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血石1
-
2 # 使用者Zah7180
今天立春,月建從今天開始;謹遵古代和近代通書及易學萬年曆之規定,2020庚子(鼠)年管轄期限,從農曆2020年正月初一日零點零分開始至2020年臘月三十日二十四點止,皆謂庚子年。戊寅月份管轄期限,自農曆2020庚子年正月初一日零點零分開始至正月廿九日二十四點止,皆稱戊寅月。
-
3 # 踏遍青山RWL
一般來說,在民間不少的人論屬相都是以正月初一為界限,即正月初一前出生的人,屬相按上一年算,正月初一零時後生人,就按新的屬相算了。
但是實際上按易經文化中的八字命理來講,則屬相是以立春節這一天開始轉換的。
例如今年立春節在農曆的正月十一,就是說生在正月十一日之前的人都還是屬豬。而不是屬鼠。
如生在正月十一10時生人。生辰八字為:
己亥、丁丑、丁丑、乙巳
這種屬相還是屬豬,並且由於立春節氣未到,月令還是丑月,而不是正月的寅月。
但是生在正月十二以後的人,例如生在正月十二的下午18時。
四柱八字為:
庚子、戊寅、戊寅、辛酉
這種就開始以屬相鼠來算。並且月令也就是成了正月的寅月了。
-
4 # 金秀雲
春歌
《樂府詩集》
春林花多媚,
春鳥意多衰,
春風復多情,
吹我羅裳開。
春日
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
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
無力薔薇臥曉枝。
-
5 # 歡樂1463924
按立春算年齡,那是過去老年人按算卦說的,我認為不準確,因為每年立春有早有晚。現在計算年齡的方式都是按日曆上大年初一算起,這樣計算也比較方便準確,按立春這一天開始算年齡,那已經是過去的老皇曆了,還是按現在日曆上的界限為標準。
-
6 # 古奇易學堂
二十四節氣是從太陽曆和太陰曆的合曆中制訂出來的。太陽曆是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來確立一個迴歸年的,古人根據一年日晷的最長影確立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冬至”,從此以這天作為迴歸年的起始,一個迴歸年平均有365.2422天。太陰曆是古人根據月亮的盈虧來制訂的,月亮盈虧的現象是月亮圍繞地球的公轉,平均29.53天一週,用十二地支分別安插在每個月令週期中,共十二個月約354天。這樣的太陰曆就比太陽曆每年少了11天多,太陽曆每四年加一天更接近一個迴歸年,太陰曆則每三年要加一個月才能更接近一個迴歸年。然而要讓每個迴歸年的起始都在日晷最長的這天,因為只有迴歸到這天,太陰曆每年的各個月令所在的星空(黃道二十八宿)位置才能更加接近,所以古人就制訂出了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在黃經上行15°,一個迴歸年共360°,這樣每年黃經上所對應的星空就能基本一致。
那麼多出來的那個月怎麼辦呢?地支只有十二個,應當算入哪個地支呢?這時古人就將二十四節氣分為節氣和中氣兩部分,十二個地支都含有中氣和節氣,其中中氣是十二地支的固定支撐點,是不可變動和丟失的,但隨著太陰曆和太陽曆的偏差,在有些太陰曆月令中就會缺少了中氣,要使每個太陰月令都有中氣,就將沒有中氣的月令潤到上一個月令地支中,所以我們能看到每年的農曆潤月都是在變化的。
最早的時候,古人從冬至開始對應地支第一位子,為子月的中氣,後面依次是下一個月令的節氣和中氣:丑月小寒大寒,寅月立春雨水,卯月驚蟄春分,辰月清明穀雨,巳月立夏小滿,午月芒種夏至,未月小暑大暑,申月立秋處暑,酉月白露秋分,戌月寒露霜降,亥月立冬小雪,最後一個大雪納入子月節氣。
代表子月的中氣冬至是太陽北歸的開始,在《易經》影響的思維中,太陽代表陽氣,我們生活在北半球,冬至後太陽北歸代表陽氣的開始,萬物生髮,積極向上的精神從這裡開始萌生,這是一個吉祥的寓意。所以在先秦時期是以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後來農業發展壯大,人們發展萬物大部分都是在寅月才開始有復舒的跡象,而且寅是木的臨官之地,火的長生之地,木代表生長,火代表繁茂,寓意發展從這裡開始,壯大以這裡為根源,所以古人將一年的起始放在了寅月,從寅月的節氣立春開始計算新的一年。
-
7 # 袁聰
今天立春,老輩人說:鼠年應該從今天算起,它的意思應該正確理解、解釋、詮釋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官方和民間農曆年(陰曆年)鼠年已經正式到來,今天才是鼠年新年的“第一天”。它是根據中國古代天文曆法:以中國中原地理、地域標誌地區為核心、為中心,以中原地區農耕、農業在一年之中的季節氣候變化為中心、為核心,以天文、地理、地區自然科學規律,為原理、原則、法則,為前提基礎條件,來制定的自然農業科學生態的歷法,叫做:農曆。把一年當中的十二個月,劃分為:二十四個農耕、農業天然資然自然生態節氣;觀天象天文地理,每半個月就會有自然氣候季節變化的拐點,根據這一自然氣候、季節變化的特點,將它在一年當中的十二個月劃分為二十四個農業生產的季節,把中華民族天文曆法的名稱稱之為:農曆。
立春:它所指的意思就是說永珍更新、萬物復甦,新的一年農業生產正式拉開序幕,開始來臨,開始勞作。
在這裡我順便說一下,為什麼中華文化當中的天文文化、天文曆法,華人稱之為陰曆?根據古聖先賢的自然科學哲學思想和自然科學規律的研究價值觀,根據天人合一的自然科學的道家思想、道家文化,《周易》的易學文化等自然科學規律和叢林法則認為:宇宙萬物先是昏暗的陰沉自然世界,沒有Sunny,即大陽。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世界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等探研認知的,透過若干億年宇宙大爆炸後,才產生、誕生了太陽,所以稱為先有陰、後有陽。
另一先有陰、後有陽的自然科學說法、觀念、理念和概念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古聖先賢們認為———天生天然自然資然物質世界,先有女人,有了天生、天然女人的產生、誕生才能繁衍後代,把女人稱之為陰,所以把人間的天文曆法稱之為陰曆。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民族古聖先賢們的自然科學思想、智慧,《周易》易學文化,道家思想、道家文化等天人合一的自然科學規律、叢林法則、原理、原則,把中華的天文曆法名稱稱之為陰曆。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決定正式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曆法,以便曆法與世界接軌,好統一計算、推算年限,好統一規定、安排日常社會生活、工作、勞動、學習………等作息時間,把世界公元紀年曆法的名稱稱為叫:陽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幾千年的傳統曆法文化,即陰曆、農曆曆法的計算、推算一直沿用至今,沒有改變,仍然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弘揚光大、傳遞薪(火),所以在老百姓、在老輩人的心目中,陰曆、農曆曆法的傳統文化情緣、情結普遍認為:鼠年立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曆新年“第一天”的正式開始。
-
8 # 玄極風水
“立春”,古代是以“斗柄指向”法為基準,就是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一年是由廿四個節氣組成的,而廿四節氣又分為十二個節和十二個氣。其中每個月的月首叫“節”,月中叫“氣”,而立春就位於正月之首,所以新的一年是按照立春來決定的。
回覆列表
“立春”,古代是以“斗柄指向”法為基準,就是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 現在的科學手段更為發達和精確,依據的是太陽曆,具體時間是根據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精確計算出來的,有準確的科學依據,每年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即公曆2月3日~5日)中的某一天。 這樣計算的好處就是,每一年生肖年的長度都在365.25天左右,不偏不倚,不會出現各個生肖年長短不一的情況,也對促進社會群體的和諧相處有積極性作用。我認為生肖的演算法更準確,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