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中國茶界

    圖1 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木待制》所繪砧椎

    宋代飲茶之風得到帝王將相、文人雅士乃至民間百工的崇尚,茶文化空前繁榮。

    其上承唐代精緻的煮茶法而有創新,窮盡雅緻的點茶法成為飲茶的主流方式,

    直至明代為瀹(yuè,意為煮)茶法所替代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然而其對日本抹茶道影響至深,並延續至今。

    圖2 宋 瓷茶碾 長22釐米 宋代出土的茶碾有不少為瓷質,有實用器,也有陪葬用的明器。從實物看,這是一件明器。由碾槽與碾輪組成。碾槽呈船形,中間深峻,以承碾輪。碾輪如圓餅狀,中間穿插而過的長柄呈紡錘形。碾槽下有基座。中國茶葉博物館藏

    圖3 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金法曹》所繪茶碾

    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欣賞宋代茶具,首先要了解以點茶法為代表的宋代飲茶方式。慶曆末年,位居北宋士大夫集團核心層的蔡襄繼丁謂之後任福建轉運使,專事貢茶,並對之加以改良,並於皇祐年間寫成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又一部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茶書——《茶錄》。其上篇論茶,下篇論器,專述建安民間鬥茶時使用的衝點茶湯之法。蔡襄作為當朝書法聖手,所著《茶錄》“書之於石”並自寫絹本,流行於世。其時,北苑(宋代名茶產地)貢茶已為官僚士大夫階層公認之名茶。後又有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對點茶之法作詳細論述,以“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為基本過程的點茶法成為宋人主導的品飲方式,直至元代,北苑貢茶地位為武夷山新開茶園逐步取代,民間瀹茶法興起,宋代點茶器具才淡出人們視野。

    從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及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等茶書對茶具的記錄可以看出,由於兩宋社會崇尚幽雅之風,文人對陸羽時期受到普遍關注的茶葉採製用具較少提及,而是集中關注茶藝活動本身,將碾茶、煮水、點茶視作茶文化生活重心,而茶碾、湯瓶、點茶盞、茶筅等代表性茶具較之其他更受到文人重視,在詩、畫中被細緻地加以描繪,頻繁出現。宋元時期有關茶的詩、畫,大都是出自一流畫家和詩人的精品。詩、畫裡描繪的那些飲茶場景,以及與人物親近的那些事茶器具,充滿詩情畫意,既富藝術價值,又足以解釋當時的飲茶風尚,可作專門茶書所錄之裨補。

    本文選擇宋元時期代表性茶詩、畫作品,結合兩宋茶文化,賞鑑獨具時代特色和審美意蘊的宋代點茶專用茶具。

    研膏焙乳有雅制

    ——碾茶用具

    承繼唐代,宋代茶品以末茶為主。飲茶前,需將團餅茶或散茶碾成茶末。因此,碾茶用具仍是宋代重要茶具,在詩、畫中也是出現較多的一類。對應的茶具名有砧椎、茶碾、茶研、茶臼、茶磨(碨)等。

    砧椎 蔡襄《茶錄》下篇有介紹,為宋人碎茶之專用工具。由一塊砧板和一隻擊椎組合而成。製作砧的材料一般用木,椎偶見金或鐵等金屬材質。審安老人《茶具圖贊·木待制》所畫即為碎茶之砧椎,其形更像一隻帶木槌的石臼(圖1)。砧椎只用來將茶餅敲碎,而碾成茶末則需要更精細的茶碾、茶磨來完成。

    茶碾 宋人茶詩中常提及茶碾。北宋西湖孤山隱士林逋有《烹北苑茶有懷》詩:“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閒對《茶經》憶古人。”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有“黃金碾畔綠塵飛”句。另如陸游《晝臥聞碾茶》:“玉川七碗何須爾,銅碾聲中睡已無”,閒閒老人趙秉文《夏至》:“玉堂睡起苦思茶,別院銅輪碾露芽”,均反映出碾茶是文人生活中的一件雅事,只要聽到碾茶時茶碾發出的聲音,看到碾槽中的茶末,就如同喝到茶一樣,心情歡悅,睡魔全無。從這些詩句裡我們可以看出,茶碾既有石質,也有金、銅等金屬材質。唐代陸羽在《茶經》中主張用橘、梨、桑等木質茶碾,而皇家貴族為顯尊貴,也往往使用銀質鎏金茶碾。其實,宋代點茶對茶末氣味、色澤、顆粒之細要求極高,因此,對茶碾的材質也很有講究,蔡襄認為“茶碾以銀或鐵為之。黃金性柔,銅及石。皆能生腥,不入用”。宋徽宗也認為“碾以銀為上,熟鐵次之。生鐵者,非淘煉槌磨所成,間有黑屑藏於隙穴,害茶之色尤甚”。更對茶碾的形制作出要求:“凡碾為制,槽欲深而峻,輪欲銳而薄。槽深而峻,則底有準而茶常聚;輪銳而薄,則運邊中而槽不戛。……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鐵之害色。”(圖2、3、4)

    圖4

    茶磨(碨) 除茶碾外,宋代碾茶還使用石質茶磨。蘇軾《次韻董夷仲茶磨》雲“計盡功極至於磨,信哉智者能創物”。蘇軾喜歡飲茶,也懂得茶性,石磨不會有害於茶色,從物性上講更加接近自然。蘇軾的學生黃庭堅是宋代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其地產雙井茶,為宋代供品。黃庭堅有詩《雙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碨霏霏雪不如。”詩中的“碨”即指茶磨。茶葉入磨,雪白的茶末紛紛而下。在陸游的多首詩中也提到“碨”,如《村舍雜書》中有“雪落紅絲碨,香動銀毫甌”之句;《喜得建茶》有詩句“雪霏庾嶺紅絲碨”,詩中描寫的“紅絲碨”即石中帶紅絲紋的磨子。

    圖5

    圖6

    南宋畫院著名畫家劉松年的《攆茶圖》(圖5),最能反映宋代朝廷、官吏和文士飲用貢茶的方法。畫中,一名侍茶人正在用茶磨磨茶,其茶磨形制與審安老人《茶具圖贊·石轉運》(圖6)相似。從茶磨周圍形成一股粉塵狀的氣氛可以看出,研出的茶末顆粒極細。茶磨邊上還有一枚棕刷,用來將碾磨過的茶末清掃歸攏到磨心,再次碾磨。經過多次碾磨後的茶末,由棕刷收集,放置到桌上的分茶罐中,以備點茶之用。

    圖7

    圖8

    茶研、茶臼 宋代民間還沿用唐、五代以來一直使用的茶臼研茶(圖7、8)。北宋詩人秦觀對此有詩誦曰:“幽人耽茗飲,刳木事搗撞。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虛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呼奴碎圓月,搔首聞錚(,短矛)。茶仙賴君得,睡魔資爾降。所宜玉兔搗,不必力士扛。願偕黃金碾,自比百玉缸。彼美製作妙,俗物難與雙。”詩中“刳木事搗撞”“巧制合臼形”寫的是茶臼的製作,誇讚茶臼搗茶之聲尤如雅音,其質若白玉缸,應是瓷或玉質,製作之妙俗物不可比擬。又如南宋馬子嚴《朝中措》中“蒲團宴坐,輕敲茶臼,細撲爐燻”。在詩人們眼中研茶如玉兔搗藥,是一件雅事。事實上,宋代茶尚白,研茶得至水乾茶熟才能出現勝雪不易渙散的沫浡,因此研茶需多次,且需特別用力。

    忽驚午盞兔毫斑

    ——點(飲)茶盞

    早在唐末五代時,福建地區就流行“鬥茶”。唐馮贄《記事珠》中記錄“建人謂鬥茶為茗戰”。入宋,北苑成為貢茶區。尤其是蔡襄著《茶錄》之後,其茶色尚白,茶盞宜黑,鬥色鬥浮的鬥茶風俗流行起來,時間縱貫兩宋。

    黑釉盞 宋代鬥茶是點茶(分茶)技藝的比賽,講究注水、擊浮及茶水交融的程度。宋人茶色尚白,點茶最愛黑釉盞,甚至認為非此不能表現點茶效果。因此,在宋人茶詩裡常見吟誦,如蘇軾《水調歌頭·問大冶長老乞桃花茶》中“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裡,霎時滋味舌頭回”。陸游《入梅》詩中有“墨試小螺看鬥硯,茶分細乳玩毫杯”,《閒中》詩中有“活眼硯凹宜墨色,長毫甌小聚香茗”等詩句。詩中提到的兔毫盞是福建建窯(位於福建建陽縣水吉鎮)燒造的紺黑色茶盞。這種茶盞盞壁微厚,撇口或敞口,口以下收斂,深底,小圈足,釉色以黑色為主,也有醬紫等色。蔡襄在《茶錄·器論·茶盞》中謂:“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 除兔毫盞之外,油滴盞、矅變天目等也是建盞中的名品。黃庭堅《滿庭芳·茶》中寫道:“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建盞上的“鷓鴣斑”系釉料中的二氧化鐵遇不同溫度所呈現銀灰、灰褐、黃褐色釉斑,或密集或疏朗,狀如鷓鴣羽毛狀,非常漂亮。

    建窯黑釉盞為點茶而設計。宋代點茶前先要炙盞,即蔡襄《茶錄》中所謂“凡欲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建盞胎厚茶不易冷,底深利於發茶,盞底稍寬,便於茶筅施力擊拂。這種茶盞受到蔡襄、宋徽宗等竭力推重。茶盞底部刻有“進盞”“供御”銘文,為皇室專用。

    圖9

    圖10

    以兔毫盞為代表的建窯黑釉盞成為宋代點茶的流行茶具(圖9)。受此影響,全國多地仿建盞器型或釉色生產點茶盞。其中江西吉州窯玳瑁(圖10)、木葉紋和剪紙貼花盞頗具特色。北方的磁州窯、耀州窯仿製出具有琉璃光澤的銀色窯變斑點,被稱之為“北方天目”。其他如河北定窯,山西臨汾、懷仁窯,四川廣元窯等,都可以見到仿建盞風格的黑釉茶盞。

    兔毫盞等黑褐色建盞是宋代點茶最具代表性的主導茶具,具有特別的審美價值。但是,建盞身骨厚重,底足常無釉露胎,過於樸拙,與文人追求精美雅緻的格調相去甚遠。從收藏看,宋人對陶瓷茶盞的目光仍然聚集在汝窯、官窯等以青色為主調的茶具上。事實上,宋代點茶也並不全用黑釉盞。尤其是宋室南渡後,北苑茶遭到摧殘,建盞作為貢窯的地位動搖。從現存實物看,兩宋時期青瓷、白瓷、秘色瓷茶盞也被廣泛使用。這從宋、元詩畫中亦可見一斑。

    碧玉甌、冰瓷 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雲:“碧玉甌中翠濤起”,將青瓷茶盞比作碧玉甌,而點的茶也非白色,而是翠綠色的茶末。白色的建茶難能可貴,在民間,綠茶末釉的茶具並未因“茶色尚白”而完全被取代。陸游《煎泉試日鑄、顧渚茶》“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閒品故園茶。只應碧缶蒼鷹爪,可壓紅囊白雪芽”。題原作《過武連縣北柳池安國院煎泉試日鑄、顧渚茶,院有二泉皆甘寒,傳雲唐僖宗幸蜀在道不豫,至此飲泉而愈,賜名“報國靈泉”雲,三首》,此為其三。日鑄茶、顧渚茶均為浙江茶。碧缶為青色瓷器,蒼鷹爪指日鑄茶形如鷹爪。詩人以為用青瓷盞飲雙井茶,不亞於進貢的白雪芽。在《試茶》詩中也有“綠地毫甌雪花乳”之句,綠地毫甌即是綠色的茶碗。又宋庠《新年謝故人惠建茗》雲“左瀝沸香殊有韻,越瓷涵綠更疑空”;謝逸《武林春·茶》雲“捧碗纖纖春筍瘦,乳霧泛冰瓷”;林景熙《書陸放翁詩卷後》“冰甌雪盌建溪茶”等,指用青瓷、白瓷茶盞飲茶。在宋代,北方耀州窯、南方龍泉窯的青瓷,北方定窯、南方景德鎮窯的白瓷,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圖11、12)。

    圖11

    圖12

    宋徽宗《文會圖》描繪宋朝文士在一處庭院品茗雅聚的場景(圖13)。畫中一童子手持長柄茶杓,正在將點好的茶湯從茶甌中盛入茶盞。茶盞色青,當屬越瓷系統。盞下有黑色的茶托,可能是漆制。在現存宋代實物中,有眾多與茶盞同質的茶托。

    圖13

    此君一節瑩無瑕

    ——擊拂用具

    宋代飲茶一改唐代的茶釜煮茶,取而代之的是用湯瓶煎水點茶。用湯瓶往茶盞裡點茶時,邊注邊以點茶用具在茶碗中用力攪拌,使得茶末和水相互混合成為乳狀茶液,表面呈現豐富的白色泡沫,宛如白花布滿碗麵,盞內水乳交融,稱為“乳面聚”,不易見到茶末和水分開離散的痕跡,稱“雲腳散”。茶湯濃稠粘在碗底稱為“咬盞”。茶末顆粒愈細,茶乳愈不易現水痕;拂擊愈有力,茶乳愈咬盞,盞面形成幻化效果,以水痕慢現者為勝。由點茶衍化的鬥茶和分茶之趣盡在其中。

    陶穀《清異錄》記有一則故事:進士於則策馬到汧陽拜謁親戚,路過野店,旁有紫相公祠,於則烹茶享用,並置一杯於相公祠上供奉。夜晚夢見紫相公來謝,說明自己和屬下都好茶,但奉祠的人很少供茶,今天得嘗茗茶,萬分感謝,因此口占贈詩:“降酒先生風韻高,攪銀公子更清豪。碎身粉骨功成後,小碾當銜馬腳槽。”“降酒先生”即茶餅,“攪銀公子”是指“茶匙”,用來打茶的。宋代點茶擊拂之器有茶匙和茶筅兩種,兩者在使用上有一定的承接性。

    圖14

    茶匙 宋初擊拂茶湯主要用金屬製的匙勺狀茶匙(圖14)。茶匙原先用來量取,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擊拂茶湯的功能。蔡襄《茶錄·器論·茶匙》中明確寫道:“茶匙要重,擊拂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竹者輕,建茶不取。”

    兩宋詩中也有詠寫茶匙的,如北宋毛滂《謝人分寄密雲大小團》雲“舊聞作匙用黃金,擊拂要須金有力”;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石瓶煎湯銀梗打,粟粒鋪面人驚嗟”,其中的銀梗,是銀製的茶匙。

    茶筅 宋徽宗《大觀茶論》之後的文獻記載中,點茶擊拂主要用茶筅。《大觀茶論·筅》中說:“茶筅以筋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動,本欲壯而末必眇,當如劍脊之狀。蓋身厚重,則操之有力而易於運用。筅疏勁如劍脊,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可知茶筅是根粗、梢細的被剖開的眾多竹條。茶筅形狀有平行分須和圓形分須,現在日本茶道中的茶筅形制依舊。作為一種調茶工具,茶筅的出現是點茶工具的一種革新,茶筅的這種結構可以使之在擊拂茶湯的同時,疏理茶湯水紋,使茶湯更具視覺審美效果。在《大觀茶論》中,對茶筅的使用技巧有詳細的敘述:“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謂之靜麵點。”要想點茶成功,則需“手輕筅重,指繞腕旋”,這樣才能達到“疏星皎月,粲然而生”的理想效果。

    圖15

    劉松年《攆茶圖》中亦可見茶筅的身影。桌前一名侍茶者正在點茶,桌右角放置著一隻茶筅,形狀似審安老人《茶具圖贊》之“竺副師”(圖15)。從圖中所繪可以想見,這位侍茶人從分茶罐中用則取出茶末,放入大湯撆中,加註嫩湯熟水,拿起茶筅用力點拂,直到水乳交融,再用茶杓分茶入左面畚(,簸箕)中的茶碗,邊上有一摞茶托子,附上即可奉茶。

    在劉松年的另一幅描繪宋代民間飲茶、鬥茶場景的名畫《茗園賭市圖》中,亦可見到各種點茶專用具。這幅圖的左側,有一位婦人左手提竹茶爐,右手託“玉川先生”到處賣茶。“玉川先生”是整套點茶工具,底部是茶盤,茶盤上面列有茶碗、茶托、茶筅以及湯撆、茶杓等。

    宋元詩中有專事吟詠茶筅的,如北宋韓駒《謝人寄茶筅子》詩:“立玉幹雲百尺高,晚年何事困鉛刀。看君眉宇真龍種,猶解橫身戰雪濤。”南宋劉過《好事近·詠茶筅》詞:“誰斫碧琅玕,影撼半庭風月。尚有歲寒心在,留得數莖華髮。龍孫戲弄碧波濤,隨手清風發。滾到浪花深處,起一窩香雪。”元謝宗可《詠物詩》中也有一首詩專門吟誦茶筅:“此君一節瑩無暇,夜聽松風漱玉華。萬縷引風歸蟹眼,半瓶飛雪起龍芽。香凝翠發雲生腳,溼滿蒼髯浪卷花。到手纖毫皆盡力,多因不負玉川家。”

    時至今日,還能在日本茶道中看到茶筅的傳承使用。而在中國,隨著明太祖下詔罷貢團餅茶,末茶飲茶方式逐漸式微乃至消失,茶筅也在茶具序列中隨之絕跡。加之茶筅的材料和製作工藝價值不高,未能引起收藏興趣,因此儲存下來的宋代茶具遺物中也難覓其蹤。

    只問此瓶當響答

    ——煮水點茶用具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寫道:“近世瀹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宋代茶書中提到的盛水煮水的“瓶”即“茶瓶”,亦稱“湯瓶”,其形狀實為執壺,比之唐代執壺的敦樸豐滿,更顯挺拔秀氣。審安老人《茶具圖贊》中對此有一個優雅的名稱“湯提點”。

    湯瓶 湯瓶在唐代就已多見,但多為酒具。五代以後到宋代,湯瓶漸漸用來煮水點茶。

    宋代煮水器具不限於湯瓶,也有水銚、茶鐺、茶鼎等。但宋人用湯瓶煮水,並以其注盞,直接點茶。因此,湯瓶是宋代點茶中必不可少的用具,製作也很講究。如蔡襄在《茶錄器論·湯瓶》中說:“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黃金為上,人間或以銀、鐵、瓷、石為之。”楊萬里《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詩:“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嫖姚。不須更師屋漏法,只問此瓶當響答。”蘇東坡《試院煎茶》中也有“銀瓶瀉湯誇第二”句。以黃金製作的湯瓶是皇室以及達官顯貴使用的茶具,對於普通階層人士而言,瓷質湯瓶多為首選。從出土的宋代茶具來看,南、北方瓷窯都生產此類瓷湯瓶,尤其是南方的越窯、龍泉窯以及景德鎮窯,湯瓶的數量較大(圖16)。宋徽宗《大觀茶論·瓶》中對湯瓶形制和注湯點茶之關係作了詳細的闡明:“瓶宜金銀,大小之制,惟所裁給。注湯利害,獨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則注湯緊而不散。觜之末欲圓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發速有節,不滴瀝,則茶麵不破。”為使湯切利落,便於點茶,流嘴圓小尖利成為宋代茶瓶的重要特點。從現存遺物及繪畫資料看,宋代湯瓶的造型大都侈口,修長腹,執與流在瓶腹肩部,且壺流較斜長、峻削,呈弧形,曲度較大,符合宋代注湯點茶的要求。

    圖16

    由於湯瓶用於煮水並直接點茶,使用時因溫度較高而易燙手,因此宋代出現了與湯瓶配套的瓶託。瓶託大多呈直腹深碗形。有瓶託託持,注湯點茶更加安全。

    在宋徽宗《文會圖》、劉松年《茗園賭市圖》《攆茶圖》《玉川烹茶圖》以及河北宣化下八里遼墓壁畫《點茶圖》、元趙孟《鬥茶圖》等宋元茶畫資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湯瓶的形制和使用方法。以遼墓壁畫《進茶圖》為例,圖中湯瓶長頸,豐肩,瓜稜深腹,弧形長流,曲把,圓蓋,蓋沿和把上各置對應系口以穿帶聯絡。頸腹及瓜稜均飾線紋,長流削嘴,造型典雅秀逸(圖17)。

    圖17

    極具特色的宋代點茶風尚盛行了數百年。由於餅茶製作耗財費力,且製茶過程中榨盡茶葉汁液,造成茶餅失去真味;加之元代文人社會地位急劇下降,作為文人雅事的點茶技藝一下子失去了主體支撐,使得這一茶藝在元代以後走向消亡。至明太祖朱元璋下詔罷貢團茶之後,宋代點茶技藝湮滅失傳。獨具審美趣味的點茶茶具也因此而失寵,以至於明人不知有茶筅。但是,這些茶具畢竟見證了一個在茶文化史上獨特審美價值的時代,點茶法雖在世俗社會日漸式微,卻以茶禮儀的形式被儲存在禪寺中,流傳於日本。14、15世紀時,宋代各窯生產的茶碗作為古董銷往日本,無論是天皇的飲茶會還是足利議政時期的書院茶,對從中國輸入的“唐物”都極為尊崇,成為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宋朝點茶盞天目碗更是日本各博物館的“瑰寶”。時至今日,日本抹茶道各流派仍未脫離宋代點茶的形式,並以擁有一二件天目碗為榮。在中國茶文化的國際影響日益深入的當下,研究和賞鑑宋代點茶專用茶具仍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和文化意義。

  • 2 # 秋山散人

    茶,是華人的創舉。茶葉,彷彿具有魔法一般。一片片幹皺的葉片在沸水衝撞的瞬間施展在水中。如今我們都是這樣喝茶的,茶葉就是消耗品。如今,在我們喝完茶之後,茶汁被飲盡,剩下的茶葉則被稱為“茶渣”,然後便被“丟棄”。這樣的飲茶方式使用“散茶”,一壺,一盞,一瓢,一水,一人,一飲子。然而,“散茶”這樣的飲法是從元,明時期開始逐漸流行起來的,並一直流傳下來。那麼,千年前的宋人是怎麼飲茶的?

    宋時,人們的飲茶方式與現在有極大的不同。宋朝是一個物質極度繁榮的時代,宋時人們對於生活的質量要求也可謂極盡完美。相對於衝飲方式簡單,便捷的“散茶”,宋代人更喜歡更具有儀式感,更繁複,更追求極至的飲茶方式——點茶。

    宋朝的市場上雖說也有“散茶”,但“團茶”和“末茶”才是主流。何為“團茶”?在茶葉採摘下來之後,不是烘乾待用,而是經過洗滌,蒸芽,壓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複雜的工序,製成茶餅,“團茶”就製作完成了。“團茶”製成後,則要放入專門的茶焙籠存放起來,煮茶之時,從茶焙籠中取出茶餅,拿茶槌搗成小塊,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之後再用羅篩過濾,得到均勻的細膩的茶粉。再衝茶時,先用茶釜燒開淨水,隨後馬上開始調製茶膏——每隻茶盞放入一勺茶粉,倒入少量開水,用工具調成膏狀。隨後,一邊注入開水,一邊拿茶筅擊打,使茶粉與水相交融,形成一層厚厚的細膩的泡沫,一杯宋朝熱茶就新鮮出爐。這一烹茶的過程就是點茶。

    有茶有飲必要有茶具。南宋人董真卿將點茶常備的茶具繪成《茶具圖贊》,共有十二件,稱為“十二先生”,並將他們分別起了人性化的名字:儲放茶團的茶焙籠叫“韋鴻臚”,搗茶的茶槌叫“木待制”,磨茶的小石磨叫“石運轉”,研茶的茶碾叫“金法曹”,量水的瓢杓叫“胡員外”,篩茶的羅合叫“羅樞密”,清掃茶末的茶帚叫“宗從事”,安放茶盞的木盞託叫“漆雕秘閣”,茶盞叫“陶寶文”,裝開水的湯瓶叫“湯提點”,調沸茶湯的茶筅叫“竺副帥”,清潔茶具的方巾叫作“司職方”。隨後,宋人的點茶技藝傳入日本,隨後便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日式抹茶。

    宋人點茶,對茶末質量,水質,火候,茶具都極為講究。宋人認為烹茶水以“山泉之清潔者”為上佳,“井水之長汲者”為“可用”;茶葉以白茶為最佳,茶末則要求越細越好;火候以水過二沸為恰到好處;盛茶以建盞為最佳,“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新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然而,宋人的點茶與當今日本的抹茶不同。因白茶極為珍貴,故宋時民間的點茶還是綠色為風尚,宋人也說“上品亦多碧色,又不可以概論。”

    乳白色的茶湯

    宋朝的文人雅士更是離不開茶。宋朝人居家必不可少的就是:掛畫,插畫,焚香,品茶。宋朝文人雅士更是喜愛點茶。由於宵禁的解除,人們在勞累了一天之後,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就成了放鬆身心的絕佳選擇。瓦肆勾欄,酒家正店,坊巷橋頭,街頭巷尾,徹夜不絕。文人是不屑與那些市井草莽,地痞流氓混為一談的。他們的夜生活更富有文人氣。吟詩作對,把酒當歌,焚香插畫,品茶論道。最有特色的應該算是鬥茶。《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朱雀門外“以南東西兩教坊,餘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舊曹門街的“北山子茶坊,內有仙洞,仙橋,仕女往來夜遊,吃茶於彼”。文人雅士,才子仕女,經夜鬥茶,以茶一絕高下。

    《鬥茶圖》

    宋人的鬥茶主要是“鬥色鬥浮”,茶色以白如奶湯為最上品,青白次之,灰白又在青白色之下,黃白則為最下品;浮,指茶沫,點茶要求茶沫要咬盞,要“乳白如瑞雪”,要“乳霧洶湧,溢盞而起,週迴凝而不動。”以咬盞最久者勝出。

    建盞

    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這樣寫到: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採掇未盈簷,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冷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期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如降將無窮恥。吁嗟天產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冥。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森然永珍中,焉知無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 3 # 常名莊

    與唐代煮飲有所不同,宋代流行點茶。茶用石磨磨細、過篩。點茶之前,用沸水沖洗杯盞,預熱飲具,之後將適量的茶粉放入茶盞中,點泡一點沸水,把茶粉調和成糊狀,然後再新增沸水,邊添邊用茶筅擊拂。點茶後,如果茶湯的顏色呈乳白色,茶湯表面泛起的“湯花”,且能較長時間“咬住”杯盞內壁,這樣才算點泡出一杯好茶。點茶追求茶的真香、真味,並且十分注重點茶過程中的動作優美協調。現今日本抹茶法類似宋元的點茶法,不過茶筅攪打無力,並不出沫。

  • 4 # 蘇先生藝術生活空間

    第一道:焚香靜心。 焚點檀香,陶冶心境。詩人黃庭堅在《相知拾得》一文中稱讚:香能拂去汙穢,清淨身心。

    第二道:文烹龍團。 用文火烘烤餅茶。龍團是宋代閩北的重要貢茶。

    第三道:臼碎圓月。 用茶臼錘碎餅茶。茶臼是宋代錘碎餅茶的專用工具。餅茶呈圓形,古人雅稱“圓月”。

    第四道:石來運轉。 用茶磨將茶研成細粉。茶磨古人又稱“石運轉”,多以青石製成。

    第五道:從事拂茶。 用茶帚掃及抹茶。茶帚古人又稱“宗從事”,是掃茶的專用工具。

    第六道:樞密羅茶。 用茶羅篩取抹茶。茶羅古人又稱“羅樞密”,是篩茶的專用工具。

    第七道:麯塵入宮。 將篩好的抹茶裝入茶盒。抹茶成粉狀,古人又稱“麯塵”。

    第八道:臨泉聽濤,即煮水。 宋人煮水靠聲音辨水溫,二沸至三沸最為適宜。

    第九道:茶筅沐淋。 用沸水衝淋茶筅。茶筅又稱“竹筅”,是點茶的專用工具。

    第十道:兔甌出浴。 用沸水燙淋茶盞,宋人點茶推崇使用閩北建窯的兔毫盞,也稱“兔甌”。

    第十一道:麯塵出宮。 取抹茶加入茶盞。

    第十二道:茶瓶點衝。 用茶瓶衝點抹茶。茶瓶又稱“湯瓶,水注”,是點茶的專用工具。

    第十三道:融膠初潔。 將抹茶調成膏狀,古人稱“融膠”。

    第十四道:週迴一線。 環盞周注水,勢不欲猛,勿使傾茶。

    第十五道:竹筅擊拂。 用竹筅擊拂茶盞,要求手輕筅重,指繞腕轉。

    第十六道:持甌獻茶。 將茶盞放入茶托,獻給來賓。

  • 5 # 芷韻茶話趣談

    宋代秉承唐代飲茶之風更加盛行。點茶流行於宋代,與唐及唐以前盛行的煎茶相比,點茶對茶的處理方式,煮水的要求,選用的茶器等都有許多相似之處。但點茶的程式與煎茶相比,更加嚴格,更加精緻,更加複雜,從而最終達到點茶的最佳效果。

    點茶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用茶瓶煮水,爾後將研成細末的團茶置入茶盞,用少許沸水調製成膏。接著,一手用茶瓶中的沸水向茶盞有節制地點水,落水點要準,不能破壞茶麵;另一手用茶筅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茶湯泛起浪花,點水和擊沸同時進行。宋人認為,要創造出點茶的最佳效果,一是要注意調膏,二是要有節奏地注水,三是擊沸時要掌握好輕重緩急。

    點茶的好壞最終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茶麵浪花的色澤和均勻程度,如果湯麵色澤鮮白,有淳淳光澤的“冷粥面”,也就是茶湯麵要有像白米粥冷凝後結成的形狀;二是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沒有水的痕跡,如果點好的茶湯花散退早,先出現“水腳”,即水痕,就說明沒有點好茶。

    對此,北宋重臣蔡襄在《茶錄》中明白指出:“視其面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就是這個意思。據記載,宋人所說的茶百戲就是指點時進行的一種遊戲,傳說那時熟練的點茶高手,在茶湯麵上不但能點出魚蟲,花草之類圖案,而且還能映出詩文語句來。如今此技在中國已經失傳,只有日本的沏抹茶方法有些像宋代點茶。

  • 6 # 陽羨雨中印記

    不懂,知道了也不會再玩。真要要這類古法飲茶,去日本嚐嚐,估計走樣的可能比較小,國內的那種,大多是東施效顰,看個熱鬧就好。

  • 7 # 見面請微笑

    “唐煮宋點”這四個字相信大家都很常看到。其實兩者在步驟上,有相同之處,而又有所區別。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也順便說說唐代的煮茶法。

    一,唐代煮茶法。

    1,茶粉。用研磨工具將茶葉研磨成粉,並過篩,得到細緻的茶粉。

    2,一沸。一般是用釜和風爐將水燒至出現魚眼大小的氣泡,併發出響聲,這個時候就要往水裡加入適量鹽進行調味。然後拂去出現在水錶面的水膜。

    3,二沸。即使當水出現猶如泉眼吐珠的時候,先舀出一瓢水,然後將釜裡的水往一個方向攪動,再將研磨好的茶粉慢慢投入其中。

    4,三沸。當釜中的茶水出現如同撥浪鼓般的現象後,將二沸時舀出的水加入釜中,稱作“育其精華”。

    5,分飲。一般按照0.2升一盞分給客人,趁熱飲用,回味無窮。

    二,宋代點茶法。

    1,茶粉。跟唐代煮茶法一樣,需要透過研磨和過篩來得到茶粉。

    2,滴注。將茶粉加入一個相對比較大的茶盞中,然後用湯瓶(裝好熱水的瓶子)衝入少量的熱水,一邊加一邊用茶筅攪拌,使茶湯泛起泡沫,知道泡沫較多的浮於茶湯表面,即算完成。

    點茶追求的時泡沫多且白還有持久,但更加追求茶葉本身的真香真味。所以和煮茶法最大的區別在於點的動作,還有就是點茶不再往茶里加調味料。

  • 8 # 戶用名阿偉

    今天我們來聊聊宋代是怎樣點茶的?

    點茶法源自煎茶法,開始於晚唐至五代間,宋代點茶法代替煎茶法成為主要的飲茶方式,點茶法是將茶粉置於盞中,加入熱水,用茶筅擊拂,使茶粉均勻分佈在水中,然後飲用的茶湯製備方法。

       宋代點茶法的茶文化特徵:

      1注重茶湯的色、香、味:宋代點茶法不再在茶中加入任何作料,已經純粹是清飲了,因此更加註重茶湯的色、香、味,宋徽宗《大觀茶論》說:“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蔡襄《茶錄》指出:“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茶有真香……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茶味主於甘滑”。

      2有較高的點茶技藝要求:點茶在碾羅、候湯、衝點、擊拂都有較高的技藝要求。

      3重視點茶的環境要求:宋代品茶有“三點”、“三不點”之說,“三點”其一要有好天氣;其二要求佳客風流儒雅、氣味相投,其三要求點茶做到:茶新、泉甘、器潔;反之,是為“三不點”。

      4茶色貴白之風盛極一時:唐代,陸羽《茶經》稱紫者上;宋徽宗《大觀茶論》則說:“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最次。”茶色白的為極品。

  • 9 # 文人茶

    點茶是吃茶法的一種呈現方式,在中國宋代時期較為流行,其步驟分為兩大部分①研磨②點茶。

    準確說研磨部分是準備階段,因在古代儲存條件有限,一般情況都是在吃茶之前對散葉或片茶進行研磨,用多少磨多少,如今技術條件比較成熟,可以利用現代的一些技術對研磨好的茶末進行很好的儲存,所以這一道工序如今在原料生產的時候就可以同步完成了,所以在現今,要吃一盞點茶的話我們只需要瞭解並掌握點茶部分即可。

    點茶部分可以簡單分為五步,分別是投茶,調膏,注湯擊拂,添湯擊拂,最後調細,即可完成一盞綿密的茶湯,最後呈現的茶湯效果及滋味除了茶本身有決定性影響之外,對點茶者的技藝要求也比較高,需要有一定的熟練度才能很好地把握用茶、用水的“度”,以及擊拂茶湯的手法。

  • 10 # 彭克榮老虎點茶

    湯花變幻_____說點茶

    之三《宋徽宗五步法點茶》

    從宋徽宗"金殿點茶宴群臣"的故事說起

    在茶界,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宋代的徽宗皇帝在上朝時,突然會心血來潮,當著大臣點起茶來給大家看,然後賜給群臣分飲。事實上史料對這個故事都有記載,徽宗一朝宰相蔡京,一連三篇,«太清樓侍宴記»,«保和宮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都記載著金殿點茶的事。

    其中«延福宮曲宴記»一文中,較為完整地記載了宋徽宗點茶的整個過程。文中敘述 :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已,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次詣 平成殿,鳳燭龍燈燦然。晝,奇偉萬狀不可名言。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沸。少頃、白乳浮盞,而如疏星淡月,顧群臣曰:“此是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這段文字中,講述了五個層次的故事:

    1,上命近待取茶具……準備點茶。

    2,親手注湯擊拂……開始點茶。

    3,白乳浮盞……擊拂成乳。

    4,而如疏星淡月……出現畫面。

    5,飲畢,皆頓首謝……分飲。

    因此整個過程為,佈席,點茶,成乳,成畫,分飲五大步驟。

    第一步,取茶具。……準備點茶。

    點茶茶具,按目前現有資料,有風爐,湯瓶,茶筅,建盞,盞託,茶匙,茶勺,茶粉瓶,分飲茶盞等。

    (插圖:仿宋代茶席具)

    第二步,注湯擊拂。……開始點茶。

    1,注湯。

    實踐操作過程中,注湯手法有:環注法,半環注,點注法,滴注法,抖注法,推注法,飄注法,淋注法等八大注湯手法,讓盞動,湯動,水動,壺動,透過人動實現動態平衡,使湯麵茶變之變的“湯紋水脈”變幻無窮。

    (插圖,大鵬展翅圖)

    2,擊拂。

    擊拂過程中四指持筅,指不露縫。

    作W或M型往復擊拂運動。

    在擊拂過程中分底層,中層,上層根據湯麵變化分層擊拂。

    腕動臂不動,要求是和練習古琴,鋼琴,月琴,琵琶等樂器手法是一樣的。

    如果你一時半會練不規範,那麼你先用二根筷子練起來,若二根筷子能打到白乳浮盞,那麼這時候一把茶筅在你手上會變得“得心應手”。

    (持筅圖)

    第三步,白乳浮盞。……擊拂成乳。

    從目前看,能“少傾,白乳浮盞”的茶品質量非常好,《大觀茶論》雲“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茶湯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白乳浮盞”現象,史書上都有記載,西晉杜育“煥如積雪”。唐陸羽“薄者曰沫,厚者曰餑,輕細者曰花,花,如棗花飄飄然於環池之上,…………皤皤然若積雪耳”。所以,“白乳浮盞”是宋代點茶的重要環節,是點茶是否點得成功的標誌之一。

    (白乳浮盞圖)

    第四步,疏星淡月。……出現畫面。

    茶湯經高速擊拂,產生大量的沫餑和乳花,特別是“七湯法”擊拂至第四湯,沫餑量開始超過總體積的一半時,而盞底液體也被擊打成顆粒狀水珠,以懸浮狀的形態存在於沫餑中,隨著擊拂力不停地被送上液麵,產生水痕水跡和堆積的乳花產生反差,以致出現水乳交觸奇觀,湯紋水脈不停變化,形成轉眼即逝的動態畫面,尤如花鳥魚蟲走獸,變幻無窮。

    (魚樂圖)

    “疏星淡月”畫面的出現,從另一個側面描述了一位點茶高手信手拈來的奇觀。也表述了宋代點茶在宋徽宗手中達到了時代的巔峰。

    第五步,分飲。

    宋代點茶,是喝的,把茶點好是為了茶更好喝,啜一口含在口中,隨著氣泡破裂,尤如茶湯在舌尖跳舞,茶香乳香在口腔一齊併發,讓你產生一種“美好而有動感”的享受。而一盞富有詩意般變幻著的畫面的茶湯,進入你的口中,讓你彷彿沉浸在宋代人對美的追求和嚮往之中。

    (分盞圖)

    蔡京的記述宋徽宗在宮庭點茶宴群臣的《延福宮曲宴記》,其五步法點茶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宋式點茶”程式。五步之間環環緊扣,一氣呵成,直至當我們今天重讀這段文字“……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傾,白乳浮盞,而如疏星淡月,……”。直嘆其鬼斧神工。寫於公元1120年這篇文章盛景,侃稱中國茶文化的巔峰之作,但於公元1126年就不復存在,宋徽宗趙佶在"琴,棋,書,畫,茶,丹,經,香"八雅的極致造詣中丟失家國,以致後人在«夢梁錄»告戒世人: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

    圖片為作者的點茶作品。

  • 11 # 明天早上更好哇

    宋代點茶法,兩宋盛行的一種飲茶方式。飲茶也是文人墨客雅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唐代的煎茶重於技藝,那麼宋代的點茶更重於意境。歐標抹茶研究院帶你瞭解宋代點茶步驟。1.備水

    歐標抹茶研究院推薦使用天然礦泉水,或純淨水,不推薦使用礦物質水,然後將其煮沸。2.碾茶 先用純棉紙包茶,壓碎茶葉,然後入茶碾,迅速碾茶,不能長時間碾茶,否則有損茶末的新鮮度。 3.點茶

    宋代鬥茶就是比試誰的茶湯湯花──沫餑在盞面上的時間保持更久,稱為咬盞,直到花散水出,稱之為"雲腳散",經過幾個回合來決出勝負。宋代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4.分茶 點茶完後,要將茶湯分盛入盞,供人飲用,一勺一盞,而且每盞茶湯的沫餑要均勻。分茶時行茶藝禮儀,更顯雅趣。

    點茶茶藝從元朝起逐漸衰落,最後於明代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做養殖,養雞好呢還是兔好呢?希望經驗豐富的可以給個建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