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天會更好優質作者
-
2 # 韻動
疫情爆發階段最好的控制手段就是隔離觀察治療,這種防控措施是歷史的經驗總結,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各類傳染病,在不斷的摸索控制方面總結出了許多有效的控制與治療措施,其中較為有效的方法就是隔離治療,這種方法可以避免二次傳播和疫情蔓延。前段時間疫情爆發階段有些老百姓害怕隔離的主要原因有有以下幾方面:1、擔心隔離治療的費用負擔。2、老百姓對疫情傳播的危害性認識不足。3、擔心隔離之後時間過長影響生產生活。4、感覺只是發燒、咳嗽等症狀忽視了後期的嚴重性。
-
3 # 農村自由行
我們也知道這種病毒,田野或馬路上的空氣裡是不能傳播感染的,它必須是人傳染的。
很多地方發生了輸入性感染病例,不得不不排除有些人一點防患意識沒有,一個人傳染全家遭殃,然後還到處串門走親戚 聚會 玩,這不是傳染給更多人了嗎?
恐慌造成過後,武漢開始出現很多患者一感冒發燒就去醫院非要說自己得了肺炎,非要住院,他們不相信醫生的話,給退燒藥回家吃也不行。這就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跟二次感染 的可能性,因為有些人去醫院帶的是醫用的一次性口罩或普通口罩,而醫院感染病毒其實很多,醫院密閉的空氣裡,尤其是馬桶裡衛生間病毒超多, 任何事情都怕發生擠兌跟恐慌。
同樣,恐慌用在老百姓身上,大量囤積口罩,價格高漲,這樣子讓醫用人員,以及患者得不到保證的用量,一旦百姓恐慌大量購買醫用口罩,生產又跟不上,就會出現更多的恐慌。因此,沒問題的老百姓也儘量呆在家裡2周,沒有口罩又控制不住想出門真的的確有事的,切記不要與人說話, 與人保持1米的距離。
還記得那位北京的醫生在武漢被感染了事件嗎?他告訴記者可能是揉自己眼睛造成的,我50%不同意他的說法。Sars期間,香港當年很多高層居民都戴口罩回來洗手,最後還是小區都感染,因為他們忽視了一個地方,那就是馬桶跟下水道(這裡是病毒最喜歡的地方),只要有一戶感染或潛伏期裡的人排出的糞便都是可以透過下水道上串下跳的感染到無辜的人。醫生上廁所時吃飯時是要脫掉防護服的,而其間衛生間不知道給無數的求醫者以及感染者使用過。
沒事的小年輕們,可以在家多造孩子(看看書,看看電視,多跟家人溝通)為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多做貢獻也不是一件壞事哈。
所以針對湖北把疑似患者隔離在家治療是對的,在集中區域隔離也要防止疑似裡有真的感染者感染給疑似未感染者,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我對很多農村執行一旦發現從武漢回來的執行家庭隔離並拉上橫幅表示隔離14天,是認可的。而其間那些接觸的也不要有僥倖心理,在家裡過一個跟家人14天的年不好嗎?而那些沒有被發現的疑似者 或感染者出門一定要帶醫用口罩,與人保持1米的距離,不要說話,對那些沒有被感染的人來說是最好的善良。
而對於上海把來自武漢的遊客集中在一個酒店管理我也是認同的,也要防止這些集中的裡面出現交叉感染,也就是他們出門必須帶醫用口罩。而對於各種辱罵聲或抱怨聲,請給予理解,千人千聲,一口難調。且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跟特色,我走完全國所有的地方,你就會發現每個省每個市每個自治區的人差別是很大的。但有一點,自我隔離14天,出門戴口罩是對醫護人員最大的幫助,也是對同胞們最大的善良,更是相應國家的號召打贏集體勝仗做出一點綿薄之力。
網上出現一些地方不允許湖北人住酒店,網上也有很多度假酒店以及個人願意收留湖北人的。一句話人的差異很大,因人的認知能力差別很大,都不要去譴責。在外的湖北人因為出去的時候並不知道真實的湖北疫情有那麼嚴重,且又回不去了,那麼在當地的政府時候可以安排集中隔離14天呢?一些地方很寬鬆會讓其出門,但一定要戴口罩的,儘量不要出門。
我你他自覺隔離並有防範意識是對國家也是對同胞更是對自己家人最大的善良。我們要做的是一個有心人,同時又是一個不記仇不把壞東西記住的人,生活才會活得舒坦。
-
4 # 尋岸2020
我想大多數人害怕被隔離。
首先,隔離意味著有危險,比如說有接觸史。一旦發現某個人被確診。那麼他所到過的地方,接觸到的人員,就有感染風險,都將要接受隔離。誰不害怕呢。如果說不害怕那麼可能對病毒的危害性不是特別瞭解。我看過一篇文章,雖說是治癒率很高,但是,即使是治癒了,病毒對於肺臟的損傷也是不可逆的,有可能造成今後不可以從事重體力勞作,對於老百姓來說有幾個不是用辛勞換取微薄的金錢,一旦感染就意味著今後的生活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其次,隔離意味著失去自由。一旦隔離,就要老老實實待著。一個小病房,或者自己家裡。每天就等著看護人員來,送水送飯,每天還要接受觀察,比如一天兩次體溫測量。每個人都渴望自由,被隔離後,心裡壓力遠比想象中大得多。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新婚夫妻,趕上疫情。在家隔離後,小兩口受不了封閉,經常吵架,具體不詳。聽說是因為女人抱怨沒趕上好時候,沒法出去旅遊度蜜月。男人與其爭吵。女人一時氣不過,跳樓了。
如果隔離了,隔離後一日三餐,吃喝拉撒都在幾十到幾百平裡解決。雖然說有手機,有電視,似乎不會覺得悶。但是想一下,一天,兩天,三天…十幾天,我們的心裡會有什麼變化。無法左右外界的人和事。外界十幾天也許會變化許多。可能你會說,就算是沒有你,地球一樣轉。可是你自己的家呢,你的生活呢。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是家裡的頂樑柱。家人會不會擔憂害怕,有些事變的不知所措。這樣的心情同樣也是你的心情。
也許會想,隔離無所謂了。不就十幾天呢。可是,是不是這種無所謂僅僅適用於局外人。想過如果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想過以上幾點嗎?作為普通百姓,誰會不害怕? 。就是算是停工停學,封閉管理。作為我們都受不了。更別說絕對的隔離了。
最後希望 疫情早一天結束 生活早日恢復正常。
-
5 # 英你而美
害怕隔離應該是幾個方面吧,首先是因為隔壁讓我們心裡缺少安全感引起的一個害怕心理,因為疫情的可怕讓我們心驚膽戰,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自己的身邊會有病例的爆發,也害怕自己會被傳染,再者因為隔離讓我們都食慾了經濟來源而且生活保障都收到了影響,飲食成了困難,再加上房貸,車貸,還有各種費用壓在身上會讓人越發緊張,都期待能回到正常的生活。這次疫情更讓我們懂得了經濟的重要和健康的重要,運動的重要還有心態的重要。讓我們同心協力早日戰勝疫情!
-
6 # 泉肖木火
當肺炎病毒影響到老百姓生命安全,以及生產、生活的時候,心裡的不安伴隨而來。
如果被感染上了病毒或者疑似被感染,害怕家裡的錢因為隔離期間花光,連累到整個家庭不能繼續維持下去。
被隔離了,意味著沒辦法幹活兒掙錢,意味著吃老本兒。很多老百姓身上的負擔,在沒有疫情的時候已經壓的喘不過來氣了,被隔離就是雪上加霜,害怕隔離可以理解了。
現在疫情雖然控制住了,我們依然不能放鬆警惕,而疫情對很多行業的不良影響還在繼續,很多老百姓也急著上班掙錢,養家餬口。
比如現在很多農村人到了城市打工,沒有隔離就直接找工作和上班了。來到城市,如果隔離兩個星期,每一天都要花錢住宿、吃飯,對於打工者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沒有掙錢先花掉一部分錢,大多數打工者是不願意的。
一句話,老百姓害怕隔離,是因為害怕明天沒有飯吃,就想上班掙錢。
這樣的理由很俗,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
7 # 靜謐智兔
當前老百姓怕被隔離,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一、擔心隔離地方是確診人員或疑似症狀人員聚集地,容易被感染病毒。
二、如何被隔離,政府及衛生醫療部門是採取什麼措施確保證被隔離人員不會被感染,這方面大多數老百姓不知情,好象宣傳力度和透明度也不夠。
三、被隔離的地方是否安全,環境怎麼樣,大多數老百姓也不知道,未免也害怕被隔離。3月7日19:05,作為泉州市鯉城區新冠肺炎疫情隔離點的欣佳酒店發生嚴重坍塌事故,造成71人被困,另有9人自行逃生。雖經各方面緊急救援,但最終共有29人在這次嚴重坍塌事故中喪生。從這件事上看,老百姓在這方面的擔憂也不是多餘的。
三、隔離區間的費用開支到底由誰來負擔,大多數老百姓也不知情。據有關報道泉州欣佳酒店被隔離人員每天按200元收費,這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象泉州佳欣隔離事件一樣,老百姓為大局著想,配合有關部門忍疼自掏腰包去隔離,還要破砸死,誰不心寒,誰不怕。
四、被隔離擔心誤工誤事,大多老姓有勞作一天,才有一天飯食,被隔離了就沒有收入,還可能會耽誤了要迫切辦理的事情,這也是老百姓所擔憂的。
綜上所述,如果隔離透明化,環境安全有保障,有專項資金落實到位,讓隔離人員隔得安心舒心,沒有什後顧之憂,我想每個老百姓都會識大體,以大局為重,應該隔的,都會欣然去接受隔離的。
-
8 # 消防衛士1
全國多個縣市封城,另外好多省份也啟動了一級預警措施,對抗這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許多人都被隔離或自我隔離。
我們需要警惕的是,被動隔離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當我們身體上或者社交上被隔離的時候,我們的心理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世紀50年代首創的用於研究意識的“感覺剝奪實驗”或許能夠提供一些見解。
“感覺剝奪(sensory deprivation)”,來自於1954年Boxton、Heron及Scott在加拿大一所大學所做的著名心理實驗。
科學家利用豐厚報酬(20美元/天,當時大學生打工一般每小時50美分)吸引了許多自願報名的大學生被試,他們試圖在嚴格控制的實驗室中儘可能地剝奪被試者的感覺(觸覺、聽覺、視覺、嗅覺),並觀察被試者的狀態變化。
實驗要求被試儘可能長時間地躺在實驗室(恆溫、密閉、隔音、有光)。
床柔軟舒適,以儘可能減少被試身體的感覺;
手戴上手套,並用厚紙套將手腳卡住,使觸覺刺激減至最小;
頭則枕在用U形泡沫橡膠做的枕頭上;
眼睛被蒙上特製的、只能看到漫射光但看不到任何形狀或圖形的半透明塑膠眼罩,同時室內的可能的各種聲音儘量減到最低或完全隔音。
在感覺剝奪實驗最開始,被試們還能在床上安睡,
但8小時之後,被試者們開始失眠,不耐煩,急切地尋找刺激。他們想唱歌,吹口哨,並開始自言自語,用兩隻手套互相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這間小屋。
被試變得焦躁不安,極不舒服,而豐厚的報酬極難使大多數的被試者在這種環境中堅持2到3天以上。
2
科學家們測試了被試堅持時間的長短、身體及心理的各項指標,實驗結果表明,持續的感覺剝奪使被試表現出病理心理狀況:大腦皮層喚醒能力的降低,酮類固醇激素水平顯著上升,情緒、認知和行為等方面的紊亂。
而在感覺剝奪後期,被試則表現出不能集中精力,思維反應遲鈍,思維過程受到擾亂,語言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測驗的成績嚴重變壞,白日夢,幻聽(聽到狂吠、警笛、滴水、警鐘等聲音)、幻視(看到光的閃爍、視野邊緣的形狀)等精神異常現象。
3
來自動物的社交剝奪實驗
動物心理學家對恆河猴進行“社交剝奪實驗”,將猴子餵養工作全部自動化,隔絕猴子與其他猴子或人的溝通。
實驗結果表明與有正常溝通機會的猴子相比,缺乏溝通經驗的猴子明顯缺乏安全感,不能與同類進行正常的交往,甚至連本能的行為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4
人是最需要社交的生物。
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大腦是用來處理感覺資訊的。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大腦處理的資訊來自我們的五種感官通道(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處理外來刺激的模式,然後這些資訊被用來指導我們在世界上生活的行為決策。
因此人類是地球上最需要社交的生物,所以人類的行為決策有很多是涉及如何應對社交世界的。
實驗證明:社交隔離會導致抑鬱、焦慮、增強的情緒喚醒以及自傷。
鑑於目前防控疫情的嚴峻形勢,隔離恐怕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面對這場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照顧好自己,那也是愛護別人的最高原則。
希望這場隔離早點過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相約春暖花開之時,坦誠相見。
-
9 # 84年的小阿姨
老百姓怕隔離有很多情況,人多了因素也就多了!1.有的人會覺得不自由,幹什麼都不方便。感覺就像在監獄,就像囚禁。
2.有的人覺得無所謂,感覺沒有多大事,疫情和自己還比較遠,沒有危機感。
3.還有的事家有老小,需要照顧,離了自己他們怎麼生活。
4.還有的人會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好多沒有辦完的事情,離開隔離會有很多問題。
5.有的人不工作就沒有了收入,沒有了收入就沒有辦法生活,現在壓力大,房貸,車貸,不工作就沒有了收入,就無法承擔這些。
6.還有一些人是愛熱鬧的人,實在受不了沒有人陪伴,沒有娛樂生活,沒有消遣的生活,隔離了就會悶死的感覺。
7,還有一些特別的人,比如幽閉恐懼症,這種人很害怕在一個房間裡不出去。
所以不想隔離的人是千奇百怪,什麼人都有。各有各的因素,太多了,這個只是我能想到的!
-
10 # 繁華盛世盡情享樂
當前有些老百姓怕隔離有許多原因吧!
一、現在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忙著除草,打藥,整地為馬上春耕做準備。為了生活地不種不可以吧!四
二、馬上學生開學了,不交學費那個學校要你?再窮不能窮孩子,不出去賺錢那來的錢?家裡的各項大小開支也不是個小數目,隔離待在家這個問題……誰來解決?
三、做生意的本來難做,高昂的房租,水費各種費用總開不了業也不是辦法!庫存的商品好多馬上都要過期了。賣的賣不出,買的買不到。
四、大家都在家隔離那麼多天了,小病抗一抗,大病不治能行嗎?
-
11 # 行天下生活領域創作者
自從1月23日武漢封城以來,全國陸續啟動了一級預警措施,來應對這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由於此時正是中國傳統的新春佳節,流動人口急增,使許多人因此被迫接觸到肺炎患者,而通知隔離或自我隔離。我把這種隔離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疫情初期和爆發期,第二是疫情後期和零增長期。作為老百姓遇到這次大疫情尚屬首次,所以大家才“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只能聽從國家的領導和專家們的防疫指導,但我們需要警惕和當心的是,被動隔離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我們先分析第一階段被隔離的人是一個什麼樣心態,當疫情愈演愈發之勢,突然通知要隔離,出了害怕,第一想到的是我在之前跟誰又在一起親近接觸過,他們是否會和一樣被隔離,更擔心的是,是否會被傳染等等一系列的不安籠罩在心頭。當你被關在一個限定的空間時,沒人說話,只能靠手機瞭解外面的事,而這階段,患者死亡率在不斷上升,感染者也在暴增。你的恐慌,擔心,絕望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導致抑鬱,焦慮,情緒不安,認知和行為出現紊亂。在後期還會表現出思維反應遲鈍,語言和智力嚴重變壞,產生白日夢,幼聽,幻視等精神異常現象。所以在這個階段被隔離是最痛苦的,因為沒有參照物。不知末來會發生什麼?
第二階段隔離,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疫情的傳染幾乎為零,經過長達近兩月的宅家經歷,出了心身需要釋放外,更多想到的是工作和謀生。但國家防控力量末減,各種限制末解除,想出門就需要面臨被隔離的情況,這種隔離就沒有以上症狀了。那麼新的煩惱又會產生,必競是14天啊!再加上在家隔離的時間,一個季度全沒了,生活壓力,新的工作怎麼樣都是心中的一座山。加上隔離又需要自理一筆本不富餘的人付出。這些都是害怕隔離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當然面對這場疫情,我們的人民都是抗疫英雄,每個人都有責任照顧好自己,也是愛護家人和別人的最高原則。希望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早日結束,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相約春暖花開之時,坦誠相見!
-
12 # 眺望祁連
a,如果一旦被隔離,生活上就不方便,累極家人送生活用品和飲食起居。
b,隔離後生活被受到限制,有許多不便。現在許多地區己復工復產,大多人都己忙於生活和工作,被隔離後心裡不踏實,許多事際問題等待解決。
c,隔離期間不但沒有產生效益,而且一切費用有必須自己承擔,對經濟條件薄弱的人來說,猶如雪上加霜,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僅僅上述原因,人們就己怕被隔離了。我的這些觀點您認可嗎?
-
13 # 沙漠裡的胡楊樹
說到隔離,我想沒有哪一個人願意。
老百姓怕隔離,我想可能存在以下一些因素:
1、害怕在隔離期間被動傳染。
今年疫情爆發在春節前後 ,加大各地人流量流動,一個地方有來自全國各地歸來的人,這些人當中有的可能已經攜帶冠狀病毒,隔離時就容易把病毒傳給一起隔離的人。
2、隔離限制了活動範圍。
作為普通百姓,平時可以自由活動 ,可以說生活自由自在(農村的還可以到田間地頭轉悠)。隔離時大部分安排在酒店或者更小的室內 ,活動空間受到限制,讓人特別難受。
3、經濟受損。
據我所知,我們周圍被隔離的人,都住在指定的酒店,一天一人吃住最少要140元,隔離14天就得1960元,這些費用都得自己交給酒店。受疫情影響,許多人本來就沒有收入,被隔離還得倒貼錢。
4、怕名聲不好聽。
都說人要臉,樹要皮。人最怕別人對你說三道四,假如你被隔離(大部分是無意間被感染,是受害者),別人可能還幸災樂禍說你不聽勸,到處跑,所以才被感染。
-
14 # 一禪羅蘭
疫情肆虐,武漢隔離,湖北隔離,全國隔離,生命脆弱如此。
然而事實上大部分人對隔離都有牴觸情緒,感覺隔離會距離病毒更近一點,自己就更危險一點兒。
另外一層意思呢就如一首詩寫的:生命成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自由是生命的天性,自己宅在家裡和“被”隔離起來是有天壤之別的。
話雖如此,到我們祖華人民絕大部分都是好的,為了早日戰勝疫情,禁足月餘。如有需要配合國家行動,戰勝自己內心的抗拒,配合隔離。
再大是大非面前,中華民族是團結一致,一方有難,全員護“寶寶”
-
15 # 胖墩兒的生活記錄
為什麼現在老百姓怕被隔離,我覺得不只是老百姓,應該是每個人都害怕隔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觀點
首先確定為什麼要隔離,構成隔離的原因很多,一旦隔離說明現在情況已經很糟了,並且離自己很近,首先要確保自己活命,人一旦被隔離那麼你只能待在家裡哪裡也去不成,沒有勞動,沒有收入,失去了一切經濟來源,那麼你能活下來都很難吧!老百姓種地也是需要投資的,還有就是人一旦生命那麼你被隔離的區域就醫也會出現難度,我相信肯定有人遇到過。人一旦被隔離久了也會出現一些病狀,所以說不只是老百姓怕隔離,而是每個人
-
16 # 千萬金曲
因為我們人類都是喜歡熱鬧的動物 不喜歡獨自相處(當然 有些比較內向或安靜的人會比較喜歡)但大多數人都是喜歡熱熱鬧鬧的過日子,和朋友談談心,聊聊天,喝點小酒也是人生的一種樂趣,您想下如果被隔離很長一段時間不得出門,那對人的心理是一種很大的折磨,而且隔離了也不能出去工作,有些人要養家餬口,有的人要掙錢找女朋友娶老婆,還有的人要還房貸,車貸一系列的貸款,所以說是生活導致了人們不想被隔離,現在的生活跟古代的不一樣,古代可以玩的東西沒有現在這麼多花樣,人們習慣了現在生活給帶來的樂趣。
-
17 # 米塘
當我們身體上或者社交上被隔離的時候,我們的心理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世紀50年代首創的用於研究意識的“感覺剝奪實驗”或許能夠提供一些見解。
“感覺剝奪(sensory deprivation)”,來自於1954年Boxton、Heron及Scott在加拿大一所大學所做的著名心理實驗。
科學家利用豐厚報酬(20美元/天,當時大學生打工一般每小時50美分)吸引了許多自願報名的大學生被試,他們試圖在嚴格控制的實驗室中儘可能地剝奪被試者的感覺(觸覺、聽覺、視覺、嗅覺),並觀察被試者的狀態變化。
實驗要求被試儘可能長時間地躺在實驗室(恆溫、密閉、隔音、有光)。
床柔軟舒適,以儘可能減少被試身體的感覺;
手戴上手套,並用厚紙套將手腳卡住,使觸覺刺激減至最小;
頭則枕在用U形泡沫橡膠做的枕頭上;
眼睛被蒙上特製的、只能看到漫射光但看不到任何形狀或圖形的半透明塑膠眼罩,同時室內的可能的各種聲音儘量減到最低或完全隔音。
在感覺剝奪實驗最開始,被試們還能在床上安睡,但8小時之後,被試者們開始失眠,不耐煩,急切地尋找刺激。他們想唱歌,吹口哨,並開始自言自語,用兩隻手套互相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這間小屋。
被試變得焦躁不安,極不舒服,而豐厚的報酬極難使大多數的被試者在這種環境中堅持2到3天以上。
2
科學家們測試了被試堅持時間的長短、身體及心理的各項指標,實驗結果表明,持續的感覺剝奪使被試表現出病理心理狀況:大腦皮層喚醒能力的降低,酮類固醇激素水平顯著上升,情緒、認知和行為等方面的紊亂。
而在感覺剝奪後期,被試則表現出不能集中精力,思維反應遲鈍,思維過程受到擾亂,語言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測驗的成績嚴重變壞,白日夢,幻聽(聽到狂吠、警笛、滴水、警鐘等聲音)、幻視(看到光的閃爍、視野邊緣的形狀)等精神異常現象。
3
來自動物的社交剝奪實驗
動物心理學家對恆河猴進行“社交剝奪實驗”,將猴子餵養工作全部自動化,隔絕猴子與其他猴子或人的溝通。
實驗結果表明與有正常溝通機會的猴子相比,缺乏溝通經驗的猴子明顯缺乏安全感,不能與同類進行正常的交往,甚至連本能的行為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4
人是最需要社交的生物。
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大腦是用來處理感覺資訊的。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大腦處理的資訊來自我們的五種感官通道(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處理外來刺激的模式,然後這些資訊被用來指導我們在世界上生活的行為決策。
因此人類是地球上最需要社交的生物,所以人類的行為決策有很多是涉及如何應對社交世界的。
實驗證明:社交隔離會導致抑鬱、焦慮、增強的情緒喚醒以及自傷
鑑於目前防控疫情的嚴峻形勢,隔離恐怕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面對這場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照顧好自己,那也是愛護別人的最高原則。
希望這場隔離早點過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相約春暖花開之時,坦誠相見
回覆列表
全國多個縣市封城,另外好多省份也啟動了一級預警措施,對抗這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許多人都被隔離或自我隔離。
我們需要警惕的是,被動隔離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1
當我們身體上或者社交上被隔離的時候,我們的心理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世紀50年代首創的用於研究意識的“感覺剝奪實驗”或許能夠提供一些見解。
“感覺剝奪(sensory deprivation)”,來自於1954年Boxton、Heron及Scott在加拿大一所大學所做的著名心理實驗。
科學家利用豐厚報酬(20美元/天,當時大學生打工一般每小時50美分)吸引了許多自願報名的大學生被試,他們試圖在嚴格控制的實驗室中儘可能地剝奪被試者的感覺(觸覺、聽覺、視覺、嗅覺),並觀察被試者的狀態變化。
實驗要求被試儘可能長時間地躺在實驗室(恆溫、密閉、隔音、有光)。
床柔軟舒適,以儘可能減少被試身體的感覺;
手戴上手套,並用厚紙套將手腳卡住,使觸覺刺激減至最小;
頭則枕在用U形泡沫橡膠做的枕頭上;
眼睛被蒙上特製的、只能看到漫射光但看不到任何形狀或圖形的半透明塑膠眼罩,同時室內的可能的各種聲音儘量減到最低或完全隔音。
在感覺剝奪實驗最開始,被試們還能在床上安睡,
但8小時之後,被試者們開始失眠,不耐煩,急切地尋找刺激。他們想唱歌,吹口哨,並開始自言自語,用兩隻手套互相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這間小屋。
被試變得焦躁不安,極不舒服,而豐厚的報酬極難使大多數的被試者在這種環境中堅持2到3天以上。
2
科學家們測試了被試堅持時間的長短、身體及心理的各項指標,實驗結果表明,持續的感覺剝奪使被試表現出病理心理狀況:大腦皮層喚醒能力的降低,酮類固醇激素水平顯著上升,情緒、認知和行為等方面的紊亂。
而在感覺剝奪後期,被試則表現出不能集中精力,思維反應遲鈍,思維過程受到擾亂,語言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測驗的成績嚴重變壞,白日夢,幻聽(聽到狂吠、警笛、滴水、警鐘等聲音)、幻視(看到光的閃爍、視野邊緣的形狀)等精神異常現象。
3
來自動物的社交剝奪實驗
動物心理學家對恆河猴進行“社交剝奪實驗”,將猴子餵養工作全部自動化,隔絕猴子與其他猴子或人的溝通。
實驗結果表明與有正常溝通機會的猴子相比,缺乏溝通經驗的猴子明顯缺乏安全感,不能與同類進行正常的交往,甚至連本能的行為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4
人是最需要社交的生物。
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大腦是用來處理感覺資訊的。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大腦處理的資訊來自我們的五種感官通道(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處理外來刺激的模式,然後這些資訊被用來指導我們在世界上生活的行為決策。
因此人類是地球上最需要社交的生物,所以人類的行為決策有很多是涉及如何應對社交世界的。
實驗證明:社交隔離會導致抑鬱、焦慮、增強的情緒喚醒以及自傷。
鑑於目前防控疫情的嚴峻形勢,隔離恐怕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面對這場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照顧好自己,那也是愛護別人的最高原則。
希望這場隔離早點過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相約春暖花開之時,坦誠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