最著名的梗,就是康德談戀愛那事,等他想明白了,那姑娘都是三個孩子他媽了。

    所以王陽明就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別想那麼多,先幹了再說;邊做邊學邊總結,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這就是“知行合一”的精髓,把實踐與研究融為一體、互相促進。具體來看,這次中國抗擊新冠疫情,這個前所未知的嶄新病毒、沒人拿得出成熟翻案來應對,所以只能各顯神通先幹了再說。這就是為啥世衛組織專家表揚我們是唯一可行解決方案的主要原因,我們雖然在這抗疫中也走過彎路、但及時總結糾偏後,最終還是化險為夷了。如果我們慢悠悠的先在實驗室裡把這個病研究一遍(格物致知)再來找針對性方案,那該死的早就耗死了、不該死的也被拖死了。所以只能從快從速,邊幹(學)邊總結(知)、再整合出最優方案(合一);這樣做雖然也會付出探索中走彎路的代價與犧牲,但會極大的節約時間,反而盡更大可能的救治更多人。

    因此,格物致知與知行合一並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在條件允許的時候,就要從寬從細的把研究做透了再三思而行,這就是格物致知;在時間不夠、或沒有經驗可循時,就要先幹了再說、不怕犯錯,邊幹邊學,這就是知行合一。

  • 16 # 一不說迪不言

    知行合一,自然是先知而後行,我這麼說,有兩方面的理由。

    第一方面,客觀地講,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本身就是一種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

    王守仁在貴陽龍場悟道之後,就開始授課傳道,並站在心學的高地上,炮轟前代的程朱理學。

    他說程朱理學就是一門打嘴炮的學問,學這個只會坐而論道,卻幹不出實事。而他的心學講求知行合一,就很不一樣。他說: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也就是說知與行是互為表裡,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

    但他還說: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

    於是我們發現,其實王守仁的心學是有門檻的,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需要先自己獲得良知,有一個覺醒的過程。想他當年也是在龍場悟道之後,才提出的知行合一不是?而這道門檻就是那個“知”的過程,只有大徹大悟,才能真正知行合一。

    所以,很多沒有到達這個門檻的人,在學習他的心學的時候,忽略了客觀條件,就養成了任性廢學的弊病。清初有些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歸歸咎於王學的弊端。

    第二,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的行為都是由大腦操控的。

    我上大學的時候,我的數學教授在第一堂課上就對我們說:“無論是學習理科還是學習文科,都有一個前提,如果離開前提來談其他,那麼一切都不切實際。”

    行動的前提,就是需要獲得大腦的“認可”和“同意”。大腦經過思維反應,意識便開始透過神經網路抵達四肢百骸,操控人的行為。人只有在使用自己大腦對事物作出判斷之後,才會付諸行動。

    所以,王守仁所宣揚的“知行合一”,難道不是大腦深思熟慮之後,才讓他開口道出的嗎?

    古人的智慧不容置疑,但是關於“知行合一”到底是先知還是先行,站在科學的角度上,是有確定的答案的。

    總結:

    作為古今和孔子齊名的聖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無論是在中國的哲學史,還是文化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他的知行合一自然也是勸勉世人,要“說到做到”,一件事情才作數。但就“知行合一”本身,到底是先知了?還是先行了?我覺得是先知才能後行。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鴻蒙系統能不能相容windows的所有應用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