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貳一橙
-
2 # 一點歷史新知
先說總論:是為了方便記憶和傳播。因為像我們所熟知的如:漢武帝,唐太宗,明朝洪武皇帝分別代表了古代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三種稱呼,但為什麼非得用三種呢?都稱呼諡號不行嗎?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諡號有很悠久的歷史,最早出現在周公定周禮的時候,並且逐漸確立了一套完整而嚴格的諡法,帝王、諸侯乃至士大夫以及大臣們都有被定諡號的資格,後世又出現了私諡。諡法有很多版本,比如《汲冢周書》中這一段“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 ,學勤好問曰文 ,慈惠愛民曰文 ,愍民惠禮曰文 ,錫民爵位曰文,剛彊直理曰武,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大志多窮曰武……”很長很長。秦始皇稱帝之後覺得諡號是以父議子,以臣議君(因為諡號只有死人才有,除了魏明帝),便把諡號取消了,漢朝又恢復。最初諡號都是隻有一個字,像漢高帝劉邦(諡法裡邊沒有“高”,但一般都用在開國皇帝身上)、隋煬帝楊廣等等,但是後來的皇帝(唐朝之後)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爹英明神武,怎能一個破字了得?便開始加碼,到努爾哈赤是個頂峰:“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所以後來漸漸地就不在用諡號來稱呼帝王了,因為太長了,相信連他兒子都記不住。
廟號,最早源於商朝,建國者陳湯為商朝的太祖,太甲廟號為太宗。周朝開始了諡號制度,就廢除了廟號制度,秦始皇更加霸氣,什麼廟號諡號都不用,只用計數來表示。到了漢朝廟號又恢復了,而漢朝有廟號的只有四位皇帝,開國之主劉邦廟號太祖高皇帝,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武帝劉徹廟號世宗,宣帝劉詢(劉病已)廟號中宗。到了唐朝,因為其間諡號的日益複雜,唐朝皇帝便基本上用廟號稱呼先皇了,比如唐太祖、太宗等等。
年號主要是用來紀年的,咱現在說公元多少年,但是古代沒有啊,便用當時帝王的年號來記,正式的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首創的,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每當國家有事(有祥瑞、有封禪、有戰爭、新皇帝即位等等)皇帝就會“改元”,意思是換個年號。最初皇帝們都熱衷於改元,一個皇帝可能有很多很多年號。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後,覺得頻繁改元實在是太混亂了,自己都過糊塗了,於是終太祖一朝都稱“洪武”,太祖這麼辦,後世皇帝也都沒再改元,清朝也沿用了這種方式,於是明朝及清朝的皇帝,一生都只用一個年號,國內使用時間最長的當然就是康熙了。此時,我們一般用年號或者廟號來稱呼之前的皇帝,可以說明太祖,也可以說洪武皇帝,也可以直接叫朱元璋。就看哪個流傳度最高了,就像說天聰皇帝或崇德皇帝,清太宗,清文帝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說皇太極,大家就清楚了。
-
3 # 文史辯論談
為何漢至隋多稱諡號
帝一般是諡號,為一般時稱呼。諡號在周代就有了,如周文王、周武王等。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蓋五帝”,把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秦始皇認為自己生前所做的事情不應該被後人議論,就下令廢除諡號,秦始皇也成為了中國曆代帝王當中最非主流的“諡號”(事實上)。西漢共15皇帝,只有7個皇帝有廟號,分別為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漢高宗劉奭、漢統宗劉驁、漢元宗劉衎。東漢共19個皇帝,有廟號的有7個,分別是漢世祖劉秀、漢顯宗劉莊、漢肅宗劉炟、漢穆宗劉肇、漢恭宗劉祐、漢敬宗劉寶、漢威宗劉志。這其中(西漢、東漢)還有很多後來被移除太廟的。
三國時期的曹魏共5個皇帝,其中有兩個有廟號,分別為魏高祖曹丕、魏列祖曹叡,此外曹操被追封為為太祖。蜀漢共有兩個皇帝,只有一個有諡號(漢烈祖)。吳國有5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一個(吳太祖孫權),此外孫堅被追為吳始祖。西晉共四個皇帝,只有一個有廟號(晉世祖司馬炎)。東晉(包括桓楚)共15個皇帝,有廟號的僅僅有7個,分別是晉中宗司馬睿、晉肅宗司馬紹、晉顯宗司馬衍、晉孝宗司馬聃、晉太宗司馬昱、晉烈宗司馬曜、楚太祖桓溫。南朝共38位皇帝只有19人有廟號。北朝共43位皇帝,其中有26位有廟號。隋有三位皇帝,有三個廟號。分別為隋高祖楊堅、隋世祖楊廣、隋世祖楊昭。
總結一下,大部分皇帝都是有諡號的,只有一小部分有廟號,而一個皇帝甚至可以有很多個年號。
唐宋為何多稱廟號祖、宗一般是廟號,是祭祀時的稱呼。在唐以前,並不是誰都可以進太廟,但唐宋以後,甭管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進太廟。唐宋幾乎所有皇帝都是有廟號的,而且諡號普遍比較長。如李世民的諡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隆基的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趙匡胤的諡號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這是分分鐘逼哭小學生的節奏啊。
明清為何多用年號年號是漢武帝創立的一種紀年方法,在兩漢時期一個皇帝可能擁有十幾個年號,隋唐時期,可能會有兩三個年號,到了明清,幾乎每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如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等。
-
4 # 填哥嗑歷史
這個涉及到皇帝的稱號問題。
從夏商周開始。中國王朝對帝王的稱呼一般有六種。
1、諱:即名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帝皇也不例外。如漢武帝的原名是劉彘,後改名叫劉徹。
2、日名。也有說是在家中的排行。或者是祭祀方法+祭祀日期。這個一般都是在天干前面加一個字構成。比如盤庚,武丁,太乙等等。
為什麼這麼叫呢?
現在的學者,有的說是因為古人的太陽崇拜,所以將天干引入對帝王的稱呼。當然,這個是死後用的。類似於後來的諡號。比如盤庚。庚就是一個天干。盤是用來區別同一個天干的帝王的。比如後面還有太庚等等。
商王武丁與婦好
也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在家中的排行的。比如太甲,應該就是在家中的眾多兒子中排行老大的。前面的那一個字,是用來區分在家中相同排行的人的。
還有學者認為,這是祭祀方法+祭祀時間的。比如盤庚。就有可能是在庚時,用盤子來祭祀。所以叫做盤庚。
當然,現在的學者還是比較贊同第一種說法的。
3、諡號
從周穆王開始,基本上每一個帝王都有諡號(秦始皇除外)。所謂的諡號,就是帝王死後後人給予的評價。比如漢武帝的“武”,漢靈帝的“靈”就是後人給劉徹,劉宏所起的諡號。
漢武帝
4、廟號
在唐朝之前,一般的君王死後,都會都會有自己的家廟進行祭祀。但是幾代之後,就會毀去家廟,進入太廟一起祭祀。而如果對家族有特殊貢獻的帝王,則會特別追上廟號,永遠立廟祭祀。
5、年號
從漢武帝開始,每一個皇帝一般都會用年號來紀年。如玄武門之變發生在唐武德九年。“武德”就是唐高祖的年號。我們經常聽到的康熙,雍正等等都是年號。
6、特殊稱號
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帝王還有另外的一些特殊的稱號。比如在秦朝,就有秦始皇,秦二世,在漢朝,有漢廢帝,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有前後廢帝。這些都是特殊的稱號。
秦始皇
那麼,這麼多的稱號,我們怎麼來統一對帝王的稱呼呢?
首先,稱呼帝王的名稱,這個現在看起來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在古代卻是對帝王的大不敬。是砍頭的重罪。所以是絕對要避免的。而且不僅僅不能稱呼帝王的名字,連作為帝王的姓名的那一個字,也是不允許平民百姓叫的。要用到這一個字,得用別的,這叫做“避諱”。比如在唐朝,大名鼎鼎的虎牢關就因為要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而被改稱“武牢關”。三省六部當中的“民部”要避李世民的諱因而改成“戶部”。比較特殊的,漢宣帝劉病己因為認為要百姓避諱“病己”太過麻煩而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劉詢”了。所以,皇帝的名字一般是叫不得的。除非你是明朝的馬皇后或者是皇帝的老爹。
朱元璋
其次,一般只有夏朝和商朝的帝王稱呼日名。後世因為起日名太麻煩,在周朝就不用了。特殊的稱號也不是所有皇帝都擁有的。
所以,對帝王的稱呼,一般就只有諡號、廟號和年號了。
其實,這是皇帝的好大喜功和人們追求簡便造成的。是文明發展的結果。
首先,從漢朝到隋朝,一般都是用諡號。這是因為漢朝初年,恢復諡號和廟號。每一位皇帝死後都有自己的諡號。比如漢文帝漢景帝等等。稱呼起來非常方便。而且這些諡號還包含著對皇帝的評價。
在漢朝,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擁有廟號的。漢朝嚴格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說法, 只有對漢朝有大功的帝皇才有自己的廟號。漢朝只有七位皇帝有廟號。分別是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東漢的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
漢朝一開始還沒有年號。而且自有年號開始的一千多年間,帝王的年號更變比較頻繁。漢武帝就用了多個年號。每當遇到大喜事或者天災人禍的時候,就要改變年號。稱呼起來不方便。
這樣的狀況,一直延續到隋朝。
到了唐朝的唐高宗時期,這樣的狀況發生了變化。李世民的諡號本來是“文皇帝”,廟號“太宗”。但是武則天向唐高宗建議,這樣的諡號不足以表達李世民的偉大,應當加一些字。所以,唐太宗的諡號被加為“文武聖皇帝”,後來又被加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這樣的稱呼顯然叫起來非常不方便。唐朝包括唐朝之後的一些帝皇,為了歌功頌德,往往給自己的祖宗上的諡號字數很多。比如唐憲宗的諡號是“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宋仁宗的諡號是“ 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這樣稱呼起來非常不便。
武則天劇照
另外,從唐朝開始,皇帝的為何彰顯自己的功德,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廟號。而且廟號都是比較短小精悍的,比如唐太宗,唐哀宗,宋仁宗,宋孝宗等等。稱呼起來非常方便。而且跟唐之前的諡號一樣,能對皇帝有所評價。
而唐到明初,皇帝的年號雖然總體上不像以前一樣更改頻繁了,但也還是有所更改的。稱呼起來不是特別的便利。比如唐高宗就有很多個年號。明英宗也有兩個年號。
這樣的狀況,到了明朝時期有所改變。
首先,明清時期的皇帝的諡號更是空前絕後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乾隆的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這樣的諡號,叫起來更麻煩了。
清聖祖康熙
而明清時期,除了明英宗因為兩次即位,有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之外,皇帝的年號都只有一個。生前可以用這個皇帝的年號多少年來稱呼,死後用這個年號來稱呼這個皇帝,非常方便。比如康熙十五年,康熙帝等等。比稱呼皇帝的廟號要方便得多了。因為稱呼廟號的話,皇帝死後還要改口,稱呼這個皇帝的廟號,不太方便。
所以,對皇帝的稱呼,要合乎禮儀,不能直接稱皇帝的名諱,而漢至隋稱呼皇帝的諡號,唐至明初稱呼皇帝的廟號,明中後期到清朝稱呼皇帝的年號,它的原因最為主要是——方便。
-
5 # 真正鱷魚不哭
這是中國皇帝的幾種不同稱呼方式。
XX帝是皇帝諡號,如漢武帝、漢獻帝、漢光武帝等。諡號是皇帝死後,臣子對他的評價,這種做法古而有之,周文王、周武王、齊桓公、晉文公等都是諡號。一般皇帝都有諡號,哪怕是亡國之君,只要繼承者不太野蠻,都會給他一個諡號。例外的是秦朝,因為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屬於大不敬,予以禁止,所以秦朝兩任皇帝沒有諡號。
諡號有美諡、平諡、惡諡之分。先秦時期君權還不夠強大,諡號的評價作用還比較明顯,厲王、蕩公、靈公、躁公之類惡諡時不時會出現。但隨著君主專制日益完善,臣僚地位下降,他們往往明哲保身,連平諡都很少用,那些得到惡諡的幾乎都是亡國之君。
由於美諡的濫用,帝王諡號越來越長,造成稱呼的極大不便,於是廟號便取代了諡號作為帝王常用稱呼。
廟號是皇帝宗廟中供奉祖宗牌位上的稱呼,只有一字,XX祖、XX宗都是廟號,如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等。一般開國皇帝稱祖,繼任者稱宗,明清才出現一朝有兩個三個“祖”的情況。廟號和諡號作用相近,都代表了一種評價。不同的是,最初廟號不是每個帝王都能享有的,要建立大家比較認同的功業才能得到廟號,如漢景帝這樣頗有作為的皇帝都沒資格擁有廟號。但正如美諡容易被濫用,在君主專制高壓下,廟號很快也變得隨意,到唐朝以後就無帝不宗了。於是後人便改用廟號稱呼皇帝。
但是不管是諡號還是廟號,都是皇帝死後才能擁有的,那麼皇帝活著的的時候該怎麼稱呼呢?有聖人、大家、官家、聖上之類稱呼,但這些都沒有專一性,用起來不太方便。到明清時期,臣僚們終於找到了合適稱呼方式,那就是年號。
年號並不是新事物,從漢武帝便開始使用的,但早期皇帝經常隨意改變年號,一個皇帝擁有多個年號的情況很常見,如漢武帝就有超過十個年號,顯然不適合用於指代皇帝。而到明清時期,皇帝基本上是一個年號用到死,於是臣僚們就可以用年號作為專一性稱呼;之前也有這種情況,比如不改年號的李世民就被成為貞觀天子,不過沒有形成慣例。當然,這是背後稱呼,不可能當皇帝面前這麼叫,上朝或者上奏時還是要稱呼皇上之類,提到過世皇帝,一般也還是稱廟號。
-
6 # 凌煙閣論史
為何從漢至隋皇帝一般稱為帝,唐宋為宗?這個問題要怪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夫婦倆,他倆的一個舉動,搞得史官們不得不改。
明清稱年號,則是因為皇帝們比較“懶”,史官們也就跟著犯懶了。
稱皇帝為某某帝,這是按諡號稱呼;稱皇帝為某某祖(宗),這是按廟號稱呼。
李治武則天夫婦倆讓史官們不得不改了皇帝的稱呼。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中國古代諡號與廟號簡史諡號,指古代一個人死後, 活著的人對他的一生進行評價,蓋棺論定。
這種評價可褒可貶,比如文、武、景、烈、昭等都屬於褒義,而煬、厲、靈等屬於貶義,平、懷、愍、悼等屬於有同情意味的平諡,末代皇帝的諡號往往帶有“哀”字。諡號皇帝可以有,官員也可以有。
秦始皇認為後人評議先人不好,把諡法給廢了。到了漢朝才恢復。
廟號就不一樣了。皇帝死後,活著的君臣認真考慮其生前的作為,論斷他有沒有資格單獨立宗廟,以供後人祭奠瞻仰,這個宗廟需要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叫廟號。
廟號只有褒義,簡單說就是“祖有功、宗有德”。一般朝代只有開國皇帝才叫“祖”,開國皇帝當然是有大功的,一般就稱為高祖或太祖,其後的皇帝就都稱“宗”了。
但這個制度也逐漸被改了,“祖”開始氾濫。開這個頭的就是曹魏。曹操廟號叫太祖,曹丕廟號叫世祖,曹睿廟號叫烈祖,一下氾濫了。後來的南北朝在廟號上普遍搞得很誇張。南朝宋搞了高祖、太祖、世祖三個廟號;齊、梁、陳都各搞了兩個祖。北魏最厲害,一下子有四個祖。這些明顯都是功業不夠,拿廟號來湊。
再往後,各朝代都很收斂,恢復了只設一祖的制度。但到元明清時期,又被改了。元朝有兩個祖,太祖鐵木真,世祖忽必烈;明朝也出現了兩個“祖”: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清朝則更誇張,搞了三個“祖”:太祖努爾哈赤、世祖順治、聖祖康熙。 後代真是不吝嗇給先人戴高帽。
這裡重點說一下漢武帝。
到了東漢時仍然保留廟號的西漢皇帝只有四個:漢太祖劉邦(高祖是誤稱)、漢太宗劉恆(漢文帝)、漢世宗劉徹(漢武帝)、漢中宗劉詢(漢宣帝)。 漢景帝很牛吧,但他沒有廟號,因為後人認為他冤殺晁錯、 引發七國之亂,政治上有不小的瑕疵,不配擁有廟號。
最誇張的事情發生在了漢武帝身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竟然差點被取消廟號!
原來,漢朝末年的大臣們認為:武帝連年對外用兵,導致國用虛耗、民不聊生,不配享有廟號。差點就把武帝宗廟取消了。最後學者劉歆站了出來,有理有據地肯定了武帝的功績,才保留了武帝的世宗廟號。
從南北朝之後,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
二、為什麼隋朝之後的史書都改稱帝王的廟號了呢?明清時又用年號了呢?漢至隋的皇帝諡號,大體上都只用一個字或者兩個字,如漢武帝、魏太武帝、梁武帝等等。大唐初期兩位皇帝的諡號也遵循傳統諡法,不超過兩個字,如唐高祖初諡為太武皇帝,唐太宗初諡為文皇帝。
不過,隨著李治與武則天夫婦二聖執政,諡號這事就變了,他倆沒事就喜歡給祖先改諡號玩。
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給唐高祖的諡號改為“神堯皇帝”,太宗諡號改為“文武聖皇帝”。
這下好了,改諡號本身就史無前例,還一下把諡號字數變成了三個字。從此,後代子孫阿諛美化祖宗的風氣就流行開了。
李治不吝於給祖先加譽美之詞,他的老婆武則天則更上一層樓。
在李治死後,武則天授意李顯特意定了《高宗天皇大帝諡議》,給他加了史無前例牛x閃閃的四字諡號,叫“天皇大帝”。
你以為加到這個程度就算完了嗎?沒有。
到了唐玄宗時期,玄宗君臣面對大唐盛世,異常陶醉自滿:這麼史無前例功業煌煌的大唐,祖宗諡號上也不能太小家子氣。於是,天寶八年(公元749年),玄宗為高祖、太宗和高宗加改諡號,均加“大聖”兩個字,高祖諡:神堯大聖皇帝,太宗諡:文武大聖皇帝,高宗諡:天皇大聖皇帝。
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再次為之前五代祖宗加諡至七個字:
高祖諡: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太宗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高宗諡: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中宗諡:太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睿宗諡: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唐玄宗死後也享受到了七字諡號待遇: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從此以後,皇帝諡號加字之風一發不可收拾。
宋代已經普遍加到了十六個字,明代又加到了十七個字,而清朝更甚,加到了二十三個字。
我們來做一個小猜謎活動,請問下面這兩個諡號指的是哪兩位皇帝: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總之,從唐朝開始,皇帝諡號被玩壞了!既失去了其本意,只有褒義的譽美之詞,使用起來又非常不方便,因此,唐朝以及之後的史書就只以廟號來指稱皇帝。
估計史官們心說:還好廟號沒被你們玩壞啊!
到了明清時,皇帝開始變“懶”了。
他們不像以前的皇帝那樣愛改年號,懶得改年號,一輩子就用一個。這下史官們一看,跟著犯懶吧,就用年號來指稱皇帝吧。
結束語顏真卿曾經寫了《請復七聖諡號狀》一文給唐德宗,批評諡號的譽美濫加,要求恢復單復諡的傳統,恢復大唐諸帝的初諡。但是沒用,唐德宗也不同意。
從此以後,對於帝王的諡號各朝代變本加厲,極盡譽美之能事,加字、加世間最好的字,這個現象一發而不可收拾。
皇帝諡號本來有教化的作用,但經過李治與武則天這麼一改之後,教化作用徹底消失。
冗長的譽美之詞,導致史官無法使用,幸虧還有廟號沒有被改,因此史官就用廟號指代皇帝。明清時期的皇帝懶得改年號,一輩子用一個,因此史官們就用年號來指代皇帝了。
歷史發展到宋元明清時期,皇權日益強大,臣民異常弱小。皇帝諡號日益美化神化,也是皇權加強、社會變弱的一個縮影。
(完)
-
7 # 守拙齋隨想
帝是年號,比如建安 貞觀 永樂 康熙 雍正 乾隆等;祖 宗都是廟號,比如漢武帝 唐太宗 清聖祖等等。
-
8 # 老莊說故事
好記啊。
唐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但是諡號都有,所以就用諡號稱他們了。比如漢文帝,比如魏明帝等等。
唐宋時期,廟號開始貶值,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諡號也開始貶值,不再是之前的兩個字那種,而是一長串了,這時候再用諡號稱呼他們就不合適了,實在太難記,比如唐太宗,廟號為太宗,諡號卻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這誰能記得住啊,到了宋之後,諡號更長,受不了,受不了,那怎麼辦呢?還是記廟號吧。
到了明清時期,廟號還是那個廟號,但是諡號就更長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爽不?按說,明清時期,記皇帝廟號也是可以的,比如明太祖,明成祖,清高宗之類的,但是好死不死的,明清時期的那些個皇帝都不愛改年號,一個年號用到死,而年號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錢幣上,所以很多人就把皇帝和他的年號直接對應起來了,比如洪武皇帝(朱元璋),弘治皇帝(朱佑樘),嘉靖皇帝(朱厚熜),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等等。
總之一句話,怎麼好記怎麼來。
-
9 # 古鏡5
稱“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古聖人是先皇而後帝,秦始皇既當皇又當帝,自稱皇帝,一直延用到整個封建時期兩千多年,到滿清宣統。
至於唐以後,稱“祖”與“宗”,只是本家的輩分稱呼,並不是換掉“皇帝”的稱號。
-
10 # 今朝1495582530712
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帝的稱呼有多種方式。漢朝,往往用諡號稱呼皇帝,比如漢武帝劉徹,是因為他的諡號是“孝武皇帝”。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是因為他的諡號是“文帝”。唐朝,一般使用廟號來稱呼皇帝,比如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中的“高祖”、“太宗”,就是他們的廟號。不過,對於明朝和清朝的皇帝,人們往往使用“年號”來稱呼,比如嘉靖皇帝、萬曆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是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這是因為:古代,年號是皇帝們用來紀年的一種特有方式。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但早期的年號非常混亂,一個皇帝可以擁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年號。比如在東漢末年,漢獻帝就使用了永漢、中平、初平、興平、建安、延康等多個年號。到了唐朝時期,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光年號就用了十四個。至於唐太宗李世民等皇帝,在位期間的年號同樣不止一個。所以不適合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了;明朝和清朝,皇帝在位期間基本上只使用一個年號。比如嘉靖(1522年—1566年)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嘉靖一共使用了四十五年,所以後世就用年號來稱呼這位皇帝。到了清朝時期,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在位時,基本上也只使用一個年號;明清皇帝,諡號太複雜了。如朱棣,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這顯然不方便來稱呼了。至於清朝時期的皇帝,乾隆皇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由此,明朝和清朝因為皇帝的諡號實在太長了,自然不如用年號來稱呼皇帝方便。
*發光的金子
-
11 # 王舒殊
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帝的稱呼有多種方式。漢朝,往往用諡號稱呼皇帝,比如漢武帝劉徹,是因為他的諡號是“孝武皇帝”。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是因為他的諡號是“文帝”。唐朝,一般使用廟號來稱呼皇帝,比如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中的“高祖”、“太宗”,就是他們的廟號。不過,對於明朝和清朝的皇帝,人們往往使用“年號”來稱呼,比如嘉靖皇帝、萬曆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是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這是因為:古代,年號是皇帝們用來紀年的一種特有方式。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但早期的年號非常混亂,一個皇帝可以擁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年號。比如在東漢末年,漢獻帝就使用了永漢、中平、初平、興平、建安、延康等多個年號。到了唐朝時期,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光年號就用了十四個。至於唐太宗李世民等皇帝,在位期間的年號同樣不止一個。所以不適合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了;明朝和清朝,皇帝在位期間基本上只使用一個年號。比如嘉靖(1522年—1566年)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嘉靖一共使用了四十五年,所以後世就用年號來稱呼這位皇帝。到了清朝時期,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在位時,基本上也只使用一個年號;明清皇帝,諡號太複雜了。如朱棣,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這顯然不方便來稱呼了。至於清朝時期的皇帝,乾隆皇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由此,明朝和清朝因為皇帝的諡號實在太長了,自然不如用年號來稱呼皇帝方便。
回覆列表
因為漢至隋朝的皇帝多以諡號稱呼,而唐宋元則以廟號稱呼,至於明清兩朝,由於朱元璋開創了一世一元的規矩,規定後世子孫不得隨便更改年號。
清承明制,同樣也把這制度給繼承了下來,明清兩朝三十二帝,改過年號的也只有明朝的朱祁鎮和清朝的皇太極,其餘在任時都沒改過年號,所以多用來稱呼他們,認知比較方便。廟號這制度是從商朝就傳下來的,得名於王朝對功績最大的帝王進行建廟祭祀的做法,最開始只有有四個:太、高、世、中。周朝和秦朝出現斷絕,到了漢朝劉邦時代又再次使用,由於只有四個,所以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終兩漢四百年也只有七個人有廟號:劉邦、劉恆、劉徹、劉詢、劉秀、劉莊、劉炟七個。
那其他沒有廟號的皇帝要如何稱呼呢?由於年號是從漢武帝時才開始使用,而且沒有後世一世一元制度,一般是看到什麼祥瑞或是國家有什麼變化,甚至是皇帝想改元就可以改元,像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年號就有十一個,平均下來就是五年改一個,這樣如果用年號來稱呼皇帝的話就太麻煩了。
而諡號是每位皇帝都有的,包括大臣、后妃都能有諡號,是後世子孫對先皇功績的一種評定,而魏晉之前的皇帝諡號比較簡單,基本都是一個字,加上漢朝規定皇帝以孝治天下,所以漢朝以後的諡號裡都有一個“孝”字,後世稱呼更是直接略去了“孝”字,直接稱為某朝某帝即可。像劉徹,他的諡號就為孝武皇帝。到了唐朝武則天加諡之後,歷朝諡號名稱越來越長,比如李世民,他的諡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這個諡還算少的,像清朝努爾哈赤,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這不但讀起來費勁,寫起來更慘,稍不留神就得吃官司。
而反觀是廟號,除去一些不正常的之外(例如被奪皇位),幾乎是每個皇帝都有,這時候用諡號來稱呼皇帝就又不太適合了,所以改以廟號稱呼,“以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制度,唐朝以後的皇帝多稱為某祖某宗,而某帝的稱呼就越來越少了。
當然到了清朝之後,規定對皇帝的官方稱呼還是要廟號➕諡號才得體,那諡號太長怎麼辦?簡單,取“皇帝”二字之前一個字就可以了,像康熙皇帝,官方稱呼則為“聖祖仁皇帝”。聖祖為其廟號,“仁”則是以其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的“仁皇帝”三字。用以做官方稱呼。