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流浪的夢想

    95後創業,不管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先說人脈吧,大部分95後也就大學畢業2年左右,人脈關係主要是大學同學這一塊,再說資金吧,除富二代及官二代以外,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沒有很多的資金作為基礎,最後說機遇吧,從古至今,凡事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樣都很難成大事。所以個人覺得95後需要的是一個大的平臺,然後積累資源,資源到達一定程度時就能變成一個跳板。

    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

  • 2 # 噠噠牛仔

    如果你看過馬雲很早的一個影片,你會發現任何年代的創業都是困難的,影片裡是馬雲提著包到處推銷中國黃頁。現在這個年代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尋找到很多資源,應該說比以前更容易了,所以才有大學生創業,20年前哪裡有什麼大學生創業這一說。

  • 3 # 周是周星星的星

    網路資訊的實時化,導致現在購物消費出現容易比價的窘況,小至出門買醬油,都知道某貓或者某電商平臺可能會有更大的優惠力度,導致實體商家生意越來越難做,創業亦然,價Grand SantaFe來越通透,利潤越來越低,其次,更多的同行不斷加入,導致一塊蛋糕被更多人瓜分,因此導致年輕一代創業難度將難上加難

  • 4 # 手機數碼橘子談

    其實在現在大環境下,不僅僅是95後自主創業會相對困難,幾乎所有的創業者都面臨一定的難度!

    95後年齡在25歲左右,剛剛從學校畢業走出來,對外面的世界感到新奇,有一大部分人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創業,夢想著成為馬雲那樣的有錢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啟動資金,沒有人脈,沒有機遇,沒有貴人相助,只有一腔熱情是很難走上人生巔峰的!

    個人覺得還是要腳踏實地,可以嘗試去創業,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也不要氣餒,條條大道通羅馬,可以再繼續深造,或者找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增長見識和經驗,為以後創業打下基礎!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國家現在加大對創業者尤其是大學畢業生創業的扶持,應該是非常好的機會!愛拼才會贏!

  • 5 # 司徒茜

    不僅95後創業難,除了改革開放那段時間是個黃金期外,大部分時期都很難。

    為什麼難?

    一、行業飽和

    當我們走入社會的時候,基本所有行業均趨於飽和狀態,市場已經基本飽和了,你想插空去爭奪一些蛋糕,這是很困難的。

    二、壟斷

    當前的市場,無論哪個行業,均會有一些老牌王者企業,就是所謂的龍頭企業。他們佔有了高地,這個行業的80%以上的資源,基本都被龍頭企業所佔有,剩下的20%,由各行業的其它企業佔據。你再想進去爭蛋糕吃,無異於虎口奪食,這就註定很難。

    三、資源

    由於是新人,你手中的人脈資源都是很有限的。現在人有不傻,為什麼不選擇抱大樹,分湯何,要選擇和你共進退,虎口奪食呢!搶佔資源也就很難。

    當然,事無絕對。天道五十,大道四十九,還有一個遁去的一。現在還有一些新興產業,目前是還沒有飽和的狀態。若你有一些專利、專技。在新興產業上,還是有機會的。只有善於發現別人還未開墾的角落,你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阿里、騰訊等均是如此。

  • 6 # 木子安

    對於創業難這個問題不管在哪個年齡段都存在的,對此你不要太過於糾結。

    什麼是創業?創業就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透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最佳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

    然爾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從有想法到現實,一點一滴裡面包含各種心酸,這些只有自己去試過才知道,創業路上多坎坷,只有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被環境影響,努力為新的希望去奮鬥,只有堅持才有希望。

    你是95後創業這是相當了不起的事,這麼年輕就開始創業,厲害!個人建議你靜下心來,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晰,多喝老前輩們學習交流,年輕人應該能伸能屈,更多去學習一些經驗,不要自己閉門造車,學會分享,學會換位思考。

    加油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

  • 7 # 學會和身體溝通

    95後創業難是有原因的!因為95後開始創業的時間在2015年以後,這個時間段正好是建國後第三次經濟變革後,

    第一次是建國初期,計劃經濟時期!

    第二次是80年代初期,市場經濟時期,出現了個體經濟,在80年代初,到2010年個體經濟蓬勃發展!這三十年期間有很多次機會,包括

    1.個體工商戶

    2.無息貸款支援創業

    3.股票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

    4.90年代後期近20年房地產上漲,

    5.網際網路虛擬經濟!

    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次創業機會!現在95後創業大多在做傳統個體經濟!(這是80年代初期的創業機會)現在自2010年以後個體經濟受到網際網路衝擊,成為強弩之末!所以感覺創業困難!所以所有時代創業者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從政策的導向上捕捉商機,能提高創業成功率!

  • 8 # 豐磊先生

    其實不單單是95後創業更難,在哪一個時代都有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比如說在80年代,那個時候體制改革好多都是不被允許的,雖然創業環境一片大好,嗯,下海都能掙到錢,但是因為體質的問題,好多人也是面臨著是否創業冒風險,還有一種就是安定的工作。包括90年代,我現在都是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現在的話,咱們都知道嗯,移動網際網路包括生活便捷度都提高了,但是創業環境依然是那麼難,所有所以在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需要面臨的問題,大家不要去糾結,創業更難,其實在哪一個時候做一些事情都是面臨困難的!

    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時代所具備的一些優勢,比如說咱們現在是一個網際網路時代,你做一些事情,或者是一些資訊傳播室比較快的,也可以實現草根逆襲,但是如果是在80年代的情況下,你是沒有本錢,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這也是咱們所所在這個時代具備的一些優勢。

  • 9 # 藍星堂花卉本鋪

    不僅95後創業難,除了改革開放那段時間是個黃金期外,大部分時期都很難。

    為什麼難?

    一、行業飽和

    當我們走入社會的時候,基本所有行業均趨於飽和狀態,市場已經基本飽和了,你想插空去爭奪一些蛋糕,這是很困難的。

    二、壟斷

    當前的市場,無論哪個行業,均會有一些老牌王者企業,就是所謂的龍頭企業。他們佔有了高地,這個行業的80%以上的資源,基本都被龍頭企業所佔有,剩下的20%,由各行業的其它企業佔據。你再想進去爭蛋糕吃,無異於虎口奪食,這就註定很難。

    三、資源

    由於是新人,你手中的人脈資源都是很有限的。現在人有不傻,為什麼不選擇抱大樹,分湯何,要選擇和你共進退,虎口奪食呢!搶佔資源也就很難。

    當然,事無絕對。天道五十,大道四十九,還有一個遁去的一。現在還有一些新興產業,目前是還沒有飽和的狀態。若你有一些專利、專技。在新興產業上,還是有機會的。只有善於發現別人還未開墾的角落,你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阿里、騰訊等均是如此。

  • 10 # 視角360

    不是95後創業難了,是創業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兒,特別是經濟拐點出現,經濟低迷。我們來複盤下建國後的幾個經濟拐點。

    1、1949—1978,不聊。

    2、1978—1996,賣方經濟。隨著改革開放推進,大眾手裡邊相對之前有了較大的購買力,手中首次有了閒錢,迫切需要新的產品改善生活條件,但是生產力又沒有完全完成升級,沒有足夠多的產品,就出現了完全基於資訊不對稱的賣方經紀,特點是供不應求,60後70後是這個時代的消費主力軍,代表企業聯想、娃哈哈;

    3、1996—2012,PC時代。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發展,生產力的提升,中國進入PC時代,資訊不對稱正逐漸消失,依靠資訊不對稱發展起來的企業日子越來越難,經銷商大批次倒閉;同時伴隨著電商出現,人民大眾消費越來越多元化;80後90後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消費主力軍,代表企業是百度,淘寶;

    4、2012—至今,移動互聯時代。資訊過載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各行各業都進入爆炸式發展時期,產品不再是核心競爭力,新式的產品、概念層出不窮,大眾每天都被各式各樣的資訊所圍繞,資訊不對稱徹底消失,代替出現的是選擇困難症;內需已經不能滿足生產力的發展,國家推出了供給側改革;85後95後成為這個時代的消費主力軍,代表企業是騰訊、拼多多。

    我們不難看出,每次經濟拐點伴隨著都是生產力的發展,消費主力軍的變遷。現在不是最好的時代,也不是最壞的時代。創業也是完全有突圍路線的,重要的是,要順勢而為!

  • 11 # 卓聚樂學

    現如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創業公司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會發現根本就招不到95後的年輕人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95後年輕人再也不願意去創業公司發展呢,筆者做了番調查,下面聽聽離職的95後透露的3點原因吧。

    第一、眼光過高

    不可否認,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已經在大學裡有了較高的專業水平,所以在畢業以後他們是肯定不會去創業公司發展的,即便是去公司,他們也會去一些規模比較大有名氣的公司工作,而且在公司裡並不會擔任普通的工作崗位。對於這些有學歷有技術有經驗的年輕人而言,他們眼光很高,想要找到一份高收入的體面工作,進而在30歲之前能夠被親朋好友所羨慕,並不是說他們狂妄自大,而是因為這些95後的年輕人他們認為自己很優秀,覺得可以找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

    第二、創業公司的工資根本就無法滿足他們

    大家進入社會打工,其實就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尤其是在需要買房結婚生子的時候,這些年輕人是看不上創業公司那些普通工作的,所以他們會頻繁跳槽,即便是創業公司給他們開出較高的薪資,這些年輕人也會難以滿足,他們不想進入創業公司這樣的工作環境中,體會枯燥繁忙的工作,所以年輕人會貿然選擇辭職,當他們進入職場或者是所謂的商務樓工作以後,其實工資也並不高,但是他們會認為這樣的工作夠體面,能夠讓他們在回家炫耀的時候更有面子。

    第三、創業公司管理制度混亂

    不少創業公司由於規模太小,而且沒有資金,所以會招聘很多關係戶進入創業公司管理,可是卻由此導致創業公司的管理制度過於混亂,讓這些剛進入創業公司的90後年輕人很不適應,或許他們沒有經濟上的壓力,但是如果創業公司裡的宿舍環境比較髒亂差,讓他們無法休息好,那麼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狀態或者精神狀態,在創業公司裡還要被領導所辱罵。對於這些不適應工作環境或者創業公司管理制度的年輕人來說,他們還不如選擇辭職。

  • 12 # 謝聊嬰遊1

    年輕人都懷揣一個老闆的夢想,希望透過創業來改變自己家庭狀況和地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時間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但一波一波的創業者一路走過後,發現創業簡直就一座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95後創業更是難上加難。

    現在的商業經過70年的高速發展後,創業成功的因數:商業模式、市場推廣、法人治理機構、團隊管理、財稅知識、法律規範、企業投融資都要求創業者必須要懂而且還要精通,但人的精力限制了大家去全面瞭解和掌握這些創業的真本事。

    95後創業者普遍缺乏管理經驗、良好資源、專業技能、順勢機會、一流心性等,每一條都是創業者所需要的硬實業,95後們基本都不具備,所以創業意味著找死。

  • 13 # 安好人生百態

    在下95後,我覺得大家創業難,主要是誘惑的東西太多,不能團結起來向一個方向去努力。比如我們都團結起來組成萬人團隊,沒有什麼事情做不了。社會就是個大團體,60後70後已經有了固定圈子了,也許就20來個人,但會讓他立足於社會。我想組織大家打造團隊互利互助。不知有人有這樣的想法嗎?

  • 14 # 元英財經

    算算吧,1995年到今天25歲,大學畢業三年碩士剛畢業,博士不在考慮範圍內。這種狀態就想創業,圖樣圖森破啊。

    浙江大學的教授鄭強曾經公開表示過,教唆大學生創業是害了他們。他們壓根就不具備創業條件,沒錢沒技術沒經驗,還沒有社會資源。難不成讓他們把爸媽的血汗錢都拿來買教訓?那是敗家子乾的事,如果你是富二代,你可以參考王思聰。創業不是那麼容易,九死一生。

    創業之前的人都該去看看電影《燃點》,看看那些或許還活著的人,過去的人的真實想法。

    留給後人的空間不多了

    技術進步是創業的地區動力,如果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是很難有生存空間,因為門檻低很容易被其他競爭者擠佔。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些創業成功的大佬們都是在別人看不到機會的地方發現了機遇,比如電商,比如物流,比如共享單車。

    但是這些東西的基礎都是存在於一個實體產業之上,他們存在的目的在於縮短了購買和選擇中間的距離,目前還存在這種空間且還能留在民營資本參與的事情不多了,已經被前人們破壞性開採的差不多了,所以留給他們的空間極其有限。

  • 15 # 農村創業高華

    不是95後,創業難,只是你是95後,你才感覺95後創業難。我是90後,選擇了一條相對簡單的路,農村創業,我也感覺很難。分享我這半年來在農村創業的經歷吧,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在城市奮鬥了幾年,最後還是選擇了農村。我從19年3月份就開始籌備,前期的準備包括資金,資源,人脈都做過詳細的規劃了,就不一一介紹了。想法是利用自媒體短影片加直播方式做跳板,以養殖魚業做原點最後帶動整個村子和村子周圍來發展事業。想法是好的,現在來分享一下,已經快一年了,有什麼進展啊。去年養殖場動工,本來今年年初就能完工的,碰到特殊事件,一脫就算幾個月,前幾天養殖場才完工,魚塘已經準備好了,本來打算在魚塘旁邊幾棟別墅的,去審批宅基地的時候居然不批給我,你說這算什麼回事啊。現在又要為了這個宅基地的事情忙上面下,搞定這裡還不知道到什麼時候。

    不是說95後,90後創業難,是創業本來就是九十死一生。不管如何規劃,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要想創業,不做好失敗的準備,不做好長期奮鬥的準備,那不叫創業,那叫鬥毆,還沒失敗,就開始抱怨創業難,那還創什麼業。還不如好好上班去。

  • 16 # 阮瀟瀟

    你這個問題啊,10年前,85後這麼問過,20年前,75後也這麼問過,我想呢你這麼問,只因為你是95後啊。要我說呢,不是感覺95後創業難,而是任何時候創業都難。

    或許有人會說,80,90年代,下海經商一片藍海,你去北上廣深撿垃圾都有可能發財;千禧之年,網際網路大發展,一片欣欣向榮,百度騰訊阿里賺的盆滿缽滿,你能瞅準機會進去也能分一杯羹;最近十年前,網商,直播百花齊放,只要參與了,就能搭上騰飛的快車。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你只看到了當年下海成功的人,但你知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沉到了海底?你只看到了BAT的成功,但你知不知道背後又倒下了多少無名的企業?你只看到了現在很多大主播大V等的風光,但你知不知道又有多少小主播一日三餐都難?所以說創業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不分年代,不分行業,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機遇,但每個時期也都有著每個時期的掣肘,不像某些人所說的,如果早幾年怎麼怎麼樣,他就能怎麼怎麼樣,這都是事後諸葛亮。千金難買早知道,如果能真的早知道,我相信你第一件事情,一定不是想著怎麼改善創業,而是先去買彩票。

    所以說,任何時期的創業,想要成功都是困難的,某一時期熱門的機遇也不是說錯過了就沒有機會,我們只消知道,都2020年,老乾媽還依然在熱賣,老冰棒還依然有人在吃,西遊記還是那麼多人在讀,我們就應該明白,所謂創業的成功的核心,不是說你是否趕上了什麼時期,是否遇到了好的機遇,而是在於,你是否在做有價值的事情,而且是一直做,堅持做。

  • 17 # 商財小但

    市場飽和壟斷

    2020年,大部分行業已經區域飽和。簡單的行業競爭者多,競爭壓力大。每個人都想成功,所以每個人都會用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這是一個剛出大學的大學生所不能體會的。 還有就是市面上所能看到的東西大部分已經被壟斷了。 大學校要想創業成功,首先要切記的一點是不能動了巨頭們的蛋糕。 所以95年後的一些選項是能是技術難度高切難成功的一些專案上。 然而,這些行業也是高手如雲,所以對於95後來說挑戰是巨大的。

    資源與資質

    對於95後而言,短短25年的時間是不足以讓他們感受到世界的殘酷。 更何況有些大學生在學校和家長的庇護下一呆就是23年。 這樣短的社會經歷給95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導致他沒有足夠的生活經歷去獨自一個人去面對社會。在資源方面,大部分95後還是明顯有欠缺的。他們的交際圈大多數是和他們年齡相仿的人,而這些人和他們一樣剛踏入社會,什麼也不懂。況且很少有人會去信任一個剛出大學的學生。他們有的不過就是滿腔熱血和一身正氣。一些成功的95後創業者也是藉助了父母的資源。但對於家庭一般的創業者來說,機會往往是不夠的。

    社會壓力和生活重心

    95後和70,80後最大的差距就是他們對生活的中心。 70,80後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那時候這些人的重心是為了去養家餬口,那個時候的他們肯吃苦耐勞,願意去打磨自己。反觀現在的95後,他們追求的是高品質的生活,這就導致他們需要大量的現金去維持他們所謂的 “生活”。他們大量購買奢飾品,球鞋等玩物,去維持他們表面的富裕。據調查顯示,90後平均負債高達十多萬。95後還有面對生活壓力,比如房貸,車貸,養育父母,自己的吃喝住行。 這也就導致了95後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還款上,從而錯失一些有意義的事件上。

    總結:

    95後創業難在於市場過度飽和,競爭壓力大,資源欠缺,資質不足,缺乏自制力,以及社會壓力。因為這些原因導致95後創業越來越難。

  • 18 # 資深電商達人

    創業都難,只是你沒有看到別人努力的一面。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很多九五後透過跨境電商獨立站而創業成功,實現了財務自由,但是這些人也都是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實現的

  • 19 # 崑山代傑

    我昨天在一次會議中給大家分享了創業成功的群體。目前在創業者中有這4類:第1類就是企業高管創業,第2類就是二次創業和多次創業的,第3類是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人員創業,第4類是學生或畢業生創業。

    這些人群中第2類創業的成功率最高,第1類次之,第3類就排在第三,第4類是成功率最低的。

    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己整合資源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間,你資源整合的能力就最關鍵,而資源整合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的。

    不管是95後、90後、85後還是80後,在創業面前都有困難,都是困難重重,但是年齡越小,在資源整合能力方面越差。

    因為這些人絕大多數還沒有認識到創業的最根本的地方在哪裡,需要透過不斷的失敗來摸索來驗證。

    也就是說很多90後95後的創業者還沒有找到方向,雖然有具體的專案,但是這個專案具體怎麼去更好的發展起來這個方向他們還不清楚。

    當然不是說這些95後90後就不能創業,他們創業的優勢就是年輕,有時間的資本,也可以承受一定的壓力,相對來說他們的負擔是最小的,敢闖敢拼這個是成功的必備因素。

  • 20 # 佳佳老黃牛

    創業本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而並非95後才艱難。

    首先創業需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行業經驗以及知識儲備,95後最大的也才25歲,按大學22歲畢業來算,也就3年的社會經驗和行業經驗,對於一些技術性行業和高科技行業而言知識儲備不夠,而且技術也還沒有入門。

    其次創業需要有好的人脈,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有一個貴人相助可以事半功倍,所以人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者創業需要有好的專案和資金的,都說好的專案和創業從來都不缺資金,而資本都是逐利的,並不會為你的夢想買單,當然除非你的老爸是王健林。所以真正能夠拿到投資的人是鳳毛麟角。

    而且創業必須要有有好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或者產品要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如:美團外賣整合了線下所有的餐飲店鋪,滴滴出行整合了汽車出行行業,都顛覆和改變了整個行業,自然可以得到資本的青睞也更容易成功。

    再次創業需要有很好的心理準備和強大的心理素質,要有很大的抗壓能力,頑強的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如果遇到問題和困難就退縮那麼肯定不會成功的。

    更需要有好的團隊,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那麼成功的機會也更大了。

    最後祝你創業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做全職媽媽的妻子之間溝通分歧越來越大,我感到很無力,該如何改變現狀與她繼續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